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细胞清除疗法在自身免疫性疾病中的研究进展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利妥昔单抗作用机理 B细胞清除疗法在自身免疫性疾病中的研究进展

B细胞清除疗法在自身免疫性疾病中的研究进展

2023-11-19 06:08|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图2. B细胞发育过程及表面抗原

B细胞与自身免疫性疾病

B细胞及其效应物,如抗体和细胞因子,对病理生物学的作用因疾病而异。 七种自身免疫性疾病包括多发性硬化症(MS)、N-甲基-d-天冬氨酸受体(NMDAR)脑炎、重症肌无力、系统性红斑狼疮(SLE)、类风湿性关节炎(RA)、髓鞘-少突胶质细胞糖蛋白谱紊乱(MOGSD)和视神经脊髓炎频谱障碍(NMOSD),它们的靶标和相关的B细胞亚型或致病性自身抗体如图3所示。需谨慎选择基于B细胞病理生物学采取的治疗方式以确保BCDT减少致病性的同时不会影响到有益的B细胞亚群。

注:Ach:乙酰胆碱;AchR:乙酰胆碱受体;ACP:抗瓜氨酸蛋白;AQP4:水通道蛋白4;dsDNA:双链DNA;GM-CSF: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MuSK:肌肉特异性酪氨酸激酶;RF:类风湿因子;TLT:三级淋巴组织;TNF:肿瘤坏死因子。

图3. B细胞系细胞在自身免疫性疾病中的作用

事实上,靶向BCDT可以认为是通过直接作用于B细胞或间接影响B细胞而发挥作用。直接策略一般利用单克隆抗体与B细胞的表面分子特异性结合,清除自身反应性B细胞或恶性增殖的B细胞,具有高特异性和选择性,而且不影响其他免疫细胞。B细胞的特异表面分子有CD19、CD20、CD21、CD22和CD23等,针对这些表面分子的单克隆抗体有很多,然而只有少数成功应用,抗CD20单抗已经在许多自身免疫性疾病中进行了广泛测试。靶向B细胞的间接策略主要是通过干扰T、B细胞间的相互作用,抑制B细胞的活化、增殖、分化来实现的,包括拮抗一些关键因子如白细胞介素(IL)-6、BAFF等以及靶向作用于T淋巴细胞等一些与B细胞活化相关的免疫细胞等。已批准以及处于临床前和临床开发中的用于自身免疫性疾病选择性BCDT新疗法正在积极开发中(表1)。

表1:已批准或正在评估中的用于自身免疫性疾病治疗的选择性BCDT新疗法

注:BTK:Bruton酪氨酸激酶;CAR:嵌合抗原受体;ICOSL:诱导性T细胞共刺激配体;TACI-Ig:TACI胞外区的重组融合蛋白和人免疫球蛋白的修饰Fc部分。

当前,BCDT主要适应证还是B细胞恶性肿瘤,如多发性骨髓瘤和淋巴瘤等。在自身免疫性疾病的适应证开发中,已经有多个药物正在研发,并已有药物获批。其中,多项 BCDT药物临床试验已在系统性红斑狼疮中展开。

B细胞清除疗法

在SLE药物开发中的进展

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SLE)药物开发极具挑战性,很大程度上是因为疾病的异质性,尤其在生物信息学时代这个特征尤其明显。事实上,目前仅有一个获批的SLE治疗生物制剂——Belimumab,它是全人源抗BAFF单抗,阻断BAFF与B细胞上同源BAFF受体结合。BAFF是一种关键的B细胞生存因子,当在小鼠中过度表达时,会导致B细胞室扩大,一些SLE患者BAFF水平持续升高。

BAFF能够与三种BAFF受体结合(BAFFR;又称TNFRSF13C)、TACI(又称TNFRSF13B)和BCMA(又称TNFRSF170),在促进B细胞存活方面发挥重要作用。不同的B细胞亚群对每个受体有不同的依赖性,BCDT已经在多个人体试验中得到了检验。尽管Belimumab在Ⅲ期试验中获得成功,并被批准用于治疗SLE,但许多患者对Belimumab无响应。

Lanalumab是一种新的BAFF靶向抗体,通过阻断B细胞上的BAFF受体来阻止BAFF信号,这种药物在干燥综合征临床试验中有着很好的效果,目前正在开展治疗SLE的临床Ⅱ期试验。

利妥昔单抗是BCDT药物的典型代表,它是鼠-人嵌合体抗体,是第一代CD20抗体,至今依然是重磅药物。利妥昔单抗结合CD20,再通过ADCC或者CDC作用裂解B细胞,已被批准用于天疱疮、风湿性关节炎等自身免疫性疾病和B细胞恶性肿瘤,但只能依照说明书用于治疗SLE和MS。2009年和2012年分别在无肾脏受累的中重度SLE患者和增生型狼疮性肾炎患者中开展的两个大规模随机对照研究中, 利妥昔单抗都没有达到主要终点,停药后BAFF表达患者出现复发,因此,利妥昔单抗并没有获批治疗SLE的适应证。

对于利妥昔单抗治疗后可能出现的不良B细胞对BAFF水平升高的反应,联合治疗是一个改善策略,基于此,研究者开展了3项独立试验以研究抗BAFF后进行抗CD20治疗,目前相关研究正在进行中;另一种改善策略是靶向两种细胞因子,如融合蛋白药物Atacicept可中和BAFF及相关细胞因子APRIL(A proliferation inducing ligand),同时抑制BAFF的三个受体。然而,Atacicept在治疗SLE中出现了严重感染现象。

另一种BCDT策略是靶向CD19共受体——Obexelimab,它是一种人源化抗体,促使Fcγ受体FcγRⅡb结合。与CD20不同的是,CD19可能对B细胞区室有更广泛的影响,在Obexelimab的临床Ⅱ期试验中,患者在逐渐减少了免疫抑制剂激素使用后被随机分配治疗组,停用激素接受Obexelimab的患者仍保持了疾病的不活跃水平,然而,在2018年的临床Ⅱ期试验中未能达到主要终点。

通过抑制BTK来清除B细胞而达到治疗SLE目的的药物也在积极开发中,基于BTK抑制剂的临床前动物模型,一种口服的可逆BTK抑制剂GDC-0853目前正在进行Ⅱ期试验,由于GDC-0853会影响B细胞和Fc受体表达细胞,因此,很难用抗CD20抗体的经验来推测GDC-0853的安全性和有效性。然而,从清除B细胞的安全性考虑,该类药物的快速可逆性仍具有很好的前景。

注:其他内容请见《全球药物创新快讯》2020年第11期(总第104期)。

【参考资料】

1. Lee D S W, Rojas O L, Gommerman J L. B cell depletiontherapies in autoimmune disease: advances and mechanistic insights. NatureReviews Drug Discovery , 2020, 15: 1-21.

2. Rubin S J S, Bloom M S, Robinson W H. B cellcheckpoints in autoimmune rheumatic diseases. Nat Rev Rheumatol , 2019, 15(5):303-315.

3. Sabatino JJ Jr, Pröbstel A K, Zamvil S S. B cellsin autoimmune and neurodegenerative central nervous system diseases. Nat RevNeurosci , 2019, 20(12): 728-745.

4. Barnas J L, Looney R J, Anolik J H. B cell targetedtherapies in autoimmune disease. Curr Opin Immunol , 2019, 61: 92-99.

5. Gomez Mendez L M, Cascino M D, Garg J, et al: Peripheral blood B celldepletion after rituximab and complete response in lupus nephritis. Clin J AmSoc Nephrol , 2018, 13(10): 1502-1509.

作者:牵牛花 来源:创药网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本文地址】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CopyRight 2018-2019 办公设备维修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502275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