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地记者刘白羽及其报告文学特色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刘白羽散文的艺术特色是什么 战地记者刘白羽及其报告文学特色

战地记者刘白羽及其报告文学特色

2024-07-12 18:53|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提起刘白羽,人们立即会想到他那脍炙人口的散文名篇《日出》、《长江三日》。不错,刘白羽在现当代文学长廊中是一位杰出的散文家、小说家,但同时,他也是一名不可多得的战地记者。1938年,年仅22岁的刘白羽,作为一个追求进步、向往革命的青年作家,奔赴革命圣地延安,先后参加了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和抗美援朝战争。在枪林弹雨中,他积极以新闻报道为利器,凭借记者的敏锐眼光和作家的多彩笔触,写出了大量具有鲜明时代色彩、深刻思想内涵和独特艺术风格的通讯和报告文学,在争取民族独立和国家民主的斗争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时代造就了优秀的战地记者刘白羽,而他自身为祖国和人民献身的崇高志向以及敏锐犀利的艺术感觉、深厚广博的文学积累又使其新闻写作独树一帜、不同凡响。不论是否有主观上的刻意追求,刘白羽的新闻作品呈现出新闻与文学联姻、历史和现实对话的特点,为中国军事新闻事业的发展提供了新的范例,增添了新的色彩。

   一、视"报告文学为文学的轻骑兵",积极发挥新闻报道不可替代的战斗作用

   应该承认,刘白羽首先是个作家,其次才是位记者。他于1935年开始在报刊上发表作品,最早见报的是散文和诗歌,随后他第一篇短篇小说《冰天》于1936年3月在上海的《文学》上发表,从此一发不可收,在革命斗争的不同阶段都有他的文学作品问世。他作品中数量最多的是散文和小说,影响最大的也是散文和小说。

   那么,是什么原因使他写起了通讯和报告文学呢?促使他从文学创作转而进行新闻写作的原因,主要有两个:一是政治形势的迫切要求,二是他为民族独立和国家富强奋斗的人生抱负。抗战胜利后,国民党为了抢占东北,污蔑东北的共产党军队是敌伪军,要予以剿灭。政治与新闻舆论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只有让全国全世界了解东北的真相,才能揭露国民党意欲挑起内战、破坏全国人民建立民主政权的险恶用心。在这种形势下,党派刘白羽作为第一个进入东北的记者,及时、准确地反映东北的真实情况,以正视听。刘白羽毅然接受了这一光荣任务。他在《我的记者生涯》中说道:"虽然从未做过记者,但为了革命需要,仍无条件服从。"

   但他的服从并不是消极、被动的。在革命斗争中,刘白羽越来越深刻地认识到新闻报道的战斗作用。应该明确的是,刘白羽不论作为文学家还是记者,都把改变祖国和人民的命运作为最高目标,而新闻报道由于借助于报纸这种大众传媒,采取老百姓通俗易懂的形式,能产生比文学更广泛、深刻的影响。在充分认识这一点的基础上,他把报告文学这种兼有新闻和文学特征的体裁视为"轻骑兵",认为它已"成为比其他文学样式都走得更远、更容易深入群众、深入社会生活的体裁",尤其是"在还没有获得真正的自由与解放的世界里,报告文学成为最有力的控诉的武器。"正是基于这种认识,他携笔从戎,并把手中的笔化为匕首和投枪,刺向敌人,配合党中央打好宣传战,配合整个解放战争的胜利进行。

   作为一名有天分的作家,他偏爱通讯和报告文学这类新闻体裁。这一方面是由于他作为文学家的背景,另一方面也是考虑到受众和斗争的需要:"光是简短的新闻还不能完全满足人们,人们还需要知道更详尽的事实",他认为"报告文学就是能以最生动而又最丰富的,把各个方面的生活,……都集中到报面上来"。因而,他积极主动地运用这种体裁,为革命斗争服务。

   刘白羽的通讯或报告文学,详尽、丰富地展现了当时波澜壮阔的革命斗争生活。他既表现了人民军队英勇顽强、不怕牺牲、知难而进的精神风貌,又突出了战斗英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大无畏品质和勇敢善战的军政素质;他不仅报道了党的正确领导和人民军队铁的纪律,还表现了人民对军队的全力支持和鱼水深情;他不仅赞颂了党和人民对光明的追求,而且揭露了美帝国主义和国民党对人民的压迫和蹂躏;他不仅表现了党领导人民军队从一个胜利走向另一个胜利的光辉历程,而且反映了党带领人民建设一个新社会的非凡

   气魄和伟大力量。刘白羽用通讯和报告文学,展现人民军队的英雄气概,揭露敌人的滔天罪行,教育和团结人民,鼓舞士气,激励斗志。他的新闻作品"具有一种特殊的力量,一下子,像闪电一样,照亮了很多很多人的眼睛",为推动革命斗争的发展起了积极作用。他采写的向全世界报道东北情况的报告文学集《环行东北》,成为报道东北的第一手材料,一上市就被抢购一空,满足了人们想了解东北的愿望。特别是《英雄的四平街保卫战》这篇通讯冲破迷烟瘴雾,报道了东北人民部队英勇斗争的真实情况,打破了国民党编织的谎言和骗局。他在东北解放战争中的第一篇通讯《人民与战争》通过铁的事实,发出了"东北人起来支援我们的正义战争了"第一个呼声,使观望者毅然做出支持共产党的决定,为赢得人民对解放战争的支持起了积极作用。

   二、注重以生动的报道感染人,将艺术性和真实性有机结合起来

   刘白羽认为,在坚持真实性第一的原则基础上,"要发挥报告文学的战斗的特色,还需要报告文学作者真正地掌握高度的艺术技巧。报告文学的艺术性愈强,报告文学的政治作用也就愈大。""言之无文,行而不远。"的确,观点、主张和精神不是通过抽象、枯燥的说理,而是通过鲜活的形象、生动的语言、丰富的内心世界深入人心;不是通过一般化的概念,而是以通俗生动的方式润物细无声。对于刘白羽,艺术手法的运用自然是驾轻就熟的,主要表现在节奏、意境、形象、情感的运用上。

   节奏。节奏是表达个人情感、态度等主观因素的有效手段。音乐强调节奏,节奏可以表达音乐的主旨和美感,文学重视节奏,节奏可以表现作者的情感和特有的氛围。柳永的《望海潮》节奏明快,富于跳跃性,表达了词人对繁华的杭州城的赞美之情;而其慢词则节奏舒缓,格调婉约,显得缠绵悱恻。刘白羽恰到好处地运用了这一手法,把节奏作为表达潜藏在新闻事实背后的观念、态度和情感的最好手段。《人民历史新的一页》在报道人民解放军进入北京城时,描写了北平的男女老少欢呼雀跃、喜迎人民子弟兵的情景:父亲把儿子举了起来,妇女抢上去跟解放军女同志拉手,老太太拉住战士激动的倾诉,青年在街边发表演讲,孩子爬上了电线杆……有色彩、有声音、有语言,语调轻盈,节奏轻快紧凑,动感很强,字里行间跃动着欢庆胜利的快乐和幸福,表达了记者对来之不易的胜利的喜悦和赞颂之情。《进入东北》则完全不同。它是在内战阴云密布的情况下写的,表现的也是沦陷敌手十多年,满目创伤却仍然前途未卜的沈阳,开篇便定下全文的基调:"虽说冰雪正在悄悄溶化,但本地人说:沈阳是没有春天的。"记者描写了中国人居住的沈阳旧城的贫穷和肮脏、日本人居住区的繁华热闹,记叙了沈阳的失业问题、暗杀和恐怖的现状,记者的行文是沉重的,节奏是缓慢凝滞的,从中可以看出记者的心情是多么沉痛,对遭受敌人蹂躏的同胞是多么同情。

   意境。所谓意境,是指文学创作在生活真实的基础上艺术地营造诗的境界,使作品蕴含深沉的意念、思想和感情,从而给读者带来美感享受。意境的营造有助于作者情感、观念、意图的表达和传诵。刘白羽将意境运用到新闻写作中来,在报道新闻事实的同时,注意人物所处典型环境、氛围的描绘,从而给读者一种美的陶冶,同时也使主题得到升华。报告文学《同志》,描写一位老人为了支援革命,不仅把儿子送到人民军队,而且对失去组织的伤员有如亲生骨肉一样呵护,在文章末尾有这样一段描写:"一阵芳香的气息从泥土里吹过来,一簇簇星似的黄花在那儿绽嘴微笑。……老人眯了眼睛望着酱油色的水浪悠悠地说:'你们知道吗?……我的儿子,也在队伍里,说当号兵,你们知道吗?……'"有如血雨腥风中一湾恬静的港湾,里面满载着的是老人对党和军队的渔水深情和对亲人深深的思念,怎不让人动情落泪。一般战争年代看到的都是灾难的火光,而在解放战争后期却是欢乐的、胜利的火光。记者从这里得到感悟,在描写武汉人民欢庆解放时,特意营造了这样的意境:"各处的火炬正蜿蜒成一条长带,把浩瀚长江映成一片通红。在红光中,无数热狂而坚毅的人正在前进着---这是中国人民新的历史时代在行进。"象征光明和胜利的火光使《火炬映红了长江》这篇通讯内涵更丰富,令人回味无穷。在《热情的歌声没有停止……》中,记者在文章最后写道:"我记得那一天夜晚,北朝鲜上空飞舞着雪花,白茫茫的雪落满耕地、渗透土壤,等待着春天。"充满诗意地表现了朝鲜人民在美帝国主义的侵略下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让人从纷飞的雪花中看到希望、看到未来。这种对意境的营造反过来又强化了新闻的真实性,增强了新闻事件报道的立体感,成功地实现了观念的传达。

   形象。美感的基本特征之一,就是形象的具体性和可感性。白羽认为:"时代精神不是通过抽象的说理,而是通过形象来表达的,主要的也就是通过人物形象,人的内心生活、精神状态表现出来。"运用文学手法来报道新闻,讲究的就是以生动的形象来报道,注意选择呼之欲出的意象进行形象化表达。《三下江南战记》记述了我八十八师在行军途中与国民党军的一场遭遇战,记者没有泛泛地表现我军指战员的勇敢和智慧,而是把视角放在我军最基层的作战排上,通过副排长薛延聪等十位勇士的英雄群像,反映和赞颂了我军的骁勇善战、机智灵活、前赴后继的革命精神和可贵品质。记者运用肖像、语言、行动和心理活动的描写,使这些英雄人物形象鲜活,跃然纸上。《锦州之战一角》在反映战士们一往无前、争先恐后的劲头时,抓住一个形象的细节:"战士们趟过小凌河,再一猛跑,鞋都烂了,可是穿过装满胶鞋的仓库,谁也顾不得换双鞋,光着脚鸭,顺着中央大街东侧,直向火车站前进。""光着脚鸭"战斗的形象,比一千句赞美的话都更有力量。还有孤身闯入敌堡的韩留贤机智地躲进地下室,在万般危急的情况下,他所做的就是:"只留下七粒子弹……准备好打死几个敌人,把最后一粒留给自己。"不惜牺牲自己,也要消灭敌人,这就是生动的形象所表现出来的我军指战员为革命斗争舍生忘死的精神境界。

   情感。"感人心者,莫先乎情",刘白羽对情感的运用是非常重视的。对自己的新闻作品,他曾说:"我是用全部真挚的感情写的,我一方面记述现实生活,一方面述说自己的热爱。"在刘白羽的通讯里,有讴歌人民军队英雄豪迈气质的激情,有赞颂人民子弟兵与老百姓血肉相联的深情,有砸碎一个旧世界、建设一个新世界的豪情,有鼓舞士气、吹响战斗号角的热情。这奔涌的情感有时会挣脱新闻事实,直抒胸臆。面对全国即将解放,蒋统区与解放区代表汇合这一大好形势,记者激情澎湃:"在这样动人的会合面前,谁能禁得住狂欢的热泪,千年黑暗,一旦露出阳光,在这样阳光里,铁树也会开出灿烂的花朵。"面对美帝国主义和国民党反动派的残酷屠杀,记者发出了这样的号召:"战斗吧!伟大的中国人民们,伟大的中国妇女们,新社会的光芒已经照耀着我们,让我们用战斗来彻底消灭敌人!用战斗来取得和平!"由于新闻讲求客观性原则,所以在"情"的运用上,更注重藏的技巧。作为一位富有才情的作家,刘白羽将他的"情"更多地寓于新闻事实中,用形象的手法含蓄地表现他那奔腾激越的情感。读到他的作品,你会处处感受到那种不可触摸,但却无时不感染和打动你的激情。这种奔腾激荡的情感之流已成为作品内在的线索和张力,牵引着文章的发展,深化着作品的主题,显示出极强的生命力、感染力和向心力。

   三、注重对时代的观察、发现和感悟,增强了报告文学的时代色彩和历史厚重感

   新闻是正在发生的历史。从这个意义上说,记者是历史的观察者、发现者、感悟者和记录者。因而,记者不是一般的文字工作者,他对于记录历史有着特殊的责任。身披弹雨硝烟的刘白羽正是怀着极强的社会责任感投入到战地新闻工作中去,他通过观察、发现和感悟时代精神和中国社会发展的趋势,写出了大量富于激情而又闪烁着理性光彩的通讯和报告文学。

   1.赴汤蹈火,不怕牺牲,用整个身心去拥抱正义的斗争。

   刘白羽曾说,他的记者生涯只有不到4年的时间,即从1946年初至1949年秋。但实际上,从他的经历和有关资料来看,他从抗日战争就开始写作战地通讯,历经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和抗美援朝战争。在17年这么长的时间跨度里,他不知经历了多少次大大小小的战役和战斗,经受了多少次生与死的考验,但却一直没有放弃这一记录历史的特殊责任。"一个记者必须负担起对人民、对社会、对时代的责任,这是光荣的责任,这是神圣的责任。"为了报道我军进入长春的大好消息,他在敌机扫射下,乘火车飞驶长春,差点送命。在东北的战壕中,有一次两架敌机同时发现了他并向他疯狂扫射,他差点牺牲。死亡的威胁、疾病的折磨、恶劣条件的考验都不能使他停下手中的笔。

   作为战地记者,他不满足于参战。"要走到部队前面"是他的座右铭。穿梭于炮火,来往于枪弹,使他不仅仅是贴近战争,而是成为战争的一员。融入战争,为的是更好地报道和记录战争,为此,他立志"用火的语言推动战争",发挥新闻报道的"轻骑兵"作用。在内战爆发这又一巨大历史转折关头,他完全可以随组织安排到大后方去,但他却坚定地要求回东北解放区,依然当一名战地记者。他是用自己的生命来拥抱中国的解放事业的。他曾指出:"如果不把自己的感情、自己的血肉、自己的深深的爱,渗透到那创造新世界的火热斗争中去,你就不能蘸着生命的汁液来描画那美丽的黎明。"

   2.敏于观察、思考和感悟,把握时代脉搏和社会前进的方向。

   哲人说:"未经省察的人生没有价值。"如果一个记者拥有大量的生活素材和新闻事实,却不善于思考和感悟,这些事实同样没有意义。刘白羽不仅使自己置身于战争环境下,而且敏于观察战争中的各种现象、人物,积极思考我军致胜的原因和条件,对人民战争中涌现出来的新精神、新动向、新英雄进行深入的挖掘与感悟,从而能够真实地报道"正在发生的历史",表现时代的最强音,提炼革命斗争中的"诗意"。对于观察,刘白羽曾指出:"一个作者应当头脑经常清醒,善于深入地观察生活,又善于从全局高度来衡量生活,善于从'小事情'里看出重大的社会现象,看出深刻的道理。"他自己便是这么做的。在进入东北采访之前,周恩来同志就交待要用报道打破国民党说东北无共军的谎言。是时,四平保卫战发生了,他立即前往战场,目睹了我军和人民团结一心保卫四平的英雄壮举,并追根溯源,思考装备落后的我军为什么能战胜装备精良的国民党军,从而写成《英雄的四平街保卫战》的通讯,表现了我军保卫四平街的正义之举,揭示了群众的支持和爱戴是我军坚不可摧的根本原因。记者对沈阳解放这一事件的观察和思考也堪称独到。随着解放战争的深入发展,一个重要问题摆在人们面前:共产党虽能打仗,可是能管理大城市吗?沈阳作为我军解放的第一个百万人口的大城市,我们能妥善接管它吗?他用解放之初,沈阳接收妥善、管理有序的现状,第一个回答了这个问题,体现了记者高屋建瓴的宏观视野和"千寻铁索沉江底"的思考深度。

   3.敏于记录,注重增强新闻作品的时代色彩和历史厚重感。

   优秀的记者不仅善于发现和思考,而且善于记录伟大的时代。解放战争的胜利是我国历史上一个重大的转折点和里程碑,它标志着旧社会的完结和新社会的开始。在刘白羽的通讯中,我们能够看到沈阳、北平、武汉等大城市解放时的情况,有战争的激烈,国民党仓惶逃窜的痕迹,新社会建设的生机,人们的喜悦和狂欢等方方面面的真实图景,他的通讯为历史提供了珍贵的资料,有着重要的史料价值。同时,在写作通讯的过程中,他也非常善于运用历史资料作背景,以深化主题,强化作品的历史厚重感。在《人民历史新的一页》中,记者在描写人们欢迎解放军进城时提到北平过去的历史:"北平人都记得:在这同样的街道上,曾经走过多少军队,不过那些都是反人民的军队,那些时候,人们都沉默低下头,愤恨地走开,现在千万条手臂那样自然地扬起来,摇着;千万个人那样热情地笑着,喊着。"用北平过去遭受侵略的屈辱衬托出胜利的来之不易和人们的喜悦之情。他不仅以历史的眼光使自己的通讯体现出历史价值,而且善于回顾和前瞻,绝不拘泥在即时即刻的人物事件之中,从而给予新闻作品更丰厚的内涵和更深刻的主题。

   有人说,作家型的记者才是最好的记者,因为作家思想深刻,富有文采。刘白羽,以他独到的视野、深刻的思考和独特的表达,记录了中国历史上壮丽的解放事业,为中国革命斗争呐喊助威。他的新闻报道和报告文学是饱蘸生命汁液的历史华章,值得我们后来者学习、借鉴。

  来源:人民网综合

搜狗(www.sogou.com)搜索:“刘白羽”,共找到5,641 个相关网页.



【本文地址】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CopyRight 2018-2019 办公设备维修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502275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