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联解体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切尔诺贝利具体原因 苏联解体

苏联解体

2023-03-25 23:56|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此條目可能包含原创研究或未查证内容。 (2018年12月)请协助補充参考资料以改善这篇条目。详细情况请参见讨论页。 此條目可参照俄語維基百科相應條目来扩充。若您熟悉来源语言和主题,请协助参考外语维基百科扩充条目。请勿直接提交机械翻译,也不要翻译不可靠、低品质内容。依版权协议,译文需在编辑摘要注明来源,或于讨论页顶部标记{{Translated page}}标签。 此條目需要补充更多来源。 (2021年11月13日)请协助補充多方面可靠来源以改善这篇条目,无法查证的内容可能會因為异议提出而移除。致使用者:请搜索一下条目的标题(来源搜索:"苏联解体" — 网页、新闻、书籍、学术、图像),以检查网络上是否存在该主题的更多可靠来源(判定指引)。 蘇聯解體冷戰和东欧剧变的一部分1991年八一九事件爆發時佔領苏聯紅場的坦克,此事件最終促進了苏聯的解體。原文名 Распад СССР或Развал СССР日期1990年-1991年[註 1]地点 蘇聯后苏联国家: →  亞美尼亞 →  阿塞拜疆 →  白俄羅斯 →  爱沙尼亚 →  格鲁吉亚 →  哈萨克斯坦 →  吉尔吉斯斯坦 →  拉脫維亞 →  立陶宛 →  摩尔多瓦 →  俄羅斯 →  塔吉克斯坦 →  土库曼斯坦 →  烏克蘭 →  乌兹别克斯坦 未受承认的分裂实体: 车臣共和国[a] 加告兹共和国[b] 阿尔察赫共和国 纳希切万自治共和国[c] 鞑靼斯坦共和国[d] 德涅斯特河沿岸 参与者蘇聯共產黨苏联加盟共和国政府苏维埃社会主义自治共和国政府蘇聯內部的民族主義者、自由主义者和左派的反對勢力结果冷戰結束,美國成為世界上唯一的超级大国,世界局勢轉為一超多強。蘇聯解體成15個獨立國家,其中部分國家另外建立獨立國家聯合體。前蘇聯國家之間的衝突和各國內部的分離勢力興起導致後蘇聯國家衝突爆發。前蘇聯國家的政治體制轉為多黨制、總統制或半总统制。前蘇聯國家從原先的計劃經濟轉為採用资本主义的市場經濟。蘇聯盧布在1992年至1994年間仍被大部份前蘇聯國家所使用。苏联武装力量解散並於1993年更名為俄罗斯聯邦武裝力量。俄羅斯和烏克蘭於1997年協議分割黑海艦隊。苏联共产党的一黨專政統治時期結束。波罗的海国家和前東方集團國家加入歐盟和北約。土庫曼成為永久中立國同時也被稱為中亞的朝鲜。 苏联 苏联政府与政治系列条目 苏联共产党 党章 马克思列宁主义、斯大林主义 集体领导制、民主集中制 最高領導人 代表大会(二十八大) 總書記:伊瓦什科(末任) 中央委員會 中央政治局 书记处 中央组织局 中央监察委员会 中央审计委员会 政府 国家宪政体制 联盟条约、新聯盟條約 宪法 社会主义联邦制、社会主义民主 法律 全联盟法律 加盟共和国法律 自治共和国法律 地方各级人民代表苏维埃决定 国家权力机关 最高蘇維埃→人民代表大会 最高苏维埃主席團 主席:阿纳托利·卢基扬诺夫(末任) 苏联人民监督委员会 国家元首 最高苏维埃主席團主席→蘇聯總統:戈尔巴乔夫(末任) 最高苏维埃主席團副主席→苏联副总统:亚纳耶夫(末任) 蘇聯總統會議 各加盟共和国最高苏维埃 各自治共和国最高苏维埃 地方各级人民代表苏维埃 国家执行机关 部长会议 主席:西拉耶夫(末任) 第一副主席:韦利奇科、多古日耶夫(末任) 部长会议各部(英语:Ministries of the Soviet Union)、委员会(英语:State Committee of the Soviet Union) 各加盟共和国部长会议 各自治共和国部长会议 地方各级执行委员会 国家司法机关 最高法院 院长:斯莫连采夫(末任) 最高检察机关 總檢察長(俄语:Генеральная прокуратура СССР):特鲁宾(俄语:Трубин, Николай Семёнович)(末任) 地方各级人民法院 地方各级检察长 政治 经济·社会·文化 經濟 農業 消費品 五年計劃 柯西金改革 科学技术 统一配给 文化 人口 教育 家庭 宗教 運輸 历史 十月革命与内战时期 新经济政策时期 斯大林时期 赫鲁晓夫缓和期 停滞期 苏联解体 国防·国际关系 国防部 部长:沙波什尼科夫(末任) 苏联武装力量 战略火箭军 陆军 国土防空军 空军 海军 边防军 内务部队 外交部 部长:谢瓦尔德纳泽(末任) 苏联外交 第三国际 经济互助委员会 华沙条约组织 东欧剧变、苏联解体 地图

苏联主题

查论编 俄罗斯历史 時代羅斯人?-9世纪之前伏尔加保加利亚7世紀-13世紀可薩汗國7世紀-10世紀羅斯汗國9世紀基辅罗斯882年-1240年弗拉基米尔-苏兹达尔大公国1157年-1331年诺夫哥罗德大公国1136年-1478年蒙古统治1240年代-1480年莫斯科大公国1263年-1547年沙皇俄國1547年-1721年俄罗斯帝国1721年-1917年臨時政府→共和國1917年蘇俄1918年-1922年苏联(蘇俄)1922年-1991年俄羅斯1992年至今 其它 文化 · 分类 · 俄羅斯主题 查论编 本條目是米哈伊尔·戈尔巴乔夫系列的其中一部份

苏联共产党中央委员会总书记 蘇聯總統

早年生涯 逝世

总书记 (1985–1991)

最高领袖 经济改革 – 加速政策(英语:Uskoreniye) – 開放政策 禁酒運動(俄语:Антиалкогольные кампании в СССР) 切尔诺贝利核事故 民主化(英语:Demokratizatsiya (Soviet Union)) 合作社法(英语:Law on Cooperatives) 斯皮塔克地震 蘇聯撤出阿富汗 1989年蘇聯人民代表大會選舉

总统 (1990–1991)

国家元首 遇刺事件(英语:1990 October Revolution Parade) 帕夫洛夫改革(英语:Monetary reform in the Soviet Union, 1991) 新聯盟條約 八月政變 苏联解体

外交方针

新思维 穆尔曼斯克倡议(英语:Murmansk Initiative) 辛納屈主義 國際訪問(英语:List of international trips made by Mikhail Gorbachev) 参与峰会 1985年日內瓦峰會 雷克雅未克 華盛頓(英语:Washington Summit (1987)) 莫斯科(英语:Moscow Summit (1988)) 總督島(英语:Governors Island Summit) 马耳他 赫爾辛基(英语:Helsinki Summit (1990)) 霍梅尼之信

卸任之后

1996年总统选举(英语:Mikhail Gorbachev 1996 presidential campaign) 戈尔巴乔夫基金会(英语:The Gorbachev Foundation) 必胜客广告 俄罗斯社会民主党

媒体资料 查论编

苏联解体(俄語:Распад СССР)以发生在1991年12月25日唯一一任苏联总统米哈伊尔·戈尔巴乔夫辞职,以及蘇聯最高蘇維埃于翌日(1991年12月26日)通過決議宣佈苏联停止存在为最终节点,标志着立国69年[註 2]的苏联作为主權國家正式解体不复存在,除波罗的海三国以外的原12個蘇聯加盟共和國自此从法律上取得主權國家地位(1991年9月6日,苏联国务委员会承认爱沙尼亚、拉脱维亚、立陶宛独立,使波罗的海三国从法律上恢复原本于战间期享有的主权国家地位)[註 3]。苏联解体代表着自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持续了近半个世纪的冷战和两极格局的结束,并且使在雅尔塔会议形成的雅尔塔体系瓦解,很多原来被苏联控制的欧洲主權国家在苏联解体后获得了真正的外交自主权,美国也在苏联解体后成为世界上唯一的超级大国。

苏联解体后的独立主权国家,有3國本來就是联合国会员国,另外12國於恢復主權後加入(按图中数字顺序排列) 1.  俄羅斯2.  烏克蘭3.  白俄羅斯4.  乌兹别克斯坦5.  哈萨克斯坦6.  格鲁吉亚7.  阿塞拜疆8.  立陶宛 9.  摩尔多瓦10.  拉脫維亞11.  吉尔吉斯斯坦12.  塔吉克斯坦13.  亞美尼亞14.  土库曼斯坦15.  爱沙尼亚 目录 1 苏联解体原因 1.1 斯大林模式僵化 1.2 经济改革失败與领导失职 1.3 党-国精英转向资本主义 1.4 经济與產業崩溃 1.5 布热津斯基的观点 1.6 民族问题、各加盟國權利不公問題 1.7 苏联共產黨的日益腐败 1.8 西方推动 1.9 國際間多重軍備競賽導致的國力虛耗 1.10 切尔诺贝利核事故 1.11 苏联法律 1.12 加盟共和國權威凌駕於中央政府 2 全民公投 3 八一九事件 4 各加盟共和国的独立時間 4.1 各加盟共和国独立进程 5 苏联的终结 6 后续 7 後蘇聯國家列表 7.1 独联体 7.1.1 现独联体成员国 7.1.2 现独联体参与国 7.1.3 退出独联体的国家 7.2 未加入独联体的前苏联加盟共和国 7.3 蘇聯解體時成立的未受普遍承认的国家 7.4 蘇聯解體後成立的未受普遍承认的国家 7.5 備註 8 苏联解体后各独立主权国家的政治体制及领导人列表 9 关联条目 10 注释 11 參考文獻 12 外部連結 苏联解体原因[编辑]

1991年以来,政治界、学术界许多人士对苏联解体的原因、影响和后果进行了多方面的探视和研究,已经出版的著述和发表的论文数量浩繁,观点各异。大致上有以下几种主要观点。

斯大林模式僵化[编辑]

史称“斯大林主义”的政治、经济、文化体制,是一种高度集中和集权的体制。二战之前各国也有採类似之体制以因應国内外紧张局势,為集中一切人力、财力、物力對應备战和应战的需要所採用的特別制度,例如德国和日本在短短十多年时间里取得快速工业化和极大增强军力的显著成果。在同樣的指導原則下,二战结束後苏联成为欧洲第一强国、世界第二超級大國。然而,这种战时体制在本质上严重背离经济学的基本规律,压抑了地方经济部门、企业部门和部分劳动者的积极性,加上其力行於政治上整肅各种反动派和压制持不同政见的知识分子,導致思想的單調化和极端化,使整个社会仅在特定方面急速进步。斯大林过世后,斯大林模式失去动力,苏联从此陷入不正常發展軌道的困境。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随着时代主题逐渐向着和平发展转移,蘇聯迎來了新領導人的“修正主義”,與西方關係趨和緩,然而坚持軍事、重工業第一的“斯大林主义”依然堅固地控制著蘇聯的方方面面,抑制社會活力所生的弊端进一步凸现,之後的修正也因成果不彰而被廢棄,苏联始終處於僵化、封闭的状态,其发展道路愈发受到国内外質疑。

经济改革失败與领导失职[编辑]

苏联从1922年起开始实行新经济政策,列宁对战时共产主义政策进行改革,并强调更加发扬党内民主。然而自1924年斯大林当权以来,形成了高度集中化的政治经济体制。虽然在这种体制下苏联实现了工业化,但到了1950年代,弊端日益暴露,阻碍了苏联的发展。随后,赫鲁晓夫和勃列日涅夫两任苏共领导人先后进行改革,但他们只是对原有体制進行小修补,没有从根本上彻底改变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而到了勃列日涅夫统治的后期所有改革全部停滞。此種體制傾向於犧牲下層人民的利益來解決上層權貴的問題,從1989年開始,蘇聯由於改革失利與嚴重的通貨膨脹,開始對下層人民實行進一步的緊縮政策。

1985年3月米哈伊尔·戈尔巴乔夫出任苏联共产党中央委员会总书记,所面对的是一个动荡的世界和困难重重的国内环境。

但另一方面,他的社會主义改革带来了意想不到的后果。随着中央权力的下放,各加盟共和国的领导人开始寻求更大的自主权力。随着“公开化”的日益深入,苏共的历史问题和历史罪行被揭露的同时,民心也逐漸流失。尤其是在1989年,东欧共产党国家的体制在政治和经济方面积累的错误发生了总爆发,共产党及其政治目标在东欧国家日益不得人心,东欧国家的共产党政权纷纷倒台。苏联加盟共和国政府也纷纷效法东欧诸国,意图脱离苏联而独立。西方新聞媒體亦常戲謔地稱“蘇聯”為“蘇分”(Soviet Disunion)。[2]

苏联经济学家格里高利·亚夫林斯基认为,戈尔巴乔夫制定了所謂500天计划,在尚未有完整的市场经济理论支持下,想利用短短500天将苏联原来的计划经济彻底转变为市场经济,结果是国内在价格固定的情况下生产者不愿意亏本出售商品,导致生产力下降,商品供应不足,最终政策被迫终止,但此时黑市充斥着美元,卢布已经贬值到接近崩溃的边缘,1990年的劳动节,苏联领导人在人民的谩骂声中走下红场主席台。

直至八一九事件发生,苏联共产党处境到了危难关头,戈尔巴乔夫主动辞去苏共中央总书记的职务,使苏共迅速走向衰败。苏共衰败,是苏联剧变的前兆;苏联解体,是苏共垮台不可避免的结果。

党-国精英转向资本主义[编辑]

学者大卫·M·科兹认为,戈尔巴乔夫改革催生了一个新的资本家阶级,而大量苏联共产党及政府内的精英为逐利,转而拥护资本主义。他认为,苏联解体后,俄罗斯的大量金融寡头是苏联共产党、共青团出身可以作证这一点。大卫·M·科兹认为,不是因为苏联的国家社会主义体制终结,党-国精英才抛弃旧体制,而是由于党-国精英抛弃了旧体制,苏联体制才终结。[3]

经济與產業崩溃[编辑]

苏联共产党总书记勃列日涅夫执政后期,苏联领导层竭力回避改革,经济改革措施大多半途而废,致使经济发展迟滞,远远落后于美国等资本主义国家。1972年尼克森訪華後,美苏战略均衡的态势逐渐被打破,并且苏联的实际军费开支已接近甚至超过美国,而苏联的国民生产总值却只有美国的一半多,武器的研發與使用更是隱性軍費,这使苏联的国民经济发展不堪重负。另一方面,苏联人民的生活水平明显下滑,尤其是农民的生活水平,生产粮食不如进口粮食便宜,农产品的增长赶不上需求增长。战后到1980年代末人民生活水平的各项指标增速呈逐年递减态势,苏联经济的各项指标也都出现速度递减。例如苏联国民收入於1950年代平均增长10.3%,1960年代平均增长6.8%,1970年代平均增长4.9%,1980年代经济增长率继续下跌,到1990年代则開始出现下降[4]。

能源出口收入占苏联外汇收入最高曾达到54.4%(1984年),在1973年和1979年第一、二次石油危机期间,苏联大幅增产,拒绝与OPEC限产保价相配合。其与OPEC争夺西欧市场,争当西方的“可靠伙伴”。20世纪80年代,苏联极度依赖油气出口收入来维持经济运转,油气价格下跌使苏联国力遭受重创。1985年8月,美国里根政府迫使沙特增产,实行“逆石油冲击”战略,戈尔巴乔夫改革时期,苏联陷入了用增产维持石油美元收益的怪圈[5]。

同时蘇聯末期,苏联政府的秘密报告指出,卢布出现严重贬值、国民购买力严重下降,国内物资、商品尤其是生活用品极度匮乏,人们要为了购买自己的生活必需品而一大早就排长伍,甚至苏联民众在商店和超市里已经无法买到必要的商品。当时还出现了囤积物资后再高价卖出的“地下经济”,而这种情况最后还变得越来越猖獗且政府已经无力管控。从1990年开始,苏联政府就再也没有公开发表过任何对经济状况的统计和报告,也没有按例制定和发布相应的“五年计划”。

苏联农业衰退的基础是在1930年代形成的。苏联选择了斯大林模式,彻底消灭个体经济,组织大规模生产,完全剥夺了农业生产者的物质利益,並選用了不合理的生產策略,这使外貿农业发展走向末路。國內農產方面,因为政府不愿意、也不打算在农业生产领域实施痛苦的但却必要的市场化改革,这种情况导致了苏联农产品消费市场在1990-1991年间的彻底崩溃[5]。

布热津斯基的观点[编辑]

布热津斯基在《第二次机遇:三位总统与超级大国美国危机》一书中明确提出[6]:“美国确实在苏联解体的政治进程中发挥了核心作用。”“作为1970年代末的总统助手,我长期以来确信俄罗斯帝国的多种特征是其阿喀琉斯之踵,我曾提出了一个中庸的秘密计划,旨在支持苏联内部非俄罗斯共和国的独立要求。而国务院的反应是,当时苏联事务的主要专家劝说国务卿说,事实上现在存在一个‘苏维埃民族国家’,一个很像美国的多种族混合体,我的提议将会产生相反的作用。因此计划没有推进。”布热津斯基毫不讳言瓦解苏联是美国一以贯之的长期战略。他说:“苏联的解体是长达40年的两党共同努力的结果。几乎每位美国总统都以不同方式为此结果作出了实质性的贡献,而且,作出贡献的还有其他一些人物,比如教宗若望保祿二世、莱赫·瓦文萨(波兰团结工会的领导人)以及米哈伊尔·戈尔巴乔夫(造成苏联解体的“新思维”的提出者)。”“最为重要的是,几位美国总统对苏联构成的长期威胁具有共识。他们遏制苏联使用军事力量来扩大其支配范围,并在同时迫使苏联这个对手在其处于劣势的政治和社会经济领域(展开竞争)。……这吸干了苏联的资源,使苏联在意识形态上不再强大,其政治成功不再具有吸引力。”

布热津斯基认为,在美国瓦解苏联长期战略的作用之下,里应外合,苏联最终由内部崩溃。他在另一本著述《大棋局:美国的首要地位及其地缘战略》中写道:“像以前的很多帝国一样,苏联最后从内部爆炸和瓦解了。其原因并不是直接的军事失败,而主要是由经济和社会问题加速引起的分崩离析。苏联的命运证实了一位学者的正确看法:帝国在政治上生来就是不稳定的,因为下属单位几乎总是喜欢享有更大程度的自治。而且这些单位的那些反动派精英几乎总是抓住机会采取行动以取得更大程度的自治。从这个意义上说,帝国不会被攻克,而只会分崩离析。这种分崩离析通常是非常缓慢的,但有时也会非常迅速。”

与其说“美国确实在苏联解体的政治进程中发挥了核心作用”,一定程度上不如说是由美国主导的意识形态(经济、政治、宗教等)在此历史进程中发挥了核心作用。

民族问题、各加盟國權利不公問題[编辑]

苏联是在俄罗斯帝国的废墟上建立起来的、以民族为特征的联邦制国家。从1547年莫斯科大公伊凡四世称沙皇建立俄罗斯沙皇国开始到1917年俄罗斯帝国被二月革命推翻,在长达370多年中,沙俄先后扩张占领了外高加索、中亚、西伯利亚和远东等地,使其版图扩张了8倍,征服的民族达120多个。因而民族问题困擾統治由来已久,沙皇的對付方式卻異常殘忍,十月革命虽然打碎了旧的沙俄,建立起崭新的社会主义制度,但是旧俄疆域上形成的多民族国家共同体及其民族问题却历史地遗留给了苏联。苏联为解决民族问题作了不少努力,利用俄羅斯的資源補助落後地區,民族的體制內分配政策等,也曾取得一些成绩,但由于历史上传袭下来的民族问题的严重性和民族关系的复杂性,加在处理民族问题的一系列理论和实践上的失误,使民族问题未能得到根本解决。苏联存在的69年中,其民族问题可谓头绪纷繁、盘根错節。

为確保统治權與防止反叛,俄國的做法是從19世紀下半葉開始改變保有特定民族自治權利的政策,逐步對被征服的民族实行残酷压迫和大力進行教育洗腦,极力煽动大俄罗斯沙文主义情绪(大民族主義),唆使俄罗斯人鄙视、仇恨、欺压非俄罗斯民族,強力執行移民和種族清洗改變人口分布,即所謂俄羅斯化政策,這與西方殖民者分而治之的放任管理不同,埋下嚴重的後果。非俄罗斯地区的一切重要职务都由俄罗斯人担任,俄语为官方语言,禁止用非俄语出版书报,学校禁止用非俄语授课,非俄罗斯民族被迫俄罗斯化,并经常遭到蹂躏与奴役和屠杀。另外,俄罗斯帝國倒台後,新建的蘇聯在20世紀的历史上又一次再对外扩张,俄国十月革命后,順應一戰後的國際局勢,列宁当政时期一度承认各民族有自决权,但列宁去世后的苏联恢复了对外扩张的路线,斯大林时期强行吞并波罗的海国家和芬兰的卡累利阿[7],導致蘇德戰爭時,羅馬尼亞、芬蘭和納粹德國聯合一致攻蘇。

从1919年至1944年,先后并入了独立的希瓦汗国、布哈拉汗国、乌克兰人民共和国、阿塞拜疆民主共和国、格鲁吉亚民主共和国、爱沙尼亚共和国、拉脱维亚、立陶宛共和国(包括中立陶宛共和国)、图瓦人民共和国等国家,并对外侵略和武力兼并了包括罗马尼亚與芬兰等民族的大片聚居地,對外兼併了大量的落後地區,給本身特別是俄羅斯為首的加盟國,帶來了巨大的管理難度和經濟問題。蘇聯內部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战时和战后,苏联还对境内的波兰人、芬兰人、爱沙尼亚人、拉脱维亚人、立陶宛人、伏尔加德意志人、克里米亞韃靼人、卡尔梅克人、车臣人、印古什人和远东朝鲜人、汉人等少数民族实行了残酷的种族清洗和种族迁移,因此令這些少數民族企圖利用蘇聯的敵人幫助自己,如前述所說蘇德戰爭時期,也在德軍支援下發生的車臣、印古什叛亂等暴力事件。

這其中倡導的民族解放的民族主义,卻被视为苏维埃和社会主义的对立面而受到打压,各民族的政治、文化和经济精英多被处决,民族语言文化和民族意识遭到摧残,不但如此蘇聯在境內為了攏絡,施行了民族保護性政策,作為主體的俄羅斯族本身的權益和好處,也在畸形的民族補助政策下被制約。在戈尔巴乔夫推动新思维改革后,激化并爆发了苏联所长期存在的民族矛盾,一些如波兰的卡廷森林惨案和1944年时期苏联政府对车臣人的流放等历史真相被解禁并逐渐被曝光出来,最終这些事件也得到了平反導致人心思變更加厲害。与事实上实行的“大俄罗斯主义”政策不同,《苏联宪法》卻明确规定各加盟共和国拥有主权并享有脱离联盟的权利[8],这成为最終解体的法律基础。1990年3月,富裕的波羅的海立陶宛率先宣布獨立,中亞等受俄羅斯補助的貧困受益國雖未打算實行這類權利,具備完善工業與發達城市的俄羅斯卻仍在經濟轉型的困頓中,因為深受其害而決心獨立出去,中小加盟國被拋棄,最終使得願意維持蘇聯的加盟國不得不接受解體。

由于苏联时期对少数民族的迫害,使俄羅斯這個國家背上歷史包袱。在苏联解体后新成立的波罗的海国家、乌克兰和高加索国家境内都存在强烈的反俄情绪,如波罗的海三国拒绝使境内的俄罗斯族在苏联解体后自动获得国籍,乌克兰则禁止在学校里讲俄语。

苏联共產黨的日益腐败[编辑]

苏联各级党政干部的官僚主義自建立時已存在,二次大战后逐渐形成为特权阶层,享有各种既得利益。到勃列日涅夫时期,更形成一批“官僚氏族集团”,这批集团大约有50-70万人,加上他们的亲属共有300万人之多, 約占全國人口的1.5%[4][9]。約占全國人口的1.5%这些集团内部儿女联姻,官官相护,贪污渎职,號稱代表人民利益的黨的幹部群體逐漸蛻變爲與人民對立的特權階層。使执政党与民众之间隔阂越来越大,民心尽失。有一种观点认为,搞垮苏联的不是反共分子,不是外国敌对势力,就是这些官僚特权阶层为维护和扩大其既得利益而造成的。當群眾日益感受到特權階層与自身利益的根本背道而馳時,這種政治體制的衰敗和瓦解也就不可避免。

在切尔诺贝利核事故发生后,人民更加认识到苏共腐败本质而加剧了对政府的不满。苏共官员干部大搞裙带关系,官商勾结与权贵资本主義严重侵犯了人民的利益[來源請求]。苏联体制制造了一个等级森严的社会,上层根本接触不到底层的民众,不了解人民的疾苦,在粉饰下其所看到的只是他们想看到和让其看到的东西。官员干部并不关心人民艰难的生存现状,政府对于人民的态度只是任其自生自灭,面对苏联大量老百姓的贫穷和饥寒交迫苏共则视而不见。最终苏共致使自己完全丧失了民心。

具体地说,1980年代末,官僚集团羽翼已经丰满,将大量国家财富占为己有,此时,他们急切希望苏联共产党的垮台和社会主义制度的剧变,以便通过国家制度的公开变更,在新制度下从法律上承认他们攫取的财富合法化,并能名正言顺地将这些财富传给子孙。基于这样的认识,有的学者认为,苏共的垮台和苏联的剧变,是“一次来自上层的革命,旧统治集团中的主体部分自行背叛了以往对自己借以统治的体制的忠贞,掉头而去”而即使是軍隊等政府背景的單位,也因為喪失了奮鬥的目標,軍心渙散而無力再阻止聯盟崩潰。中國大陸也有社會主義学者认为,苏共党内官僚特权阶层“在很大程度上是苏联既得利益集团、苏联上层统治阶级内部矛盾而产生的‘自我政变’”。[來源請求]

西方推动[编辑]

和平演变说的观点认为[來源請求],以武力为后盾对共产主义国家遏制的同时,强化政治、经济、文化和意识形态领域的手段,全面推出自由、民主、人权等价值观,支持共产主义国家民主势力,促进推翻威权主义政权,加速全球自由化进程,达到以美国为首的国家的特定目的。不过,应该说,和平演变战略对苏联的剧变起着推波助澜的作用,但只有当苏联国内出现政治、社会危机和动荡的时候,外因才能发挥一定的作用。

國際間多重軍備競賽導致的國力虛耗[编辑]

长期的争霸,给苏联造成了沉重的经济负担,1975年最先減少的是太空计划的開支,甚至變成與美國合作。除了耗費不貲拉大了苏联与发达国家的距离之外,蘇聯在冷戰中後期不斷用兵也造成名聲的敗壞。美苏两国间的军备竞赛使国家财力过多地投入国防军事预算,在蘇聯這會加剧国民经济的比例失调,特别是勃列日涅夫时期穷兵黩武,发动阿富汗战争,美蘇同時推出星球大战计划,使国防军事开支猛增。国内各类矛盾积聚,也是苏联解体原因之一[10]。此外中國在1950年末開始也與蘇聯長期交惡,1970年代後更與美國結盟,在遠東、新疆與阿富汗的邊境地區對峙,也造成蘇聯不小的負擔。

切尔诺贝利核事故[编辑] 主条目:切尔诺贝利核事故

1986年4月26日凌晨1時23分47秒(UTC+3),位於苏联加盟共和国乌克兰普里皮亚季市切尔诺贝利核电站第四号反应堆,发生了史上第一次第7级核事故(国际核事件分级表中最严重的等级)。爆炸引起的火灾将高剂量辐射尘埃散发到大气层中,超过336,000名周边居民被迫撤离,善后费用及其他损失累计超过2,000亿美元(含通货膨胀)[11][12][13],造成了除军备竞赛外另一沉重的经济负担。

苏联在事故发生初期,领导高层只得到“只是反应堆发生火灾但是没有爆炸”信息,以致于爆炸34小时后才开始采取撤离措施。原先采取秘而不宣之处理态度直到接到从瑞典政府透过外交管道发来的信息,此时放射性物质已经飘散到瑞典,苏联终于明白事情远比他们想的严重。在此之后苏联資訊虽更显得透明化[來源請求],但国民已经对于苏联信任崩溃,前苏联总统戈尔巴乔夫曾表示:“切尔诺贝利核事故可能成為5年之後蘇聯解體的真正原因,其重要程度甚至要超過我所開啟的改革事業[14]。”

苏联法律[编辑]

苏联成立宣言、成立条约及历次宪法均规定了苏联各加盟共和国享有自由退出联盟的权利,過去苏共黨中央透過集中監視、裙帶政治、或者補助中亞等落後地區來阻止這項權利被各加盟共和國實行,但在民主改革後這樣的高壓脅迫與不公平的手段已無法持續。这为加盟共和国独立及苏联的解体,提供了法律依据。[15]

加盟共和國權威凌駕於中央政府[编辑] 主条目:葉爾辛效應

戈巴契夫在1985年就任蘇聯共產黨中央委員會總書記上台執政後,推動政治改革,將部分中央權力下放給予蘇聯加盟共和國。而最大的加盟國俄羅斯蘇維埃聯邦社會主義共和國佔蘇聯人口的三分之二與七成的土地。1991年6月12日,尚為蘇聯加盟國的俄羅斯進行了首次俄羅斯總統全民直選,已退出蘇聯共產黨的葉爾辛以無黨籍身分獲得57%的得票率當選首任俄羅斯總統。而蘇聯總統戈巴契夫屬意的蘇聯共產黨籍雷日科夫僅獲得16%選票。而戈巴契夫一年前才剛由人民代表大會選出首任蘇聯總統,非人民直選,正當性及民意基礎較民選的俄羅斯總統葉爾辛不足。八一九事件之後,平息政變的當時蘇聯最有權勢的地方首長、俄羅斯總統葉爾辛宣布蘇聯共產黨為非法組織,限制其在俄羅斯境內的活動。戈巴契夫被迫辭去蘇共總書記的職務,並「建議」蘇聯共產黨中央委員會自行解散,讓下屬各黨組織自尋出路。四個月後,已無實際權力的戈巴契夫被迫辭去蘇聯總統,蘇聯解體。

全民公投[编辑] 1991年苏联公民投票是否保留苏联,多數蘇聯人贊成蘇聯維持現狀。   95-100% 是   90-95% 是   85-90% 是   80-85% 是   75-80% 是   70-75% 是   未参与的加盟国 更多信息:1991年苏联公投和新聯盟條約

1991年3月17日,苏联政府在境内举行全民公投,以决定国家前途。此次公投除格鲁吉亚、爱沙尼亚、拉脱维亚、立陶宛、摩尔多瓦和亚美尼亚六个加盟共和国抵制外,其他九个加盟共和国的近1.5亿苏联公民参加投票,投票结果显示78%的苏联公民希望国家维持现状。

八一九事件[编辑] 八一九事件時的莫斯科街頭坦克 主条目:八一九事件

1991年8月19日,以时任苏联副总统根纳季·亚纳耶夫为首的苏共保守派发动了一场未遂政变,软禁了当时正在克里米亚度假的苏共中央总书记兼苏联总统的戈尔巴乔夫,试图收回下放给加盟共和国的权力,同时终止不成功的经济改革。但是由於保守派手段過於激进,且向來視人權與法治如無物而引起反感,在人民和大多数苏共党员的联合反对以及部分苏军的倒戈下,政变维持三天便宣告失败,而参与组织政变的紧急状态委员会成员均在政变被平息后遭到整肅,被捕下狱。

虽然戈尔巴乔夫在政变结束后复职,但苏联政府已经无法控制在平息政变的过程中,大為加强的分离势力,各個加盟共和国都紛紛宣布脫離蘇聯。1991年8月24日,戈尔巴乔夫辞去了苏共中央总书记的职务,并“建议”苏共中央委员会自行解散,让下属各党组织自寻出路,苏共中央位于莫斯科的大楼也在戈尔巴乔夫宣布辞去苏共中央总书记一职的一小时后被俄罗斯总统叶利钦下令查封。很多加盟共和国的共产党或自行解散,或更改党名为“人民民主党”、“社会党”或“社会民主党”等,苏联共产党就此解散,苏联在此时已是幾乎滅亡。

各加盟共和国的独立時間[编辑] 東方集團 苏联加盟共和国 亚美尼亚 阿塞拜疆 白俄罗斯 爱沙尼亚 格鲁吉亚 哈萨克 吉尔吉斯 拉脱维亚 立陶宛 摩尔达维亚 俄罗斯 塔吉克 土库曼 乌克兰 乌兹别克 苏联的盟国 阿富汗 阿尔巴尼亚(至1961年) 安哥拉 貝寧 保加利亞 中国(至1961年) 剛果 古巴 捷克斯洛伐克 東德 埃塞俄比亚 格林纳达 匈牙利 柬埔寨 老挝 蒙古 莫桑比克 朝鲜 波兰 罗马尼亚 索馬里(至1977年) 南也门 越南(北越) 南斯拉夫(至1948年) 关联组织 共产党和工人党情报局 经济互助委员会 华沙条约组织 世界工会联合会 世界民主青年联盟 反抗组织及活动 反苏游击队 阿尔巴尼亚(英语:Albanian Subversion) 保加利亚(英语:Goryani) 克罗地亚(英语:Crusaders (guerrilla)) 爱沙尼亚 拉脱维亚(英语:Latvian national partisans) 立陶宛 波兰 罗马尼亚(英语:Romanian anti-communist resistance movement) 塞爾維亞 烏克蘭 波羅的海三國遊擊戰 森林兄弟 丛林行动(英语:Operation Jungle) 蘇聯佔領波羅的海國家 抗议及反叛 比尔森起义 东德六一七事件 1956年格鲁吉亚示威 波茲南事件 1956年匈牙利革命 新切尔卡斯克屠杀 布拉格之春 華約入侵捷克斯洛伐克 红场示威(英语:1968 Red Square demonstration) 七七憲章 團結工聯 杰勒托克桑事件 一月事件 路障事件 4月9日悲劇 黑色一月 冷战相关事件 马歇尔计划 1948年捷克斯洛伐克政变 铁托-斯大林交恶 柏林封鎖 朝鲜战争 赫鲁晓夫秘密报告 中苏交恶 苏阿交恶 柏林圍牆 古巴导弹危机 越南战争 阿富汗战争 1980年夏季奥林匹克运动会 1984年夏季奥林匹克运动会 海湾战争 衰落 歌唱革命 波兰圆桌会议 东欧剧变 柏林墙倒塌 1989年羅馬尼亞革命 1991年1月的立陶宛 1991年1月的拉脱维亚 南斯拉夫解體 南斯拉夫內戰 苏联解体 阿尔巴尼亚共产主义崩溃 捷克斯洛伐克解体 查论编 顯示蘇聯內部各個加盟共和國的獨立時間和蘇聯領土變化的動畫地圖

在苏联解体之前,加盟国立陶宛於1990年3月11日率先宣佈獨立,其他加盟共和国、自治共和国等也纷纷加以仿效,先后发表了宣布恢复或收复主权的声明,称为“主权游行”,并开始制订实现独立的步骤和措施。八一九事件后,除俄罗斯外的各加盟共和国全部宣布独立,在俄罗斯境内的鞑靼斯坦、车臣等地也出现了要求独立的主张。

各加盟共和国独立时间如下:

加盟共和国旗 加盟共和国徽 国家 独立时间 首都 地图  立陶宛 1990年3月11日 维尔纽斯  格鲁吉亚 1991年4月9日 第比利斯  爱沙尼亚 1991年8月20日 塔林

 拉脫維亞 1991年8月21日 里加  烏克蘭 1991年8月24日 基辅  白俄羅斯 1991年8月25日 明斯克  摩尔多瓦 1991年8月27日 基希讷乌  阿塞拜疆 1991年8月30日 巴库  乌兹别克斯坦 1991年8月31日 塔什干  吉尔吉斯斯坦 1991年8月31日 比什凯克  塔吉克斯坦 1991年9月9日 杜尚别  亞美尼亞 1991年9月21日 叶里温  土库曼斯坦 1991年10月27日 阿什哈巴德  哈萨克斯坦 1991年12月16日 阿拉木图(1991-1997)阿克莫拉(隨後改名為阿斯塔納)(1997年至今)  俄羅斯 1990年6月12日俄罗斯最高苏维埃宣布恢復主权,1991年12月25日宣布国名由“ 俄罗斯苏维埃联邦社会主义共和国”更名为“俄罗斯联邦” 莫斯科 各加盟共和国独立进程[编辑] 联合国会员国 獨立公投 引發獨立事件 獨立時間 備註 波罗的海国家  拉脫維亞 1991年拉脱维亚独立公投 拉脫維亞一月事件 1991年3月3日(公投)1991年8月21日(正式獨立) 1990年5月4日:拉脱维亚议会宣布开始恢复独立进程;1991年8月21日:拉脱维亚独立  爱沙尼亚 1991年爱沙尼亚独立公投 波羅的海之路、歌唱革命 1991年3月3日(公投)1991年8月20日(正式獨立) 1990年3月30日:爱沙尼亚最高苏维埃宣布开始恢复独立进程;1991年8月20日:爱沙尼亚独立  立陶宛 1991年立陶宛独立公投 立陶宛一月事件 1991年2月9日(公投)1990年3月11日(和平獨立) 1990年3月11日:立陶宛最高苏维埃宣布恢复独立;1991年9月6日:苏联国务委员会承认爱沙尼亚、拉脱维亚和立陶宛独立,并宣布支持其加入联合国和歐盟 東斯拉夫三國  俄羅斯 关于引入俄罗斯总统职位的全俄公投 別洛韋日協議、1991年苏联公投 1991年3月17日(公投)1991年12月25日(俄羅斯聯邦成立) 1990年6月12日:俄罗斯发表主权宣言,宣布主权独立,在其境内俄罗斯法律地位高于苏联法律。1991年3月17日:举行关于保留苏联的全民公决,76.4%的投票人赞成保留经过改革的蘇維埃主权共和国联盟。波罗的海三国、格鲁吉亚、亚美尼亚和摩尔多瓦没有参加投票;1991年8月24日:俄罗斯宣布独立;1991年12月25日:苏联解體,俄罗斯联邦事实独立  白俄羅斯 1991年苏联公投 別洛韋日協議 1991年3月17日(公投)1991年8月25日:白俄罗斯独立 1991年8月25日:白俄罗斯独立;1991年8月19日:苏联紧急状态委员会发动819政变  烏克蘭 1991年烏克蘭獨立公投 別洛韋日協議 1991年12月1日(公投)1991年8月24日(主權宣言) 1991年8月24日:乌克兰独立。 中亞五國  哈萨克斯坦 1991年苏联公投、阿拉木圖宣言 不適用 1991年3月17日(公投)1991年12月16日(正式獨立) 1991年12月16日:哈萨克斯坦独立  吉尔吉斯斯坦 1991年苏联公投 奧什騷亂 1991年3月17日(公投)1991年8月31日(正式獨立) 1991年8月31日:吉爾吉斯斯坦独立  塔吉克斯坦 1991年苏联公投 不適用 1991年3月17日(公投)1991年9月9日(正式獨立) 1991年9月9日:塔吉克斯坦独立  土库曼斯坦 1991年土库曼斯坦独立公投 不適用 1991年10月26日(公投獨立)1991年10月27日(正式獨立) 1991年10月27日:土库曼斯坦独立  乌兹别克斯坦 1991年乌兹别克斯坦独立公投 不適用 1991年12月29日(公投)1991年8月31日(正式獨立) 1991年9月1日:乌兹别克斯坦独立 外高加索三國  格鲁吉亚 1991年喬治亞獨立公投 4月9日悲劇 1991年3月31日(公投獨立)1991年4月9日(正式獨立) 1991年4月9日:格鲁吉亚宣布独立  亞美尼亞 1991年亞美尼亞獨立公投 不適用 1991年9月21日(公投)1991年9月21日(正式獨立) 1991年9月21日:亚美尼亚独立  阿塞拜疆 1991年阿塞拜疆独立公投 黑色一月大屠殺 1991年12月29日(公投)1991年8月30日(正式獨立) 1991年8月30日:阿塞拜疆独立 其他  摩尔多瓦 1991年苏联公投 不適用 1991年8月27日(宣佈獨立)1991年12月25日(正式獨立) 1991年8月27日:摩尔多瓦独立 苏联的终结[编辑] 主条目:別洛韋日協議和獨立國家聯合體

1991年12月8日,白俄羅斯、俄羅斯、烏克蘭三國領導人舒什克维奇、叶利钦和克拉夫丘克在白俄羅斯布列斯特北方50公里的比亞沃維耶扎原始森林會談,簽署別洛韋日協議,宣布三国退出蘇聯,并建立一个类似英联邦的架构来取代舊苏联,其國家繼承為獨立國家聯合體[16]。除波罗的海三国和格鲁吉亚以外的其他苏联加盟国纷纷响应,离开苏联並加入独联体,苏联在此时已名存实亡。随后叶利钦在1991年12月24日的信中告知联合国秘书长苏联在安理会及其他联合国机构中的成员国资格将由俄罗斯联邦及独联体其他11个成员国继承[17]。

19時38分 蘇聯國旗最後一次從克里姆林宮降下,蘇聯解體

1991年12月25日,為了避免蘇聯境內爆發內戰[18],苏联总统戈尔巴乔夫宣布辞职,将国家权力移交给俄罗斯总统叶利钦。[19][20]19时38分,苏联国旗在克里姆林宫上空缓缓降下,取而代之的就是俄罗斯国旗。[21]

1991年12月26日,苏联最高苏维埃通过最后一项决议,就苏联停止存在和建立独立国家联合体一事发表宣言,并通过议会关于苏联及联盟国家政权机构和管理机构的法律继承问题的决议,苏联就此正式解体。[22]

后续[编辑] 俄羅斯的国内生产总值在蘇聯解體後大幅下滑。(2014年後的數據是預測數據)

苏联解体之后,当时的俄罗斯总统鲍里斯·叶利钦和当时的俄罗斯总理叶戈尔·盖达尔实行“休克疗法”,借此来刺激俄罗斯经济和他夢想的100天实现資本主義的目标。并在其刚刚上台时就发行国有债券,每个俄罗斯公民都能拥有国有债券,但是俄罗斯人的憧憬很快就破灭了,在休克疗法的作用下俄罗斯经济出現嚴重問題,超过70%的人生活在贫困线以下,老人没有退休工资,国家财富被个人占为己有,小部分人暴富,大部分人赤贫,政府支出銳減而稅收沉重。嚴重的信用體系崩潰使大量工廠倒閉。 叶利钦实行的休克疗法政策以及受到1997年发生在东南亚国家的亚洲金融危机的影响,直接导致1998年爆发俄罗斯金融危机,这次危机使得俄罗斯经济几近崩溃,直至2000年国际油价上涨后俄罗斯经济才得以实现增长,而叶利钦失败的经济政策也导致其在1999年12月31日辞去俄罗斯总统一职,职位由当时的俄罗斯总理弗拉基米尔·普京来代替。苏联解体也导致在苏联时期被长期压制的地方矛盾集中爆发,部分热点地区如塔吉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乌克兰、亚美尼亚、纳卡地区、南奥塞梯、德涅斯特河沿岸、车臣、达吉斯坦、阿布哈兹、克里米亚和顿巴斯等地均爆发了规模不等的骚乱和战争,并持续至今。

後蘇聯國家列表[编辑] 主条目:後蘇聯國家 独联体[编辑] 主条目:獨立國家聯合體 现独联体成员国[编辑] 国家 签署 批准 宪章批准 成员状态  亞美尼亞 1991年12月21日 1992年2月18日 1994年3月16日 官方成员  阿塞拜疆 1991年12月21日 1993年9月24日 1993年12月14日 官方成员  白俄羅斯 1991年12月8日 1991年12月10日 1994年1月18日 官方成员  哈萨克斯坦 1991年12月21日 1991年12月23日 1994年4月20日 官方成员  吉尔吉斯斯坦 1991年12月21日 1992年3月6日 1994年4月12日 官方成员  摩尔多瓦 1991年12月21日 1994年4月18日 1994年6月27日 官方成员  俄羅斯 1991年12月8日 1991年12月12日 1993年7月20日 官方成员  塔吉克斯坦 1991年12月21日 1993年6月26日 1993年8月4日 官方成员  乌兹别克斯坦 1991年12月21日 1992年4月1日 1994年2月9日 官方成员 现独联体参与国[编辑] 国家 签署 批准 宪章批准 成员状态  土库曼斯坦 1991年12月21日 1991年12月26日 未批准 参与国[23][24] 退出独联体的国家[编辑] 国家 签署 批准 宪章批准 宣布退出 退出生效  格鲁吉亚 1993年12月3日 1993年12月3日 1994年4月19日 2008年8月18日 2009年8月18日[25][26]  烏克蘭 1991年12月8日 1991年12月10日 未批准 2018年4月12日[27] 2018年5月19日 未加入独联体的前苏联加盟共和国[编辑] 国家 前身 退出日期 所属地区 政体  爱沙尼亚  爱沙尼亚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 1991年8月20日 东欧 议会制  拉脫維亞  拉脫維亞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 1991年8月21日 东欧 议会制  立陶宛  立陶宛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 1990年3月11日 东欧 议会制 蘇聯解體時成立的未受普遍承认的国家[编辑] 国家 独立前所属国家 独立日期 所属地区 立国事件  德涅斯特河沿岸  摩尔多瓦 1990年9月2日 东欧 1990年9月,德涅斯特河沿岸最高蘇維埃宣布成立德涅斯特河沿岸摩尔达维亚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1992年德涅斯特河沿岸戰爭中取勝,維持事實獨立。  伊奇克里亞車臣共和國  俄羅斯 1991年11月1日 东欧 1991年11月1日车臣宣布独立,成立伊奇克里亚车臣共和国,现为俄罗斯的一部分。  南奥塞梯  格鲁吉亚 1991年11月28日 高加索 1991年11月28日,南奥塞梯自治州政府宣布独立自格鲁吉亚,成立南奧塞梯共和國。  阿尔察赫  阿塞拜疆 1991年12月10日 高加索 1991年在苏联瓦解前,纳卡地区举办公民投票,结果纳卡地区以99.89%压倒性赞成宣布独立,成立納戈爾諾-卡拉巴赫共和國。  阿布哈茲  格鲁吉亚 1992年7月23日 高加索 1992年7月23日阿布哈兹宣布独立。成立阿布哈兹共和国。 蘇聯解體後成立的未受普遍承认的国家[编辑] 国家 独立前所属国家 独立日期 所属地区 立国事件  顿涅茨克人民共和国  烏克蘭 2014年4月7日 东欧 2014年4月7日由乌克兰与俄罗斯接壤的顿涅茨克州的亲俄偽軍,在攻占顿涅茨克当地的行政大楼后,宣布成立顿涅茨克人民共和国。

2022年2月21日普京宣布承認其為獨立國家。

 卢甘斯克人民共和国  烏克蘭 2014年4月27日 东欧 乌克兰卢甘斯克州的亲俄罗斯偽軍于2014年4月27日在被占领的州安全部门大楼前宣布成立卢甘斯克人民共和国。

目前该政权得到南奥塞梯共和国和顿涅茨克人民共和国的正式承认。2022年2月21日普京宣布承認其為獨立國家。

備註[编辑]  德涅斯特河沿岸 、  阿尔察赫 、  阿布哈茲 及  南奥塞梯 为後蘇聯國家“冷冻冲突”地区。此四个国家互相维持友好外交关系并共同建立和組成国家民主与权利共同体(Community of Democracy and Rights of Nations)。 苏联解体后各独立主权国家的政治体制及领导人列表[编辑] 順序 名稱 政治體制 國旗 現任領導人 地圖 1 俄羅斯聯邦 半總統制 弗拉基米尔·普京 2 烏克蘭 議會制 弗拉基米尔·泽连斯基 3 白俄羅斯共和國 總統制 亞歷山大·盧卡申科 4 哈薩克斯坦共和國 總統制 卡西姆若马尔特·托卡耶夫 5 吉爾吉斯共和國 總統制 薩德爾·扎帕羅夫 5 塔吉克斯坦共和國 總統制 埃莫馬利·拉赫蒙 7 烏茲別克斯坦共和國 總統制 肖开提·米尔则亚耶夫 8 土庫曼斯坦 總統制 谢尔达尔·别尔德穆哈梅多夫 9 亞美尼亞共和國 議會制 阿爾緬·薩爾基相 10 阿塞拜疆共和國 半總統制 伊利哈姆·阿利耶夫 11 格魯吉亞 議會制 馬穆卡·巴赫塔澤 12 愛沙尼亞共和國 議會制 卡娅·卡拉斯 13 拉脫維亞共和國 議會制 馬里斯·古金斯基 14 立陶宛共和國 議會制 阿爾吉爾達斯·布特凱維丘斯 15 摩爾多瓦共和國 議會制 瑪亞·桑杜 16 阿布哈茲共和國^ 總統制 勞爾·哈吉姆巴 17 南奧塞梯共和國^ 半總統制 阿纳托利·比比洛夫 18 德涅斯特河沿岸摩爾達維亞共和國^ 半總統制 瓦迪姆·克拉斯諾謝利斯基 19 阿爾察赫共和國^ 總統制 巴科·薩哈揚 20 盧甘斯克人民共和國^ 總統制 列昂尼德·帕謝奇尼克 21 頓涅茨克人民共和國^ 總統制 杰尼斯·弗拉基米罗维奇·普希林 关联条目[编辑] 苏联历史 六四事件 东欧剧变 兩德統一 也門統一 葉利欽效應 八一九事件 第三波民主化 南斯拉夫解體 独立国家联合体 波蘭民主化運動 中國解體 注释[编辑] ^ 1990年3月11日,立陶宛成為首個脫离苏聯獨立的加盟共和國並通過立陶宛复国法案獲得獨立地位(不包括在幾個禮拜前宣布脫離苏聯和亞塞拜然獨立而後又重新加入亞塞拜然的納希切萬蘇維埃社會主義自治共和國)。1991年12月26日,苏联最高苏维埃宣布苏聯解體並不復存在。[1] ^ 严谨地说,苏联历史应从1922年12月30日联盟成立算起,而非从1917年11月7日十月革命算起,因十月革命产生的苏维埃俄国只能算是苏联的前身。 ^ 各加盟共和国通过自行宣布脱离苏联独立或发表主权宣言,已从事实上取得主权国家地位。 ^ 于2000年重新加入俄罗斯联邦 ^ 于1994年重新加入摩尔多瓦 ^ 于1993年重新加入阿塞拜疆 ^ 于1994年重新加入俄罗斯联邦 參考文獻[编辑] ^ (俄語) Declaration № 142-Н of the Soviet of Nationalities Soviet of the Republics of the Supreme Soviet of the Soviet Union, formally establishing the dissolution of the Soviet Union as a state and subject of international law. ^ 王曾才. 世界现代史(下). 台北: 三民书局. 2009: 165. ISBN 9789571418537.  ^ David M.Kotz. 从戈尔巴乔夫到普京的俄罗斯道路:苏联体制的终结和新俄罗斯.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15: 135.  ^ 4.0 4.1 王晓秋,刘世华. 激进民主化与苏联解体及其风险启示.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1, (4): 6-11 [2021-06-29]. doi:10.16164/j.cnki.22-1062/c.2011.04.02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5-20).  ^ 5.0 5.1 庞昌伟. 国际油价波动与苏联解体. 俄罗斯研究. 2011, (6): 71-84 [2021-07-0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7-01).  ^ 布热津斯基, 兹比格涅夫. 第二次机遇. 上海: 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8: 174. ISBN 9787208075931.  ^ 左凤荣. 民族政策与苏联解体. 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 2010, (2): 142-146 [2021-07-01]. doi:10.16502/j.cnki.11-3404/d.2010.02.00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7-01).  ^ 苏联苏维埃代表大会. 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根本法(宪法). 中文马克思主义文库. 1924-01-31 [2021-07-0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7-01) (中文(简体)).  ^ 焦志勇. 苏联演变的经济体制原因. 今日东欧中亚. 1996, (2): 57 [2021-06-2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6-06).  ^ Космическая гонка СССР и США: история развития техники, полеты людей в космос и высадка на Луну.. Культура.РФ. [2020-12-0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5-10) (俄语).  ^ The Most Expensive Accidents in the History of the World | WreckedExotics.com. www.wreckedexotics.com. [2020-12-0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12-13).  ^ Chernobyl’s Legacy: Health, Environmental and Socio-Economic Impacts and Recommendations to the Governments of Belarus,the Russian Federation and Ukraine (PDF). [2019-12-19].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21-03-22).  ^ DS分析. 切尔诺贝利事故惨烈,仅排历史第3,哪些核事故比它还严重?. 百家号. 百度. 2019-10-24 [2020-12-0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5-10) (中文(简体)).  ^ 周昂. 切尔诺贝利事故何以导致苏联解体?. 凤凰资讯. 2016-04-25 [2021-06-2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2-24) (中文(简体)).  ^ 许新, 陈联璧等著. 超级大国的崩溃──苏联解体原因探析. 北京: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00. ISBN 9787801494085.  ^ Agreement on the Establishment of the CIS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3 founding countries, 8 December 1991 (unofficial English translation). Russian text here [1]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俄羅斯正式接管蘇聯在聯合國的席位. 參考消息. 1991-12-26 [2015-11-1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11-17) (中文(简体)).  ^ 戈爾巴喬夫:那位丟失帝國的人. BBC News 中文. 2016-12-13 [2020-12-2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4-22) (中文(简体)).  ^ 本報最後消息 戈爾巴喬夫發表電視講話 宣佈辭去蘇聯總統職務. 人民日報. 1991-12-26 [2015-11-1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11-17) (中文(简体)).  ^ 戈爾巴喬夫辭去武裝力量統帥職務 核按鈕已交給葉利欽. 人民日報. 1991-12-27 [2015-11-1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11-17) (中文(简体)).  ^ 紅場易旗紀實. 人民日報. 1991-12-27 [2015-11-1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11-17) (中文(简体)).  ^ 蘇最高蘇維埃將舉行最後會議 聯盟機構明年1月2日停止活動. 人民日報. 1991-12-26 [2015-11-1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11-17) (中文(简体)).  ^ Decision on Turkmenistan's associate membership[失效連結], CIS Executive Committee meeting in Kazan, Russia, 26 August 2005 (俄文). ^ Turkmenistan reduces CIS ties to "Associate Member"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Radio Free Europe/Radio Liberty, 29 August 2005. ^ 独联体从昨天起只剩11个国家. 新闻晨报. 2009-08-19 [2013-04-1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07-29).  ^ 王辉. 格鲁吉亚正式退出独联体. 中国日报. 2009-08-19 [2021-06-2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8-28) (中文(简体)).  ^ 钟忠. 乌克兰总统宣布将退出独联体. 人民网. 2018-04-13 [2021-06-2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6-29) (中文(简体)).  戈尔巴乔夫如何回应苏联解体. 上观新闻. 2014-09-24 [2019-10-1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3-03).  外部連結[编辑] jasonhoho. 蘇聯解體. YouTube.com. 2007-01-20 [2021-07-0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6-26) (中文).  凤凰大视野-红色帝国最后记忆. YouTube.com. [2014-10-1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5-10).  Photographs of the fall of the USSR by photojournalist Alain-Pierre Hovasse, a first-hand witness of these events.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Guide to the James Hershberg poster collection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Special Collections Research Center, The Estelle and Melvin Gelman Library, The George Washington University. This collection contains posters documenting the changing social and political culture in the former Soviet Union and Europe (particularly Eastern Europe) during the collapse of Communism in Eastern Europe and the breakup of the Soviet Union. A significant portion of the posters in this collection were used in a 1999 exhibit at Gelman Library titled "Goodbye Comrade: An Exhibition of Images from the Revolution of '89 and the Collapse of Communism." Lowering of the Soviet flag in December 25, 1991 U.S. Response to the End of the USSR from the Dean Peter Krogh Foreign Affairs Digital Archives 向异. 苏联解体二十年——尊严高于面包. 共识网. [2016-01-0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3-04) (中文(简体)).  苏联最后的时光. [2017-10-2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1-27).  查论编苏联解体背景 经济改革 · 东欧剧变: 捷克斯洛伐克 · 羅馬尼亞 · 兩德統一苏联的大型骚乱: 杰勒托克桑事件 · 纳戈尔诺-卡拉巴赫冲突 · 苏姆盖特暴动 · 德涅斯特河沿岸战争 · 4月9日悲劇 · 新乌津骚乱 · 1989年苏呼米叛乱(英语:1989 Sukhumi riots) · 茨欣瓦利运动(俄语:Поход на Цхинвали (1989)) · 費爾干納大屠殺 · 奧什騷亂 · 巴库暴动(英语:Baku pogrom) · 黑色一月大屠殺 · 1990年杜尚别骚乱 · 加告兹人运动(俄语:Поход на Гагаузию) · 立陶宛一月事件 · 拉脱维亚一月事件 · 蘇聯特別用途機動單位襲擊立陶宛邊境檢察站事件恢复主权 歌唱革命 (1987—1991)  · 波罗的海国家恢复独立: 立陶宛, 拉脱维亚, 爱沙尼亚 各共和国的主权宣言: 爱沙尼亚 (1988.11.16), 俄罗斯(英语:Declaration of State Sovereignty of the Russian Soviet Federative Socialist Republic) (1990.06.12), 乌克兰(英语:Declaration of State Sovereignty of Ukraine) (1990.07.16), 白俄罗斯(英语:Declaration of State Sovereignty of the Belarusian Soviet Socialist Republic) (1990.07.27)独立宣言及法案: 立陶宛(英语:Act of the Re-Establishment of the State of Lithuania) (1990.03.11), 拉脱维亚(英语:On the Restoration of Independence of the Republic of Latvia) (1990.05.04), 亚美尼亚(英语:Declaration of State Sovereignty of Armenia) (1990.08.23), 格鲁吉亚 (1991.04.09), 乌克兰 (1991.08.24), 摩尔多瓦(英语:Moldovan Declaration of Independence) (1991.08.27), 阿塞拜疆 (1991.08.30), 吉尔吉斯斯坦 (1991.08.31)独立公投: 立陶宛 (1991.02.09), 拉脱维亚 (1991.03.03), 爱沙尼亚 (1991.03.03), 格鲁吉亚 (1991.03.31), 亞美尼亞 (1991.09.21), 土库曼斯坦 (1991.10.26), 烏克蘭 (1991.12.01), 阿塞拜疆 (1991.12.29)¹, 乌兹别克斯坦 (1991.12.29)¹引入俄罗斯总统职位公投 (1991.03.17) · 俄罗斯总统选举 (1991.06.12)挽救尝试基輔雞演說 · 1991年苏联公投 (1991.03.17) · 八一九事件 (1991.08.18-21) · 国家紧急状态委员会 · 新奥加廖沃进程(俄语:Новоогарёвский процесс) · 新聯盟條約獨聯體成立 別洛韋日協議 · 阿拉木图宣言 · 獨立國家聯合體完成解體 政权组织瓦解 · 卢布体系瓦解 · 後蘇聯國家政治家

 蘇聯: 米哈伊尔·谢尔盖耶维奇·戈尔巴乔夫 · 阿努阿尔别克·阿利姆扎诺夫 · 根纳季·伊万诺维奇·亚纳耶夫 · 阿纳托利·伊万诺维奇·卢基扬诺夫 · 尼古拉·伊万诺维奇·雷日科夫 俄罗斯: 鲍里斯·尼古拉耶维奇·叶利钦 · 鲁斯兰·伊姆拉诺维奇·哈斯布拉托夫 · 亚历山大·弗拉基米罗维奇·鲁茨科伊 · 根纳季·布尔布利斯 乌克兰: 列昂尼德·克拉夫丘克 · 维托尔德·帕夫洛维奇·福金 白俄罗斯: 斯坦尼斯拉夫·舒什克维奇 · 维亚切斯拉夫·克比奇

¹ 以上全民公投都是在宣布苏联解体的《别洛韦日协议》和《阿拉木图宣言》签署之后进行的Portal:蘇聯  |  Category:苏联解体  |  Category:苏联 查论编 苏联主题历史

时间轴 · 俄国革命(二月 · 十月) · 俄国内战 · 苏维埃俄罗斯 · 苏联成立条约 · 新经济政策 · 大清洗(远东华人强制流配) · 东方战线 · 苏德战争 · 冷战 · 赫鲁晓夫解冻 · 去斯大林化 · 1965年改革 · 停滞时代 · 经济改革 · 開放政策 · 解体

政治

列宁主义 · 马克思列宁主义 · 斯大林主义 · 托洛茨基主义 · 赫魯曉夫主義 · 勃列日涅夫主义 · 宪法 · 法律 · 选举(英语:Elections in the Soviet Union) · 外交 · 内阁 · 政府 · 共产党 · 苏共中央 · 政治局 · 集体领导 · 苏共大会 · 部长会议 · 领导人 · 苏共中央总书记 · 部长会议主席(第一副主席) · 总统 · 党组织 · 最高苏维埃 · 意识形态 · 最高法院

地理

行政区划 · 歐洲俄羅斯 · 乌拉尔山脉 · 西伯利亚 · 西西伯利亚平原 · 高加索山脉(北高加索 · 外高加索) · 里海 · 中亞細亞

经济

农业 · 中央银行 · 能源政策 · 五年计划 · 发明 · 蘇聯盧布 · 交通

人口学

苏联人 · 语言 · 苏联工人阶级 · 宗教 · 犯罪 · 1989年人口普查

文化

建筑(斯大林式建筑 · 赫鲁晓夫楼) · 文学 · 芭蕾 · 戏剧 · 电影 · 音乐 · 体育 · 宣传 · 新思维 · 互联网 · 世界语

象征

苏联国旗 · 各加盟共和国国旗 · 蘇聯國徽 · 各加盟共和国国徽 · 苏联国歌 · 各加盟共和国国歌

分类 · 1917年俄國革命 · 斯大林 · 勃列日涅夫 查论编冷战  美國  蘇聯 北大西洋公约组织 华沙条约组织 《太平洋安全保障條約》 東南亞條約組織 中部公約組織 不结盟运动 第二次冷战 1940年代 摩根索計劃 虎克軍反叛 牙买加政治冲突(英语:Jamaican political conflict) 希腊十二月冲突(英语:Dekemvriana) 英苏百分比协定 雅尔塔会议 波羅的海三國遊擊戰 森林兄弟 冲浪行动 丛林行动(英语:Operation Jungle) 蘇聯佔領波羅的海三國 被诅咒的士兵 不可思议行动 没落行动 波茨坦会议 古琴科事件 朝鲜半岛南北分治 支配行动 围困行动(英语:Operation Beleaguer) 四十黑名单行动(英语:Operation Blacklist Forty) 伊朗危机 希腊内战 巴魯克計畫 科孚海峽事件 土耳其海峽危機 對德政策的重述 第一次印度支那戰爭 杜鲁门主义 亞洲關係會議 1947年5月危机(英语:May 1947 crises) 马歇尔计划 莫洛托夫計劃 经济互助委员会 捷克斯洛伐克1948年二月事件 阿尔瓦思巴起义(英语:Al-Wathbah uprising) 第一次中东战争 1947-1948年巴勒斯坦託管地內戰 1948年以色列-阿拉伯戰爭 1948年巴勒斯坦人大流亡 苏南冲突 柏林封鎖 西方盟國的背叛 铁幕 南非種族隔離 東方集團 西方集團 国共内战 臺灣戒嚴 台湾海峡两岸分裂 馬來亞緊急狀態 缅甸共产党叛乱(英语:Communist insurgency in Burma) 1949年3月叙利亚政变(英语:March 1949 Syrian coup d'état) 阿爾巴尼亞政变(英语:Albanian Subversion) 1950年代 竹幕 朝鲜战争 麦卡锡主义 茅茅起義 阿尔及利亚战争 埃及七月革命 1953年伊朗政變 东德六一七事件 罗森堡夫妇案 《馬德里條約(英语:Pact of Madrid)》 布里克爾修正案(英语:Bricker Amendment) 1954年危地马拉政变 1954年日內瓦會議 绿山战争 越南战争 第一次台灣海峽危機 塞浦路斯紧急状态 黄金行动 1955年日內瓦高峰會 萬隆會議 波茲南事件 1956年匈牙利革命 第二次中东战争 “我们要埋葬你们” 伊夫尼战争 格拉迪奥行动 阿拉伯冷战(英语:Arab Cold War) 1957年叙利亚危机(英语:Syrian Crisis of 1957) 1958年黎巴嫩危机 1958年伊拉克革命 史普尼克危機 第二次台灣海峽危機 1959年藏区骚乱 1959年摩蘇爾起義(英语:1959 Mosul uprising) 古巴革命 古巴革命的影响(英语:Aftermath of the Cuban Revolution) 赫鲁晓夫解冻 厨房辩论 中苏交恶 1960年代 刚果危机 辛巴叛亂(英语:Simba rebellion) 1960年U-2擊墜事件 猪湾事件 1960年土耳其政变 苏阿决裂 伊拉克–库尔德冲突(英语:Iraqi–Kurdish conflict) 第一次伊拉克–库尔德战争(英语:First Iraqi–Kurdish War) 1961年柏林危機 柏林圍牆 巴布亞衝突 沙漠戰爭 葡萄牙殖民地戰爭 安哥拉独立战争 幾內亞比索獨立戰爭 莫桑比克独立战争 古巴导弹危机 埃爾·波特納佐(英语:El Porteñazo) 中印边境战争 砂拉越共產黨叛亂 斋月革命 厄立特里亚独立战争 北也门内战 1963年叙利亚政变(英语:1963 Syrian coup d'état) 约翰·F·肯尼迪遇刺案 亞丁緊急状态(英语:Aden Emergency) 1963年塞浦路斯危机(英语:Cyprus crisis of 1963–64) 越南战争 叛乱战争(英语:Shifta War) 墨西哥肮脏战争(英语:Mexican Dirty War) 特拉特洛尔科事件 危地马拉内战 哥倫比亞內戰 1964年巴西政變 多米尼加內戰 羅德西亞叢林戰爭 南非边境战争 印度尼西亞過渡期(英语:Transition to the New Order) 新秩序 多米諾骨牌理論 东盟宣言 寮國內戰 1966年叙利亚政变(英语:1966 Syrian coup d'état) 阿根廷革命(英语:Argentine Revolution) 朝韩非军事区冲突 希臘軍政府 鉛弹岁月 普韦布洛号危机 第三次中东战争 埃以消耗战争 佐法尔叛乱 南也门战争(英语:Al-Wadiah War) 尼日利亚内战 六八运动 五月风暴 文化大革命 布拉格之春 1968年波兰政治危机(英语:1968 Polish political crisis) 马来亚共产党叛乱 華約入侵捷克斯洛伐克 正常化 7月17日革命 中苏边界冲突 珍宝岛事件 铁列克提事件 利比亚绿色革命 足球戰爭 古拉什共产主义 菲律宾共产主义叛乱 校正运动(英语:Corrective Move) 1970年代 缓和政策 《不扩散核武器条约》 1970年约旦内战 阿爾科拉演習 叙利亚校正运动 西撒哈拉冲突(英语:Western Sahara conflict) 1970年波兰抗议事件 柬埔寨內戰 越南战争 胡差暴動 现实政治 乒乓外交 埃及校正运动(英语:Corrective Revolution (Egypt)) 1971年土耳其备忘录政變(英语:1971 Turkish military memorandum) 1971年苏丹政變(英语:1971 Sudanese coup d'état) 柏林四强协定 孟加拉国解放战争 1972年尼克松访华 南北也门1972年边境冲突 第一次也門戰爭(英语:Yemenite War of 1972) 慕尼黑惨案 孟加拉国共产主义骚乱(英语:1972–1975 Bangladesh insurgency) 第一次厄立特里亚内战(英语:Eritrean Civil Wars) 1973年烏拉圭政變(英语:1973 Uruguayan coup d'état) 1973年阿富汗政變 1973年智利政變 贖罪日戰爭 1973年石油危机 康乃馨革命 苏联绕飞日本常规化 西班牙民主转型 印度尼西亚占领东帝汶 希腊民主转型(英语:Metapolitefsi) 战略武器限制谈判 第二次伊拉克–库尔德战争(英语:Second Iraqi–Kurdish War) 土耳其入侵塞浦路斯 安哥拉内战 赫尔辛基协议 莫三比克內戰 奧羅莫衝突(英语:Oromo conflict) 歐加登戰爭 1978年索马里政变(英语:1978 Somali coup d'état attempt) 西撒哈拉战争 埃塞俄比亚内战 黎巴嫩內戰 中阿决裂 柬越戰爭 兀鷹行動 阿根廷骯髒戰爭 1976年阿根廷政变(英语:1976 Argentine coup d'état) 利比亚–埃及战争(英语:Libyan–Egyptian War) 德意志之秋 南黎巴嫩冲突 大韓航空902號班機空難 尼加拉瓜革命 烏坦戰爭 改革开放 NDF叛乱(英语:NDF Rebellion) 乍得-利比亞衝突 1979年葉門戰爭(英语:Yemenite War of 1979) 麦加禁寺围困事件 伊朗伊斯蘭革命 沙爾革命 中越战争 中越边境冲突 新宝石运动 1979年赫拉特起义 七日抵達萊茵河演習 反對蘇聯政治精神迫害鬥爭(英语:Struggle against political abuse of psychiatry in the Soviet Union) 1980年代 薩爾瓦多內戰 阿富汗战争 联合抵制1980年夏季奥运会 秘鲁内部冲突 第二次厄立特里亚内战(英语:Eritrean Civil Wars) 1980年土耳其政变(英语:1980 Turkish coup d'état) 两伊战争 乌干达丛林战争(英语:Ugandan Bush War) 锡德拉湾事件 西方-81演习 卡萨芒斯冲突(英语:Casamance conflict) 马岛战争 第五次中东战争 1982年埃塞俄比亚–索马里边界战争(英语:1982 Ethiopian–Somali Border War) 1983年苏联核警报误报事件 入侵格林納達 仰光爆炸事件 1983年優秀射手演習 星球大战计划 联合抵制1984年夏季奥运会 东芝事件 1986年黑海事件(英语:1986 Black Sea incident) 南也门内战(英语:South Yemen Civil War) 豐田戰爭 圣灵抵抗军叛乱 臺灣戒嚴令解除 1988年黑海撞船事件(英语:1988 Black Sea bumping incident) 布干维尔内战 伊朗航空655号班机空难 8888民主運動 团结工会 苏联对团结工会的应对(英语:Soviet reaction to the Polish crisis of 1980–1981) 康特拉 中美洲危機 大韓航空007號班機空難 人民力量革命 纳戈尔诺-卡拉巴赫战争 阿富汗内战(英语:Afghan Civil War (1989–1992)) 1988年波蘭罷工 六四天安门事件 新思维 经济改革 開放政策 东欧剧变 波羅的海之路 柏林墙倒塌 德国国内边界的撤除 天鵝絨革命 1989年羅馬尼亞革命 东德转型与和平革命 美国入侵巴拿马 1990年代 1990年蒙古革命 海湾战争 兩德統一 也門統一 阿爾巴尼亞共產主義政權的垮台 南斯拉夫解體 天鵝絨分離 苏联解体 八一九事件 冷冲突(英语:Frozen conflict) 阿布哈茲(英语:Abkhaz–Georgian conflict) 臺灣 朝鲜半岛 波多黎各(英语:Political status of Puerto Rico) 科索沃(英语:Political status of Kosovo) 南奥塞梯 德涅斯特河沿岸 中印边界 北婆羅洲(英语:North Borneo dispute) 情報組織 中央情报局 联邦调查局 美国国家安全局 秘密情報局 克格勃 史塔西 摩萨德 對外安全總局 技術競賽 军备竞赛 核軍備競賽 太空競賽 外交政策 杜鲁门主义 围堵 艾森豪威尔主义 多米諾骨牌理論 三個世界 哈尔斯坦学说 甘迺迪主義(英语:Kennedy Doctrine) 三和路线 东方政策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詹森主義 勃列日涅夫学说 尼克松主义 烏布利希學說 卡特主義 里根主义 推回 意識形態资本主义 反共主義 麦卡锡主义 凯恩斯主義 货币主义 第一代新古典主义经济学 芝加哥經濟學派 里根经济学 供應面經濟學 撒切尔主义 基督教民主主義 新保守主義 新自由主义 社会主义 共产主义 马克思列宁主义 斯大林主义 托洛茨基主义 左翼共产主义 毛泽东思想 胡志明思想 赫魯曉夫主義 铁托主义 霍查主义 卡斯特罗主义 格瓦拉主義 古拉什共产主义 胡萨克主义 纳萨尔主义 欧洲共产主义 其他 不結盟主義 民族主義 极端民族主义 白人民族主義 沙文主义 帝国主义 族裔民族主义 白人優越主義 錫安主義 种族主义 法西斯主义 新納粹主義 極權主義 威权主义 独裁 泛伊斯蘭主義 伊斯兰社会主义 解放神學 新左翼 主体思想 自由民主制 不自由的民主 指导式民主 社會民主主義 三民主義 第三世界主義 组织 北大西洋公约组织 東南亞條約組織 中部公約組織 欧洲经济共同体 华沙条约组织 经济互助委员会 不结盟运动 东南亚国家联盟 南亚区域合作联盟 狩猎俱乐部(英语:Safari Club) 宣傳 積極策略(英语:Active measures) 《消息报》 《真理报》 《美利坚报(英语:Amerika (magazine))》 《俄罗斯生活报(英语:Russian Life)》 自由十字军(英语:Crusade for Freedom) 自由歐洲電台 自由亚洲电台 红色恐慌 塔斯社 美国之音 莫斯科广播电台 參見 冰幕 仙人掌幕 朝韩关系 末日之鐘 富爾達缺口 桑地諾民族解放陣線 中东战争 邊緣政策 北約與俄羅斯的關係 蘇聯與俄羅斯於美國的間諜活動史(英语:Russian espionage in the United States) 美蘇關係 美蘇首腦會議 第二次冷战 1917年俄国革命 查论编1989年東歐劇變與共產主義政權的垮台內部背景 停滯時代 共产主义 反共主義 對共產主義的批評 東方集團 東方集團的政治(英语:Eastern Bloc politics) 东方阵营的媒体与政治宣传 東方集團移民與倒戈(英语:Eastern Bloc emigration and defection) 克格勃 幹部職務名稱表 經濟短缺 極權主義 東歐反共叛亂或抵抗運動(英语:Eastern European Anti-Communist Insurgencies) 國際背景 積極措施(英语:Active measures) 冷战 社会主义国家列表 蘇聯解體的預言 里根主义 蘇維埃帝國 恐怖主義與蘇聯 教廷和蘇聯關係(英语:Holy See–Soviet Union relations) 1956年匈牙利革命 華約入侵捷克斯洛伐克 變革嘗試 古拉什共产主义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苏联經濟改革 经济核算(俄语:Хозрасчёт) 500天计划 苏联開放政策 蘇聯的民主化(英语:Demokratizatsiya (Soviet Union)) 辛納屈主義 革新開放 各地进程中歐和東歐 阿尔巴尼亚 保加利亚 捷克斯洛伐克 东德 匈牙利 波蘭 罗马尼亚 南斯拉夫解體 蘇聯(東歐和中亞) 苏联解体 亚美尼亚 阿塞拜疆 白俄羅斯 車臣 歌唱革命(愛沙尼亞、拉脫維亞、立陶宛) 格鲁吉亚 哈萨克斯坦 吉爾吉斯 摩尔多瓦(英语:Independence of Moldova) 俄罗斯 塔吉克斯坦 土库曼斯坦 乌克兰 乌兹别克斯坦 其它 缅甸 南也门 索马里(英语:Somali Rebellion) 蒙古 阿富汗(英语:Civil war in Afghanistan (1989–1992)) 柬埔寨 安哥拉 贝宁 刚果(布) 埃塞俄比亚 莫桑比克 個別事件 1988年波蘭罷工 4月9日悲劇 黑色一月大屠殺 波羅的海之路 匈牙利—奧地利邊境柵欄的拆除 波兰圆桌会议 匈牙利圓桌會議 六四天安門事件 泛欧野餐 週一示威 亞歷山大廣場示威 马耳他峰会 齐奥塞斯库夫妇审判及处决 兩德統一 立陶宛一月事件 拉脱维亚一月事件 1991年貝爾格萊德抗議 八月政變 柏林墙倒塌 政權領導人 米哈伊尔·谢尔盖耶维奇·戈尔巴乔夫(苏联) 拉米兹·阿利雅(阿爾巴尼亞) 尼古拉·齐奥塞斯库(羅馬尼亞) 托多尔·日夫科夫(保加利亞) 格罗斯·卡罗伊(匈牙利) 埃里希·昂纳克(東德) 卡達爾·亞諾什(匈牙利) 埃貢·克倫茨(東德) 米洛什·雅克什(捷克) 沃依切赫·雅鲁泽尔斯基(波蘭) 斯洛博丹·米洛舍维奇(南斯拉夫) 邓小平(中华人民共和国) 奈温(缅甸) 阿里·纳赛尔(南也门) 穆罕默德·西亞德·巴雷(索马里) 姜巴·巴特蒙赫(蒙古) 穆罕默德·纳吉布拉(阿富汗) 韩桑林(柬埔寨) 馬蒂厄·克雷庫(贝宁) 门格斯图·海尔·马里亚姆(衣索比亞) 德尼·萨苏-恩格索(剛果) 反對方式 公民抵抗 示威 人链 蘇聯錄音帶傳播(英语:Magnitizdat) 波蘭地下出版物(英语:Polish underground press) 抗議 秘密出版物 罷工 反對派領袖 莱赫·瓦文萨(波兰) 瓦茨拉夫·哈维尔(捷克) 亞歷山大·杜布切克(斯洛伐克) 扬·伊利埃斯库(羅馬尼亞) 劉剛 吾爾開希 柴玲 王丹 封从德 约阿希姆·高克(東德) 萨利·贝里沙(阿尔巴尼亚) 桑加苏伦·卓力格(蒙古) 弗拉基米尔·康斯坦丁诺维奇·布科夫斯基(俄罗斯) 鲍里斯·叶利钦(俄罗斯) 維亞切斯拉夫·車諾維爾(波兰) 维陶塔斯·兰茨贝吉斯(立陶宛) 濟亞諾·帕茲尼亞克(英语:Zianon Pazniak)(白俄罗斯) 哲柳·哲列夫(保加利亚) 梅莱斯·泽纳维(衣索比亞) 伊薩亞斯·阿費沃爾基(厄利垂亞) 反對派運動 北京高校学生自治联合会 七七憲章 新論壇 捷克公民論壇 阿爾巴尼亞民主黨 生态公开化运动(英语:Ecoglasnost) 民主俄羅斯(英语:Democratic Russia) 和平與人權行動(英语:Initiative for Peace and Human Rights) 立陶宛改革运动 东德和平革命 烏克蘭人民運動 團結工聯 拉脫維亞人民陣線(英语:Popular Front of Latvia) 愛沙尼亞人民陣線(英语:Popular Front of Estonia) 公众反对暴力 白俄羅斯人民陣線(英语:BPF Party) 拉斯托赫兹(英语:Rastokhez) 全国民主联盟 统一教 救国阵线 民主力量联盟 後續 顏色革命 去共化 淨化政策 民主化 经济自由化 後蘇聯國家衝突 對蘇聯時代的懷念 新蘇維埃主義(英语:Neo-Sovietism) 新斯大林主义 後共產主義 南斯拉夫內戰 拉美世界左转(英语:Pink tide) 查论编金融危機 擠提 閃崩(英语:Flash crash) 商品價格震盪(英语:Commodity price shocks) 債務危機 能源危機 貨幣危機(英语:Currency crisis) 流動性危機(英语:Liquidity crisis) 惡性通膨 信貸緊縮 信貸週期 明斯基時刻 社會危機(英语:Social crisis) 股災 古代 三世紀危機(235–284 CE) 商業革命(1000–1760) 金塊飢荒(英语:Great Bullion Famine)(c. 1400–c. 1500) 大衰退(英语:The Great Debasement)(1544–1551) 荷蘭股市崩盤(英语:Financial history of the Dutch Republic#The Stock Market)(c. 1600–1760) 三十年戰爭金融危機(英语:Kipper und Wipper)(1621–1623) 鬱金香狂熱(1637) 南海泡沫(1720) 密西西比泡沫(1720) 工業革命(1760–1840) 1763年阿姆斯特丹銀行業危機(英语:Amsterdam banking crisis of 1763) 1769年孟加拉泡沫(英语:Bengal Bubble of 1769) 1772年英國信貸危機(英语:British credit crisis of 1772-1773) 荷蘭金融崩潰(英语:Financial history of the Dutch Republic#Collapse of the system)(c. 1780–1795) 1785年恐慌 1789年銅恐慌(英语:Copper Panic of 1789) 1792年美國金融信貸危機(英语:Panic of 1792) 1796–1797年商業衰退(英语:Panic of 1796–1797) 1813年丹麥破產(英语:Danish state bankruptcy of 1813) 後拿破崙時期的愛爾蘭穀物價格和土地利用衝擊(英语:Commodity price shocks#Post-Napoleonic Irish grain price and land use shocks(1815–1816))(1815–1816) 1819年美國經濟危機(英语:Panic of 1819) 1825年經濟危機 1837年美國經濟危機(英语:Panic of 1837) 民族之春(1840–1870) 歐洲馬鈴薯短缺(英语:European Potato Failure)(1845–1856) 愛爾蘭馬鈴薯飢荒 高地馬鈴薯飢荒(英语:Highland Potato Famine) 1846年英國經濟危機(英语:Panic of 1847) 1857年經濟危機 1866年經濟危機(英语:Panic of 1866) 黑色星期五(1869年) 第二次工業革命(1870–1914) 1873年金融危機(英语:Panic of 1873) 1882 年巴黎證券交易所崩盤(英语:Paris Bourse crash of 1882) 1882–1885年美國大蕭條(英语:Depression of 1882–1885) 1884年恐慌(英语:Panic of 1884) 阿倫達爾崩潰(英语:Arendal crash)(1886) 霸菱危機(英语:Baring crisis)(1890) Encilhamento(英语:Encilhamento)(1890–1893) 1893年美國金融恐慌 1893 年澳大利亞銀行業危機(英语:Australian banking crisis of 1893) 1894年黑色星期一(英语:Black Monday(1894))(1894) 1896年美國金融恐慌(英语:Panic of 1896) 1901年美國金融恐慌(英语:Panic of 1901) 1907美國金融大恐慌 橡皮股票风潮(1910) 休曼反壟斷法案恐慌(英语:Panic of 1910–1911)(1910–1911) 戰間期(1918–1939) 蘇聯早期的惡性通膨(英语:Hyperinflation in early Soviet Russia)(1917–1924) 信交風潮(1921) 威瑪共和國惡性通貨膨脹(1921–1923) 昭和金融危機(1927) 1929年華爾街股災 1930年美國金融危機(英语:Panic of 1930) 1932年公债风潮 白银风潮(1934-1935) 大通胀(1973—1982) 1970年代能源危機(英语:1970s energy crisis)(1973–1980) 1973年石油危機 1973–1974年股市崩盤(英语:1973–1974 stock market crash) 1973–1975年二次銀行危機(英语:Secondary banking crisis of 1973–1975) 鋼危機(英语:Steel crisis)(1973–1982) 拉丁美洲债务危机(1975–1982) 1976年英鎊危機(英语:1976 sterling crisis) 1979年石油危機 巴西惡性通膨(英语:Hyperinflation in Brazil)(1980–1982) 大稳健(1982–2007)(英语:Great Moderation) 巴西惡性通膨(英语:Hyperinflation in Brazil)(1982–1994) 科威特非官方股票市場股市崩盤(英语:Souk Al-Manakh stock market crash)(1982) 1982年智利危機(英语:Crisis of 1982) 1983年以色列銀行股票危機(英语:1983 Israel bank stock crisis) 黑色星期三(1983) 儲蓄和貸款危機(英语:Savings and loan crisis)(1986–1995) 1987年黑色星期一(1987) 蘇聯解體(1988-1991) 1988–1992年挪威銀行業危機(英语:1988–1992 Norwegian banking crisis) 日本泡沫经济(1990–1992) 羅德島銀行業危機(英语:Rhode Island banking crisis)(1990–1992) 1991年印度經濟危機(英语:1991 Indian economic crisis) 1990年代瑞典金融危機(英语:Sweden financial crisis 1990-1994)(1991–1992) 1990年代芬蘭銀行業危機(英语:Finnish banking crisis of 1990s)(1991–1993) 1990年代亞美尼亞能源危機(英语:Armenian energy crisis of 1990s)(1991–1995) 古巴特殊時期(英语:Special Period)(1991–2000) 黑色星期三(1992) 南斯拉夫惡性通膨(英语:Hyperinflation in the Federal Republic of Yugoslavia)(1992–1994) 1994年債券市場危機(英语:1994 bond market crisis) 1994年委內瑞拉銀行業危機(英语:Venezuelan banking crisis of 1994) 墨西哥比索危機(1994–1996) 1997年亞洲金融危機 1998年俄羅斯金融危機 1998–1999年厄瓜多爾經濟危機(英语:1998–1999 Ecuador economic crisis) 1998–2002年阿根廷大蕭條(英语:1998–2002 Argentine great depression) 巴西雷亞爾貶值危機(英语:Samba effect)(1999) 互聯網泡沫(2000–2004) 2001年土耳其經濟危機(英语:2001 Turkish economic crisis) 2002年南美經濟危機(英语:South American economic crisis of 2002) 2002 年烏拉圭銀行業危機(英语:2002 Uruguay banking crisis) 2003年緬甸銀行業危機(英语:2003 Myanmar banking crisis) 2004年阿根廷能源危機(英语:2004 Argentine energy crisis) 2007年中国股市泡沫(2007) 津巴布韋惡性通膨(英语:Hyperinflation in Zimbabwe) 數字革命(2007–) 2007年-2008年環球金融危機(2007–) 次貸危機 2007–2009年美國熊市(英语:United States bear market of 2007–2009) 2008年9月全球金融危機(英语:Global financial crisis in September 2008) 2008年10月全球金融危機(英语:Global financial crisis in October 2008) 2008年11月全球金融危機(英语:Global financial crisis in November 2008) 2008年12月全球金融危機(英语:Global financial crisis in December 2008) 2008年拉脫維亞金融危機(英语:2008 Latvian financial crisis) 2008-2009年比利時金融危機(英语:2008–2009 Belgian financial crisis) 2008–2009年俄羅斯金融危機(英语:Great Recession in Russia#Financial markets) 2008–2009年烏克蘭金融危機(英语:2008–2009 Ukrainian financial crisis) 2008–11年冰岛金融危机 2008–2011年愛爾蘭銀行業危機(英语:Post-2008 Irish banking crisis) 2008-2014年西班牙金融危機(英语:2008–2014 Spanish financial crisis) 2009年全球金融危機(英语:Global financial crisis in 2009) 2009年藍色星期一崩盤(英语:Blue Monday Crash 2009) 歐債危機 希臘國債危機 2009年迪拜債務停滯(英语:Dubai World#2009 debt standstill) 2009–2010年委內瑞拉銀行業危機(英语:Venezuelan banking crisis of 2009–2010) 2010–2014年葡萄牙金融危機(英语:2010–2014 Portuguese financial crisis) 委內瑞拉能源危機(英语:Energy crisis in Venezuela)(2010–) 2011年8月股市下跌(英语:August 2011 stock markets fall) 2011年孟加拉股市騙局(英语:2011 Bangladesh share market scam) 2012–2013年塞浦路斯金融危機(英语:2012–2013 Cypriot financial crisis) 2013年信貸緊縮危機(英语:Chinese Banking Liquidity Crisis of 2013) 2013年委內瑞拉經濟危機(英语:2013–present economic crisis in Venezuela)(2013–) 2014年巴西經濟危機(英语:2014 Brazilian economic crisis) 波多黎各債務危機(2014–) 2014年俄罗斯金融危机 2015年中国A股暴跌事件 2015–2016年股市拋售(英语:2015–2016 stock market selloff) 英國脫歐股市崩盤(英语:Economic effects of Brexit#Stock markets and currencies)(2016) 委內瑞拉惡性通膨(英语:Hyperinflation in Venezuela)(2016–) 2017年斯里蘭卡燃料危機(英语:2017 Sri Lankan fuel crisis) 加納銀行業危機(英语:Ghana banking crisis)(2017–2018) 2018年土耳其債務危機(2018–) 黎巴嫩流動性危機(英语:Lebanese liquidity crisis)(2019–) 斯里蘭卡經濟危機 COVID-19經濟危機(2019–) 恆大債務危機(2020–) 2022年俄羅斯金融危機 2022年股市大跌(英语:2022 stock market decline) 銀行危機清單(英语:List of banking crises) 經濟危機清單(英语:List of economic crises) 主權債務危機清單(英语:List of sovereign debt crises) 股市崩盤和熊市清單(英语:List of stock market crashes and bear markets) 共产主义主题苏联主题俄罗斯主题冷战主题国际关系主题历史主题


【本文地址】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CopyRight 2018-2019 办公设备维修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502275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