刨根问底话乡音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刨根问底的意思 刨根问底话乡音

刨根问底话乡音

2023-03-10 02:50|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咱们晋祠土话属于晋语系并州片。据专家考证,晋语的前身是秦晋语,是春秋到秦汉时的雅言,通用性很强。当年晋文公重耳流亡十九年,不仅走遍山西境内的曲沃(今侯马)、蒲(今隰[xí]县)、令狐、桑泉、臼衰(今运城解州)、庐柳(与令狐、桑泉均属今临猗县),而且还到过卫(今河北南部和河南北部)、齐(今山东大部及周边相邻省份的局部)、曹(今山东西南部)、宋(今河南商丘一带)、郑(今河南新郑一带)、楚、秦等诸侯国,应该是用晋语对外交流的,说明了当时晋语的影响力确实很大,这与当时晋国的大国地位是相称的。晋语区的范围大致包括:山西大部、陕西北部、内蒙古西部、河北西部和河南黄河以北,使用人口约6305万,是硕果仅存的古汉语。

山西地势,号称表里河山,太行吕梁雄峙东西,黄河汾河贯穿南北,境内沟壑纵横,阻碍了周边官话对它的影响,也就保持了晋语的原始性和独立性。所以现在听起来土得掉渣的晋祠话,或许正是先民们文言文的遗存呢。令人遗憾的是,平常一些耳熟能详的土话,我们知其音,明其义,但不晓其形,故常以别字代替。现在让我们追本潮源,拨丝抽茧,探寻一句句乡言土语的本字,还原其本来的面目吧。

晋祠的土话,首先表现在描述一些生产劳动和生活日用品方面。因为传统农耕社会是男耕女织自给自足的生活,生活模式较为固化,故一些词汇的专用性和指向性很强,进而产生了一些用法独一无二的生僻字。但随着它表征的意义与现代生活渐行渐远,濒临失传,因此显得一些土话的本字更加生僻。

如有句农谚:“谷雨前后,埯瓜点豆”。埯[ǎn],当地发音为[ang],形声字。“掩”意为“用手进行遮盖”;“土”指土坑;“土”与“掩”的声旁联合起来表示“用手拨土覆盖土坑”。转义为挖小坑点种,用于瓜、豆等。这与《康熙字典》中的解释“埯,土覆物也”是一脉相承的。

薅[hāo]谷儿,又称间谷儿。土话读[hao],意为除去杂草,并含有连根拔掉的意思。早在《诗·周颂·良耜[sì]》已有类似的记载:“其鎛[bó]斯赵,以薅荼蓼[tú liǎo]。”

再如坌[bèn]玉米茬、坌麦茬,这一项农活,是将庄稼收割后残留秸秆和根除掉。坌,土话念[ben],意为翻起或松动泥土。

再如糊墼[jī],一种筑墙的土坯,我们当地用灰渣、熟石灰和麦穰混在一起,用木模脱制而成,晾干后即可使用。以前人们修房盖屋,一般穷苦人家只能用此筑墙,外用秸灰抹面,以保护墙体免受雨水侵蚀,防止受潮倒塌,其最显著的优点是造价低廉。家境稍好的则采用内砌糊墼,外以砖饰面的方法,称为砖裱墙。只有有钱人家才能全部用砖砌筑,称为实捡砖。墼,土话念[jie],在《说文解字》中是这样解释的:“墼令适也。一曰未烧者。”在《后汉书·酷吏列传》中“常筑墼以自给”。这说明早在汉代,以糊墼筑墙已相当普遍。

上面说的是男主外的活计,下面说说女主内的营生,如“打袼褙[gē bei]子”,袼褙土话读为[ge bie],意思是用碎布或旧布加衬纸一层一层地粘在一起裱糊成的厚片,多用来制作布鞋、纸盒、书套等物。再如,“缉口子”,将袼褙经裁剪缝制成鞋帮,在鞋口处以布镶边并缝制。缉土话念为qie,《说文解字》中解释,“缉者绩也”,段玉裁注:“引申之,以缕缝衣亦谓缉”。再如,绱[shàng]鞋,人们通常写为上鞋,这是做鞋的最后一道工序。绱土话念为[shang],意为:将鞋帮和鞋底缝在一起。再如缏[pián]衣缝,是用针把两条边对合缝起来。缏土话念为[bian],成书于魏晋时期的《玉篇》是这样解释的:“缏,缝衣也”。

常言说得好,民以食为天,而且山西以面食著称,各种面食做法样式繁多,这也是方言土语着重表现的一个范畴,故而生僻字俯拾皆是。如搋[chuāi]面,即揉面的意思。搋土话念为[chai],意为用力揉物。再如饧[xíng]面,饧土话念为[xing],意为糖或面剂子变软。再如熥[tēng]馍馍:指把蒸好的凉馍馍放在笼屉里,使其被加热。熥土话念为[teng],《康熙字典》中这样解释:“熥,以火煖[nuǎn]物也”。再如馏饭,当地人在腊八做的应景美食,用软米和红枣蒸制而成。馏土话念为[liu],在《玉篇》中这样解释:“饭气蒸也”。又如馇[chā]糊糊,将高梁面或玉米面加水后边搅边煮至糊糊状蘸蘸料吃。馇土话念为[chuo],边搅边煮。另外还有个俗语:“馇下糊糊大家吃”,意即办下糟糕的事后果由大家共同来承担。说起糊糊的蘸料,则不能不说“漤[lǎn]醋调和”,漤土话念为[lan],用盐或其它调味品拌。接着说一说添糒[bèi],这个词现在年轻人已用得很少,就是早晚饭除稀饭之外配备的干粮,如熥馍馍、馇糊糊、摊煎饼和拨烂子之类。糒土话念为[bai],意为干粮。《说文解字》谓之“干糇[hóu]”,又叫“干饭”,用于旅行或行军。《资治通鉴·唐纪》曾写道:“命士少休,食干糒”。最后说说韛[bài]儿,意为鼓风吹火的皮囊,俗称风箱。韛土话念为[bai],早在北宋沈括的《梦溪笔谈》中有这样的记载:“为炉灶,使人隔墙鼓韛,盖不欲人觇[chān]其启闭也”。晋祠当地还有这样一则谜语:“一个母猪,两头忽吹”,謎底当然是韛儿。

由此可知,原来我们耳熟能详、土里土气的方言土语,竟然有这么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上溯《诗经》,下至《康熙字典》,可谓源远流长,怎能不让人倍加珍惜呢!

(文中所附照片来源于网络,感谢原作者!)

2020/4/19

一座城池 一段历史 一种情怀

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地址】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CopyRight 2018-2019 办公设备维修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502275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