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刘德海琵琶曲《人生篇》的艺术特征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刘德海琵琶作品集顺流逆流 论刘德海琵琶曲《人生篇》的艺术特征

论刘德海琵琶曲《人生篇》的艺术特征

2024-06-26 03:33|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王欣洁

(大同大学音乐学院,山西 大同 037006)

论刘德海琵琶曲《人生篇》的艺术特征

王欣洁

(大同大学音乐学院,山西 大同 037006)

我国著名的琵琶表演艺术家、教育家刘德海先生,其对艺术方面的开拓进取与执着的精神,将其所创作的五首乐曲推向巅峰,尤其是在艺术特色、曲式结构、演奏技巧等各方面均被人们奉为当代经典。本文具体论述刘德海琵琶曲《人生篇》的艺术特征,有利于为人们更加深入的了解刘德海的琵琶曲。

人生篇;刘德海;琵琶曲

《人生篇》是当代琵琶表演艺术家刘德海先生的五首代表作之一。先生在创作该部作品时,巧妙的融入了创新式的技巧,并将自身的人身哲理与丰富的想象融入其中,为琵琶曲赋以了强烈的人文精神。这种全新的表现手法更是极大的推动了琵琶音乐的发展[1]。

一、博采众长的创作理念

从刘德海先生所创作的《人生篇》琵琶曲中我们不难看出,该部作品集众家之所长,蕴含了深邃的哲理与深厚的文化底蕴,并巧妙的融入了创新式的技巧,为琵琶曲赋以了强烈的认为精神。这种全新的表现手法更是极大的推动了琵琶音乐的发展。此外,从《人生篇》这一琵琶作品中,我们还可以看出先生的美学价值取向,他以琵琶为载体,用乐曲直述人生,其所展现出的博大胸怀,不仅对后来者起到了有效引领作用,更教会了后人该如何做人。

在刘德海先生的《人生篇》琵琶作品中,充分体现了中外结合的特点。正如当代名人所讲:“民族音乐要想获得有效的发展,便需广纳各民族特点,积极汲取来自世界各地的‘养料’,如此才来表现出作者的自我精神,进而创造出鲜活的琵琶作品”[2]。就以《人生篇》中,《老童》、《春蚕》、《天鹅》、《秦俑》、《童年》等曲目为例,五首作品虽同为独奏乐曲,但每首作品的作者均采用了不同的表现手法与音乐风格,从而为琵琶乐赋予了独特的内涵。如《老童》一曲便属于赞歌类型,反映了中老年人虽已步入老年,但心态却依旧年轻,且对年轻态有着无限怀念与向往,表现了执着进取的人文精神。而《天鹅》一曲是刘德海先生于1984年在奥地利访问演出时,看到湖中圣洁的白天鹅在青山绿水间自由的嬉戏,由此产生了创作激情,之后凭借个人丰富的想象力描绘出了蓝天下自由嬉戏的白天鹅这样一组美妙的画面,并最终由此产生了《天鹅》一曲,表达了追求梦想的美好。《春蚕》则是一首极富西域风情的乐曲,曲中歌颂了中华各民族坚忍不拔的毅力以及无私奉献的精神,此外,曲中更是表达了对少数民族的强烈热爱[3]。在刘德海先生的《童年》作品中,听者可深切的感受到小孩子的天真烂漫,在此曲中,大量泛音的运用好比母亲怀中的小生命,将作者内心深处的情感表现得淋漓尽致,最后是在《秦俑》一曲中,该作品以国家历史为载体,不仅真切反映了当时社会掌权者庄严威仪的形象,更展现了中华民族的灵魂。

从以上作品中我们可以看出,刘德海先生在创作每一步作品时,均是秉持着“表达人生”这一创作理念,他认为:“无论何种形式的艺术,其最终的表达形式始终是人学,且无论何种类型的作品,最终仍是反馈到人们自身,体现着人类存在的价值,但这里所谓的‘人’,并非单指个人,而是‘人’这一群体。”如在《老童》一曲中,便倡导“人虽老但心不老”的积极精神,表现了人们对生活的美好追求;《天鹅》则是以有没的旋律为基础,表现着人们不惧困难、勇往直前的决心;《春蚕种》通过运用不同少数民族的民族器乐,表达出了建华民族坚忍不拔的伟大精神;《童年》看似在描述衣服极富童趣的图画,但在实际的听奏过程中,会让人不仅联想到自身美好的童年;而《秦俑》从其动机式的表现手法,我们便能了解作者的创作意图,其所体现出的中华民族群体价值,直观地向人们灌输着团结的精神。此五首作品,均注重体现“人”的价值,且无时无刻不在表达着“人”的情感,这也是《人生篇》五首乐曲最突出的特征[4]。

二、开拓创新的演奏技巧

刘德海先生在琵琶音乐方面的卓越贡献,不仅让琵琶在音响效果方面变得更加丰富,更进一步表达了作品内涵。此外,经过不断的研究与实践,刘德海先生还在传统琵琶演奏技巧基础上创造出了许多新的琵琶演奏方式,如正反弹技术、肉扫、拍弦、小指压弦等。这些演奏技术的创新,更是极大的丰富了琵琶演奏效果,对当代琵琶音乐的发展起到了极大的促进作用[5]。

(一)反正弹技术

正反弹技术是刘德海先生于八十年代初所创,作为新的琵琶演奏技术,其不仅借鉴了吉他反弹技法,还将之与正统琵琶演奏技法相结合,其所形成的新演奏技法,将传统以拇指、食指为基本值的演奏方式发展为了以食指、拇指、中指、无名指为基本指。而右手食指反弹由传统的食指发展到中指、紧接无名指与大指,可得八声,在此过程中,还可多种组合变化,产生刚柔并济之音。刘德海先生曾为该指法做了如下解释,其认为:“传统琵琶演奏技法,融合了正弹与反弹,但均以正弹为主;此种演奏方式,虽有其唯美之处,但美中稍有不足,而若单纯采用正弹的方式,所弹之声则略显苍白无力。对此,借鉴反正弹,即声似阴阳、刚柔并济,交相辉映,方能奏出完美的音色。”反正弹技术的出现,不仅增强了琵琶乐的表现力,更让琵琶具有了自身独特的“语言”,充分发挥了琵琶“点”的功能。此技术在《人生篇》中得到了充分的运用。

(二)肉扫

所谓肉扫,实质上是基于传统“扫弦”技法变化而来。传统扫弦使用指甲迅速拨动四弦来发声,其声较强。而肉扫则是利用右手大拇指下端肌肉快速拨动四弦来发声,其声较为醇厚,音质则显得更加松弛,肉扫的运用不仅丰富了琵琶的音乐语言,更极大增添了音乐的表现力。

(三)双划音

双划音则是由传统单划音转变而来,采用此种技法,其右手食指与中指应呈叉开状态,用以固定四弦位置,其中指靠近前部,食指于琵琶靠后部,可划出七声。该声音色较为坚定,如在《春蚕》的最后一音中,便是采用了双划音这一演奏技法,表现出了春蚕坚忍不拔的生命力。

(四)砍弦

在《老童》一曲中,砍弦技法得到了充分的运用,该机发是利用右手大拇指内侧指甲用力触动琴弦,在走出坚挺之音后迅速以手掌制住里弦,所弹之声极具爆发力,描述出了老童醉酒后走路颠来倒去,摇摇晃晃的姿态这样一组形象的画面。

(五)小指压弦

小指压弦是利用右手小指,在奏音后迅速压住复手上端,所发之声有效控制住了弦乐器的弹性。

(六)山口上模拨

山口上模拨技法是一种通过模拨山口上与拴弦的琴轴来产生特殊音响效果的演奏技巧。其声整体较为纤细,其首次应用是在《春蚕》一曲的末端,此处使用山口上模拨技法所发出的高模糊高音,仿佛春蚕吐丝般细腻,将春蚕坚持不懈、勇往直前的精神体现的淋漓精致。

(七)拍弦

拍弦技法是利用右手四指并拢拍打二、三、四弦。在此过程中,需注意拍弦速度需集中且快,如此所弹奏之音才会伴随着阵阵余音。此外,需右手手臂、手腕、手掌、手指等各部分动作的协调,由上至下快速转换位置并逐渐加快,所发之音犹如时钟一般,并发出由慢转块的“嗒嗒”声。

三、结语

总之,刘德海先生在其《人生篇》中运用了大量创新式的琵琶演奏技法,不仅为琵琶乐创造出了一种新的音色,更表现出了刘德海先生对人生的追求。在糅合众多创新激发的《人生篇》乐曲中,其所描绘出的种种画面不仅会让人产生身临其境之感,还为琵琶曲赋以了强烈的人文精神。这种全新的表现手法更是极大的推动了琵琶音乐的发展。

[1] 王妍妍.刘德海琵琶演奏艺术研究[D].南京艺术学院,2015.

[2] 孙丽伟.海纳百川 能容乃大——从《刘德海传统琵琶曲集》谈刘德海琵琶艺术特色[J].人民音乐,2015,02:18-21.

[3] 田甜.概述刘德海对琵琶演奏技法发展的贡献[J].乐府新声(沈阳音乐学院学报),2013,01:207-212.

[4] 李佳.论刘德海琵琶艺术的哲学思想[D].中国音乐学院,2013.

[5] 徐滢珺.从“人生组曲”看刘德海琵琶作品的艺术特征[J].黄河之声,2015,02:27-28.

猜你喜欢 琵琶曲春蚕琵琶 琵琶曲《天鹅》及其演奏技术研究黄河之声(2022年9期)2022-11-22琵琶老店琵琶声黄河之声(2020年17期)2020-11-05渔歌子·咏春蚕东坡赤壁诗词(2018年5期)2018-12-17一两江湖之 琵琶误[连载七]意林·全彩Color(2018年7期)2018-08-13春蚕永善文学(2017年1期)2017-07-18三首琵琶名作的女性形象塑造探究艺术科技(2017年1期)2017-04-05琵琶协奏曲《春秋》的演奏与创作探究艺术评鉴(2016年23期)2017-02-23琵琶协奏曲《春秋》的演奏与创作之探究艺术评鉴(2016年18期)2017-02-22琵琶仙·寒窗中国医学人文(2017年9期)2017-01-13春蚕中华奇石(2015年9期)2015-07-09

黄河之声2016年23期

黄河之声的其它文章三赞民族管弦乐《山西印象》职中幼师班钢琴分层教学法研究——以揭阳市综合中等专业学校的幼教专业为例深度学习背景下提高音乐课堂的实效性中职校《儿童歌曲弹奏》“学以致用”中“用”的教学改革调查报告基于音乐专业学生实践能力提升的视唱练耳教学情感教育在音乐教育中的实践应用


【本文地址】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CopyRight 2018-2019 办公设备维修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502275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