屠呦呦获诺奖带来的启示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创新给我们带来什么启示作文500字 屠呦呦获诺奖带来的启示

屠呦呦获诺奖带来的启示

2024-07-15 17:38|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北京时间10月5日,85岁的中国女科学家屠呦呦获颁诺贝尔奖生理学或医学奖。(10.6《人民日报》)在全国人民举国同庆欢度佳节之际,从瑞典卡罗琳医学院诺贝尔大厅传来的消息,无疑是“又是龙船又是会”,屠呦呦以她突出的科技成果为人类医疗事业作出了杰出贡献,为祖国赢得了荣誉,让国人振奋。

“呦呦鹿鸣,食野之蒿”。屠呦呦在发现青蒿素和治疗疟疾上的卓越研究,显著降低了疟疾患者死亡率,为促进人类健康和减少病患痛苦作出了无法估量的贡献。诺奖既是对这一成就的褒奖,更是对科学家们智慧与心血的回报。

作为中国大陆第一位自然科学领域的诺贝尔奖获得者,屠呦呦真正了结了多年以来国人的“诺奖情结”。回头再看,这一情结的熨平,还有更多值得咀嚼的地方。笔者以为,比庆祝成功的喜悦更值得分享的是屠呦呦带给我们的成功的启示。

启示之一:守得住清贫,耐得住寂寞。要有板凳要坐十年冷的决心和定力,“为伊消得人憔悴,衣带渐宽终不悔”的勤奋和百折不回,方有守得云开见月明的科技突破和收获。屠呦呦1951年考入北京大学医学院,选择了药物学系生药学专业为第一志愿,可以说是中国本土科研体系所培养的获诺贝尔科学奖第一人。她的获奖,无疑能增强我们这个时代科学家们的自信心。40多年前,科研人员与外面的世界交流不多,可供查找的文献很少,在相对简陋的条件下,还能作出如此重要的原创突破;屠呦呦说:“我经历了190次失败,但我还要继续努力与尝试。一个科研项目的成功不会很轻易,要做出艰苦的努力。”天道酬勤,没有谁能随随便便成功,40多年,一路走来,蓝路筚缕,辛勤付出了,不一定会成功,但成功的鲜花背后,却一定是汗水和心血的浇灌。

启示之二:对学术信仰的自信与坚守,对学术追求的中西结合,洋为中用,取长补短,方向清、目 标明、方法对头,才可能找到突破的出口。屠呦呦也让人看到,无论是诺贝尔奖还是SCI论文,或是《科学》《自然》等国际刊物,都只是一种评价手段。最重要的,还是做好自己。坚持学术方向、坚定学术追求、坚守学术信仰,没必要妄自菲薄,更没必要被牵着鼻子走。屠呦呦说:“西晋葛洪的处方给了我灵感。1971年,我第一次成功地用沸点较低的乙醚制取青蒿提取物,并在实验室观察到这种提取物对疟原虫的抑制率达到了100%。这个解决问题的转折点,是在经历了第190次失败后才出现的。”有些人还在怀疑“诺贝尔奖有没有照顾中国人”,这种缺乏信心的表现已经不合时宜——科学大奖不会照顾任何人,只要有了足够的资格,自然就会被关注到。40多年来,中国科研人才的积累厚度、科研条件的优越程度、全球合作的深度广度,不断水涨船高,许多领域已经赶上甚至领先国际水平,有理由相信会出现第二个、第三个“屠呦呦”。

启示之三:对科学事业本身的热爱与执著才是一个真正科学工作者的终身追求,某个科研项目的成功可以“功成不必在我”,但来不得急功近利,“出名要趁早”的浮燥与焦灼。85岁的屠呦呦淡定背后的执着坚守,代表中国大陆科学家“破冰”诺贝尔奖,也是对那些希望毕其功于一役的速成论者的提醒。科学有自己的规律,最忌的就是急功近利。它无法严格地用投入去预测产出,不是简单的资源叠加就能创造出新事物,也很难按部就班达到预定目标。科学的通途有很多走法,无论头衔和身份,无论领域和方法,“科学家”才是唯一的、纯粹的标签。有人描述得很形象,真正钟情于科学的人出发点并非想去拿奖,也许一辈子不会有惊艳的成果,有人可能用毕生精力,也只是在科学的某个关口书写了四个大字:“此路不通”。

屠呦呦的成功启示还有很多,最醒目显而易见的一条是她的成功不是偶然的。当整个世界都在感谢青蒿素和科学带来的胜利喜悦时,中国科学家也要感谢屠呦呦,有没有能力、是不是拿到诺贝尔奖,已不再是一个心结,正可放下包袱、迈开步子、丢开膀子、自信前行。毕竟,有分量,实实在在的科技成果才是王道 。(特约评论员 徐传辉) 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本文地址】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CopyRight 2018-2019 办公设备维修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502275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