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大利“马约里卡”陶瓷赏析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冰心的思维导图怎么画 意大利“马约里卡”陶瓷赏析

意大利“马约里卡”陶瓷赏析

2024-01-21 05:04|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而这次陶瓷艺术展,将不为人熟知的意大利“马约里卡”陶瓷艺术品展示出来,让我们对意大利的艺术,有了更多的了解。

谈到意大利陶瓷,我们首先要了解两个关键词:“Facnza(法恩扎)”和“Majolica(马约里卡)”。

Facnza(法恩扎),是意大利陶瓷的重要发源地,也是文艺复兴时期意大利花饰陶器的著名产地,被誉为“西方的景德镇”。此次的主办方之一法恩扎国际陶瓷博物馆,创立于1908年,是世界著名的陶瓷专业博物馆和重要的陶瓷文化、年谱和文献的研究中心。2011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古迹和平文化遗产”的保存所在地。

Majolica(马约里卡),是对意大利锡釉陶器的统称。锡釉陶器最早发现于9世纪美索不达米亚的阿巴斯王朝。10世纪传入西北非的马格里布,之后又传入阿拉伯人统治的西班牙南部地区,并引发了伊斯兰锡釉陶器的极大繁荣。13世纪传入意大利,意大利艺术家和陶工以白釉陶器为载体,创造出独特的“马约里卡”釉陶器。15-16世纪达到鼎盛时期。16世纪后期,“马约里卡”成为意大利锡釉陶器的普遍称谓。

下面我们就通过时间的线索,来展示不同时期意大利锡釉陶器的代表作品。

意大利施釉陶器最早见于罗马帝国时期,中世纪中期形成规模化生产。风格与拜占庭艺术风格相近(拜占庭艺术是从4世纪到15世纪东罗马帝国和基督教会相结合的官方艺术)。由于釉面厚重粗糙,此类陶器也被称为“重釉陶”。其生产技术也逐步传播到法国、德国、荷兰、英国以及日本。

9世纪,中国陶瓷通过丝绸之路销往世界各地,这些远销中东的唐白瓷深受当地人喜爱,当地陶工将锡釉挂在淡黄色陶胚上,烧成后表面呈乳白釉色。锡釉陶是以锡作为助溶剂,虽然与中国早期釉陶以铅作为助溶剂不同,但应该是源自于对中国唐代白瓷的模仿。

14世纪,“马约里卡”陶器型简单,多为执壶、双耳罐、碗、盆和杯等。多采用“蓝色浮雕”样式,以褐色绘轮廓线,以钴蓝绘浮雕图案,或者蓝、绿两色交替使用。主题多为家族徽记、哥特风格文字、动物、人物以及由浆果、橡树叶和常春藤等组成的花环等哥特风格纹样。

15世纪,“马约里卡”陶器纹样发展为写实纹样、纸牌画、织物纹样等组成的哥特装饰风格,绘画形式与纹样形式组合在一起。色彩方面,以蓝青色为主,配以适量的黄、橙和绿色,利用多种色彩搭配,达到既有对比又和谐统一,给人一种变化莫测的神秘美感。

15世纪前后,“马约里卡”陶器中出现了一种类唐三彩装饰风格的器物,这类器物通常先以细线勾勒人物轮廓,再辅以斑驳、交融、流动感的黄、绿彩。这种特殊的装饰工艺,源于由丝绸之路传播至两河流域随后流入意大利的中国唐三彩。

文艺复兴创造的光辉灿烂的文化,开辟了世界文明的新篇章,使文学、艺术获得了空前的繁荣。在人文艺术的自由、开放氛围中,“马约里卡”釉陶技术达到鼎盛,与同一时期的绘画、雕塑、建筑等形式竞相争辉。

15世纪末到16世纪初,在人们审美意识普遍提高并追求贵族化的影响下,“马约里卡”陶器由实用逐步向装饰性转变,艺术挂盘成为室内装饰和礼品馈赠的必备之物。主要以文艺复兴时期的神话、宗教以及油画为素材,反映出具有时代特色的生活时尚。图案样式主要有人物、故事情节、家族纹章。

15世纪末到16世纪初,人物纹样的增多是“马约里卡”陶器的主要特征。由于深受同时期绘画艺术的影响,特别是拉斐尔风格的铜版画以及插画和木板印刷品的影响,画面开始具有空间感和立体感。

这一时期,画面中的人物常采用明暗结合的绘画形式,使画面更加立体生动,构图也日趋复杂。多见侧面胸像和婚约双方合影像、爱和道德的预言、宗教主题人物等。这类题材以纤细的笔法,在深蓝的背景色调中加以明快的浅蓝,并与橙黄、浅黄、黄绿等色形成幽雅柔和的色彩组合,纹饰更显华丽。

“纹章”是欧洲中世纪战场和竞技场上的产物,最初为了识别同样披挂盔甲的战士,后来逐步发展成为一种按特点规则构成的彩色标志,专属于某个家族、团体、企业或城市的识别物。纹章的构成包括主体图案盾牌以及附属图案头盔、羽饰、斗篷、铭言及扶盾者等。文艺复兴时期,将纹章图案烧制于定做的“马约里卡”陶器上作为身份和地位的象征。

15世纪后期,由西班牙传入源于伊斯兰传统的“金属釉陶”开始出现,很多意大利制瓷中心开始试烧。到16世纪,“金属釉陶”只在德鲁塔和古比奥获得成功。“金属釉陶”技术是在“马约里卡”白釉胎体上,以氧化金、银、铜等金属釉彩绘制各种纹饰,经还原焰烧成,使纹样具有金属光泽,也称为华丽彩釉或虹彩釉。

16世纪中期,法恩扎出现了一种新风格“马约里卡”陶器,即法恩扎白瓷,其主要特征是通体施厚重的白釉,或无纹饰,或以蓝、白、黄色绘制简洁的人物形象、家族徽章、故事画和奇花异兽等。虽然纹饰简单,但器型多样,采用捏塑、模压和镂空等方法塑造出竖琴、动物等外部细节,极大提升了器物的艺术性。这种简约风格的白陶装饰技法在法恩扎、比萨、德鲁塔和乌尔比诺等地迅速传播后,经法国传至世欧洲各国。

17世纪,简约白瓷继续流行,既有奢华的巴洛克风格,也有日常的简单风格,产品以药罐、宗教器皿和瓷砖为主要代表。

这一时期仍以文艺复兴题材和纹饰为主,包括人物故事、四分法、战利品图案、拉斐尔式图案和叶子等等,多以“浅蓝地深蓝花”形式呈现。并且产生了一种特别的字体,以小型植物和动物花纹构成。萨沃纳和阿尔比索拉等地区多见,其灵感来自西方市场和伊斯兰世界出现的中国瓷器及其纺织品,之后被各窑场广泛使用。

自17世纪开始,东印度公司等沟通东西方市场的贸易实体的出现,使欧洲与远东联系日益密切。中国瓷器特别是青花瓷大量进口,导致欧洲各国相继仿制,“马约里卡”产品也逐渐带有浓郁的东方趣味。

18世纪后期,为迎合新古典主义意趣,各意大利窑场一边烧制东方纹样器物的同时,开始不断研发自己的釉料和样式,引入新装饰元素(罗马式香薰纹样、橡实、垂花、葡萄蔓等),将绘画作品上的艺术风格与瓷器装饰相结合,形成了一系列新装饰风格的欧洲纹样,包括:贝兰式、洛可可式、垂纬状纹饰,以意大利喜剧人物、巴洛克风水果组合和以玫瑰为代表的各式写实花卉等。

18世纪初,受中国青花瓷影响,意大利各窑场在仿制中国瓷器的同时,将中国纹饰进行改造,结合日本和欧洲的元素,形成了独特风格的“中国风”器物,包括花卉、轻舟、宝塔、东方人物等。其中,被广泛模仿的是出现于清朝康熙时期的粉彩、五彩瓷器。“马约里卡”釉陶的山水、花鸟纹饰及构图,明显借鉴了中国陶瓷上的色彩应用、结构等装饰特点。

18世纪中期,受瓷器纹饰和釉色的启发,陶工尝试采用金黄、紫红、绿色等低温彩,采用金属装饰、转印贴花等多种装饰方法在传统的二次烧成基础上进行再次装饰与烧制,发明了“三次烧”工艺,米兰的克莱里奇·鲁巴蒂工坊首先掌握这个工艺,随后各窑场纷纷开始采用这种烧制工艺。

18世纪末,在米兰的克莱西工坊还出现了使用胭脂花、紫色、蓝色搭配应用的类“广彩”工艺的器物。“广彩”的彩绘技术和某些图样来自西方,最终又影响了西方的陶瓷装饰工艺。

18世纪末,“马约里卡”陶器工艺不断革新,“米色陶”也开始出现,其素雅的象牙白色胎体柔软易塑、制作成本低廉,产品与新古典主义纯粹优雅的风格完全契合。多用于制作精美的镂空器皿,或模压出浅浮雕花纹后以手绘或转印的方法呈现出蓝色或褐色的人物、风景、海景和乡村风光等画面,常见于成套大体量餐具上。

19世纪中期,法恩扎陶工受16世纪纹样的启发,创作了奢华风锡釉陶器,包括大尺寸的陈设用盘和墙面装饰用的双耳瓶、小桌、底座、壁炉等,并开发了“锡釉陶画”,艺术效果极佳。

19世纪中期,意大利出现了一股模仿古代、尤其是文艺复兴艺术的复古风潮,人物故事、奇花异兽和拉斐尔式纹样再次成为主要的装饰风格,金属釉陶工艺也重返舞台。

19世纪末20以来,随着大众审美情趣的多元化发展,以自由流畅的线条为特征的新艺术主义开始风靡欧洲乃至世界。自由和装饰派风格、现代古典和先锋派潮流以及毕加索主义和新立体主义均促使陶艺领域的艺术家不断创新20世纪拉开了当代陶艺百花齐放的序幕。

20世纪初,“自由风”流行于整个欧洲,不同地域各具风格。柔美秀丽、端庄妩媚的女性躯体成为这种潮流的标志。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被“装饰风”所取代,主要表现前卫艺术所推崇的摩登世界、工业革命的机械、现代城市的灯火,取代自然风格成为人们迷恋的对象,视觉艺术变得更加抽象化和几何化。

1953年毕加索在罗马和米兰举办了个人陶瓷作品展览,使他成为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意大利陶瓷艺术领域的核心人物。毕加索代表的一种新的陶瓷艺术模仿自古希腊、古罗马旧物表面的绘画,通过现代的装饰图案加强其表现力。瓶、盘等器物蜕去其使用功能成为雕塑,装饰变为绘画,这种强烈的前卫艺术表现手法,体现了艺术家希望摆脱法西斯时期古典主义风格的愿望。

20世纪50年代,“非形象艺术”作为一种摒弃几何形与具象形,力图超脱具象艺术而寻找与符号象征相关的新艺术潮流在欧洲兴起。在绘画和雕塑领域,有着多种不同的创作表现,陶瓷也成为这一艺术潮流的主要媒介。

20世纪50年代,“波普艺术”从英国诞生,在美国流行起来。这是一种在现代文明影响下产生的探讨通俗文化与艺术之间联系的国际性艺术运动。60年代中期开始在意大利流行,70年代到90年代,许多艺术家开始广泛在自己的陶瓷作品中添加波普艺术效果。实用器物、暗含政治信息的广告牌、放大照片,成为这一新的艺术形式的典型表达元素。

意大利的陶瓷有着与东方艺术完全不同的艳丽色彩和热闹喧嚣,也有着相同的对艺术的热爱,和对美好事物的追求。相隔千里有着明显的地域特色,同一时空有着相似的历史神韵。

不同的民族有着不同的文化传承,相较于东方艺术的内敛深沉,意大利的艺术无疑是大胆的奔放的。这种差别或许来自于,频繁的统治者的更迭,或许来自于动荡不安的局势下,人们的挣扎呐喊,历史怎样我们无从判别。我们只能站在凡人的角度,感叹历史的光华。

(特别感谢同好詹俊先生提供信息!)

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本文地址】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CopyRight 2018-2019 办公设备维修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502275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