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七年级下册历史第二次月考测试卷(含答案)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初一第一次月考试卷含答案 统编版七年级下册历史第二次月考测试卷(含答案)

统编版七年级下册历史第二次月考测试卷(含答案)

2024-06-18 14:53|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七年级下册历史第二次月考测试卷时间:90分钟 满分:100分题号 一 二 总分得分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40分)1.元嘲的统一,促进了我国民族交融的进一步发展。这主要表现在( )①汉族大量迁居到边疆地区②边疆各族大量迁入中原和江南③黄河流域的契丹、女真等族同汉族不断交融④形成了一个新的民装——回族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2“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这是一首题为《念奴娇·赤壁怀古》的词,作者是( )A.苏轼 B.李清照 C.辛弃疾 D.陆游3.西藏由中央政府直接统辖始于元朝,元朝统辖西藏的机构是( )A.中书省 B.行省 C.澎湖巡检司 D.宣政院4.历史推论离不开对史实的正确解读。下列史实与推论之间的逻辑关系正确的是( )选项 史实 推论A 明朝废除丞相制度 封建君主专制发展到顶峰B 宋应星撰写《天工开物》 成为世界医药学重要文献C 司马迁著《史记》 开创了编年体通史的编写体例D 火药、火器的传播 对欧洲作战方式产生重大影响,推动欧洲社会的变革5.明朝时期出现了许多富人携带重金,积极从事商贸活动的场面,其中最有名的是( )A.苏商和鲁商 B.徽商和浙商 C.晋商和徽商 D.鲁商和晋商6.下列措施严重阻碍社会向前发展的有( )①科举制的创立②焚书坑儒③八股取士④文字狱⑤闭关锁国政策A.①②③④⑤ B.②③④⑤ C.①②③④ D.①②③7.长城是中华民族的象征,是古代劳动人民勤劳智慧的结晶。自秦朝以来,历代不断整修。明长城蜿蜒6000余千米,它的东西起止点是( )A.东起嘉裕关,西至鸭绿江 B.东起鸭绿江,西至嘉裕关C.东起嘉裕关,西至山海关 D.东起山海关,西至嘉裕关8.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中央政府首次在台湾地区正式建立行政机构是在( )A.唐朝 B.元朝 C.明朝 D.清朝9.下表中人口数据的变化主要是因为( )西汉末至明初江南地区(除岭南外)人口总数变化表中历 公历 人口总数(口)西汉元始二年 2年 2507188东汉永和五年 140年 6294801唐天宝元年 742年 10579726宋崇宁年间 1102-1106年 14580885明洪武二十六年 1393年 35987111A.赋税制度的改革 B.红南经济的发展C.高产作物的引进 D.土地政策的调整10.被后人称为“史学两司马”的人物是( )A.司马相如 司马昭 B.司马相如 司马迁C.司马迁 司马昭 D.司马迁 司马光11.下列关于宋元时期海外贸易叙述错误的是( )A初步掌握了潮汛、信风、气象的规律B.宋代的海路形成了多条航线C.元朝时海上丝绸之路进入鼎盛时期D.元代与中国有贸易关系的国家和地区有五六十个12.屠呦呦获得诺贝尔奖后感言:“青蒿素的发现是集体发掘中医药的成功范例。”我国历史上共记载了药物1800多种,收录药方1000多个,被称为具有总结性的药物学巨著是( )A.《黄帝内经》 B.《伤寒杂病论》 C.《本草纲目》 D.《农政全书》13.明代某著作,记载了谷类和棉麻作物栽培、食品加工、制陶、造纸、冶铸、舟车制造和珠玉采琢等生产技术。这部著作应孩是( )A.《齐民要术》 B.《本草纲目》 C.《农政全书》 D.《天工开物》14.徐光启突破了狭隘的文化优越感,主张虚心接受西方科学,并在此基础上会通中西文化,最终超胜西方。据此可知,徐光启( )A.全盘接受西方文化 B.反对“以夷制夷”策略C.固守中国传统文化 D.在洞察反省中追求超越15.下图是江苏苏州枫桥铁铃关的一张照片,铁岭关建于明嘉靖三十六年(1557年),关上楼阁的匾额上写着“御寇安民“四个大字,是苏州仅存的明代军民抗击外面侵略者的遗址。此遗址反映的历史事件是( )A.岳飞抗金 B.郑成功收复台湾C.戚继光抗倭 D.左宗棠收复新疆16.“郑和这次远航共有船只六十二艘……每船可容千余人……船上有航海图,罗盘针……只要不抢掠宝船的货物,或先向郑和的船队袭击,郑和是不使用武力的。”材料表明“郑和这次远航”的特点不包括( )A.利润丰厚 B.规模较大 C.技术先进 D.和平交往17.下列有关戚继光抗倭的评价中不正确的是( )A.为扫清倭寇作出重大贡献 B.戚继光是我国历史上的民族英雄C.使明朝从此免除外来威胁 D.其斗争有利于社会经济的发展18.公元1644年4月,崇祯皇帝在砍杀了后官的嫔妃、公主等女眷之后,带着”“一丝悲壮”在北京自缢身亡。明朝灭亡的原因有( )①土地兼并严重 ②苛捐杂税沉重③政治腐败④农民起义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19.“杀牛羊,备酒浆,开了城门迎闯王”,歌谣中的“闯王”建立的政权是( )A.张楚政权 B.蒙古政权 C.后金政权 D.大顺政权20.后金和清朝的关系类似于( )A.隋朝和唐朝 B.北宋和南宋C.契丹和西夏 C.蒙古政权和元朝二、非选择题(共60分)2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9分)材料一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王安石材料二 “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 ——欧阳修材料三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苏轼(1)以上三则诗词名句分别描写了宋朝的哪些节日。(3分)(2)依据所学知识,举出宋代最受百姓重视的三大节日是什么?(3分)(3)请你以上述其中一个节日为例描述一下当时的人们是如何欢度节日的。(3分)22.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4分)材料一 舟师识地理,夜则望星,昼则观日,阴晦则观指南针。——北宋朱彧《萍州可谈》材料二 南对占城,西望真腊,东则千里长沙、万里石塘(指南海诸岛),渺茫无际,天水一色,舟舶往来,惟以指南针为则;昼夜守视唯谨,毫厘之差,生死系焉。——南宋 赵汝适《诸蕃志》(1)材料一中所说的情况最早应该出现于什么时候?你从材料一中还可以得到什么信息?(2分)(2)从材料一到材料二,指南针的地位有什么不同?(4分)材料三(3)火药是在何时发明的?何时开始运用到军事领城?(2分)(4)简述中国的火药技术外传的情况,并分析这对欧洲社会产生了什么影响。(6分)23.阅读材料和图片,回答问题。(17分)材料一 所谓“八献”,就是曹操献刀、孙策献玺、王充献貂蝉、黄盖献苦肉计、阚泽献降书、庞统献连环计、张松献地图、孔明献空城计。材料二 施耐庵为写《水浒传》,为突出英雄打虎时的神威,亲自到森林中观虎,并找了许多有经验的猎户,了解偷盗猎虎以及与虎搏斗的情况。材料三 如图(电视剧照)①材料一中的“八献”出自我国历史上的哪部小说?其作者是谁?(4分)(2)《水浒传》是一部怎样的小说?你知道小说中塑造的打虎英雄是谁吗?(4分)(3)材料三的剧照出自根据哪一部作品改编的电视连续剧?其主要内容是什么?(6分)(4)上述三部小说在思想上有什么共同之处?(3分)24某校七年级历史兴趣小组的同学对朱元璋建立的大明帝国产生了兴趣,并对此进行了探究学习,设计了如下几个板块,请你参与并回答相关问题。(20分)板块一 草根英雄,洪武大帝人物资料:朱元璋生于乱世之中,背负着父母双亡的痛苦,从赤贫起家,他没有背景,没有后台,没有依靠,他的一切部是自己争取来的,他经历千辛万苦……在那个时代,最优秀统帅的称号非朱元璋莫属。他几乎是赤手空拳,单枪匹马凭借着自己的勇气和决心建立了庞大的帝国。(1)资料中“生于乱世之中”指什么历史背景?“最优秀统帅”何时建立了庞大的帝国?(6分)板块二 郑和之后,再无郑和材料一 为纪念郑和下西洋600周年,各地联合发行了《郑和下西洋600周年》系列纪念邮票,如下图:(2)请指出纪念邮票应该发行于哪一年?(2分)材料二 【宣德六年(1431年)郑和自述】自永乐三年奉使西洋,迨今七次,所历番国……大小凡三十余国,涉沧溟十万余里。……由是海道清宁,番人仰赖者,皆神之赐也。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郑和下西洋的突出特点。郑和下西洋体现了我国古代外交的什么传统?(6分)板块三 沿海告急,帝国衰落材料三 小筑渐高枕,忧时旧有盟。呼樽来揖客,挥麈坐谈兵。云护牙签满,星含宝剑横。封侯非我意,但愿海波平。(4)材料三中的“但愿海波平”指的是什么历史事件?结果如何?反映了戚继光的什么精神?(6分)参考答案一、1.D 2.A 3.D 4.D 5.C 6.B 7.B 8.B 9.B 10.D 11.D 12.C 13.D 14.D 15.C 16.A 17.C 18.D 19.D 20.D二、21.(1)春节;元宵节;中秋节。(2)元旦;寒食节;冬至。(3)宋代称春节为元旦,最受重视,元旦前几日,人们就洒扫庭院,准备过节,除夕夜,百姓要祭祀祖先,迎神供佛,挂年画,贴“桃符”,合家围炉而坐,饮酒唱歌,直到天明,称为“守岁”。元旦那天,盛行燃放鞭炮,穿新衣,往来拜年。22.(1)宋朝。北宋时,指南针开始用于航海事业。(2)两则材料中都说明指南针已经成为船舶航行辨别方向的护身法宝。材料一中只是在阴天时靠指南针来辨别方向,而在晴天仍是观测日月星辰,可见指南针在当时只是作为一个补充;材料二中航海时已完全靠指南针来定方向。(3)唐代。宋代。(4)中国的火药和烟火在13世纪传入阿拉伯地区,14世纪物又经阿拉伯人传到了欧洲。中国发明的火药和火器传入欧洲后,对欧洲的火器制造和作战方式产生巨大影响,推动了欧洲社会的变革。23.(1)《三国演义》;罗贯中。(2)是一部以农民起义为题材的长篇小说。武松。(3)《西游记》。取材于民间流传的唐玄奘西天取经的故事,塑造了神通广大、敢于反抗的孙悟空的形象,反映了民众要求挣脱人身束缚,追求自由的愿望。(4)都具有反封建思想。24.(1)背景:元朝末年,政治腐败,灾害频繁,农民反抗斗争不断。时间:1368年。(2)2005年。(3)特点:规模大,历时长,次数多,航程远,到达国家多。传统:和平外交,友好往来。(4)事件:戚继光抗击倭寇。结果:平息了东南沿海的倭患。 精神:反映了戚继光驱逐倭寇,保卫海防,拯救百姓于水火,不为追求个人功名的崇高精神。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本文地址】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CopyRight 2018-2019 办公设备维修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502275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