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汉语教师证书考试专题:第二语言教学法的主要流派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功能法的语言学基础 国际汉语教师证书考试专题:第二语言教学法的主要流派

国际汉语教师证书考试专题:第二语言教学法的主要流派

2024-03-13 23:10|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小伙伴们,大家好!

今天我们一起学习第二语言教学法的基础知识。

自20世纪40年代应用语言学产生以来,专家学者对第二语言教学法进行了较为系统的研究和探讨。第二语言教学法是一门研究教授第二语言规律的科学,研究对象包括第二语言教学理论、教学实践、教学过程和教学规律等。按所体现的主要语言教学特征,第二语言教学法可分为以下四个流派:

1、强调自觉掌握的认知派,如:语法-翻译法、自觉对比法、认知法等

2、强调习惯养成的经验派,如:直接法、听说法、视听法、情景法等

3、强调情感因素的人本派,如:咨询法、静默法、启示法等

4、强调交际运用的功能派,如:交际法(功能法)、任务法等

下面,我向大家简要地介绍几种教学法:

语法-翻译法

语法翻译法盛行于18世纪末,是通过学生母语,以翻译为主要教学方式,培养第二语言读写能力的教学法。语法翻译法的语言学基础是传统语言学,心理学依据是官能心理学。其优点是:语法翻译法是第一个完整的第二语言教学法体系,重视语法知识的传授和阅读、翻译能力的培养;缺点是:忽视听说教学,不利于语言交际能力的培养。

直接法

直接法产生于19世纪后半叶,是直接用目的语教学的一种教学法,仿照儿童学习母语的自然过程来设计教学,注重培养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直接法的语言学基础为结构语言学,心理学依据是联结主义心理学。其优点是:利用各种直观手段进行自然的口语教学,有利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外语思维和语言能力。不足之处是:忽视成人思维、母语和翻译的作用。

听说法

听说法产生于20世纪40年代,以听说领先、句型操练、对比分析为基本特征。听说法的语言学基础是描写语言学,心理学依据是行为主义的刺激反应论。其优点是:理论基础雄厚,有较为完整的教学体系和比较成熟的教材,培养了大批语言人才,是一个影响力巨大,适用范围很广的教学法体系;不足之处是:过分强调机械操练,忽视交际能力培养,过分强调听说,忽视读写。

认知法

认知法产生于20世纪60年代,这种教学法以学习者为中心,让学生能够在真实生活情景中灵活使用某种语言,并在听说读写各方面全面掌握语言为目标。认知法的语言学基础是乔姆斯基的转换生成语法,心理学依据是认知心理学。其优点是:认知法把当代心理学最新成果——认知心理学理论运用到语言教学中来,创立了对学习者的研究;不足之处是:认知法作为一个独立的教学法流派还不够完善,缺乏配套的教材。

交际法(功能法)

交际法兴起于20世纪七八十年代,是以语言的意念、功能项目为纲,培养交际能力的一种教学法。交际法的语言学基础是社会语言学,心理学依据是人本主义心理学和心理语言学。其优点是:拥有理论基础雄厚的教学法体系,促进了语言学理论的发展和语言交际功能的研究,在教学实践方面,有大量以交际法编写的教材,因而在世界上影响很大。不足之处是:在安排设定功能、意念项目上缺乏合理性研究,语言结构和功能结合的操作层面较为困难,对学生错误的容忍度不易把握。

今天教学法的讲解就到这里,还有其他的一些教学法,请同学们自行寻找相关资料学习吧!

练一练

由于面对的学生类型不同,汉语教学法在课堂上的使用可谓多种多样。在俄罗斯某大学汉语本科专业的课堂,老师教授汉语的方式是用俄语讲解课文和语法,并给予学生大量的语法和翻译练习,以巩固所学知识。而在意大利的某所孔子学院,业余班的成人学员往往要求老师多帮助他们操练口语,少留一些读写方面的作业,以尽快提高口语水平。面对这样的学员,有的老师会在课堂上通过让学生模仿、重复、翻译、对话进行大量的句型操练。

根据上述材料,俄罗斯某大学汉语本科专业教师使用的教学法更接近于:

A 直接法       B 情景法       C 交际法       D 语法-翻译法

根据上述材料,意大利某孔子学院业余班教师所使用的教学法更接近于:

A 听说法       B 语法-翻译法   C 阅读法       D 启示法

教师打算让学生一边观察、比较两名学生的身高,一边听句子来引出“比”字句,这种方法属于:

A 交际法       B 功能法       C 情景法       D 暗示法

练习参考答案:1. D  2. A  3. C



【本文地址】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CopyRight 2018-2019 办公设备维修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502275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