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信,跟素昧相识的人讨论人生观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凯文活了62年 写信,跟素昧相识的人讨论人生观

写信,跟素昧相识的人讨论人生观

2024-01-18 20:38|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文/本刊记者 朱玉芳

1980年5月,一封署名“潘晓”的读者来信《人生的路呵,怎么越走越窄......》发表在《中国青年》杂志上,文章如“五月惊雷”,迅速在全国范围内引起关于人生观的大讨论。

在1981年第3期《中国青年》杂志刊登的文章《人生的意义究竟是什么?——六万颗心的回响》中写道:“‘人生的意义究竟是什么?’的讨论,有多少人被卷入?难以估算。在‘讨论’展开的这七个月里,编辑部收到讨论的信件就达六万件。其中,不少的信稿是几十、上百青年联名写的。”

1980年,“潘晓讨论”的热度超过了一个夏天,放在今天,这几乎是不可想象的。网络时代热搜每分钟都在变化,而“六万封信的回应”,这个数字在动辄成千上万的回复和转发量面前显得好像没那么有分量。但那六万封信却是研究那一代中国青年精神风貌的最好样本,如果今天的人能看到也就更能理解为什么“潘晓讨论”是“整整一代中国青年的精神初恋”。

如果向今天的90后、00后提起“潘晓讨论”,他们中的大部分也许会以迷茫回应。今天重提“潘晓讨论”,有什么意义?

“潘晓讨论”过时了吗?也许,但关于“人生意义的讨论”是任何一个时代的年轻人都绕不过去的问题。

1 9 8 0 年6 月1 8 日,时任中央政治局委员、书记处书记胡乔木(第二排左六) 来到《中国青年》,就“潘晓讨论”如何开展与编辑座谈。 座谈后与全体工作人员 合影。

没有人能够永远年轻,但永远有人正年轻。今天的年轻人不必再纠结于非黑即白的二元判断中,不用受制于单一的生活方式,但是拥有更多元的选择和更大自由度之后,他们就没有人生困惑了吗?

如今回看这场大范围的笔谈讨论,年轻人的坦诚和真切,在将近40年后依然流露在字里行间。我相信真实的情感不会褪色,现在这个时代的年轻人一定能够寻到共鸣之处。

从1980年第5期到第12期,《中国青年》关于“潘晓讨论”一共编发了110多位读者的110多篇稿件,约十七八万字;讨论期间,《中国青年》的发行量由325万上涨到397万;关注和参与这场讨论的青年以千万计......

“这是一颗真实的、不加任何粉饰的信号弹,赤裸裸地打入生活,引起反响。”

“人应该通过认识个人的价值去建立一种富有自我尊严的生活,去培养一种严肃的独立的生活态度。爱人类,永远不忘记关心帮助别人和对社会正义、社会道德的责任感。”

青年们开启了滚雪球式的讨论,“潘晓来信”促使浙江的林木工人周晓东来信,在《让我们用血肉来拥抱世界》一文中他写道:“潘晓同志的信,促使我下决心给党中央负责同志写了一封‘自荐信’:请求党和人民交给我一个最穷的公社或某个局部地区,我有信心叫它五年改观。我知道,困难重重,风险不小,我也自知没有特殊的本领。可是,我有一颗赤子之心,有十多年深入社会、观察社会所取得的一些实践经验,有旺盛的求知欲,还有充沛的精力。如果我的请求得到批准,我将遵循党的三中全会方针,依靠人民,踏踏实实地干下去,我愿把我的血,洒在这块土地上。”

他引用了张志新烈士的一句话作为自己的观点:“如果你在生活中感到无聊,那便是因为你没有献出生命的力量,没有用血肉来拥抱这个世界。”

这篇文章发表后,在不到三个月的时间,作者直接收到各地青年来信200多封。

江苏读者高保平在给周晓东的信里说:“我们虽然素不相识,但我在《中国青年》杂志上看到你的信后,犹如相识多年的老朋友一样。读着你的信,就像看到你正在思索、奋进、实干一样。我深深地敬佩你在生活的锤炼中迸发出来的生命火花。”

在随后的几十年里,伴随着中国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周晓东奋斗成了一名身价过亿的企业家。回忆当年,他说:“写下那封信就是为自己积累了一笔丰厚的精神财富。”

《人生的意义究竟是什么?——六万颗心的回响》一文中指出,“讨论”越出了青年的行列,长辈们也举笔畅谈这一代青年大有希望。“讨论”向空间扩展,牵动了海外赤子之心,增添了他们对祖国的期望。

河北读者柳亭:“一场人生意义的热烈讨论把我这个已迈入中年门槛的人也卷进来了。我那颗原已‘古井不波’的心,又掀起了波涛。读着这一封封信稿,心中仿佛注射进一股股新鲜的血液。从这一段段诗一般的语言中,我看到了无数颗水晶一般剔透的心。且不说他们观点的对错,光是那探索的勇气、无讳的直言、深沉的思索、磊落的胸襟,已使我十分佩服了。”

江西读者高康俐:“第七期的《中国青年》使我流了泪,我的心又被燃烧起来了。中国青年一代是大有希望、令人感动的一代啊!他们虽然被十年动乱摧残了美好的理想、抱负,有人失去了前途、有人失去了家庭,有人失去了信仰,有人看透了,但,为了盗来真理之火,还是犹普罗米修斯式的青年啊!”

香港读者林老九:“想通的,哪里只是青年们的心呢?我这个‘外流’中年人的心,不是也被祖国青年们火热的心紧紧牵动着、畅畅地沟通着吗?”

进一步扩散影响

进入1980年6月中旬,“潘晓讨论”得到广泛支持。《人民日报》首先报道了《中国青年》开展人生意义讨论的消息,并在评论员文章中称赞这一场讨论“把青年思想深处的东西端了出来,进行真正同志式的讨论,是感人至深的” 。

新华社在报道这场讨论的盛况时也肯定“只有了解青年,才能帮助青年;只有实事求是,才能解决问题” 。

《中国青年报》将“潘晓”的信摘要发表,之后也开展了“人生的意义究竟是什么?”的讨论专栏。

1980年6月18日下午,中央书记处书记胡乔木在团中央书记处负责人的陪同下来到编辑部。胡乔木与编辑部负责人关志豪、王江云、郭楠柠等谈话将近3小时。1980年第8期《中国青年》以《胡乔木同志关心人生意义的讨论》为题发表了他的讲话摘要:“这个讨论引起了千百万人的关心和兴趣,我也是这千百万中的一个。这是一场很有意义的讨论,凡是关心青年一代成长的人都应该有兴趣。”

1981年第6期《中国青年》杂志刊登总结性文章,中国青年报全文转载了这篇总结,人民日报也以整版的篇幅刊登了摘要。

20 世纪80 年代初的《中国青年》全社大会,图中站立讲话者为时任社长兼总编辑关志豪。

关于“潘晓讨论”的过程、规模及其重要的历史位置,当代中国大陆很有代表性的著名记者、报告文学家卢跃刚曾在近年一次采访中概述道:“数千万青年被卷进一场涉及社会伦理和人生观的大讨论,用‘波澜壮阔’来形容不为过。应该说,1980年代的大门是‘潘晓讨论’开启的, 它对中国社会的影响有两个:一、挑开了问题;二、培育了1980年代的青年精英队伍。‘潘晓讨论’是一次真正的思想解放运动,是新闻媒体面对改革开放初期中国人,特别是青年人的精神危机作出的反应。”

“潘晓讨论”结束了,青年对人生意义的追寻不会停止。

未经允许请勿转载

欢迎转发至朋友圈

责编: 申西

审发: 百宝

文章已于 修改



【本文地址】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CopyRight 2018-2019 办公设备维修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502275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