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小兽动感单车M1 V.S.顽鹿智能单车:回归健身本质的家用动感单车灵魂测评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动感单车车轴怎么拆 野小兽动感单车M1 V.S.顽鹿智能单车:回归健身本质的家用动感单车灵魂测评

野小兽动感单车M1 V.S.顽鹿智能单车:回归健身本质的家用动感单车灵魂测评

2024-07-12 21:40|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②使用过程中及时有效反馈的能力。

这两个条件不但能作为同一健身器材品类多个品牌及产品的测评原则,甚至可以作为健身器材全品类所有产品的测评标准。因为无论你的产品在颜值、工业设计、硬件质量和价格层面表现得多么优秀,如果不能有效地培养用户的健身习惯,那一切将毫无意义。

健身最好是能像手游一样,可以利用碎片化时间天天进行,并且在操作时只要指头点下去,你的人物即刻就有相应输出,给予你即时反馈。以为只有这样,才能像游戏上瘾一样对健身上瘾!

接下来,我们就以这两大测评原则为底层逻辑,对比Keep和顽鹿两个品牌的顶层产品设计,来做详细的测评分析。

本次测评的具体方法:

为此我专门设计了一套双线测评模型:

模型说明:

①在维度侧重上,“1人1车”测评线之所以侧重使用频率,主要是为了保证参与者在不了

解本次测评背后的习惯养成机制的前提下,能得出相对客观的结论,这就要求参与者不能刻意关注产品的反馈机制。而其使用频率在无形之中受反馈机制影响的,也就是说反馈机制越好,理论上使用频率也应该越高。而“1人2车”测评线则要从专业角度深入分析反馈机制的有效性。

②在综合判断上,“入手指数”是指2位参与者在经过14天体验后,对体验对象入手的愿

望强度。1~5分分别代表“白给都不要、愿意使用但不考虑自己购买、想入手但不值这个价、有优惠就入手、马上入手”。“分析得分”是指本人对反馈机制的整体分析,得出的综合得分。最终分数由“入手指数”和“分析得分”相加而成。

①野小兽动感单车M1

先说结论:

接下来再通过测评人小颖的自述以及本人的测评总结,来详细拆解测评结论。

野小兽动感单车M1基本资料:

野小兽APP通过蓝牙连接 磁控阻力 手动调阻 死飞 直播+录播课程 会员缴费后可练习所有课程 非会员有较多免费主题课 国外户外实景骑行

测评人小颖基本资料:

女 平面设计师29岁165cm 57kg单身运动白痴 小时候骑过自行车 想运动减肥

小颖:初骑野小兽M1,就感受到了这款产品对我这种运动白痴满满的善意。打开野小兽App“单车”界面,首页顶部便是两部“新人必看”视频,4分多钟的时间,就让我先学会了单车的调节和正确的骑行姿势,这让我瞬间信心满满。随即点开零基础入门课,发现第一堂课才15分钟,便开始开始进一步地体验。

通过蓝牙连接了单车后,视频课程随即开始。教练的讲解和演示节奏很舒服,平均50的踏频也很容易做到。课程界面实时显示功率、踏频、阻力、卡路里消耗、里程等数据,让我能看到自己的表现。不过对初次骑行的我而言,一边踩踏一边去扭动旋钮调节阻力,而且是在无档位设计的旋钮上,凭感觉调节到一个准确的目标阻力还是有点困难。

最让我惊喜的是,在课程界面居然可以发弹幕!不过当自己要尝试时才发现,这个功能可能是给那些躺在沙发上拿课程当普通视频看的人准备的,因为对边骑车边调阻力都有困难的我来说,要腾出手来打字还不影响踩踏,根本不可能。

骑完这堂课,虽然出汗了,但并没觉得很累,信心就又膨胀了一点,也激发了我探索更多玩法的兴致。于是我进入了“实景骑行”模式。看到有西班牙科瓦顿加、瑞士格林沃尔德、法国费里埃、冰雪下的高岸四个场景。随手点进一个,发现原来就是在这些场景里用自行车第一视角拍摄的道路骑行视频。跟着画面骑了一段后,既没有看到惊艳的美景,也没满足我对场景名称的想象,所以很快便觉得乏味了。

一看时间,从学习“新人必看”也已经过了半个小时时间,我就结束了我的野小兽单车初体验。

因为第一天的体验让我信心满满,又知道野小兽的主打还是直播课,所以第二天就预约了一堂15分钟的“新手进阶”课。直播课的体验其实和第一天的录播课程没有太大的区别,只是界面左侧的卡路里消耗排名在实时变化,除了课程讲解,教练也并没有和学员有太多互动,我想可能是因为课程时长有限,而需要讲解的内容有比较多,所以并没有体现出直播的特点。

不过这堂课的强度确实是我始料未及的,除了第一次的站姿爬坡,后面所有的站姿我都是用坐姿完成。不过好在时长有限,总算咬牙坚持了下来。但咬牙的结果就是,后面两天我的腿疼到下楼梯都发颤。所以第三次的体验就到了第五天,去继续完成“零基础入门”课的第二节课。

之后随着心态调整得更加稳定,我也循序渐进地走进了“新手进阶”的直播课程。

总之,这款单车的体验也算对得起它的定价,入手一台其实没什么压力,如果这台测评车可以再优惠一点,我可以把它留下。

本人:

首先说说反馈机制,在运动数据的反馈上基本和Keep一样,都能做到实时反馈,但在行为反馈,也就是教练与学员的实时互动上,相对较弱。原因可能是课程时长的限制,导致留给教练的互动时间不够充足。另外由于课程积累的用户数据较多,录播课中卡路里消耗排名的基数过大,也对新用户的积极性有一定的消解作用。

其次说说使用频次。也正由于相对偏短的课程时长,无论从时间安排和课程难度上都很好地保证了用户的使用频次。

最后就是为人所诟病的手动调阻了。其实野小兽全系产品中,除了价格过万的V1,其它产品全部是手动调阻。而在这些产品中,M1是主打性价比的爆款,所以虽然手动调阻让它不能进入“智能单车”的范畴,但也算对得起这个价格。

另外,由于这款单车的阻力控制是采用普通磁控,所以阻力调节呈现出的阻力曲线是阶梯状而不是平滑的坡状,给使用者的感受就是脚下阻力的突然提升或下降,有种踩空或者卡顿的感受,使得双脚的画圈运动无法匀速变化,让整个体验呈现出一种“塑料感”。这虽然算不上是瑕疵,因为技术应用是跟性价比相关的,但多少是一种遗憾吧。

总结一下,这款单车简单易上手,课程安排对健身小白十分友好,只要心态稳,循序渐进地去做,你就会越来越有信心。而且车的价格之低廉,即便是买回来就能坚持骑半年,一般用户也可以接受,所以入手肯定是值得的。

但话再说回来,骑着手动调阻、普通磁力控阻的单车,交着和自动调阻、电磁控阻单车差不多的会员费,好像在心理上,也总有点别扭。

② 顽鹿智能单车

先说结论:

接下来再通过测评人小文的自述以及本人的测评总结,来详细拆解测评结论。

顽鹿智能单车基本资料:

顽鹿竞技+顽鹿动感单车2款APP 蓝牙连接 电磁控阻 智能调阻 ERG模式 在线直播团练 3D仿真大场景模拟 赛事模式

测评人小文基本资料:

女 美妆博主29岁 173cm 57kg 单身 没时间运动 有发福倾向 需要体重管理

小文:先告诉你,这辆车我已经决定留下了!所以,还需要我多说什么吗?

哈哈调皮一下!言归正传,就让我来聊聊这次顽鹿骑行之旅吧。

初见它,外形完全颠覆我过去对动感单车的认知。科技感代替了工业感,和它“智能单车”的定位很贴合。根据产品说明下载了两款App后,就开始了我的顽鹿初体验。

根据产品建议,我先是连接了“顽鹿动感单车”App。注册登录后,先是要求我回答了13个有关运动能力的问题,然后便是系统推荐的12分多钟的“首骑课”。课程安排非常明细,12分钟里你将进行几分钟的热身,几分钟的坐姿骑行,几分钟的坐姿爬坡,几分钟的站姿骑行,几分钟的站姿爬坡等,让你在开始课程之前就对课程环节和时长、难度有一个清晰的了解。

课程开始后,界面是一个小姐姐骑车的动画,先是通过语音和动画演示,讲解了单车骑行的正确姿势以及呼吸方式,然后便开始了骑行。说实话这12分钟的课程对常年不运动的我来说强度还是有点大,在进行到第8分钟的时候,我就已经汗流浃背了,实在跟不上课程要求的踏频,但我还是放慢速度跟了下来。

虽然没有表现不佳,但是骑行里程、卡路里消耗、踏频曲线、功率曲线等一应俱全。虽然不知道9300多的训练总得分是高是低,但看着数字还是又满满的成就感。然后就忍不住一键分享,把自动生成的首骑课海报发到了朋友圈。看着朋友圈满屏的点赞,感觉更满足了。

更惊喜的是,半小时后就有顽鹿教练联系我,并把我的数据分析和下一步建议详详细细告诉给我,然后在App推荐了6周18节的个性化课程。关键教练小哥哥说话还那么好听!真是怒赞!!!

之后教练拉我进了用户群,并发通知说第二天晚上在另外一款App “顽鹿竞技”有在线直播团课,所以第二天一忙完,我就迫不及待换上了健身服,准备体验团课。

起初我以为直播团课就是教练视频直播课程,大家看着屏幕跟着教练一起训练,但当我登入“顽鹿竞技”App,发现这和我玩过的赛车游戏差不多啊。一开始先选好自己的衣服和车辆,然后进入当天团课,我控制的游戏人物就出现在屏幕中央,然后当我踩动单车,游戏里的那个我也开始骑动自行车了。

随后团课正式开始,总时长39分钟。当看到这个数字的时候,我有点心虚了。因为首骑课的12分钟我都没能按要求完成,足足三倍时长的团练我能行吗?但随着教练磁性又富有激情的声音开始调动大家,再配上超燃的音乐,我的情绪也被点燃了,开始努力跟着教练要求的踏频踩动起来。同时看着身边其他的骑友你追我赶,我的好胜心也被激发了。

就这样,经历了各种高难度站姿爬坡、坐姿冲刺,早已挥汗如雨的我,居然完成了第一次直播团练课!这可是上次3倍的时长,6倍的难度啊!这时我才发现人在独自运动和一群人一起运动时,潜能的发挥有多大的差别!虽然和上次一样没有完全按要求完成每个动作,但我也算创造了一个小小的奇迹啊!

这种激动的心情,不再群里分享一下,不在朋友圈晒一下那简直天理不容!

其实从那一刻起,我就已经完全爱上这款单车了。之后只要有空,我就止不住想要骑它的欲望。 14天时间,我不但体验了教练推荐的日常课程、在线直播团练课程,还尝试了实景地图自由骑行,小伙伴组团骑行小竞赛,甚至还参与了一段全国赛事,让我真正感受到了骑行这件事原来可以这么好玩!

好了不说了,我要去骑车了。

最后总结:要它要它要它!!!

本人:首先,作为一个理性的测评人,我不应该太感性地表达我对这款智能单车的喜爱,但是,它确实是在本次测评两大标准上表现更好的产品。

先说保证使用频次的能力。

在通过“顽鹿动感单车”进行的日常健身课程中,首骑课结束后马上就有教练推荐未来6周的课程。相比其他单车用户自主选课,这种方式在第一时间就为用户制定了每周至少3次的课程,并且持续6周,这个保底的使用频次就已经是其它单车不能企及的了。再加上“顽鹿竞技”基于3D仿真场景模拟游戏的多种骑行模式,例如每周不少于3次的线上直播团课,以及单人ERG模式、小伙伴组团骑行模式、赛事模式等等丰富的玩法,让玩家光尝试每种玩法就已经能增加更多的使用频次了。

再说说反馈机制。

顽鹿不但有以上所有单车的基本数据反馈,还有教练及车友群的社交行为反馈。而在“顽鹿竞技”当中,更是形成了大型电竞游戏才能带给用户的虚拟现实反馈。当一群人你追我赶的场景直观展示在你眼前的时候,这个中反馈的冲击力是其它单车列表排名反馈的N倍,因为用户完全被带入了虚拟的真实世界,这完全颠覆了健身行为本身,已经将反人性的健身行为转变为迎合人性的游戏行为了。我们完全可以把它形容为一次健身革命!

有以上两大杀器,用顽鹿智能单车培养健身习惯真的是分分钟的事。

其实如果了解了顽鹿母公司迈金科技的背景,这一点就比较好理解了。其实“顽鹿竞技”是被称为中国版Zwift的存在,是国内专业智能骑行领域占有绝对统治地位的一款软件。而顽鹿智能单车的技术,则来自迈金科技自主研发的专业室内智能骑行设备。所以将迈金的硬件技术应用到顽鹿智能单车,再将顽鹿单车接入“顽鹿竞技”,其实是专业智能骑行领域的专利技术以及海量来自专业用户的运营经验,在日常健身中的降维应用。

例如前文中提及的Q值,其实只是一个来自专业骑行领域的基本原则。但只有拥有这样的产品研发基因,顽鹿智能单车的Q值才能做到完美的155mm。而其它大部分单车的Q值,都远大于这个上限。因为把Q值做小,是需要足够的技术积累和高额的研发成本投入的。以小见大,方显专业水准与科学精神。

所以这篇测评,我们只让简单的两条标准和与之对应的事实说话。至于如何选择,我想您一定已经了然于胸了吧?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本文地址】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CopyRight 2018-2019 办公设备维修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502275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