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果(金)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刚果金的卢本巴西怎么样 刚果(金)

刚果(金)

2024-06-06 19:56|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刚果(金) 

国名    刚果民主共和国(The Democratic Republic of Congo, La République Démocratique Du Congo),简称“刚果(金)”,其前身为扎伊尔共和国(The Republic ofZaire)。 

面积    2345000平方公里 

人口    4921万人,人口密度每平方公里20.8人(1998年)。 

民族或部族    全国共有大小部族254个,分属班图、苏丹和俾格米三种人。其中班图人种占全国人口的84%,主要分布在南部、中部和东部,全国第一大部族刚果部族和班加拉、卢巴、蒙戈、恩贡贝、伊亚卡等部族均属此人种;苏丹人种多数居住在北部,以阿赞德和孟格贝托两个部族的人口居多;俾格米人种为数较少,主要集中在赤道密林里。 

宗教    居民约45%信奉天主教,24%信奉基督教新教,其余信奉原始宗教、金邦古教和伊斯兰教。 

语言    官方语言为法语,主要民族语言有刚果语、卢巴语、斯瓦希里语和林加拉语。 

首都    金沙萨(Kinshasa),人口约500万(1996年)。 

国家元首    洛朗-德西雷·卡比拉Laurent-Désiré Kabila,1997年5月17日就任。 

自然地理 

刚果(金)是地处非洲大陆心脏地区的大国,与其接壤的邻国共有9个:东邻为乌干达、卢旺达、布隆迪和坦桑尼亚,南邻为赞比亚和安哥拉,西邻为刚果共和国,北邻为中非共和国和苏丹。边界线总长9165公里。刚果(金)的地理环境极佳。中部和西北部为肥沃的刚果盆地,海拔在400米左右,约占国土面积的1/3;刚果盆地外围地区为高原和山地,其中位于东部边境地带的鲁文佐里山上的马格丽特峰高5119米,为全国最高点;西部有狭长走廊通向大西洋,海岸线长37公里。刚果河自东向西流经全境,全长4640公里,流域面积约370万平方公里,较重要的支流有乌班吉河、卢阿拉巴河、开赛河等。东部边界自北向南有阿尔伯特湖、爱德华湖、基武湖、坦噶尼喀湖和姆韦鲁湖,其中坦噶尼喀湖水深1435米,为世界第二深水湖。刚果(金)地处赤道两侧,气候属典型的热带型,其中南纬5度以北属热带雨林气候,以南属热带草原气候。5~9月为旱季,10月至次年3月为雨季。沿海地区和盆地内的年平均气温为26℃,山区的年平均气温为18℃。全国大部分地区的年平均降水量在1500毫米以上。温润多雨为农业和林业提供了极大的便利。 

历史 

刚果河流域地区是非洲古代文明比较发达的地区之一。大约在13~14世纪期间,刚果族人在刚果河下游地区建立了刚果王国。该王国从15世纪末起逐渐发展成一个强大的国家,其版图囊括今刚果(金)西南部、安哥拉西北部和刚果南部的一大片土地。在刚果王国走向强盛的同时,刚果河上游地区也先后建立了卢巴王国、隆达帝国和姆西里王国,这些国家均是在非洲历史上相当有影响的古代国家。然而,随着欧洲殖民者的入侵,今刚果(金)境内各王国的正常发展都走向中断。15世纪以来,葡、荷、英、法、比、德等国殖民势力相继入侵今刚果(金)地区。19世纪下半叶,在帝国主义列强瓜分非洲的狂潮中,比利时国王利奥波德二世卷入了争夺刚果河流域地区的竞争。1878年,利奥波德筹资成立了“上刚果研究委员会”(1882年改组为“国际刚果协会”),并雇佣殖民鹰犬斯坦利为其代理人,开始了其在中西非地区建立殖民帝国的侵略活动。1884年11月15日至1885年2月26日,帝国主义列强召开了瓜分非洲的柏林会议。利奥波德利用列强间的矛盾,进行会外交易,争取到英、法、德等15个国家的同意,将今刚果(金)地区划归他个人所有,号称“刚果自由邦”。利奥波德的血腥统治,激起了公愤。1908年,比利时政府接管“刚果自由邦”,并将其改名为“比属刚果”。为了反抗比利时的殖民主义统治,“比属刚果”人民长期以来进行了英勇不屈的斗争。特别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当地人民的民族独立意识日益觉醒,各种有组织的反抗活动日趋增多。从1950年起,一些致力于民族独立的政党组织陆续在“比属刚果”出现,如约瑟夫·卡萨武布(Joseph Kasavubu)领导的“阿巴科党”,帕特里斯·埃默齐·卢蒙巴(Patrice Emergy Lumumba)领导的“刚果民族运动党”,莫伊兹·冲伯(Moise Tshombe)领导的“科纳卡特党”,等等。这些政党大多具有强烈的部族和地区色彩,只有“刚果民族运动党”超越部族利益,主张建立统一的民族国家,并提出立即独立的口号。1959年1月4日,“比属刚果”首府利奥波德维尔爆发了大规模的反对殖民统治、要求实现独立的群众运动,斗争迅速扩展到全国各地。比利时当局迫于形势,被迫同意“比属刚果”独立。1960年5~6月,“比属刚果”举行了独立前的大选,结果卡萨武布当选为总统,卢蒙巴被任命为总理。6月30日,“比属刚果”正式宣告独立,定国名为刚果共和国,因首都为利奥波德维尔,简称“刚果(利)”,这也是刚果(金)历史上的第一共和国。刚果(利)虽然在政治上取得了独立,但在经济和军事上仍然受比利时的控制,所以全国各地的反比斗争仍在继续。1960年7月8日,比利时当局借口保护侨民安全,派兵入侵刚果(利),对当地军民的反比活动进行镇压,并从事分裂刚果(利)的活动。7月11日,“科纳卡特党”主席冲伯在比军怂恿和支持下,宣布加丹加省独立。为了抗议比利时军队的入侵及其分裂活动,卢蒙巴政府宣布同比利时断交,并且呼吁联合国进行紧急援助。1960年7月14日,联合国安理会通过决议,要求比利时撤军,并决定派兵到刚果(利)进行调停。7月15日,美国控制下的联合国军开进了刚果(利)。但是,联合国军进入后,不但不积极促使比军立即撤出,反而借口“维护秩序”,对抵抗比军的刚果(利)士兵进行缴械。比利时侵略军则继续扩大在刚果(利)的侵略活动和分裂活动,于8月9日又支持开赛省成立了“开赛矿业共和国”。面对这种复杂形势,卢蒙巴于1960年8月15日向苏联发出军事援助的请求,不久又宣布在全国实行6个月的军事管制。8月26日,卢蒙巴派兵进攻“开赛矿业共和国”,很快就攻占了其“首都”巴克旺加;紧接着又派兵进攻加丹加省的冲伯集团。但就在此时,在刚果(利)政府内部,卢蒙巴总理和卡萨武布总统之间发生分裂,支持卢蒙巴和支持卡萨武布的两派军队不断发生冲突。1960年9月14日,刚果(利)国民军陆军参谋长蒙博托发动军事政变,宣布暂时接管政府权力。随后,联合国军以保护为名软禁了卢蒙巴(1961年遇害)。1961年8月,经联合国调解,刚果(利)组成了以阿杜拉为总理的新政府。新政府得到了美国的支持,刚果(利)国民军也在联合国军的配合下逐渐收复了加丹加和开赛两省。但阿杜拉政府并未得到全国各地的一致拥护,从南到北,从东到西,不断有反对外来干涉、反对现政府的爱国武装斗争发生。1964年7月,冲伯取代阿杜拉出任政府总理,改国名为刚果民主共和国。冲伯上台后镇压了全国各地的爱国武装斗争,但他的政府却未能持续多久。1965年11月24日,刚果民主共和国国民军总司令蒙博托再次发动军事政变,将卡萨武布拉下总统宝座,宣布成立第二共和国,并自任总统。1966年5月,蒙博托将首都利奥波德维尔改名为金沙萨,国名简称“刚果(金)”。1967年5月,蒙博托成立了以他自己为领袖的国家党——人民革命运动,作为控制全国的组织基础,同时禁止其他所有党派活动。1971年10月27日,蒙博托又将国名改为扎伊尔共和国,简称“扎伊尔”。 

蒙博托执政期间,在美、法、比等西方国家的支持下,依靠军队的力量,利用部族矛盾及各派政治势力之间的争斗,拉一派打一派,排斥异己,镇压反对派,维持了长期的独裁统治。国内虽然也发生过不少次军事政变和叛乱,却未能推翻蒙博托政权。 

20世纪90年代初,席卷非洲大陆的政治民主化浪潮波及扎伊尔,蒙博托被迫改行多党制。到1995年底,扎伊尔共有400多个政党,基本上分属总统派和以齐塞克迪为首的反对派两大阵营。几年来扎伊尔政治舞台上主要是这两大派在斗争,一度甚至曾出现两个议会、两个政府的局面。蒙博托在与反对派联盟的斗争中,虽然通过玩弄政治权术,一次次化解了统治危机,但他的统治力却也不断削弱,政权实际上已不能正常运转。政局动荡、民不聊生已成为扎伊尔的真实写照。1996年10月,居住在扎伊尔东部地区的30多万图西族移民班亚穆伦盖族人,为反抗政府对他们的歧视和迫害,利用蒙博托赴国外就医的机会揭竿而起,发动了推翻蒙博托政权的武装斗争。他们组成以洛朗·卡比拉为首的“解放刚果-扎伊尔民主力量联盟”反政府武装,向扎政府军发起了全面进攻。军纪涣散、不得民心的政府军节节败退。1997年5月17日,反政府武装攻占首都金沙萨,宣布接管政权,改国名为刚果民主共和国,简称仍称“刚果(金)”,由卡比拉任总统。5月29日,卡比拉在首都金沙萨举行隆重仪式,正式宣誓就职。 

政治 

卡比拉夺取政权后,废止旧宪法和立法机构,重建国家机器,宣布实行两年的过渡期。1998年8月2日,班亚穆伦格族(原籍卢旺达的图西族,以下简称“班族”)士兵在乌干达和卢旺达军队的支持下发动叛乱,很快占领刚果(金)东部大片领土,并同时从西面发动进攻,一度进逼至离首都30公里处。19日,津巴布韦、安哥拉和纳米比亚决定出兵支持卡比拉政权,至26日收复西部全部失地。乍得也派出2000名士兵援助刚政府军。10月12日,叛军攻占刚政府军东线总指挥部所在地、马尼埃马省首府金杜后,津、安、纳联军决定赴东线作战,与叛军和乌、卢军队形成对峙。此后刚战局长期陷入僵持局面。卡比拉政权积极争取国际社会的同情和支持,宣布将遵守过渡期原定时间表,于1999年开放党禁、通过新宪法和举行大选。 

宪法    1997年5月28日,卡比拉总统颁布关于刚果民主共和国组织和行使权力的003号宪法法令,并宣布废除旧有的宪法。法令规定:刚果民主共和国保障集体和个人的权利和自由。共和国机构为: 

1、共和国总统  国家元首,行政和武装力量首脑,通过经内阁会议审议的法令行使立法权,通过颁布法令行使规章制定权,有权依法铸造硬币和发行纸币。 

2、政府  执行共和国法律和国家元首法令,在国家元首授权下与外国缔结条约,掌管行政部门和武装力量,各部部长对国家元首负责。 

3、法院和法庭  法院和法庭的整体构成司法权力,司法权力独立于立法和行政权力。议会    根据卡比拉总统1997年5月28日颁布的003号宪法法令,共和国总统通过经内阁会议审议的法令行使立法权。旧的立法机构废止。 

政府    本届救国政府于1999年3月15日组成,3月19日扩大,系卡比拉政权第二届政府,由总统、4名国务部长、18名部长和13名副部长共36人组成。总统兼国防部长洛朗-德西雷·卡比拉,内政国务部长加埃唐·卡库奇(Gaetan Kakudji),石油国务部长皮埃尔—维克多·姆波约(Pierre-Victor Mpoyo),外交与国际合作国务部长耶罗迪亚·阿卜杜拉耶·恩东巴希(Yerodia Abdoulaye Ndombasi),计划与贸易国务部长巴迪芒伊·迪朗布·穆伦巴(Badimanyi Dilembu Mulumba),司法部长姆万泽·贡戈洛(Mwenze Kongolo),财政国有企业部长马旺庞加·姆瓦纳·南加(Mawampanga Mwana Nanga),经济与工业部长本巴·绍洛纳(Bemba Saolona),公共工程部长亚吉·西托洛(Yagi Sitolo),卫生部长马沙科·芒巴(Mashako Mamba),邮电部长普罗斯佩·基布韦(Prosper Kibuey),重建部长德尼·卡鲁梅·努比(Denis Kalume Numbi),交通部长巴邦多阿·埃托阿·奥代特(Babandoa Etoa Odette,女),农业与畜牧业部长基唐加·埃希马·穆塞博·埃蒂安(Kitanga Eshima Musebo Etienne),土地事务、环境、渔业和林业部长比希夸博·楚巴卡(Bishikwabo Tshubaka),能源部长巴比·姆巴伊(Babi Mbayi),国民教育部长卡马拉·卢瓦卡伊卡拉(Kamara Rwakaikara),人权部长莱奥纳尔·谢·奥基通杜(Léonard Shé Okitundu),文化与艺术部长朱丽安娜·卢蒙巴(Juliana Lumumba,女),新闻与旅游部长迪迪耶·穆芒吉(Didier Mumengi),公职、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长保罗·卡皮塔·沙邦吉(Paul Kapita Shabangi),矿业部长弗雷德里克·基巴萨·马里巴(Frédéric Kibassa Maliba),社会事务部长莫莱科·莫利瓦(Moleko Moliwa),国防部副部长迪厄多内·卡因贝·邦达库卢(Dieudonné Kayembe Mbandakulu),财政部副部长阿尔贝·卢哈勒韦·迪亚(Albert Luhalwe Diya),交通部副部长阿米西·卡隆达亚(Amisi Kalondaya),环境部副部长巴纳穆埃雷·巴里耶纳(Banamuhere Baliene),能源部副部长莱奥纳尔·贝莱盖·塔布(Léonard Beleke Tabu),外交部副部长戴维·姆布旺吉姆(David Mbwankiem),内政部副部长穆伦巴·卡奇(Mulumba Katchy),高等与大学教育部副部长马库旺扎·巴图马尼萨(Makwanza Batumanisa),初级、中级和职业教育部副部长梅达尔·卡扬巴·巴迪耶(Médard Kayamba Badye),新闻与旅游部副部长帕斯卡丽娜·比利尼奥·图瓦恩(Pascaline Birinyo Thoin,女),国际合作部副部长哈桑·塔辛达·乌巴·塔辛达(Hassan Tasinda Uba Tasinda),社会事务部副部长玛吉克·翁·伊莎贝尔·冲贝(Majik Wom Isabelle Tshombe,女),卫生部副部长欧·康布·卡邦古(O.Kambu Kabangu)。 

行政区划    全国划分为10个省和一个直辖市金沙萨。名称及首府如下: 

省名                     首府 

下刚果(Bas-Congo)      马塔迪(Matadi) 

班顿杜(Bandundu)       班顿杜(Bandundu) 

赤道(Equateur)         姆班达卡(Mbandaka) 

东方(Orientale)        基桑加尼(Kisangani) 

东开赛(Kasai Oriental) 姆布吉—马伊(Mbuji-Mayi) 

西开赛(Kasai Occidental卡南加(Kananga) 

加丹加(Katanga)        卢本巴希(Lubunmbashi) 

北基伍(Nord-Kivu)      戈马(Goma) 

南基伍(Sud-Kivu)       布卡武(Bukavu) 

马尼埃马(Maniema)      金杜(Kindu) 

政党    1990年4月前扎伊尔实行多党制后,曾涌现出428个政党(其中在内政部注册的约370个),分属总统派“政治会议力量”、激进反对派“激进神圣联盟”和温和反对派三大派,但实际上活动的只有20多个。卡比拉执政后确定“解放刚果民主力量联盟”(Alliance des Forces Démocratiques pour la Libération du Congo,简称“解盟”)的领导地位,宣布在为期两年的“重新民主化过渡期”内禁止一切政治性游行,并中止所有政党活动。 

解盟成立于1996年10月18日,由卡比拉的人民革命党(Parti de la Révolution Populaire,1967年成立)、德奥格拉西斯·布盖拉(Déogracias Bugera)的人民民主联盟(Alliance Démocratique Des Peuples,1995年成立)、安德烈·基萨斯·恩甘杜(Andre Kisase Ngandu)的争取民主全国抵抗委员会(Conseil National De Resistance Pour La Democratie)和马萨苏·宁达加(Masasu Nindaga)的扎伊尔解放革命运动(Mouvement Revolutionnaire Pour La Liberation Du Zaire)等4个政党组成。1997年6月5日,独立民族主义党加入解盟。卡比拉初为协调员,后任主席至今。班族领袖布盖拉任总书记,1998年6月1日布盖拉出任总统府国务部长后,总书记一职由前青年体育部长穆通博·奇巴勒(Mutombo Tshibal)接替。1998年8月班族叛乱后,布盖拉弃职出走。恩甘杜为武装力量总司令,1997年1月16日阵亡。马萨苏接任总司令,后任总统安全顾问,1997年11月因违反军纪被逮捕。 

重要人物 

洛朗-德西雷·卡比拉总统,1941年生于加丹加省,卢巴族(一说隆达族)人。1957~1960年在法国南锡大学学习经济。1961年追随刚果独立斗争民主英雄卢蒙巴,参加刚果“全国解放委员会”的武装斗争,1964年任革命最高委员会副主席、东线总司令、卢蒙巴民族运动青年负责人。1965年斗争失败后,卡率残部数百人在刚、坦、布交界地区进行游击斗争。1967年成立“人民革命党”,1980年与其他4个组织成立“刚果(金)解放委员会”,主张推翻蒙博托政权独裁统治,建立多党民主制。蒙博托对其多次围剿,卡被迫流亡肯尼亚、乌干达。1996年10月,成立“解放刚果-扎伊尔民主力量联盟”,发动反蒙战争。1997年5月17日推翻蒙政权,卡自任总统。讲法语、英语、斯瓦希里语、契卢巴语。1997年12月14~20日曾应江泽民主席邀请来华进行国事访问。 

经济 

刚果(金)是非洲大陆各种自然资源非常丰富的国家。然而,在蒙博托统治刚果(金)的30多年间,由于政府经济政策失误,管理无能,腐败现象严重,加上政治上各种不稳定因素的影响,以及国际初级产品市场价格的不利波动,刚果(金)的经济不但未因其得天独厚的自然禀赋获得较快的发展,反而是不断走向恶化。据统计,在1968~1974年的6年间,刚果(金)的实际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率曾高达7%;20世纪70年代后半期每年均为负增长;80年代的年均增长率为1.7%。90年代在蒙博托下台前,因政局动荡加剧,刚果(金)的经济更是以年均6.6%的负增长率在下降,形势极为严峻。政府已丧失有效控制经济的能力,财政入不敷出,国家信贷完全失去信誉,人民生活日趋艰难。刚果(金)的人均国内生产总值1965年还高达377美元,1997年已降为110美元,在世界最贫穷的40多个国家中居倒数第二。蒙博托留给卡比拉的无疑是一个烂摊子。卡比拉能否收拾这个烂摊子,能否使刚果(金)的经济迅速得到恢复和发展,是他能否赢得民心从而巩固其政权的关键,也是刚果(金)人民能否摆脱贫困、刚果民主共和国能否走向繁荣昌盛的希望所在。卡比拉已宣布要在刚果(金)建立“社会市场经济”。对于什么是“社会市场经济”,卡比拉还未做系统阐述。但通过卡比拉及其发言人在各种场合发表的重要言论,我们对新政权的经济政策大致可概括如下:强调独立自主和自力更生,希望通过刚果(金)人民自己的双手,建立和壮大国家的经济实力;主张大力开发矿业、森林和农业资源,使其成为国家经济建设的龙头;注重各种经济成分的协调发展,特别是矿业开发与作为国家根本的农业生产之间的协调发展;主张大力加强公路、铁路、桥梁、通讯等基础设施的建设;鼓励引进外国资本和先进技术,同时注意培养本国经济建设人才;主张加快中部非洲乃至全非经济一体化的步伐。卡比拉政府还宣布了一项“经济重建计划”,重点是修建医院,修建公路,设立由电脑管理的就业中心,以及在全国铺设输油管。这些政策和计划能否使刚果(金)走上经济复苏之路,还有待时间观察。 

据非洲发展银行1999年发展报告,1998年国内生产总值为69.64亿美元,1980~1990年的年均增长率为-3.4%,1991~1998年为-3.0%。另据世界银行1998/1999年发展报告,1997年人均收入为110美元,在世界上排名第131。 

货币名称:新扎伊尔(New Zaire) 

汇率(1997年):1美元=137500新扎伊尔 

通货膨胀率(1997年):471%。 

资源    刚果(金)自然资源丰富,矿藏尤盛,素有“中非宝石”和“非洲原料库”之称。铜是最主要矿藏,蕴藏量5200万吨,居世界第四位。钴储量50万吨。工业用钻石、锌、锰、锡、钽、锗、钨、镉、镍、铬等也有可观藏量,还有铁、金、银、白金、铝、磷酸盐等矿藏。煤的储量约6000万吨。西部大西洋沿岸和近海地区石油已探明储量为2500万吨。水力资源也很丰富,蕴藏发电量约1亿千瓦,占非洲总储量的40%。此外,全国国土面积的74%以上为森林覆盖,盛产乌木、红木、花梨木、黄漆木等贵重木材。拥有各种哺乳动物415种,各种鸟类736种,各种植物11000种。 

工矿业    据非洲发展银行1999年发展报告,1997年工矿业生产总值为17.22亿美元,占国内生产总值的28.3%。矿业原是刚果(金)的经济支柱,其中铜、钴和工业用钻石矿的开采与加工尤为重要。1990年,矿业产值约占国内生产总值的17%,矿产品出口收入约占出口总收入的75%。近年来,矿业生产急剧滑坡,1995年产值仅占国内生产总值的4.4%,但矿产品出口收入占出口总收入的比重却升至92%。铜矿和钴矿主要由国有的刚果矿业总公司控制。从独立至20世纪80年代末,铜、钴的年产量分别保持在50万吨和1.7万吨的水平上。1996年,铜、钴的产量分别降至37?400吨和5?100吨。刚果(金)原为世界第七大铜生产国和第一大钴生产国,现已分别降为世界第二十和第三位。不过,铜、钴仍占刚果(金)出口收入的20%左右。 

刚果(金)还是世界第三大工业用钻石生产国。由于钻石矿主要由私人控制,生产基本上未出现大的滑坡。1995年工业用钻石的产量曾高达2200万克拉,主要供出口,是国家最大的创汇产业,出口收入占当年出口总收入的47.3%。此外,每年走私出口的钻石也高达数亿美元。 

刚果(金)的制造业主要工业门类有食品、纺织、水泥、制鞋、化学、制药、汽车装配和木材加工等门类,其产值在20世纪80年代曾占国内生产生产总值的33%,1994年降为15.6%,其中制造业从14%降为5.5%。近年来,因资金短缺,原料供应不足、国内购买力持续下降以及社会动荡等原因,开工率仅约30%。1995年主要工业产品产量:玉米粉1.12万吨,食糖8.25万吨,啤酒178万瓶,香烟330万盒,印染布1573万平方米,鞋160万双,肥皂4.67万吨,水泥19.4万吨,轮胎12.3万个,玻璃瓶1978万个,装配车辆158辆。 

农业    刚果(金)全国拥有可耕地1亿公顷,已耕地近600万公顷。虽然可耕地面积只占国土总面积的3%,但适宜的地理环境和气候条件使其适合多种粮食和经济作物的种植。主要粮食作物有木薯、玉米、水稻和大蕉等,多由农民小规模经营;主要经济作物有咖啡、棕榈油和棕榈仁、橡胶、棉花、可可和烟草等,多由大种植园经营。独立初期,农产品出口曾占国家出口收入的40%左右。到了80年代,农业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稳定在32%左右。90年代以来,因矿业部门不景气,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上升,1997年达到57.9%,全国劳动力人口中的60%以上从事农业劳动。本来,刚果(金)不仅有粮食自给的能力,而且有粮食净出口的潜力。但政府长期以来执行重矿轻农政策,导致刚果(金)的农业一直处于自然经济状态,无法满足国内的粮食需求,1997年进口各类粮食价值2.948亿美元,农产品在国家出口收入中的比重也降到了12%左右。 

能源    刚果(金)水力资源丰富,蕴藏发电量1.06亿千瓦,占非洲水力资源的50%,世界的13%,但水力资源还没有完全开发出来。目前全国有装机容量在1000千瓦以上的水电站约30座,其中最大最著名的是地处扎伊尔河下游的英加水电站。所有水电站可供电77.4亿度,除自给外,还向邻国少量出口。刚果(金)近海地区还有石油资源,近年来每年的产量在800万桶以上。但由于缺少炼油设备,刚果(金)所产石油几乎全部出口,同时国内所需的不少能源产品却不得不从国外进口。 

交通运输    刚果(金)的交通运输设施基本上是在殖民时代兴建的,独立以后政府很少投资维护和新建,所以,整个交通运输系统处于日益恶化的状况。公路总长14.5万公里,其中沥青路2500公里,路况普遍不好。铁路总长5?252公里,主要分布在南部矿区,与坦赞铁路相连,并可通往安哥拉的洛比托港,但自安哥拉发生内战后这条铁路线就关闭了。扎伊尔河干支流有1.5万公里可通航,主要港口有马塔迪、博马和巴纳纳。其中马塔迪港是国内最大的海运兼河运港口,1995年进出口货运总量110多万吨,辟有通往西非、地中海国家、法国、北欧、美国和日本五条远洋定期航班。年海运货物约150万吨。空运在刚果(金)的运输系统中曾占重要地位,已开辟国内航线3.9万公里,非洲航线1.4万公里,洲际航线2.4万公里。金沙萨、卢本巴西、戈马和基桑加尼各有1个国际机场,全国有35个普通机场,100个小机场。但由于管理不善,航运业务日趋衰落。曾被戏称为“可能飞行航空公司”的“扎伊尔航空公司”已于1995年破产。目前,航运业务主要由40多家私营公司经营,规模普遍较小,只有西贝(Scibe)航空公司和沙贝尔(Shabair)航空公司飞行国际航线。 

刚果(金)的通讯设施在非洲也是最落后的,1980年时仅有3万条电话线,平均每千人不足1条,且接通率极低。在这种情况下,众多的达官显贵近年来已舍弃了传统电话,而改用移动电话。 

针对上述情况,卡比拉政府已把修建交通运输设施作为经济重建计划的重点。但基础设施建设向来是既耗资又费时,所以,刚果(金)的交通运输设施在短期内恐难有大的改观。财政金融    刚果(金)的财政收入过去主要靠税收,特别是矿业税;支出主要用于经常支出,特别是政府雇员的工资支出。近年来,由于矿业不景气,矿业税收入减少,财政越来越入不敷出。蒙博托政府便开动印钞机来弥补赤字,结果不但于事无补,反而造成恶性通货膨胀。1994年刚果(金)的通货膨胀率曾高达23761%。国家的财政金融系统实际上已处于瘫痪状态,非正规经济部门和传统的自然经济反而占据了主流经济的地位。 

1998年国家财政预算为:收入7.444亿美元,支出7.444亿美元,力求保持收支平衡。刚果(金)在独立初期使用的货币为比利时法郎。1971年蒙博托将刚果(金)改名为扎伊尔时,同时发行名叫“扎伊尔”的新货币,取代比利时法郎,并确定1扎伊尔=2美元。从20世纪80年代起,随着刚果(金)经济一再滑坡,加上政府滥印钞票,扎伊尔不断贬值。1992年出现了面值为500百万的大钞,但价值只相当于0.66美元。1993年10月,蒙博托再次进行货币改革,以“新扎伊尔”代替扎伊尔,规定1新扎伊尔=300万扎伊尔,3新扎伊尔=1美元。另设辅币“尼古达”,1新扎伊尔=100尼古达。由于没有储备支持,将本币贬值近30%的这次改革并不成功,新扎伊尔继续不断贬值。到了1997年5月,新扎伊尔对美元的比价又跌至180000∶1,人们在日常交易中使用新扎伊尔已不再一张张数钱,而是用秤来称,或者干脆在交易中用美元结算或以物易物。卡比拉政府执政后,已宣布将要用一种叫“刚果法郎”的新货币取代新扎伊尔,但目前新货币还未正式发行,新扎伊尔仍在使用之中。 

刚果(金)的债务负担沉重。据非洲发展银行1999年发展报告,1997年外债总额为143.9亿美元,占国内生产总值的217.5%。1980~1990年外债还本付息年均增长率为22.6%,1991~1997年为-21.1%。 

刚果(金)未发表近期外汇储备数字,据估计目前的储备仅够维持约一个月的进口费用。刚果(金)的中央银行为刚果国民银行,建于1964年(原名扎伊尔银行),总部设在金沙萨。其他重要商业银行有刚果商业银行、(刚果)非洲大陆银行、农业信贷银行、刚果外贸银行、刚果储蓄银行、(刚果)花旗银行等。 

对外贸易    刚果(金)的经济结构比较单一,工业很不发达,所以,对外贸易在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主要出口工业用钻石、铜、钴、石油、黄金和咖啡,进口食品、日用消费品、机电产品、生产资料和能源产品。主要贸易伙伴是比利时、法国、美国和南非。近年来,不少日用消费品改从中国大陆、香港、台湾、韩国以及一些东南亚国家进口。货物贸易出大于进,故能常年保持顺差;而服务贸易进大于出,造成了经常项目的较大赤字。 

外资及外援    在蒙博托执政的最后几年,刚果(金)已无外国直接投资流入。卡比拉执政后,经济重建成为当务之急,而重建的关键是筹集资金。美国、法国和欧盟已表示愿意帮助卡比拉重建国家。但卡比拉政府对于利用外资似乎很谨慎。它宣布的外资政策方针如下:各种形式的投资在签约时必须向刚果(金)政府交纳计划投资总额15%的无偿保证金;禁止外商垄断任何经济部门,所有的投资项目必须有刚果人的资本参与;投资者应负责所投资地区交通运输等基础设施的建设;在矿业部门投资,除上述规定外,还要求投资者提交详细的生产计划及兴建学校和医院的方案,要求包括经理在内的雇员应以刚果人为主,付给他们的工资不应低于国际水准。这样的外资政策是相当苛刻的,估计新政府在具体执行过程中会灵活一些,否则难以吸引外资。 

外国援助    1991年9月西方国家对前扎伊尔实行经济制裁,中止了官方援助,仅提供人道援助和非政府组织援助。1992~1996年共获外援11.18亿美元,其中双边援助6.63亿美元,占59.3%;多边援助4.55亿美元,占40.7%。意大利近年来大幅增加双边援助,成为刚最大的援助国,1992~1996年间共提供1.727亿美元;德国提供1.365亿美元,位居第二;以后依次为比利时(1.219亿美元)、美国(0.57亿美元)和法国(0.535亿美元)。 

据非洲发展银行的统计数字,1985~1997年共获各种发展援助18.511亿美元。 

人民生活    据非洲发展银行的统计数字,1997年的出生率为43.8‰,死亡率为12.9‰,5岁以下儿童的死亡率为86‰。预期寿命为54岁。生育率为每一妇女6.1胎。获得安全饮用水的人口1995年占总人口的25%,获得卫生设施的人口占26%。1996年1月1日,将公务人员最低月工资由10.9美元提高为35美元。全国有医院、诊所、防疫站和疗养院4382所,医生1456人,床位7.96万张。平均3.38万人1名医生,1800人1名护理人员。 

军事 

刚果(金)的军事力量在蒙博托时代是相当强大的。蒙博托实行义务兵役制,由他本人独揽军事大权。1994年的时候,全国共有正规军28100人,其中陆军25000人,编有步兵师和特种部队师各1个;海军1300人;空军1800人,编有5个飞行队和1个运输联队。另有宪兵21000人,国民警卫队10000人。然而,这支军队长期以来纪律涣散,腐败透顶,所以很快就在卡比拉反政府武装的进攻下崩溃了。卡比拉的武装最初只有3000多人,后来发展壮大到10余万人。对现已夺取政权的卡比拉来说,他在巩固政权的道路上面临的最复杂的问题就是安全问题。卡比拉政府缺少建立一支全国性军队的必要条件,它目前所拥有的只是一支初具规模的大杂烩部队。除非能够把这些军队组建成统一的、纪律严明的整体,否则卡比拉只能依赖向其他一些非洲国家借用官兵。1998年8月爆发武装冲突后,刚果金军高层指挥官变动较大。目前刚果(金)正在津巴布韦和安哥拉的帮助下训练新的军队。 

文化教育 

经济危机和社会动荡使刚果(金)的文化教育事业大受影响。近年来,刚果(金)的适龄儿童入学率有下降趋势,文盲率有上升趋势。国家早在1972年就实行了教育国有化,并规定小学实行为6年义务教育制,但在公立学校,教师流失严重,学生辍学率极高,义务教育根本得不到保证。目前80%的小学和60%的中学由教会经营。1980年刚果(金)的小学入学率还高达92%,到1997年为70%。中学入学率为30%。1972年政府的教育预算曾占当年国家预算支出的15.1%,1995年已降至0.8%。1995年成人文盲率为23.5%,其中男性15%,女性32%。目前全国共有小学约1万所,中学约3000所,国立大学4所,省立大学1所。教育的低速发展必将制约刚果(金)未来的经济发展。 

对外关系 

卡比拉政权奉行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反对一切外来干涉。主张睦邻友好,致力于发展与非洲和其他发展中国家的关系;积极参与和推动地区经济和安全合作,加入了南部非洲发展共同体。在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利互惠的基础上发展同世界各国的友好合作。刚果金现为联合国人权委员会成员国,任期至1999年。截至1994年4月,刚果金已同100个国家建立外交关系。 

同中国关系    1961年2月20日两国建交,9月18日两国关系因故中断。1972年11月24日两国实现关系正常化。此后,两国领导人互访不断,蒙博托总统5次访华,赵紫阳总理、田纪云副总理、钱其琛副总理兼外长、李铁映国务委员等曾访问前扎伊尔。卡比拉政权建立后,两国关系继续发展。1997年9月,外交部吉佩定部长助理访刚果金。1997年12月14~20日,应江泽民主席的邀请,卡比拉总统对中国进行国事访问。1998年中国同刚果民主共和国进出口商品总额为6324.5万美元,其中中方出口额为6100.4万美元,进口额为224.1万美元。 

同美国关系    蒙博托在美国支持下上台,执政初期,与美关系密切。20世纪70年代,蒙在国际事务中公开批评美国对非政策,曾先后驱逐两任美国大使,两国关系一度紧张。90年代前扎伊尔多党民主化进程中,美支持以齐塞凯迪为首的反对派,中止了对政府的军援和发展援助,并禁止蒙博托总统及其合作者进入美国。前扎内战爆发后,美支持卡比拉领导的反政府武装。卡比拉夺取全国政权后,美率先承认新政权,旋即派总统特使访刚,并提供1400万美元援助用于安置难民和改善卫生条件。1997年12月,美国务卿奥尔布赖特访刚。刚外长比齐马于1997年7月5日访美。但刚美在人权、民主等问题上存在矛盾。1998年8月刚武装冲突爆发后,美采取偏袒乌、卢的立场,与刚关系恶化。10月26日至11月5日,美国总统特使、非洲事务助理国务卿苏珊·赖斯先后访问南非、安哥拉、刚果(金)、赞比亚、津巴布韦、卢旺达和乌干达,调解刚冲突。 

同法国关系    法国是前扎伊尔主要贸易伙伴和援助国。90年代,法开始与美国和比利时一起推动前扎的多党民主化进程,后逐步松动对前扎政策,两国关系开始改善。1994年6月蒙博托政权为法在卢旺达实行的“绿松石行动”提供军事基地。法总统希拉克执政后,率先接受蒙博托以私人身份访法,并部分恢复同前扎的政府间合作。刚新政权成立后,双方虽有接触,但总体关系冷淡,法强调民主、人权等问题,尚未恢复经济合作。1997年11月,卡比拉未参加在河内举行的法语国家首脑会议。1998年8月刚冲突爆发后,法国曾参与调解,并在11月底召开的第20届法非首脑会议期间促使有关交战国达成口头停火协议。目前刚与法关系有所改善。 

同比利时关系    比系刚果金前宗主国,在前扎时期是重要的援助国和贸易伙伴。90年代初,比在前扎多党民主风潮中支持反对派,对前扎实行全面经济制裁,两国关系陷入危机。卡比拉执政后,比与新政权建立关系。1997年6月和7月,比利时合作国务秘书雷吉纳尔德·莫里斯两度往访,参加刚果金重建会议,允恢复两国间自1990年中断的合作。此后又向刚果金提供了3000万美元援助,主要用于卫生和教育领域。1997年7月,刚果金外长访问比利时。 

同德国关系    1997年8月,德国外交部非洲司长率政府、议会代表团访刚果金。德方表示,援助一个稳定、和平、睦邻友好的大刚果符合德国的利益,德愿重新启动两国的密切合作。德已开始恢复1991年以来中止的原有合作项目。 

同非洲国家关系    卡比拉政权成立后,将发展与非洲国家的友好合作关系置于首位。卡在执政不到两年的时间内,对非洲国家各种名义的访问已达数十次之多,并主办了数次区域性首脑会议。刚果金重点发展与南部非洲国家的关系,加入了南部非洲发展共同体,并与纳米比亚、津巴布韦、南非等国签署了矿业、交通、贸易等多项合作协议。1998年刚果金冲突爆发后,刚果金争取到津巴布韦、安哥拉和纳米比亚的直接军事支援,并与津签署了为期10年的一揽子经贸合作协议。乌干达、卢旺达等国曾大力支持卡比拉武装推翻蒙博托政权,卡执政后多次要求遣返乌、卢军人,并请乌、卢矛盾日益尖锐。冲突爆发后,刚果金与乌、卢关系全面恶化。刚果金政府指责乌、卢对其入侵,多次要求联合国安理会和国际社会予以谴责。卡比拉政权积极改善同刚果(布)、加蓬和中非等原支持蒙博托的中部和西部非洲法语国家的关系,分别与中非和刚果(布)签订了共同防务条约和互不侵犯条约,争取到乍得的军事援助和西非国家的道义支持。卡比拉还不顾美、英等国禁飞令,多次出访利比亚并两次秘密访问苏丹,争取军事财政援助。



【本文地址】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CopyRight 2018-2019 办公设备维修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502275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