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晓斌:他的照片真切地还原了上个世纪70年代以来社会底层民众的日常生活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划拳五五十五 李晓斌:他的照片真切地还原了上个世纪70年代以来社会底层民众的日常生活

李晓斌:他的照片真切地还原了上个世纪70年代以来社会底层民众的日常生活

2024-07-12 13:11|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前的天安门广场,看报纸的少先队队员

▲1978年春,山西五台山,世代给寺院送粮的当地农民

▲1978年夏,石家庄火车站,“文革”后期的私营业者(当时出租车还没有出现)

▲1978年3月,山西五台山,推磨的小脚老人

▲1978年,进城卖菜的农民

▲1978年除夕夜,首都群众春节联欢晚会在人民大会堂举行,被禁多年的交谊舞又出现在中国。画面正中跳舞的女子是中央实验话剧院演员盖晓玲,在电影《高山下的花环》中饰演韩玉秀

▲1979年9月,中国美术馆外。来自民间的街头美术展览,都有很多人围观。这就是“星星美展”

世界太丰富了,它始终对我们每一个人存在着陌生感和诱惑力。对于一个摄影家来说,天空的颜色是无限复杂的,每一张脸上的皱纹都有特殊的意义。照相机也就是为了每一刻的体验而活着,这就使我想起了一句古老的箴言:

“一旦冲动不再延续,世界就离人而去。”

▲1979年冬,北京沙滩大街十字路口。这是北京街头最早出现的一幅最大的大美人广告(手绘)

▲1979年,北京永定门火车站,吃早餐的人们

▲1979年,北京中山公园,照镜子的小伙子

▲1979年4月,广西南宁市,吃甘蔗的人

▲1979年4月,三中全会后,广西农村经济改革,分田分地分牲口

▲1979年春,北京阜成门现立交桥原址,观看耍猴的北京市民

▲1979年春,广西南宁市,读报的三轮车夫

记得十多年前的李晓斌,这位已过中年的摄影家激情不变。20多年的风风雨雨可以让人改变很多,但无法磨灭的是一个人的情怀。面对一个个历久弥新的话题,李晓斌依旧说得慷慨激昂。面对无法理解的是非恩怨,李晓斌依旧会拍案而起。

尽管有时候会激动得不近情理,但这样的一份激情总让人感到难能可贵,总比那些老于世故、圆滑势利的情感来得更充满活力和智慧。好久没有遇上这样的冲动型的摄影家了,冲动永远也不需要理由,这是一种无法替代的生存的方式。关键是,在他的冲动之后按下的快门,当年所呈现的却是一种看上去世俗而平凡的场景,在中国改革开放40年的进程中,似乎是一种“另类”。

但正是这样一种最为接近底层的影像叙事,恰恰真实地见证了改革开放最为精彩的华章。

▲80年代中期,曾有一部电影叫《街上流行红裙子》。那时,北京及全国女青年以穿红裙子、冬天穿红羽绒服为时尚

▲1980年3月,北京北海公园,地道的北京时尚青年

▲1980年春,“星星美展”主要成员马德升在家中

▲1980年,北京,画家袁运生与小女儿在家中吃饭

▲1980年,北京北海公园,蛤蟆镜上贴着商标的时尚女青年

▲1980年,北京故宫,大碗茶

▲1980年3月,北京动物园。两位女士都烫着流行的卷发,近处的女士穿着难得一见的格子大衣

▲1980年4月,北京北海公园。站在别人车前留个影

▲1980年4月,北海公园,化妆开始在青年女性中出现

▲1980年5月2日,北京樱桃沟,人们练习跳舞

▲1980年4月,北京北海公园,“五讲四美”、“三热爱”活动正在展开

▲1980年夏,故宫,国人不看国宝,专门围观外国游客

▲1980年12月,北京故宫,红旗车与市场经济

文化学者朱大可曾认为:80年代一种称为“灰色摄影”的运动开始涌起,其特征就是强烈关注社会底层和民众的日常生活。而李晓斌的作品,无疑就是这“灰色摄影”的代表。尤其是早在前数码时代,也就是摄影尚未成为盛大群众运动的年代,李晓斌就以数量巨大的拍摄,曝光了关于中国社会的20万张底片。这是一个惊人的数字,它来自耐心而持续地关注。

摄影师抓住那些被“新华眼”和“沙龙眼”忽略的事物——最庸常的街景、有瑕疵的小人物、平民和穷人的平淡表情、繁琐的街头微观戏剧,以及各种无法划入“优美”范畴的影像。所有这些题材勾勒了“灰色美学”的逻辑边界。

▲1981年,当时单筒国产洗衣机价格为三百多元,而人们的月工资普遍只有几十元

▲1981年,江苏泗阳县集市

▲1981年,上海外滩,热恋中的情侣。谈恋爱不再是禁忌,人们可以在公共场所拥抱了

▲1981年春节,河北霸县,农村摄影个体户门前的广告

▲1981年春节,河北霸县农村,摄影个体户

▲1981年,沈阳鲁迅美术学院教授楼

▲1981年元宵节,河北霸县,卖老鼠药的荣誉军人

▲1981年,秦皇岛,在贞女祠前合影的军人

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李晓斌的大多数作品,舍弃观念、构图、光线、影调等各种预谋的设计,也舍弃世人所孜孜不倦的“优美”诉求,散发出浓烈的“业余”气息,却真切还原了80年代以来中国民众的朴实生活,成为中国改革开放有力的影像见证者。

那一年在大连举办的纪实摄影研讨会上,李晓斌并没有留下太多的观念性论述。在我们的私下言谈中,他也对当时的批评漠然一笑——许多人都说他在浪费胶片,拍摄了无数没有光影、没有构图的废片。然而我深深地理解他对自己立场的坚持,尤其是对我在《人民摄影报》上对他力挺的文章,只是表现出惺惺惜惺惺的淡然。

▲1982年,北京中山公园,时尚杂志开始出现

▲1982年春,广州越秀公园里玩游戏机的青年

▲1982年,河北白洋淀小张庄,农村家庭中的墙上装饰,美人替代了年画

▲1982年春,广州,广交会场前,等待给来宾拎包打工的当地人

▲1982年,河北白洋淀,农家装饰

▲1982年,河北安新县小张庄,计划生育活动正在展开中

▲1982年,广州市个体户

▲1982年,成都,锦江大礼堂门前

▲1982年冬天,北京颐和园知春亭餐厅,墙上挂着“禁止划拳、行令、播放音乐、跳舞”的字句

如今回首,当年他所追求的探求影像的写实性、真实性和还原性的原则,无一不从司空见惯的场景中发现了历史的真相。这是一场富有耐心的等待和捕捉,它完全取决于时间和图片的数量。正如他当年所言,重要的是“不依附意识形态,不迎合西方文化口味,不以艺术、影像为目的。只是记录人、岁月、生活。”如此而已。

还记得在一次研讨会上,原本对李晓斌并不熟悉的历史学家、学者雷颐第一次看到李晓斌的作品,就发出了如此的感慨:

“首先我是研究历史的,我觉得我看了这个摄影集之后首先要对李晓斌先生表示崇高的敬意。我看到这本影集后首先的感觉是大吃一惊,这里面的照片都是我眼熟能详的。……摄影大量的是关于日常生活的历史,关于当时生活的变迁,这一点恐怕后来的人很难体会到了。我认为晓斌的作品最重要的是把生活的变迁表现出来了,有生活。他的作品既表现了社会,也反映出作者本人是个什么样的人。晓斌的摄影作品反映出了他的观点、他的品格、他的思想、他的人格。”

▲1984年建国35周年国庆,天安门广场前

▲1984年夏,北京宣武门,销售报刊的人

▲1984年夏,北京王府井大街南口。第一块外国产品大广告

▲1985年夏,北京中央美院附中,时尚的学生

▲1985年春,北京中国美术馆,法国时装设计大师伊夫·圣·洛朗时装展在中国展出,由于该展览与当时中国国情差异,观者寥寥

▲1986年,成都市,个体发廊

▲1986年,天安门前照相的解放军战士

▲1987年,北京,肯德基(前门店)进入中国

好久没有见到李晓斌了——作为“四月影会”重要成员的李晓斌,曾经淡出摄影界很长一段时间。近两年,又听说他复出的消息——更多地是担任一些重要摄影评选的评委。这一次,他也许希望以自己的经验,发现和推举更多年轻的摄影人,为中国改革开放新一轮的进程,贡献出自己的力量。

— END —

我挺想为《赤壁》拨乱反正的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本文地址】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CopyRight 2018-2019 办公设备维修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502275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