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三省“出马仙”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出马仙仙家都有谁 东北三省“出马仙”

东北三省“出马仙”

2024-07-14 00:48|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出马仙********

萨满,也叫察玛,来源于通古斯语,意为“激动”、“不安”、“狂怒之人”,察玛被东北汉人谐音为“出马”。

出马仙的前身有两个附体的派系,一派是东北的“察玛”(萨满),一派是关内汉族的“香坛”。两派因满汉族人的融合而融合,成为后来的“出马仙”。

香坛,以个别种类动物仙附体为主,以少数民间传唱的地方神为辅。当时在河北省内,不同地区对仙家的信奉也有所区别:有的地方信奉“胡、黄、白、柳、灰”五大仙家的,也就是狐狸、黄鼬、刺猬、蛇蟒、老鼠;还有个别地区信奉“胡、柳、黄、刺、白”五大仙家,也就是狐狸、蛇蟒、黄鼬、刺猬、白兔…后有李慰祖教授总结出“四大门”这一普遍认可并具有一定影响力的仙家——胡、黄、白、柳。“香坛”在当时是虚实病症都能查出来的,有的是仙家附体直说,称之为“顶香”;有的是背后给弟子灵感,然后根据香火的情况判断,称之为“瞧香”。如果能治,香头们肯定会积极诊治,而且不收取费用,全等香客好病之后给仙家回香上供。如果不能治,也不会妄自称大、故弄玄虚。

察玛,是当时对满族萨满的称呼。满族察玛,以跳神为主,也就是后来我们所说的跳大神。满族察玛信奉神灵不拘泥于“四大门”仙家,而是世间万物皆有灵。请神附体与“香坛”相似,不仅有动物“野神”,也有满族神话中的天神,厉害的大察玛被附体后可穿戴二百斤以上的萨满 服起舞而没有负重感。

当今的“出马”一词即是“察玛”的音转而成,形成的主要原因是闯关东时期满汉文化的融合,当时一部分满语词汇混入了汉语,“察玛”就是其中一个,慢慢的被汉人读白了,便成了“出马”。例如,哈尔滨、吉林、佳木斯等地名,都是满语发音。再例如,很多所谓的东北话也都是出自满语发音:哈拉巴(肩胛骨)、旮旯(角落)、个应(讨厌)、忽悠(骗人)…

********南方佛,北方仙,胡马不过山海关********

老话说,一朝天子一朝臣,这些地仙们也不例外,也要受“人皇”的统辖。而且,这些精怪们若是想“成道”,需要有人的点化加封,而最好的,就是皇帝的加封。

相传,当年精怪们遇乾隆皇帝,求得乾隆加封点化,乾隆虽加封500年,可却也立下约定,不许出马仙过山海关。

(爱新觉罗·弘历(1711年9月25日—1799年2月7日),清朝第六位皇帝,定都北京之后的第四位皇帝。年号“乾隆”,寓意“天道昌隆”。在位六十年,禅位后又继续训政,实际行使最高权力长达六十三年零四个月,是中国历史上实际执掌国家最高权力时间最长的皇帝,也是最长寿的皇帝。)

二、东北龙气加持

出马仙虽为地仙,但也是一群精怪,需要借助外力进行修行。而最好的外力无外乎是风水,最好的风水无疑是龙气。中国最后一个朝代是清朝,而大清龙脉则在东北,所以,没有比东北更适合修行的。而离了东北,少了龙气的加持,势必其法力也就减弱了。(清朝龙脉在西南,这里是满人的老窝,更是龙气所在地。清朝龙脉有13处,西南的黑龙江、松花江、辽河、鸭绿江、图们江、嫩江是龙的血液,长白山乃辽东龙脉,也是龙脊。)

三、山海关的关隘阻隔

山海关关城始建于明洪武十四年(1381年),是山海关长城的中心,呈不规则梯形,西北和西南转角处呈圆弧形,未设角台。关城城垣周长4727米,城高14米,厚7米。东墙为长城主线,关城东西南北四面各建有四座城门,东门为“镇东门”,即“天下第一关”,西门为“迎恩门”,南门为“望洋门”,北门为“威远门”,四门城台上均建有城门楼。山海关是隔绝东北与关里的屏障,除了其军事用途外,对那些鬼神精怪自然也是一个关口。当年数以万计的士兵守关,为了抵御清兵,其英灵镇守山海关,也自然令出马仙们畏惧。

这是为什么说“出马仙不过山海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本文地址】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CopyRight 2018-2019 办公设备维修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502275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