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起致敬老教师,学习大先生!金秋喜相聚,共话教师情!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前辈对后辈的关照作文 一起致敬老教师,学习大先生!金秋喜相聚,共话教师情!

一起致敬老教师,学习大先生!金秋喜相聚,共话教师情!

2023-10-18 17:26|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首都师范大学教师教育学院书记张琪致欢迎辞。她代表教师教育学院祝各位先生、老师节日快乐。在活动中,她对各位前辈老师言传身教,以身示范的精神致敬,并向各位老师同仁表达敬意。

她介绍,教师教育学院成立的时间虽短,但各位前辈、老师给予了大力的支持。学院对老教师研究项目非常支持,因为学院规划向良乡迁移,在学校博物馆中将增加北京教师博物馆的建设,将率先在教育硕士培养中做出一些示范性的工作。历史老教师项目走在前列,她诚挚邀请各位老师提供北京教育史、教师史的线索,希望友谊合作根深叶茂源远流长。

紧接着,“北京市知名历史老师教师研究” 课题组负责人杨朝晖教授介绍了项目一年来的研究推进情况。

杨朝晖介绍,项目启动一年有余,已有简报26期。研究初衷是抢救式挖掘首都历史老教师资源。有赖于教研员的帮助,老先生们的无私。一年来走过风风雨雨,接触到各位老先生、老前辈。在仰望的过程中是为了走进,走进是为了传承。老先生犹如一座座高山,他们的理念、风格、精神令人敬佩。在教师节来临之际,一是表达敬意。二是在项目节点上,项目进入高原期,请各位老师出出主意,以后应该怎么走。

活动中,一位神秘嘉宾—— 叶小兵老师进行了连线。叶小兵老师是首都师范大学历史学院教授,中国教育学会历史教学专业委员会顾问,教育部“国培计划”历史学科专家,教育部初中和高中历史课程标准编写组核心成员;统编初中历史教材执行总主编及分册主编,统编高中历史教材分册主编。他在连线中表示:研究很有意义,北京市历史教师队伍薪火相传,这是有老教师一生的追求与实践,留下了宝贵的财富。祝老教师身体健康、精神矍铄、颐养天年。真心祝福各位老师节日快乐。

与会的历史老教师代表、老教研员代表和教师代表也先后发言。

孟广恒老师:自己已经80多岁,离开教学20多年,接到工作任务后,一下就进入了激情燃烧的岁月。看到名单后,各位老师的音容相貌立刻进入自己的脑海。非常感谢我的母校首师大,现在的首师大我虽然陌生,但是你们给我见到师哥、师姐的机会。想你们!历史教师是主角,教研员像伴奏师,好的伴奏给角的表演锦上添花,北京的教育模式在全国独树一帜。

孟广恒老师还提出三个建议:进一步加深历史教育的重要性,站稳党的立场;历史知识、观点、观念要坚定;教师认真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五千年(中华民族)、五百年(社会主义运动)、一百八十年(复兴史)、一百年(党史)、四十年(改革开放);珍惜北京市历史教学研究网络和人教社、历史博物馆等资源。

于友西老师:中国把历史教学作为进行思想教育最好的教材,面临着怎么学习最新课程标准、把教师培训好的问题。没有好的历史教师,就没有好课。医院没有名医,剧团没有名角。教师教学方法非常重要。希望学院发挥最大力量,把教师培训好,历史课就能上好,教材就能写好。希望北京但当历史责任,成为全国领军者。

朱尔澄老师:教师节是呼唤全社会尊师重教,也是呼唤每个人发自内心的感恩老师。感谢一生中遇见的老师,栽培之情、之恩。像老师一样来培养的前辈和同辈和年轻朋友。课题是教育实验,注重组内成员的协作性。以中学老师为中心,以课堂教学为实验室,以教学实验为依托。不同层次的学校同课异构,进行对比,长时间的授课,找到差别。市区教研、高校、考试中心的人都来参与。这样的团队组成,一起探讨教学课程教材考试变革方向。

贾长宽老师:感谢市区教研员,对于一线老师来讲太重要了。教研员的认可太重要了。教研员的共同点是善良。感谢同仁,陈毓秀老师、李秉国老师、李明赞老师的课都很有特色,示范作用,好课——有特色,是自己教学的榜样。感谢首师大和叶小兵老师的认可。这个课题也是为了深入贯彻“立德树人”,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实事求是、善良的人。

王烈遗老师:“真实爱严”。父亲王学尧是烈士,对自己一生有影响。说话要真,教学生也真,说真话办实事。教师责任,教书育人,育人更重要。要爱,爱学生,再严格要求学生。与学生关系很好。学生的评价:“在西郊一个不起眼的学校,王老师把我们连哄带骗的送进了大学,改变了我的人生”。立德树人是很重要的科目。孩子应该有爱,爱学生,学生也爱你。

王绍文老师:特别激动、高兴!从首师大离开六十年了,又回到母校,真是到了家。从57年到61年四年的生活,记忆深刻。进行历史教研四十年,能回家过教师节,很高兴。看到了想要见的人,失去联系的人。亲人又相聚了。学校的人性关怀,太珍贵了,当老师要有情。

齐渝华老师:教研员的成长,来源于一线教师。朱尔澄老师的研究精神令人佩服。叶小兵老师用一年、一年半的时间随堂听课,大学教师做田野工作者,扎根课堂。青年教师小组,听李秉国老师的课,姜菲老师等老师的课。颜家珍老师对圆明园的研究,是北京市历史教学的品牌项目。陈隆涛老师。范瑞祥老师,未闻其人先闻齐声。受到全区所有历史老师尊重,治学和对学校的帮助他人难以企及。

姚岚老师:在教育战线过了33个教师节。83年毕业后,分配到朝阳教师进修学院,做教研员。与老师们接触,给了很多机会,收获很多。感谢从这些老师们身上学到了教学经验、情怀与爱。感谢孟广恒老师,传授经验。一是“情”,对一线教师要抱着真心、真情;二是对老师的课要讲足优点,说准不足;三是指出方向, 才能让老师们共同前进、成长。

孙楠老师:感谢很多恩师。我在宣武当老师时,听了很多好老师的课。到了丰台之后,断断续续听了李秉国老师三年的课。各位老师的课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例如王绍文老师站在门口迎接来听课的老师,是榜样,真心实意善待每一位老师。刚工作时,讲公开课心里很忐忑,但是王绍文老师对教师的呵护,关心备至。教研员谦逊的态度、渊博的学识,以此作为要求自身的标准。范瑞祥老师对于教师的呵护,也是自己当教研员的榜样。齐渝华老师作为同行,传授经验,与每个老师保持均等的距离,保持公平公正。从这些教师和教研员身上学习到了工作上的智慧与经验,做人的要求与标准。感激团队、氛围和工作中遇到的一切。

李秉国老师:今天已经是过的第三十七届教师节了。从东北师大毕业后,到北京学习首都人民的建设经验。在教书过程中,学习到了很多经验。于友西老师当时对自己的关照很有用,是无声的帮助。年轻教师要接触老同志,向他们学习。难得的机遇、优秀的团队让自己更好的成长。市区教研员给予帮助很大。研究历史教师,要研究一线教师,也应该研究历史教研员。扬长避短,取长补短,研究自己的长处、特点。教师的教学特色是发展自己的长处、优点,不断反思。

颜家珍老师:首师大在培养历史教师这一点上,应该继续发扬。当老师要有真爱,爱自己的职业、工作、学生。只要有爱,就不艰难险阻。当教师,学习他人长处,但不能生搬硬套,而是要结合自身实际,生成自己的特色。在教学中应该有自己的想法,改进一点点,有自己的创新。年轻老师一定要当班主任,老师的酸甜苦辣、幸福以及对学生的了解都是在这一过程中体会到的。一定要尊重学生、平等对待学生,才能赢得学生的心。严格对待学生,也要用真心对待学生。

李明赞老师:感谢首师大教师教育学院提供机会。感悟。郑板桥“删繁就简三秋树,领异标新二月花”。前半句感谢教研员,引领北京市历史教学的发展。听朱尔澄老师的课,诗情画意,情理交融。李秉国老师提携、引路。后半句献给学生们,历史教学的未来。北京四中赵利剑教师座右铭:站稳课堂。站稳学生心中的课堂。站稳学科认识的课堂。站稳自己心中的课堂。

王耘老师:91年分配工作,特别想做历史教师,于友西老师帮助自己送到中学历史教师的队伍中。从事教研员工作七年,跟教研员老师前辈们的沟通、学习。从前辈们身上,感受最深的是代际传承。后辈们一定好好吸取滋养,带着养份继续前行。

首都师范大学历史学院党委书记董增刚代表历史学院,对各位老师表示感谢与祝福。他表示,历史学院的发展比较快,现在已经有五个专业,师范生招生数量大大提高。学院 将努力将示范班培养好,为各中学培养后备力量,向社会输送合格、优秀的历史教师!

这是一次特殊的盛会,一次历史的聚会,活动集结了首都数代历史教育的精英。

有年高88岁德高望重的高校历史教育的开创前辈于友西老先生、有北京市老教研工作者的杰出代表:85岁高龄孟广恒、王绍文老先生,有至今还活跃在教学实践一线令人起敬的清华附中80岁高龄的颜家珍老师、十二中82岁的 丰台特级教师李秉国老师以及还有75岁的朱尔澄老师,此外还有年龄稍轻的四中李明赞老师、北京潞河中学贾长宽老师以及各区退居二线的老教研工作者。

他们随白发苍苍却精神奕奕;此外,有正当年各区中青年骨干教师代表,他们辛勤耕耘、硕果累累;还有已经或即将迈入教学岗位的年轻一代教师,他们拥有对教育事业的憧憬和热爱,浑身散发着勃勃的生机。

对历史的尊重就是对我们教师自己的尊重!播报君从各位老教师的发言中深深感受到了他们的教育情怀和对后辈的殷殷期望。站在新时代历史节点,举办这样一次非同反响的历史教育盛会,不仅使青年教师收获了向前发展的内生动力,更为历史教育的发展指明了新的方向,对首都历史教师的代际传承也发挥了重要的引领和推动作用。

在这个浮躁的时代,教师需要静心做教育。今天,在第37个教师节之际,重回老教师的精神世界,感受他们的情怀,或许能让我们的心静下来,找到前进的动力与方向!

课题背景介绍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新时代的教育事业发展对广大教师提出了新标准和新要求,新时代的教师急需提升教育水平。

自新中国成立以来,首都北京作为全国教育高地,出现了一批又一批优秀的历史教师。他们在历史教学工作中的持续钻研和奋斗,为首都历史教育做出了巨大贡献,培养了一批又一批的人才,也留下了珍贵的教育思想、教学方法和教育经验等。这些宝贵的教育财富作为促进首都教育文化传承、发展和创新的重要基础,亟需我们年青一代教师的学习和继承。然而现实状况是,这些优秀的历史教育资源尚未受到大家的重视,即将面临“断代”的危险。

在如此境况下,首都师范大学教师教育学院杨朝晖教授和王海燕教授率先组织并主持了 “仰望与走近——北京市知名历史老教师研究”课题。该课题旨在梳理历史文化资源,挖掘精神思想财富,探寻首都历史教育之魂;树立优秀群体榜样,凝练历史文化特征,坚守首都历史教育之本;提升锻炼骨干团队,实现文化代际传承,培育首都历史教育之根。

老教师研究项目自2020年7月22日启动起,至今已走过一年多的时间了。这一年的时间里,研究组成员们在杨朝晖教授、王海燕教授以及各区负责人的组织和带领下,积极探讨研究方向、筹划研究任务、执行研究决策。在一众老教师和学者专家的倾情支持配合下,一次次线上线下会议和访谈的开展,使得项目研究一直在持续稳步地进行中。

来源丨首都师范大学教师教育学院

摄影丨播播姐

责编丨唐莉莉 主编丨雷玲

鼓励一下点“在看”!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本文地址】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CopyRight 2018-2019 办公设备维修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502275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