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的艺术:当刺绣穿越时尚”与“顶上摩登:19至20世纪西方时装...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刺绣服饰品牌 “时间的艺术:当刺绣穿越时尚”与“顶上摩登:19至20世纪西方时装...

“时间的艺术:当刺绣穿越时尚”与“顶上摩登:19至20世纪西方时装...

2024-07-01 00:36|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中国丝绸博物馆副馆长夏丹荷主持开幕式

开幕式上,中国美术学院设计艺术学院院长毕学峰表示“时间的艺术:当刺绣穿越时尚”展不论在研究层面还是学术层面都十分优秀。

中国丝绸博物馆馆长赵丰提出国丝馆的展览主要分为两条线:从古到今,从传统到时尚;从丝绸走向丝绸之路,从中国走向世界。“时间的艺术:当时刺绣穿越时间”展览展示了时尚与刺绣之间的关系,“顶上摩登:19至20世纪西方时装帽”展梳理了西方时尚藏品,展示了世界的时尚艺术。同时,这两个展览也是国丝在岁末年初推出的行业展览,正好“一纵一横,一东一西”,希望能够吸引更多观众。

中国美术学院教授、首席策展人吴海燕表示这次展览多维度、多层面地展示了传统手艺的不断创新。今后会与博物馆馆校继续加强合作,不断与当下时尚结合,使传统文化焕发新鲜色彩。

自2011-2020年,中国丝绸博物馆已连续10年举办了每年一度的年度时尚回顾大展,以初步完成收藏展示国内知名设计师的服装作品、时尚品牌、家纺面料等约计5000余件/套。自2021年开始,国丝将逐步打造以“时尚+”为主题的年度时尚展览,从而更好推动时尚专题研究,多层次、多角度解读时尚的文化内涵。

“时间的艺术:当刺绣穿越时尚”展

展览时间:2021年12月17日——2022年4月10日

展览地点:中国丝绸博物馆时装馆临展厅

此次展览由中国丝绸博物馆与中国美术学院设计艺术学院吴海燕教授领衔的硕博团队联合策划,共邀请了国内知名时尚设计师、刺绣名家、跨界艺术家及相关机构70余家, 展出时尚刺绣作品共114件/套,展览以时尚为主轴,通过“性灵蚕境”“活色生香”“民族在地”“潮酷主义”“多元未来”等五个版块,阐释当下时尚语境下的刺绣之道。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展厅图片

陈百超导览“时间的艺术:当时刺绣穿越时间”展

第一单元:性灵蚕境

本版块以“古典”“雅致”等为关键词,通过山水奇石、文人书画等题材的刺绣作品来定位追求精神生活的人群,呈现传统典雅和仪式感的生活方式、感受天人合一。

重点产品

作品名称:《太湖石》

作者:沈德龙

设计说明:太湖石可谓千姿百态,异彩纷呈:或形奇、或色艳、或纹美、或质佳、或玲珑剔透、灵秀飘逸、或浑穆古朴、凝重深沉,超凡脱俗,一石一座巧构思,自然天成,令人赏心悦目,神思悠悠。

作品名称:《逍遥游》

作者:薛金娣&汤南南

设计说明:灵感源于《逍遥游》,逍遥的大鹏借助于风云扶摇而起,是轻飘的、游走状态的,是不断出入于大小、身份和边界,是理解万物之道并行理所应当之为。作品由艺术家汤南南提供基本构图,刺绣艺术家薛金娣绣制,以刺绣白描的简洁清丽,让图像中的云水鸟兽器物纳入一种统一的气韵,让图形互相融化。

作品名称:《花梦敦煌》

作者:李薇

单位:清华大学美术学院

设计说明:千里一梦,敦煌花开。灵感取自莫高窟壁画中的花卉纹样,结合服装形态变幻重组,使敦煌之花绽放当代之美。

作品名称:《坤律·花诗》

作者:熊英

品牌:盖娅传说

设计说明:灵感来源于《诗经》所描绘的草木花鸟之美,采用缥缈出尘的绢、纱、罗、绡、缎等真丝面料,提取铜钱花、荇菜、紫薇等各色春季花草的图案错落点缀其间,结合青鸟图案,繁而不乱。

第二单元:活色生香

本版块以“吉庆仪式”、“华服重彩”等为关键词,通过传统节庆民俗题材的刺绣作品做时尚定位,呈现热烈浓郁和重工堆砌的时尚质感,表现圆满吉庆和对生命的喜悦。

重点展品:

作品名称:《云间翘摆凤尾裙》

作者:郭培

设计说明:此件礼服上衣采用双层柳叶式云肩,整体设计精巧,具有建筑檐、脊的造型结构。下裙将彩绸裁成条,周围镶上金线,再在条上刺绣花鸟纹样,缀拼成裙,营造出甜蜜旖旎的梦幻之感和热闹喧腾的喜庆氛围。

作品名称:海懿芳娉长礼服

设计师:章亚华

品牌:庄容服饰

设计说明:作品灵感源于繁复精美的点翠工艺,采用中西合璧礼服式样,融合盘金绣、珠片绣等多种刺绣工艺,绣以凤凰、福鹿、牡丹等传统吉祥纹样,又以立体刺绣表现翠鸟羽毛的鲜艳华丽,再镶嵌珍珠、珊瑚、玛瑙等宝石,更显雍容华贵,典雅大方。

作品名称:《千丝红》

作者:邓兆萍

品牌:九五丝御

设计说明:作品以“广绣”和荔枝等岭南元素为创作灵感,采用“先画后绣”的艺术手法,将“画”“绣”巧妙结合在一起,既保留了画家的自由之风,又突出了绣工的精妙,从而达到笔墨针线传神会意。设计师以现代服装为载体,再现岭南传统技艺之美和艺术跨界的创意魅力。

第三单元:民族在地

本版块以“民族特色”、“地域文化”等为关键词,通过民族服饰、地方戏曲(剧)形象题材呈现多彩的刺绣风格和魅力。

重点展品:

作品名称:《霸王别姬》

作者:卢福英

设计说明:作品以电影《霸王别姬》为创意来源,借用西方波普艺术的表现形式,融合中国传统文化京剧脸谱艺术,运用多种苏绣针法,以浓烈的色彩和留白艺术空间来阐释和释放艺术情感,并留给观众发挥想象的空间。

作品名称:《刀马旦》

作者:凌睿婉

品牌:渔

设计说明:作品将繁复考究的舞台服饰元素,经过解构、重组,重新糅合于现代时尚便装。西式小外套与华丽的刺绣相辅相成,在东西结合的工艺中与“刀马旦”相遇,让舞台上的戏剧性与色彩得以在服装中展现,并为传统元素注入现代审美与艺术的新鲜血液,向世人展示东方之美的无限可能性。

作品名称:《金玉流年-HM》

品 牌:嫵WOO

设计说明:灵感源于故宫万寿灯灯联上的吉祥图案,斗篷选用黑色羊绒呢料,柔软亲肤,造型挺括。刺绣图案色彩明快,绣工精致,图案之间钉有多种色彩的珍珠与小米珠,下缀的流苏,又为斗篷增添了一份灵动感。经典的廓形,长度到脚面,上身非常的有气场,秋冬穿搭既温暖又时尚。

作品名称:《千年彝绣·绣带礼服》

作者:马艳丽

设计说明:灵感来源于楚雄彝族富有力量的彝绣理念,以彝族贵族的黑色为服装主色调,选用楚雄彝族当地的绣品织带为下摆造型灵感,提取其原始织带及长条结构,以时尚大气的线条在服装中展现,与黑丝绒及腰封工艺相结合。作品传达了设计师的设计理念:民族元素也可以很高级地出现在时尚前沿舞台,并不是很局限的一种艺术形式。

作品名称:《苗绣筒靴系列·生息》

作者:曾丽

设计说明:鞋面上的刺绣图案来自于遥远的苗疆,每一幅苗绣图案里往往隐藏着一个悠远而神秘的故事。鞋面人形纹样代表祖先护佑、生生不息的信仰,是昌盛吉祥的寓意符号。设计师通过对原有苗绣形态进行解构和改良,调整局部配色,将其图案再运用到时尚款式的靴子上,得到很有视觉冲击力的效果,传达了设计师的“民族既时尚”的美学观点。

第四单元:潮酷主义

本版块以“前卫”、“街头时尚”等为关键词,通过年轻人的情绪表达、图腾式刺绣等题材来定位标榜特立独行的“潮酷”主义人群,呈现不同维度的时尚混搭和艺术杂糅的集合。

重点展品:

作品名称:《BE A MONSTER》

作者:程澄

品牌:CHENG CHENG

设计说明:作品灵感源于设计师对儿童心理健康社会问题的关注。服装将非洲的部落文化转化成为独有的元素,创造出以铃铛结合珠片刺绣的“怪兽皮肤”。通过走路时发出的“呤呤”声响,营造出一种快乐的气氛,表达了“怪兽”对这个世界勇敢发声与呐喊的积极态度,传递正能量。

作品名称:《Poker Face》

作者:缕薇刺绣工作室

设计说明:作品融合法式、中式、日式、英式等不同刺绣工艺,大胆的配色结合现代主义的构图,把当下极其火热的emoji表情与扑克里的王牌相结合,各式各样的emoji可爱、讽刺、严肃、感动等一系列年轻元素替代面无表情的扑克王牌脸,反讽现代年轻人的生活已渐渐被手机替代,成了不折不扣的低头族,借此呼吁现代人能够放下只能电子产品。

作品名称:《龙舞凤》

作者:凌睿婉

品牌:渔

设计说明:龙凤在华夏历史发展进程中有着重要的地位,渗透在中国文化之中,与人文精神密切相联。服装以龙凤图案为主题,用线描的表达方式,结合全新的创作手法,让传统龙凤呈现了不一样的“潮感”视觉。

第五单元:多元未来

本版块以“科技时尚”、“未来感”为关键词,通过装置艺术和多媒体方式表现刺绣创新的多元表达。

重点展品:

作品名称:《五双眼睛》

作者:姚建萍&邱志杰

设计说明:五双眼睛,正反两面分别为张开和闭上的眼睛。在程控电基的驱动下不断地上下翻转,正反两面分别快速地呈现在观众面前,形成不断眨眼的效果。在幽暗的背景中,这五双眼睛,就是世界上所有的人的眼睛。当人们靠近时,红外感应系统侦测到人体,运动停止。苏绣的精美绝伦,毫发毕现。

作品名称:《哪吒度量图》

作者:姚惠琴&史金淞

设计说明:作品以LED霓虹灯线结合传统盘金刺绣工艺,营造一个当代复活版哪吒,希冀将来有更多当代最新的科技材料成果引入到苏绣艺术的探索和实践中来,以丰富和更新其艺术语言和针法系统。

作品名称:《极简的幻觉系列》

作者:姚惠芬&邬建安

设计说明:作品运用十多种传统的苏绣针法构成具有幻觉效果的几何图形,一方面将传统技艺重新挖掘、重新组合,让传统刺绣语言——针法作为全新创作理念中的特殊媒介焕发出新的生命;另一方面,基于当代艺术审美的要求,创作的表现形式和审美内涵与传统苏绣产生很大差异,意在探索苏绣在全新艺术观念的指导下突破传统向当代艺术转化的可能性。

作品名称:《去留无意》

作者:梁雪芳&宋振

设计说明:通过相互了解并深入绣乡百姓的生活,知悉为生态保护而实施大湖禁捕十年的政策,由此萌生了以刺绣“太湖三白”风筝传播环保理念的合作思路。刺绣前,几易其稿,从白鱼的形态规格结合刺绣的材料和工艺针法机理光泽以及风筝放飞的要求和展示空间等进行了周密的设想。刺绣时深入观察分析太湖白鱼的形态特性,针对每条白鱼的眼神和形态、鱼鳞叠盖的纹理、鱼翅骨架的虚实,结合丝线材料特质(丝线劈绒、加捻,金线、银线)和针法绣法(套针、铺针、刻鳞、滚针、网绣、乱针、施针、虚实针)的特点作了和而不同的多种实验,使每条双面绣鱼都有个性和特色。刺绣后裁剪、缝孔、穿风筝线,钉土字形风筝骨架、太湖边等待风力大时放飞实验,拍摄录像,再加上展示动态实验……作品诞生的整个过程充满了未知和惊喜,从“太湖三白”到会飞的鱼”再到《去留无意》(明洪应明《菜根谭》:“宠辱不惊,闲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漫随天外云卷云舒。”),让古老的刺绣走进了当代时尚。

“顶上摩登:19至20世纪西方时装帽”

展览时间:2021年12月15日——2022年3月24日

展览地点:中国丝绸博物馆纺织品文物修复展示馆二楼

此次展览对馆藏西方时装中的帽子进行梳理,通过挖掘时装帽的历史背景、艺术特征、品类功能、品牌故事等,再现19至20世纪西方时装帽的摩登风采。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展厅图片

赵帆导览“顶上摩登:19至20世纪西方时装帽”展

编辑 邹倩慧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本文地址】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CopyRight 2018-2019 办公设备维修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502275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