河南省中小学劳动课程教学基本要求(试行)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劳动课实践课情况记录 河南省中小学劳动课程教学基本要求(试行)

河南省中小学劳动课程教学基本要求(试行)

2024-07-14 04:53|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教学基本要求

(试行)

为适应中小学劳动教育发展的新形势、新要求,进一步推动全省中小学劳动教育的课程化、规范化、科学化实施,依据教育部《大中小学劳动教育指导纲要(试行)》和《义务教育劳动 课程标准(2022年版)》等文件要求,我中心组织劳动教育专家研究制订了《河南省中小学劳动课程教学基本要求(试行)》。

附件: 河南省中小学劳动课程教学基本要求 (试行)

附件

劳动是创造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过程,是人类特有的基本社会实践活动。劳动教育是发挥劳动的育人功能,对学生进行热爱劳动、热爱劳动人民的教育活动。劳动课程是实施劳动教育的重要途径,具有鲜明的思想性、突出的社会性和显著的实践性,在劳动教育中发挥主导作用。中小学劳动课程是一门旨在培养学生劳动素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实践性课程,是面向全体学生的必修课程,是实现劳动教育综合育人价值、落实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要求的基本保证,对学生树立正确劳动观念、形成必备劳动能力、养成良好劳动习惯和品质、培育积极劳动精神发挥着不可替代的奠基作用。

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精神,按照教育部《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指导纲要》《义务教育劳动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下简称《标准》)等文件要求,结合全省实际和省编《劳动实践指导手册》内容,特制定河南省中小学劳动课程教学基本要求,内容如下:

课程理念与课程目标

01

课程理念

实施劳动课程要坚持“五育并举”的育人导向,注重将培养劳动观念、劳动能力、劳动习惯和品质、劳动精神贯穿课程各要素和实施全过程,实现树德、增智、强体、育美的价值;要构建以实践为主线,覆盖三类劳动,学段进阶安排、有所侧重的课程结构;要加强与学生生活和社会实际的联系,课程内容选择应坚持因地制宜,宜工则工,宜农则农;要倡导丰富多样的实践活动方式,强调学生直接体验和亲身参与,注重动手实践、手脑并用、知行合一,学创融通,倡导“做中学”“学中做”;要注重综合评价,评价内容多维、评价方法多样、评价主体多元;要强化课程实施的安全保障,重视安全保障体系建设,强化学生劳动安全意识的培养。确保将党的教育方针细化为劳动课程应着力培养的劳动素养,体现正确价值观、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的培养要求,引导学生成为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时代新人。

02

课程目标

劳动课程要培养的核心素养,即劳动素养,主要是指学生在学习与劳动实践过程中逐步形成的适应个人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正确价值观、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是劳动课程育人价值的集中体现,主要包括劳动观念、劳动能力、劳动习惯和品质、劳动精神。劳动课程要围绕核心素养,体现课程性质,反映课程理念,并由此确立课程目标。

教师要聚焦《标准》提出的课程总目标,包括形成基本的劳动意识,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念;发展初步的筹划思维,形成必备的劳动能力;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塑造基本的劳动品质;培育积极的劳动精神,弘扬劳模和工匠精神。同时还要依据《标准》中提到的学段课程目标,结合学生在认知、情感、社会性等方面的发展,合理安排不同学段内容,体现学习目标的连续性和进阶性。

课程内容结构与设置

中小学劳动课程以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为导向,围绕日常生活劳动、生产劳动和服务性劳动三大类劳动,以任务群为基本单元,共设置十个任务群,每个任务群由若干项目组成。

日常生活劳动立足学生个人生活事务处理,涉及衣、食、住、行、用等方面,注重培养学生的生活能力和良好卫生习惯,树立自理、自立、自强意识。生产劳动让学生在工农业生产过程中直接经历物质财富的创造过程,体验从简单劳动向复杂劳动、创造性劳动的发展过程,淬炼生产劳动技能,体会物质产品的来之不易,认识劳动与自然界的基本关系。服务性劳动让学生利用知识、技能等为他人和社会提供服务,在现代服务业劳动、公益劳动与志愿服务中认识社会,树立服务意识,体悟劳动中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关系,强化社会责任感。

劳动课程内容结构示意图

根据义务教育及高中课程方案,劳动课程平均每周不少于1课时,用于活动策划、技能指导、练习实践、总结交流等。具体实施时,可根据学生年龄特点和任务群中的项目实践情况单节排课或2~3课时连排。

学校结合实际,自主选择确定各年级任务群学习数量;鼓励有条件的地区和学校在中小学教育阶段课程内容涵盖十个任务群。1~2年级侧重在日常生活劳动、生产劳动内容中选择,服务性劳动不做要求,有条件的学校可结合实际情况开展。3~4年级及以上各学段应涵盖三类劳动内容。5~12年级的清洁与卫生劳动要求,可与同学段其他任务群融合实施,同时结合日常课外劳动和家庭劳动要求开展。7~12年级结合相关任务群开展生涯规划教育。高中学段除志愿服务2学分外,其余4学分内容与通用技术的选择性必修内容以及校本课程内容统筹。

生产劳动四个任务群和服务性劳动两个任务群,其内容要求和劳动项目具有一定的开放性和选择性。学校可以因地制宜,结合实际情况,根据任务群安排,开发劳动项目,形成校本化劳动清单。

课程教学基本要求

劳动项目是落实劳动课程内容及其教育价值,体现课程实践性特点,推动学生“做中学”“学中做”的重要实施载体。劳动课程教学基本要求侧重于对劳动项目准备、劳动项目实施、劳动项目评价三个阶段以及劳动周实施进行全过程指导。

一、劳动课准备

劳动项目准备是在项目设计、项目实施之前,通过研读《标准》、解析手册、分析学情等行为,为制订项目目标、选择项目内容、确定劳动场域、明确项目过程以及制定评测方法等环节开展而做的准备工作。劳动教育强调真实劳动情境的创设、劳动工具的准备等环节,加强劳动项目准备对上好劳动课至关重要。

01

研读课程标准

教师要树立研读课标的自觉意识,注重教学准备、教学实施、教学评价等环节与《标准》对标。教师要准确把握课程标准的精神实质和基本要求,理解劳动的课程性质、基本理念与设计思路,掌握各个劳动领域和学段的课程目标、课程内容等。依据不同阶段学生的认知规律、具体学情,细化教学目标,切实把课程标准的理念和要点全面落实到教学中。

02

解析指导手册

河南省中小学教材审定委员会审核通过的中小学《劳动实践指导手册》(以下简称《手册》)是我省实施劳动教育的主要课程资源。遵循“把握育人导向、突出时代特征、重视实践活动、符合河南实际”的编写原则,以大单元下的主题活动为主线,每个单元一般由“素养要求—劳动准备—劳动示范—动手实践—交流评价—榜样激励—拓展延伸”等部分组成。教师需根据指导手册,结合学校情况,深度分析本地课程实施的资源条件,对课程资源的设计和结构形成比较准确的理解和认识,因地制宜选择合适的项目,选用合适的资源,形成实践活动方案并不断优化。

03

分析学生情况

教师需强化学情分析,为科学设计教学方案提供学情参考。一是根据不同年龄段学生的心理成长规律,分析学生在心理层面对劳动课堂教学内容深度的可接受程度,从而判断学生对劳动观念的可理解深度;二是根据学生的身体成长规律,分析学生在身体机能方面对劳动课堂实践难度的可接受程度,从而判断学生对劳动能力的可提升程度;三是根据学生的劳动能力成长规律,分析学生在劳动技能方面对劳动课堂实践强度的可接受程度,从而判断学生劳动习惯和品质的形成状态;四是根据学生的劳动表现规律,分析学生在劳动热情方面对劳动课堂教学评价的可接受程度,从而判断学生劳动精神的形成情况。

04

制订项目目标

教师应树立“教到什么程度”的问题导向,依据《标准》中的各学段目标,结合项目实施和当地实际,设定能全面体现对学生劳动素养培养的劳动目标,科学合理、明确具体、可落实、可评价。避免教学目标不清晰、不全面、不匹配等现象。通过目标的积极引导作用,促进劳动育人价值的实现。

05

确定劳动场域

劳动场域是项目实施的基础条件。教师在实际操作过程中要根据不同的项目科学、合理地确定劳动场域,包括劳动场所、工具设备、材料及劳动文化氛围等,力戒对劳动场域意识不强、理解不深、准备不足等情况。倡导因地制宜,积极开发劳动场域,节约使用劳动耗材,制订劳动实践活动风险防控预案并建立应急与事故处理机制。大力营造良好的劳动文化氛围,确保劳动课程安全有序实施。

06

设计活动步骤

教师应从目标和任务出发,从明确任务、劳动准备、制订计划、组织实施、交流评价等几个环节设计活动步骤。能系统分析可利用的劳动资源和约束条件,形成清晰的活动思路,结合学生、劳动场域等方面的准备情况,围绕项目所涉及的劳动观念、劳动纪律、劳动相关法律法规、劳动知识与技能等方面建立指导方案和活动方案,发展初步的筹划思维。

07

提炼操作方法

项目操作方法是学生完成劳动任务、形成劳动感悟的重要基础和前提。在设计项目时,教师需在锤炼自身劳动技能的前提下,注重提炼项目操作的主要方法和关键步骤,做到理论和实践有机统一。充分考虑学生实践时可能遇到的困难、陷入的误区及存在的安全隐患,作出示范和指导,提出解决问题的策略,确保劳动项目的顺利实施和劳动课程目标的实现。

二、劳动项目实施

劳动项目实施阶段是劳动实践的核心环节,需包含情境创设、讲解示范、安全提醒、劳动实施、团队合作、榜样激励等要素,目的是让学生完成真实的任务,经历完整的劳动过程。

08

情境创设

教师需从真实性、教育性和开放性等方面强化情境创设。其一,立足学生真实生活经历或体验,面向现实生活,从真实的劳动需求出发,从真实的问题出发,指导学生明确劳动任务;其二,注重创设有利于学生理解劳动任务价值、激发劳动热情、解决挑战性问题等劳动实践学习的情境,注重劳动文化在情境创设中的有机融入,充分挖掘与劳动项目相关的儿歌、谚语、警句、人物事迹等在劳动实践学习中的育人价值;其三,注重从学校和学生的特点出发,充分利用好各方面的资源,为学生的日常生活劳动、生产劳动和服务性劳动选择适合的时间和空间。

09

讲解示范

讲解示范是劳动项目实施的关键环节之一,围绕“为什么、是什么、学什么”等问题,有重点地进行讲解,让学生懂得劳动的意义和价值。教师可利用微视频或现场示范等技能讲解方式,指导学生掌握实践操作的基本原理、程序、规则以及正确使用工具的方法和技术。讲解要与启发思考、示范、练习等结合起来,注意把握讲解示范与学生动手实践在时间分配上的合理性,避免简单的劳动知识讲解。加强劳动观念、劳动纪律、劳动相关法律法规的正面引导,指明轻视劳动特别是轻视普通劳动的危害,让学生明辨是非。

10

安全提醒

教师要加强劳动课程实施中工具、材料、流程及场所的安全保障,注重对学生规范意识、安全意识、质量意识、专注品质和合作意识等的培养。强化规范意识,注重按照规范的流程与方法安全操作;强化质量意识,注重引导学生关注细节,每个步骤、环节都要精准到位;强化专注品质,注重引导学生随时评估与监控操作行为,做到眼到手到心到,有始有终;强化合作意识,引导学生学会分工合作,体悟构建平等、和谐的劳动合作关系的重要性。

11

劳动实施

劳动实施环节是劳动实践的核心环节,主要进行学生劳动技能的淬炼、劳动习惯的培养及劳动品质的塑造,要让学生完成真实的任务,经历完整的劳动过程,对于重点操作步骤可以反复练习,强化精益求精、追求卓越的工匠精神。在这个阶段,教师既要做好协调工作,帮助和鼓励学生,根据学生的需要进行答疑、解惑,也要注意适当放手,让学生自主操作、实践。教师要注意观察学生的表现,关注他们是否完成了预设的任务、是否掌握了必要的技能等,针对学生遇到的困难、陷入的误区及时做出示范和指导,避免单一、机械的劳动技能训练;要保护学生在劳动实践过程中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鼓励学生进行创造性劳动,使学生得到更多的自主发展空间。

12

团队合作

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对小组建设、方案制定、分工协调、步骤实施等给予指导。注重引导每一个学生从现实生活的真实需求出发,亲历情境、亲手操作、亲身体验,经历完整的劳动实践过程,提高完成劳动任务所需要的设计能力、操作能力及团队合作能力。

13

榜样激励

教师应提高对榜样激励环节的认识,围绕劳动的精神追求,树立榜样,激发学生学榜样、爱劳动的热情,注意榜样树立的多样性。一是通过评选活动树身边榜样,如劳动小能手;二是通过重磅表彰寻大众榜样,如大国工匠、劳动模范;三是通过典型事迹立群体榜样,如志愿者群体、环卫工人群体;四是通过精美的成果找历史榜样,如鲁班锁与鲁班。指导学生从榜样的具体事迹中领悟榜样的高尚精神和优良品质。

14

拓展延伸

拓展活动是劳动课程不可或缺的应用和巩固环节。活动设计以实践性作业为主要形式,把握劳动教育的价值取向,注重劳动的实践特性,体现拓展活动独特的育人功能。统筹利用各方面劳动资源,引导学生基于课程所学,举一反三、触类旁通,持续开展项目探索,科学安排拓展活动时长,建立安全保障体系和活动评价制度,倡导家庭、学校、社区三方共育,提升指导效果,巩固劳动课程的育人效果。

三、项目实施评价

劳动项目评价是劳动课程体系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促进劳动课程的目标达成,保障劳动教育的实施效果具有重要意义。

15

强化平时表现评价

劳动课程平时表现评价旨在通过了解学生在劳动过程中的表现,判断学生的劳动效果,调整教学实施,更好地实现课程教学目标。评价内容要紧扣课程内容要求和劳动素养要求,客观准确地反映学生在真实情境下劳动素养的表现水平。一是关注劳动工具选择的合理性、工具使用的规范性和熟练程度,关注劳动强度、劳动效率、劳动时长等劳动实践要素;二是关注学生劳动实践过程中的参与度、主动性、积极性,还要关注表现出来的规则意识、责任意识和吃苦耐劳、勤俭节约、安全劳动、创新劳动等劳动品质;三是关注评价方法的适切性,以表现性评价为主,可以釆用劳动任务单、劳动清单、劳动档案袋等工具,以利于学习诊断和促进发展。

16

夯实阶段综合表现

劳动课程阶段综合评价是学期、学年或学段结束时进行的综合评价,反映学生劳动课程学习的水平和核心素养的阶段性达成情况。根据学生年龄特征和培养目标,差异化设置评价内容,釆用过程性评价与结果性评价相结合的方式。关注过程性评价,在平时劳动实践过程中通过评价及时反馈,记录劳动教育活动情况,收集整理有关制品、作品等,纳入到综合素质档案中;关注终结性评价,可采用测评形式,通过考查学生在完成测评任务过程中的表现来进行,也可通过作品制作与技能展示评价学生的劳动能力,让学生以反思清单或报告形式明确自身在劳动知情意行等方面的进步情况。充分发挥评价的反馈改进功能,依据评价目标和评价标准对评价结果进行恰当的解释,帮助学生了解自己的劳动学习与实践状况,提出改进策略。

17

加强教师自我评估

教师应密切关注自身劳动技能水平和劳动课程教学的专业水平,依据课程标准的理念、目标及素养要求,强化教学评价与课程目标、实践过程的一致性,从目标、内容、方法、过程、能力、效果等方面对课程实施的情况自觉进行反思评估,强化“准备阶段—实施阶段—评价阶段”的有机衔接。提高教师劳动实践指导能力,促进劳动实践指导方案不断优化,促进教师努力提升自身劳动素养,不断提升课程的规划与组织能力。

四、劳动周组织实施

劳动周是指每学年设立的、以集体劳动为主的、具有一定劳动强度和持续性的课外、校外劳动实践时间。劳动周是劳动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劳动周与每周至少1课时的劳动课不能相互替代。劳动周的设置丰富、拓宽了劳动教育的实施路径,有助于发展学生的劳动意识与能力,打通学校与社会的联系,发挥劳动教育的综合育人价值。

18

发挥劳动周的独特优势

劳动周强调学生在真实劳动现场中,通过集体性、持续性的劳动实践活动,亲手操作,亲身体验,具有实践性、连续性、合作性、开放性等特点。在主题选择方面,教师要注意发挥劳动周在场景真实、时间持续、资源开放、活动集中等方面优势,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和社会生产实际出发,通过设置一些跨时空、长周期的劳动主题,让学生在完成一系列项目和劳动任务的过程中,养成吃苦耐劳、持之以恒等劳动品质,进而提升劳动周活动的社会效益和规模效益。

19

落实劳动素养培养要求

劳动周的内容安排,需围绕劳动主题的意义建构,对照《标准》中各学段劳动素养要求,设计一系列劳动任务,促进学生在完成任务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发展劳动素养。一是注重劳动任务序列化。充分考虑目标的梯度化和衔接性,强调项目和任务循序渐进、相互关联、互为支撑。二是注重劳动任务综合化。既要注重把劳动实践与其他课程学习有机结合起来,也要注重覆盖多个任务群,引导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和技能解决实际问题。三是注重劳动任务科学化。任务设计要体现与学段相适应的劳动强度和难度,考虑时间安排的合理性。四是要注意任务形态的多样化。不断丰富劳动周的活动形式,如劳动项目实践、技能竞赛、劳模大讲堂、主题演讲或辩论、成果展示、职业体验等。

20

统筹利用各种在地资源

劳动课程资源是组织开展劳动周的必要条件,学校应与家庭、社会协同进行课程资源开发,积极整合和利用各种形式和类型的资源。ー是统筹和利用在地现有资源。结合当地历史文化、

自然资源及本校校情等,利用当地博物馆、非物质文化遗产馆、生态园、茶艺馆、校史馆、研学基地等劳动教育资源和空间,建立个性化劳动周方案,开展特色化劳动周活动。也可设计优化劳动实践环境,如建设“校园生活馆”“快乐农场”等。家庭可开辟阳台、露台“种植角”。还可以考虑打通区域壁垒,共建共享青少年劳动实践基地。二是统筹和利用各类活动资源。可结合校园科技节、校园文化节、校园劳动节等活动,也可通过组织全校劳动技能竞赛等方式,对劳动周进行系统、整体安排。三是统筹和利用在地教师资源。除了劳动教育专门师资外,可聘请不同行业的优秀工匠、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及经验丰富的农民、技术工人等担任指导教师,以丰富劳动专业师资补充渠道。

统筹:濮教宣

责编:刘 东

审核:林 文

精彩回顾

省教育厅最新通知!事关教师职称评审工作 紧急寻人 请速自查 【我市学生资助获奖案例③】清丰县依托一表构建学生资助精准

濮阳最权威教育信息发布平台

关注孩子成长

转载是一种动力 分享是一种美德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本文地址】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CopyRight 2018-2019 办公设备维修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502275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