湾里区旅游业发展规划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凉山州旅游发展规划纲要 湾里区旅游业发展规划

湾里区旅游业发展规划

2023-03-09 18:58|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湾里区旅游业发展规划

2023-03-05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第1篇:湾里区旅游业发展规划

中国旅游发展笔谈——“十三五”旅游业改革发展(二)

张广瑞中国旅游发展新常态的发展理念与战略选择

张辉 王慧娴 新国际分工背景下中国旅游业改革思考

郝康理 新常态下旅游规划理念创新

胡抚生 “十三五”时期应加快推动金融与旅游业的融合发展

杨阿莉 构筑入境旅游新高地:“十三五”中国医疗旅游发展思考

林德荣 陈莹盈 “十三五”新时期深化两岸旅游合作探索——以厦金协作为突破口

中国旅游发展新常态的发展理念与战略选择 张广瑞

新中国旅游的发展跨过了半个多世纪,从总体上看,处于频繁社会变革中的旅游业,逐步摆脱了长期延续的非常规发展模式,开始进入常规发展的新常态。这种新常态虽然也与近年来全球经济持续走低、复苏步伐蹒跚相关,但更为重要的是,这也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中国社会经济发展运行改革与调整的结果。所谓“常规发展”,是指它的发展更能遵循自身的规律,而不是在特定时期、因政府为实现特定目标所采取的特殊政策导致其脱离正常轨道的运行,而“新常态”则是指摆脱特定时期因政策或外部环境急剧变化而出现的短期不规律的现象,进入一个较长时期的稳定发展状态。中国的旅游发展,作为第十二个五年规划期间新定位和新战略实施的结果,将在下一个五年规划期间或在更长的一段时期内维持一种新常态,而且,为了延续和稳定这一新常态,还要审视现行纲要实施的情况,对未来发展的战略和对策进行必要的调整和修订。对于下一个五年规划期间新的发展纲要制定,有必要对预期的新常态进行分析和探讨。

这个新常态的表现之一是旅游发展兼顾经济发展与社会福祉的双重功能,保持“经济性”与“事业性”的双重特征。新中国成立初期到文化大革命后期旅游作为外交工具的特殊活动被改革开放之后到20世纪末的产业定位和单一经济功能所取代,原来的“事业性”被“经济性”所代替。2009年国务院41号文件发布之后,政府重新明确了旅游业的定位,确定旅游业作为国民经济的重要产业之一,将担当起国民经济支柱产业的新职能,彰显其带动总体经济的发展和扩大就业方面的突出优势,与此同时,旅游发展必须把满足国民需求放到重要位置,作为提高国民生活质量和福祉的重要途径,以老百姓满意为目标。这一定位成为中国旅游发展较长时期的基本原则。显而易见,旅游不仅仅是一种产业,还是一个重要的事业。因此,旅游收入和消费对国民经济的贡献不再是评价旅游业发达程度的唯一标准,旅游人次数的增减也不再是衡量旅游发展的重要标尺,旅游发展对促进国民幸福、社会和谐与国际和平稳定的贡献受到更大的关注。

这个新常态的表现之二是旅游市场全面发展,短期内难以形成理想的平衡。随着大众旅游时代的到来,旅游市场“三缺一”的状况彻底消失,三足鼎立支撑着行业的发展,其中最大的变化是市场消费主体的变化。从总体上看,国民旅游成为旅游市场的主体,境外消费位居其后。其表现是,国内旅游市场持续扩大,市场需求呈多元化,出境旅游市场持续增长,个性化需求逐渐突出。与此同时,入境旅游市场维持一定规模,但进入低速增长期,境外旅游需求更加分散化和地区化。另外,政府新政效应显现,扭曲多时的公费旅游消费泛滥受到制约,这一市场需求的虚高大大回落。可以预见,当前出境旅游市场过高的增速、国内旅游消费过分的集中以及入境旅游低迷徘徊会保持一段时间,理性的回归有待时日。因此,未来五年中有两个举措是非常重要的,其一是制定更加积极的政策,激励和支持旅游企业以创新产品和提高质量来提高国家旅游的竞争力,下工夫做好邻邦旅游和边境旅游的文章,全面扩大入境旅游市场,增加国家财富,改善国家形象,使旅游市场的“两高一低”(出境市场与国内市场高速扩张,入境市场低速增长)的失衡趋于正常的范围;其二是使国家公共假期安排尽量保持稳定,能固定的要固定下来,采取更加切实有效的措施落实带薪休假制度,让更多的国民在假期安排中少一些纠结,能使社会各界根据各自的条件和能力适应国家休假制度。

这个新常态的表现之三是大众市场需求刺激大众旅游产品的供给,新业态的健康发展得到政府的支持与呵护,政府引导开发高端市场要实事求是,不与国家宏观政策和市场实际需求相抵触或错位。旅游市场主体的变换是个不争的事实,旅游相关服务业必须改变观念,积极调整产品的结构和经营方式以适应市场的新变化。传统旅行社在特定旅游市场(如老龄市场、家庭市场、出境旅游市场等)组织运营和资源整合方面有着突出的优势,然而,大众散客市场与特种兴趣市场的需求不断增加,必将直接对“景区导向的线路”、“门票经济”和“羊群式团体观光”的模式形成冲击,以散客为主体的大众旅游更追求个性化的体验,康体、健身、修学等创意性产品的需求增加,对徒步游、自驾游、高铁游、主题游以及冬季冰雪体育旅游更加青睐,新市场呼唤着房车、汽车营地、汽车租赁、汽车旅馆、第二住宅以及旅游休闲步道设计、专业旅游咨询和旅游保险等新业态的发展与完善,要使第十二个五年规划期间完成的重大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尤其是日臻完善的高铁网络——形成的优势应在大众旅游产品开发中得以充分发挥。

这个新常态的表现之四是旅游与相关产业的融合力度与范围不断加大。随着大众旅游需求的多元化与个性化的发展,旅游与相关产业的融合越来越紧密,旅游经济的作用越来越明显,从而使旅游行业的界限越来越模糊,传统上所谓的狭义旅游产业的概念逐渐淡化。从国家的角度看,一个突出新趋势是,更多具有经济实力和竞争力的大企业集团将以不同的方式介入旅游相关服务业,逐渐突破传统旅游要素的范围,这会体现在旅游信息业与中介服务业、住宿业、装备业以及文化旅游产业等领域,同时,在国家新政策的引导下,将有大批独具特色的中小企业,甚至小微企业,以各自不同的方式满足社会不同层次的旅游需求。在产业融合方面,要认真总结日益成熟的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港澳粤、海西区等区域旅游合作示范区的经验并加以推广。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中国不必着力炫耀旅游大国的地位,也没有必要追求成为单一旅游产业强国。国家实力强大的体现应当是国家整体的竞争力,也必将旅游业包括在其中。同样,一个城市,也不必或者不应当将“创建”旅游城市作为城市建设的目标、将“打造”吸引旅游者的形象和满足他们的需求作为城市发展的突出标准。

这个新常态的表现之五是政府旅游行政管理部门的职能逐渐弱化,防止过分地强化与集中,积极向其他政府部门扩散,要改变“求我所有,归我所管”的传统理念,树立“为我助力,与我同行”的新思维。很显然,维持产业健康发展要坚定地依靠两个常规手段,其一,“看得见的手”应当是法制,政府部门的责任是保障现有法律法规的权威性,真正做到有法必依,违法必究,靠法制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维持正常的市场秩序,同时,政府有责任根据旅游发展的实践不断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其二,“看不见的手”要充分发挥市场的作用,引导企业靠公平竞争来赢得市场,真正实现市场主体所需要的“法无禁止即可为”的法制经济环境。《旅游法》的颁布与实施开始营造和优化现有的大环境,而不断完善《旅游法》和强化《旅游法》的贯彻执行成为旅游业发展的基本保证。因此,旅游服务作为社会服务的一个组成部分,从事这一服务的企业不应当再获得特殊的资质,必须名正言顺,只要它按照相应的法律法规行事即可。与此同时,积极创造条件,让各种形式的行业组织能够更加独立运行,使这些社会力量在行业自律和维护行业权益中发挥更大作用,真正成为连接政府与行业的桥梁,而不再是政府的附庸或代言人。

如此说来,在中国旅游业的发展过程中,从“小旅游”到“大旅游”是个进步,是个跨越;而从“大旅游”到“泛旅游”是个长期的发展目标。记得几年前有位地方政府官员提出的一个说法,其实发展旅游就是“大家共煮一锅饭”,没有必要争个特殊的名分或者一块领地。这样说是很有道理的。也许,有一天,政府机构系列中不再有个被称作“旅游局”的机构,人们外出旅游度假也不必专门找旅行社去安排,自己都可以通过信息技术支持的客户端做好所有必要的安排,真正能够实现说走就走,自由自在。这样的旅游常态才是人们真正盼望的。自然,这是后话,不可能在今后的五年中得以实现,但是,应当向着这样的目标迈出更大的一步。

新国际分工背景下中国旅游业改革思考 张辉 王慧娴

中国旅游业经过30多年的发展,市场规模加速扩大,业已成为国民经济重要产业。2013年,我国国内旅游人数达32.62亿,国内居民出游率突破200%,成为世界第一大国内旅游市场。同时,出境旅游市场大释放,出境旅游人数达9819万,成为世界第一大出境旅游市场。然而,入境旅游市场持续下滑,入境旅游人数比上年下降2.5%,过夜游客数下降3.5%,位居世界第四位。2008年金融危机后旅游收支首次出现逆差,到2012年逆差额居世界之首,中国作为旅游目的地的吸引力日益下降。

在新型国际分工背景下,全球商品、服务、生产要素和信息跨国界流动的形式逐渐丰富,中国全面参与国际分工,大规模承接发达国家制造业的转移,服务贸易逆差持续增大。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和产业的国际转移,世界经济正在向服务型经济转型,服务业在世界经济活动中逐渐取得主导地位,我国经济要通过服务业实现再平衡。近五年,国务院相继出台一系列政策促进旅游业发展,旅游业应利用服务业国际转移的有利时机,部署进一步改革发展,从“中国制造”迈向“中国旅游服务”,带动经济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

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启改革开放的新时期,旅游业肩负外事接待与创汇功能得以率先发展,形成了以入境旅游为重心、以旅游线路为依托、以旅游景区为主干、以观光旅游为核心、以旅行社为运行方式、以获取外汇为目的的固有模式。在这种旅游发展模式的推动下,我国旅游形成了固有的发展格局,从市场重心看,该模式的重心是大力发展入境旅游,将大量资源配置在入境旅游上而忽视国内旅游的发展;从空间看,东部地区大城市旅游发展较快,而中西部地区及小城市旅游发展较缓慢;从旅游产品看,主要是观光旅游,特种旅游、专题旅游与度假旅游发展缓慢,没有以商务旅游为核心的旅游产品;从组织方式看,主要是以旅行社为主体,散客旅游、代理旅游发展处于自由发展的萌芽状态;从旅游经济形态看,主要是点线旅游,区域旅游和板块旅游发展缓慢;从旅游经济关系看,主要是小旅游经济形态,大旅游发展的主体格局与产业融合的商业模式尚未形成;从空间经济形态看,主要是一地经营,跨地经营进展缓慢;从旅游机制看,主要是政府主导,市场配置资源的机制没有形成;从旅游目的地的发展看,主要是景区开发,旅游城市发展缓慢;从旅游发展的路径看,主要依赖于供给,而需求推动不足。

这种由历史形成的旅游发展格局,无论从世界旅游发展趋势,还是从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要求,都是不相适应的。经过60多年的发展,特别是改革开放30多年的发展,我国已处在一个由工业社会向后工业社会过渡的发展阶段,2013年北京、上海、天津、江苏、浙江和广东等6个省市已经完成工业社会发展阶段,进入了后工业社会发展阶段,现代服务业将成为这些省市产业发展的重点,旅游业作为现代服务业重要组成部分,它的发育与发展,直接关系到我国社会经济平稳、持续发展的宏观目标能否实现。然而,旅游业能否改变原有发展格局、能否转型升级,又成为目标实现的关键。

理性分析旅游,旅游是一种生活方式,是对应于工业生产方式的一种生活方式,每一种生产方式都会有不同的生活方式,这就形成了不同社会历史阶段。人类社会先后经历了游牧社会、农耕社会、工业社会和后工业社会,之所以不同,不仅在于生产方式的不同,也在于其生活方式的不同。从空间关系来说,游牧社会是移动生活方式,农耕社会是定居生活方式,工业社会是移居生活方式,旅游正是工业社会移居生活方式的体现,移动与居住构成了旅游现象,也成为旅游的本质属性,惯常环境与非惯常环境、快节奏与慢节奏、大尺度与小尺度的转换,正是生活在工业化和城镇化下的人们的追求与选择。然而,我国的旅游却没有很好地体现人们的这种移居生活方式,“大人看人头,小孩看屁股”的走马观花的旅游方式,已成为中国旅游异化的真实反映。进入2000年以来,我国出境旅游人数每年递增700万,出境旅游的大幅增长说明国内旅游的产品形式、服务方式、产业运行方式已不能满足国内居民旅游需要。

这种旅游发展模式以及所形成的发展格局必须发生改变,这是人民的呼声,也是中国旅游发展的要求。然而,模式与格局的改变是要靠外力,只有在外部环境发生巨变,而这种巨变对事物产生强大冲击时,才会改革固有的发展模式,形成新的发展格局。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了全面深化改革的指导思想、目标任务、重大原则,形成了改革理论和政策的一系列重大突破,成为我国旅游发展模式和发展格局变化的重要的外力。

我国的旅游业实行的是政府主导型发展战略,制度与政策对中国旅游发展模式以及发展格局具有重要的决定性作用。回想一下,我国的旅游业之所以在20世纪80年代快速发展,得益于政策的支持和制度的创新,这几年中国旅游业出现的问题也是政策与制度供给不足所致,使得我国旅游产业发展落后于其他甚至开放较晚的产业,虽然我国的出境旅游和国内旅游成为世界第一,入境旅游成为世界第三,然而我们却没有出现世界旅游发展的国际领袖型企业;我们有巨大规模支撑的产业融合商机,却没有引领旅游发展方向的商业模式创新。一部《旅游法》的出台使得众多的旅游中介组织无所适从:我们拥有众多世界级的旅游资源,却没有形成众多的世界级的旅游产品和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旅游目的地,所有这些,难道不值得我们深入思考吗?

用改革思维来审视我国的旅游发展是重要的。不可否认,35年来我国的旅游产业取得了快速发展,旅游业的功能正在逐步放大,旅游经济对国家社会经济的影响力正在逐步强化,特别是处在工业社会向后工业社会过渡阶段,旅游发展将成为国家经济社会结构调整的重要力量。旅游要成为未来我国社会经济战略性支柱产业,要成为人民满意的现代服务业,必须以改革的精神来重新寻找中国旅游发展道路,必须以创新有精神来构建旅游运行方式,必须以市场的决定性力量来创造适应未来我国旅游发展的商业模式。

新常态下旅游规划理念创新 郝康理

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和国务院对旅游业发展作出了一系列重要部署、出台了一系列重要文件、提出了一系列政策举措,明确提出“在新常态下,旅游业是稳增长的重要引擎、是调结构的重要突破口、是惠民生的重要抓手、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支撑、是繁荣文化的重要载体、是对外交往的重要桥梁”,旅游业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具有重要战略意义。这是对旅游业在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重要功能的深化认识和重新定位,是新常态下发展旅游业的规划起点,更是旅游业大发展的重要机遇。

一、以市场为导向的目的地旅游规划

旅游规划是对旅游资源优化配置和对旅游系统合理发展的结构性筹划过程,对旅游业发展具有宏观指导和动态调控作用。多年来,伴随着我国旅游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旅游规划为我国旅游业健康有序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同时也存在很多问题,面对经济发展新常态下旅游业供需关系的变化,需要认真反思、总结和改进旅游规划工作。

从“供”的角度来看,就是要认识到,旅游业综合性强、关联度高、涉及面广,因此,要从旅游目的地的角度,将旅游规划作为一个整合型、全过程的管理行为,强调整合宏观、微观、硬件、软件,内部、外部等各种因素,在规划过程中,将旅游业的发展与目的地的基础设施建设、产业结构调整、城镇化、新农村建设、文化繁荣、生态文明等进行全盘考虑、统筹协调,让旅游业完全彻底地融入经济社会发展的大环境中去,在促进旅游规划有效执行的同时,构建“大旅游”格局,形成各行业、各部门合力推进旅游目的地建设的氛围。

从“需”的角度来看,就是要认识到,旅游业既具有经济属性,也具有社会属性,因此,旅游规划的编制应该遵循市场规律,必须以市场为导向,以游客需求、以主推产品的客源地需求为主来编制规划。过去,旅游规划的编制以旅游资源为基础和依托,有什么资源、可以打造什么产品,着重旅游资源的评价,最终的规划结论,包括发展方向和战略目标的制定、旅游产品的决策、开发措施的拟定,都主要是以当地旅游资源为基础推演决定的。新常态下,在旅游规划的编制过程中,应将旅游者和潜在旅游者的需求及其变化作为重要因素,强调对客源市场的调查研究,始终从旅游消费的角度、从旅游者需求出发,充分考虑市场需求的变化,根据市场需求来打造旅游产品。

二、旅游规划的层次

旅游业作为综合性产业,旅游规划兼具空间规划、产业规划、资源规划、环境规划等多种规划属性,应该具有战略高度、全局性;从落地实施的角度来看,旅游规划还要有针对性、可操作性。因此,要构建由谋划、策划、规划(狭义)、计划组成的旅游规划层次。这一规划层次也可以在目前正在开展的“十三五”规划编制工作中探索实施。

不同层次的旅游“规划”解决不同的问题、包括不同的内容、采取不同的方法、由不同的部门组织编制和审批。上层次的规划为下层次的规划提出强制性框架,并给出指导性意见,并通过下层次规划的编制落实和深化上层次规划的内容和要求,从而使下层次规划成为上层次规划实施的工具和途径。

(一)谋划

字面意思是筹划、谋虑计划。在旅游规划中属于最高的战略层面,是运用系统论的方法,从全局的角度,长远考虑,承上启下,找出个性,在最高层次上寻求问题的解决之道。对应在“十三五”规划工作中,就是要开展“十三五”时期、甚至更长远时期的战略研究和重点问题的专项研究。

(二)策划

策划就是围绕市场、顶层设计。通过创意去整合、连接各种资源和相关因素,再通过对各细分目标市场需求的调查研究,为市场推出所需要的产品组合,并对其付诸实施的可行性进行系统论证的过程。旅游策划的主要着力点在于解决旅游业的实际问题,突出对旅游吸引物的深度挖掘、创意与组合等。对应在“十三五”规划工作中,就是要根据“谋划”阶段形成的成果,根据市场需求,策划一系列重点产品、线路、要素和项目。

(三)规划(狭义)

狭义的旅游规划是一种政府(旅游供给方)行为,是按照国家相关规范标准以及旅游规划的技术和成果要求,对本地区旅游业一定时间内的发展进行总体安排和部署,同时对重点区域的旅游产品、项目、设施和要素建设提出专门要求。确定生产力要素布局及配套的整体关系是其主要任务之一。对应在“十三五”规划工作中,就是形成政府审批通过的“十三五”规划。

规划管理的流程一般是:规划项目招投标一资源调查一规划编写一专家评审,在这种流程下,规划委托方与规划编制团队的沟通较少,通过这种方式编制出来的规划不接地气、难以落地。因此,需要改革规划管理、重构规划工作流程,要建立“三图、三权、四方”的工作机制。“三图”即规划成果要注意对不同层次任务的结构,用规划图、设计图和施工图,来定点、定性、定量。“三权”即在规划工作中要明确编制权、实施权、监督权。“四方”即甲方、乙方、咨询方、管理方,咨询方是熟悉规划区域情况的专家团队,负责对规划质量进行判断、把关,并提出修改完善的建议;管理方负责按照有关要求组织规划编制、申报规划成果、划拨项目资金。

(四)计划

计划是规划实施的时间表、路线图,是规划实施和落地的具体指导,分阶段的短期行动计划是旅游规划顺利实施并得以适应不断变化的形势的保证,有助于旅游规划的有效落实。与规划相比,计划更重细节,涉及时间计划、融资计划、具体施工计划等,侧重于对细节的设计,可落地、可实施、可检查,使规划更具操作性。对应在“十三五”规划工作中,就是要根据“规划”阶段的成果,形成便于各部门操作实施的年度工作任务分解实施方案。

三、从供需角度看旅游产品与旅游需求

旅游是一次出行活动。对于供给方而言,旅游的核心就是提供旅游产品;对于需求方而言,旅游的核心是满足需求完成一次旅游消费。

(一)从供给方看旅游——旅游产品

对于供给方而言,旅游产品是旅游从业者通过开发、利用旅游资源提供给旅游者的旅游吸引物与服务的组合。从这一角度出发,可以将旅游产品划分为以下类型:观光产品(自然观光、名胜古迹、工业观光、农业观光……);休闲产品(森林休闲、海滨休闲、乡村休闲、城市休闲、湖滨休闲、温泉休闲、野营……);运动产品(滑雪、戏水、高尔夫、自行车……);文娱产品(主题公园、实景表演、歌舞剧目、博物馆、寺庙、古城镇、名人故居……);节会产品(博览会、节庆活动、奥运会……);特色产品(豪华列车、美食、旅游商品/纪念品……);特种产品(登山、潜水、考古、探险、科考……)等。

(二)从需求方看旅游——旅游消费

对于需求方而言,旅游消费可以从消费目的(或者称为出游目的)的角度划分为以下类型:度假旅游、商务会展旅游、探亲访友旅游、运动/健康旅游、购物旅游、宗教朝拜旅游、文化/修学/科技交流旅游。

在这里,需要厘清观光、休闲和度假之间的关系。根据《现代汉语词典》的释义,“观光”指“去参观名胜”,“休闲”指“余暇时的休息和娱乐”,“度假”指“旅行或在某胜地度过假期”。对于游客而言,度假既可以选择观光产品,也可以选择休闲产品。比如,游客到成都度假,既可以参观大熊猫繁育基地、都江堰水利工程、武侯祠博物馆,也可以在人民公园喝茶、去琴台路看川剧表演、品尝川菜,还可以去西岭雪山滑雪、环球中心购物、欢乐谷坐过山车。所以,对于旅游目的地政府而言,观光和度假不存在转换关系,休闲是度假,观光也可实现度假。应因地制宜发展多样化的旅游产品,宜观光则观光、宜休闲则休闲,构建“观光+休闲”的度假旅游目的地。

综上所述,随着对旅游业认识的深化,新常态下,旅游规划应当遵循旅游业规律,构建旅游规划工作体系。建议决策部门从法律法规层面研究旅游规划的层级、流程,提高旅游规划工作有效性,保障旅游规划实施。旅游规划应以游客需求为导向,从景区景点规划转向旅游目的地整合规划,构建一个由旅游产品规划、旅游公共服务规划、旅游城镇规划、旅游交通运输规划、旅游人力资源规划等组成的旅游目的地规划体系。

“十三五”时期应加快推动金融与旅游业的融合发展 胡抚生

长期以来,旅游业与金融的关系就密不可分,无论是旅游企业的发展,还是旅游者的出行,都离不开金融的支持。随着旅游业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地位进一步提升,金融对旅游业发展的促进作用更加明显,金融与旅游业融合程度逐步提高。本文在分析金融与旅游融合发展的环境基础上,探讨金融与旅游业的互动融合关系,并提出“十三五”期间促进金融与旅游业融合发展的建议。

一、金融与旅游融合发展的环境更为有利

从国家层面来看,越来越重视金融在旅游业发展中的作用,近年来出台的国家政策性文件均提出了加大金融支持旅游业发展的力度。2009年出台的《国务院关于加快旅游业发展的若干意见》明确提出了在融资授信、发行证券、企业上市等方面加大对旅游业的支持。2012年国家旅游局、中国人民银行等七部委联合出台的《关于金融支持旅游业加快发展的意见》中,进一步提出了从加大信贷投放、拓展融资渠道、发展旅游保险、改进支付结算、发展旅游消费信贷等方面强化对旅游业的支持力度。2014年出台的《国务院关于促进旅游业改革发展的若干意见》提出在旅游产业基金设立、投融资手段等方面创新对旅游业的支持。

从当前我国旅游业发展的趋势来看,正从大众旅游的初期阶段向中高级阶段演化,散客化的趋势更加明显。对于旅游者而言,散客化的出行方式要求更加便捷、安全、高效的金融服务,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食、住、行、游、购、娱等方面均离不开支付服务,除了传统的现金支付方式外,人们越来越多通过网上银行、信用卡、第三方支付、手机支付等现代支付工具进行旅游支付,旅游支付方式更为多元化;另一方面,随着人们收入水平的提高及消费观念的改变,对旅游消费信贷的需求日趋增长,越来越多的人尤其是青年人群更愿意选择旅游消费信贷方式出游。对于旅游企业而言,在融资、并购、支付结算等方面均离不开金融的支持。尤其是随着近年来互联网金融的兴起,旅游企业除了依赖于传统的银行信贷、发行债券、上市等方式融资外,还可以依托电商金融、P2P网络借贷、众筹等平台融资,拓展发展空间。

从近年来旅游业与金融的融合趋势来看,二者融合程度逐步加深,旅游金融服务创新方兴未艾,既有服务旅游者的金融创新,也有服务旅游企业的金融创新。针对个人旅游支付,国家旅游局联合中国银联于2012年推出中国旅游卡,广东、山东、贵州等省份联合各大银行分别发行国民旅游休闲卡、好客山东旅游卡、多彩贵州旅游卡等,在为旅游者提供支付便利的同时,还提供更多的旅游价格优惠。针对个人旅游消费信贷,兴业银行对旅游者推出“随兴游”旅游消费信贷服务,京东旅行为旅游者的在线预订和支付提供“京东白条”服务。针对旅游企业的融资服务,一些旅游电商企业运用在线资源优势,对上下游客户开展供应链金融支持,如途牛网开通了“牛业贷”,为旅游供应商提供短期融资服务。

可以看出,金融与旅游业融合发展的环境更加有利,既有国家政策的支持,又有庞大市场需求,还有金融机构、旅游企业自身的创新动力。因此,在“十三五”时期,旅游业要抓住发展的有利时机,更加重视与金融的融合发展。

二、金融与旅游的融合要从单向支持向双向互动转化

从旅游业30多年的发展历程来看,金融与旅游更多是金融的单向支持关系,往往是金融起主导作用。这是由于在以供给为导向的传统金融体系下,金融处于强势地位,而旅游业通常处于弱势地位,金融资源的配置并非取决于旅游业发展的需要,而是取决于以银行为主的金融机构自身发展需要。由于行业地位不平等,金融机构缺乏服务旅游业发展的动力。伴随着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以及旅游商业模式的创新,近年来散客化的趋势更加显著,线上预订和支付、线下体验的旅游方式更加普及,金融已经嵌入了线上线下旅游服务的各个交易环节,成为旅游延伸服务中最重要的一环。与此同时,随着互联网金融、社区金融、小微金融等普惠型金融的发展,传统的以金融供给为主的格局逐步向以金融需求为主的格局转变。尤其是互联网金融的迅速兴起,依托大数据解决了信息不对称问题,进一步创新了企业融资模式,推动了P2P、电商金融、众筹等新型金融工具的发展,为缓解中小旅游企业融资难问题提供了新思路。旅游业不仅对金融服务有着越来越庞大的需求和更大程度的依赖,还对金融的创新发展起到了正向反馈作用,二者的关系正由传统的单向支持关系逐步向双向互动关系转变。

尽管旅游业与金融结合更加紧密,但二者的融合仍面临着一些挑战,一是旅游业的金融供求结构性矛盾仍然较为突出,中小旅游企业的融资难、融资成本高问题依然突出,并未得到根本解决,旅游者的支付、消费信贷服务还不完善;二是旅游业自身的金融创新能力不足,尤其是旅游龙头企业在对旅游者的支付服务创新、对旅游企业客户的融资服务等方面还较为欠缺。无论是在线旅游企业,还是线下旅游企业,在支付、信贷等重要金融服务环节往往依托于银行或第三方支付机构,缺乏自身的金融服务体系来支撑旅游服务体系的发展,不能很好解决旅游服务特别是在线旅游服务“最后一公里”的问题。

随着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到来,移动互联网预订、移动支付将更加普及,对金融与旅游业的融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单纯依靠金融的单向支持难以适应旅游业快速发展的需要,也不利于旅游业的做大做强。这就要求旅游业以更加积极主动的姿态拥抱金融特别是互联网金融、社区金融、小微金融等普惠型金融,推动金融与旅游业的双向互动,打造金融与旅游融合的升级版,使金融能够更好地服务于旅游业发展的需要。

三、“十三五”期间要加快打造金融与旅游融合的升级版

“十三五”时期,我国将加快推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进程,旅游业发展面临新一轮的黄金机遇期,这需要积极促进金融与旅游的融合发展,全面推动旅游业的改革、创新和发展。为此,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是进一步明确金融在国家旅游“十三五”规划中的作用。在国家旅游业“十三五”发展规划纲要编制过程中,要更加突出金融的重要作用,将金融与旅游业的融合发展上升为国家旅游战略,明确金融在推动旅游业转型升级、创新旅游金融产品、优化旅游者体验、拓展旅游企业融资渠道、增强保险服务以及促进旅游服务贸易等方面的作用。同时,要明确金融的作用不仅仅局限于支撑保障作用,而是要更加突出金融与旅游的双向互动作用。

二是加强对金融与旅游业融合的政策支持。出台更有利于金融与旅游业融合发展的系列政策,打破旅游业进入金融业的玻璃门,降低旅游支付牌照、小额信贷牌照的准入门槛,对旅游金融服务创新给予财税、投资、人才、技术等一揽子的政策支持。支持设立旅游银行,单独进行考核,实行差别化管理。鼓励互联网金融、社区金融、小微金融更多服务于中小旅游企业的发展。推动各地设立市场化运作的旅游产业基金,探索发行旅游项目资产证券化产品,鼓励私募基金、风险投资基金更多支持旅游业的发展。

三是鼓励旅游业开展金融服务创新。鼓励旅游龙头企业尤其是在线旅游龙头企业,在旅游金融创新方面发挥示范和引领作用,充分利用自身平台优势,加强与金融机构合作,挖掘自身的大数据资源、客户资源,加强旅游金融产品的研究,在国内旅游支付、跨境旅游支付、旅游消费信贷、旅游行业信用体系建设等方面创新产品和服务。推动传统的中小旅游企业加快转型,加强对金融服务运用的创新,更多利用众筹、P2P平台、旅游电商金融平台来融资,拓展融资渠道。

四是推动线上线下旅游金融服务的融合。积极推动旅游支付、旅游消费信贷、旅游企业融资等线上、线下服务的融合发展,加强在数据、资源、人才、创新等多方面的整合,消除线上线下旅游金融服务融合的障碍,打造相对完善的旅游金融线上线下生态圈,让旅游金融服务体验更好。鼓励第三方支付、网上支付、手机支付向线下延伸,与线下旅游服务紧密结合。鼓励互联网金融服务于在线旅游企业的同时,更好地服务于传统的线下旅游企业;鼓励社区金融、小微金融加强服务于在线旅游企业的需要。

五是推动旅游金融服务的均等化。推动旅游支付、信贷、保险等服务覆盖更多的区域、乡村和人群,逐步提高旅游金融服务的覆盖面。促进东中西部旅游金融服务的均等化,鼓励金融机构、第三方支付企业、互联网金融平台加强与中西部欠发达地区的合作,进一步优化金融资源的区域配置。鼓励各地加强对农村地区旅游金融服务的支持,在农村地区大力发展在线支付、刷卡支付、移动支付以及互联网金融、社区金融、小微金融等,提高农村地区的旅游金融覆盖面和服务水平,实现城乡优质旅游金融服务共享。提升对低收入群体、老年人等特殊群体的旅游支付、消费信贷服务水平,保障各类人群平等享受旅游金融服务的权利。

构筑入境旅游新高地:“十三五”中国医疗旅游发展思考 杨阿莉

“十三五”时期是我国打造旅游经济发展升级版、初步实现世界旅游强国目标的战略机遇期。近年来,国际市场上出现的一项具有鲜明外向化特点、高端服务业特质以及旅游项目创新特征的医疗旅游这一新兴产业,十分符合我国“十三五”旅游发展战略所倡导的鼓励产业融合、创新驱动、立足全球视野、加强国际合作、支持新业态发展的产业导向。医疗旅游在全球范围内的发展十分迅猛,许多国家纷纷把医疗旅游业作为拉动经济增长的重要产业予以扶持。在我国,这一产业正处于起步摸索的关键时期。因此,在将要编制的“十三五”旅游规划中,深入研究我国医疗旅游这一专项市场的发展战略,是十分迫切和重要的时代命题。

一、医疗旅游发展的国际动向

医疗旅游(medical tourism)这种旅游形式可以追溯到14世纪初温泉疗养地SPA的建立甚至更早,但它的快速发展只是近二三十年的事。医疗旅游的机遇来自各国之间的医疗费用差异、治疗时效差异、医疗保险覆盖差异与特定医疗质量服务需求等。以往到国外就医的大多是寻求先进医疗技术和设备的发展中国家的高收入者,如今随着发展中国家医疗服务的发展和完善,呈现出反向就医的新趋势:欧美等发达国家是医疗旅游的主要客源地,韩国、泰国、印度、马来西亚、中国、新加坡、迪拜等亚洲国家,还有巴西、哥斯达黎加、古巴等南美洲国家成为主要目的地国。这是因为,医疗旅游产品在发达国家特定人群中往往是必需消费品,但本国又无法以低价形式高效率地提供,特别是在全球金融危机背景下,政府无力革新本国的医疗制度,因而发达国家就有可能依赖发展中国家的医疗旅游以便减轻自身医疗体系日益增大的压力,致使本国居民到国外寻求较相宜的治疗养生及健康旅游服务。医疗旅游这项具有跨界融合性、产品国际性、消费高端性与收益多元性特点的旅游利基市场,近些年其产值增长速度十分迅猛,有统计显示,全球医疗旅游的游客数量已从2006年的2 000万人次增长至2012年的4000万人次。关于其具体产值,有咨询机构认为已经达到1000亿美元的规模,年增速在20%左右。当前,亚洲正成长为全球最富有潜力的医疗旅游服务市场,而我国则有望是下一拨医疗旅游的热门国家。

二、医疗旅游构筑中国入境旅游新高地

医疗旅游的客流主要是在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之间双向流动,客源主要是需要医疗护理、康复与修养的入境旅游者等全球范围内的高端人群。因此,可以认为,医疗旅游是我国开拓入境旅游市场的新机遇和新高地。大力开发医疗入境旅游这一新兴旅游市场,将对传播中华民族优秀传统中医文化和文明成果、提高国际旅游竞争力起到积极的引领作用。中国作为世界医疗入境旅游的市场,其优势至少体现在以下几方面:(1)中医疗法博大精深,在全球久负盛名,医疗服务价格相对低廉;(2)中国经济实力逐渐增强,医疗设施和医疗服务水平不断升级;(3)中国拥有丰富且优质的温泉、森林、海岛等天然旅游资源,且旅游基础设施日益完善;(4)中国具有和平稳定的社会环境,被公认为世界最安全的旅游目的地之一。这些都决定了中国医疗入境旅游产业有着巨大的市场上升空间。从产业实践看,我国也已迈出了坚实的步伐:2010年上海市推出的医疗旅游产品开发和推广平台,采用境外所有医疗旅游公司都在应用的TPA(third partyadministration)模式,算是中国正式迈出国际医疗旅游的步伐。2013年国务院正式批复海南设立博鳌乐城国际医疗旅游先行区,标志着我国第一家国际医疗旅游服务开发园区宣告成立。2014年8月,国务院发布的《关于促进旅游业改革发展的若干意见》在论及拓展旅游发展空间时,特别强调我国要发挥中医药优势,形成一批中医药健康旅游服务产品,规范服务流程和服务标准,发展特色医疗、疗养康复、美容保健等医疗旅游。这为我国“十三五”期间大力发展医疗入境旅游提供了重要的政策支撑。近几年来,我国北上广等一线城市及三亚、北戴河、杭州、南京、宜昌等地相继推出并试点开展的入境医疗旅游服务,也为今后大力推广这一专项旅游产品奠定了基础。

但总体看来,医疗入境旅游在我国初露端倪,因此还有诸多问题亟待解决。目前我国医疗旅游主要以国内游客为主,而且保健养生与休闲度假往往是其首要目的,产业链拉动效果较差,以手术治疗、中医治疗、医学整容等纯粹的治疗疾病为目的、触及医疗旅游本质和核心的高端旅游产品,国内开发则较为有限,对境外游客的吸引力不足。与我国游客出境到韩国做整容、到泰国做按摩、到瑞士和德国接受抗衰老服务、到美国进行肿瘤治疗的人数相比,国外游客入境到我国体验医疗旅游的人数十分有限,中国入境医疗旅游业在这场国际吸金大战中处于下风。其主要原因,一方面是因为我国缺乏与入境医疗旅游相配套的产业政策,优质的国际医疗资源相对稀缺,国际化医疗服务体系尚未建立,中国获得JCI(Joint Commission on Accreditation ofHealmcare Organizations)认证的医疗机构还很少。另一方面是政策上存在制约,比如我国对境外来华医疗旅游者的签证限制,将一些需在中国较长时间疗养的境外游客拒之门外;国内民营资本进入医疗领域的开放度较小,高端私立医疗服务体系还不完备。

三、“十三五”期间中国入境医疗旅游发展思考

针对我国医疗入境旅游所遇到的瓶颈与制约,“十三五”发展时期,我国要从全局高度制定相应的发展战略,不断增强医疗旅游国际竞争力,努力聚拢中国入境旅游的人气与商机。

首先,要建立医疗行业和旅游行业的协调发展机制。我国医疗旅游产业需要完整的国家指导方案来启动,政府、学界和业界三方面都要将医疗旅游提高到战略层面进行统筹规划,卫生系统与旅游系统间要建立互动协调机制,如组建政府直管机构、构建医保结算系统、制定相关产业政策和来华签证政策等,为其提供一个稳定的发展环境。尽快出台与医疗旅游服务相关的标准和规范,特别是要针对国际医疗旅游发展中可能存在的限制因素和风险因素进行法律法规方面的预防和控制,完善国际医疗旅游市场的评价与监管体系,以规范市场运行和发展。

其次,要建立医疗旅游准入制度。对医疗机构实行严格准入,这是世界惯例。医疗旅游是以境外客源为主的旅游市场,国家相关部门对进入此市场的医疗机构从业人员的执业资格、旅游点服务标准、收费标准以及旅游公司、中介机构要进行严格把关,建立准入制度。比如目前中华医疗旅游协会已经与美国、欧洲、亚洲等医疗旅游协会合作,共同开展了IPSC、CIPS、MTOUA医疗旅游国际职业认证,并在全国有条件的、拥有大型医疗机构的省市进行试点,这为我国国际医疗旅游的开展起到了很好的示范作用。

第三,要重点发展以中医药为主题的医疗保健旅游。我国医疗入境旅游的持续发展应当建立在对产品的创新开发和营销渠道的有效组合基础之上,产品方面应该充分挖掘传统的中医药资源和中医养生文化的特色优势,大力发展中医养生保健旅游产品,形成有别于印度、韩国、泰国、马来西亚等其他亚洲国家的医疗旅游发展路径,找准卖点,加强营销推广。例如,针灸、刮痧、拔罐、气功、太极拳、按摩、药膳、药酒、温泉疗养等都是可供选择的医疗保健旅游项目,充分发挥价廉质优的医疗服务,再配上中草药等保健品的旅游纪念品研发,以及有关中医理念的考察学习。运行方式上可借鉴孔子学院的办学模式,开展培养外籍中医医师,建立一批符合西方文化和民俗习惯的中医诊所,构建集治疗、养生、休闲和旅游于一体的基地,并做大做强,形成中医保健旅游的国际潮流,吸引更多国外旅游者的目光。

第四,要打造国际化的私立高端医疗服务产业体系。医疗旅游是一个系统的工程,政府的支持、体制的保障、产业的集聚,诸多方面必须相互支撑才能做起来。就目前来看,西方人很难接受中国公立医院繁琐的医疗模式和服务体系,不适合高端入境医疗旅游这个消费市场。真正的医疗旅游应该是由私立的高端医院来完成,所以只有改善机制体制,将大健康产业向民营资本开放,鼓励更多有实力的民营资本进入国际医疗旅游产业中来。只有这样,国际化的私立高端医疗服务产业体系才能建立起来,整个的医疗旅游环境才能优化。

第五,要创立国际医疗旅游服务品牌。医疗入境旅游消费者对于医院管理、服务质量、人员素质、医疗旅游地的生态环境都有很高的要求。因此,积极开发高端医疗旅游产品,建立国际医疗服务模式,培育高水平的外语医疗人才,与国际知名机构相联合,实现资源共享,这是提高我国入境医疗旅游品牌认知度的必然要求,也是实现我国医疗入境旅游快速发展的当务之急。

“十三五”新时期深化两岸旅游合作探索——以厦金协作为突破口 林德荣 陈莹盈

2015年既是“十二五”规划收官之年,也是“十三五”谋划的关键之年。从2016年到2020年的第十三个五年计划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两个一百年”目标的关键时期,同样也是我国旅游业从旅游大国迈向旅游强国的战略机遇期。如何在“十三五”新时期推进区域旅游一体化,尤其是做好粤闽台港澳等重点旅游经济圈的旅游发展规划,促进该地区旅游业的进一步发展,是国家旅游局重点考虑的课题之一。厦门作为海峡两岸旅游交流合作的重要桥梁和窗口,更应在“十三五”时期充分发挥对台旅游的区位优势与政策优势,积极探寻对台旅游发展机遇,在两岸旅游区域/跨界合作上发挥先导作用。

一、“十二五”期间两岸旅游双向交流稳定增长

“十二五”期间,两岸旅游双向交流基本保持稳定增长。根据国家旅游局统计数据以及海旅会公布的数据显示,台湾居民赴大陆旅游人数从2011年起至2013年均保持在500万人次以上(526.3万人次、534.02万人次、516.2万人次)。2014年1至9月3个季度台湾居民赴大陆旅游人数达到396.7万人次,同比增长3.6%。大陆居民赴台旅游的热情同样多年不减,2012年大陆居民赴台旅游达到276.1万人次,同比增长47.5%;2013年281.6万人次,增长2.0%;截至2014年11月6日,大陆居民赴台旅游已达到275.9万人次。值得关注的是,自2008年7月大陆居民赴台旅游正式开放以来,大陆居民赴台游人数从2008年起截至目前累计已突破千万人次。可见,“十二五”期间两岸旅游交流保持着稳定发展的态势,具备深化旅游合作交流的良好基础。根据《国务院关于促进旅游业改革发展若干意见》以及《2015全国旅游工作会议工作报告》中对推动区域旅游一体化的要求,在接下来的“十三五”新时期海峡两岸应积极探索旅游合作交流的进一步深化,加强客源互送,构建务实高效、互惠互利的区域旅游合作体。

二、金门是深化两岸旅游交流的金钥匙

深化两岸民间文化交流是推动对台关系发展的重要举措,旅游作为民间文化交流的主要方式,在其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2011年年底,国务院在《关于厦门市深化两岸交流合作综合配套改革试验总体方案的批复》中,提出要“支持厦门在两岸旅游交流合作中先行先试”。然而,两岸制度不同,在合作互动过程中,不免磕磕绊绊,在区域整合中难以一次到位,需要寻找一个试验点,渐进推动。自2001年“小三通”试行以来,金门与厦门的往来日益热络,“厦金一日生活圈”已初见端倪。因此,正如大陆与台湾三通是以金门为试点,先试行“小三通”再过渡到“大三通”,在深化两岸旅游交流合作上,金门同样是最合适的一把钥匙。通过构筑“厦金旅游协作示范区”,促进两岸旅游合作,推动两岸民间文化交流,稳步发展健康有序的对台关系,为祖国的和平统一奠定基础。

三、厦金旅游协作示范区构想

构建厦金旅游协作示范区,即在厦门、金门两地旅游一体化的发展目标下,携手推动厦门与金门实行全域开放,在人员往来、通关服务、投资准入、产业合作等领域相互赋予更加特殊、更加优惠的政策,共同把厦门与金门建成各具特色、分工协作、互相联系的旅游经济体,探索以旅游业推动两地经济社会合作与交融发展的新模式,成为两岸旅游合作发展和先行先试的示范榜样。将厦金旅游协作示范区打造成两岸旅游资源整合拓展经济合作的试验平台,成为深化两岸交流,促进两岸和平统一的有效载体。其目标是构建六个一体化:一体化的旅游目的地、一体化的旅游产业体、一体化的旅游产品体系、一体化的旅游市场体系、一体化的旅游公共服务体系以及一体化的“厦金旅游”知名品牌。

(1)争取国家政策支持

厦金旅游协作示范区的构建,需要得到国家相关部门出台的政策的支持,只有在政策上有所“突破”,方能破除旅游一体化发展的体制障碍。例如,台湾相关部门公布2015年元月起,对大陆游客赴金马澎旅游实行“落地签”政策,但是,大陆方面在居民赴上述三地旅游时,仍然要求旅游者要在其居住地申请办理“大陆居民赴台通行证”,办证时间的延长和不方便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大陆民众赴金马澎旅游的积极性。对于两岸的民间文化交流与合作以及旅游发展而言,通关的便利化仍然是拉动两岸交流合作以及旅游市场规模增长的重要手段。因此,争取得到国家相关部门的政策支持,是构筑厦金旅游协作示范区的先决条件。如我公安部给予厦门户籍居民“一签多行”的政策,让厦门居民持通行证可在一年内无限次赴金。这种“一签多行”制度相对成熟后,可进一步简化政策,实行“先申报,后自由行”的措施,需要赴金门旅游的厦门居民,可先进行网上申报,通过出示厦门市身份证过境,金门实行同步的政策调整。厦门户籍居民“先申报,后自由行”政策实行成功后,可将该政策逐步推行到厦门暂住居民和海西22个城市范围内。暂时未被覆盖的地区,沿用现有入台政策;列入政策改革行列的城市,将实现赴金门申报系统的覆盖,符合条件的非厦门户籍暂住居民或海西城市居民,可进入系统进行申报,凭“大陆居民往来台湾通行证”实现金门与厦门两地间的直接往返。

(2)完善旅游公共服务体系

旅游公共服务体系升级将推动厦金旅游协作示范区服务质量的整体提升,对厦金旅游协作示范区的核心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对包括旅游信息咨询服务体系、旅游安全保障服务体系、旅游交通服务体系、旅游便民惠民服务体系以及旅游行政服务体系等旅游公共服务体系进行有针对性提升,促进厦金旅游协作示范区的发展。特别是在旅游信息服务体系的合作提升上,应特别注重旅游信息化的建设,基础性的信息共享是旅游区域合作切实有效的重要前提。以厦门旅游服务中心网络体系构建为龙头,带动旅游信息咨询服务体系的提升。将厦门与金门现有的旅游呼叫中心、短信服务平台、各重要景点游客服务中心等资源进行整合。通过两地密切合作,实现资源共享和信息同步发布,最大限度方便游客。信息化建设的成功也将反过来有益于旅游安全保障服务体系、交通服务体系等的提升。

(3)提升旅游产品品质

旅游产品是厦金旅游协作示范区发展的重要依托,两地联合推进旅游产品创新是协作区顺利发展的保证。厦金两地可以从资源整合、线路串联、便捷服务、打造优势旅游产品等方面进行探索。资源整合方面立足于两地旅游资源的特点与优势,在统一厦金旅游形象的基础上,利用厦门休闲度假、商务会展等都市旅游产品吸引游客,辅以厦金特色旅游产品延长游客停留时间;优化两地旅游结构,从现有的观光为主的旅游结构向海上娱乐、海滨休闲、音乐文化旅游、生态养生旅游、乡村绿色旅游、会展旅游等高附加值、高参与度的方向发展。线路串联方面注重加强同金门在旅游宣传推广和旅游市场监督管理方面的合作与沟通,建立连接两岸的“一程多站”旅游精品线路。便捷服务方面主要推动厦金旅游景点景区之间实现旅游信息共享,共同商议推出“旅游联票”、“一票通”、“异地售票”等机制,让游客更便捷地玩转闽台。在此基础上,打造诸如金门免税购物岛、金门医疗旅游、厦金传统文化旅游品牌活动等优势旅游产品。

(4)健全旅游保障系统

厦金旅游协作示范区的健康发展需要两地旅游主管部门加强沟通,共同推进、共同维护协作区的旅游业,保障协作区旅游业的全面、可持续发展。首先,保障两地旅游要素自由流通,逐步取消物质、技术、税收等市场障碍;其次,强化两地旅游联动机制,设立合作联络小组,作为开展旅游合作的协调机构,形成制度化的沟通协调机制,进一步促进信息互动、人员交流、旅游市场营销推广管理等合作事项;再者,联手整治旅游市场秩序,维护旅游协作区良好形象;最后,重视居民参与及社区共建,推动协作区稳定健康运作。

“十三五”期间是我国调整经济结构,促进旅游产业改革发展的重要时期。打破地区藩篱,创新区域旅游合作机制是推动旅游业改革发展的有效举措。特别是在两岸旅游发展的合作上,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充分发挥市场力量,在现有合作交流机制(海旅会、台旅会、海峡两岸旅游交流圆桌会议等)的基础上,进一步以金门为突破口,创新合作机制,深化两岸交流,构建具有鲜明地域特色的海峡旅游区域,是“十三五”新时期对台旅游发展的重要课题。

作者:张广瑞 张辉 王慧娴 郝康理 胡抚生 杨阿莉 林德荣 陈莹盈

第2篇:发展贵州民族旅游业,促进经济发展

摘 要:改革开放以来,贵州的民族旅游业促进了贵州的经济发展。但是, 目前的总体发展水平还比较低,仍处于初级阶段。本文针对制约贵州民族旅游业发展的直接原因,探讨发展贵州民族旅游业的对策。

关键词:民族旅游资源;旅游;开发

作者:孙 婷

第3篇:发展农村旅游业促进农村经济发展

近年来,农村的发展实践证明,多种非农产业在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增加农民收入,改善农村产业结构等方面都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我们应该注意到,农村旅游在其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对农村一些地区的经济与社会面貌的改善都起到很好地的促进作用。农业部、国家旅游局联合下发的《推进乡村旅游发展的通知》,标志着农业部、国家旅游局签署的“关于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与乡村旅游发展合作协议”进入了实质性操作阶段。现笔者就发展农村旅游,促进徐州农村经济的发展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徐州发展农村旅游业的重要意义

我国农村旅游总体来说起步较晚,徐州农村旅游业的发展更是处于初级阶段。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战略的实施,为农村旅游的大力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因此,更好更快地发展农村旅游业就显得尤为必要了。

1.发展农村旅游业是提升徐州农业产业结构的内在要求。中国旅游业的迅速发展创造了徐州旅游业的良好的外部环境。借助丰厚的两汉文化底蕴,发展农村旅游,有利于徐州更好地抓住旅游业发展机遇,拓宽旅游业辐射范围,整合徐州旅游资源,拓展旅游市场,加快农村产业结构升级步伐,增强农村发展动力。

2.发展农村旅游业是加快徐州城乡互动的必要举措。徐州是淮海经济区的中心城市,经济发展处于“以城带乡”阶段。发展农村旅游业,可以提供农民就业的机会,拓展农民增收的渠道,缓解城乡收入分配差距。通过城市文明向农村的延伸,改善农村基础设施,加快农业和农村转型,有利于形成城乡互动发展格局,加快城乡一体化。

3.发展农村旅游业是推进区域合作的客观需要。徐州乃千古龙飞地,历代帝王乡,自古以来就是兵家必争之地;是五省通衢,地处苏、鲁、豫、皖交界,具有优越的区位优势和交通优势;是淮海经济区的中心城市。在徐州发展农村旅游业,具有得天独厚的优越条件,可以借助两汉文化的羽翼,充分利用交通优势、农业生态资源的优势,密切融入长三角经济圈,促进徐州的都市农业接轨南京、上海等周边城市,推进区域合作。

4.发展农村旅游业是提升徐州城市品位的重要载体。徐州的两汉文化在全国乃至世界都有较高的知名度,因此,把拥有较好生态环境的农村和特色农业作为发展旅游业的重要载体,可以增强旅游业竞争力,促进旅游业壮大,并推动徐州向国家级、世界级风景旅游城市迈进。

二、徐州发展农村旅游业的优势

农村旅游业顺应人们更加注重休闲旅游与生态旅游的发展趋势,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徐州发展农村旅游业的条件十分优越。

1.资源优势。徐州农业自然资源条件得天独厚,江、河、湖、溪、山、林等各具特色,农村地域特色鲜明,苏北民俗、农耕文明、乡野风情保存相对完好,发展农村旅游业的资源优势十分明显。

2.区位优势。徐州是五省通衢,地处苏、鲁、豫、皖交界,位于长三角北端,是淮海经济区的中心城市。在徐州发展农村旅游业,具有优越的区位优势和交通优势,发展条件得天独厚。

3.经济优势。徐州农村总体经济发展水平较高,具备发展农村旅游业的经济实力。农村旅游业已经初具规模,投资主体呈现多元化趋势,资金投入机制比较规范。城区规模不断扩大,区域合作不断深入,收入水平不断提高,农村旅游业客源市场日益扩展。

4.基础优势。徐州生机勃勃的农业产业化经营和生态特色农业的快速发展,为发展农村旅游打下了坚实的基础。鼓楼区的九龙湖农业主题公园、徐州经济开发区的观赏鱼生态示范园、云龙区的亚美花木繁育基地、泉山区的泰山农业生态园等一大批先进的农业旅游示范园区,初步形成了徐州现代观光旅游农业的发展格局,具备扎实的基础优势。

5.城市优势。徐州自古乃兵家必争之地,丰厚的两汉文化底蕴,在全国乃至世界都有较高的知名度。著名的历史人物有刘邦、项羽、张良等。清代文学评论家张竹坡,史学家萧一山,近代书画家张伯英、萧龙士,当代作曲音乐理论家马可,国画大师李可染,均生于斯而成著名大家,睢宁的儿童画更是享誉世界。

三、发展徐州农业旅游的建议

徐州农业资源丰富,发展农村旅游的市场潜力很大,应进一步科学规划,扶持开发,突出特色,策划包装,加强营销,规范服务,提升水平,促进农村旅游健康有序地发展。

1.科学规划。要按照“因地制宜,合理布局,突出特色”的原则,多方借鉴国外及国内先进地区的都市郊区发展农村旅游业的成功经验,结合徐州经济发展和资源特色,论证和编制农村旅游业总体发展规划。通过规划先行,找准农村旅游业的市场定位,有效防止景点的无序开发。

2.突出特色,典型示范。农村旅游之所以在短期内能快速兴起,其中重要的原因就是其原汁原味的“农”字特色。发展农村旅游应坚持开发与保护并重,保护投资者利益与保护资源并重,注重保护农村生态环境和人文环境,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要研究特色、挖掘特色、突出当地农民风俗、农业风光、农村风情等特色。

3.加强促销。要加大对农村旅游项目的宣传推介力度,大力开发消费市场。重视农村旅游业项目的包装宣传和市场开发工作,强化农村旅游业的整体吸引力,激发游客的消费潜力和兴趣。当前,农村旅游主要是为了满足国内游客需求,因此,宣传促销的重点应主要面向国内市场,特别是做好对周边城市和地区的促销,不断提高农村旅游在区域旅游市场的占有率。

4.主动服务。各级相关管理部门要强化服务意识,主动做好协调,为农村旅游发展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要建立行业自律机制,培育农村旅游业龙头企业,提高农村旅游业从业者的组织化程度,建立行业商会,发挥行业商会的行业自律和中介推销作用,推动管理水平和服务水平的持续提高。农村旅游发展时间较短,很多事情有待理顺和规范,各级有关部门要加强合作,形成合力,主动帮助农村旅游从业人员解决好发展中的各种问题,推动农村旅游健康发展。

作者:张健

第4篇:湾里区农家乐休闲旅游发展情况汇报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来宾,朋友们:

盛会相邀聚月城,邛泸毓秀迎宾朋。值此阳光明媚的初夏时节,我们迎来了四川省首届农家乐旅游文化节的隆重召开。在此,我谨代表市委、市人大、市政府、市政协,代表全市65万各族群众,对你们的到来表示最热烈的欢迎和衷心的感谢!下面,我就西昌市农家乐旅游文化发展情况作一汇报。

一、西昌市基本情况

西昌是全国最大彝族聚居区??凉山彝族自治州的首府,面积2655平方公里,总人口65万,享有“一座春天栖息的城市”的美誉。西昌水能资源富集,是国家“西电东送”重要战略基地,2008年对外售电25亿度,在建的电力项目有800KV、500KV、220KV大型输变电工程、官地电站、呷榴河电站、洼垴电站;西昌光热资源丰富,日照充分,雨量丰沛,是全国粮食大县、洋葱之乡、花木之乡,安宁河平原是四川第二大平原;西昌旅游资源绚丽多彩,拥有邛海-泸山、螺髻山、卫星发射基地三大3A级以上风景名胜区,是大香格里拉旅游环线重要节点、驰名中外航天城;西昌民族风情浓郁,明清古城保存完好,火把节、彝族年、毕摩文化、彝族歌舞等民俗活动精彩纷呈;西昌区位优势明显,是内陆辐射东南亚的重要通道,是攀西地区中心城市。

西昌是凉山州经济社会发展的龙头,近年来经济发展迅猛,城市综合竞争力急剧提升。县域经济竞争力进入中国西部十强、四川省三强,成为全国14个县域经济科学发展范例县市、四川省十大最具活力县市。2008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47.42亿元,增速创历年新高,达到17%。财政总收入21.28亿元,增速49.9%;一般预算总收入12.11亿元,增速25.3%;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8.05亿元,增速53%,几项财政指标均实现两年翻番。固定资产投资75.61亿元,增速71.9%。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3334元,列全省城市第7位,高出

全省平均701元。农民人均纯收入4899元,高出全省平均778元。主要经济指标提前两年完成“十一五”目标。

近年来,我市创新发展理念、发展模式、发展机制,大力发展农家乐旅游文化,带动全市经济社会各项事业全面发展。全市注册农家乐达到242家,星级农家乐58家。2008年,乡村旅游接待游客369万人次,乡村旅游收入14.6亿元。农家乐户数、乡村旅游接待游客、乡村旅游收入三项指标实现两年翻番。在农家乐为代表的乡村旅游拉动下,2008年,全市旅游总收入达到30亿元,两年增长86%;旅游总人数602.51万人次,两年增长114%。

一是树立抓农家乐就是激活乡村旅游的理念。我们把农家乐作为发展乡村旅游的主要承载体,挖掘整理西昌历史文化资源、民俗文化资源、自然风光资源,使其转化为乡村旅游资源,形成一大批特色鲜明的农家乐、彝家乐、回家乐、客家乐、渔家乐、藏家乐,推动乡村旅游跨越发展。安哈“彝家乐”融合了攀螺髻雄峰、宿彝家村寨、赏彝家歌舞、品山野风味等乡村旅游元素;川兴“渔家乐”融合了划渔舟、钓鱼鲜、品海菜等乡村旅游元素;黄联“客家乐”融合了客家文化、果园观光、土林奇观等乡村旅游元素;裕隆“回家乐”融合了体验穆斯林宗教礼仪、品尝回族特色食品等乡村旅游元素。各具特色农家乐成为农村经济的增长点、新农村建设的支撑点、农民致富的新亮点。

二是树立抓农家乐就是改善乡村环境的理念。通过发展农家乐,实施山水田村路综合整治,改善乡村环境。2008年,我市实施了“交通建设年”工程,投入4.5亿元,完成了通乡油路、通村公路等一批乡村旅游交通建设项目,完成总里程361公里,在安宁河新建桥梁2座;投入270万元建成礼州、西乡、安宁、川兴、黄水、开元6个农村客运站点;投入1.1亿元,实施农村安全饮水、血吸虫防治、农村沼气、新农村、移动村村通等工程。2009年,我市又实施“城乡建设年”工程,财政投入3亿元,撬动国家、省州专项建设资金、企业资金、银行融资30亿元,启动一批城乡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改善城乡环境,开展创建“四川省优美乡镇”活动,力争农家乐集中的城郊10个乡镇创建成为省级“优美乡镇”。

三是树立抓农家乐就是拉动经济增长的理念。以发展农家乐延长产业链条,培养农民经营意识,带活餐饮业、手工业、娱乐业、运输业、特色种养殖等产业,促进农村经济发展。2008年,农家乐带动全市第一产业新增产值23.89亿元,增长

5.4%。农村家禽出栏达到815.6万羽,增长24%;生猪出栏达到81.8万头,增长15.8%;蔬菜产量达到36.8万吨,增长8.2%。与此同时,农家乐带动第三产业新增产值57.5亿元,增长14.1%。农家乐餐馆、农家乐旅馆、农家乐烧烤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出来。2008年全市新增农家乐110家,乡村旅游从业人员达到2万余人。

四是树立抓农家乐就是带动群众致富增收的理念。把农家乐

旅游作为一项富民产业来抓,引导群众兴办农家乐,走上增收致富路子。西乡乡依托葡萄产业发展农家乐,建成集葡萄种植、观光采摘、休闲度假为一体的生态农业观光区,综合效益明显,农家乐、葡萄产业、生态葡萄鸡成为农民收入主要来源,人均增收5615元。高枧乡依托莲藕产业打造出“荷色生香”景区,带动农家乐发展,景区农民通过经营农家乐、种藕、参与景区务工等形式,人均增收6200元。2008年,全市农家乐经营户人均纯收入达到2.5万余元,是全市农民人均纯收入的5倍。

五是树立抓农家乐就是提升城市品牌的理念。凸显乡村旅游在提升城市品牌中的牵引作用,发挥原生态资源优势、光热资源优势、民俗文化资源优势,做大做强以农家乐为代表的乡村旅游,进一步凸显出西昌“山水之城宜居之都”的城市美誉度,带动了城市功能进一步完善,城市品牌效应急剧提升,城市建设至少加快了5-10年。两年来,先后荣获“中国优秀旅游城市、中国旅游最令人向往的地方、中国十大最美古城、全国最值得去的十座小城市、四川省环境保护模范城市、四川省森林城市、四川省最具活力的十大县市”等城市殊荣。

在实践中我们探索出“政府主导、部门联动、协会主体、市场运作、群众参与、文化提升”农家乐发展模式,促进了乡村旅游持续发展。

政府主导。通过制定规划、出台政策、完善设施,促进农家乐健康发展。先后出台《乡村旅游发展规划》、《乡村旅游管理办法》、《加快乡村旅游发展的实施意见》,要求农家乐必须按规划布局,按标准建设,按星级管理,按特色服务。市财政建立5000万元乡村旅游发展基金,支持农家乐发展,改善乡村旅游景点、农家乐集中区域的交通条件,修建旅游接待中心,完善环卫设施,增设标识标牌。同时,大力培育乡村旅游名吃名店,加大对乡村旅游商品、纪念品、农家食品开发力度,促进农家乐旅游与其他产业的深度结合。

部门联动。市级相关部门协调配合,加大对农家乐监督、管理、指导力度。旅游部门深入农家乐开展业务指导、评星定级活动;文化部门进行文化挖掘指导,提升文化内涵;物价部门对服务价格进行监督检查,杜绝欺客宰客行为;卫生部门对食品安全进行监督检查,杜绝食品卫生安全事故;景区管理部门牵头综合执法,规范景区经营管理秩序;劳动部门开展就业再就业技能培训;电视媒体建立专门栏目免费播放旅游形象广告。与此同时,定期组织农家乐经营户、导游、服务人员进行专业培训,举办各类专业技能竞赛。依托西昌旅游职业学校培养初中级旅游人才,提高农家乐从业人员素质。

协会主体。充分发挥专业协会主体作用,由协会组织农户进行产品技术指导、生产管理、市场营销、品牌打造,形成产业规模和特色。采取跨区域办协会、乡镇办协会、村组办协会、大户办协会等方式,建立各类专业协会84个,会员达到5000余户,带动农户5万余户。专业协会通过建立营销队伍,抓信息,寻客户,联销路,订合同,形成遍及全国的销售网络。川兴蜜桃协会带动农户发展3000亩优质密桃基地,成为“桃源农庄”产业基础。黄联石榴协会带动农户发展7000亩石榴基地,成为“榴开客家”的产业基础。樟木樱桃协会带动农户发展千亩樱桃基地,成为“茅坡樱红”的产业基础。

市场运作。按互利互惠原则,鼓励企业和社会各界投资乡村旅游。两年来,凉山移动、凉山联通、华润啤酒、好医生果业等20余家企业,采取设立大型户外广告、帮助改善基础设施建设等形式,先后赞助乡村旅游节5000余万元。企业通过

赞助农家乐旅游,提升了知明度,赢得了市场份额。同时,我们对政府出资打造的乡村旅游景点经营权进行公开拍卖,仅月色风情小镇、观海湾、月亮湾、老海亭、新沙滩、青龙寺等乡村旅游景点的房屋、门面、摊位、邮亭、公厕、广告位、停车场招租拍卖收益就达1.74亿元,预计全部拍卖可收回资金6亿元,扣除政府投资部分,净收益2.24亿元。

群众参与。引导群众投工投劳、筹资建设,改造居住环境卫生和基础设施。激发群众创造性,立足资源优势发展农家乐。两年来,通过政府引导,群众投工投劳23万人次,平整院坝10万平米,兴建沼气池上万口,搭建经营用房9万平米,进行园林景观建设980余处。群众发展农家乐的积极性空前高涨,川兴镇举办蜜桃节时,有的群众砍掉自家的蜜桃树,让出土地修建乡村旅游道路。裕隆乡兴富村老百姓为了举办“伊斯兰文化节”,每户集资数百元,出工出力修建道路,政府只是资助水泥物资。

文化提升。邀请专业人士,对农家乐承载的地域历史文化底蕴进行深度挖掘和包装宣传,提升农家乐档次。打造了以火把节为代表的民俗风情文化,以天下第一缸为代表的乡土文化,以南方丝绸之路为代表的古镇文化,以礼州会议遗址为代表的红军长征文化,以天喜花卉博览园为代表的花卉文化,以彝族奴隶博物馆为代表的彝族古文化,以大石墓为代表的邛都古文化,以泸山三教庵为代表的宗教文化。着力突出乡村旅游的文化特色和品位,做到进入一个景区,就能够体验一种民俗,感受一种文化。 干部推动。落实领导责任,强化干部执行力,形成全市各级各部门推动农家乐旅游文化发展的合力。近两年,市委、市政府领导多次带领有关部门、乡镇主要负责同志到外地考察学习。多次召开市委常委会、政府常务会,专题研究相关乡镇农家乐发展思路和措施。同时,将任务分解至各级干部头上,每个乡村旅游景点打造由一名市级领导负责。职能部门定期深入农家乐指导检查,乡镇干部定点联系农家乐。工作推进坚持“三不三看”原则:不听过程、不听原因、不听解释,只看效果、只看数据、只看发展,强力推动农家乐发展。

产业推动。依托特色产业发展农家乐,通过农家乐壮大第三产业,依靠第三产业形成特色产业品牌,实现

一、三产业互动发展。在农家乐的推动下,全市涌现出石榴、樱桃、蜜桃、花卉等专业村30个,形成“优质稻、蔬菜、水果、花卉、畜禽、烤烟、蚕桑”七大支柱产业,建立“粮食、畜牧业、蔬菜、水果、花卉、林产品、烤烟、蚕桑”八大生产基地。每个支柱产业至少有两家以上龙头企业牵引带动,龙头企业达到52家,重复带动农户30万户,订单农业面积7万余亩,助农增收效益明显。2008年,小香葱、青胡豆等10种农产品获得国家绿色食品A级认证,西昌被确定为“全国十万亩绿色蔬菜标准化生产基地”。

办节推动。通过举办乡村旅游节,持续推升农家乐旅游市场。先后策划运作出踏青节、桃花节、樱桃节、梨花节、蜜桃节、油桃节、葡萄节、石榴节„„月月办节,月月火爆,实现了“举办一个节,活跃一方经济,致富一方百姓”的目标。2008年我市举办的火把节成功点燃四川震后旅游恢复第一把火,七天时间接待游客108.9万人次,自驾游12400辆,实现旅游收入2.08亿元,省内外630余家旅行社联手组团2300个、75000余人到西昌,大量游客涌入邛海沿岸及周边乡镇农家乐。2008年,我市共举办乡村旅游节、景区节庆活动12个。2009年,举办的乡村旅游节达到13个,邛泸景区节庆活动达到17个。

品牌推动。按照主题突出、特色鲜明、体现魅力的要求,成功打造桃源农庄、荷色生香、鹿鹤烟黄、凤凰葡园、茅坡樱红、螺岭彝风、榴开客家、桃瑞

月华“乡村八景”。同时,着力打造四合-洛古波-西溪-安哈一线的“西昌民族风情生态旅游长廊”,打造以礼州镇为代表的古镇文化观光休闲之旅,以月华乡为代表的知青怀旧文化之旅,以安哈镇为代表的彝族风情之旅,以川兴镇小渔村为代表渔家风情之旅,以观海湾为代表邛海神话传说文化之旅,吸引成都、重庆、北京、上海、广东、云南、陕西等省内外游客慕前来。

各位领导,在省委、省政府、州委、州政府坚强领导下,我市走出了推动农家乐快速发展的新模式,乡村旅游异军突起。但由于起步晚,与走在前列的地区相比,还有不小差距。我们将以全省首届农家乐旅游文化节为契机,博采众家之长,推动西昌农家乐旅游文化迈上新台阶。

谢谢!

第5篇:康修改稿关于加快湾里区旅游业发展的三年行动计划

关于加快湾里区旅游业发展的行动计划

(2012-2014)

为进一步加快湾里旅游业发展,明确今后三年旅游业发展的奋斗目标和工作任务,根据《梅岭国家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梅岭国家级森林公园总体规划》,特制定本行动计划。

一、总体目标

紧紧围绕建设“南昌都市花园”的功能定位,充分发挥梅岭国家风景名胜区、梅岭国家森林公园的生态优势,坚持“政府主导、部门联动、市场运作、社会参与”的旅游发展模式,以完善南昌城市功能为导向,以培育旅游产业核心竞争力为重点,全面提升梅岭国家风景名胜区观光、休闲、度假、商务、会展功能,以打造梅岭国家风景名胜区为国家4A级景区为抓手,大力发展观光度假、运动休闲、文化娱乐、宗教文化、乡村旅游五大系列旅游品牌,加快城乡旅游一体化建设,唱响“都市森林、休闲梅岭”旅游品牌,进一步明确休闲旅游产业在我区经济发展中的主体地位、主导产业、主攻方向,通过三年的努力,使梅岭风景区成为南昌市民休闲娱乐的集中区,省内度假会议的重点区。力争到2014年,全区接待游客250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12亿元,全区旅游从业人员超过3000人,创5个国家级4A景点,进入全国旅游百强县(区)。

二、工作重点

(一)优化旅游发展环境。

1、基础设施建设。新建和扩建从一小到团山和45公里旅游环山公路工程,提高景点可进入性;完成主要交通干线、城

市主干道、车站及主要人口聚集场所旅游标识、标牌的设立安装工作;完善城市功能,提升城市品位,规划建设八个人文雕塑(张氲骑白驴(中国驴友标志)、肖史弄玉(龙凤呈祥)、乐祖伶伦、梅福、铜源古韵、七相临街、岳飞、李时珍),突出城市文化特色;推进城市亮化、美化、绿化建设,规划建设八条特色街(樟树街、柚子街、银杏街、红枫街、竹子街、水杉街、樱花街、柿子街),突出都市森林特色。

2、服务设施建设。筹建湾里游客服务中心,强化旅游集散中心的集散功能;完善旅游景区供水供电通讯等基础设施,普及旅游公共信息图形符号;加快保利五星级(国际)度假酒店建设以及洗药湖山庄二期(温泉会所150个床位)建设,同时多引进100个床位以上的旅游综合开发项目;制定措施,优先审批景区52宗土地房地产用地;大力推进旅游信息化建设,建立完善旅游信息网,为旅游业发展构建网上交易和服务平台。

3、社会环境营造。进一步组织动员全区上下形成发展梅岭旅游的共识,明确今后旅游休闲产业的发展方向、目标任务。举全区之力,城市围绕旅游建,交通围绕旅游转,产业围绕旅游配套,形成全区上下一盘棋的良好工作氛围。加强宣传教育,着力整治旅游区各个区域的卫生环境,培养市民的文明素质、卫生习惯和环保意识,培育"人人都是旅游形象,处处都是旅游环境"的主人翁意识。发动电视、广播、报纸等组织主题为"湾里文化旅游大家谈"的大讨论,充分向市民传播建设湾里旅游城的城市发展目标和产业蓝图,让市民了解到发展旅游对湾里带来的综合效应,营造旅游发展的浓厚氛围,为湾里发展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和人文环境。

(二)推进重点项目建设。

1、加快落实建设一批。一是加快旅游重大重点项目建设。完成樱花谷项目一期建设并如期对外营业;大力推进梅岭大佛一期(梅岭大佛500罗汉雕塑群)建设;帮助和引导罗亭草茵花卉苗木基地往植物园方向建设,使之成集观光、休闲、花卉苗木展示、青少年科普教育为一体的综合休闲基地。二是加快城乡一体化建设。抓紧完成招贤镇红星段旧镇改造工程、旅游环山公路两旁集镇、村庄的清洁工程全面达到城市化标准。基本完成休闲重镇太平镇各项工程。完成洪崖文化公园二期建设。全面建设完成省级示范镇各项工程。全面完成抬贤中路旧城改造,建设行政中心、艺术中心、游客服务中心、规划展示馆、干部、职工、农民安置房,使湾里城区的旅游形象发生根本性的改变。

2、加紧创建提升一批。按照"功能完善、要素配套"的原则,加速文化体育产业与旅游产业的融合。引进演艺、购物、酒吧、网络等现代文化,建设大宇酒吧演艺风情一条街。发挥传统地方饮食文化优势,建设太平特色小吃一条街。挖掘非物质文化遗产和民俗文化,建设梅岭镇历史民俗文化一条街。着力培植微雕、竹工艺、木雕、刻瓷、书面等特色文化旅游商品,建设招贤特色文化休闲旅游商品步行街。着力推进高端文化、体育、娱乐项目,重点引进文化主题公园、高尔夫、滑道、索道、演唱会、赛事等文化、体育、娱乐项目。大力发展宗教旅游事业,全面提升翠岩寺、天宁寺、梅福庵等五个现已开放的宗教场所旅游经济经营水平。

3、大力招商引进一批。进一步解放思想,采取更加灵活机动的办法,加大招商引资工作力度,大力开展银企合作,组织"文化旅游项目资本对接会", 给予更多的优惠政策和鼓励政策,引导社会资金、民间资本注入旅游业,将景区建设与经营城市结合起来,多项措施并举,"亲商"、"便商"、"安商",推进更多项目更快签约落地;争取???等项目在招商引资工作有突破;尽快完成这些项目的规划编制、项目可研、立项环评工作。

4、加强策划储存一批。完成神龙潭、狮子峰等重点景区的旅游开发规划或控制性、修建性详细规划;按照投资额大、带动性强、发展前景好的原则,储备旅游景区项目;加强旅游项目库建设,建立全区旅游项目库,对重点大项目做好前期策划、可行性分析、投入产出预测和环境评价,为投资商提供科学翔实的基础材料,搞好项目前期论证工作。

(三)加快旅游创建工作。

1、旅游强区创建。探索旅游与农业、水利、林业、文化、文物等部门的深度结合之路,整合部门职能、破除条块分割,创新体制机制,激活各类要素,扶持重点区域,振兴区域旅游;根据区、镇旅游业发展的实际情况,加大创建力度,争取2014年底前,创建全省旅游强区。

2、旅游企业创建。充分发挥梅岭旅游公司的整合功能,做实、做活、做大、做强梅岭旅游公司,提升其经营管理水平和市场营运能力;引导、培育、整合一批重点旅行社,提升旅行社地接能力;培育一批星级饭店、星级餐馆,形成以品牌饭店为龙头、星级饭店为主体、其他特色饭店为补充的饭店业发展格局,到2014年底全区新增五星级饭店1家,四星级饭店4家,

三星级饭店2家,星级饭店床位数达到???张;培育一批旅游商品企业,引导和开发梅岭旅游名牌商品。

3、旅游品牌创建。完成洪崖丹井、长春湖、樱花谷、神龙潭、狮子峰五个景点创国家4A级景点工作;申报4项吉尼斯纪录。铜源峡—世界最长最大的水碓瀑布群、天脊龙庭—世界最长的山地凉亭、游西山长歌—中国最长的古典导游诗歌、曹家关公灯—延续百年的中国感恩故事。

4、旅游景观创建。 规划建设八个花园(樱花园(谷)、梅花园、桃花园、桂花园、银杏园、红枫园、玫瑰园、杜鹃园);打造梅岭新八景(洪崖丹井、梅岭积翠、梅岭大佛、铜源古韵、西山夕照、洪城灯火、太平盛世(柿)、狮峰望财(彩));规划建设八座特色桥(洪崖桥、丹井桥、妙济桥、情人桥、合水桥、紫阳桥、百岁桥、聚义桥)。

5、乡村旅游创建。有计划、有步骤地实施旅游镇创建工作,不断推进各镇旅游环境改善和服务提升;挖掘乡村餐饮文化,完成梅岭地方特色名菜的评选推广工作;加快完成客家风情园、梅堡酒店精品农家乐项目建设;全面提升西昌、立新、南源、桂林、火盘、泮溪、榇木坑村农家乐经营品质和经济效益;完成热心山庄、罗亭草茵花卉植物园精品农家乐项目建设。到2014年底全区新增"江西省优秀旅游乡镇"3个,创建省级农家乐3家,市级农家乐2家,区级农家乐5家;鼓励发展"一村一品"和"一家一艺"特色乡村旅游产品,引导有条件的"农家乐"旅游实现多元化、品牌化、差异化发展。

(四)提高旅游管理服务水平。

1、提升行业管理水平。转变管理方式,强化服务意识,加强主动服务和前置服务,积极探索市场经济条件下行业管理的新途径、新形式;加大旅游执法力度,坚决打击旅游行业违法违规行为,努力营造良好的旅游业发展环境。

2、加强从业人员培训。制定旅游人才培训计划,采取选送学习、外派挂职、实践锻炼、校企合作、专题培训等手段,加强对分管旅游领导、旅游局长、涉旅部门领导以及旅游管理部门各岗位人员的培训力度,分专题开展对旅游企业管理人员、营销人员、服务人员、导游人员的培训,组织旅游企业积极参加国家和省级各类培训及交流活动;通过公开招聘、竞争上岗等方式,引进和培养一批旅游策划、营销、管理等方面的专业人才。

(五)深入开展旅游市场宣传营销。

1、强化旅游主题形象。进一步明确“都市森林,休闲梅岭”的旅游形象定位;制作梅岭旅游风光宣传片,编制《梅岭旅游指南》,设计出版梅岭旅游交通图、摄影作品集、音像制品、明信片,创作一首好歌、编制一本好的导游词。在交通干线、城市主干道、车站、重点景区、饭店设立梅岭旅游形象宣传电子大屏幕或电子触摸屏;加强与国内及省内主流平面媒体和网络媒体合作,提升梅岭旅游在全省、全国的影响力、知名度和美誉度。

2、加强旅游市场推广。按照重点突出、逐步推进的原则,采取"合纵连横、远交近攻"的方针,加快"内循环",提升梅岭旅游在南昌旅游圈的吸引力和影响力,推进"外扩张",加强梅岭旅游省内的形象宣传和市场推广;根据梅岭旅游产品的特点,

逐步完善南昌四个城市功能,即南昌市青少年科普教育中心、南昌市青少年户外拓展中心、南昌市民登山运动中心、南昌市民自行车运动中心。在市场定位上重点抓"一老一少",即老年人市场和青少年市场,策划养生、度假、避暑、登山、自驾旅游等专项旅游产品;组建汽车服务公司,开通南昌-梅岭旅游直通车,探索其持续发展的办法,积累经验,在其他主要客源地进行复制。

3、培育经典节庆活动。着力办好春天梅岭赏花节、夏天 梅岭纳凉节、秋天梅岭登山节、冬天梅岭赏雪节,举行"梅岭旅游形象大使选拔",提升城市旅游形象。

4、打造2条精品旅游线路。①省际旅游线:洪崖丹井(中国古典音乐发源地)—>玉琴湖—>乌井湖—>樱花谷(中国最大樱花观赏基地) —>中日友谊林—>洗药湖(中国十三大避暑胜地)②乡村旅游线:狮子峰—>泮溪村(南昌市乡村旅游示范点) —>太平旅游商贸街—>客家风情园—>梅堡(国际)葡萄酒庄—>南源风情(南昌乡村旅游示范点) —>神龙潭—>梓木坑(南昌乡村旅游示范点)

5、整合各方宣传力量。整合旅游、文化、宣传、商务等部门以及江中等知名企业的宣传资源,形成合力,在南昌和主要客源地市场联手举办形式新颖的推广活动;充分挖掘"梅岭文化"资源,促进文化和旅游的真正融合,实现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的同步发展。

三、任务(见附表)

区直各部门任务按照相关职责,进行细化、量化分解,共设置:重点项目、旅游创建、市场营销、旅游基础设施、服

务设施等表格。为确保行动计划落到实处,各相关责任单位要高度重视,成立领导组织,细化工作任务,明确专人负责,狠抓工作落实。

四、保障措施

(一)组织保障措施。成立以区长为组长,景区指挥长为常务副组长,副指挥长为副组长的湾里区旅游业发展三年行动计划领导小组,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景区指挥部办公室。从城、镇、村建设、风景区的保护、规划、建设、管理等各个方面、各个环节统一指挥、协调旅游开发的各项事宜。

(二)规划实施措施。一是编制湾里区立体艺术景观规划,以确保梅岭景观效果的完美性、连续性、艺术性;二是成立湾里区规划艺术审查委员会(与区规划委员会两块牌子一套人马,增加建筑风格审查职能),确保湾里区所有建设项目按全区景观规划统一实施;三是出台政策规定,对公路两旁建筑、重要建筑、重要景点旁、重要节点旁建筑的外立面实行强制性建设要求。

(三)生态保护措施。 一是对梅岭国家森林公园继续实施三年全山封山育林,加大乱挖、乱砍、乱伐打击力度;二是实施三年内规模养猪场全部迁出景区;三是加大乌源港、吴源港等梅岭水系的清扫、保洁力度;四是实施全区农村殡葬制度改造,禁止新建坟墓;五是出台政策措施,规定全区重要公路、水系两旁200米范围内禁止农民建房,只拆不建;五是依据《梅岭风景名胜区保护条例》,组建梅岭旅游综合执法大队,对梅岭风景区保护、规划、建设、管理实施统一管理。

(三)政策奖励措施。 一是区财政每年安排2000万元以

上旅游发展专项资金,主要用于公共旅游设施建设、品牌激励、旅游宣传、扶持旅游商品开发等方面;二是凡在我区投资生态休闲旅游业开发卓有成效、符合南昌市旅游奖励条件的企业,除获得南昌市标准规定的奖励以外,我区另外加奖如下:对评为国家AAA级旅游区的,给予一次性奖励30万元;对评为国家AAAA级旅游区的,给予一次性奖励50万元。对新评定为四星级宾馆的,给予一次性奖励30万元;对评定为五星级宾馆的,给予一次性奖励50万元。对评定国家工业、农业旅游示范区(点)的,给予一次性奖励50万元。对评定为省级农家乐旅游示范点的,给予一次性奖励20万元。对评定为省级优秀旅游乡镇的,给予一次性奖励30万元。三是积极扶持企业来我区开发旅游商品、工艺品。凡开发商品达到一定规模和市场效益的,区政府一次性奖励10万元。

(四)开发市场措施。一是大力加强旅游宣传,区财政每年安排300万元用于旅游宣传促销;二是加紧完善建设区内、区外道路交通旅游指示牌;三是积极鼓励各大旅行社组织客源来梅岭旅游。凡是旅行社一年组织游客1万人以上的,按每人1元实施奖励,一年组织2万人以上的,按每人2元奖励,一年组织5万人以上的,按每人3元奖励。

(五)人才培养措施。一是强化对政府行政领导的旅游业务知识培训,提高行政领导的旅游意识和抓旅游工作的能力,每年定期或不定期组织行政领导到旅游发达地区、知名旅游企业、旅游院校考察、轮训、挂职锻炼;二是加快高、中级旅游管理人才和实用人才的培养,建立规范的人才选拔、培养、任用机制和优胜劣汰机制;三是在湾里职业高中开办旅游实用(茶

艺、导游、厨师)专业,市政公用旅游公司、梅岭旅游公司、各旅游企业每年拿出一定名额招收职高毕业学生;四是加强对公民,尤其是出租车司机、导游等窗口服务人员的社会公德和职业道德、职业技能的培训教育,提高文明服务素质。

本意见自2012年3月1日起施行,由区旅游业发展三年行动计划领导小组负责解释,我区现行政策性规定与本意见不相符的,以本意见为准。

第6篇:湾里区交警保驾护航

高考学子忘带准考证,交警开车来帮忙(熊欣)我区考生忘记带准考证,可以求助交警帮助解决。6月7号,记者在湾里区交警支队获悉,为保障高考顺利进行,交警部门将在考场外安排巡逻车,专门为考生服务。我区交警部门专门成立高考保障领导小组,加强与考点负责人的联系沟通,指挥督导高考期间交通安全保卫工作。各警大队负责本地考点的交通安全保卫。

高考期间,交警将提前一小时到岗到位,指挥疏导考点周边道路交通,清理乱停乱放等违法占道行为,以避免出现交通阻塞,影响考生赶考。同时,禁止无关人员和车辆进入考场。在考场周围主要道路上设置临时“禁止鸣笛”标志牌,拉设警戒带、摆设反光锥筒,派出巡逻组在周边道路机动巡逻。

我区交警在考场外安排巡逻车,专门为考生服务,帮助解决忘记带准考证等一些突发情况。今天上午交警接到考点老师的电话,有同学忘记带准考证我区交警开车带学生回家拿证件。(值班交警护送学生同期声湾里交警) (交警车内:(事情)就是在我们高考维护交通秩序的时候,突然有一个老师找到我们,说有一个学生忘记(带)身份证,因为高考必须三证齐全,才能进入考场,由于是个突发情况,其实我们交管局今年在这个高考期间,提出了一个特殊服务,在每个考点不光是维护交通秩序,而且专门为需要的考生准备了一辆考生服务专用车,就是为了突发情况,让我们警车能够快捷把遗忘的证件取回来,顺利的通过考试。)

第7篇:共青团湾里区卫生局委员会先进事迹

在过去的一年中,我局团委各项工作按照年初制定的计划,顺利推进,结合学习创业服务年精神,开展了或参与了一系列的活动。现总结如下:

一、进一步加强团员青年的思想道德建设,以开展学习创业服务年为契机,全面提高团员青年思想政治素质。局团委通过召开座谈会等形式稳定基本药物零差率制度实施期间的青年医务人员的思想工作,提高广大团员青年尤其是团干部的大局意识。积极参加局党委组织的各项学习成果交流会,各支部书记作为代表也上台进行了交流。

二、加强团的组织建设,切实做好换届选举准备工作,提高干部队伍素质。

认真贯彻党建带团建要求,密切配合局党委开展各项工作。严格执行“三会一课”和团费收缴制度,重大问题集体讨论,并及时向分管领导汇报,向团员传达。着手准备下一届团委、支部换届改选工作,成立新一届的委员会,对于新选拔上来的干部,将加强教育、培养、引导。挑选有觉悟、有能力的青年让他们多参与到团的活动中来。切实加强团干部队伍素质建设,努力提高服务青年的能力,增强干部队伍的战斗力。

三、共青团号和志愿者活动等团的品牌项目,已形成经常化,规范化的管理。

局团委在青年中大力倡导自觉、仁爱、奉献精神,青年志愿者服务也已形成经常化,规范化的管理。多次组织团员青年担任区内一些大型活动志愿者,协助区委、区政府开展梅岭休闲节志愿者招募等。去年年初,我国爆发大面积“甲型H1N1流感”,我区也未能幸免,在我局党委带领下,局团委协调组织了广大党团员参加了战流感义务值班,活跃在急诊第一线。由于去年流感急诊病人较多,党团员由刚开始的预检工作调整为党员预检团员叫号,保证了较好的医疗秩序,得到了局领导及百姓的肯定。积极参与“三五”集中行动,其中每年8月的公共秩序日集中行动,我局团委在四医院门诊大厅开展志愿者行动,维护排队秩序,倡导“文明排队,做可爱的湾里人”。去年上半年由共青团湾里区委员会发起的“为西南灾区赈灾活动”,产生了良好的社会影响,我局广大团员青年慷慨解囊,向不幸灾区人民奉献爱心,共计捐款捌佰陆拾圆整,全部上交共青团湾里区委员。2010年4月,一场7.1级的大地震又侵袭了祖国的玉树自治州,2000多人丧生,近90%的房屋倒塌或受损。我局团委在局党委的带领下迅速发起“为玉树灾区捐款活动”,我局广大党团员纷纷慷慨解囊,向不幸的玉树人民奉献一片绵薄之力,共计捐款壹万贰仟圆整,全部汇入湾里区红十字会人道救助基金账户。同年九月份由湾里区政府、中共湾里区委员会举办的第二届“梅岭旅游休闲节”,我局团委充分发挥专业特长,为我区成功举办此次盛会提供了最坚实的医疗保障,同时也得到了广大干部群众的一致好评。2010年12月1日,局团委响应局党委的号召,在“国际艾滋病日”到来之际,在湾里区东方红社区开展了学雷锋义诊活动。义诊包括内、外、妇、儿各科咨询,并通过宣传海报、宣传单等形式宣传艾滋病防治相关知识,期间还提供了心理咨询、测量血压等服务,满足了居民群众对医疗卫生的基本需求。活动现场前来咨询和测血的居民很多,赞扬之声不绝于耳。对于那些行动不便的老人,我们就在居委干部的带路下,送服务上门。

四、积极开展形式多样的团活动,寓教于乐。

团的活动极大的丰富了广大团员青年的生活,让广大团员青年在活动中接受教育,锻炼本领,拉近距离,展现自己。2010年6月24日,在我局党委组织,局团委协调下,组织了各单位党团干部和党团成员前往上海世博园参观考察,活动增进了彼此的了解并且开拓了广大党团干部和党团成员的思想与眼界。

五、组织技能培训和比武,提高团员青年业务能力。 通过多种形式进一步提高了团干部和广大团员青年的理论水平,通过学习实践活动,进一步倡导团结互助、不怕吃苦、廉洁行医的作风,进一步引导医院青年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锻炼专业技术能力、爱岗敬业,努力打好为人民服务的本领。2010年5月12日“国际护士节”之际局团委与四医院医务科共同组织了“国际护士节技能大赛”系列活动。

我们相信:在局党委和上级团委的正确领导下,以学习实践“三个代表”科学发展观为契机,我局团委定会更好地服务党政中心工作,凝聚和服务广大团员青年。

中共湾里区卫生局团委 二〇一一年四月十日

第8篇:湾里教代会主持词

教代会主持词

一、开场白

各位领导、各位代表:

大家好!

今天我们欢聚一堂,在此召开湾里乡中心小学第十三届二次教职工代表大会,共商湾里小学教育大事,下面请允许我向大家介绍一下出席本次教代会的各位领导和嘉宾:他们是县教体局工会徐淑云主席、李淼龙副主席、吴科金副主席、饶昌旺副主席,任桂梅老师;退休教师代表吴爱芳、洪礼旺老师,他们的到来给了我们无尚的荣光!让我们用热烈的掌声欢迎他们的到来!首先我把今天会议的各项议程向大家通报一下。

第一项:大会开幕

第二项:祝书记致开幕词

第三项:由李小英同志作代表资格审查报告

第四项:由邵校长作学校行政工作报告

第五项:由周正平同志作小教工会工作报告

第六项:由黄火标同志作学校财务工作报告

第七项:由各位副校长作个人述职报告

第八项:学习教师考核实施方案

第九项:审议并通过三个报告和一个方案

第十项:行政领导民主测评

第十一项:工会选举增补一名执行委员

第十二项:由邵校长作提案解答

第十三项:领导致辞

第十四项:致闭幕辞

二、接下来会议正式开始

1、第一项大会开幕

饶:首先进行会议的第一项议程,请学校邵校长宣布大会开

(邵:现在我宣布湾里小学第十三届二次教代会开幕)饶:全体起立,奏唱国歌。

饶:礼毕,请坐!

2、第二项致开幕词

饶:接下来进行会议的第二项议程,欢迎祝书记致开幕词饶:祝书记的开幕词摧人奋进、让人鼓舞!

3、第三项代表资格审查报告

饶:会议第三项议程由李小英同志作湾里小教工会十三届二

次代表大会代表资格审查报告,大家欢迎。

4、第四项学校行政工作报告

饶:会议第四项议程请邵长生校长作学校行政工作报告,大

家欢迎!

饶:邵校长的报告高屋建瓴(líng),既有理论的深邃;又有

实践的纯朴。

5、第五项小教工会工作报告

饶:接下来进行会议的第五项议程由工会周正平主席作小教工会工作报告,大家欢迎!

饶:周主席的报告面面俱到,体现了工会这个组织是关心我们教职工的贴心组织!

6、第六项学校财务工作报告

饶:接下来请黄火标会计作学校财务工作报告,大家欢迎! 饶:黄会计的报告明明白白、精打细算,让大家都知道每一分钱的去处!

7、第七项校长述职

饶:下面进行会议的第七项议程,请中心小学各位副校长述职

首先由李小英校长为大家作个人述职

接下来由柴冬水校长为大家作个人述职

接下来由我为大家作个人述职

8、第八项学习教师考核实施方案

下面由李小英校长为大家解读教师考核实施方案 ,大家欢迎。

9第九项审议并通过三个报告和一个方案

饶:下面进行会议的第九项议程,审议并通过三个报告和一个方案。

同意邵长生同志所作的学校工作报告的同志请举手,全数通过,请放下

同意周正平同志所作的小教工会工作报告的同志请举手,全数通过,请放下

同意黄火标同志所作的财务工作报告的同志请举手,全数通过,请放下

同意湾里中心小学教师考核实施方案的同志请举手,全数通过,请放下

10、第十项行政领导民主测评

饶:接下来进行会议的第十项议程,对中心小学各位校级领导进行民主评议

11、第十一项工会选举增补一名执行委员

饶:由于有一名工会执行委员已退休,本次会议需要增补一名执行委员,请大家按照表格上的要求认真填写。

12、第十二项由邵校长作提案解答

饶:下面有请邵校长作提案解答,大家欢迎

13、第十三项领导致辞

饶:下面有请教体局工会徐淑云主席讲话,大家欢迎!饶:徐主席的讲话给我们以鼓励与鞭策,为我们指明了奋斗目标!谢谢徐主席!

14、第十四项致闭幕辞

饶:下面进行今天会议的最后一项议程由本人致闭幕词。

2013年12月15日

第9篇:岳阳镇湾里村文化站

目录

一、工程综合说明„„„„„„„„„„„„„„„„2

二、工程概况„„„„„„„„„„„„„„„„„„2

三、施工目标 „„„„„„„„„„„„„„„„„ 2

四、项目施工机构组成与劳动安排„„„„„„„„„3

五、项目施工机械及材料计划„„„„„„„„„„„3

六、施工进度网络计划„„„„„„„„„„„„„„4

七、施工总平面布置计划„„„„„„„„„„„„„4

八、施工技术方案、关键部位的施工方法„„„„„„4

九、技术保证措施„„„„„„„„„„„„„„„ 16

十、雨季施工措施„„„„„„„„„„„„„„„ 17 十

一、质量保证措施„„„„„„„„„„„„„„ 18 十

二、工期保证措施„„„„„„„„„„„„„„ 19 十

三、安全消防保证措施„„„„„„„„„„„„ 20 十

四、文明施工保证措施„„„„„„„„„„„„ 22 十

五、环保防噪技术措施„„„„„„„„„„„ 23 十

六、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新设备„„„ 25 十

七、提高工程质量保证工期、降低造价合理建议„ 28

施工组织设计

一、工程综合说明

1、工程项目名称:古县岳阳镇文化站湾里村文化站工程

2、建设单位:古县岳阳镇湾里村

3、建筑面积:1877.8㎡

二、工程概况

本工程为古县岳阳镇文化站湾里村文化站,建筑面积为1877.8㎡,砖混结构,地下一层,地上三层,建筑总高度10.95米。

结构:C30条形基础,C20梁板柱

装修:室内地板砖地面、混合砂浆墙面,刮内墙涂料;外墙50厚挤塑型聚苯板,外墙涂料。

门窗:窗为双层下班玻璃塑钢窗,一层店面为全玻地弹门,其余门为木门。

屋面:110厚聚苯板保温。 主体结构用商品砼施工。

三、施工目标

1、工期目标:

该工程含有的项目拟于2009年5月1日开工,2009年10月1日竣工,日历工期为153天。

2、质量目标:

认真贯彻国家、省、市、地方的规程规范,细致安排,精心 2 施工,确保工程质量达到市优标准。

3、安全目标:

确保施工过程中不发生重大伤亡事故,创建“安全文明工地”。

四、项目施工机构组成及劳动力安排

为更好地完成本工程,我们在项目机构和劳力组织上合理安排,保证施工中的需要。

1、项目组织机构

为了保证施工目标的实现,本工程将按项目施工管理法组织施工,现场组成一个项目班子,项目班子主要由项目经理、项目工程师组成并设工长、技术员、预算员等,其他人员协助项目经理组织生产,完成各项工作。

项目经理部作为总承包管理者,将在施工全过程中,按照统一管理、统一调度、统一协调、统一计划、统一对外的原则建立综合部、技术部、质量部、经营预算部、监控管理部、物资设备部、机械部。

2、劳力组织

本工程劳力安排每日不少于50人。

五、项目施工机械或材料计划投入

根据本工程的特点,保证满足施工需要合理选用施工机械。 在每个施工工程项目垂直运输选用自升式龙门架,主要负责钢筋、模板、管材、砌体、砂浆、砼、室内装饰材料的运输,地面水平运输由手推车及汽车负责。

3 砼采用自拌砼。

现场设砼、砂浆搅拌机,供浇注及砌体及抹灰用。 计划投入本工程的施工机械设备见附表。

六、施工进度网络计划

该工程含有的项目拟于2009年5月1日开工,2009年10月1日竣工,工期153天。

七、施工总平面布置图

本工程根据建设单位所指定的施工场地,按照工程临时工建所需,将生活区、办公区布置在指定的临建区内,砼搅拌站、砂石料场、办公室、钢筋加工区等布置位置详见施工总平面布置图。

八、施工技术方案、关键部位的施工方法

(一)施工部署

1、施工组织:

本工程采取项目经理负责制,落实全面质量管理。为确保工程快速连续施工,公司决定由常伏明担任项目经理,李栓林担任项目技术负责人,下设施工员、质检员、技术员、材料员、预算员、安全员、计统员、劳资员、定额员、机械员等管理人员要严格层层把关,各负其责。

(1)项目经理:对整个项目的施工、生产进度、质量安全、经济效益全面负责,分管行政、安全、材料人员。

(2)项目技术负责人:负责项目施工中的全部技术管理,质量控制和安全监督工作,分管技术员和质检员。

4 (3)施工员:负责施工现场平面管理,施工调度及内外协调,负责施工测量、放线、负责机械设备管理的安全管理工作。

(4)技术员:负责施工组织设计、施工方案和技术交底工作,负责现场施工技术问题的处理,负责设计变更和有关技术文件,负责做好隐蔽工程的验收记录和各项工程技术

(5)质检员:负责工程质量的检查、监督,进行分部分项工程的自检评定,开展全面质量管理的活动。

(6)安全员:负责做好经常性安全生产宣传工作,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组织日常的安全生产检查、监督工作,帮助班级消除事故隐患,促进安全生产。

(7)材料员:负责编制材料供应计划,根据施工进度组织材料供应,负责材料发放和物质保障,进行原材料的检验、化验、抽检,提供有关材料 的技术文件。

2、施工顺序:

初期以主体结构施工为先导,实施平面分段立体分层,同步流水的施工方法,主体封顶后,室内外装修工作全面展开,迅速做出样板间、样板块,组织职工现场交流学习,交底,而后装修工程从上向下循序渐进,实行专业化施工,成为进度的主线。安装工程在时间和空间上充分紧凑搭接,循环推进,严格交接班制度,相互爱护成品,避免交叉污染。

3、工艺流程:

施工准备——土方工程——基础工程——主体结构——屋面 5 工程——室内外装修——室外工程——扫尾工程——竣工验收。

4、施工准备 (1)人员准备

本工程质量等级为优良,工期为153天,为达到预期目标,组建一支技术过硬,施工经验丰富,工作作风扎实的项目班子,项目经理常伏明,项目技术负责人李栓林等。

组织优秀的项目班子,配备高素质的管理人员,根据进度计划,安排劳动力需用计划,按期组织进厂。

(2)技术准备

开工前技术员、施工员、班组长等要熟悉施工图纸,了解设计意图,做图纸会审记录,把技术问题解决在施工之前。

编制施工图预算,提出各项材料需用量计划,按期分批进场。 编制施工组织设计,制定切实可行的,能指导工作的施工措施。

编制质量计划,进行技术交底,结合具体操作部位、关键部位的质量要求,施工方法及注意事项,进行详细的技术交底,必要时予以示范。

会同建设单位,接受座标点和水准点,并引至现场,做好永久性测量基准点,并有专人做好记录。

(3)机械准备

根据施工进度计划,做好各种机械设备的检修、试车、保养工作,并按进度计划运至施工现场。

6 周转材料:按施工方案配置足够的组合钢模、木模、脚手架、扣件等材料。

材料:按照组织货源和进场材料,及时进行原材料的物理、化学性能等试验,按照施工图纸的设计要求,做好砼和砂浆的配合比试验。

(4)现场准备

绘制施工平面图,将生产、办公、生活区合理安排,做好现场总体排水,运输道路的硬化。

根据用电线路设计,敷设现场线路,布置控制箱柜。生产、消防、生活用水通过计量配管,按规定设置。施工现场主要道路要硬化,路面向两侧排水并设路边排水沟。搭设好生产、生活用房及其它辅助设施。

强化安全防卫,按文明施工管理要求修建围墙,场内醒目处挂设“三图六牌”。

搅拌站、钢筋加工场地,砂石料厂,进场主要道路要进行硬化。搅拌站及用水集中处设排水沟集中进行排水。

现场设男女厕所,并派专人进行打扫。

5、施工段的划分

根据工程特点及工期要求,待基础、回填土完毕后进行主体结构施工及内外装饰工程。在施工时将该工程划分为以下阶段:

(1)基础工程

基础开挖、地基处理、钢筋砼、防潮、回填土施工。

7 (2)主体结构工程

主体结构、安装预留预埋、砌体、砼施工。 (3)内外装饰工程 室内装饰、室外装饰 (4)安装工程

各种水、电、暖及弱电配管。 (5)室外工程及竣工收尾

(二)施工技术方案及关键部位施工方法

1、测量放线

(1)根据建设单位提供红线及总平面图尺寸放出基坑开挖的外径轮廓尺寸,并按1:0.7放坡,再由建设单位提供水准点,设置高程控制桩。

(2)平面控制及放线:依据现有的地界座标,测量控制布设成井字型。

轴线的引测采用经纬仪,投点法逐层引测,即将经纬仪架设于地面控制点上,采取下、倒镜将“井”字形控制线投测在楼层上并取中,再将仪器搬到楼层上,架设于所投测的点位上,后视该控制线所在的控制点上,将仪器旋转180度,随即将该控制线引到楼层上弹出墨线标明,依据控制线再放样出建筑物各细部点、线。

为了提高放样精度,测量仪器必须定期验收特别应注意i、e、v即三轴误差以及对中器和水准管气泡的验校,同时采取相应的措 8 施,如观测程序和观测时间物选择,以消防“视差”和外界的误差影响,从而保证建筑物的细部点位精确。

(3)高程控制:把水准基点定于坚实、相当稳固的砼地面上,随着楼层的升高,施工中使用的DS3水准仪特别注意验校,因为它使用频繁,观测条件差,很容易产生仪器误差。

(4)变形观测:施工中变形观测主要为沉降观测,沉降观测点位及做法依据规范而定观测周期,根据结果自行掌握,采用DS3水准仪作闭合观测。沉降观测点根据现场条件,在建筑物南北各设一个水准点,在建筑物四角和凹凸的阴、阳角处埋设观测点、水准点,观测点的埋设均要符合规范要求,并能长期保存和有良好的通视条件。沉降观测时间为每加一层观测一次,主体完后每月观测一次,观测资料及时整理妥善保存。

2、基础工程

基础土方开挖采用一台反铲挖掘机,自卸汽车配合,将土全部运出,人工配合修槽。挖土时随时控制坑底标高,以防超挖。挖至设计底标高,首先进行钎探,若发现墓穴或废弃的防空洞等不良地质现象通知设计单位现场处理,然后通知有关单位共同验槽。素土、灰土地基基础垫层施工前先用压路机压实基底,再行铺垫,砂石垫层的材料级配要合理,最大粒径不得超过80mm,每步虚铺厚度为250mm分层压实至设计标高,压实系数不得小于 9 0.95。

3、钢筋工程:

本工程钢筋,由预算员将基础及每层用量分析出来,材料员按施工进度计划分批将每阶段钢筋用量运至施工现场,以减少场地占用量。

钢筋必须由厂家提供合格证,运至施工现场再进行复试,合格后方可使用。本工程所有钢筋均在现场集中加工制作,所有梁、柱、基础钢筋的搭接均采用焊接,操作工必须经过培训考核,持有特殊工种的岗位合格证书。

钢筋加工应先放样后加工,确保钢筋尺寸准确,按抗振要求,所有箍筋弯钩应做成135度,所有钢筋的形状、规格、尺寸必须符合设计要求。现场绑扎要保证搭接及锚固长度,构造柱在加密区范围层高上下≥500且不小于层高六分之一范围内箍筋加密为@100,受力钢筋接头位置应设在受力最小部位,梁板下层钢筋接头位置设在支座,上层钢筋接头位置设在跨中,同排钢筋接头位置要错开,基础梁上部钢筋在支座处接头,下部钢筋在跨中。

钢筋绑好后要支设垫块和马蹬,保护层厚度:基础为40mm,梁、柱为30mm,顶板、楼梯为20mm,负弯距筋及悬挑钢筋下面应设置足够的马蹬,以保证钢筋有效受力,钢筋绑扎要牢固,并注意钢筋位置的正确。钢筋绑好后必须经建设和质检部门验收合格后,方可浇砼,并派专人看护钢筋。

4、模板工程:

模板采用定型组合式钢模板,散支散拆工艺,安装时要脱油清洗处理。基础模板一次支起。顶板采用木桁架、木顶杆、梁采用钢管桁架上铺设定型钢模板,顶杆要垂直,桁架要找平,梁、板中间要起拱,起拱高度为千分之二。构造柱应先砌砖,留马牙槎,然后支模,根部留检查口,以便清理杂物和积水。

模板必须顺直、方正、拼缝严密,不漏浆,并保证工程结构和各部位形状、尺寸和相互位置的正确,模板及其支架必须有足够的承载能力、强度、刚度和稳定性,浇砼时派专人看护。

模板拆除:一般承重模板要待砼强度达到设计强度的75%以上方可拆除,悬挑构件必须待砼强度达到设计强度的100%后方可拆除。檐口模板必须待屋面工程施工完毕后方可拆除。

5、砼工程:

砼所用砂、石、水泥必须经试验合格后方可使用,砂、石、水泥应按每层施工用量分批进场。

砼采用机械搅拌,机械振捣,搅拌时严格按配比单上料,现场设磅称,计量要准确。雨季施工应根据实际情况,及时准确地调整好砼的水灰比。

砼搅拌要均匀,搅拌时间不少于90秒钟,投料顺序是先石子,后水泥再砂子。

砼运输部分采用手推车,通过简易马道,一次成形到位,如发现砼有离析现象,须进行二次搅拌,浇筑时打破工种界限,分 11 成两班,昼夜连续施工,不留施工缝。

砼振捣要密实,不得漏振,浇砼柱时要分层连续浇筑,分层高度为振捣器作用部分长的1.25倍,振捣器的操作要做到“快插、慢拔”,振点要均匀排列,振捣上一层时应插入下一层5cm,以消除两层间的接缝。

砼浇筑完毕,表面要收严、抹平,12小时内加以覆盖和浇水养护,7日内砼表面不能缺水。

砼施工原则上是连续进行,不留施工缝,当必须留时,施工缝的位置应留在构件受力最小,便以施工的部位。在施工缝处继续浇筑砼时,其表面应清除水泥薄膜和松动石子或软弱砼层,并加以湿润和冲洗干净,铺一层与砼成份相同的水泥砂浆,然后认真浇筑接头处砼。

6、砌体工程:

(1)砌砖及所用砂浆依据设计提前7天做好试配工作和原料检验工作。现场要严格计量,上料要做好标识,并给上料人交待清楚。所用砖进场要以十五万为一个检验批配合甲方见证员送样去试验室做试压试验,合格后方可大批进场。所用砖要提前1—2小时浇水湿润,以融水深度1.5—2.0为宜,严禁干砖上墙。

(2)砌砖前准确核定轴线,放线时在楼地坪上就划出墙体、门、窗、洞口的位置,并且同时划出控制线。

(3)划皮数杆上要标明砖层,灰缝厚度,防潮层,门窗洞口标高,挑梁过梁顶预留洞,预制构件等的标高,皮数杆应立垂直, 12 牢固地树立在转角和内外墙交接处,皮数杆间距一般以12—15m竖一根为宜,施工中应随时检查其准确性的实施情况。

(4)每层砖墙要确定砌墙组砌方法,墙体首层砖和末层砖必须满丁砖,其中部常用一顺一丁(满丁满条)较多,用仪器把下边的墙中心点及标高引到作业层上,从一头量尺排线、放线、校核、试摆,必须正确合理,以使在砌墙过程中不改活,不错缝。

(5)盘头以皮杆数为标准,每次盘头以5—6皮砖为宜,七分头砍整齐,不得砍成大斜角。盘头时,必须仔细吊正砌平,灰缝饱满,做到角方缝平,踏步槎水平长度不应小于高度的2/3。

(6)砌体和纵横墙交插处不能留施工缝,要同时砌筑。在有些丁字接头处同时砌有困难时,要留成阳槎,但必须按要求设置拉接筋,接槎时必须将砖缝灰铲清扫净,浇水湿润,将拉接筋拉直放平,注意接槎灰饱满。下班时新砌墙体上部不得铺灰。

(7)砌墙时,墙体的最下层、最上层的一皮砖,梁板底下一皮砖等,均应用整砖丁砌。

(8)砌门窗洞口时要注意标高位置和留置两边缝隙尺寸。 (9)如遇有门、窗钢筋砖过梁时,门窗两侧应砌高出门窗口上平1.5—2厘米,过梁板起拱0.5—1%,先在模板上铺1.5厘米厚的砂浆,上边按设计放过梁钢筋,砌水泥砂浆,砌筑长度每边不少于25厘米,高度按设计要求。

(10)砌筑砂浆应饱满,水平缝不低于85%,立缝不低于75%,灰缝厚度控制在8—20毫米,墙面要清扫干净。

13 (11)砖在砌筑前应浇水湿润。在常温下提前一天浇水以达到砖四周湿透1.5—2厘米为宜,还应考虑冬夏季条件影响,要做好相应处理。

(12)砌筑时要随时检查工作面四周的安全设施,做到安全施工。

7、屋面工程:

平屋面应按设计要求做保温层、找坡层,找平层,防水层应待找平层含水率降至9%以下进行。

保温层采用18厘米厚1:8现浇水泥珍珠岩找坡,最薄处20厚,铺65厚聚苯乙烯泡沫塑料板,找平层应设分格缝,缝宽20mm,间距不大于6m,突出屋面结构的天沟,通风道,檐口及转角处,就做成平缓半圆弧形。

防水层采用热熔法施工,首先将基层表面尘土、砂浆、砂粒、杂物清扫干净,修补平整,均匀涂刷基层处理剂,然后进行铺贴。根据铺贴要求,将卷材打开铺平,并检查卷材外观,合格后反卷卷材约一半,用喷灯均匀加热卷材底面,待卷材底面的一层沥表熔融状态后,将其紧紧压在基层上,并将卷材下面空气排尽,使之粘结牢固。

8、装修工程:

外装修由上而下进行,先抹样板块,合格后再大面积施工,外墙抹灰要坚持两成活,即先按控制线贴灰饼,冲筋,用水泥砂浆分两遍打底,再用1:2.5水泥砂浆抹面。每边砂浆厚度宜控制 14 在5—7mm之间,每层砂浆应待前一层凝结后方可抹后一层,外墙雨篷、檐下应做滴水槽,深度、宽度不小于10mm。

墙面天棚钢丝网聚苯板的粘贴,首先清理浮尘,刷混凝土界面处理剂,待基层干燥干净后用热沥青均匀涂刷,粘贴平整,板缝要严密,用膨胀螺丝铁件固定牢固后,再抹水泥砂浆面层。

内装修要坚持样板制。施工顺序为:放线—立口—湿润墙—贴灰饼—冲筋—护角—抹底灰—中层灰—罩面灰。

内墙面要分三遍成活,冲筋要冲软筋,一冲到顶,间距不大于1.5m。

顶棚抹灰前应在靠近顶棚四周墙上弹出水平控制线,罩面灰要顺光收面。

护角用1:2.0水泥砂浆,厚度同抹灰墙面,高同门窗洞口,宽度不小于50mm,门窗柜小面全做,护角留槎呈45度,护角同墙面要顺平。

阴阳角要方正、顺直、面层不得有爆灰和裂缝,外观要光滑、洁净,接槎平整,灰缝清晰。

9、楼地面工程:

厨房为防滑地砖,其余地面为水磨石地面。

10、安装工程:

主体阶段,安排专业人员搞好预留、预埋工作。室内抹灰前应将所有的穿楼板孔和横管的穿墙孔及墙面槽沟按设计位置

剔槽,埋好管线,设置穿墙套管,地面施工前应做好排水口, 15 地漏安装,装修结束后安排各卫生、采暖、给排水及电气的安装。

各种管材的型号、规格、质量必须符合要求,并有合格证。 安装时必须控制好管道的坡度、垂直度、位置及标高,控制好管道与管道之间,管道与电器之间,管理与墙体之间的距离。

排水管道在隐蔽前必须做灌水、通水试验,排水管灌水高度应不低于底层卫生器具的上边缘,或底层地面高度,检验方法:满水15分钟水面下降后再观察5分钟,液面不下降管道口不渗漏为合格。给水和采暖管安装完毕后必须整体试压,采暖热水系统水压试验,试验压力为0.6MPa,在10分钟内压降不大于0.02MPa且不渗不漏为合格。给水试验,试验压力为0.6MPa,试验时间为一小时,以不渗不漏为合格。

所有灯具、配电箱等电器安装完毕,应对各支路及电气的绝缘电阻进行摇测,并做好记录,相线、零线、接地线严禁串联连接,接地线应单独敷设,而且要用双色线。

接地装置埋设必须符合设计要求,隐蔽前做好记录并由验收人员签字。

九、技术保证措施

1、现场项目部要有健全管理组织机构,并同建设单位、设计单位紧密配合解决现场有关问题。对内集中统一安排现场的施工要素及施工进度。

2、维护进度计划的严肃性,以施工组织设计的总进度为主要目标,分阶段落实。并及时解决施工中的问题。

3、实施网络统筹施工,保证各阶段施工要素的落实,抓主导工序,安排足够的劳动力,并加强施工队伍的管理,在可能的条件下组织双班作业。

4、合理的利用空间,进行结构、装饰、安装主体交叉作业,在气候工作方面允许的条件下尽可能地抢进度。

5、熟悉施工图纸,针对性地做好技术交底,做到细致、完整,并有记录。

6、及时做好各种施工记录,保证工程技术资料与工程同步。

7、做好隐蔽工程的检查验收记录。

十、雨季施工措施

(一)雨季施工措施

1、加强施工平面管理。现场利用自然地形向道路一侧排水,挖明排水沟,有组织方向排出场外,修整道路,检查临时设施,建筑物四周设挡水坝,在基础施工时,配备2台潜水泵,200米软皮橡胶管,保证洪水不灌入建筑物基础,道路畅通,房屋无漏雨。

2、加强雨季施工管理,雨季施工实行24小时值班,工地配备防汛抢险组织和机具设备。

3、大风大雨过后对龙门架、地基、安全网需认真进行检查,确定无松动,无沉陷,方可施工。

4、检查电线有无漏电、混线、线杆埋设是否可靠,保证正常供电。

5、搅拌机、卷扬机搭棚,水泥入库,其它机电设备搭设棚罩。

6、六级以上大风和下雨天气停止高空作业,脚手架在使用前认真检查,脚手架板要设防滑措施,注意抬头板。

7、一切电动工具匀要安装保护装置,施工用电设闸箱加锁,由专人负责,作到定期维修检查。

8、施工现场要求道路畅通,夜间要有足够的照明,消防设施必须完善,设专人负责。

9、特别作业人员必须持证上岗。

10、严格执行公司各项安全制度,确保安全生产。 十

一、质量保证措施

1、本工程质量目标为市优,现场项目经理刘守卫,实行项目经理负责制,落实全面质量管理,落实各项质量管理人员责任制。

2、施工前组织有关人员搞好图纸学习,做好技术交底,并认真检查执行情况,做好钢筋、模板轴线等隐蔽预检。现场推行样板制和三检制,贯彻自检、互检、交接检制度。

3、编制创优计划,办理创优良责任状,清除质量通病,认真贯彻建筑工程60条。安装工程30条细部做法,提高

质量水平。

4、加强材料管理,严格执行原材料检验和砼试块制作,砼砂浆配比要准确,严禁不合格材料进入施工现场。

5、做好成品保护工作,与质检部门密切配合,确保合格工程的实施。

6、健全组织制度,人员落实,贯彻质量责任制,明确工作职 18 责,进行质量意识教育。

7、严把定位放线,施工控制,材料检验,做好每道工序都做到技术交底,最后保护好成品。

8、为确保工程质量,工地有关人员组成一个质量跟踪检查小组,发现问题及时解决。

9、消除质量通病,搞好各分部分项工程的质量控制,针对常见质量问题,搞好预防措施。

10、装修阶段应样板带路,坚持以往行之有效的“三控制”,每道工序做到三检,坚持质量验收的管理方法。

十二、工期保证措施

1、从组织上保证。配备强有力的项目班子,由经验丰富的、协调指挥能力强的,有敬业精神的项目班子,保证其权威性、统一性、一致性。

2、从资金上保证。资金上专款专用,不随便挪用,必要时发挥内部银行优势,总体调整,为本工程施工创造宽松的经济环境,以确保工程连续施工。

3、在机具上保证。本工程所需机械、设备、三钢工具,公司保证及时供给,并配足易损部件以备急用,材料机具提前做出计划,保证及时进场。

4、从人员上保证。集中优势兵力,按需及时调整,确保各阶段、各区域的施工人员。经常检查网络执行情况,随时调整,确保各阶段,合理配置各种资源,搞好动态平衡。

5、从技术、质量、安全上保证。

建立健全岗位责任制,积极解决施工中出现的技术疑难问题,合理安排季节性施工方案。并指定可行的创优方案。

在安全上,对所有进场人员全部进行教育,保证安全设施齐全、有效。严格现场安全防护,查隐患、堵死角,切实从质量、安全上为确保工期采取强有力的措施。

十三、安全消防保证措施

1、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责任制。各项经济承包有明确的安全标准和经济奖罚制度。明确项目经理是第一责任人。

2、对新进厂人员、项目部和各班组应定期进行安全培训,变换工种应进行安全操作培训。

3、安全交底制度:安全交底采用逐级进行,工长向班组长交底,班组长向操作人员交底。

4、特种作业人员必须要求培训,考试合格后持证上岗,操作证应按期复审。

5、建立安全检查制度,定时、定期,有要求、有重点、有记录查出隐患后应及时限期整改。

6、安全标志:现场所有通道及危险处必须设置安全标志,进场要有安全标志布置图。

7、机械设备应悬挂安全操作规程牌。

8、机电设备应悬挂安全警示牌。有消防器具牌、消防须知牌、安全技术牌。

9、遵守国家各项技术规范和法规,坚持“安全为生产”的观点。

10、搞好“三宝、四口、五临边”安全防护,防止抛物坠落伤人及事故发生。

11、保证一机一闸制,闸箱上锁,闸箱应有防雨防潮措施。杜绝机械伤害及电器伤害事故。

12、龙门架应进行验收,试运行后方正式运行,并应有醒目标志,作业防护棚顶铺设5cm的木板。

13、基坑边1m远范围内不得堆放土和其它重物,坑边应作挡水土坎。

14、搭设脚手架应满铺脚手板,不得有空隙或抬头板,外围设安全防护网及护脚板。

15、建筑物四周全部搭设绿色密目网,每隔十米设一道海底安全网。

16、楼梯边、楼层沿边、基坑边全部应设不低于1m的防护栏杆,大于0.3m的板洞应加盖板网。

17、施工线路应符合施工现场安全用电技术规范要求,严禁私接乱挂。手持电动工具必须使用触电保护器,有接零、接地保护。

18、龙门架使用必须遵照国家标准和厂家使用说明禁止违章作业,并应有四限位四保险等安全装置。

19、项目部配备专人负责消防管理工作,按规定配制消防器 21 材,易燃易爆有毒物品应设专门库房,并标“严禁用火”的标志。

20、高空作业,电气线路,机械设备,消防要有检查制度,发现问题隐患及时校正,保证施工顺利进行。

21、木工加工棚、仓库有易燃场所应设消防水池,有可能产生火源的工种,操作完毕后应认真清理现场,避免火灾发生。

22、现场道路要保持畅通,夜间应设照明。不准在高压线下搭设临时建筑或堆放易燃物品,焊割作业与氧气瓶,乙炔气瓶的距离不小于10米,与易燃物品不小于30米。

十四、文明施工保证措施

1、遵守当地政府、环保部门及建设单位的有关规定,对进场人员进行法纪道德文明施工教育,严格遵守各项规章制度,争作文明守法有道德的建筑工人。

2、现场道路及搅拌站砂石场地采用全部硬化处理,要求运输地材车辆及运土车辆使用蓬布以免抛撒污染。

3、现场平面布置搭建临设工棚要求整齐、美观、大方、整洁,并要设宣传标语及环保标语。

4、现场实行水冲厕所,并设专用垃圾站,合理排污。食堂宿舍保持卫生整洁并设有灭蝇器具及护罩。

5、粉尘大的材料在施工过程中应喷洒水或覆盖,减少噪音污染。

6、选用环保型振捣棒,振捣时棒体与钢筋模板保持距离,减 22 少空振,三钢工具支设拆除应保持轻拿轻放,尽量减少噪音。

7、水泥保持封闭严密、整洁,堆放库外水泥应覆盖,落地水泥及时清理装袋。

8、脚手架围护要求整齐,封闭绿色密目网。现场作到活完底清,架下楼层楼梯应及时清理清扫。

十五、环保降噪技术措施

我公司的环境方针是“综合防治、消除污染、优化环境、造福人类”。我们将严格执行国家和地方政府的环保法规,以实现环境行为的不断改进。

(一)噪声控制

1、施工安排在6:00—22:00间进行,如因特殊原因确需夜间连续施工的,应向建设单位提出申请,经政府主管部门批准,办理夜间施工许可手续,方可进行。

2、土方开挖前,先搭建施工现场场门围墙及临建设施,以减少噪声扩散。

3、优先选购使用环保型振捣棒,振捣时分层浇筑,棒体与钢筋、模板保持距离,做到快插慢拔,减少空振。

4、对搅拌机防护棚要封闭严密,有效减少噪声扩散。

5、“三钢”工具的支设、拆除、搬运、修理时严禁抛撒、修理时应选钢模修复机和钢管调直机。

6、使用电锯及无齿锯时,应及时给锯片上油或洒水,以减少噪声。

23

(二)污水的控制

1、雨水统一排放,防止施工现场严重积水。

2、污水排放。

(1)项目开工前,项目部根据当地环保部门的有关规定向建设单位进行排污申报登记。

(2)清洗搅拌机及其它污水排放,应禁止随地排放,有条件时应临时设置排水管道或溜槽,在合理位置设沉淀池,将废水沉淀后二次抽到作业层,继续使用,最后一道工序后,沉淀后的水才可排放到城市污水管网。

(3)冲洗安装管道产生的污水从最低点集中排放,经沉淀后排入城市污水管网。

3、废弃物的管理

(1)废弃物的存放场(或容器)应按废弃物分类进行标识。 (2)废水泥、砼、砂浆碎块,砂漏等根据施工现场实际情况,尽可能充分回收利用,可降级使用或粉碎后硬化场地,剩余部分作为建筑垃圾运出。

(3)有毒有害废弃物中若有利用价值的可回收利用,如废油桶等。没有利用价值的按当地环保部门的要求进行处理。

4、废弃物的运输

(1)场内运输,项目部应设专人负责督促将废弃物运输到废弃物指定存放场,并分类放置。

(2)场外运输,施工现场废弃物必须由有准运证的合法单位 24 外运,在运输出场前必须用蓬布盖严实,不得出现遗撒,并运至政府指定的垃圾处置场所。

5、粉尘排放管理

(1)土石方挖运,装卸等环节设专人洒水降尘,现场堆放的土方、砂等,应在表面浇水,使其临时固化,起到降尘作用。

(2)施工现场的主要道路,加工场地和办公临舍区等处,宜做硬化地面,并洒水清洁,未硬化部位(场所),有条件时,尽可能绿化处理。

(3)水泥库要保持封闭严密,落地灰及时清扫装袋,堆放在库外的水泥要覆盖。

(4)施工现场要做到活完底清,及时清理施工现场,清运时禁止从楼层向下抛撒,外脚手架上禁止堆放粉状材料,架体随时进行清洁处理。

(5)施工过程中所需的粉质材料,尽量使用袋装,堆放时应设工棚或进行覆盖,防止扬尘。

(6)漏天堆放的燃煤和炉渣、建筑垃圾均设置围挡,适时洒水降尘,以防风吹扬尘。

十六、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新设备

1、装饰工程中应用防空裂胶技术;

2、新型防水材料SBS施工应用技术;

3、施工组织微机管理;

4、统筹施工,网络管理;

25

5、土方工程的挖填全部采用机械施工,可以加快施工进度,缩短工期,钢筋搭接全部采用焊接;竖向钢筋采用电渣压力焊,可以节约钢材,砼掺HSC新型高效早强减水剂,可提高砼强度,也能加快模块周转。

6、屋面防水工程施工完后,在檐口及女儿墙根部泛水处用水泥砂浆抹一层3cm厚,将防水封口压住并做成半圆弧形,增加了屋面的观感效果,内装修采用划线法,增加装修工程的观感效果,落水管在首层增设防护网,以减少损坏。

7、加强现场管理,根据生产计划提出各阶段材料、设备用量,按时进购,以减少二次搬运。

要使工程施工提高经济效益首先要加强施工管理组织施工,采用新技术新工艺;采用代用材料,以达到降低施工成本,提高经济效益。

一、加强施工管理

1、组织均衡流水作业,工序合理衔接搭配,做到不窝工、不等工、不费工,促使生产效率提高。

2、加强劳动力管理,正确合理使用劳动力,根据工程进度、工艺要求和操作水平,做好劳动力合理安排,工序搭接紧凑,从而节约劳动力。

3、加强材料管理,推选限额领料,组织材料回收,减少材料浪费。采购材料勤路市场、生产石,选择质量上乘,价格便宜的材料进工地。

26

4、加快施工进度,缩短施工工期,提高模板、脚手、机具设备的周转使用,提高其使用效率。

5、加强技术复核,抓住隐蔽验收,及时发现问题,消除施工隐患,减少返工损失。

6、加强技术管理,把结构工程的平直度、平正度、垂直度控制到最小限度,以减少粉刷层的厚度。

二、推广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

1、钢筋绑接要尽量减少,柱筋不用基础插铁以减少钢筋搭接接头数量,节省钢材用量,水平钢筋接头采用对焊,竖向钢筋接头推广电渣压力焊,以减少搭接长度,节约钢筋力量。

2、屋面保温隔热层采用机关报型保温隔热屋面透气管。

3、平板模板采用PU发泡剂作为模板嵌缝填充料,具有操作简单,嵌缝牢固、平直、严密、易脱模,效果好,费用低等优点。

4、铝塑复合管的使用,具有金属的坚硬性,又易于弯曲和便直,耐高压,耐腐蚀,不结垢,流体不受污染,无毒。

5、混凝土基层抹灰作业时,使用JCTA-400型混凝土界面处理剂,防止抹灰层空鼓质量通病。

6、厨房、卫生间上下管道根部预留洞采用混凝土中掺UEA膨胀剂的补偿收缩混凝土,避免或减少混凝土的开裂,防止管根部位产生裂缝并渗水。

7、釉面砖施工中采用AH-05胶粘剂,具有粘结性好,粘结强度高。耐水性好,控制釉面砖脱落空鼓通病。

27

8、顶板采用高强覆塑竹胶合板模板,减少抹灰厚度,节约成本。

三、组织文明施工

1、组织文明施工,回收落地材料合理使用半块砖落地灰,严格控制留有隔夜灰。组织专业人员每天工地巡回收集铁丝、园钉、回形轧头、钢管扣管扣件及散落的砖块和砂石。

2、掌握用电规律,生活处用电严格管理,严禁乱拉乱接和使用电热器具,生活处用电设专人管理,白天要关掉总闸。巡回检查自来水管和水龙头,发现漏水要立即修理或调换。

3、加强质量安全管理,健全各项设施减少事故发生,促使工程进展顺利,才能保障经济效益的提高。

十七、提高工程质量保证工期、降低造价合理建议

1、积极采用新技术、新材料、新设备、新工艺,既能提高工程质量、缩短工期,又能降低造价。

2、科学管理,微机控制,统筹施工,网络管理。

3、合理安排人力、物力,做到人尽其才,物尽其用,用财得当。

4、钢筋要一次上足,集中配料加工,运用线形规划,合理下料,节约钢材。

5、砌筑砂浆中掺入石粉,可提高砂浆强度,改善砂浆和易性。

6、砼施工掺HSC新型高效早强减水剂。

7、钢筋连接采用电渣压力焊、闪光对焊,以节约钢材。

8、建议柱、梁、板集中浇筑,采用商品混凝土浇筑。

28

注:本文为网友上传,旨在传播知识,不代表本站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E-MAIL:[email protected]。举报文章



【本文地址】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CopyRight 2018-2019 办公设备维修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502275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