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观专题报告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利率市场化进程 宏观专题报告

宏观专题报告

2024-07-10 06:45|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人民银行一直在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工作,随着贷款市场报价利率改革红利的持续释放,实体经济的贷款利率稳中有降。我们在本篇中梳理了日本利率市场化的背景、过程及其对金融体系产生的或有影响。    日本利率市场化背景:从二战后利率管控到70 年代金融体系的弹性需求。    二战时期,为了应对由于外部制约和通胀压力,日本采取了一系列资本和金融控制。战后,日本延续了严格的金融管控,甚至于1957 年开始对银行信贷行为实施“窗口指导”。1955 年-1973 年贸易盈余不断增加推升外储,在缺乏对冲工具的背景下日本国内流动性环境过于宽松。此外,为应对第一次石油冲击,日本政府主导大量投资导致政府负债率攀高。在此背景下,日本需要一个更有弹性的金融体系。随着金融自由化发展,日本企业融资方式趋于多元化,日本开始通过公开市场操作来引导市场利率。但若想提高政策利率的效力,就需要建立相应的市场利率传导机制,以使银行间市场短期利率的变化能够有效地传导其他各种利率。放宽对各种利率的管制是第一步。    日本利率市场化过程:1977-1994 年日本用15 年完成利率市场化改革。    1977 年允许商业银行承购国债上市流通,2 年内完成中期国债利率、银行间票据利率市场化。1985 年推出货币市场存单开始启动银行存款市场化过程。    1991 年完成贷款利率市场化,日本央行停止对商业银行窗口指导,2 年后日本完成定期存款利率市场化。最终在1994 年日本完成了利率市场化改革。    日本利率市场化的经验与教训:利率市场化应关注银行体系盈利能力,且伴随着信贷结构优化,防止信贷过度集中于地产领域。    开启金融自由化进程后,日本商业银行房地产贷款的比例不断上升、制造业贷款的占比则快速下降,这不仅推动地产泡沫、也为日后危机埋下伏笔。《广场协议》后日元大幅升值、利率不断调低进一步加剧了地产和金融资产过热局面,日本央行在1989 年开始加息。但在利率市场化背景下,加息直接导致日本银行盈利能力快速下降。经济增速放缓,股票和房地产价格大幅下跌,贷款质量迅速恶化、经济危机削弱债务人的偿贷能力、抵押品价值缩水、银行所持股权价值的下降,日本开始经历一场前所未有的金融危机。    日本案例让我国在利率市场化中获得了三点启示:1)利率市场化需要宽松政策环境以求对金融体系产生最小的影响;2)从银行的承受能力看,2018 年以来在银行负债成本下降,带动银行息差回升,存在适当降低贷款利率的可能;3)人民银行通过MPA 考核机制以及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引导金融资源流向制造业、绿色、高科技、三农、小微等行业,而地产投向占比逐步下降。    风险提示:对日本央行货币政策理解不到位。



【本文地址】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CopyRight 2018-2019 办公设备维修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502275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