疑义相析21:一道加速度关联问题的深度辨析以及系统动能极值的快速判断方法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函数的极值点怎么算 疑义相析21:一道加速度关联问题的深度辨析以及系统动能极值的快速判断方法

疑义相析21:一道加速度关联问题的深度辨析以及系统动能极值的快速判断方法

2023-04-09 23:39|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疑义相析21:一道加速度关联问题的深度辨析以及系统动能极值的快速判断方法

编者按:物理有趣,好玩有理!

我终于整理好思路,要开始写这个问题了,

我真的是花了整整一天时间才搞明白这个问题,中间各种“犯错”,而且在“错误做法”中求得了“正确答案”,

所以说,有时候的“正确”并不是真的“正确”,

必须要非常正式的感谢同行“升哥物理”的指点,真的是“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

我们开始!

题目是这样的,

例:如图所示,竖直固定的光滑细杆上穿着一个小球B,小球通过一根不可伸长的轻绳绕过轻质光滑定滑轮与质量为 m 的物块A相连,用手将物块A竖直向上托起至定滑轮左侧细绳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 θ ,现突然松手,物块A开始在竖直方向上做往复运动,小球最高能到达M点。已知定滑轮到细杆的距离为 d ,Q点和定滑轮的高度相同, OM\bot OP , \sinθ=0.6 ,重力加速度大小为 g ,定滑轮可看作质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小球经过Q点时的加速度为 g

B.小球的质量为 \frac{m}{5}

C.绳中的最小张力为 \frac{3mg}{7}

D.该系统的最大总动能为 \frac{7-2\sqrt6}{5}mgd

解:我们先把参考答案给出来,指出其中的疑惑之处,然后深入分析,最后给出不同于参考答案的更加“物理”的方法。

参考答案:

分析A选项,小球经过Q点时水平方向平衡,在竖直方向仅受到重力作用,所以加速度大小为 g ,A选项正确。

分析B选项,小球从P点运动到M过程中,根据机械能守恒,

m_Bg(\frac{d}{\tanθ}+d\tanθ)=m_Ag(\frac{d}{\sinθ}-\frac{d}{\cosθ}) ,

解得, m_B=\frac{1}{5}m_A=\frac{1}{5}m ,

B选项正确。

A选项和B选项的分析难度并不大,后面两个选项相对较难,且存在疑惑。

分析C选项,设小球B在最高点的加速度大小为 a_B,物块A对应的加速度大小为 a_A ,则满足,

a_A=a_B\sinθ (1)

设此时绳子拉力为 T ,则,

对小球B分析, T\sinθ+m_Bg=m_Ba_B (2)

对物块A分析, m_Ag-T=m_Aa_A (3)

联立(1)(2)(3),求解得到,

T=\frac{1}{7}mg ,

所以C选项错误。

这里至少有两处疑惑

第一,加速度关联关系其实是借鉴了速度的关联关系的(沿绳子方向相等),那么这种加速度的关联关系对吗?

这里提前说明一下,加速度关联关系不能直接“照搬”速度关联关系的,但是在这里又是可以的,

因为小球B刚好在M点时速度为零,通过后面的分析,小伙伴们应该可以理解,当速度为零时,加速度关联关系就和速度关联关系一样了,小伙伴们不要着急,后面有分析。

第二,为什么在最高点时绳子的拉力最小,而不是在最低点呢,这里我也说不明白,但可以有比较模糊的认识,在最高点或者最低点时,拉力可能为极值,

但不管怎么样,我们算出了最高点拉力为 T=\frac{1}{7}mg ,已经比C选项所给的拉力 \frac{3}{7}mg 要小了,所以排除C选项没有任何问题,

小伙伴们也可以用同样的方法算一下最低点的拉力大小哟。

分析D选项,设轻绳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 α 时,系统的总动能为 E_k ,

根据机械能守恒,得到,

E_k=m_Ag(\frac{d}{\sinθ}-\frac{d}{\sinα})-m_Bg(\frac{d}{\tanθ}-\frac{d}{\tanα}) ,

化解得到,

E_k=mgd(\frac{7}{5}+\frac{1}{5}\cdot \frac{\cosα-5}{\sinα}) ,

下面,我们只要求解, \frac{\cosα-5}{\sinα} 的最大值即可,

可以求导,也可以用别的方法,参考答案提供的方法为,

将 \frac{\cosα-5}{\sinα} 看做动点 (\sinα,\cosα) 与定点 (0,5) 的斜率 k ,

这里需要做个单位圆,然后过定点做圆的切线,如下图,

其最大值为, k=-2\sqrt6 ,此时, \cosα=\frac{1}{5} ,

从而得到,E_{kmax}=\frac{7-2\sqrt6}{5}mgd ,

所以,D选项正确。

上述求解三角函数极值的方法,我在文章“袁野:高中数学物理方法18.1:三角函数求极值”中也有过类似的介绍,小伙伴们喜欢的话,也可以看一看!

但上述做法让我有一点疑惑

上面的做法数学技巧太强了,有没有更加“物理”的方法,能不能直接先找到系统动能最大的这个特殊位置呢?

这里我们也可以借鉴加速度关联的做法,然后快速找到最大动能的位置,

如下图,

我们根据加速度关联关系得到,

a_B\cosα=a_A ,

然后,我们根据一个很经典的结论,就是“加速度为零时,速度最大”,

得到动能最大处为, a_B=a_A=0 ,

然后对物块A分析, T=m_Ag (4)

对小球B分析, T\cosα=m_Bg (5)

联立(4)(5),很容易得到最大动能位置为, \cosα=\frac{m_B}{m_A}=\frac{1}{5} ,

然后再根据机械能守恒得到动能大小,答案同上,

但是,这可能只是一种巧合吧!

因为我们前面也已经说过,并且后面还会分析,加速度关联关系在这个位置是不能“照搬”速度关联关系的。

不管怎么样,本题答案ABD。

然后,我们深入分析一下整个运动过程,

我们还是假设任意位置,此时轻绳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 α ,

为了后面计算需要,这里取特殊值为, m_A=5kg , m_B=1kg , d=6m ,

画一下受力分析示意图,如下,

先受力分析,

对物块A, m_Ag-T=m_Aa_A ,

代入数据,50-T=5a_A (6)

对物块B, T\cosα-m_Bg=m_Ba_B ,

代入数据,T\cosα-10=a_B (7)

然后容易得到速度关联关系,

v_B\cosα=v_A (8)

再分析加速度关联关系,

只要将速度关联关系式(8)两边同时对时间求导数,得到,

\frac{dv_B}{dt}\cosα+v_B(-\sinα)\frac{dα}{dt}=\frac{dv_A}{dt} ,

其中, \frac{dv_B}{dt}=a_B ,\frac{dv_A}{dt}=a_A ,

重点要分析 \frac{dα}{dt} ,这是角度随时间的变化,其实就是角速度,

所以我们得到, \frac{dα}{dt}=\omega=\frac{v_B\sinα}{r}=\frac{v_B\sinα}{\frac{d}{\sinα}} ,

从而得到,加速度关联关系式为,

a_B\cosα-\frac{v_B^2\sin^3α}{d}=a_A ,

代入数据得到,

a_B\cosα-\frac{v_B^2\sin^3α}{6}=a_A (9)

在这里,我们应该可以明白了,就是当速度 v_B=0 时,加速度关联关系就可以“照搬”速度关联关系了,这只是在特殊位置时成立而已!

最后写从初始位置( θ )到该位置( α )的机械能守恒,

m_Ag(\frac{d}{\sinθ}-\frac{d}{\sinα})-m_Bg(\frac{d}{\tanθ}-\frac{d}{\tanα})=\frac{1}{2}m_Av_A^2+\frac{1}{2}m_Bv_B^2 ,

代入数据得到,

420-\frac{300}{\sinα}+\frac{60}{\tanα}=\frac{5}{2}v_A^2+\frac{1}{2}v_B^2 (10)

联立上述(6)(7)(8)(9)(10)五个式子,

解出 a_A 、a_B 、v_A 、v_B 和 T 随角度 α 的表达式,

这里还是很复杂的,

我算了好久,但是呀!

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即使我算完了,我也没能从表达式中直接看出各种极值关系,

但既然算都已经算过一遍了,我们就索性画一些曲线关系,看看其中的物理变化规律,

如下图,为物块A速度 v_A 和加速度 a_A 随角度 α 的变化情况,(α 从 37°\rightarrow127° )

如下图,为小球B速度 v_B 和加速度 a_B 随角度 α 的变化情况,(α 从 37°\rightarrow127° )

从图像中可以得到,

确实满足那条经典的结论,“对于单个物体,加速度为零时,速度取得极大值或者极小值”

其实这样说不是很严谨,单纯从数学上来分析的话,还可能存在加速度为零,但左右两侧并不变号的情况,这样就不是速度“极值”了,当然这种情况一般比较少见。

更多时候,我们只是根据情境稍作分析后就直接运用这个结论了,比如我们要求解某个物体的最大速度,我们直接就分析得到其加速度为零了,而不用反过来再去想,加速度为零时到底是速度极大值还是极小值。

这就是具体情境问题了!

顺便,我们把绳子拉力 T 随角度 α 变化的情况也画一下,(α 从 37°\rightarrow127° )

确实也发现了在最高点处拉力为最小值,在最低点处拉力也比较小,但是最高点时更小!

我们继续,

注意,上面也说了,对于单个物体,我们可以根据加速度为零来判断速度极值,那么对于多个物体组成的系统呢?

也就是比如本题中的D选项,如何判断系统整体动能的极值呢?

这个时候,我们可以通过类比“加速度为零时,速度取得极大值或者极小值”这个结论,

我想到了做功和能量的方法,

至于怎么想到的呢,只能说是突然想到的,毕竟这个问题我想了一天,

我们可以这么想,

做功决定了动能的变化,做正功,动能增加,做负功,动能减少,

在一个连续做功的过程中,如果先正功后负功,那么动能先增大后减小,如果先负功后正功,那么动能先减小后增大,那么显然,在正负功转化的瞬间,也就是瞬间做功为零时,动能取得极大值或者极小值,

现在我们需要思考一下,用一个什么物理量来描述瞬间做功为零的状态呢,

不知道小伙伴们想到了没有,那就是瞬时功率!

瞬时功率的定义就是极短时间内的做功与时间的比值,也就是可以描述一瞬间的做功情况,

P=\lim_{\Delta t\rightarrow0}\frac{\Delta W}{\Delta t} 。

其实我们可以反过来想,会更好理解一些,比如功率为零就是正功率向负功率转化的瞬间(或者负功率向正功率转化的瞬间),也就是说,该瞬间前后做功正负性相反。

总结一下,就是,“对于多个物体组成的系统,功率为零时,系统整体动能取得极大值或者极小值”

好了,有了这种方法,我们再来看D选项,

如图,假设在轻绳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 α 时,系统动能最大,

在整个过程中,对系统而言只有重力做功,所以只要此时重力的功率为零即可,

即, m_Agv_A-m_Bgv_B=0 ,

因为一个重力为正功率,另一个重力为负功率,所以也可以直接写成,

m_Agv_A=m_Bgv_B ,

再结合速度关系, v_B\cosα=v_A ,

计算得到, \cos α=\frac{1}{5} ,

这样就找到了系统动能最大的位置,然后再根据机械能守恒计算动能大小即可。

而这里刚刚好,和上面用错误的加速度关联的方法得到了一样的结果,但本质是不一样的!错误的加速度关联的方法只是巧合而已哈!

我们顺便再看一下整个过程中,系统整体动能大小和重力功率随角度的变化情况,(α 从 37°\rightarrow127° ),如下图,

通过曲线,很直观看到,重力功率为正功率时,系统动能增加,重力功率为负功率时,系统动能减小,重力功率为零的瞬间,系统动能取得最大值。

注意了,这里只有重力做功哈,若有其他力对系统做功,也是要考虑的哈!

最后,我们再回过来想一下,对于单个物体,“加速度为零,速度取极值”这件事情,其实和“功率为零,动能取极值”是一样的,毕竟一个物体的话,功率为零一般情况下也就表现为合力为零,也就是加速度为零了。

小伙伴们想明白了吗?

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我终于写完啦!小伙伴们一定要支持呀!

更多精彩尽在“袁氏物语”!

生活窘迫,希望小伙伴们继续关注和支持呀!

附:文章提到的相关阅读

1.袁野:高中数学物理方法18.1:三角函数求极值



【本文地址】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CopyRight 2018-2019 办公设备维修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502275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