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伯温预测虎年:“贫者一万留一千,富者一万留二三”,可信吗?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刘伯温碑文预言解读大全 刘伯温预测虎年:“贫者一万留一千,富者一万留二三”,可信吗?

刘伯温预测虎年:“贫者一万留一千,富者一万留二三”,可信吗?

2023-11-20 23:17|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0 分享至

用微信扫码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据说,某地发生了一场地震,地动山摇间一块深埋于地下的石碑现世。

人们拂去石碑上的泥土,仔细阅读上面的文字,发现碑文开篇就预言了一场灾难,还刻了一句话,“贫者一万留一千,富者一万留二三”。这句话翻译过来,大意是贫穷的人家一万户中会幸存一千户,而富贵人家一万户只能幸存两三户。

这不禁让人震惊,人们继续往下读,会发现“十愁难过虎”的字样,这难道是暗示着灾难会发生在虎年?

这块石碑就是网络上流传较广的《救劫碑文》,相传它在一次地震中重现于世,其主人正是大名鼎鼎的刘伯温,上面记录了他对未来的预言,而关于他对虎年的种种预测,更令无数人惊讶、疑惑。

在民间传说中,刘伯温精通占卜、堪舆之术,素有神机妙算的形象,这个被冠以他名号的碑文写了哪些内容?究竟可不可信?

搜图

天降奇才,聪颖少年初长成

民间关于刘伯温的传说数不胜数,在这些真真假假的故事中,刘伯温成了一个无所不通的神人,他精通谶纬术数,有未卜先知的能力,甚至能够预测出数千年以后发生的事情。

刘伯温真的这么神吗?传说或许有夸张的成分,但历史上的刘伯温的确是有奇才之人,出山后更是成为朱元璋身边“诸葛亮式”的人物,他的传说也与他博古通今的才能密不可分。

搜图

在如今浙江文成县一带,有一个武阳村,刘伯温就出生在这个村子里的刘姓人家,他的父亲刘如晦是一个读书人,虽苦读半生,也只得到了一个遂昌县教谕的学差。

这个家庭祖上也有过荣光,到了刘如晦这一代,由于种种原因家道中落,只能简朴度日。但谁能想到,这样一个普通人家里,即将出现一位惊世奇才,辅佐江山社稷,重振祖上声名。

刘伯温的出身颇具传奇色彩。据说有一天,他的母亲在院子里晾晒衣服,突然看到屋外原本放在地上的石臼离地五寸高,她很惊奇,连忙喊丈夫过来看。

搜图

刘如晦定睛一看,原来是一株青嫩笔挺的笋正高高地抬着石臼,他赶紧让妻子将笋采出来,仔细端详后吩咐妻子将它做菜,还高兴地说:“这是个宝贝,来年咱家一定能添一个顶天立地的好男儿!”

果不其然,次年六月,刘伯温呱呱坠地。食笋得子,受益于大地之基,刘伯温的本名“刘基”来源于此,刘如晦希望儿子能像竹笋一样根深本固,直冲云霄,成为栋梁之才。

刘伯温也不负众望,自小就聪明过人,只要刘如晦教他什么,他就认真学,一旦开始学就深究到底,在这样的天赋和坚持下,刘伯温五岁即认字,七岁就能对答如流。

搜图

到了十四岁的年纪,刘伯温不仅熟读四书五经,还涉猎广泛,对于天文、地理、兵法、阴阳之道等也有深入研究。

青年时期的刘伯温也展现出了超越同龄人的智慧,作为书香之家的子弟,他注定要走上科举的道路。

当时正值元朝,汉人中进士极为难得,需要有真才实学才行,刘伯温不仅考上进士,实际还不到科举的法定年龄,可以说才识过人了。

搜图

入朝为官,济世爱民佐江山

进入朝堂后,刘伯温的仕途起起落落,他曾想一展抱负,扶大厦之将倾,然而元朝末年兵荒马乱,官场黑暗,岂是他一介小官可以与之抗衡的?

刘伯温就这样经历几起几落,最终对官场腐败心灰意冷,选择辞官隐居乡野,此时他已经年近50岁。

搜图

隐居中的刘伯温广交天下朋友,还潜心创作了一部名叫《郁离子》的笔记,在书中大谈治世良方,提倡官员为民谋福,建立理想社会。

可以看出,刘伯温在官场中三次辞官,以及后来改投朱元璋的麾下,并非违背了古代的忠君思想,而是为了施展自己的理想抱负。

直到刘伯温五十岁,他才终于等来了机会,朱元璋听闻他的才能,想请他出山为己用。

当时天下大乱,群雄四起,刘伯温经过深思熟虑,认为朱元璋虽然出身布衣,却具有宏伟的气魄和战略思想,在打天下的过程中还能做到爱护百姓,随着朱元璋占领的地盘越来越大,刘伯温隐隐感到,朱元璋势不可当。

搜图

虽然看好朱元璋,刘伯温并没有立马答应朱元璋的要求,而朱元璋是真诚的,经过三请出山,刘伯温最终答应,成为朱元璋麾下的谋士。

在协助朱元璋打天下的过程中,刘伯温献十八策,辅弼灭陈,百战奇略佐江山;在朱元璋称帝以后,助其制定治国方针,在法律和政策方面多有建树,被后世称为“大明的设计师”。

这样一位才能出众,心系百姓,从出生到身居庙堂都具有传奇色彩的人物,也难怪他能够被后人敬仰,传说如此之多了。

而在刘伯温的一众传说中,热度较高的要属《救劫碑文》了,这个碑文究竟是真是假?

搜图

预测灾祸,救劫碑文版本多

提到刘伯温的后世预言,有著名的《烧饼歌》、《推背图》等,这两年流传广泛的,就不得不提《救劫碑文》了。

《救劫碑文》开篇就说到,“天有眼,地有眼”,暗指善恶自由上天判断,而后一句“贫者一万留一千,富者一万留二三”不免让人心生疑惑,究竟是何等灾祸造成这样的惨状?贫富的结局如此不同,难道作者是仇富心理吗?

搜图

继续读下去,“若问瘟疫何时现,但看九冬十月间。”原来,灾祸指的是一场瘟疫。

除了瘟疫,碑文还预言了“十愁”,包括“天下乱”、“饥荒”等十个灾难,最后一愁竟是“十愁难过虎”,不免让人心生不安,今年就是虎年,难道是在预测虎年会发生变故吗?

关于如何应对灾难,碑文提到了善恶之别,“任你金刚铁罗汉,除非善乃能保全”。这里可以看出,碑文是在劝人从善,只有善良的人,才能提高存活率,在灾难中得以保全。

搜图

从整体来看,这篇预言文充满了对未来灾难的描述,有些内容语焉不详,留给人们无数猜测,其中更是提到了虎年,容易让人产生联想。刘伯温作为一个古人,真的如此神通广大,可以预测2022年的事情吗?

其实,翻阅历史资料,就会发现这篇《救劫碑文》并非近几年的产物,而是由来已久,还有着多个版本,其中的文字也不尽相同。

明朝中期以来,刘伯温虽已故去,但他名声却越发响亮,各式各样的著作、碑文、谶言层出不穷,它们有真有假,也有真假参半的情况,而明末、清末等社会动荡时期,是这些内容最为盛行的时期。

搜图

仅就《救劫碑文》来说,1924年(民国十三年)就已经有了相关记录。杨棣堂在《救劫度生平议》中就提到,檀香山附近流行一种骇人听闻的传单,上面也提到了“瘟疫”、“十愁”,如果想要保命,就要抄写并传播。

这个时期的《救劫碑文》,内容与现今流行的版本大体相同,值得注意的是,“十愁”部分的年份完全不同,民国时期写的是“十愁难过猪鼠年”。

1929年(民国十七年),《救劫碑文》已经广泛流行,香港的一份报纸曾报道,近来广州流行一些“神话印刷品”,最多的就是《刘伯温救劫碑》。报纸称碑文内容为“谎言”,借灾祸为名,教人如何避灾,最后劝人出资,广事宣传。

搜图

在《救劫碑文》可查的各个版本里,关于灾难预言的内容大体相同,最常出现变化的地方就是“十愁”的年份了;有的版本说“兔虎辰蛇年”,有的说“猪牛子鼠年”,再加上上文的“猪鼠年”,以及现今的“虎年”,至少就有四种说法了。

所以,这个预言本质上是与时俱进的,这么多具体的灾难,在各个时代都能起到对应的效果,再加上年份也在跟着变动,就更容易让民众相信,进而人心惶惶了。

搜图

刘伯温预言的真实性存疑,原始版本难以确定,但可以确定的是很多时候这些预言的散布是有一定动机的。

比如民国时期,一些人看中了制造恐慌背后的利益。并且,动荡时期人心不安,就给了这些预言传播的土壤,所以明末、民国时期,与灾祸绑定的预言类内容盛行。

如今,我们生活在和平年代,人民安居乐业,这类预言的流行程度已经大不如前,很多人也只是当作一个谈资,一笑了之罢了。

搜图

真假难辨,传说之多所为何

在我国的历史长河中,有才能者无数,为何刘伯温的传说这么多?

其实,刘伯温不断加封,从谥太师到入太庙,他的荣耀很多都是去世后追封。朱棣刚登上帝位不久,为了给自己的造反行为增加正当性,曾大幅修编史书,其中更是将刘伯温的事迹大加称赞,将他称为独具慧眼的伟大谋士。

搜图

后来,到了朱厚照时期,由于他在皇宫内肆意胡来,大臣们都希望皇帝能够回心转意,做一个贤君。正德九年,朱厚照决定追封刘伯温为太师,并对他的功绩不吝赞美。这一行为更多的是为给朝臣树立一个标杆,借刘伯温的形象来为自己立威。

刘伯温形象的不断拔高,从皇室的角度考虑而言,是希望通过塑造刘伯温,进而神化自己。

其实,他们不需要一个真实的刘伯温,而是希望有一个上知天文、下知地理的“神人”形象,来衬托朱元璋的伟大,衬托皇权的威信和正当性。

搜图

除此以外,著名的《烧饼歌》讲了这样一个故事。皇宫大殿内,朱元璋在吃烧饼,刚吃一口,就听到刘伯温来了,他把烧饼放在碗里盖上,然后赶紧召见他。

刘伯温进殿后,接受了朱元璋的考验,不仅猜出皇帝之前在吃什么,还对国家的未来进行了预言。

这个故事从开头可信度就不高,皇帝躲在内殿啃烧饼,即便出身草根,也很难让人信服,何况朱元璋是一个南方人,不太可能喜欢吃烧饼。

并且,皇帝召见大臣,一般是让他候着,自己吃完了再见,急急忙忙地宣刘伯温进殿,也是不太可能。

搜图

《烧饼歌》中,刘伯温还预言了后世之事。一句“只恐燕子飞入”暗示朱棣起兵造反,但是朱棣在洪武三年就被立为“燕王”,这样指名道姓的话怎好乱讲。即便刘伯温真的敢说,以他刚正的为人,如果预料到朱棣未来会造反,应该也会直接告诉朱元璋以绝后患。

并且,《烧饼歌》是在清末突然火起来的,这难以排除有人代笔的嫌疑,其中更是用隐喻的方式写了明清两朝的历史,最经典的莫过于“杀尽胡人方肯休”这句话了。

然而,刘伯温本人对于外族是有包容之心的,他曾表达过这样的观点,只要愿意归附成为臣民,胡人也与汉人没区别,他又怎么会主张杀光胡人呢?

搜图

就像上文所说,清末也是一个动荡不安的年代,当时一些组织打着“反清复明”的旗号,以民族为口号,借传奇人物刘伯温的形象,对渲染民众情绪,扩大反清事业有很大助益,《烧饼歌》的流行也就不足为奇了。

所以,刘伯温的传说越来越多、越来越神的原因,一方面,他像一个符号,不同立场的人借助他的形象来实现自己的目的,皇帝们需要证明自己如有神助,起义者们需要他的预言来证明自己的正当性,一些别有用心之人会传播预言散布恐慌情绪。

另一方面,刘伯温本人懂得爱护百姓,官德清正,这样才能卓越、品行高洁却命运多舛的人,更容易使民众崇敬他、怀念他,进而被人们有意无意地神化,成为传奇人物。这其中也寄托了老百姓们美好的愿景。

搜图

总结:

刘伯温的《救劫碑文》真实性存疑,我们不必为了预言中的内容感到恐慌,要以理智的态度看待这篇预言,不要被网络上一些传言所影响。

虽然碑文的作者难以确定,但其中劝人向善的观点还是值得提倡的,善有善报,恶有恶报,寄托了人们朴素的道德观,未来无法预测,而我们要做的就是与人为善,问心无愧即可。

搜图

参考资料:

[1]华惠.神机妙算 刘伯温[M].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2017.04.

[2]陈学霖.明初的人物、史事与传说.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

[3]燕山刀客著.大明设计师刘伯温[M].北京:民主与建设出版社, 2015.11.

[4]俞美玉.论刘伯温的官德[J].浙江工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11(1):91-96

[5]周亚娟.刘伯温传说的历史传承和现代价值研究[J].今古文创,2021(10):56-57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阅读下一篇/ 返回网易首页 下载网易新闻客户端


【本文地址】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CopyRight 2018-2019 办公设备维修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502275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