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南宋直至清朝:我国的造纸业为何发展缓慢?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制作线装书的机器 从南宋直至清朝:我国的造纸业为何发展缓慢?

从南宋直至清朝:我国的造纸业为何发展缓慢?

2024-07-15 03:02|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二、当时造纸业的概况

元朝开国以后,宋末遗留下的刻书藏书之风,还没有完全消失,纸张的生产继续维持在一定的水平上。明代纸的产量,根据明《会典》记载,洪武二十六年(公元1393年),因"印造茶盐引由、契本、户籍等项用纸,分派各产纸地如数解送至京,陕西十五万张;湖广十七万张;山西十万张;山东五万五千张;福建四万张;北平十万张;浙江二十五万张;江西二十万张;河南五万张;直隶(河北)三十八万张"。可知数量不少。

可是,到了宣德十年(公元1435年),又据《会典》载:"凡各处进到纸…令不依原式及水湿不堪者,本部行移本处抄来赔补原数。九年(公元1434年)以福建进到纸不合原式及粗薄不堪,令按察司治提调官罪。……各色供应纸张缺乏,工部召卖多寡不等取量,派出产地方抄解不拘年例"。由此可知,那时的造纸业受到了很大的打击和摧残。

三、元、明两代的造纸业

元、明两代的造纸业仍沿用唐宋时期的工艺方法,在技术上没有特别的改进和贡献。

公元1298年元代王桢(山东东平县人,著有《农书》三十七卷)在毕升的胶泥活字印刷术的基础上,改用硬木锯成单字,然后放在可以轮转的排字架上,随时可拣字拼版或拆版,创造了"造活字印书法"。王桢自己编写的《旌德县志》约有六万字,他用这种印书法,不到一个月就印成了一百部书,可见效率是比较高的。

印刷术的进步对造纸业的发展产生积极的影响。明成祖朱棣(公元1403至1404年)在位时曾派人编辑我国古代最大的百科全书——《永乐大典》,参加工作的有二千一百六十九人,历时五年编成。共计二万千八百七十七卷,分订成一万一千零九十五册。如此重要的书籍,只抄写了三部。其中一部由于失火烧毁,没有补上,另一部后来被清朝藏于翰林院不久也大部分丢失,还有一部下落不明。这与唐宋时代相比,用纸量是明显地下降了。明、清时期,私人刻书的较多,内容大都是某某的诗文集,也需要一定数量的纸张。

清朝初年,曾由官府主持编过一些参考书,如《康熙字典》、《图书集成》、《四库全书》、《佩文韵府》、《渊鉴类函》等。当时有的未刊刻,有的只有重抄本。这是受到纸张产量所限。清代的造纸技术仍沿用历代流传下来的手工方式,多属小作坊的性质,效率不高。

四、"万年红"的发明

明、清时期,广东南海(佛山)一带的造纸工人制作了一种桔色纸,以此作为线装书的扉页和衬页,既能防止书页被虫蛀,也有装饰美化书笈的效果。据研究,这种桔色纸上的涂料是铅丹(Pb3O4),具有毒性,涂刷在纸面上,可以辟蠹防蛀(《文物》1977年1期)。藏书家们欢迎这种防蠹纸,并美名之为"万年红"。

可是,防蠹纸在流传过程中曾被人钻过空子,以廉价的红色染料,涂刷纸面,冒充代替,牟取高利。因此,某些装有假万年红纸的粤刊本,遭到虫蛀,影响其信誉,渐渐失传。根据防蠹纸和其制品的激光光谱分析,发现后者不含有防蛀药物——铅的氯化物;而前者的含铅相对数量却很可观。

五、宣纸的辉煌时期

从明代后期至清朝前期,浙江、江西、陕西等地山区纸槽相当发达。如安徽泾县的小岭、乌溪一带,造纸的从业人数增多。该地以盛产宣纸闻名。由于传统造纸技术的运用和发展,此时,宣纸在质量上有了显著的提高。不仅纸色洁白,而且强度很好,保存多年的字画,可以重新揭起装裱,成为我国重要的手工业纸。

清朝有人曾写过一首诗,描写当时的宣纸生产的热烈情景。诗中写道:"山里人家底事忙,纷纷运石叠新墙。沿溪纸碓无停息,一片春声撼夕阳"(《宣城县志》)。也有人作词赞赏宜纸的高质量,词赋曰:"药槽水碓旁山溪,捞纸人家费品題。自说榾(音骨)皮新样好,云兰、侧理(注:此二者皆为名纸)一齐低"(《泾志县》)。

1840年鸦片战争后,旧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帝国主义者的入侵,政治腐败,经济落后,使我国的造纸业陷于困境。自公元1891年(清光绪十七年)上海兴办了"伦章遣纸局(厂)"起,引进了外国的机器造纸技术。我国的造纸业开始由手工制作转入了机器制纸的生产阶段。是,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三座大山的压迫,阻碍着我国造纸技术的提高。新中国成立后,机制纸飞跃发展,传统的手工纸也放出了新的光彩。

参考文献:

明《会典》

《宣城县志》

《泾志县》

《中国造纸术盛衰史》

《中国读本:中国的造纸术》

中国造纸技术史稿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本文地址】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CopyRight 2018-2019 办公设备维修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502275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