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向创新思维培养的项目教学设计与实践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创意思维表达与训练导图 面向创新思维培养的项目教学设计与实践

面向创新思维培养的项目教学设计与实践

2023-11-09 01:12|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二、面向创新思维的项目教学流程设计

在创新思维培养目标的指引下,本研究把不同层级的项目教学过程分为案例分析、创意生成、视觉表现、展示评价四个阶段,如图1 所示,在不同的阶段采用恰当的教学形式和创新思维训练方法。

(一)案例分析阶段:课前收集案例,课堂观摩评讲

广告设计的案例在生活中以不同的形式存在于街道、店铺招牌、橱窗等生活环境以及图书、杂志、网络等不同的介质上。案例的选择和收集是学生视觉审美能力的体现,也是训练学生观察力和理解力的有效方式。模仿借鉴优秀案例,不能完全照搬,而是重新组合,把新形象融入到旧框架中。教师要求学生在课前到生活中去寻找设计案例,收集与项目主题相关的案例资料,主动参与学习活动,逐步养成收集、整理资料的习惯。在课堂上,集体观摩学生收集的各种案例。教师对这些案例进行分析和评讲,从而引入设计的核心主题、创意概念、表现方法,总结出广告设计的流程、原则和规律。

训练方法:在本阶段采用思维导图来培养学生对设计案例的解读能力,使用圆圈图来捕捉灵感。因为学生往往缺乏问题意识和深入分析问题的能力,找不到解决问题的切入点,因此在观摩的过程中需要教师的引导,利用思维导图的可视化功能,采用手绘形式将案例的核心概念、创意以及图形图像、文字、颜色等视觉表现中的优点和弱势表现出来。这种可视化的表现形式比口头阐述更明确更有条理,有利于对设计方法和技巧进行归纳总结。

(二)创意生成阶段:前期分析,提炼核心概念,评判修正

创意是将广告主题艺术化的思维过程,是广告的核心与灵魂。尤其是在综合训练项目和设计比赛提供的实训项目中,创意生成是关键环节,要做到精准传达广告主题、巧妙独特、通俗易懂。在教学的初期,教师带领学生展开创意练习,拟定创意提案,使其掌握广告创意的基本步骤,为后续的小组合作学习奠定基础。在后期的综合实践项目中,以学生为主体,利用课堂或课外时间合作完成,教师提供面对面或在线指导。学生可以分成小组采用协作的形式,交流讨论,激发想象。

训练方法:在教学实践中发现,学生们在分析资料提炼核心概念的过程中往往只浮于表面,不能深入分析主题并展开联系,找不到合适的创意生成点,无法提炼出高质量的创意方案。在创意的生成环节,可以分成三个步骤:

1. 开展前期分析

小组成员分工搜集与主题相关的信息,比如产品与企业信息、独特的卖点、消费者的特征、竞争对手和市场状况等,经讨论确定创意的范围和限制条件。这是创意产生的必备条件和指导方针。

2. 利用发散思维和头脑风暴来提炼核心概念

发散思维是针对每个小组成员而言的,事先针对一个概念进行发散思维,绘制思维导图,导图的每一个分支可以利用对比、联想、夸张、幽默、情感、悬念等各种创意策略不断延伸。然后召开小组会议,采用头脑风暴畅所欲言,集思广益,以之前的思维导图为基础,经过讨论选择提出创意的核心概念。例如在2017 大学生广告设计大赛中,vivo X9 智能手机的广告主题是“照亮你的美”,小组成员围绕这一主题进行发散性思考, 用文字表述的形式列举出相关概念,并绘制思维导图,如图2 所示。图3 是关键词“美”的思维导图,以“美” 为基础选择闪光点。头脑风暴过程中小组A 讨论了几个方案的可行性,最终围绕“照亮你的美”,确定了“运动,照亮你的美”“旅行,照亮你的美”“梦想,照亮你的美”三个设计思路。小组B围绕手机的技术创新, 把“自拍被重新定义”视为创意的核心概念,也是一种可行的思路。

3. 小组讨论评判修正创意

好的创意需要反复锤炼,不断深化。采用平行思考法如爱德华·德博诺的六顶思考帽展开对创意的评判,分析其涉及的事实、自身的优点和不足,引发的情感,使得大脑在不同的时间、不同的方向上获得并保持最大的敏感度。[4]继续完善文案,通过修改润饰使创意更明确更臻完美。鼓励小组每位成员积极发言,不要局限思考的空间。由于口头表述转瞬即逝且缺乏条理系统化,因此建议采用思维导图记录讨论方案, 不仅使讨论的过程具体化,而且可以训练学生的可视化思维。如表2 所示,这是小组A 经讨论之后确立的文案,运动、旅行、梦想都是贴近年轻人消费群体的词汇,用“你,一直在路上,永远是焦点”把手机独特的自拍功能和展现自身的个性魅力密切结合起来。

(三)视觉表现阶段:确定表现形式,获取加工素材,设计版式

视觉表现阶段是把生成的创意通过图形、文字、色彩等元素表现出来,以形达意揭示创意的核心概念。在本阶段主要由学生分小组自主完成,教师随时为学生的创作提出建议和注意事项。

1. 确定创意的表现形式,制作草图

例如小组A 在创意生成之后,考虑到拍摄满版的精美照片存在困难,决定使用小图片,采用“重复”的视觉修辞形式,增强了画面的识别性,能够强调主题, 形成较强烈的视觉效应。图4 是小组A 制作的草图,画面中共有9 张自拍小照片,正式作品中每张照片下面会注明拍摄时间和地点,体现旅行中的美。“运动,照亮你的美”和“梦想,照亮你的美”也采用类似的表现形式和构图方法。

2. 小组成员分工合作,获取并加工处理素材

素材主要有两个来源:一是该设计主题的已有素材(教师或广告主提供);二是自创素材,包括拍摄照片、手绘、计算机绘图、实物改造等。素材得到之后要采用软件对其进行加工处理,制作特效,修饰细节。例如图4 中的手机照片和LOGO 由大赛网站提供,9 张小照片是旅行的自拍照。这些素材要采用Photoshop 处理成合适的尺寸和分辨率,去除照片的瑕疵,加投影效果,调整颜色的明度和色温,设置为CMYK 模式适合输出。

3. 讨论并确定版式

经过小组讨论确定图文色编排形式,力求清晰醒目,简洁明快,视线流畅。例如图4 采用上图下文的经典构图形式,9 张小图间距合理,对齐,在画面上要有整体感。正文文字较小且左对齐,标题文字尺寸较大,与正文形成对比,颜色与该品牌标识的标准色一致, 以强化品牌的影响力。素材的加工处理和制作往往由小组中技能娴熟的成员来完成,其他成员提出修改意见以完善最终的项目成果。

(四)展示评价阶段:课堂汇报,师生点评

本阶段首先让每个小组上台展示项目成果,包括用PPT来呈现品牌信息、市场分析、消费者定位、独特卖点、广告语、创意的来源和思路、文案、表现手法、最终作品、成员分工等。如果有打印或印刷的成品,一并展示出来。通过汇报者的阐述,全体同学进一步厘清平面广告设计的目标要求、制作流程。接下来师生从创意和表现两个方面共同点评,任何人都可以提问。比如制作中的特效问题,可以由小组中负责软件实现的同学当场演示。通过点评和提问,本小组成员更加理解广告设计的要求,明了创意的亮点和不足。全体成员在评价观摩的过程中得以欣赏到其他小组不同主题不同风格的设计,不断超越自我,开阔思路,打破旧有的思维模式,学生之间也易于形成一种良性的学习与竞争关系,并以此为新的起点进行下一个项目的设计。

评价阶段的任务不仅要检验项目成果,还要评价每个小组成员的工作表现。尤其是针对综合训练项目,每个设计小组要准备好评分量表(列出每个成员的分工和作品分析),教师和全体学生在观摩点评的过程中给予恰当的评价。

训练手法:为了记录点评意见、优点不足,小组成员可以手绘思维导图,以增进记忆和理解、整理思维,提升思维的质量。对于成果展示和点评中产生的新点子,师生可绘制圆圈图,以拓宽思维,打开思路,为以后的设计积累方法和经验。

三、面向创新思维培养的项目教学实践总结与反思

面向创新思维的平面广告设计教学实践从案例分析开始,经过创意的生成、视觉的外在表现,到项目作品的评价,构成一个循环往复的过程。学生能够在一定的主题范围内体验广告设计的整个流程,并能在教师的指导下学习广告创意的思考方法,掌握常用的创意策略,提升自身的创新思维意识和能力。这里着重总结教学实践中存在的问题和解决思路。

(一)根据学生专业背景定义项目,满足个性化学习需求

广告学专业的学生多数是纯文科背景,虽然人文素养较高,但绘图、色彩等艺术素养较差,缺少设计思维,在视觉表现阶段往往习惯于用电脑来代替人脑,要根据课程和学生的特点展开有所侧重的分析与训练。因此基础训练项目的设计与实现不要拘泥于计算机环境,不能片面强调依靠各种计算机绘图软件来制作炫目的特效,而忽视知识的累积、经验的总结、综合素养的提升,以及灵感、理念对于设计的重要影响。广告设计需要脑、心、手的协力合作,鼓励各种设计技法和工具的使用,加强元素基础形态设计的训练。在实践中考虑到学生之间存在的知识水平和操作技能的差异,笔者针对设计基础技能录制了60 节微课,并利用QQ 群共享所有的视频、课件资源和素材,以满足学生的个性化学习需求。

(二)通过思维导图记录、激发思维,实现创意过程的可视化

笔者在教学实践中发现,有些广告作品创意平淡、制作粗糙,经访谈究其原因,是没能掌握创意的诀窍和视觉表现的方法。精彩的广告创意依靠深厚的知识积累和丰富的想象力、灵感,然而灵感常常一闪即逝,因此要重视灵感的收集,在学习、生活的过程中随时记录灵感的火花,也许最初琐碎的想法也能脱胎换骨变为意想不到的最佳方案。记录的过程就是思维可视化的过程,思维导图是便捷好用的可视化工具,帮助学生学会整理自身的观察和想象,培养概括和表现的能力,留出线索方便日后再次浏览和引发思考。

思维整理是厘清层次和顺序关系的过程,思维激发是基于联想和想象的发散过程。[5] 在项目教学的各环节中采用思维导图评价案例、激发创意、交流讨论,能够清晰呈现学生的知识结构及思考加工的过程。对教学来说,思维导图有利于教师把握学生的知识结构和思考加工的水平,清晰了解学生理解上的偏差和漏洞。对学生来说,思维导图能够创建与主题相关的各个对象之间的关系,丰富对象的属性,实现创意的可视化,而且由于学生各自的知识结构、审美趣味、综合能力等方面存在差异,其观察事物的角度和分析能力也不同。在交流讨论中利用思维导图,可以打破思维定式,寻找多种看待事物的方式,进而激发创意灵感。

(三)明确小组成员任务分工,重视评价学习过程

合理的考核评价方式对于激励学习的积极性十分重要。基础训练项目的内容是课程中必须掌握的设计方法和技能,因此每一位学生都要选择主题根据要求完成项目,提交作品用以评分。综合训练项目和广告大赛项目体现的是平面广告设计制作的全过程,涉及多个环节,需要小组合作完成。笔者在教学实践中发现,有的小组人数太多,有的小组没能明确分工,单独针对项目作品的评价难以体现每位小组成员的工作量和工作成果。为了使评价更公平合理,要求每个小组人数在5 人以内, 根据每位成员的特长分配任务,制定针对每位成员的评价量表,包括收集的案例、与创意相关的信息和各种思维导图,素材的获取,文案写作,软件制作,PPT 汇报展示,各阶段的发言内容等。这些材料既体现了项目设计完成的过程,便于回顾提升,又是合理化评价的依据, 体现出对于学习过程的关注。

参考文献:

[1][2] 徐阳,刘瑛. 平面广告设计[M]. 上海: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2010:1,19.

[3] 黄明燕,赵建华. 项目学习研究综述——基于与学科教学融合的视角[J]. 远程教育杂志,2014,(2):90-98.

[4] 爱德华·德博诺. 六顶思考帽 如何简单而高效地思考[M]. 马睿, 译. 北京: 中信出版社,2016:1.

[5] 赵国庆. 别说你懂思维导图[M]. 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15: 38.

作者简介:

李晓飞(1978— ),女,山东昌邑人,曲阜师范大学传媒学院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多媒体资源的设计与开发;

肖月宁(1977— ), 女,山东济宁人,山东工艺美术学院公共课教学部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计算机教学与课程开发。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本文地址】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CopyRight 2018-2019 办公设备维修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502275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