扎冲天鬏,穿肚兜,打赤脚,我永远喜欢哪吒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冲天炮发型教程 扎冲天鬏,穿肚兜,打赤脚,我永远喜欢哪吒

扎冲天鬏,穿肚兜,打赤脚,我永远喜欢哪吒

2023-07-04 09:17|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说一段神话,话说那么一家,这家夫妻俩,生了个怪娃娃。扎两个冲天鬏,光着俩小脚丫……”

相信很多90后,甚至00后都很熟悉这段歌词。没错,它就是动画片《哪吒传奇》的片头曲的歌词。

《哪吒传奇》

短短几句歌词,就把哪吒的形象描写得十分立体。穿肚兜,光着脚,扎两个冲天发髻,成了哪吒的标志形象。

不过我不知道又没人想过他的这个造型是怎么来的呢?

下面我试着用我的观点去分析一下……

(1)哪吒来历

哪吒,光听名字,你可能就会觉得这好像不是中国人的名字,似乎更像是外国的名字。

其实你没有错,这个名字确实是舶来品,他来自于印度神“那咤”。

唐代僧人大广智不空翻译的《北方毗沙门天王随军护法真言》称哪吒为毗沙门天王的第三子。还有其它的唐代佛经文献中出现的关于那咤的记载,如“尔时那咤太子,手捧戟,以恶眼见四方”,“那咤捧塔随天王”…

莫高窟 哪吒太子神守护于阗国

这个时候的哪吒形象还是赤裸上身,赤足的。由于印度地区炎热,所以多赤裸上身,赤脚。

莫高窟 毗沙门天赴哪吒会图

说实话,长得真凶阿。

(2)哪吒转变

宋代佛经中有不少关于那咤故事的记载,如在《汾阳无德禅师语录》、《密庵和尚语录》、《景德传灯录》、《五灯会元》中,已有那咤“三头六臂”、“析骨还父肉还母”等情节,并出现“捆绣球”等兵器,形象较比刚刚传入时期饱满。

元人所撰的《二郎神醉射锁魔镜》杂剧,首次将哪吒搬上戏曲舞台,说其为降妖大元帅,出马战斗时“三头飐飐,六臂辉辉”,威风凛凛。

元代《三教源流搜神大全》卷7收有“那咤太子”条,编者在参照佛经的基础上,加以更多的想象,写了一个较完整的哪吒传说,但其所描写的哪吒是一位高大威猛的神勇将军:“本是玉皇驾下大罗仙,身长六丈,首带金轮,三头九眼八臂,口吐青云,足踏盘石,手持法律,大喊一声,云降雨从,乾坤烁动。”《三教源流搜神大全》所述为哪吒形象定型的最早依据,主要故事虽然简略,但情节基本完备。而此刻哪吒俨然已经被道教吸收,并逐步汉化。

明代《三教源流搜神大全》

不过正式让哪吒广为人知的,还是归功于明代《封神演义》和《西游记》,我们大部分哪吒的故事都出于此。

先来看看《西游记》的描写,第五十一回:“那小童男,生得相貌清奇,十分精壮。真个是:玉面娇容如满月,朱唇方口露银牙。眼光掣电睛珠暴,额阔凝霞发髻髽。绣带舞风飞彩焰,锦袍映日放金花。环绦灼灼攀心镜,宝甲辉辉衬战靴。身小声洪多壮丽,三天护教恶哪吒。”

国藏绢本《西游记》 哪吒与李靖

很明显,《西游记》里面的哪吒是一个穿盔甲和战靴的正太(๑´∀`๑),并不赤足。

而《封神演义》中则是“顶上揪巾光灿烂,水合袍束虎龙文”,“面若傅粉,唇似涂朱”。

也是一个穿道袍的少年形象。

清代《封神真形图》 哪吒

不过在清代的时候,哪吒的形象开始变成了一个童子形象,而且衣着单薄,只穿一条短裙Σ( ° △ °|||)︴

个人认为这个形象一定程度上借鉴了红孩儿,《西游记》里红孩儿的描写:“妖王轮枪拽步,也无什么盔甲,只是腰间束一条锦绣战裙,赤着脚,走出门前。”

与上图的哪吒一模一样Σ( ° △ °|||)︴

(3)经典的诞生

不过,真正奠定了哪吒的形象,并使其广为人知的还是要归功于1979年的经典国产动画电影《哪吒闹海》。

哪吒闹海

这真的是一部经典的动画片,我小时候不知道看了多少遍,可以说哪吒就是我的“女神”Σ(ŎдŎ|||)ノノ ,真到我后来发现他是男的((유∀유|||))

关于片中的哪吒造型,以张仃先生为首的设计团队曾经产生过分歧,后来经过反复讨论最终确定为穿肚兜,扎冲天鬏,赤脚的造型。详细可以请看此文http://www.bilibili.com/read/cv14709

哪吒前期形象

这是哪吒下海玩耍的服装,《封神演义》是写的哪吒因为天热,脱了衣服,下海洗澡。

这里面的哪吒穿的是肚兜,这是一种古代的内衣,很多古代的《婴戏图》都有这种穿肚兜光屁股的孩童形象。

宋《婴戏图》

“原来是个白绫红里的兜肚,……袭人笑道: “他原是不带,所以特特的做的好了,叫他看见由不得不带。如今天气热,睡觉都不留神,哄他带上了,便是夜里纵盖不严些儿,也就不怕了。”

                                             ——《红楼梦》

从这里可以看出,肚兜是给人保护肚脐,不受亮的,小孩子身体弱,更应该穿肚兜。

清《婴戏图》宋《婴戏图》

而哪吒的发型冲天鬏,其实是总角。

“总角之宴,言笑晏晏”是《诗经》里面著名的诗句,其中总角指代儿童时期,因为小孩子的发型,一般都是在头的两侧对称梳着两个圆形发髻。

宋《婴戏图》总角

啥⊙∀⊙?你问为啥有的孩子头上中间是光头,只有前面或者两侧有头发吗?

我不会告诉你们,在古代十岁的孩子以前都是要剃头发的吧!无论男女!(严肃)

《明宪宗元宵行乐图》中有总角的皇女

明 刘若愚 《酌中志·内臣职掌纪略》:“凡诞生皇子女,弥月剪胎发,百日命名后,按期请发者,即如外之每次剃头然,一茎不留,如佛子焉。”

剃胎发,又叫请发,是汉人特有的风俗,现在还有不少地方保留。

从“请发”一词看,应和幼时剃下并保存于太庙或神佛座下的胎发有关,大多把幼儿胎发包裹好存于家里供奉的神佛座下,以保儿童平安度过各个“童关口”,保佑“无灾无难、长命百岁”,等到一定年龄过了“关口”,就要从座下请出胎发。(说法的一种)

当然,我们的哪吒没有完全遵从这种发型,他中间的头发还是保留的,毕竟还是这样好看一点(。>∀



【本文地址】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CopyRight 2018-2019 办公设备维修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502275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