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1《劝学》说课稿 2022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劝学论据论证 10.1《劝学》说课稿 2022

10.1《劝学》说课稿 2022

2023-06-29 06:14|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资源简介

《劝学》说课稿一、说教材: 《劝学》统编教材高一上册第六单元的第一篇课文。这个单元主要是先秦诸子散文,本单元的主题是开启智慧之门,都以激发学生兴趣、启迪学生智慧、指导学习方法为目的,语言浅易,内涵丰富,对刚刚升入高中的学生来说,具有很强的指导意义。其篇目的顺序安排也是按照时间顺序来定,前面两篇分别是《论语》和《孟子》中的作品,而《劝学》则是《荀子》的开篇之作,主要讲述了荀子对学习观的理解。对于已经熟悉高中学习方式的学生来说,有一定的教育意义。 高中语文教材大纲要求我们:继续熟悉常见的文言实词的一般用法,了解常见的文言句式,借助工具书阅读浅易的文言文,而本文又是一篇文言文阅读课文,从文体上讲,又是一篇典型的总——分式议论文,所以,这篇文章的教学既要担负起积累文言文基础知识的任务,又要把在精读课中学到的知识延伸,能力迁移,形成基本技能的双重任务。基于此,我确立了本文的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1)掌握重点文言知识,积累文言词汇,学习掌握常见的文言句式。(2)理解荀子对学习意义和方法、态度的论述,理解文中比喻的含义及其内在联系,学习并掌握本文比喻论证的方法。2、 能力目标:(1)培养学生借助注释和工具书阅读文言文,理解重点词句含义,梳理常见的的文言知识,在阅读实践中能举一反三,形成初步的研究分析能力。(2)掌握背诵的技巧,并养成善于积累的习惯。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能明确学习的重要意义以及学习必须不断积累,并端正学习要有持之以恒和专心致志的态度,培养谦虚好学的风气,激发学生学习兴趣。4、重点与难点:本文说理性很强,但不枯燥、单调,而把深奥的道理寓于大量浅显贴切的比喻之中,通过比喻的方式论证中心论点和分论点。鉴于此,我把重点放在理解文章的三个分论点和比喻论证的方法上,比喻的含义和内在联系是教学中的难点。二、说教法:高一学生在文言学习上经过初中的积累已有一定的基础,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文言基础,大部分学生已经能够在教师地点拨下较准确地分析文言文的各种特殊现象,比如词类活用、句式活用、通假字、古今异义等,所以拟定采用以学生自读和教师点拨相结合的方法突破重难点。主要的教学设想是: 1、抓住学生好新好奇的特点,利用多媒体激发其学习的兴趣,调动学生的非智力因素,使其集中注意力,并激发其学习文言文的兴趣。 2、从教育学的角度来讲,以思维训练为中心,通过提问、讨论、学生质疑学生答疑、教师点拨的方式授课,这样能够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3、以文章的脉络为基础,在自读过程中,引导学生在每段中找出比喻句,并引导学生得出比喻的含义和他们的内在关系,把教师的认知结构轻松转化成学生的认知结构。 三、说学法: 由于初高中对文言文的掌握程度的要求有所不同,高中要求得更深,所以,这对于部分学生特别是基础比较差的学生来说,听不懂,看不懂的挫折感可能会更加严重,这时候,学生只有从教师身上得到肯定,才能建立起自信心,也才能调动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另外,学生的年龄层决定了他们注意力易分散、爱发表见解的特点,所以,在学生的学法上我做了这样的设定:1、安排了三组活动,并采用让学生朗读勾画圈点的方式,领引学生自主合作学习。创造更多的条件和机会,让更多的学生发表见解,并给予适当的肯定和鼓励;2、学生在学习本文时将遇到一些知识障碍,如“虽有槁暴,无复挺者,鞣使之然也”生词比较多,又是判断句式,学生比较难于理解,所以教师更做好点拨工作,首先让学生运用已经学过的知识尝试翻译重点句子, 从而教给他们处理这类问题的能力。【教学课时】二课时第一课时:梳理、归纳文中的重要文言知识。第二课时:理清文章思路,学习以喻代议、寓议于喻的设喻方法。【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名言开路,导入新课,简介作者。让学生列举已知的劝学格言和好的学习方法态度等,由浅显的问题导入,能调动学生发言的积极性,为接下来的课堂活动发言奠定基础。(如:“知识就是力量,知识能改变命运。”高尔基也说过:“知识是人类进步的阶梯。”那么,知识从何而来,获取知识的途径是什么?就是学习。人在学习中从蒙昧走向智慧,从孤陋寡闻走向博学多才,从自然的人成为社会的人,成为有教养的人。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荀子的《劝学》,从中我们会领悟到学习的重要以及学习应有的方法和态度。) (接下来我将以三个活动贯穿整个教学过程,用活动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引导他们合作探究,提高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完成对文本基本内容的掌握和深入学习。) 二、活动一: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学习重要实虚词,疏通文意。具体操作如下:1、听配乐朗诵,学生轻声跟读。2、同桌互读,互相纠正错误,以此保证每个学生都能正确熟练的朗读课文。3、指名朗读,师生共同纠正读错的字音和句读。并强调易错的字词,如槁暴,輮以为轮的輮,金石可镂的镂等,并趁机让学生释义和整理在笔记本上。4、指导学生梳理课文中的文言知识。(1)布置大家以小组为单位对一些文言词语进行梳理,同组先交流整理一下,然后到讲台用投影机展示汇报。(课前要求学生借助工具书和课本注释进行预习整理,学生交流时教师巡堂指导,让学生明白文言文学习要四勤,即勤读、勤背、勤练、勤查。在理解字词的基础上把握文意,为背诵分析文章做好准备。)学生成果展示,讨论分析后教师用课件内容辅助学生整理小组代表一:通假字小组代表二:古今异义小组代表三:词类活用小组代表四:虚词用法(教师要给学生讲讲各个虚词的具体用法)(2)请同学找出文中的特殊句型,出示特殊句式,师生共同分析 。虽有槁暴,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 (判断句式)青,取之于蓝 (介词结构后置)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定语后置 )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判断句式 )(3)反馈质疑:大家在文意理解上还有什么障碍吗?请提出来,我们一起来解决。(学生互动解决,教师点拨,最后出示几个比较重要的实词进行分析)须臾之所学:片刻 博见: 广闻者彰: 清 假舆马者: 借助,凭借致千里: 到达 绝江河: 横渡(这一环节是在学生整理字词的基础上完成的,更具有针对性,学生学习更有自信,教师在关键处点拨效果更佳。着重培养学生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发扬互帮互组的协作精神,增强自主探究能力,从而实现知识目标,突破教学重点。)5、再读课文,疏通文意。(1)大家自由朗读课文,翻译课文。学生再次借助工具书,参照注释,翻译课文,教师重点点拨(2)多媒体出示重点句子,指导学生翻译时先从关键词入手。(前面扫除字词的障碍,引导学生译出较难的文言句子,再疏通文意,循序渐进,改变教师串讲到底的做法,在质疑启发时,力求达到引而愤,愤则启、导则悱、悱则发的效果,始终要让学生跳起来摘果子,这样能更好的引导学生自主阅读文言文的方法,并形成能力。)6、小组朗读比赛三、布置作业。1、收集古今中外关于读书的名言警句和事例。2、找出文中设喻句,思考每一段的比喻句的含义和它们的内在联系。(第一课时的活动主要是解决了文言文学习中“言”的问题。)第二课时一、出示目标——明确任务第二课时:理清文章思路,学习以喻代议、寓议于喻的设喻方法。二、课前热身——温故知新上节课我们学习了文中的文言知识,大家掌握的怎样呢?下面我们完成几道抢答题。(多媒体出示文言字词。)1、找出通假字(1)輮以为轮 (2)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3)君子生非异也2、分析词类活用(1)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2)上食埃土,下饮黄泉(3)假舟楫者,非能水也3、翻译句子。(1)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2)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3)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4、选出下列的“而”的用法相同的两项( )A.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B.吾尝跂而望C.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D.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三、解读文本——突破难点齐读课文之后进行活动二:四人小组合作制定本文提纲,明确文本的论点、论据以及论证方法,可以采取以下方法:画出表达作者观点的句子,用自己的话说说作者要表达的主要观点。大部分同学可以找出中心论点是“学不可以已”,即学习是不可以停止的。进而提问,文章是从哪几个方面进行论述的?(明确:是从学习的意义,作用和方法态度三个方面来论述的。由此可以引导学生总结寻找作者观点的规律,作者的观点一般出现在段首或段尾。)劝学 荀子(学不可以已)学习的意义——提高自己 改变自己学习的作用——弥补不足 增强能力学习方法和态度——积累 坚持 专一根据以上结论,四人小组进行合作探究,请大家分别找出各段中的比喻句,并看看各自有什么内在联系。(明确:学习的意义是用了四个比喻句,学习的作用用了五个比喻句,方法态度用了十一个比喻句。) 3、带领学生以学习的意义四个比喻为例,要求学生找出本段论述的事物及其特点。(学习的意义提高自己改变自己冰寒于水輮以为轮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故:学不可以已)上面提到的前两个比喻都论述了学习的意义在于提高自己,后两个是改变自己。他们是平行并列的,还是依次排列的?请分析说明。(明确:从论证思路可以看出,本段可以分层:①人只要不断学习,就能得到发展、提高;②人只有博学,才能增长知识,培养品德,锻炼才干,即达到“知明而行无过”这两层不是平行并列的,而是延伸。)用同样的方法,四人小组合作完成对“学习的作用”和“学习的方法态度”的学习,并由学生补充完整板书。学习的作用 跂 而 望 不如登高 善假于物登高而招 见者远顺风而呼 闻者彰假 舆 马 致千里弥补不足增强能力 假 舟 楫 绝江河 君 子故:学不可以已(学习方法和态度正面设喻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反面设喻积累(对比)骐骥一跃,不能十步(反)驽马十驾,功在不舍(正)锲而舍之,朽木不折(反)锲而不舍,金石可镂(正)坚持(对比)专一(对比)学不可以已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蚓无爪牙之利…用心一也(正)蟹六跪而二螯…用心躁也(反))4、由此得出本文的论证方法是比喻论证。5、 比喻论证有什么好处?明确:可以让深奥的道理变得浅显易懂。(此问题的设置,可以培养学生及时总结的习惯,能把作者的技法内化为自己的知识,又能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写作能力。)(通过以上活动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着重培养学生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引导他们合作探究,发扬互帮互组的协作精神,增强自主探究能力,提高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完成对文本基本内容的掌握和深入学习。)教师总结过度:荀子在文中告诉我们“学不可以已”,并交给我们方法和态度,只有这样才可以提高自己,改变自己,弥补不足,增强能力,成为社会有用的人才。故学习还可以已吗?左思不就是因为勤而补拙的吗?相反江郎也会才尽!那么我们接下来就先学习荀子的写作技法。四、归纳总结——借鉴内化1、荀子在这篇文章中,有哪些写作技法值得我们学习呢?请大家同桌之间相互讨论,加以总结。(学生发表看法后教师加以点拨总结。此问题的设置,可以培养学生及时总结的习惯,能把作者的技法内化为自己的知识,又能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写作能力。)(1)、结构严谨,条理清晰。作者提出中心论点之后从三方面进行论证,前两方面侧重于学习的目的和作用,阐述“学不可以已”的原因,第三方面从态度方法的角度加以论述,阐明了“学不可以已”,应该怎么做,说理透彻。结构上是总分式,非常严谨,这种谨严朴实的写作思路对我们写作议论文很有借鉴作用。(2)比喻论证,正反结合。本文是阐述学习道理的议论文,通篇设喻,使所讲道理形象生动,明白具体,深入浅出,既有说服力又有感染力。以日常生活中常见的事情或现象作为喻体设喻方式多 正面设喻正反设喻反复设喻设喻与说理结合紧密,形式十分灵活 道理隐于比喻先设喻,后引出道理先设喻,后引出道理,再设喻论证五、归纳总结——借鉴内化进行活动三:探究辩论,本环节设计两个问题引导学生学会总结和迁移。问题一:《劝学》告诉了我们哪些道理? (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谈自己的所想所得。明确告诉我们学习可以让我们完善自身,学习应该日积月累,坚持不懈和专心致志。此问题的设置,可以培养学生及时总结的习惯,能把作者的观点内化为自己的知识。)问题二:就观点“学可以已”和“学不可以已”进行辩论。 (此次辩论用3-5分钟的时间,辩论的目的不是判定孰是孰非,而是让学生学会用论据来证明自己的观点,并尝试用多种论证方法,如刚学过的比喻论证。) 然后教师总结,通过同学们的辩论和本堂课的学习,我们可以得出学习是不可以停止的,这也是与我们现在提倡的“终身学习”的观点也是一致的。 六、点击链接——拓展延伸1、经典的力量是历久不衰的,荀子的《劝学》是中国传统的典范文章,无独有偶,颜真卿也写过一首《劝学》,大家一起读一读。劝学唐 颜真卿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2、从古人的“劝学”中,你得到什么启发?你还知道关于古人“勤学”的一些典故吗?学习要珍惜时间 苏秦悬梁、孙敬刺股学习要讲究方法 匡衡凿壁、孙康映雪得到的启示学习要持之以恒 车胤囊萤、羲之临池学习要勤奋艰苦 韦篇三绝、左思补拙(这个问题的设置符合新课标要求:“应引导学生在阅读文学作品时努力做到知人论世”,还在比较中学到更多古者先贤对于学习的精妙见解,这样的设置又与开头遥相呼应,合二为一,达到内外兼修和教学相长的效果。)七、布置作业——形成能力。1.请用设喻的方法阐述知识的重要性,比喻要恰当。2.把这节课学习到的名言警句典故积累在读书笔记中。( 整个教学过程中各个阶段和活动,有一定的层递性,从疏通文意到整体把握再到重点研读,最后总结迁移,既体现了文本阅读的特点,又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教学设计依据】 通过学生的讨论、质疑和答疑,可以提高学生的自主阅读能力,这样循序渐进,能发散重难点,使其迎刃而解;又有利于学生从大出入手,品味细微知识,并形成好的阅读习惯,逐渐形成一个学习系统。板书设计:劝学 荀子(设喻说理条理清晰结构严谨) (学不可以已)学习的意义——提高自己 改变自己学习的作用——弥补不足 增强能力学习方法和态度——积累 坚持 专一

展开更多......

收起↑



【本文地址】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CopyRight 2018-2019 办公设备维修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502275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