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凹坡凸坡示意图 2022

2022

2022-12-25 14:03|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资源简介

4.2 地貌的观察一、单选题(60分)高度和坡度是地貌观察的重要内容。图为某地等高线示意图(单位:m),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图中甲、乙、丙、丁四点坡度最大的是( )A.甲 B.乙 C.丙 D.丁2.图中①、②之间的相对高度可能是( )A.400m B.500m C.600m D.700m两位摩托车骑手想近距离观察沙丘地貌,正在直奔沙丘而去(图1)。图2为该处沙丘的等高线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3.观察地貌状态,判断骑手现在正在前往的方向大致是( )A.北 B.南 C.西 D.东4.站在丁地能看见的地点是( )A.甲 B.乙 C.丙 D.都看不见图为等高线地形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5.地貌观察的重要内容是( )①高度②坡度③颜色④面积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②③6.图中④处的地形名称为( )A.鞍部 B.陡崖 C.山脊 D.山谷下图是我国东南某地植被覆盖完好地区的等高线地形图,图中甲、乙、丙、丁为养猪户所在, 线段是计划要修筑水坝的位置。完成下面小题。7.为保证水库水质,哪家养猪户必须搬迁( )A.甲 B.乙 C.丙 D.丁8.图中最大高差可能是( )A.260米 B.290米 C.330米 D.350米读“北半球某陆地局部图”,图中X、Y为等高线(等高距为100米),L为河流,对角线为经线。据此完成下面小题。9.若X数值为500米,沿图中经线的地形剖面图是( )A. B.C. D.10.图中河流的流向可能是( )A.自西向东 B.自东向西 C.自西南向东北 D.自西北向东南泰山位于山东省泰安市中部,主峰玉皇顶海拔1532.7米,气势雄伟磅礴,有“五岳之首”“天下第一山”之称,为世界文化与自然双重遗产。如图为泰山谷地(位于石壁谷中的十八盘)。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1.下列叙述,反映泰山宏观地貌格局的是( )A.泰山耸立在华北平原之上 B.泰山位于山东省泰安市中部C.泰山主峰玉皇顶海拔1532.7米 D.泰山有“天下第一山”之称12.按照从宏观到微观、从面到点的地貌观察顺序,泰山谷地属于( )①大的地貌观察②次一级地貌观察③面状地貌④线状地貌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下图为我国某区域等高线地形图,该区域拟建一条海拔400米桥隧结合的平直公路,并在附近建一座可欣赏到“长河落日圆”美景的观景台。读图完成下面小题。13.拟建公路中隧道路段长度约为( )A.10千米 B.15千米C.20千米 D.25千米14.观景台应选址在( )A.①处 B.②处 C.③处 D.④处15.某中学地理研学小组到华北某地进行研学。下图示意该地等高线分布。学生通过研学得知( )A.目测山峰海拔约915m B.甲地可观测到丁地植被C.丙地坡面径流流向东南 D.桥梁是欣赏瀑布的最佳地点二、综合题16.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0分)定向越野运动是指运动员利用地图和指北针到达地图上所指示的各个点标,以最短时间按顺序到达所有点标及终点者为胜。北京某中学组织郊区定向越野活动,下图为比赛用地图。(1)说出图中点标2所处的地形部位;参赛选手发现从点标1到点标2赛段,比赛难度大、体力消耗会比较多,请简述原因。(8分)(2)点标2处的选手能否看到点标3处的选手,判断并说明原因。(6分)(3)简述图示地区地形特征。(6分)17.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0分)冰岛西南海岸外的赫马岛上有一座火山,在1973年1月突然沿着一条裂隙喷发。为了拯救海港,当地居民夜以继日地用数十台抽水机抽取海水,成功地冷却了涌向港口的熔岩流。此次灾难虽然造成严重经济损失,但是也为小岛新增了陆地。左图示意岛上某地拍摄的景观照,右图示意赫马岛及附近海域。(1)判断拍摄左图景观照时的朝向,并说明判断依据。(6分)(2)绘制右图中L沿线地区的地形剖面图。(6分)(3)从地球圈层结构的角度,指出此次火山喷发物的发源地,并说明图示新陆地的形成过程。(8分)参考答案1.D 2.C【解析】1.等高线地形图中,等高线的疏密表示坡度大小。读图可知,图中甲、乙、丙、丁四点中,丁地附近等高线最为密集,因此坡度最大,D符合题意,排除ABC。故选D。2.读图可知,图中①的海拔为800~900米,②地的海拔为200~300米,两地海拔范围交叉相减得出相对高度范围,则两地相对高度为500~700米,不等于500米或700米,则C符合题意,排除ABD。故选C。等高线地形图中,如果两地均不在等高线上,计算两地相对高度范围,可先根据等高线数值变化规律读出两地的海拔高度范围,用较高地点的低界值减去较低地点的高界值得出相对高度的低界值,用较高地点的高界值减去较低地点的低界值得出相对高度的高界值。3.C 4.A【解析】3.读图2可知,沙丘的凸坡大致向北延伸,图1中骑手前进方向大致与沙丘凸坡延伸方向垂直,凸坡方向在骑手的右侧,即右侧大致为北,由此推断,前进方向大致向西,C正确,ABD错误。故选C。4.读图2可知,丁与甲之间等高线分布较均匀,属于较平的斜坡,没有地形阻挡视线,站在丁地可看见甲地,A符合题意,排除D;图中丁地与乙地、丙地之间有沙丘顶部阻挡视线,站在丁地不能看见乙地和丙地,排除BC。故选A。新月形沙丘纵剖面的两坡不对称,迎风坡凸面平缓,坡度在5°-20°之间;背风坡凹而陡,一般为28°-34°。新月形沙丘背风坡的两侧形成近似对称的两个尖角,称为沙丘的两翼,此两翼顺着风向延伸。新月形沙丘是在单一方向的风或两种相反方向的风的作用下形成的,大部分出现在沙漠的边缘地带。5.A 6.B【解析】5.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在等高线地形图,地貌观察的重要内容是高度(海拔高度和相对高度)和坡度(坡度和坡向,其中坡度是划分坡的重要标准),①②正确;图中没有颜色,无法判断;面积是要根据比例尺等信息通过计算才能获得的,不能直接判断,③④错误。综上所述,A正确,BCD错误。故选A。6.读图可知,④处多条等高线相交,地形名称为陡崖,B正确;鞍部是地形当中两山之间比较平缓的部位,是一对山谷线最高处和一对山脊线最低处,A错误;等高线从海拔高处弯向海拔低处(即从数字大的地方向数字小的地方弯曲)的部位,即是山脊,C错误;等高线从海拔低处向海拔高处凸出的部位是山谷,D错误。故选B。等值线的规律:“凸高为低,凸低为高”,山脊处等高线凸向低值方向,为分水岭;山谷处等高线凸向低处,为集水线。河流发源于山谷处,河流流向与等高线弯曲方向相反。7.C 8.B【解析】7.在图示位置建设水库,该水库汇水区域是两侧山脊线围成的区域,从图中可以看出,丙养猪户位于该水库的汇水区域,而甲、乙、丁养猪户均不在该水库的汇水区域,所以为了保证水库水质,丙处养猪户必须搬迁,C符合题意,排除ABD。故选C。8.读图可知,图中最高处应在甲地东侧的山峰,海拔为740~760米,最低处应在图示区域的南边,海拔为460~480米,因此两地相对高度为260~300米,因此最大高差可能是290米,B符合题意,排除ACD。故选B。等值线图的判读思路:(1)读出或判断出等值线的名称或含义,明白是什么类型的等值线。(2)读出等值线的延伸方向并分析原因。如等高线延伸方向反映地形走向;等温线延伸方向反映当地气温分布的成因,如与纬线、海岸线、等高线平行的等温线表示影响该地气温的主要因素分别是太阳辐射、海陆位置和地形;局部地区等降水量线的走向可以反映海岸线或地形的走向等。(3)找出等值线的极值,明确等值线数值变化范围。(4)判断等值线的疏密,根据其疏密程度分析其变化规律。在不同类型的等值线图中,等值线的疏密程度反映的地理意义不同。9.C 10.C【解析】9.材料信息表明,L为河流,由于山谷是河流的发育地,山谷等高线凸向高处,所以图中的等高线数值X大于Y,则图中a处海拔高于b处,因此图B和图D不符合剖面形态,排除BD;如果X为500米,等高距为100米,则Y为400米,图中闭合X等高线为500米,该等高线外侧小于500米,内侧则大于500米,因此A的海拔高度为500~600米,即沿图中经线的地形剖面在A处应为突出的山岭,与图A不符,与图C相符,因此C符合题意,排除A。故选C。10.在等高线图中,河流流向与等高线凸出方向相反,所以L河流向为图中自左向右。结合图中经线走向和指向标判断,流向是自西南流向东北,因此C符合题意,排除ABD。故选C。等高线向数值大的方向凸出是山谷,山谷是河流的发源地,且河流的流向和等高线弯曲的方向相反。在等高线中存在闭合等高线,则闭合等高线的数值等于其中一个,则闭合等高线内的数值遵循“大于大的,小于小的”原则。11.D 12.D【解析】11.泰山处于山东丘陵区,并不耸立在华北平原之上,A不符合题意;泰山位于山东省泰安市中部,仅表示其位置特征,不能反映泰山宏观地貌格局,B不符合题意;泰山主峰玉皇顶海拔1532.7米,仅表现泰山的局部地形特征,不能反映泰山宏观地貌格局,C不符合题意;泰山有“天下第一山”之称,从宏观范围上体现泰山的地貌特征及与周边地貌的关系,反映了泰山宏观地貌格局,D符合题意。故选D。12.按照从宏观到微观察来看,泰山谷地只是泰山整体地貌的构成部分,属于次一级地貌观察,①错误,②正确;按照从面到点的地貌观察来看,泰山谷地从形态上呈线状,属于线状地貌,不属于面状地貌,③错误,④正确。综上所述,D符合题意,排除ABC。故选D。观察地貌时,宜选择一个视野比较广阔的地方按照从宏观到微观、从面到点的顺序进行观察。一般先观察视野内大的地貌,如山地、平原等;再观察和描述次一级地貌,如山岭、河谷等;最后描述河岸、陡崖等更小的地貌特征。13.B 14.C【解析】13.等高线向低处弯曲表示山脊,山脊处需建隧道;根据材料可知公路海拔400米,因此隧道如图所示; 根据图中的左下角的比例尺可知,图上1厘米代表实际距离5千米,经测量图中的拟建公路隧道的图上长度约为3厘米,可知拟建公路中隧道路段长度约为15千米,B正确、ACD错。故选B。14.太阳东升西落,欣赏“长河落日圆”美景西侧不能有山地或山脊阻挡;等高线向低处弯曲表示山脊;根据图中左上角的指北针可画出东西南北方向,如图所示:从图中看,①②④处都位于山脊的东侧,向西受山脊阻挡,视野不好,ABD错;③处位于山脊西侧,向西边看日落没有视觉障碍,观景台应选址在③处,C正确。故选C。太阳直射点位于北半球时,全球除极昼极夜地区外都东北日出、西北日落;太阳直射点位于南半球时,全球除极昼极夜地区外都东南日出、西南日落;太阳直射点位于赤道上时,全球正东日出,正西日落。15.B【详解】山峰相对精确的海拔高度不可能用目测可得,A错误;甲地和丁地位于河谷两侧,中间无遮挡物,因此从甲地可观测到丁地植被,B正确;丙地坡朝向西北方向,因此坡面径流流向西北,C错误;瀑布应近距离仰视,桥梁位于瀑布上游,因此桥梁不是欣赏瀑布的最佳地点,D错误。故选B。16.(1)点标2所处的地形部位为山脊。从点标1到点标2赛段距离较长;接近点标2处,等高线密集相对高差大;且该赛段为上坡。(2)看不到,因为点标2与点标3之间存在凸坡。(3)丘陵低山为主,地势起伏和缓,中部北部高,东部.西部、南部较低,东南部最低。.【分析】本题以郊区定向越野活动为情境,设置三道小题,考查图示地区地形特征与地形部位等知识点,重点考查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以及区域认知、综合思维等学科素养。(1)图中显示,图中点标2所处等高线凸向低处,该处地形为山脊。从点标1到点标2赛段距离较长。接近点标2处,等高线密集,相对高差大,坡度较大。从点标1至点标2为上坡,因此参赛选手发现从点标1到点标2賽段,比赛难度大、体力消耗会比较多。(2)观察点标2处与点标3处之间地势起伏,发现从高处到低处,等高线先疏后密,两点之间为凸坡,阻挡视线,因此点标2处的选手不能看到点标3处的选手。(3)图示地区地形特征应从地形类型、地势起伏和高低等方面进行叙述。图中显示,图示地区平均海拔不高,图示区域内相对高差不到200米,因此当地地形类型以丘陵低山为主。整体上地势起伏较和缓,中部和北部高。东部、西部、南部较低。并且区城东南部和西部边缘最低。17.(1)东。图中T型海湾 开口朝东。(2)(3)软流层。火山喷发,形成熔岩流,居民海水冷却,导致熔岩流凝固形成新陆地。【分析】本题目以赫马岛及附近海域图为背景材料,考查太阳视运动、地形剖面图、地壳运动等相关知识,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能力及综合思维能力,培养学生的人地协调观、综合思维、区域认知和地理实践力等地理核心素养。(1)左图景观照T型海湾面朝大海,在右图中,T型海湾开口朝东,和63°27′N走向大致一致,因此是朝东拍摄。(2)L沿线地区的地形剖面图绘制,先确定等高距是50米,下端点海拔在100-150米之间,图中穿过100米、100米、50米等高线,上端点海拔在0-50米之间,据此绘图如下。(3)火山喷发物的发源地是地幔中的软流层,一般认为软流层是地下岩浆的发源地。据材料分析,火山突然沿着一条裂隙喷发,形成涌向港口的熔岩流,居民抽取海水冷却熔岩流,导致熔岩流凝固形成新陆地。4.2地貌的观察 随堂练习一、单选题(10小题)下图为某地区等高线(单位:米)地形图,某地理兴趣小组从甲村出发,沿图中虚线线路进行地貌考察,最后到达乙村。读图,完成下面小题。1.该地理兴趣小组重点考察的微观地貌不包括( )A.河谷 B.陡崖 C.山脊 D.鞍部2.考察途中,在丙地( )A.能同时观察到甲、乙两村 B.能看到甲村,无法看到乙村C.能看到乙村,无法看到甲村 D.两村都无法看到等高线地形图可以帮助人们正确认识地形、地貌。下图为某区域等高线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3.图示地区的主要地形类型是( )A.丘陵和平原 B.高原和山地C.平原和盆地 D.丘陵和高原4.观察图中地貌时( )A.陡崖处可看到区域全貌 B.应选择②地进行观察C.应先观察海岸和陡崖 D.可确定丙、丁两地为山谷5.与乙地相比,甲地( )①海拔高②坡度大③海拔低④坡度小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抛物线形沙丘分布于半荒漠边缘地区或海岸带,主要是由移动沙丘或沙垄受不连续的植物灌丛阻挡而形成。两翼(丘臂)向上风向延伸,迎风坡平缓而凹进、背风坡陡峭而凸出,风力较大时,丘顶会继续向前移动把两个丘臂拉长。下图为我国某抛物线形沙丘(44°35′N,83°13′E)的剖面图。完成下面小题。6.该沙丘俯视图为( )A. B.C. D.7.该沙丘( )A.丘顶可能向西北移动 B.落沙坡较迎风坡颗粒物体积大C.有可能位于东南沿海 D.两臂植被覆盖率高于臂间平地下图为某区域地貌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8.图示区域从宏观上观察到的地貌为( )A.平原 B.山地 C.盆地 D.丘陵9.观察图中的次一级地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①——山坡 B.②——山谷 C.③——山峰 D.④——山脊10.不能作为地貌观察的辅助的是( )A.等高线地形图 B.遥感影像图C.水资源分布图 D.地形剖面图非选择题(2题)二、综合题11.读我国东南某地区等高线地形图,回答下列问题。(1)指出图中白水河干流的流向以及甲村与龙山之间的温差范围_________。(2)简述图示地区地形、地势的基本特征___________________。(3)某学校两组同学进行登山比赛,将出发地设在A点,分别沿B、C线路攀登龙山和虎山。有的同学提出质疑,感觉不够公平合理,试说明理由_____________(4)分析M地容易发生的自然灾害,并说明原因__________。12.读等高线图,回答下列问题。(1)图中数码表示的地形部位名称。①____②____⑥____(2)③④两地的垂直距离为____米,若两地图上距离为3厘米,其实际水平距离是____千米。(3)如果把图上的比例尺放大到原图比例尺的2倍,放大后的比例尺为____(用数字式表示)。(4)小河干流的流向为____。(5)有AC和BC两种把水引到C处的方案,应选择____,理由是____。(6)若甲、乙、丙三处中选其中一处修梯田,以____处最好,原因____。(7)甲、乙两处相比坡度较陡的是____,原因是____。参考答案:1.C 2.C【分析】1.读图可知,考察初始和结束的一段均沿河流前进,故考察了河谷地貌,A不合题意;图示区域西南部等高线重叠,为陡崖,位于考察路线上,B不合题意;考察路线上没有明显的山脊地貌,所以考察的微观地貌不包括山脊,C符合题意;图中丙处附近有一鞍部,位于考察路线上,D不合题意。故选C。2.读图可知,甲村和丙地处在鞍部的两侧,受鞍部的阻挡,不能看到甲村,AB错误;乙村、丙地分别位于河谷的两侧,中间没有高地阻挡,能看到乙村,C正确,D错误。故选C。【点睛】等高线地形图的特点:(1)同线等高。(2)等高距一般全图一致。(3)等高线一般不能相交(等高线重合处形成陡崖)。(4)等高线的疏密反映坡度陡缓,密陡疏缓。(5)示坡线指示地势降低的方向。(6)相邻两条等高线的数值可能相等,也可能相差一个等高距。针对两地之间能否通视的问题时,需要看两地之间是否有山地、山脊及凸形坡等障碍物阻挡视线。3.A 4.D 5.B【分析】3.结合图示等高线形态、数据及分布可以判断,该区域大多在500m以下,以丘陵、平原为主,A正确。山地、高原海拔都在500m以上,BD错误。盆地中间低四周高,图中没有盆地,C错误。故选A。4.由所学知识可知,从陡崖处,看不到区域的西侧,A错误。在②地进行观察,看不到陡崖,B错误。观察图中地貌时,应先观察图中等高线的数值及其弯曲方向以确定地貌类型,C错误。丙、丁两虚线处等高线都向高处弯曲,都为山谷,D正确。故选D。5.由图示信息可知,甲地海拔300m,等高线稀疏,坡度小;乙地海拔200m,等高线密集,坡度大;所以①④正确,B正确。②、③错误,ACD错误。故选B。【点睛】等高线地形部位的判读:(1)山顶:也可称山峰、山岭。等高线地形图中,等高线数值中部高四周低,则中部为山岭。(2)山脊:等高线地形图中,等高线由高处向低处弯曲的地方。(3)山谷:等高线地形图中,等高线由低处向高处弯曲的地方。(4)盆地:等高线地形图中,等高线数值中部低四周高,则中部为盆地。(5)鞍部:等高线地形图中,两个相邻的山岭之间相对较低处。(6)陡崖:等高线地形图中,等高线相交的地方。6.B 7.D【解析】6.根据题中“两翼(丘臂)向上风向延伸,迎风坡平缓而凹进、背风坡陡峭而凸出”分析,剖面图中西北坡平缓为迎风坡,两翼向西北方伸展,东南坡坡陡为背风坡,向下风向东南方凸出,根据选项中方向标,AC错误,B正确。D图中沙脊线靠近迎风坡,迎风坡坡度陡,与实际不符,D错误。故选B。7.由上题分析,该沙丘受西北风影响,丘顶可能向下风向东南方移动,A错误。落沙坡为背风坡,风力较小,堆积颗粒物较小,迎风坡风力大,堆积颗粒物较大,B错误。该沙丘位于(44°35′N,83°13′E),处于我国西北内陆,不是位于东南沿海,C错误。两臂植被覆盖率高,风力小,沙尘堆积形成丘臂,臂间平地植被稀少,风力强,沙尘不易堆积,形成臂间平地,D正确。故选D。8.B 9.B 10.C【分析】8.宏观地貌是指规模较大的地貌,有高原、山地、平原、丘陵、盆地;图中群山连绵,高低起伏,所以从宏观上观察到的地貌为山地,不是平原,A错误。B正确。图中无法判断有盆地和丘陵的信息,CD错误。故选B。9.山地的次一级地貌有山峰、山谷、山脊、陡崖、鞍部,①位于海拔较高处,呈线状延伸,是山脊,A错误。②位于海拔较低处,且深而窄,是山谷,B正确。③位于山脊到山谷之间,是山坡,C错误。④是山地海拔最高处,为山峰,D错误。故选B。10.观察地貌时,可利用地形图、遥感影像等进行辅助观察;水资源分布与地貌观察没有关系;综所述,选择不能作为地貌观察的辅助的是水资源分布图,C正确。故选C。【点睛】山地,是指海拔在500米以上的高地,起伏很大,坡度陡峻,沟谷幽深,一般多呈脉状分布。丘陵,一般海拔在200米以上,500米以下,相对高度一般不超过200米,起伏不大,坡度较缓,由连绵不断的低矮山丘组成的。平原,是海拔较低的平坦的广大地区,海拔多在0—200米,一般都在沿海地区。高原,是高度一般在1000米以上,面积广大,地形开阔,周边以明显的陡坡为界,比较完整的大面积隆起地区。盆地,是四周高(山地或高原)、中部低(平原或丘陵)的盆状地形。盆地多分布在多山的地表上,在丘陵、山地、高原都有相应的不同构造的盆地。盆地基本呈中间低,四周高的盆状形态。11. 自东向西,3 ℃到4.2 ℃之间(3 ℃【详解】试题通过“我国东南某地区等高线地形图”,考查地形特征的描述、自然灾害多发的原因。(1)河流流向与等高线弯曲方向相反,再结合图左下角的指向标可知白水河干流的流向是自东向西;图中甲村海拔300~400米,龙山海拔900~1000米,两地之间的高差为500~700米之间,温差范围3℃~4.2℃。(2)图示地区地形、地势的基本特征是,地形以山地为主;北、东、南三面地势较高;中部为谷地,地势较低。(3)从图中看C线路等高线比B线路等高线密集,说明该线路的坡度较陡,攀登难度较大。(4)图中M容易产生洪涝灾害;原因是M地地形平坦,排水不畅;降水量大且集中;支流汇水量多12.(1) 鞍部 山谷 陡崖(2) 143 6(3)1:100000(4)大致自北向南流(5) AC AC虽然引水距离较长,但水处水库引出后可以顺着地势进行自流,而C处地势比B处高,不便于自流引水。(6) 丙 ①丙处地势平坦,有利于修建梯田。②丙处的地势比水库的水位低,有利于引水灌溉。(7) 甲 甲处等高线密集,坡度陡。【分析】本大题以等高线图为背景材料,涉及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相关知识,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能力及综合思维能力,培养学生的综合思维和地理实践力等地理核心素养。(1)①处为两个山峰之间,为鞍部。②处等高线“凸高为低”,判断为山谷;图示⑥处两条等高线重合,判断为陡崖。(2)③④两地的垂直距离就是两地的相对高度,图示③④的海拔高度分别为428m、571m,故可计算相对高度是143米。利用图示的比例尺,图示1cm表示实际距离2km,若两地图上距离为3厘米,表示实际距离6km。(3)比例尺放大到2倍,即1:200000×2=1:100000。(4)根据“河流的流向与等高线的弯曲方向正好相反”来进行判断,结合图示的指向标判断可知小河干流的流向是大致自北向南流。(5)调水线路应从高处调水,则可自流引水。结合图示等高线判断AC线路引水合适,AC虽然引水距离较长,但水从水库引出后顺着地势可以自流,而C处地势比B处高,不便于自流引水,BC引水需要向高处提水,不合适。(6)开辟梯田,应考虑坡度要平缓,灌溉水源要充足,还要考虑修建水库后可能被淹等条件,甲处等高线密集,坡太陡,不适合修梯田。乙处位于口袋形的山谷里,修建水库后将被淹没,不适合修梯田。丙处坡度平缓,可以从河流中引水灌溉,修建水库后不会被淹,所以应选择丙处。(7)甲、乙两处相比坡度较陡的是甲,甲处等高线密集,坡较陡,乙处等高线稀疏,坡度平缓。4.2 地貌的观察同步练习2022-2023学年高中地理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一、单选题山区出露的岩层会受地形的影响呈现不同的形态。某研学小组在山区考察时,研学带队老师绘制了4处研学点实景图(如下)。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在其中一个研学点,学生利用当地等高线地形图绘制了所观测到的两种岩层出露情况(如下图)。学生在绘制以下等高线岩层示意图时,该研学小组位于的研学点是( )A.甲 B.乙 C.丙 D.丁2.研学小组经实地调查总结出四条岩层分布规律,正确的是( )A.水平岩层在沟谷处呈“V”字,“V”字尖端指向上游方向B.倾斜岩层的出露部分弯曲程度一般大于等高线的弯曲程度C.岩层出露部分沿山脊向高处呈“n”型,地质构造为背斜D.老的岩层在海拔较低处,年轻的岩层出露于山顶、山脊处下图示意我国亚热带季风气候区某区域等高线(单位:米)分布,图中水库水面海拔为165米。据此完成下面小题。3.图中古牌坊与甲山峰之间的相对高度可能是( )A.1050米 B.985米 C.915米 D.790米4.图中村落因多古祠堂、古民居、古牌坊等而著名,驴友小王想拍摄村落全貌,在①②③④处不应选择的拍摄点是(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威海市某中学地理研学小组暑假到华北某地进行研学活动。下图示意该地等高线分布(单位:米),a、b、c代表湖泊不同季节的湖岸线。据此完成下面小题。5.甲地与乙地的相对高差可能为( )A.250米 B.350米 C.400米 D.300米6.研学小组在甲地可观察到( )A.太阳从东南升起 B.丙地河畔游客戏水 C.湖岸线接近a D.丁处河水向西流下图示意某地貌观察者的视野范围。据此完成下面小题。7.观察者选择丙地观察地貌,其主要原因是该地( )A.海拔最高 B.视野开阔 C.海拔最低 D.起伏较小8.地貌观察的顺序一般是( )①从宏观到微观②从面到点③从微观到宏观④从点到面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等高线地形图可以帮助人们正确认识地形、地貌。下图为某区域等高线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9.图示地区的主要地形类型是( )A.丘陵和平原 B.高原和山地C.平原和盆地 D.丘陵和高原10.观察图中地貌时( )A.陡崖处可看到区域全貌 B.应选择②地进行观察C.应先观察海岸和陡崖 D.可确定丙、丁两地为山谷11.与乙地相比,甲地( )①海拔高②坡度大③海拔低④坡度小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读“北半球某陆地局部图”,图中X、Y为等高线(等高距为100米),L为河流,对角线为经线。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2.若X数值为500米,沿图中经线的地形剖面图是( )A. B.C. D.13.图中河流的流向可能是( )A.自西向东 B.自东向西 C.自西南向东北 D.自西北向东南近年来,户外攀岩运动蓬勃兴起,下图为华北某校地理兴趣小组进行研学活动后,绘制的周边一处攀岩基地等高线地形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14.图中M处为攀岩基地,运动员从崖底攀到陡崖顶部,攀登的最大高度可能为( )A.50米 B.100米 C.150米 D.200米15.符合①②两地之间地势起伏状况的剖面图是( )A. B.C. D.2019年10月11日至11月10日是香山红叶观赏季,不少北京市民前往香山公园及周边地区游览。读图,完成下面小题。16.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香炉峰的海拔超过600米B.游客登顶香炉峰可欣赏到四个红叶区的红叶C.站在眼镜湖畔向东遥望,可见满山红叶映彩霞D.站在香炉峰向南北遥望,可见北部地势起伏大于南部17.北京大学自行车协会的新队员到香山练习山地骑行技术,由①地出发沿图示骑行线行至⑤地。下列各路段骑行最费力的是A.由①到② B.由②到③C.由③到④ D.由④到⑤澳大利亚威廉湾国家公园绿水潭以其碧绿的海水和花岗岩巨石环绕的海滩而享有盛名。下图为绿水潭景区局部景观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8.图示景区的岩石( )A.由变质作用形而 B.可能含有化石C.由岩浆冷凝形成 D.多气孔构造19.图示岩体景观的形成过程大致是( )A.变质作用→地壳抬升→沉积作用 B.沉积作用→外力侵略→地壳抬升C.岩浆侵入→地壳抬升→外力侵蚀 D.岩浆喷发→地壳下沉→沉积作用下图为“某地地质剖面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20.最有可能发现溶洞的河谷是( )A.① B.② C.③ D.④21.图中断层( )A.形成后一直在活动 B.比花岗岩形成时间晚C.导致现代河谷下切 D.比侵蚀面形成时间早二、综合题22.读我国某地区等高线(单位:m)地形图,回答下列问题。(1)指出图中白水河的流向。(2)简述图示地区地形、地势的基本特征。(3)依据图中提供的信息,说明甲、乙两村所处位置的相同点(最少三点)。(4)某学校两组同学进行登山比赛,分别沿B、C线路攀登龙山和虎山。有人建议将出发地设在A点,有的同学提出质疑,感觉不够公平合理,试说明理由。23.下图中的图(一)是“某地等高线地形图”;图(二)是“地形剖面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③④⑤三地海拔高度由高到低的排序是____,③地与⑤地相对高度的取值范围是____到____米之间。③处地形部位是____,①处的地形部位是____。(2)③地到④地实地距离约为____米,图中从③地____(能或不能)看到④地,A村拟建一家污水处理厂,应布局在____(填④或⑥)处。(3)①、②是水库,若从中选择一个作为自来水厂的水源地,优先选择的是____(①或②),理由是____、____。(4)P→Q地形剖面图是图(二)中的____(甲或乙)。参考答案:1.D 2.A【解析】1.由绘制的等高线岩层示意图可知,该图的南部有一个明显的山谷,可发育河流。结合该地岩层在山谷处凸向高处弯曲的状况,对照甲乙丙丁四地图形,只有丁图与绘制的等高线岩层示意图相符,D正确。甲图两个岩层的位置和弯曲状况均与绘制的等高线岩层示意图不符,A错误。乙图岩层在山谷处的凸向和弯曲状况与绘制的等高线岩层示意图不符,B错误。丙图两个岩层的位置和弯曲状况均与绘制的等高线岩层示意图不符,C错误。故选D。2.结合丁图可知,水平岩层在沟谷处呈“V”字,“V”字尖端指向上游方向,A正确。结合甲乙丙丁四图,甲、丙倾斜岩层的出露部分弯曲程度小于等高线的弯曲程度,乙、丁倾斜岩层的出露部分弯曲程度大于等高线的弯曲程度,无法得出倾斜岩层的出露部分弯曲程度一般大于等高线的弯曲程度,B错误。岩层出露部分沿山谷向高处呈“n”型,C错误。山顶处流水对地表的冲刷作用强烈,表层年轻的岩层被侵蚀带到海拔较低处堆积,故年轻的岩层在海拔较低处,老的岩层出露于山顶、山脊处,D错误。故选A。【点睛】岩石新老关系的确定:1. 一般情况下,岩石(特别是沉积岩)是成层分布的,下面 的岩层比上覆的岩层老。若岩石间有切穿关系,则被切穿的岩石老,切入的岩石新。 背斜岩石中间老两翼 新;向斜岩层中间新 两翼老。2. 若地层出现缺失,形成原因可能有:一是 在缺失地层所代表的年代, 发生了地壳隆起, 使当地地势抬高,终止了沉积过程。二是当时开始有沉积作用,地壳隆起后,原沉积物被剥蚀完毕。三是当时当地气候变化,没有了沉积 物来源。3. 若上下两个岩层之间有明显的侵蚀面存在,说明下部岩层形成后,该地地壳平稳抬升或褶皱隆起上升,地层遭受外力侵蚀。 若侵蚀面上覆有新的岩层,说明该地壳下沉或 相邻地区上升,若侵蚀面上部为风化壳,说明地壳上升后一直遭受外力侵蚀。3.C 4.C【解析】3.由材料可知,图中水库水面海拔165米,根据图示等高线可知古牌坊海拔为165~200米之间,山峰海拔为1000~1100米之间,两者相对高度约为800-935米之间,C正确,ABD错误;故选C。4.在①②③④处选择的拍摄点应可以看到古桥、古民居、古牌坊等景观。①地位于村外山脊处,地势相对较高,可以看清村落全貌,①地可以选择做为拍摄点;②地地处山谷,且东侧有山脊处高地阻挡,无法看到古桥,②地点不适宜选择做为拍摄点;③地前方有山阻挡无法看到村落,③地不适宜选择做为拍摄点。④地地处山脊,且海拔较高,视野开阔,可以看到村落全貌,④地可以选择做为拍摄点,综上所述,C正确,ABD错误。故选C。【点睛】等值线的规律:“凸高为低,凸低为高”,山脊处等高线凸向低值方向,为分水岭;山谷处等高线凸向低处,为集水线。河流发源于山谷处,河流流向与等高线弯曲方向相反。5.D 6.B【解析】5.阅读等高线地形图,等高距为50m,甲地高度范围:750-800m,乙地的高度范围:450-500m,相对高差范围:250m-350m,250m、350m位于范围边界,不能取到,AB错误;400m超过范围,C错误;300m在范围中,D正确。6.暑假期间,太阳直射点位于北半球,日出方向为东北方向,A错误;站在甲地能够看到丙地的游客戏水,视线不受遮挡,B正确;甲地与湖泊a边界相连,视线经过乙地所在的地区,乙地对湖泊起到遮挡作用,站在甲地无法判断湖岸线接近a,C错误;河水从山谷流出,流向湖泊,方向为向南流,D错误,所以选择B。【点睛】通视问题:穿越山脊,不通视;如果穿越沟谷,一般通视,但后半部分地势如果升高,即使地势再降低,也会因为地形阻挡而无法通视。7.B 8.A【分析】7.观察地貌时,宜选择一个视野比较广阔的地方,丙地可以有开阔的观测视野,因此正确选项为B,A、C、D错误。故选B。8.本题考查地貌观察的顺序,即先整体后局部:按照从宏观到微观、从面到点的顺序进行观察,一般先观察视野内大的地貌,再观察和描述次一级地貌,①②正确,A正确。B、C、D错误。故选A。【点睛】对于地貌的观察首先要选择开阔的区域,地貌的观察从宏观到微观,从面到点,9.A 10.D 11.B【分析】9.结合图示等高线形态、数据及分布可以判断,该区域大多在500m以下,以丘陵、平原为主,A正确。山地、高原海拔都在500m以上,BD错误。盆地中间低四周高,图中没有盆地,C错误。故选A。10.由所学知识可知,从陡崖处,看不到区域的西侧,A错误。在②地进行观察,看不到陡崖,B错误。观察图中地貌时,应先观察图中等高线的数值及其弯曲方向以确定地貌类型,C错误。丙、丁两虚线处等高线都向高处弯曲,都为山谷,D正确。故选D。11.由图示信息可知,甲地海拔300m,等高线稀疏,坡度小;乙地海拔200m,等高线密集,坡度大;所以①④正确,B正确。②、③错误,ACD错误。故选B。【点睛】等高线地形部位的判读:(1)山顶:也可称山峰、山岭。等高线地形图中,等高线数值中部高四周低,则中部为山岭。(2)山脊:等高线地形图中,等高线由高处向低处弯曲的地方。(3)山谷:等高线地形图中,等高线由低处向高处弯曲的地方。(4)盆地:等高线地形图中,等高线数值中部低四周高,则中部为盆地。(5)鞍部:等高线地形图中,两个相邻的山岭之间相对较低处。(6)陡崖:等高线地形图中,等高线相交的地方。12.C 13.C【解析】12.材料信息表明,L为河流,由于山谷是河流的发育地,山谷等高线凸向高处,所以图中的等高线数值X大于Y,则图中a处海拔高于b处,因此图B和图D不符合剖面形态,排除BD;如果X为500米,等高距为100米,则Y为400米,图中闭合X等高线为500米,该等高线外侧小于500米,内侧则大于500米,因此A的海拔高度为500~600米,即沿图中经线的地形剖面在A处应为突出的山岭,与图A不符,与图C相符,因此C符合题意,排除A。故选C。13.在等高线图中,河流流向与等高线凸出方向相反,所以L河流向为图中自左向右。结合图中经线走向和指向标判断,流向是自西南流向东北,因此C符合题意,排除ABD。故选C。【点睛】等高线向数值大的方向凸出是山谷,山谷是河流的发源地,且河流的流向和等高线弯曲的方向相反。在等高线中存在闭合等高线,则闭合等高线的数值等于其中一个,则闭合等高线内的数值遵循“大于大的,小于小的”原则。14.C 15.A【解析】14.根据等高线上的数值,可判断等高距为50米,M处陡崖处为3条等高线相交,因此陡崖的相对高度为(3-1)×50≤H15.读图结合所学知识可知,①②之间的最低地是河流处,海拔为100~150米,B错误;①地海拔在350~400m, ②地海拔在300~350m,C错误;根据等高线疏密判断,河流左岸坡度先陡后缓,海拔高度不断降低至河湖处,后从河流向右为坡度较陡的一个斜坡,A正确,D错误。故选A。【点睛】陡崖相对高度的计算公式为:(n-1)×d≤H16.D 17.A【解析】16.图示等高距为50,故香炉峰的海拔没有超过600米,A错误;南部红叶区位于凸坡以下,在香炉峰不能看到该处红叶区的红叶,B错误;红叶位于眼镜湖的西侧,C错误;香炉峰北部等高线更密集,地势起伏大于南部,D正确。故选D。17.相比其他线中,由①到②等高线最密集,骑行最费力,故选A。18.C 19.C【分析】18.由题中材料可知,该区域的岩石多为花岗岩,是侵入型岩浆岩,由变质作用形成的是变质岩,A错误;含有化石的是沉积岩,B错误;花岗岩由岩浆冷却凝固形成,C正确;多含有气孔的是喷出岩玄武岩,D错。故选C。19.花岗岩属于侵入型岩浆岩,根据题意,该景观由花岗岩组成,故该地首先有岩浆的侵入作用。侵入岩形成于地壳内部,经过地壳抬升作用才能出露地表,而后受到海水的侵蚀作用而形成图示景观。因此正确的顺序是岩浆侵入→地壳抬升→外力侵蚀,故C正确。故选C。20.A 21.D【解析】20.溶洞属于喀斯特地貌,其形成的基础是可溶性的岩石,如石灰岩。读图可知,四处河谷中只有①河谷有可溶性的石灰岩,其他三处河谷的岩石都是不可溶蚀的,所以最有可能发现溶洞的河谷是①,故选A。21.读图分析,图中断层切断了石灰岩和页岩,没有再切断后来形成的岩层,说明该断层形成之后没有一直活动,A错误;断层没有切穿花岗岩,但是花岗岩侵入了断层,说明断层形成的时间比花岗岩早,B错误;现代河谷下切是由于断层形成之后该地区地壳整体抬升,河流下切侵蚀形成,C错误;侵蚀面覆盖在断层之上,断层没有切穿侵蚀面,说明断层比侵蚀面形成时间早,D正确。故选D。22.(1)自东向西。(2)该地区地形以山地为主(或以低山、河谷为主);北、东、南三面地势较高;中部为谷地,地势较低。(3)①海拔在300~400m;②位于山麓谷地中;③有河流经过;④白水河北岸;⑤谷口朝南。(答出其中三点即可) (4)C线路等高线比B线路等高线密集,说明该线路的坡度较陡,攀登难度较大。【分析】本题考查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详解】(1)河流流向与等高线的延伸方向相反。根据指向标和等高线判断,图中东部海拔高,且支流较多,为上游地区,则河流流向为自东向西。(2)本题考查地形地势基本特征的描述。可从地形类型、地形分布、高低起伏等方面分析。图中大部分地区海拔超过500米,地形以山地为主,北、东、南三面地势较高,中部河谷地势较低。(3)本题考查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能力,比较两村的位置特点,可从村庄与地形地势、河流等的相对位置归纳。比如两地海拔相近,河流流经均位于河谷地带和河流北岸等。①海拔在300~400 m;②位于山麓谷地中;③有河流经过;④白水河北岸;⑤谷口朝南。(4)读图分析,两条路线的水平距离相同相近,攀登两山海拔高度相近。图中C线路等高线比B线路等高线密集,说明该线路的坡度较陡,攀登难度较大,所以比赛不公平,设在A点不合理。23.(1) ③⑤④ 20 40 山脊 山谷(2) 400 不能 ⑥(3) ② 距离近,水可以自流 工程量小(4)乙【分析】本题考查等高线图的判读和地貌观察的相关知识点,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的能力。突出考查学生的地理实践力和人地协调观的核心素养。(1)读图可知,③地海拔为550~560米,④地海拔为510~520米,⑤地海拔为520~530米,三地海拔高度由高到低的排序是③⑤④;③地与⑤地相对高度的取值范围是20到40米之间;③处等高线凸向低处,比两侧地势高,因此地形部位是山脊,①处等高线弯向高处,比两侧地势低,地形部位是山谷。(2)根据比例尺可知,③地到④地实地距离约为400米,图中③地与④地之间有山脊分布,视线受阻,从③地不能看到④地;A村拟建一家污水处理厂,应布局在⑥处,河流下游处。(3)①、②是水库,若从中选择一个作为自来水厂的水源地,优先选择的是②,理由是距离自来水厂近,而且由高向低处引水,水能自流,且工程量小。(4)P→Q地形剖面图应是图中的乙处,理由是整体下降趋势,P处海拔高于Q地,最高处海拔在西部山脊处,高于580米,向东经过559.8米的第二个高地,继续向东经过谷地后,经过578.1米的高地后,继续降低,最低处位于⑥附近的河流处。因此为乙处。【点睛】

展开更多......

收起↑



【本文地址】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CopyRight 2018-2019 办公设备维修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502275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