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图书馆·广州人文·[名医篇·梁培基] 当上资本家的医生,还是医生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制药厂旧址上建住宅 广州图书馆·广州人文·[名医篇·梁培基] 当上资本家的医生,还是医生

广州图书馆·广州人文·[名医篇·梁培基] 当上资本家的医生,还是医生

2024-07-01 14:37|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梁培基(1875~1947)

        广州名医、华南著名制药商。梁培基(1875~1947),原名梁缄,字慎余,顺德人。自清末便开始从事医疗和医学教育。1879年毕业于外国教会在中国开办的第一所西医学校——博济医院南华医学堂,任广东夏葛女子医科学校药物学教师,同时自设诊所,行医济世。时华南疟疾流行,创“梁培基发冷丸”,开广州制药业中西药结合之先河,行销华南及东南亚,成为富商。发起创办光华医社、光华医学院,并创建汽水厂、民众烟草公司等企业。

        精彩言论         病有药不能治,而需天医者,世多昧此。日居污浊空气中,病欲速效,医则旦暮更张,药则中西杂进,至有不死于病,而死于药者,良可慨叹。                     ——从化温泉“天医处”铭文

        复活的灵魂         梁培基:一个“非典”医生的济世之道         2003年一场突如其来的“非典”疫症,虽然一度令人措手不及,但也使得一部分医生,重新在人们的心目中树立起了久违的典型形象:恪尽天职,以自己同样脆弱的肉身狙击苦难。由此观之,一代名医梁培基,反而更像一个非典型医生。他虽是近代广州医卫事业的主要开创者之一,但在其一生的历程中,做一名医生,更多的只是铺垫和前奏,无论是表现还是业绩,都不如其作为一个著名社会活动家和实业家那样出色。         1875年,原名梁缄的梁培基出生于广州河南(现海珠区)一个木船作坊主家庭。正是东西方文明激烈碰撞的年代,在中国传统文化各个领域无一例外地遭到质疑和挑战的同时,对异质文化的接受与仿效也在逐步地进行和展开。对此,由于甚早开放“通洋”的缘故,广州的应对显得比较从容,而不像其他地方那样如临大敌。在这种氛围下,读完私塾、风华正茂的梁培基也对当时流行的种种“新学” (西学)产生了浓厚兴趣,最终选择了西医。1894年,粱缄改名梁培基进入外国教会开办的博济医院附属南华医学堂学习,三年后以优异成绩毕业。随后,他留校任助理教师,不久又兼任刚成立的广东夏葛女子医科学校药物学教师,同时自设诊所,开始了一个现代医生的职业生涯。         新鲜事物的出现总是艰难的。梁行医初期,由于民众缺乏对西医西药的认识,有病都习惯用中医药治疗,因而业务清淡。直到他治愈一富家子弟的顽疾后,声名鹊起,局面才为之改观。有鉴于此,梁培基开始尝试结合中西医药的优点,从中探索一条符合国情的医疗之道,谁知一不小心却走上了“致富之路”。         当时,正值华南地区疟疾连年流行,思维活跃的梁培基以近代广东人特有的视野和机敏,顺势大胆推出一种自制的治疟疾药物,命名为“梁培基发冷丸”(广东民间称疟疾为“发冷”),及时投放市场。该药采用中成药丸的剂型,以治疟疾有特效的“硫酸奎宁”为主要原料,再配以中药甘草粉等制成,疗效显著,很快便畅销华南各省区,成为家喻户晓的名药。而梁也从此弃医从商,完成了由一名职业医生到一位实业家的角色转换。         从1902年起,粱培基全力经营制药业。随着生产经营规模的不断扩大,短短十数年间,梁培基药厂已发展成为广东药业翘楚,而其“镇山之宝”发冷丸,更是远销到美国和南洋等地,年销最达100万瓶。这时的梁培基,已是名闻遐迩的巨富,但他始终没有忘记自己另一个更为朴索的身份——医生,更没有放弃尽一个典型医生的天职——解除疾苦,救济苍生。为此,他创办了著名的光华医学堂(中山医科大学前身)和光华医院(国内最早由中国人自办、中国人任教、用中文讲课的西医学校和西医医院);而为普及医疗卫生知识,他还创办了《医药卫生报》。

1908年,梁培基发起创办光华医社、光华医学堂及光华医院,为广州首间由中国人自办的西医学校和医院。

民间传闻中的“光华医院”旧址——省人民医院惠福路门诊部。据记者从粱培基 之子梁尚立处求证,“光华医院”旧址应为省口腔医院(泰康路)。 黄皓  摄

        在中国,“为富不仁”或“为仁不富”早已是一条似乎无须验证的定理,但梁培基的所作所为,却处处与之相悖。这只能说,某些人是不能归类的。正像他的挚友潘达微一样,粱培基也是个天生的仁者兼通才,你很难说他是一个典型的医生,却不能不承认他是一个典型的“良人”——良心、良知、良能“配置齐全”。万事本无是非高下,关键在乎存心;至于成败利钝,毁誉得失,则无碍君子之行。梁后来还做了不少“功德”,亦不过是为此多增添一些佐证罢了。比如最为时人称道的两件:一是主持创办广东首家“旅馆医院”——珠江颐养园留医院,二是开发从化温泉。

20世纪20年代,梁培基在二沙岛创办的广东第一所“旅馆医院”——珠江颐养园。

粱培基创办的珠江颐养园旧址,即今天的二沙岛体育训练基地。门 楼上的“珠江第一岛”横额旁,有名士陈树人题的词句。  黄皓  摄

位于从化温泉的著名的“松园一号”。20世纪30年代,梁培基带动了在温泉区建私人别墅 的热潮。解放后,在梁培基别墅旧址上建起“松园一号”,接待过刘少奇、邓小平等。

        在为开发从化温泉竭力奔走的时候,梁培基已上了年纪,但一如往日活力十足、勤勉过人。他属于这样一种人,这种人的天性就是对生命和“人”充满了深切的热情和爱。从年轻直到晚年,梁培基始终孜孜不倦地投身于各种“为人民服务”的工作,并将它们与百姓疾苦、民族命运和社会进步紧密地连在一起。在资助名士潘达微创办广东第一份平民画报《时事画报》以及反对清廷的革命活动中,在为对抗“洋货”而进行的一系列兴办实业的经营实践中,都跃动着他的身影——尽管挫折与失败也曾如影随形地相伴其间(其所创办的中华汽水厂、民众烟草公司和富强炼奶厂等先后破产)。         不幸的是,战争到来了——它粗暴地打断了无数人的正常生活,也包括梁培基的救世之道。1941年冬,避居香港的梁培基被迫又回到早已沦陷的广州。战争结束后(1947年),梁在故乡顺德安然辞世,享年72岁。

        人物词典         木舟•济世         童年时代,梁培基最熟悉的一件物事,大概就是木船。他的父亲梁奕乾既是一个造船匠,又是一位船坊主。由于长子早夭,他便将承继家业的全部希望都寄托在次子身上。偏偏梁培基对装船不感兴趣,虽然堆在房前屋后的大大小小木船,曾经是他成长的主要背景,以及了解世界的开端。见此,父亲又把他安排到友人所开的商店当学徒,想让他沿着商人的阶梯一步步向上攀登。但儿子仍无兴趣,不久便辞退回家,再度令父亲失望。恰在这时,父亲的好友力劝他到外国教会开办的博济医院学医,梁为之所动,决心前往一试。但母亲何氏却坚决反对,因为她深信当时广为流传的说法:洋人会勾魂摄魄的邪术,惟恐年方二十的宝贝儿子被害。后来,见丈夫已答应,才勉强同意,但一定要儿子改名“培基”(取培本固基之意),才肯放行。就这样,粱培基终偿所愿,读上了他理想中的西医学校。         尽管我们无法完全了解梁当时的动机,但从事后的结果看,梁的选择肯定含有济世救人的初衷。而这不能说与他的出身和从小生活的环境没有关系。船本身就是一种渡河济水的工具,并且很早就被当作一种“济世救生”的象征,如“慈航普渡”、“苦海津梁”等等。梁后来成为一个终生在探索“济世之道”的医生,也许是一种宿命。

        疟疾•财富         梁培基的“发达”是从炮制“发冷丸”开始的。换言之,在某种程度上是疟疾造就了他。但深入探讨下去,我们就会发现,其实是知识,或曰知识的力量,使梁培基成为那个时代的财富英雄。         如果不是掌握了西方医学的专业知识,不具备一定的中医学术基础,不拥有对社会民生的广泛了解,“粱培基发冷丸”的问世,就是难以想像的。当然,粱的精明及其出类拔萃的创意,也是其中不可忽略的重要因素。在今日的“知识经济”和粱培基的创富历程之间,明显可以看出一条连贯的脉络,而这显然富于启迪意义。         用广州人的话来说,梁应是典型的“食脑一族”,绝对属于那种最先懂得把知识通过专业+创意+广告而转化为财富的“经济先知”。其他不说,仅看梁为推销“发冷丸”所作的广告策划,即使在广告业发达的今天来看,你也不能不由衷叹服。那则广告是这样的:第一天,报纸上只刊登“梁培基”三个大字(立即便引起读者的好奇);第二天,在其后多加一个“发”字登出(此时读者已议论纷纷:你梁培基“发”了,也不必广而告之吧?);第三天,续添一个“冷”字(奇峰突起,爆笑的喜剧效果将广告效应推向高潮);第四天,再将“丸”字推出。至此,整条广告完成。“梁培基发冷丸”于是妇孺皆知,梁培基的大名也不胫而走。

上世纪初,华南疟疾流行,粱培基研制出中西药结合的“发冷丸”,成为家 喻户晓的名药。“发冷丸”的广告也成为广州早期广告史上的经典案例。

        温泉•天医         广州人,甚至广东人,很少有不知道从化温泉的。它在上世纪50年代,已是广州的旅游疗养胜地。从化温泉的开发始于1931年,而梁培基是对其倡导最力、贡献最多的少数几个人之一。         作为一个医生,梁培基首先看中的是温泉的治病和疗养价值;其次,他认为该处风景优美,环境宜人,开发旅游事业也大有前途。于是,他和刘沛泉、陈大年等当时名流一起,在从化县长李务滋的邀请下,共同发起组成“从化温泉促进会”,积极着手温泉区的开发。梁率先在其中心处兴建一座单层松皮房舍,起名“玉壶溪馆”,并扩大温泉眼,围设浴室,供游人作温泉浴之用;同时开辟公路和连接各景点的道路,以便交通往来。随后,他又向各界人士倡议,可出资建造纪念性或商品广告性的风景建筑物,为温泉增色。后来,他又在河西区兴建平房三幢,作为广州珠江颐养园的分园,并在园后的巨石上刻“天医处”三个大字。         “天医”即“以大自然为医”之意,而这也是梁培基一贯的医学观。他深诸东方传统医学的精义,认为亲近大自然永远是人类保持健康的法宝。这一认识也充分体现在他创办珠江颐养园留医院的实践上。         珠江颐养园留医院坐落在环境幽雅的二沙岛,仿照日本“旅馆医院”的模式(医院设备齐全,有固定护士,病人入院,可在市内自由选择医生,邀请到院诊治,全市医生也可介绍病人入院,由自己继续诊治),由梁培基邀请一干社会名流集资40多万元共同创办(梁自己投资占一半以上)。为解决与外界的交通问题,梁还特设电船过渡,以方便人们入住治病及疗养。凡医医身,圣医医心。作为医生的梁培基游刃于凡圣之间,而这,或许就是“天医”的另一个绝妙注脚。

        甘草•顺德         甘草是一种奇妙的中国药草,其貌不扬而其昧甚甘,用途最广却从不显赫。它最大的特点就是“中和”——所谓和百药而解百毒。我们在几乎每一张中医处方上都可以看到它,但它的名字,却总是被排在末位。这可能是一种忽略,但也可能是一种“后其身而身先”的强调。人间也有一种像“甘草”一样的人,梁培基即是其中之一。         他朋友多,社交广,但不论达官贵人还是平民百姓,一样待之亲切,处之和睦,从不厚此薄彼;与人合作或共事也是恪守中道,以和为贵。他行医制药,广作善举,只知实实在在地尽其应尽义务,却从不以施者自居,更无沽名钓誉之“富贵”恶习,如同甘草尽其用而莫知其用。总而言之,甘草的精神就是一种“顺德”——和顺之德。梁培基的一生也近乎如此。如果让他评价自己,他也许会说,我没做什么,我只是顺从了自己的天性。有趣的是,他的命运也仿佛顺从了一只无形巨手的指引——作为顺德人,虽生于广州,却在顺德仙逝——从而完成一个圆满的寓言。

        民间记忆         梁培基与广州老医药的故事         为了寻找梁培基的资料,记者特地走访了广东中医药大学的医史教研室。然而可能是由于梁培基早年留世资料极其缺乏的缘故,医史教研室无法收集到足够的资料,只有一本(荔湾明珠)中简单记载了梁培基的生平以及发冷丸的有关史实。         我们间接联系到中医药大学的著名老教授邓铁涛先生,邓老表示梁培基当年以西医成名,其在广州推出风行一时的发冷丸也是属于西药成份,源于日本。由于当时邓老和西医方面的名家接触不多,所以关于梁培基的其他记忆也没有太多留痕。这次寻访中医药大学多少令人有些遗憾。         由于梁培基不但是著名的医生,同时也是广州的制药名家,于是我们又设法从“制药”这条线索着手,希望能够多少有点收获。广州的制药业在解放以前还是保持着个体生产、个体经营的格局,解放之后公私合营的那段时期,制药界被重新整合,组合成国营的制药厂,广东药业的前身就是由这些大大小小的个体制药商组成的。我们特地寻访了广州敬修堂制药厂的老药工陆大妈,陆大妈今年已到古稀之年,不过说起广州医药的老故事,许多旧事仍然能够清晰回忆。         陆大妈回忆说,和现在一样,以前广州也十分讲究医药品牌,回春丹、柠檬精、发冷丸等等都是当时成名的药品。发冷丸专冶疟疾,效果非常好,可以用“大行其道”来形容,她身边的人不少都用过这门药,口碑相当不错。发冷丸有消炎抗菌的疗效,在日本人侵占广州时期使用得最广泛,当时广州流行水土病,瘟疫也多,发冷丸正好可以用来治疗这些流行病。至于公私合营的时候“发冷丸”被合到哪一家药厂,陆大妈就记不清楚了。         梁培基创立的光华医院,陆大妈也是有所听闻的,不过具体的地点她没有亲自去过。梁培基解放前在广州的声望很高,很多人特别是制药人士都知道他的名字。梁培基不但自己出名,其家人也多少有点名气。梁培基有个儿子叫梁尚立,80年代曾当过广州市副市长。陆大妈曾经和他有一面之缘。抗美援朝的时候,梁尚立曾经参加过当时的战斗,后来他回到广州,又组织了行内的捐款活动,号召制药工业同业工会为抗美援朝捐款以及购买公债。梁尚立时任广州工商联合会主任,为人厚道,他对大家说买公债可以“量入而出”,不必勉强,他的号召立即得到同行的响应。陆大妈当时代表她的舅舅参加了这次捐款活动,也主动购买了不少公债。

        地理记忆         二沙岛:珠江颐养园旧址         1917年,梁培基曾到日本考察和治病,住“旅馆医院”(病人入院,可以在市内自由选择医生,邀请到院诊治),对此产生了浓厚兴趣。数年后,梁到香港治病,欲到当时香港的太平山顶医院留医,受到英国人诸多刁难,后经港绅介绍,才得以入院。此事使梁的民族自尊心大受伤害,决心要在广州创办一所类似的医院。         20世纪20年代,他与当时广州的名医左吉帆,弥翮云以及律师陈大年、南洋烟草公司大股东简照南等商议,集资50万元白银,其中半数以上由他投资,同时征得魏邦平同意,让出其在二沙岛上的别墅作为院址,并增建一些房屋,定名为“珠江颐养园留医院”,成为广东首家“旅馆医院”。该院地处珠江之滨,环境幽雅,医疗设备齐全。来院就医或疗养的大都是两广达官巨商。         据考证,珠江颐养园留医院旧址就在现在的二沙岛体育训练基地。我们根据这条线索驱车来到二沙岛,希望能在这里找到“颐养院”的蛛丝马迹。二沙岛位于珠江河畔,在珠江北岸海印桥至广州大桥这一段,风景独好,作为“颐养院”的确是绝佳的选址。不凑巧的是,体育培训基地在非典时期关于严格管制进出基地的禁令还没有撤销,为了保护运动员的健康,外人一律不能进入基地,基地内的运动员也不能外出活动。一位在基地工作的老伯伯对我们说,他没有见过“颐养院”的有关石刻,这里也没有特别的遗迹记录过往的历史。于是我们只能绕着基地的边界隔墙相望,希望会有意外的收获,然而看到的只是整齐的楼房以及试图跨越三四米高铁栏逃出禁锢的高大汉子,至于碑文,遗字之类的物体则无法仔细搜索了。

        从化温泉:“天医处”         从化温泉建于上世纪30年代,1933年间,西南民用航空公司经理刘沛泉在一次观察地形的飞行中,发现从化县境内有一大瀑布,认为有开发价值,便联同好友梁培基及陈大年等人前往调查,发现了温泉泉眼,于1934年成立了“从化温泉建设促进会”,名流纷纷在此兴建别墅。经过几年的努力,从化温泉逐步建设成为广州附近的名胜区和疗养胜地。         梁培基当年修建的别墅今日已荡然无存,但其遗址附近的“天医处”仍保存完好,成为这里的一处风景。“天医处”是梁培基等人发起建立的珠江颐养院从化分院,体现了梁培基以自然景色和良好空气疗养的主张。现存有“枕流漱石”,“天医处”、“珠江颐养院分院”等刻石、碑和改建后的建筑等。

        地理存疑         惠福路:光华医院旧址?         我们离开二沙岛继续寻访与梁培基有关的地理旧迹,有资料显示,惠福西路五仙观旁即现在的广东省人民医院惠福路门诊部,便是光华医院的旧址。         光华医院是梁培基以及当时的医学界人士合力建立的私人医院。梁培基等创立的光华医学堂(后改名为“私立广东光华医科大学”、“私立光华医学院”)于1908年3月开学,附设的光华医院亦同时开诊,成为国内最早由中国人自办、中国人任教、用中文讲课的西医学校和西医医院。由于解放后私人医院要改造,所以当时广州的许多医院都要进行合并整改。在省人民医院惠福路门诊部旁边的“进步里”,我们遇见了三位老婆婆,其中有两位已经在此地居住超过40年时间。老婆婆说这里以前是否有“光华医院”她们已经记不清了,解放时期此处一共有两家医院,除了现在的省人民医院门诊部,还有仙邻巷的“药物研究所第一附属门诊部”,如今这一门诊部也已经迁移到西门口。仙邻巷原本还有星群制药厂的旧工厂和仓库,几十年来一直在生产中成药,近年也搬走了。

        亲人寻访         梁培基之子梁尚立访谈         非常幸运,我们在定稿的最后一刻,通过各方的努力终于联系到身在香港的梁尚立老先生。梁老先生是制药大师梁培基的儿子,曾任广州市工商联主任,1980年任广州市副市长,1983年奉命到香港创办越秀企业集团,近年又致力于国内的教育事业,参与组建了广州培正商学院。         记者(以下简称记):梁培基一生创办了许多企业,在这个过程中他还继续行医吗?         梁尚立(以下简称梁):我父亲一直在行医,后来主要精力放在制药方面。应该说我父亲是一个“爱国民族资本家”,他创办的许多企业都是针对国外牌子进行竞争,例如他办烟草公司就是针对英美烟草和香港的香烟牌子,办自来水厂是针对屈臣氏,办牛奶厂是针对鹰唛等等(当时进口货在广州大行其道,本地的民族工业则非常弱势)。         记:那么说,他是一个思想进步的人了。         梁:的确是这样的,我父亲是一个开放,民主的人,他临终前要求我们要火化他的尸体,那个时代很少有人能够做到这一点。省港大罢工时期,他是广州商会的代表,曾经和共产党人邓中夏等合作,为革命活动提供资金援助。他办光华医院的时候,要求医生和护士用中文,当时西式医院普遍都是把英文作为主要语言的。         记:您还记得光华医院的具体地点么?         梁:我父亲创办的光华医院,“光华”这个品牌后来卖给了广州口腔医院。光华医院的具体地点是在泰康路上,华侨大厦的对面(记者曾经根据传闻在五仙观附近惠福路一带寻找该医院的旧址,这一回忆证实了这条线索的不准确)。         我父亲还创办了另外一家医院,就是“珠江颐养院”,30年代的时候,那是广州最有名的医院,来这里疗养的人都是有钱有势的巨商和官员,李宗仁、白崇禧等人都在那里住过。颐养院的位置就在二沙岛最西边的尖尖上,最大的特点是采用日本开放式的管理,院内不设固定的医生,来这里调养的人可以直接聘请外面的医生和护土。

        相关链接         广州西医“接受史”         广州是中国最早传入外国医学的城市。唐代时,广州不仅有多种外国药物输入(此可上溯至汉代),还有胡医(外国医生)设诊。到清代时,西方医学已有很大进步,英美等国为实行扩张政策,利用传教医生为其服务。外国传教士到广州后,起初设医赠药,后来设医疗机构,为广州近代医学的发展打下基础。         清嘉庆十年(1805),牛痘接种术由英国医生皮尔逊(A•Pearson)传入广州,后渐向全国推广。道光十五年,美国传教医生伯驾(PeTerParker)到广州初设眼科医局,后发展为博济医院(中山医科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前身),这是中国乃至远东最早建立的西医院。该院后设妇女部,是广州医务界有专门妇科之始。此外,中国最早的西医学校——博济医学校(1866)、中国第—所精神病医院——惠爱医院(1898)、首倡新法接生的医院——柔济女医院(1899)均出现在广州。至光绪二十九年(1903),外国教会在广州开设的医院已达5个。西医机构的出现,使广州在全国最早形成中西医并存的局面。一些中医也积极学习和吸收西医知识,“中西医汇通”的思想在广州医务界兴起。         1907年至1909年,广州西医界人士梁培基、潘佩如等人先后创办以“光华”命名的医校、医院和广东公医医学专门学校、医院,开创了由中国人自办西医教育和西医院的历史,打破了由外国教会垄断中国西医医疗机构与医学教育的局面。

        下期预告         曾是我国最早出国学医的留学生,成为第一位留英学习西医并获得医学博士学位的学者、曾被李鸿章聘为幕府医官——他就是黄宽。他性格刚直,不喜交际,生活简朴。在学术上,可谓好学不倦,医术精深,处方简要。他尤其擅长外科,诊断正确,手术精良。他的一生对传播和推广西医,发展医疗事业,起到很好的作用。

        特别鸣谢:省立中山图书馆地方文献部提供资料 



【本文地址】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CopyRight 2018-2019 办公设备维修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502275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