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图像的初中物理与数学的跨学科教育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初中物理课程标准分析题 基于图像的初中物理与数学的跨学科教育

基于图像的初中物理与数学的跨学科教育

2024-06-17 09:58|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1物理图像

课程标准中,在物质观念的学业要求中提到:“会用简单的物理图像描述数据,根据图像特点对实验结果做出解释。”在能量的学业要求中提到“能用表格、图像等多种方式展示实验数据,并通过分析和处理数据得出实验结论”,在学业质量描述中提到“能通过图像分析发现信息中的特点,进行初步的因果判断,形成结论并做出解释”[课程标准],由此可见,学生需要具备从实验中获取数据,将其处理转化为图像,并得出结论的科学探究能力,也需要学生具备从图像经过归纳推理得到结论的科学思维。因此,在初中阶段对对物理图像进行教学,让学生通过图像进行归纳推理的过程显得尤为重要。

物理图像可以用来反映一个物理量与另一个物理量之间的关系,因此学生如果要理解物理图像,需要掌握两个物理概念以及二者的关系(这种关系一般通过某个物理规律反映出来),并运用科学思维构建图像模型。初中物理考试中经常会出现图像,选择题、填空题、实验题、计算题中都有图物理图像的身影,通过物理图像考察学生对物理概念、物理规律的掌握程度以及考察学生的科学思维;图像涵盖的知识也十分广,从八上的物态变化到九下的电功率,每一章习题中几乎都有物理图像的身影。物理图像与数学中的函数极为类似,函数图像是用来表示自变量对应因变量之间的关系,而把某一函数中的自变量与因变量作为两两个物理量,它便成为了一个物理图像,由此可见,物理图像与数学中的函数联系十分紧密。

数学里面:数形结合

初中物理教学中,大部分的物理规律都是三个物理量组成的,如ρ=m/V,v=s/t等等。这些在其中一个固定不变之后,就可以看成是另外两个物理量之间的函数关系,物理中说它们是成正比抑或是反比。如ρ=m/V,则画出m-V图像,对公式变形并将m做为因变量y,V做为自变量x,此时可以得到y(m)=ρx(V),这与正比例函数关系相一致,故可以发现图像的斜率k即为密度ρ。而如果画出V-m图像,则正好相反,同样依据上述方法,可以得到y(V)=(1/ρ)×x(m),此时图像斜率即为密度的倒数。

 2应用数学方法解决图像类问题

2.1给定了函数图像类问题,求解函数上某一点或者函数中的定值

2.1.1一次函数

 而如若有附加条件,如有一个空烧杯,给出的图象是烧杯和液体总质量与液体体积的m、V图像,则对公式变形为m总=ρV+m杯,因此再变为函数时就会变成y(m)=ρx(V)+m杯,这与一次函数图像类似,同样,斜率为液体密度ρ,纵截距即为烧杯质量m杯。

如题15,应用上述结论,可以很快判断ρc>ρb>pa。如题14所示。

 

 欧姆定律的学习过程中,学生需要学会画定值电阻两端电压与电流的关系图像(U-I图像),根据公式和上述转换,该图像必定是正比例函数图像。而在近几年中考中,频繁出现滑动变阻器与电阻串联的电路中,滑动变阻器的电压与电流的关系(U-I)图像。

此时学生产生疑问,为何此时欧姆定律U=IR不能转换为y(U)=Rx(I)了呢?原因是此时变阻器的电阻阻值并不固定,一直在变化,应用此关系无法画出函数图像,需要找寻其他的物理量之间的关系。注意到Up=U总-UR0,其中UR0=IR0,故可以变为U=U总-IR0,进而得到y(U)=U总-R0x(I),因此它的斜率的负数即为串联定值电阻阻值,纵截距即为电源电压U总,如此做题便方便了许多。

2.1.2反比例函数

在上面题图中,如果提问学生Up与Rp的函数关系是什么样?学生可以列式子Up=U/(R+Rp)*Rp=U*(R+Rp-R)/(R+Rp)=U*[1-R/(R+Rp)],故可以看作是一个反比例函数经过平移得到的。

 当然,还有η=G/(G+G动)×100%(忽略摩擦、绳重后的动滑轮机械效率求解公式)这个公式,若题目中给出η-G图像,则学生对公式变形后会发现该公式为y=k/x这个反比例函数通过左移、上移1得到的。

2.1.3二次函数

在电功率部分,P=I2R,故定值电阻的电功率P与电流I的关系是一个过原点、开口向上的二次函数。而如若与滑动变阻器串联,滑动变阻器的P与I又是什么关系呢?是一个开口向下,顶点在(U总/2R0,(U总/2R0)2×R0)的二次函数。

 

因此,如果有问题问到:

一个2Ω的电阻与一个滑动变阻器串联,电源电压为6V,滑动变阻器的功率为4W,请问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阻值为多少?此问题需要根据 P=I2Rp=[U/(R+Rp)]^2*Rp,随后带入数值解出Rp=1或4Ω,这便是两个解,原因就是因为功率是一个关于电流二次函数的形式,故本题电压、电流、电阻都有两个解。

2.1.4离散的函数数列

 这个便是一个离散的函数数列,可以当接的动滑轮数N=1时,F=G,N=2时,F=1/2*G,以此类推,N个滑轮时,F=(1/2)N*G,这便可以看作一个离散的函数,在初中这类问题会变化为当N->∞时,F为多大,针对此题答案应为0,但是真实情况需要计动滑轮中,读者可以自行计算当计动滑轮重时,N趋近于∞时拉力F是多少。

 

 

 

2.2 未给定函数图像

这一类问题较难,也更需要学生能够根据问题写出物理量之间的关系,并根据关系得出函数图像的样子(如2021扬州中考,此题需要学生判断图像样式,学生会纠结于CD选项,因为两个给出的两个点坐标是一样的,不同的是函数的形式)

 

 

如果在物理学习时,可以结合数学中的函数图像,可以同时促进学生物理图像和数学各类函数图像的学习,也为将来学生学习、处理更为复杂的物理图像奠定基础。

 

 



【本文地址】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CopyRight 2018-2019 办公设备维修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502275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