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化一下:“中非宝石”刚果(金),为什么成了“人间炼狱”?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刚果金在非洲国家什么水平 消化一下:“中非宝石”刚果(金),为什么成了“人间炼狱”?

消化一下:“中非宝石”刚果(金),为什么成了“人间炼狱”?

2024-06-11 11:12|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大家好,我是在观网陪您看世界的谷智轩。近期有外媒称,刚果(金)政府以非法采矿、破坏环境为由,叫停多家中国矿企,并对中企经营的铜钴矿项目发起调查。我外交部表示,中方支持刚果(金)依法打击非法经营,并责成涉事公司停工离开。刚果(金)这个名字,对很多朋友来说并不陌生,无外乎又一个“非洲穷国”。事实上,刚果(金)是非洲第二大国,坐拥令全世界眼红的丰富资源,本可以“躺着卖矿”。然而,国内尖锐的民族矛盾,加上长期战乱与分裂,彻底摧毁了这个国家人民的未来。刚果(金)现在人均GDP不足500美元,全世界倒数,还是寨卡、埃波拉病毒的发源地。本期《消化一下》就带大家看看,“中非宝石”刚果(金),如何成了世界上最穷的国家之一。

500

首先,世界上有两个刚果,一个刚果(布),一个刚果(金)。今天的主角刚果(金),位于中非的赤道心脏地带,人口近8700万,国土面积235万平方公里,相当于四分之一个中国,妥妥的非洲第二大国。这里有世界上第二大热带雨林,农牧业发达,盛产咖啡、可可、棉花与橡胶。东边挨着坦噶尼喀湖所在的大湖地区,西边是世界流量第二大河刚果河,水资源充沛。

 

更重要的是,刚果(金)有着“中非宝石”、“世界原料宝库”的美誉。举个例子,大家常用的手机、电子产品里面的芯片,钽元素必不可少,而刚果(金)的钽铌矿占全球储量90%。这个国家还有着全世界15%的铜矿,储量排第一的钴矿、铀矿,以及排第二的钻石。有人开玩笑说,除了人工合成的,刚果(金)什么矿产都能找到,实属一个坐在矿山上的国家。

历史上,班图人13世纪在刚果河流域建立了刚果王国。15世纪末,葡萄牙殖民者和传教士抵达,与刚果王国做起了奴隶贸易生意,每年向美洲“出口”一万名黑奴。为了从殖民者手上挣“血钱”,当地部族间经常爆发战争,相互结下了梁子。后来,葡萄牙人背信弃义,发动军事入侵,杀死刚果国王安东尼奥一世。刚果王国从此一蹶不振,几经分裂后,消失在历史长河中。

500

说起刚果的现代历史,就不能绕开一个人——比利时国王利奥波德二世。1885年,利奥波德二世利用西方列强之间的矛盾,攫取了刚果这块土地,还打着“慈善”、“人权”的旗号,成立了所谓“刚果自由邦”。翻译翻译,这个“空壳”国王,把当时约8个比利时大的土地变成了私产,他一人说了算。面对工业革命巨大的原料需求,利奥波德二世强迫当地土著采集橡胶、象牙等资源,疯狂捞金。但刚果普通人的生活,却比奴隶还不如:如果每天完不成工作,就会被砍手甚至杀掉。欠下的工作量,可以用砍掉的手弥补,甚至有部落相互杀人拼“KPI”,比利时承诺的“人权”成了弥天大谎。

 

当时的比利时人总督里昂·罗姆,有个令人毛骨悚然的“爱好”:用成排的死者头骨装饰他的花园。康拉德的著名小说《黑暗的心》中,反派人物的原型,就是这个总督。而这部批判帝国主义殖民的小说,为一些知名电影提供了创作灵感。

虽然刚果成了“比利时国王的后花园”,但它的人民不堪忍受欺压,多次发动起义。比利时于是引入“带英”传统艺能,搞间接统治、分而治之,在当地任命酋长,行政、司法、宗教权力一把抓。殖民者给酋长发薪水,只要他们效忠,根本不考虑当地的族群分布。酋长之位还能家族继承,一人得道,鸡犬升天,在地方形成了稳定的族群政治格局。

今天的刚果(金)境内,共有254个部族,班图语系的主体族群占总人口84%。殖民时期,刚果交通闭塞。 绝大部分老百姓只认族群,对国家根本没概念。比利时人把挑拨族群矛盾、“分而治之”玩得炉火纯青。在刚果东北部,他们支持游牧民族管理农耕民族。在南部资源丰饶的加丹加,又强行迁入班图族移民,占据原住民俾(bǐ)格米人的土地。俾格米人沦为廉价的农业劳动力,长期过着低贱的生活,渴望翻身,所以加丹加一直有强烈的分离主义根基。

500

而所有族群矛盾之最,要属比利时迁入的班亚旺达人,与本土金亚旺达人争夺土地的矛盾。班亚旺达人分布在今天的卢旺达、乌干达、布隆迪一带。比利时殖民者连哄带骗,编出“鼻子宽度不同”等奇葩理由,硬生生把他们拆成胡图族和图西族。图西族只有胡图族人口的六分之一,却受到重用,许多人当上酋长,过着“人上人”的生活,还管理胡图族与本土族群,仇恨值拉满。对图西族的清算,最终引爆了惨绝人寰的“卢旺达大屠杀”,也把刚果卷入内战,根子就是比利时人埋的“雷”。

到1908年,比利时的残忍殖民引发了大量声讨,大英帝国也“眼红”刚果这块宝地,施压比利时政府从国王手中接管“刚果自由邦”,改名为比属刚果殖民地。据估计,“刚果自由邦”存在短短20多年,造成高达1000万刚果人死亡,占当时总人口的一半。

1960年,在战后民族解放运动浪潮下,比属刚果宣布独立,成立了刚果民主共和国。首任总理卢蒙巴居功至伟。他农民出身、干过工会,因宣扬民族独立,曾被殖民当局逮捕。卢蒙巴主张建立一个完整的刚果、团结各族,坚决反对分裂,是刚果人民心中的“民族独立之父”,也成为比利时人的眼中钉。

虽然卢蒙巴主张全国统一,但许多地方根本不是一条心。大选刚过,加丹加省率先宣布独立,内战爆发。叛军甚至当起了“带路党”,重新邀请比利时军队介入,打击民选政府。卢蒙巴宣布与比利时断交,并向联合国、苏联求助。一看共产主义的”多米诺骨牌”要在中非连成片,美国慌了,跟盟友比利时合计,由CIA策划发动政变,支持刚果军方参谋长蒙博托上台。“民族英雄”卢蒙巴遭到软禁,1961年被叛军中的白人佣兵杀害,说白了,就是美国联合比利时“借刀杀人”。此后,刚果进入长达32年的蒙博托独裁统治时代。

蒙博托这个人在B站知识区很出名,身为“20世纪非洲三大暴君之一”,戴着标志性的豹纹帽,自己取了个拗口的名字,意思是“从未输过的公鸡”。蒙博托任人唯亲、贪污腐败,把整个国家当成提款机;他脾气古怪、残忍嗜杀,给刚果人民带来了巨大的痛苦。这些是洗不掉的黑点,也是刚果发展不起来的原因之一,但我们今天重点聊他的民族政策。

500

蒙博托靠美欧的支持上台,在国内独揽大权。为了巩固独裁,他一边清理殖民遗毒,一边压制地方主义,推动塑造刚果的国家认同,想把散装的各族群“拧成一股绳”。

70年代,蒙博托在政治上实行“去族群化”改革,将全国21个省合并成8个省,禁止任何以族群为基础的政治活动,各级官员轮调,避免同族扎堆、形成山头。他还试图削减地方酋长的数量、废除酋长继承制,但遭到激烈的反对而作罢。经济上,蒙博托搞了“国有化”运动,通过法律收缴所有土地、矿产和外资企业,由国家分配,希望打破族群界限,削弱酋长权力,争取国民经济独立。但由于中央政府贪腐成风,大量土地、资产落入蒙博托的亲信和官僚之手。全国至少1500家外企被收归国有,政府一个子也不赔,于是外资纷纷逃离。加上70年代国际铜价跳水,刚果卖矿无门,国民经济陷入崩溃。到1990年,刚果外债高达100亿美元。这期间,许多失去土地的农民,只能依附地方族群势力。蒙博托折腾一通,反倒给地方主义添了把火。

 

在社会文化领域,蒙博托发起“真实性”运动,翻译翻译,就是“本土化”、“刚果优先”,宣扬刚果人民有共同的历史、共同的祖先,以此树立民族自豪感、统一民族认同。他打压天主教会,推广民族服饰、民族语言,在全国兴起“改名运动”,消除比利时殖民影响,比如把刚果民主共和国,更名为扎伊尔共和国,首都利奥波德维尔,改成金沙萨。

这些政策,对于促进民族融合、培养国民意识,客观上有一定作用,但本质上都是为蒙博托的个人独裁服务。加上政府腐败、任人唯亲,未能打破地方主义的根基。强推共同价值观,不可能被大多数人接受。经济上被剥夺,民众反而进一步倒向地方势力。

而蒙博托之所以能当30多年的“土皇帝”,靠的就是冷战期间西方大国撑腰。60年代,一河之隔的原法属刚果独立,在苏联老大哥支持下,成立“刚果人民共和国”。而刚果(金)资源丰富、位置重要,美国全力扶持蒙博托,只要答应“反共”,dollar马上送到。无论是内部叛乱还是与邻国的矛盾,西方国家都鼎力支持。但捂盖子不能解决问题。

冷战结束后,蒙博托立即失去利用价值,美国瞬间翻脸,以断绝援助威胁刚果搞“民主化改革”。众多政党像雨后春笋般冒出来,代表本土族群,发泄对外来移民、尤其是图西族“人上人”的不满,政坛暗潮涌动。蒙博托为了争取选票,也开始排斥图西人,拉拢本地族群。这成为日后内战爆发的导火索。

1994年,卢旺达政局突变,胡图族、图西族互搞大屠杀,造成100万人死亡,上百万难民逃往刚果,本土族群的排外情绪进一步高涨。1996年,刚果南基伍省政府下达最后通牒,要赶走当地的图西人,图西人于是掀起武装叛乱。卢旺达、乌干达趁机派兵6万入侵刚果,与图西同胞共同作战,是为第一次刚果内战。

1997年,抱上了大腿的图西人武装“解放扎伊尔—刚果民主力量联盟”攻入金沙萨,赶走了蒙博托,组织领导人卡比拉当上总统。然而仅一年后,刚果(金)又陷入规模更大的第二次内战。这一次,主角从蒙博托换成了卡比拉。

卡比拉生于刚果南部的加丹加省,早年追随卢蒙巴走左翼路线,反抗蒙博托政府。他和切·格瓦拉共同战斗过,还曾得到中国援助,在南基伍省开辟根据地,期间结识了后来的“大腿”——乌干达总统穆塞韦尼、卢旺达总统卡加梅。但夺权后,卡比拉尴尬地发现,请神容易送神难,新政府里到处是卢旺达、乌干达的顾问,自己被架空了。那两国希望图西族掌握刚果政府大权;但经历了殖民地、蒙博托统治,刚果的广大本土族群,强烈要求驱逐图西人。出身本土卢巴族的卡比拉,最终站在国内一边,跟曾经的盟友翻脸。1998年7月,他将军队参谋长——一名卢旺达军官解职,并要求所有卢军离开。一个月后,图西人在卢、乌两国支持下,再度掀起反叛。这就是第二次刚果内战。

卡比拉随后换了一批“大腿”:安哥拉、苏丹、津巴布韦和纳米比亚。他们出兵的理由五花八门:有的是援助在刚果的同族“亲家”,有的是打击藏在刚果的本国反对派、有的为了遏制卢旺达、乌干达的扩张,有的单纯想从战争中分一杯羹。你方唱罢我登场,整个中非大湖地区被卷入战火,超过540万民众丧生,这次内战也被称为“非洲世界大战”。

相比第一次内战,第二场耗时5年,但绝大部分时间与政治目的无关,纯粹是为经济掠夺、以战养战。小国卢旺达、乌干达资源匮乏,出兵期间,疯狂掠夺刚果东部的富矿区,大量走私黄金、钻石和各种农矿产品,赚麻了。卢旺达总统卡加梅吹嘘,在刚果(金)打仗经费全靠“自筹”。卢旺达基本不出口矿产,却一跃成为卖矿大国,30%的收入靠“抢”。1996年,乌干达从刚果(金)掠夺了价值6000万美元的黄金,当年黄金出口飙升至1.1亿美元,是两年前的10倍。而这些财宝的主要买家,都是西方国家的大企业,资本家们对“血钱”、“血钻”来者不拒,给了卢旺达、乌干达更多的理由拖延战争,发战争财。

 刚果(金)东部的地方割据势力,也与乌干达、卢旺达勾结,占据矿场、招募劳工,把矿产走私到这两国,形成一条完整供应链。如果停火撤军,局势稳定,这类走私行为必然终止,他们也就没得赚了。可以说,各方都有借战争“吸血”的动机,只有普通老百姓遭殃。

截至2002年签署和平协议,旷日持久的内战,对刚果(金)的国民经济造成巨大破坏,导致严重的人道主义危机。540万死难者当中,绝大部分死于饥荒与瘟疫。内战结束时,全国三分之一的人口严重缺少食物,东部地区三分之二的人口营养不良。2001年,刚果(金)有200万艾滋病患者,12万人死亡,约100万人成为孤儿。同年,卡比拉被保镖刺杀,儿子小卡比拉接班。这位国防大学的毕业生,签署了和平协议,制定新宪法,成立新议会,搞分权制衡,但国内民生并没有好转。今天的刚果(金),人均GDP不足500美元,71%人口绝对贫困,是全世界最不发达的国家之一,全国一半人口缺乏饮用水,卫生医疗体系因战乱而瘫痪,疟疾、艾滋病泛滥,成为埃博拉、寨卡病毒的发源地。即便脚下遍地是黄金,也无法获得实在的发展。

刚果这块土地,始终没有完成民族整合,是殖民者为攫取资源、强行拼起来的一个多民族国家。比利时人搞“分而治之”,埋下族群矛盾的“定时炸弹”;盘根错节的地方势力,事实上具备分离主义的物质基础。独立后,刚果(金)政府腐败、民族整合政策失败,只是冷战背景下,国内危机被大国博弈所掩盖。90年代,邻国干涉、族群矛盾引发内战,周边国家各怀鬼胎,纷纷武装介入,和平遥不可及。国民经济持续遭受掠夺,政府缺位,普通民众只能进一步依附地方族群势力,反过来导致分离与冲突加剧。没有稳定就没有发展,不发展更加不稳定,形成死循环。

刚果(金)失败的根本原因在于,实际掌权的集团,只关心自身族群利益和权力结构稳定,方便他们利用公职敛财。至于民众是否认同这个国家,是否能共享经济发展的普遍红利,没人在乎。丰富的矿产,只是统治阶层的聚宝盆,老百姓依然面临朝不保夕的命运。不经历一场打破现有权力结构的革命,不改变这样的发展模式,刚果(金)要实现民族和解,社会稳定,只能是一句空谈。近年来,地方族群矛盾始终若隐若现,武装冲突和治安事件时有发生。西方国家则以此为抓手,经济援助、政治干预加媒体NGO抹黑的“组合拳”屡试不爽。去那边发展的中国企业,应该对此有充分认识。

好了,以上就是本期节目的全部内容,希望大家多多一键三连,激励我们不断拓宽知识分享的领域,也欢迎关注我的个人号@real谷智轩,我会在那里与朋友们进行更多的交流,我们下期再见!



【本文地址】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CopyRight 2018-2019 办公设备维修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502275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