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龙”量高、探究实践类作业多,北京中小学寒假作业“上新”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初一暑假作业多少钱一张 含“龙”量高、探究实践类作业多,北京中小学寒假作业“上新”

含“龙”量高、探究实践类作业多,北京中小学寒假作业“上新”

2024-07-09 18:29|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小孩小孩你别馋,过了腊八就是年。”伴随着童谣声声,一个学期又落幕了。1月20日起,北京中小学生将陆续进入寒假。记者从多所学校获悉,学校设计了多种多样的寒假作业,让学生们在学一学、做一做的各种活动中,学习巩固知识、提高动手能力、培养创新思维,度过一个快乐的寒假。

小学生作业很丰富,不少与“龙”相关

“我是红心向党的‘中国龙’”“我是博览群书的‘阅读龙’”“我是奇思妙想的‘智慧龙’”“我是传播文化的‘魅力龙’”“我是热爱运动的‘健康龙’”“我是诗情画意的‘文艺龙’”“我是传承民宿的‘巧手龙’”……海淀区民族小学为学生们准备了一份特别的社会实践性作业,让学生们在七大主题活动中开启缤纷寒假生活、迎接龙年的到来。

记者注意到,民族小学的寒假作业设计与学校的日常活动息息相关。比如,在“我是博览群书的‘阅读龙’”主题活动中,每个年级都有持续了一个学期的阅读主题和计划,学生们可以围绕年级阅读主题自选书目进行阅读,再用自己喜欢或擅长的方式进行展示分享。在“我是奇思妙想的‘智慧龙’”主题中,结合学校的数学智慧节,引导学生们学习数学游戏,一二年级学生探索汉诺塔、三四年级学生探索九连环、五六年级学生探索魔方,在感受游戏乐趣的同时,学习数学知识、领悟数学思想。

双榆树第一小学将寒假作业分为家国福、启智福、健体福、实践福、创新福五个项目,涵盖语文、数学、英语、体育、音乐、美术、科学等各学科。对于即将到来的龙年,该校设计了许多与“龙”相关的任务。

比如启智福项目语文科目中,一二年级学生可以在假期跟随家人一起“寻龙”,将自己发现的龙的图腾、龙的石刻艺术、龙的年画作品等等拍下来;三四年级学生可以根据龙的传奇、含龙的成语、与龙有关的故事等主题制作一张手抄报;五六年级学生可以用不同的字体完成一幅龙的书法作品,欣赏中华汉字书写特点并探究龙的文化。实践福项目美术科目也与“龙”相关,比如一二年级学生要运用手工拉花、翻花、翻折,纸筒等方式制作舞龙,三四年级学生要以龙年为主题巧手做书签,五六年级学生绘制一幅寻龙地图记录自己寒假生活。

中学生纸笔作业少了、探究实践类作业多了

对于北京新中考改革方案落地后的首个寒假,不少中学加大了探究实践类作业的内容,更加突出学科思维的培养。

记者在北京汇文中学的初一寒假作业清单中看到,该校将寒假划分为1月22日至2月3日、2月4日至2月17日、2月18日至开学三个阶段,根据不同阶段设置作业,减轻学生作业压力的同时,引导学生顺利完成寒假作业。在作业设计上,汇文中学设计了为《西游记》取经线路画小报、根据道德与法治教材发挥创意制作一张“知识地图”、以“爱在家人间”或“绽放生命价值”为主题设计一次个人实践活动、制作生态瓶或水培花园等各种动手的作业。该校还将部分作业设计为“选做”,增加学生的可选择性。

北京亦庄实验中学课程研究中心负责作业研究的教师蒋锐告诉记者,该校在寒假作业设计时减少了纸笔作业,增重了探究实践类作业的比例,“初中每个年级都有一个跨学科项目化学习的综合作业。”

根据学校寒假作业设计要求,原则上纸质作业以语文、数学、英语三科为主,其他学科融合成跨学科形式设计,以减轻学生作业负担。整体上寒假作业要做到减量提质增效,增强学科思维的培养,更加注重实践体验,实验学科更加注重解决问题的能力。

记者在该校初一寒假的跨学科项目化学习设计任务单中看到,以“龙行龘龘之创意中国年”为主题,涉及数学、语文、英语、历史、生物、地理、道德与法治、物理、艺术、技术和体育11个学科,包括年夜饭、花灯会、新年旅游路线、听家史传家风、看春晚观舞美的发展、新年vlog等多个活动,每个活动都有一个牵头设计学科。

此外,为了引导学生寒假期间正确使用电子设备,学校还专门在寒假作业清单中增加了“寒假电子设备使用公约”和“寒假电子设备使用记录单”,避免学生沉迷网络。

北京市丰台区璞瑅学校也结合春节节点以及各学科特点设计了手抄报、小调查、海报设计、实践活动等形式丰富的寒假作业。记者在该校八年级学生的寒假作业清单中看到,为激发学生关注“生活中的语文”的兴趣,结合所学的有关说明文的素养进行书面表达,同时加强学生对中华传统文化的学习与探究,语文学科设计了春节习俗调查任务。针对道德与法治科目与时事结合紧密的特点,该校要求学生针对2023年我国发展现状,结合课本知识,选取两至三个新闻撰写观察报告。

新中考改革方案中,物理科目中的实验操作也计入中考成绩,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动手能力。璞瑅学校在物理作业中设计了实践活动,让学生利用身边器材做一个物理小实验,用学到的物理知识进行解释,引导学生体会物理知识来源于生活最终服务于生活的特点,从而感受物理的趣味和价值。

新京报记者 杨菲菲

编辑 缪晨霞 校对 柳宝庆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本文地址】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CopyRight 2018-2019 办公设备维修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502275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