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房颤动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动态心电图的简称英文 心房颤动

心房颤动

2024-07-13 02:31|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对于新发房颤直接导致心衰或其他血流动力学损害的患者,恢复正常窦性心律可改善心排血量。在其他病例中,心房颤动转复成正常窦性心律是最理想的选择,但是有此效果的抗心律失常药物(Ⅰa、Ⅰc、Ⅲ类)有副作用的风险并可能增加死亡率。转复成窦性心律并不能排除长期抗凝的需要。

同步心脏电转复或药物都能用于急性复律在尝试转复之前,心室率应被控制在48小时,患者通常应使用口服抗凝治疗(不管应用何种方法,复律都增加血栓栓塞的危险)。复律前应该保持抗凝 >3周, 如果经食管超声心动图(TEE)未显示左心房血栓,则可在复律前给予较短时间的抗凝。心脏复律后至少应继续抗凝4周。 许多患者需要长期抗凝治疗(见 预防血栓栓塞的长期措施)。

经验与提示

如果可能的话,尝试房颤转换为窦性心律前应给予抗凝治疗。

对于符合抗凝标准的患者转复成窦性心律并不能排除长期抗凝的需要。

虽然复发率高,同步心脏复律(100J,如果需要其后可用200~360J)可使75%~90%的心房颤动病人转复成正常窦性心律。在操作前24~48小时应用Ⅰa、Ⅰc、Ⅲ类 抗心律失常药物 可提高复律和其后窦性心律维持的有效性。对于短期的心房颤动、孤立性心房颤动或有可逆因素的房颤,心脏复律更有效;当左心房扩大(>5cm),心耳血流低,或有明显的基本的结构性心脏病存在时心脏复律较少有效。

使心脏复律成窦性心律的药物包括Ⅰa类(普鲁卡因胺、奎尼丁、丙吡胺),Ⅰc类(氟卡尼、普罗帕酮)和Ⅲ类(胺碘酮、多非利特、伊布利特、索他洛尔、维纳卡兰)抗心律失常药(见表 抗心律失常药物)。所有的药物都在约50%~60%的病人中有效,但不良作用不同。要在应用beta-阻断剂或非二氢吡啶类钙通道阻断剂控制心率后才应用这些药物。

上述复律药物与口服剂型也可用于长期维持窦性心律(不论以往有无心脏复律史)。如何选择取决于患者的耐受性。然而,对于仅或几乎仅在休息或睡眠时迷走神经张力高时发生的阵发性房颤,具有迷走神经溶解作用的药物(如吡喃二胺)可能特别有效。β受体阻滞剂可以更好地预防运动诱发的房颤。

对一些反复发作阵发性房颤的患者而且若其能根据症状确定发作,一些医生建议患者准备药物,在心悸发作时自行服用单一负荷剂量的氟卡尼(≥70kg的患者使用300mg,其他患者使用200mg)或普罗帕酮(≥70kg患者使用600mg,其他患者使用450mg)以治疗(称为“随身携带药物”法)。该方法仅限于没有窦房结或房室结功能障碍、束支传导阻滞、QT间期延长、Brugada综合征或器质性心脏病的患者。这种方法可能存在一定风险(预计约1%),使房颤转为相对缓慢的房扑而出现1:1下传,心率在200~240次/分范围。 可以通过联用房室传导抑制药物(如beta-受体阻断剂或非二氢吡啶类钙拮抗剂)减少这种潜在并发症的发生。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ACE)抑制剂,血管紧张素Ⅱ受体阻断剂(ARBs)和醛固酮阻滞剂可能减弱心肌纤维化,这种心肌纤维化在心力衰竭病人中为心房颤动提供一种基质,但在心房颤动的常规治疗中这些药物的作用还待确定。



【本文地址】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CopyRight 2018-2019 办公设备维修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502275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