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课练习密度与运动负荷问题的研究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初中体育课时间分配 体育课练习密度与运动负荷问题的研究

体育课练习密度与运动负荷问题的研究

2024-06-01 23:36|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陈秋锐

中图分类号:G807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22)05-071-02

摘  要  本文将推动中学生身体素质健康发展作为主要目的,对体育课运动负荷与练习密度问题展开研究,借助行动观察法、文献研究法的应用,探讨现阶段体育课的练习密度与运动负荷设计中所存在的问题,并结合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身体素质情况,设计富有针对性的教学建议,如科学规划教学内容与教学时间,合理安排体育课程,调整教学原则与具体思路,加强运动负荷调整力度等多项策略,以此切实提高学生身体素质,强健学生体魄。

关键词  体育课  密度与运动负荷  教学实践

一、研究目的

学校教育体系的重要构成部分即为体育教学。民族强盛的基础为健康的体魄,所以教育活动的展开需以健康教育为基础。因此,教师在教育过程中需对体育教学活动的实施予以高度重视,以此推动学生身心健康全面发展。衡量、检查学校体育课教学质量的标准即为学生运动负荷、练习密度,此针对学生体育综合素质的发展而言发挥着重要作用。同时,学生练习密度、运动负荷也为测定体育教学质量的主要依据、主要手段。所以,为推动初中学校体育教学质量的提升,强健学生体魄,要求学校需重视学生运动负荷、练习密度的科学制定。因此,教师在运动负荷、练习密度设计前需对学生实际情况形成全方位了解,主要目的在于将体育练习价值充分发挥,帮助学生可在掌握体育技能的同时,增强学生身体素质,还可有助于教学质量、教学效率的提升。除此之外,教师在运动负荷、练习密度设定时需对器材、场地问题充分考虑,仅有如此,方可对运动负荷、练习密度的科学性、合理性加以保障,切实推动高中体育教学质量的全面提升。

二、研究方法

(一)文献研究法

研究过程中,利用网络文献数据库,以“体育课”“练习密度”“练习负荷”为关键词,在万方数据库、中国知网、维普期刊网等网络文献搜索平台中搜索与主题相契合的文献资料,再辅以相应的纸质资料查询,为研究活动的展开提供充足的理论支持。

(二)行动观察法

以和平县和平中学学生作为研究对象,体育课教学活动中,观察学生生理机能情况及课堂组织情况,找寻体育课堂教学活动中,为科学、合理设定练习密度、运动负荷提供方向。

三、结果与分析

(一)结果

探究体育教学时间分配的合理性,此与体育课程结构安排合理性密切相关,直接关联学生运动负荷、练习密度,通常情况下认为,一节课40min体育课的科学结构为7~10min为准备部分,20~30min为基本部分,3~5min为结束部分。以学生身体机能视角出发,学生在课程准备阶段生理机能处于上升阶段,基本部分学生生理机能处于稳定阶段,结束部分学生生理机能处于下降阶段。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需以学生生理机能特点为依据,设计体育教学活动,方可实现练习密度、运动符合的科学、合理设计。分析和平县和平中学学生体育课堂时间分配情况发现准备部分时间占比高达70%,结束部分时间占比8%,基本部分时间占比22%,存在时间分配不合理现象。

(二)分析

分析可知,高中体育课教学活动中,准备时间占比时间较长,基本部分时间较为合理,结束部分时间占比较短。分析所存在问题主要表现为教师教学时间与内容规划不合理、教师所秉持教学思路及教学原则存在问题、教师对于学生并未形成全面了解等。导致高中体育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存在上述问题的主要原因分为如下几方面:其一,教师教学管理力度薄弱。分析部分体育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集合整队时学生存在拖拉及懒散等现象,无论为学生或是体育教师均已习以为常。每次在上课时通常会利用2~3min分钟集合整队,随后再进入课程的开始部分,在课堂中真正投入的时间便降至37min,甚至更少。其二,部分体育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并未秉持认真的教学态度,且在教学过程中随意性较强,还有部分体育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虽制定教案但并未严格按照教案执行。其三,教师在体育课堂结束后,在带领学生展開放松活动时,放松活动意识不足,分析体育课学科特点发现,教师在结束部分教学时,需带领学生参与至放松活动中,以此可促使学生从高强度状态向安静状态逐渐转变,以此推动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四、结论与建议

(一)科学规划教学内容与教学时间

教师时间安排方面,应尽可能留出灵活时间,如遇到大雪或暴雨时,或由于其他事务耽误课程进度,则具备灵活时间便可有效调整。若教师在教学活动中激发学生体育学习兴趣,则学生在教师所讲述的课堂中,将会积展开体育锻炼并全身心投入至体育教育活动中,并做到身心的放松与释然,此将会有助于体育课程教育教学质量的提升。为此,教师需积极探讨高质量的教学方式及成功的教学经验,反思并总结教学内容。冬季天气过于严寒,教师便可安排学生展开长时间的持续性运动。并要求学生保持一定的运动量,而在夏季,则应适当安排运动量相对较小的活动项目,如器材缺失或场地较小的情况下,可设计分组轮换的体育练习方式,以此除可对学生体育运动量加以保障外,还可有助于体育教学质量的提升,推动学生综合素质发展。

(二)合理安排体育课程

教师在体育教学活动展开前,须充分考虑实际情况,且所设计的运动负荷与练习密度须与国家体育标准相关规定相契合。仅有如此,方可在一定程度上对学生全面发展加以保障,分析教学经验而言。体育课程的科学合理安排,针对调动学生体育活动参与积极性而言发挥着重要作用。体育课教学密度主要即指学生课程总时间与上课活动时间的比例,如若课程总时间为100分钟,则学生合理利用时间应达到90分钟,则表明课程密度应为90%。通常情况下,课程时间满足80%,表明有效提高体育课堂利用率。通常情况下,体育课分为组织措施、学生练习、教师指导、观察与帮助等多项活动,虽为固定课程活动时间,然而以新课程标准而言,通常会将教师指导、学生活动时间视作体育课堂的主要构成部分,并致力于利用最少的时间展开组织教学活动,将学生不必要的休息时间尽可能减少,需对体育课的教学内容、作用、意义形成清晰了解。以此为基础,便可利用图表的方式,将体育课的意义与作用有机融合,并展开细致化、细分化,并将体育课程教学内容作为整体拆分为每节课的教学目的、教学内容。24B61D17-7D4A-4FF2-B308-5A8CAEF999DC

(三)调整教学原则与具体思路

教师在体育课堂教学活动中,为实现练习密度的科学调整,教师需依据方法原则、合理原则、目标原则,达成教学目的,首先为目标原则,即教学过程教学中,教师需对教材展开全面深入地分析,明确教学任务,设立清晰的教学目标,且确保所设计教学目标具备针对性、科学性,可有助于学生思维的启迪,其次为合理性原则,练习内容应充分体现合理性。若教师所设置教学目标较高,则会打击学生体育锻炼积极性、自主性。如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带领学生学习跳高此部分内容时,教师便可鼓励学生尝试通过跳跃的方式,实现学生训练兴趣的技法,随后再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至体育锻炼活动中。最后为方法原则,要求教师在设计练习活动难点、练习活动重点时,所组织的教学内容与学生成长规律相契合,依据学生成长阶段不同,设计针对性的锻炼活动,借助动作及语言的方式帮助学生对于体育动作形成深层次理解及感知,还可通过视频、模型的方式帮助学生增进对于体育知识的理解,深化学生学习体验,以此对体育课堂练习密度良好调控。

除此之外,教师需重视对自身教学思路的调整。分析课程组织发现,通常涉及交换活动地点、器材分配及对形整理等多项活动程序,每项活动程序均耗费相应的教学时间,对练习密度难免会产生一定制约。因此体育教师需加强队形调节力度,借助课余时间的应用,充分做好教学准备活动,以此实现教学时间的节约,还应将持续教学及循环训练作为主要教学方式,设计灵活多变的体育活动,实现学生体育运动积极性的调动,促使学生可全身心的投入至体育锻炼活动中,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教师还可引入高强度的体育项目,主要包括投掷或跳远等,此类高强度项目训练时间应适当缩短,在课程中时间中占比30%即可,以此对练习密度平衡性加以掌握,还可保障教学目标与训练内容二者将契合,尽可能避免学生擅自调整练习密度的现象。

(四)加强运动负荷调整力度

教师在高中体育教学活动中,通过良好管控运动负荷的方式,可显著激发学生体育锻炼积极性。由于体育项目类型不同,因此所产生的运动负荷也各有不同。所以,教师在教学时需对运动负荷设置有效性予以足够重视,教师可应先以本年级学生性别、运动水平、体质等作为依据,为学生设置具备针对性及合理性的运动负荷,借助询问与观察的方式,帮助学生对运动能力加以掌握。在学生完成运动项目后,对学生参与锻炼的体会与感受加以调查,并对学生现有精神状态予以明确的判断,以学生主体感受作为中心,完成体育课程运动负荷的科学合理设定。教师可对学生表情、脸色、出汗量等加以衡量,对学生所能承受的运动负荷予以判断,若学生脸色较为红润,脸上出現些许汗珠,则表明学生所承受运动负荷较小;若学生脸色较白,表明学生所承受的运动负荷较大。所以,教师在教学活动中需对学生运动效果及时了解,以充分尊重学生主体地位作为前提,有效控制学生所能承受的运动负荷。

参考文献:

[1]杨贵明.大学体育课的练习密度与运动负荷问题研究[J].运动,2018(07):2.

[2]梁键新.初中体育课练习密度与运动负荷问题研究[J].知识文库,2018(14):1.

[3]陈武峰.体育课练习密度和运动负荷的研究[J].当代体育科技,2020,10(16):2.

[4]杨鸿琴.初中体育常态课提高练习密度及运动负荷的问题和对策[J].新课程,2018(23):2.

[5]黄土铨.提升小学体育课练习密度和运动负荷的实践探索[J].好日子,2021(09):3.

[6]李富岭,齐鲁艳.排球随心课程教学方法对学生运动负荷的研究——以塔里木大学排球课为例[J].当代体育科技,2021,11(12):4.

[7]郭元章.浅析高中体育课运动负荷能力的培养[J].当代体育科技,2021,11(04):3.

[8]李富岭.高校公共体育课运动负荷的实践特点与控制对策[J].体育风尚,2020(10):2.24B61D17-7D4A-4FF2-B308-5A8CAEF999DC

猜你喜欢 教学实践体育课 体育课上的“炎锡秀”作文小学高年级(2020年11期)2020-12-18体育课小学生优秀作文(低年级)(2019年5期)2019-04-25快乐的体育课作文成功之路·小学版(2019年9期)2019-01-13基于三维软件和云班课APP的机械设计课程教学实践职业(2016年10期)2016-10-20中职职业生涯规划课程的教学反思职业(2016年10期)2016-10-20中职计算机应用课程教学改革与反思科技视界(2016年21期)2016-10-17浅论高中化学生活化教学的实践与思考考试周刊(2016年79期)2016-10-13浅谈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考试周刊(2016年79期)2016-10-13测量平差课程教学改革探讨与实践考试周刊(2016年79期)2016-10-13上好期末三节体育课体育师友(2015年3期)2015-12-22

体育时空2022年9期

体育时空的其它文章互联网+背景下高校体育教学的创新思维新时期如何加强高职高专院校体育文化建设高校体育课堂开展匹克球项目的研究新时期云南地方院校体育专业田径课程教学改革与创新的必要性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公共体育课足球教学中的应用研究小游戏,大作用


【本文地址】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CopyRight 2018-2019 办公设备维修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502275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