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硬核科普】子供向?少年向?青年向?我想跟大家解释一下日本的年龄分级究竟是怎样的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动画的分类标准是什么 【硬核科普】子供向?少年向?青年向?我想跟大家解释一下日本的年龄分级究竟是怎样的

【硬核科普】子供向?少年向?青年向?我想跟大家解释一下日本的年龄分级究竟是怎样的

2024-07-10 13:46|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其实最近我还在三天打鱼两天晒网的制作广播剧和效果音剧,不过这个话题其实我很早以前,谈“奥特曼为什么会被神化”这个话题的时候就想好好跟大家聊一聊。

今天又偶然发现真的很多朋友都不清楚日本这个年龄分级是怎么分的,所以我今天打算给大家详细的讲一讲。

日本的分级,究竟是怎样的?

首先是年龄向分级,这个分级的基础建立在以子供向和少年向为主之上。

其目的主要是为了建立保护小孩子和未成年人观众,让他们观看到自己所在年龄层所适合观看的电视节目,漫画作品。

这也是我们国内二次元群体经常引用的分级。

首先是子供向,子供向的适用范围为学龄前儿童-幼儿园生-小学生-初中生。也就是3-13岁为主的未成年人群体。当然日本也存在幼教作品。子供向作品最为凸显的特征就是存在大量的教化内容和科普内容,日本自始至终有着以动画和特摄节目和动画音乐来提高孩子们的艺术审美和音乐素养的“国策”,所以在子供向作品上制作可以说一直是十分用心,而日本的创作者也以“不能因为是子供向节目就不认真,正因为是给小孩子看的,所以做的更要细致入微才行。”也因此子供向节目的质量相当高,以至于大量青年人和大学生,甚至成年人都会观看子供向节目。

譬如我们熟知的奥特系列,假面骑士系列,超级战队系列,金属英雄系列,变形金刚系列,铁臂阿童木,铁胆火车侠,哆啦A梦,精灵宝可梦等国民动画系列都有大量作品是子供向作品。

其次是少年向,少年向的适用范围为小学高年级-高中生。也就是10-18岁为主的未成年人群体。少年向相比较子供向,单纯为了娱乐和盈利为主的作品较多,教化内容相对较少,因为他们不需要再承担教化小孩子的社会责任,更多的是追求更大商业利益和收视率,所以能够采用更刺激的方式来吸引有一定理解能力的未成年观众。日本漫画,动画作品当中推广到世界范围内最多的也是少年向作品。

譬如我们熟知的名侦探柯南,火影忍者,海贼王,美少女战士,圣斗士星矢,三眼神童,怪医黑杰克等作品都是少年向作品。他比起子供向而言门槛更高,可以在里面出现血液,杀人,以及相对的性暗示以及社会阴暗面的描写。少年jump和手冢治虫的漫画作品多是少年向作品。

基本来说晨间档和黄金档播出的日本的特摄电视节目没有少年向作品,都是子供向作品。

青年向是年龄分级的最后,也是最高的一道防线。

基本上意味着这个栏目里的作品,未满十四周岁不能观看,也观看不了。

年龄分级的主要目的就是以青年向作为划分线,子供向,少年向以外的动画和特摄作品基本都是青年向,而没有特意标注子供向和少年向的作品,意味着小孩子是不能够观看的,也没必要在所有作品的分级上都打上青年向,基本都会回归日本作品分类传统的按照技术门类和剧情风格分类的形式。所以很多作品虽然属于青年作品,但是我们无法从分类当中看到青年向这几个字。

我以前在空间里讲解过,日本的电视安排是很严格的,除了爱好者专属频道以外,所有电视台必须严格按照年龄划分规定,什么时间段播放什么片。子供向基本都在晨间(小孩子们上学前)和晚间(小孩子们放学回来时)播放。而少年向(因为也拥有大量的青年粉丝和成人粉丝,大人也乐意看)更多就会倾向在夜间黄金档播放,譬如海贼王和鲁邦三世都曾在黄金档播放过。比较倾向于少年向但仍然是以子供向为基准的金属英雄在更换档期前也是黄金档播放。

而青年向基本都集中在电视台的深夜,这个基准一直在00年代初都让青年作品处于极其不利的地位,因为截止到2006年Clannad发售蓝光碟为止,日本的特摄和动画作品的主流一直是以收视率为大,如果收视率不及预期,那么就会面临腰斩的命运。

而吃了年龄分级的亏,移到深夜的青年作品基本没有什么收视率,夜间十点的时候,小孩子和学生基本都已经上床睡觉了。那个年代热衷于看动画的成年人还是很少的。所以80-90年代的青年作品基本都是以录像带的形式发行的,80-90年代,VHS租赁和出售盛行,买不起的可以租,日本人第一次发现这种影像方式。欧美主要是通过VHS商品化以前上映或播放过的经典作品,而日本人却制作了大量只能通过VHS买到或租来看的新作,这样的作品多数40-60分钟完结,甚至有的人气高的可以做成系列。所以早期的青年作品基本都是以OV(original video原创录影带)和OVA(original video anime原创动画录影带)为主阵地发行。因此吃的也是销量。

相传,在日本85后-90后当中有这么一批特殊群体,就是在某天夜晚父母都不在家的时候,偶然看电视看到深夜,结果看到了庵野秀明的EVA,从此接触到青年动画无法自拔。

随着计蓝光销量的时代来临,青年作品肆无忌惮的大规模入驻电视台深夜档,不再畏惧收视率不够回本的时代到来了。大量动画作品和面向高年龄层的青年作品大规模购买电视台的深夜档,其原因自然是因为那个时间段是最便宜的。

青年作品的主要范畴比起子供向和少年向要宽广得多,以手冢治虫为首的漫画家在70-80年代青年动画尚未成形的时代大量创作青年漫画(之后类似《火之鸟》一类的作品也被改编成青年动画),而80-90年代创作的大量OV作品,基本都是面向年轻人的青年作品。基本上青年向就等同于成年人可以观看的作品。

哪怕是像SFX巨人传莱茵,平成奥特赛文这种当年也有很多小孩子买来观看的特摄OV,实质上也是主要面向青年和成年人的青年作品。因为年龄层会因此出现断层,所以子供向和少年向作品的面向大友的衍生作品OV基本都会描述TV故事以外的外传或者前传,即小孩子不看也不会影响他理解故事全景的作品。

很多人说,特摄基本不存在青年向,这种判断其实是错误的。

实际上特摄不存在的是“成人向”和所谓的“大人向”。

子供向少年向青年向的判断基准不是看他的最高受众人群,而是看他的最低受众人群,不是说奈克瑟斯和盖亚,以及奈克斯特有很多大人都很喜欢看,就代表他等同于大人向作品。更不代表说赛文X在深夜播放,就表示他是成年向作品。

这里必须要严厉指出的一点是:在日语当中,就不存在纯粹的成年向和大人向的年龄分级。

前面我也说过了,分级的目标群体只有未成年人,目标作品只有动画和特摄这种容易吸引小孩子的作品群。指定分级的目的是特指以及强调子供向和少年向是未满十四岁的未成年人可以观看的,主要分级的定位只有这两个年龄层,青年向的存在就是为了和前两个年龄层进行区分。你会发现很多本属于青年向的作品都没有特别标注自己是青年向作品,因为没有必要。只要没有特别标注少年向的作品,基本都存在小孩子不能观看的内容。譬如银魂。

脱离子供少年青年分级的分类存在吗?有这样的作品,但是不存在这样的分级。

譬如使用特摄技术的特摄作品里面,就存在新干线大爆破,新哥斯拉,追捕,东京湾炎上,诺斯查拉达姆斯的大预言,日本沉没这样的特摄电影,他就不存在年龄分级,他的主要受众群体从小孩子到成年人都可以观看,也就是我们所说的全年龄作品。

而日本影视作品的划分,多是按照动画,特摄,电视剧,音乐剧,综艺节目,纪录片去划分的。而电视剧这一种类,基本上代表了我们俗说的全年龄和大人向作品。但并不存在这样的分级。其中能够被称为“drama(电视剧)”是动画和特摄作品最大的殊荣,这代表着一般人眼里“骗小孩子的节目”获得了广大观众的认可。譬如很多邀请业界之外的艺人参加的综艺里,就会听到看过节目组准备的特摄片段后称赞“这是电视剧吧,翻拍成电视剧就好了。”

严格来讲,日剧和特摄剧在日本也有很明显的区别,像迪迦等圈外人也广受好评的特摄作品,其中都运用了“人性电视剧”的手法。这是一种日本电视剧常用的方式,接近于我们理解的伦理剧。会把原本描绘的英雄形象和固定人设的登场人物变得更加茶米油盐,更加现实贴近生活,这种融合了日剧手法的形式称之为人性电视剧,是特摄跨越特摄剧和电视剧沟壑的一种常用方式。

这其中也有本身就是电视剧的特摄作品。譬如以前我特别讲解过的1974年拍摄的特摄电视剧《日本沉没》,以及十月即将开播的《日本沉没2021 希望之人》.包括我们熟悉的《新奥特Q》,《奥特Q  黑暗幻想》《全能杰克》《不平衡恐怖剧场》《怪奇大作战》。这类作品本质上并非以人们传统印象当中的特摄作品,而是单纯“采用了特摄技术,以特摄技术为辅,以电视剧部分为主”的“使用了特殊技术的电视剧”。因为其本身就是面向一般观众为主的电视剧,所以并不在未成年人年龄分级当中。

其中奥特地带也属于电视剧类型,但值得一提的是,他的分类是“综艺节目”,因为其中包含各种综艺节目的小版块,并不是完整的电视剧,是很特殊的一种包装成综艺节目的特摄电视剧形式。

让我们说回青年作品,我在前面很详细的讲解了不存在大人向作品,但存在面向高年龄大众的特摄电视剧作品。那么什么属于青年特摄作品呢?

譬如很明显的,真假面骑士序章,平成奥特赛文系列,牙狼系列,冲击轰雷岩,生物彗星WOO,救助少女,月光螺旋,奥特赛文X,假面骑士amazonz,改造美少女端粒等。以80-90年代末发行的OV特摄作品以及动画作品多为青年作品。而圆谷映像拍摄的大量以美少女和恐怖片为主的特摄作品多为青年特摄和特摄电视剧。

而也存在原本是少年向和子供向的作品因为日本分级愈发严格,愈加保守,从而变成青年向的作品。譬如鲁邦三世,最开始的鲁邦TV系列都是在黄金档播放的合家欢作品。但是随着第四季调至深夜档,随后的鲁邦三世则跟随原作漫画的划分变为了青年向作品。

但值得一提的是,每年恒例的电视特别篇作品,仍然在黄金档播出,依旧为合家欢作品。

而从青年向当中引申出来的还有两种特殊的分类作品,当然这不是年龄分类了。

一种是男性向,一种是女性向。

这两类作品有两种解读。

一种是完全面向男性和女性的高年龄向作品,譬如机动战士敢达系列等偏向高年龄的机战系列和一些面向高年龄特摄大友的特摄迷友作品,以及后宫番,美少女类深夜档动画,高年龄纯爱动画,乙女动画,美少女特摄。是倾向于只有懂梗的人才能看懂,对待圈外人不太有好的发烧友(maniac)和特殊嗜好的作品形式。其中比较典型的是《非公认战队秋叶原连者》。

另一种则是相对隐晦一点的R15内容。也就是第一种解读的进阶版,比起第一种解读更加过火,不能摆上明面的类型。

女性向同理,只不过变成了偏向高年龄的魔法少女或者美少女作品,以及女性视角的后宫番,高年龄女性向纯爱,腐女作品,男性偶像作品,美男子特摄,BL及百合作品。譬如我们熟知的《少女革命》,很多全男子特摄,包括美少女战士,圣斗士星矢,名侦探柯南里也有偏向女性向的内容和同人作品。这一类同样存在R15的解读。

那么最后咱们来一并说说最具歧义的“成人向”和“大人向”。

为什么我说特摄作品里不可能存在“成人向”作品呢?

因为成人向直白的说,就是R18作品。

R18对应的表述形式则是“全年龄向”。

这两种表述方式更多是出于对游戏软体还有家庭录像带的审核和分级所确立的。

和我们所谈的年龄分级属于完全不同的两个东西。

拿全年龄向和成人向去形容尚处在未成年人年龄分级里的作品自然是不适宜的。特别是在日本这样一个特别注重用语,行话还有术语的文化环境下。

如果你跟你的日本朋友说amazonz和牙狼是成人作品,他可能会一下子懵掉。

毕竟这个是印在塑料影碟壳外面的东西。

他和青年向很大的区别是,青年向本质上是依靠这些东西去吸引人或者不忌讳他的表现形式,而成人向作品的卖点和看点甚至存在意义就是为了大肆旗鼓的搞这些东西。

我很小的时候,也跟风一直说奈克瑟斯盖亚之流是“成人作品”“成年作品”,现在一想很是羞耻。

所以我在这里建议大家最好不要再用“成人向”和“全年龄向”去形容特摄作品和动画作品了。

毕竟咱们看的东西不是里番,都是表的。

当然很有趣的一点是,像《救星战队惑星卫》这类的由限制级电影公司拍摄的面向一般大众的作品如何分类?

这种一般多是脱离未成年人分级的,你可以说他是青年向作品,因为他确实处于青年向的划分范畴。也可以直接明了的说他是面向大人的“大人向”作品。

另一方面,“大人向”虽然存在,但他的立意并不在于和子供向,少年向,青年向去进行年龄分级,也不存在真正意义上的“大人向”作品。他只是一个形容词。

大人向活跃于什么场合?多数活跃于面向大人读者的特摄/动画研究读物,或者面向大友的情报杂志。会出现“大人向”这个词汇,更多的是向不稀罕再看自己觉得幼稚的特摄作品的大友,譬如amazonz播放前就打着“大人向的假面骑士”大书特书过。包括一些书籍也会以大人向命名,譬如《大人向的特摄读本》《大人向的泰罗奥特曼研究书》等等。或者在语境上加个“引号(当然是日语标点里等同于引号的标点)”,表示G社和Z社这类公司拍摄的“大人向”作品,或者漫展里贩卖的男性向女性向的限制级同人作品。

虽然存在大人向的说法,但是大人向不能够拿来指代作品,他不是作品的分类形式,只是一个形容词。

而成人向更不必说,成人向和全年龄向的说法不仅脱离了年龄分级,而且指代的东西暧昧不明。

而我自己其实是不建议大家去大规模使用日本作品的分级去区分国漫以及欧美作品的。实际上日本也基本不会对外来作品进行过度分级(变形金刚不是外来作品)。我们所处的文化和语言背景不同,如果特别相同的话,也不会出现直接架空青年向,把青年向按在成年向身上,甚至乱用成人向,试图把所有稍微带点深度的作品都整成R18这样的情况了。

我就不是很喜欢把子供向按在国漫身上,首先日本的子供向动画最高到初中生,咱们首先没有儿童到少年动画的区分,你看直接少儿频道也很清楚了,甚至无论是管事的人还是官方的人,骨子里认为动画和特摄就不是给青年看的,所以青年向在国内也基本不存在,而标榜着青年动画的国漫更多其实是日本动画的少年向这一定位。

我们要理解并贴切的运用日式的用语,而我们现在国漫的状况并不适合启用日本的分级体系。这点我们就只好期待有谁能够列出一个适合我们使用的国漫分级体系了。

另一方面,我们不能用我们自己的理解去揣度日本的分级,这样就还会再产生成人向滥用的笑话。哪怕是用语也是一样的,我以前看见过一个人,忽视了日本动画的角色分配体系,声称主人公以外的登场角色都是配角和路人。且不说日本动画有着主常驻角色(main regular,也就是我们语境当中的主角团)和常驻角色(regular)的主要角色団和非主要常驻角色团的重要设置,除了主人公(主役)以外,常驻角色里面还有称之为主要角色(main character)的主角阵营,他和日本一般戏剧的划分方式是不同的。

就特摄上,还有大言不惭说“我们专业人士都不用打戏和文戏去称呼,而是用特效,剧情,镜头,演技去分析的。”

我只能说,日本的特摄行话里只存在“本篇”(也就是中国语境里的“文戏”)和“特摄”(也就是我们所说的“特效”和“打戏”)两个部分。因为特摄一直是特摄和本篇分班拍摄的(近几年圆谷采用一班制),你用那一堆外行才用的有的没的去分析特摄,还没有文戏和打戏说的准确,真的是小巫见大巫。

由此看出,我们国内很多人对于日本的用语只是一知半解,就开始利用自己的脑补能力去自己创造一个新概念,并开始自我催眠,认为自己创造出来的概念才是对的,哪怕对方有日文文献做论据,他们也会坚信自己的思想。这只能说,一不尊重人家的固有文化,二呢,容易误导其他的人。

我希望大家在读懂这篇文章之后,能够开始纠正自己也纠正自己身边的人。

最起码,别再管奈克瑟斯和赛文X叫成人向了。



【本文地址】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CopyRight 2018-2019 办公设备维修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502275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