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唐文化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初唐时期的妆容 隋唐文化

隋唐文化

#隋唐文化 |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原标题:隋唐文化 | 唐代女子如何化妆

唐玄宗时期女子眉毛多姿多彩

唐代女子盛行画眉。初唐时期,流行宽而阔的蛾眉;到了唐玄宗时期,则流行细长的眉毛,称为“细眉”或“柳眉”,白居易在《上阳白发人》中有“青黛点眉眉细长”之句,在《长恨歌》中还形容道:“芙蓉如面柳如眉”;而倒八字形的短眉是在中晚唐时期才出现。

据史料记载,在唐玄宗时期,女子的眉毛可谓“多姿多彩”,如鸳鸯眉、小山眉、五眉、三峰眉、垂珠眉、月眉、分梢眉、涵烟眉、拂烟眉、倒晕眉等。

唐代女子化妆“七步走”

唐代女子化妆有以下七个步骤:敷铅粉、抹胭脂、涂额黄、画眉、点口脂、画面靥、贴花钿。

面靥,也称“妆靥”,是施于面颊酒窝处的一种妆饰,通常用胭脂点染。侯振兵告诉记者,最初的面靥,形状像黄豆般的两颗圆点,如同脸上长的痣。盛唐以后,面靥的式样更加丰富:有的形如钱币,有的状如杏桃。

展开全文

花钿的颜色包括红、绿、黄,其中红色最多。侯振兵说,剪花钿的材料有金箔、鱼鳞片、鱼鳃骨、云母片等。形状包括梅花状、菱形、月牙形等,剪成后的花钿用鱼鳔胶等粘贴。

发髻越高身份越尊贵

除了面饰,头饰也是唐代女子妆容的重要部分。唐代女子的发式分为髻、鬟、鬓三种。

其中,髻一般用于成年和已婚女子。初唐时,发髻一般都缠得比较紧,立在头顶上。唐玄宗以后,发髻的高度成了妇女身份的象征。发髻盘得越高,表示地位越尊贵。诗人元微之在《李娃行》曾提及“城中皆一尺,非妾髻鬟高”。

鬟,一般是未出嫁的女子梳的发型。鬟分为双鬟、三鬟、扫闹鬟等。鬓,有点像男子的鬓角。唐代女子的鬓,最初是直的,中晚唐后就有弯、圆等形状。

此外,在唐代,梳子、钗、簪等都作为头饰,插在发间装饰发型。而在重大节庆,宫廷女子还会在发间插上石竹花、栀子花等鲜花,这在《簪花仕女图》中也能看到。

来源:网络

交流河洛文化,传承隋唐历史。欢迎您关注洛阳市隋唐史学会!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本文地址】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CopyRight 2018-2019 办公设备维修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502275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