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统论》第十二章 天下第三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刘邦用人三句话原文 《一统论》第十二章 天下第三

《一统论》第十二章 天下第三

2023-05-15 16:15|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0 分享至

用微信扫码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有许多人看秦末争霸的历史,会有一个误区——刘邦是一个没什么本事的人,只是会用人、运气好而已。

然而,“治世用笔杆子说话,乱世用枪杆子说话”,也就是说,在乱世中,实力决定一切,这种“实力决定论”并不局限于敌我之间,甚至也是阵营之内的一种“潜规则”。这是什么意思呢?并不是说:你是领导,所以我们服从你。而是恰恰相反:因为你的能力比我们都强,所以我们服从你。

所以说,人不愧是从猴子进化出来的,特别是当战乱年代,人的兽性、野性被最大程度地激发出来,社会的法则,包括连“老大是怎么出来的”,都跟猴子趋同了。

就像赵匡胤“黄袍加身”,除了他自己也有野心,也是为了保命,因为五代十国同样是流行“下克上”的乱世,对于拥立他换取荣华富贵的将士们来说:你要是不答应,想做忠臣,我们不介意让你脑门吃颗枪子儿,再找其他人当皇帝。

这也是为什么,赵匡胤登基后,便迅速推行“强干弱枝”“削除藩镇”“文人治国”等政策,让那些割据一方的军阀回家养老——不让他们养老,我能不能活着睡个安稳觉都难说!“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鼾睡”,说得不仅是李煜的南唐小朝廷,更是这帮拿枪的“诸侯”们。

同样的道理,试想,刘邦手下的“马仔”,文有张良、萧何、陈平……武有樊哙、周勃、灌婴……这些人,哪个不是一时英杰?哪个不是时代骄子?就比如说周勃、陈平,力挽狂澜,平息“诸吕之乱”,挽救了整个汉家天下,你刘邦要是“文武两不全”,仅仅是开出来的工资待遇好,这些人凭什么一定要效忠你呢?这些人为什么不能取而代之,实现更大程度的财务自由呢?

征服一个人,不仅要靠真诚、靠眼神、靠待遇、靠手腕权谋,更要让他或她知道——你是一个有实力的人,能拿得出“硬家伙”。

记住,这是一个“王侯将相宁有种乎”的时代,也是野心家、枭雄们的乐园,对于那些风云儿、弄潮儿而言,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比“忠于谁”更重要。

所以,在论证为什么从“秦末群雄并起”,能够演变成“楚汉两强争霸”,最后大汉一统天下,就必须要弄清楚——刘邦的真实战力。

位于战力天花板的两位毋庸置疑:韩信、项羽,在他们的军事生涯中,经常创造以少胜多,甚至在旁人看来毫无胜算的军事奇迹。比如,韩信水淹废丘收取关中、强渡黄河闪击魏国,还有“背水一战”,愣是用几万连枪都拿不稳的新兵蛋子,击垮了陈余二十万训练有素的赵军。至于项羽,他缔造的神话更是骇人听闻:八千子弟兵杀的章邯二十万秦军血流成河、绝其甬道,三万骑兵杀光了刘邦五十六万大军,尸体让河水为之不流!

但其实,在这两位“大神”下的“天下第三”就是刘邦。

何以见得?我们都知道“韩信、英布、彭越”是开创西汉三个军功最大的异姓王,也堪称是当时最能打仗的三个人,正是此三人加入战局,刘邦才能在垓下一役彻底歼灭项羽。可除了楚王韩信在打仗上不怵刘邦外,当刘邦开始铲除异姓诸王时,梁王彭越各种“装病、躺平、耍赖”,可就是不敢硬气一把举兵反叛。

彭越何许人?本就是个天不怕、地不怕的山贼恶匪,“盗跖”式的亡命巨盗,要是刘邦没什么本事,这家伙早就磨刀霍霍、取而代之了。可实际上,刘邦一出手,派使臣出其不意地袭击彭越,彭越乖乖地就成了阶下之囚,被流放巴蜀。

流放途中,昔日杀人不眨眼的枭雄,偶遇刘邦的夫人吕后,竟然对着这“女流之辈”痛哭流涕,恳请她向刘邦求个情,希望回到故乡昌邑。

可是吕后比刘邦还狠,让彭越的门客告他再次阴谋造反。廷尉王恬开呈报请诛灭彭越家族,刘邦就批准,于是诛杀了彭越,灭其家族,封国被废除,来了个“斩草除根”。

从“流放巴蜀”到“满门抄斩”,面对刘邦,彭越装病、痛哭、跪地求饶,直到被剁成肉酱,也不敢奋而抗争,因为彭越知道——那位大人,自己根本就惹不起!

对于一个本质上是亡命之徒的人来说:世界本就是“弱肉强食”的丛林,对比自己更强的人屈膝流泪,不算是什么丢人的事情。

刘邦是没本事的人吗?

再说淮南王英布,当被剁成肉酱的彭越被精心“打包”,送到英布这位昔日“西楚霸王”麾下的第一猛将面前时,这位刀口舔血、纵横天下的绝世狂徒立马举兵造反!

为什么?不造反,彭越就是下场!

但请注意,英布之所以敢造反,很大程度上,是他认为:“皇上(刘邦)老了,厌恶打仗了,一定不能够亲自带兵前来。倘若派遣其他将领,将领们只害怕淮阴(韩信)、彭越,如今他们都死了其余的将领没什么可怕的。”

这个意思就再明确不过了:除了刘邦,其他的武将哪一个都休想战胜我英布!

年迈的刘邦也的确想搂着大美女戚夫人,过几年安生日子,这个英布想到了,可英布没想到,在吕后的撺掇下,刘邦一咬牙,竟然还是御驾亲征了!

此时的英布,心中简直有一万只草泥马在奔腾!最后,刘邦被英布射伤,英布呢?被刘邦团灭!

现在人都知道“多多益善”的典故,被刘邦贬为淮阴侯的韩信,在谈论刘邦麾下众将的带兵本领时,说小樊(樊哙)能带多少人、小周(周勃)能带多少人、小灌(灌婴)能带多少人……

刘邦就问:“我呢?”韩信说:“陛下不过能统率十万。”刘邦说:“那你怎么样?”韩信自信地回答说:“我自然是多多益善、越多越好。”皇上笑着说:“你小子既然那么牛,为什么还被我拿捏得死死的呢?”韩信说:“陛下虽不善于统领士卒,而善于领导将领,这就是我被陛下辖制的原因。况且陛下的才能是上天赐予的,不是人力能做到的。”

这个故事,大多数人都能看出:韩信肯定的是刘邦当世无双的“领导才能”,但其实,韩信已经对刘邦的用兵才能有相当的肯定了。

何以然?就比如说,一个职业拳手打完比赛,曾经屹立于世界之巅、所向无敌的“拳王”阿里评价了两个字:“还行。”

“天下第一”能给出“还行”的评价,难道还不高吗???

十万人是什么概念?差不多快有现在两个集团军的人数了,能带这么多人,已经超越了大部分的将军了,这个水平,难道还不高吗???

而且,韩信在和刘邦闲聊时,由于被褫夺楚王爵位,韩信郁郁不得志,所以对其他人很明显是有所贬低的,比如周勃,后来当上了大汉的“三军总司令”,统率汉军全部人马,这是仅仅能带几万人的水平?所以,韩信说的,其实是包括刘邦在内所有人的“有效带兵能力”,也就是他们带的军队能够呈现出的最大、最高战斗水平。

而我韩信带的军队,战斗力是没有极限的,不信的话,看看我在井陉是怎么用一帮新兵揍垮了数倍于己的赵军的!

尤其对于“忘恩负义、鸟尽弓藏”的刘邦,韩信是满肚子的怨气,“果如人言:‘狡兔死,良狗烹;高鸟尽,良弓藏;敌国破,谋臣亡!’天下已定,我固当烹”!这句话就是被逮拿的韩信指着刘邦骂的,所以,不对刘邦口吐芬芳,韩信已经是相当客气了。

但纵然如此,韩信依然在带兵能力上,默认刘邦是自己和项羽以下的第三人。

很多人对此必然怀有异议,毕竟,发生在汉二年(公元前205年)四月的“彭城之战”,楚军依靠项羽坚毅果敢的指挥,在半日之内以3万之师击溃汉军56万之众,歼灭刘邦主力,使刘邦陷入“发关中老弱未傅悉诣荥阳”的危急局面,创造了古代战争中速决战的典范,是中国历史上以少胜多的著名战例。刘邦被项羽打得差点连底裤都输光了,能算得上是“善用兵”吗?

还是那句话——关键看跟谁比。

项羽何许人?是一个能够“英雄造时势”的绝代豪杰,中国乃至世界历史上最杰出的军事指挥官之一。就像被泰森K.O.的许多拳击手,其实在职业拳坛上,都是曾经大杀四方的狠角色,只是因为对上不世出的拳王泰森,才会惨遭滑铁卢。

但尽管如此,在撤往荥阳后,刘邦痛定思痛、重整旗鼓,利用雄关险隘继续和项羽的大军“死磕”——你人数多,我地形险,谁也不占谁的便宜,姓项的,咱俩接着斗!

结果,虽然刘邦依然被项羽压着打,好几次险象环生,甚至差点被射死,但攻击能力超强的项羽愣是拿不下拼尽全力、爆发了全身小宇宙的刘邦,这在项羽的军事生涯中还是第一次!

当我们明白了这一点,真正秦末的历史,我们就能看懂了。

自从刘邦“斩蛇起义”后,便迅速扩张,在他过人的政治与军事才华下,再加上萧何、曹参、樊哙、周勃等人齐心协力地辅佐,刘邦一路经略沛、丰、砀等地,日益壮大,有了将近万人的兵力。除了雍齿的反叛给他造成了一定的麻烦,其他时候基本上是顺风顺水,无可匹敌。

刘邦之所以全力地发展自身,不仅是为了保存实力,作为一位杰出的政治家,他明白:自己只有足够强大,才有成为那些“大佬”们小弟的资格,在“大佬”的帮助下,冲出丰、沛,走向全国。

毕竟,政治、军事和经济一样,你只有能帮得上别人,别人也才会帮助你。刘邦虽然年轻时当过张耳的门客,但张耳在这个时代并不是最顶尖的人物,也带不给刘邦多少真正有决定性的资源,比起那些“家里有矿”的贵族豪强,刘邦真的是白手起家。

因此,想要实现跨越式发展,必须要得到第一流人物、第一流势力的援助,这种援助不仅是兵马、钱粮,更是能力、眼界与思想上的扶持。

取乎其上,得乎其中;取乎其中,得乎其下;取乎其下,则无所得矣!

眼光犀利的刘邦,肯定不会选择陈胜、吴广这种“金玉其外,败絮其中”的货色,他看上的人,叫做项梁。

作为战国名将的后人,项梁根红苗正,在楚地有着巨大的影响力,他手下的军队骁勇善战、训练有素。更何况楚人一向勇猛好斗,尤其是项梁的侄子项羽,勇冠天下,力能举鼎,武力值在猛人辈出的秦末乱世也堪称独一档的存在。

更重要的是,项梁拥立楚国宗室后裔熊心登位为楚怀王,拉起了“楚虽三户,亡秦必楚”的大旗,牢牢地站稳了“正统”的立场,足以号令天下英雄!

这辆豪华的“航空母舰”,要是不搭上,过了这个村儿,就没这个店了!

而如今,拥有上万人的刘邦,对于各路军阀来说,也再也不是“可有可无”的小苍蝇了,当个部门经理、独当一面自然是绰绰有余。

在得到刘邦的效忠后,心花怒放的项总大笔一挥,直接批给了刘邦一个加强团五千人,还有十名经验丰富的基层指挥官,大大缓解了刘邦军队缺乏军官、素质不高的问题。这下子,刘邦拥有了一万五千多的人马,且质量有了很大的提升,初步具备了走上更高台阶的能力。

然而,在刘邦迅速壮大的时候,各地在造反的浪潮里迅速成长的各路军阀、诸侯,却进入了至暗时刻。因为此时的章邯一路砍人,越砍越顺手,进入了“暴走模式”,几乎是见人杀人,见鬼剁鬼,砍得各路军阀死的死、灭的灭,除了几支大股的反叛势力,其他基本上全被章邯踹下了战争的舞台。

作为陈胜之后造反业最强的带头人——楚国武信君项梁,自然不能容忍这么嚣张跋扈的孤胆狂徒,于是他率领刘邦和超级猛人项羽,狠狠教了下章邯做人。此时的项梁,横刀立马、傲视天下:“还有没有能打的,有没有?!有没有?!”

“有!!!”鼻青脸肿的章邯再次登上拳台,“再来!”

原来,章邯与项梁“第一回合”的较量,不过是为了争取时间,秦二世胡亥答应派的援军终于到了,分散驻守在秦国本土的正规军,曾经横扫六国的虎狼之师,章邯终于盼到了!

这会儿,该轮到项梁笑不来了,轻敌的楚军被秦军穷追猛打,连春风得意的项梁也被一刀砍了,彻底凉凉。

但此时,手握雄兵,荣升秦军一级上将、三军总司令的章邯却犯了一个致命的错误,他显然没有读过“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项羽:???)的名句,在他的印象里,楚国的势力除了项梁外其他都是“战五渣”,再留在南方战场也没啥军功可捞了,不如到北方的赵国去收人头,那里的张耳、陈余可是肥得流油啊!没错,这个张耳就是刘邦年轻时的挚友,如今的他在赵国发展,与陈余共立武臣为赵王,自任丞相,然而,在这个“下克上”“王侯将相宁有种乎”的时代,篡位、政变、血溅五步都是稀松平常的事情,不久,赵王武臣被部将李良杀死。张耳因耳目较多,及时潜蔽逃脱劫难。事后,张耳及时招集未叛士卒约数万人,并与未遭劫难之幕僚商议,将原赵国后裔赵歇立为赵王,迁居信都(今河北邢台)。

在击破项梁后,章邯和王翦的孙子王离会师,达到了四十万之众,声势滔天、不可一世。从率领囚徒的“救火队长”章少府,到统领精锐秦军的章上将,章邯可以说创造了奇迹,为秦国续了命。

章邯和王离自信,只要一口气吃掉赵国,其余的造反势力就可以一举荡平,届时,他们将力挽狂澜、再造乾坤,建立起超越白起、王翦等前辈的盖世功勋。

其实,从章邯没有彻底灭掉楚国就挥师北上,就种下了失败的祸根。当年无论是白起、还是王翦,对待楚国的态度都是穷追猛打、斩草除根,为此不惜出动倾国之兵。因为他们深知,广袤的楚地、彪悍的楚人永远是秦国最大的威胁,楚亡则天下定。这就是优秀将领和顶级名将之间的差距。

项梁之死,对于其侄子项羽,以及其背后的项家势力,都是一个不小的打击,但对于刘邦来说,却因缘际会地得到了更加广阔的发展机遇,并第一次站上了时代的潮头。

对于刘邦来说,屁颠屁颠跟在老大后面,替老大打工,吃老大啃剩下的骨头只是权宜之计,从举起义旗的那一刻起,刘邦就只有一个目标。

无论是王、帝、大帅、皇帝……都只是个称谓,但总之,我就是要当老大!

但是,想当老大的,不只是他,还有两位也同样想当,一个是不甘心永远是傀儡和“吉祥物”的楚怀王熊心,一个是蓄势待发的项羽。

(文/甘旭扬)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阅读下一篇/ 返回网易首页 下载网易新闻客户端


【本文地址】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CopyRight 2018-2019 办公设备维修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502275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