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干货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冰川地貌侵蚀 地理干货

地理干货

#地理干货 |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0 分享至

用微信扫码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五步操作程序

1.细审“题干”。

抓住“关键词”和“修饰词”、“限制语”,准确把握答题方向。

模拟训练:

例:分析图示地区种植棉花的有利自然条件

常见简答题“术语”的把握和答题要求

描述

详细描写;先总体大概描述、后具体细化描写;不必解释原因和理由

简述

概要描写;从各个具体要素大概描述;不必细化描写;不必解释原因和理由

说出

相当于“罗列”要素;各要素之间是并列关系;不必解释原因和理由

阐述

“分析+叙述”;既要有原因,又要有结果和观点;语言格式:因为。。所以(导致)。。

例析

“实例+分析”;一定要结合具体实例,从这个例子分析其具体做法

评价

“有利+不利”;语言格式:有利:(1)、(2)、(3)。。。不利:(1)、(2)、(3)。。。

分析

“有利及其原因+不利及其原因”; 语言格式:有利:(1)、因为。。。所以(导致)。。。 (2)。。。 不利:(1)、因为。。。所以(导致)。。。 (2)。。。

比较

两个地理事物都要回答;并且注意比较的内容。语言格式:因为A...,所以A比B。。。

意义

正面意义+负面意义;本地区(事物)意义+其他地区(事物)意义

影响

正面影响+负面影响;本地区(事物)影响+其他地区(事物)影响;现在的影响+将来的可能影响;自然环境影响+社会经济影响+生态环境影响

措施

工程措施(技术措施)+生物措施+管理措施;

判断

理由+结论。语言格式:正确(合理)或错误(不合理)、因为。。。所以。。。。

变化

体现“提高、上升、增加、下降、先降后升、先升后降”思路

关系

思路:A导致B导致C。。。体现“因果关系、前后关系、时间关系、主次关系”

结构

所占比例;主要组成;适当评价其合理性

2.列出“模板”(见下面的常见模板)

3.仔细“筛选”

A.根据限定词筛选

B.根据所在地区筛选

C.根据地理事物特性筛选

D.根据题目提供的材料筛选

4.组织“语言”

A.“先自然原因,后社会经济原因”

B.“先主要原因,后次要原因”

C.“先自身原因,后其他原因”(先主后次、先上后下、先内后外)

5.书写答案

A.具有“知识性”、“逻辑性(千万不得互相矛盾)、条理性”

B.运用“地理术语(避免大白话)”、“语言精练”(不要有同样的意思,反复啰嗦)

C.答题要“突出重点”

1.地理位置分析:绝对位置+相对位置

A.经纬度位置(绝对位置:主要是纬度位置)

B.海陆位置

C.交通位置(重要海峡、铁路枢纽、港口)

D.政治、经济和军事地理位置(大洲交界或国界位置、靠近经济发达区)

E.相邻位置(山河位置)

2.地形特征:

A.地形类型(主要地形--以什么地形为主及海拔高低)及其分布

B.地势(地势变化趋势)及其起伏大小状况

3.影响气候的因素:

A.纬度:决定太阳辐射,影响气温

B.大气环流:气压带、风带、季风(分季节分析),影响降水

C.海陆位置:距海远近,影响降水及气温的日较差和气温年较差

D.地形地势:海拔高低,影响气温;迎风坡与背风坡影响降水

E.洋流:暖流增温增湿,寒流降温减湿,影响气温和降水

F.人类活动:主要是影响下垫面,从而影响气温和降水

4.影响气温的因素:

A.纬度:高低--太阳辐射(决定因素)。具体影响:太阳高度、昼长、气温日较差(随纬度的升高而减小),年较差(随纬度的升高而减小)

B.大气环流和天气状况(云雨多的地方气温日、年较差小于云雨少的地方、背风坡等)

C.海陆位置:距海远近,影响气温日较差和气温年较差,即气候的大陆性与海洋性

D.洋流:(暖流:增温增湿;寒流:降温减湿)

E.地形地势:海拔高低,阴坡与阳坡,影响气温

F.地面性质:地面反射率(冰雪反射率大,气温低);绿地气温日、年较差小于裸地。

G.人类活动:热岛效应、温室效应等

5.影响降水的因素:

A.大气环流:气压带、风带、季风

B.海陆位置:距海远近,影响降水

C.地形:迎风坡、背风坡(焚风效应、雨影区)

D.洋流:暖流:增温增湿;寒流;降温减湿

E.地面性质:(湖泊、河流、植被覆盖率状况等)

F.人类活动:主要是影响下垫面,从而影响降水等。

6.河流的水文特征:

A.流量:大小及季节变化、有无断流(取决于降水、流域面积大小)

B.水位:高低、变化特征(即丰水期与枯水期的季节)(取决于河流补给类型、水利工程、湖泊调蓄作用)

C.结冰期(凌汛):有无及其长短(最冷月均温小于零度)

D.含沙量:取决于流域内的植被状况

E.流速:取决于地形,平缓与湍急(决定水能)

7.河流的水系特征:

A.发源地、流向、注入海洋

B.流域面积的大小和流程长短

C.水系特征(结构--树枝状水系、扇形水系、向心状水系、放射状水系等)、支流多少、河网密度

D.河道特征---河宽和水深、河曲、地上河等

8.河流洪涝灾害的成因和治理措施:

(1)自然原因:

A.地形:地势低平,水流平缓,排水不畅

B.气候:降水多,流量大;降水集中

C.水系特征:流域面积广,支流多,流量大,河曲发育等

(2)人为原因:

A.植被破坏,水土流失加剧,泥沙淤积,抬高河床,泄洪能力降低;导致湖泊萎缩,调蓄能力降低;植物涵养水源功能减弱,调节能力降低。

B.围湖造田:湖泊面积缩小,调蓄洪峰的能力减弱。

(3)治理措施:

上游

中游

下游

其他

修建水库;植树造林,防止水土流失;涵养水源

修建水库、修建分洪、蓄洪工程;(部分河流裁弯取直、加固堤防)

加固堤防,疏浚河道,开挖入海河道

加强天气监测、预报;学习防洪抗洪知识技能,提高防洪意识;鼓励参加灾害保险。

9.农业区位因素分析:

(1)自然因素

A.地形:平原---种植业 ;高原、山区---林牧业

B.气候:光照、热量(我国不足:东北和青藏高原)、降水、气温日较差

C.水源:灌溉水源(河、湖、冰川融水等)

D.土壤:肥力高低(一般平原、河谷土壤肥沃,山区土壤贫瘠)

(2)社会经济因素

A.市场:决定类型和产量;

B.交通:交通便利;

C.国家政策:优惠的政策;

D.劳动力:(数量)劳动力丰富;

E.科技:培育良种、改良耕作制度、保鲜、冷藏技术的发展等;

F.工业基础:为农业提供生产工具、化肥、农药等。

G.种植历史:经验丰富。

注意:农业区位因素评价或分析

①从有利条件和不利条件两面个方面去分析;

②从光照、热量、降水、昼夜温差、气象灾害等方面去分析;

③从春、夏、秋、冬等4个季节的气候条件(分季节时段)分析。

10、工业区位因素分析:

(1)自然因素:

①地理位置:沿海、沿江、沿铁路等;靠近发达地区;

②土地和水源;土地租金高低;水资源丰富程度。

(2)经济因素:

①原料因素:矿产资源及其他原料(原料指向型工业)

②燃料或能源(动力):煤、石油、天然气、水能等(动力指向型工业)

③交通因素:包括交通便捷程度和信息网络的通达度。

④市场因素:消费水平、消费意识(市场指向型工业);

⑤科技因素:大学及科研机构。(技术指向型工业)

⑥劳动力因素:劳动力数量、价格、素质高低(廉价劳动力指向型);

⑦农业因素:提供农副产品和工业原料,消费市场;

⑧工业基础:开发历史早,工业基础好(或较好)。

(3)社会因素:

①政策因素:国家政策扶持或优惠的政策;

②历史因素:开发历史早晚;

③协作条件、国防安全、民族团结、个人偏好、工业惯性等。

(4)环境因素:(主要用于微观布局)

①大气污染严重的工业:应布局在常年主导风的下风向,或季风的垂直郊外,或最小风频的上风向;

②水污染严重的工业,应选择在城区河流下游;

③固体废气物污染严重的工业应远离居民区和农田;

④电子、半导体、感光器材厂等要建在空气清新、环境优美的地点。

注意:工业区位因素的发展变化

①原料地对工厂区位的影响逐渐减弱(原因是工业所用原料的范围越来越广,可替代原料越来越多;加上交通运输条件的改善);

②市场对工厂区位的影响在逐渐加强;

③沿海、沿江港口、铁路枢纽、高速公路沿线地区,对工业具有很大的吸引力;

④信息通信网络的通达性越来越重要;

⑤劳动力素质对工业区位的影响在逐渐加强。

11、工业综合整治措施:

①调整工业布局和产业结构,发展新兴工业及第三产业,促进经济结构多样化;

②发展交通,完善交通网络;

③发展科技,提高生产水平,繁荣经济;

④消除污染,美化环境。

12、影响城市的区位因素:

(1)自然因素:

①地形:平原:地势平坦,土壤肥沃,便于农耕,有利于交通联系,节约建设投资,人口集中;

高原:热带地区城市主要分布在高原上-热带低地气候闷热,高原海拔较高,气温相对较低,气候凉爽(巴西高原、埃塞俄比亚高原、墨西哥高原);山区:城市分布在河谷、较开阔的低地;

②气候:中低纬地沿海地区,气候温暖湿润,宜人居住;

③河流:(供水、运输功能);

(2)社会经济因素:

①资源条件

②交通条件

③政治、军事、宗教因素

④科技和旅游因素

13.缺水(旱灾)原因的分要与解决措施:

(1)(原因)

自然原因

①气候(径流量-降水与蒸发);降水较少,径流量较水;

人为原因

①需水量大-人口多、工农业发达

②利用方式-不合理,水资源利用率低、污染和浪费现象严重。

(2)解决措施

①开源:跨流域调水,修建水库,海水淡化;

②节流:

合理用水,节约用水;(限制高耗能水工业发展,发展节水农业-喷灌滴灌,)

提高水资源利用率;

防止水污染;

制定法律法规,提高节水意识。

改良耕作制度;

种植和培育耐旱作物。

14、水土流失的原因、治理措施(黄土高原、江南丘陵红色荒漠化、西南地区岩漠化、南亚、东南亚地区)

自然原因

①气候(降水集中且多暴雨);②地形(坡度大);③土质疏松;④植被稀少。

人为原因

①植被破坏(乱砍乱伐);②不合理的开垦及耕作制度;③工程建设及开旷。

治理措施

①大力植树造林,退耕还林,走农林牧相结合的道路;②禁止乱砍滥伐及不合理开垦;③修筑梯田;④因地制宜解决农村能源问题(水电、风能、太阳能、沼气等)。

15、土地沙漠化的原因、治理措施

自然原因

①气候(降水少,气候干旱,土质疏松,风力大);②植被稀少;

人为原因

植被破坏(过度放牧、过度开垦、过度樵采);水资源利用不当,工程建设及开矿保护不当;

治理措施

植树造林,营造防护林;退耕还牧还草;规定合理载畜量,定期输牧;建设人工草场;解决牧区能源问题(风能、太阳能等);制定法律法规,加强管理,提高坏境意识。

16、土壤盐碱化的原因、治理措施

自然原因

人为原因

治理措施

华北地区

地形低洼;春秋季干旱,蒸发量旺盛;土壤中盐分向地表积聚

不合理灌溉(大水漫灌、只灌不排)

引淡淋盐;井排井灌;生物措施;农田覆盖,合理的灌溉,采取喷灌、滴灌技术等

西北地区

深居内陆,气候干旱,降水稀少,蒸发旺盛。

不合理灌溉(大水漫灌、只灌不排)。

合理的灌溉,有灌有排,采取喷灌、滴灌技术等。

17、沼泽、湿地的成因分析及其生态意义

(1)成因

纬度较高地区

①纬度高,气温低,蒸发弱;②地势低平,排水不畅;③地下有冻土,形成不透水层。

纬度较低地区

①降水丰富;②地势低平,排泄不畅;③河湖众多。

高原高山地区

①海拔高,气温低,蒸发最小;②冰川融水较多;③低洼地区易积水;④地下有冻土,形成不透水层。

(2)生态意义

a保护生态系统和生态平衡

b保护生物的多样性及珍稀动植物资源

c涵养水源,调节气候

d旅游:发展湿地公园

e教育和科研基地

18、滑波泥石流的原因、治理措施

自然原因

气候:降水集中多暴雨;‚地形地质:地壳活跃,断层发育,岩石破碎;坡度大(板块、断层);③植被稀少

人为原因

植被破坏

治理措施

加固陡坡;大力植树造林,退耕不林;禁止乱砍乱伐、陡坡开荒;修筑梯田;制定法律法规,提高环境意识。

19、自然灾害损失大小的原因、治理措施

自然原因

灾害强度(哪些因素影响?);‚当地自然状况(地形、地质,自然条件潜力大小);③灾害时间和地点;

社会经济

人口、经济水平、交通、距发达地区远近;

治理措施

工程措施(技术措施)+生物措施+管理措施。

防灾减灾的一般性措施:

(1)工程措施:结合灾害特点进行工程预防;

(2)非工程措施:

①建立灾情预报和监测系统;

②加强管理,健全法规

③实施预防措施

④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公众的防灾减灾意识。

20、影响盐度的因素:

①气候:降水量与蒸发量的关系;

②暖流增温增盐,寒流降温减盐;

③淡水的稀释,河流的注入。

21、影响太阳辐射的因素:

①天气状况:降水多少-晴天与阴雨;

②海拔:海拔高,空气稀薄,太阳辐射强( 青藏高原等);

③日照时间:海拔、季节;

④纬度:决定正午太阳高度大小、昼长。

22、影响雪线高低的因素:

①气温:(0°C等温线的海拔)阳坡雪线高,阴坡雪线低;较低纬雪线高,较高纬雪线低;

举例:喜马拉雅山南坡比北坡雪线低,天山北坡雪线低,阿尔卑斯山北坡雪线低;)

②降水:迎风坡:降水多,雪线低;

背风坡:降水少,雪线高。

23、地质作用分析:内力+外力:

①内力作用:地壳运动(碰撞、挤压、抬升、张裂、断裂)、岩浆活动(火山)、变质作用等第三个方面。

②外力作用:风化、侵蚀、搬运、沉积、固结成成岩作用。

注意:内力+外力,不可遗漏。

24、影响水库坝址选择因素:

①河流峡谷外或盆地、洼地的出口:有利于建坝,距离短,工程量小,库容量大;落差大;

②地质条件好:避开喀斯特地貌、断层;

③占地及搬迁:淹没区大小、耕地淹没、移民搬迁、文物保护等。

25、盐场形成的区位条件:

①气候:降水少、风力大、蒸发大;

②地形:平缓的海滩、淤泥质海岸-沙岸;

26、渔场形成的区位条件:

①大陆架:面积广阔、海水浅,阳光集中,光合作用强,生物多,饵料丰富;

②寒暖流交汇或上升流;引起海水搅动,将底层的营养盐类物质带到表层,浮游生物繁盛,为鱼类带来丰富的饵料;

③温带海域:冬季水温变化大,引起海水搅动;

④河口处:河流带来丰富的营养盐类物质。

27、卫星发射基地选址的区位条件:

自然条件

①气象条件:天气晴朗,降水稀少,大气透明度高。

②纬度:地球自转的线速度,影响初始发射速度,影响燃料消耗即发射成本;

③地势:平坦开阔,便于跟踪和搜救。

人文条件

①人口:单位面积人口密度低,地广人稀,不造成伤亡和破坏;

②交通:交通便利(沿海、沿铁路);

③军事:符合国防安全和保密需要。

28、隧道的选址条件:

①地质构造:在背斜处,岩层向上拱起,地下水向两侧渗流,不容易发生渗漏;背斜构造,结构安全,不易塌方;避开断层;

②岩石性质:坚固、不破碎、不松软;③长短:造价(成本)。

29、水体富营养化原因及危害:

水体富营养化是指由于人口的不断增长,以及富含氮磷的大量工业、农业废水,生活污水进入湖泊、河口、海湾等缓流水体,引起藻类及其他浮游生物迅速繁殖,水体溶解氧量下降,水质恶化,鱼类及其他生物大量死亡的现象,因占优势的浮游藻类的颜色不同,水面往往呈现蓝色、红色等,这种现象在淡水中称“水华”在海洋中则叫做赤潮或红潮。

赤潮 我国典型地区:珠江口、杭州湾、渤海、长江口等。

产生的原因:

(1)自然原因:气温高;海水流动缓慢;风力弱;海域相 对封闭。

(2)人为原因:排入海洋的工业和农业废水;生活污水;过渡养殖。

30、运输线路的选线原则:

(1)自然方面:(尽量避免避免穿过地形地质、气候、水文条件复杂的地区)

①地形(山区、平原)地质(地质构造):尽量避免穿过高大山地;

②气候:考虑暴雨、洪涝、沙漠、冻土、泥石流、大雾、大风、台风飓风等;

③水文:尽量避免穿过大江大河,沼泽地;

④土地:少占耕地。

(2)社会经济方面:

①人口:尽量多地通过居民点、铁路车站、码头等(适用:地方公路);

②里程和运营时间:尽量缩短里程,以节省运营时间;适当照顾沿线重要经济点(适用于:国道、高速公路);

③生态环境和文物古迹保护:减少植被破坏、避免噪音污染扰民。

31、交通线路建设的积极意义:

①完善交通网络,使交通便利通达度高;

②加强地区交流和联系(经济、科济和文化),促进当地和沿线的经济发展;

③有利于当地资源(矿产资源、旅游资源及其他资源等)开发及产品的输入与输出:

④巩固国防、加强民族团结。

32、港口码头的区位条件:

(1)自然条件:

①水域条件:航行和停泊条件:港阔水深-保证航行和抛锚,避风的海湾-利于停泊。

②陆域条件:筑港条件-地形比较平缓开阔。谭老师地理工作室综合整理

(2)社会经济条件:

①经济腹地条件:服务范围大小、人口多少、经济发达程度、客货流量大 小。

②城市依托(城市规模大小);

③交通联系(与河流、铁路、高速公路联运);

④政策条件。国家政策扶持或优惠的政策。

33、河流的航运价值的评价:

(1)自然条件:

①流量-气候(流量大,季节变化小);

②流速——地形(水流平缓)

③通航里程-干流长,支流多,通航里程长;

④通航时-结冰期的长短决定;

⑤河道特征-江阔水深;(中下游河段)。

(2)社会经济条件:人口数量及密度、经济水平对运输需求量,与其他交通运输的配合。

34、飞机场选址的区位条件:

(1)自然条件:

①地形:平坦开阔、坡度适当,利于排水。

②地质:地基稳定;

③气候:少云雾。

(2)社会经济条件:①交通条件:与市内有便利的交通联系;

②经济:建在经济发达的地区。

(3)环境要求:距市区有一定的距离,附近不能有学校、医院(疗养院)、养殖场,不能有高大建筑物和山峰。

35、人口迁移的影响:

(1)对迁入地影响:

①获得足够的劳动力,

②有利于当地资源的开发;

③给当地资源和环境造成压力。

(2)对迁出地影响:

①加强与外界在经济、文化、科技等方面的交流;

②有利于缓解当地的人地矛盾;

③有利于增加收入,促进社会经济发展。

36、能源短缺的原因、治理措施

自然原因

①常规能源缺乏(储量、种类);②分布不均。

人为原因

①消耗量大(人口、工业、农业);②利用率低(浪费);

③能源勘探、开采跟不上国民经济发展需求;④石油储备体系不健全。

治理措施

①加强能源的勘探和开发;②实施能源进口多元化战略;

③实施跨区域调配;④节约能源,提高利用率;⑤开发新能源;⑥限制高能耗工业;⑦完善能源储备体系。

37、产业结构评价、调整方向

38、旅游条件的评价

①旅游价值(资源质量、集群状况、地域组合状况);

②市场距离(长度、经济发达程度);

③交通位置及其通达性;

④地区接待能力;

⑤环境承载量。

39、旅游价值的评价

①旅游资源质量:旅游景区的等级、称号;

②集群状况:数量多、密集;

③地域组合状况:自然条件多种多样,自然旅游景观类型丰富;历史文化灿烂,各地有独特的风土人情,人文景观丰富;与周边旅游资源组合(不雷同)。

40、如何分析某一作物生长的气候条件:

①从有利条件和不利条件两个方面去分析;

②从光照、热量、降水、昼夜温差、气象灾害等方面去分析;

③从春、夏、秋、冬四个季节的气候条件分段分析。

例如,试分析华北地区棉花生长的气候条件。

有利条件:夏季高温多雨,雨热同期;秋季雨水少,天气晴朗,有利于 棉花后期生长和收摘。

不利条件:播种期适逢春早,灌溉水源不足。

41、全球变暖

(1)成因:

①自然原因:全球气候呈变暖的趋势;

②人为原因:燃烧矿石燃料排放的温室气体二氧化碳;毁林。

(2)影响:对全球生态球境和社会经济产生重大影响,全球变暖使海水膨胀和两极冰川融化,海平面上升,沿海低地被淹没;全球变暖还会引起世界名地区降水和干湿状况的变化,进而导致世界各国经济结构的变化。

(3)防治措施:

①提高能源利用技术和能源利用效率,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

②开发新能源;

③加强国际合作;

④保护森林和植树造林。

42、酸雨(PH值小于5.6的降水)

(1)成因:燃烧化石燃料(煤、石油、天然气等)排放的地氧化硫和氮化合物等酸性气体。

(2)分布:西南地区: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等成为重酸雨区,煤为主要能源,主要是硫酸型酸雨。酸雨区覆盖面积占40%。

(3)危害:

①使河湖水酸化,影响鱼类生长繁殖,乃至大量死亡;

②使土壤酸化,危害森林和农作物生长;

③腐蚀建筑物和文物古迹;

④危及人体健康。

(4)防治措施:

①(根本途径)减少人为硫氧化物和氮化物的排放;

②(有效措施)开展综合利用;发展洁净煤技术和清洁燃料技术。

43、我国各地面临的主要生态问题

①东北:森林减少、黑土流失(或水土流失)、湿地退化)。

②西北(含内蒙古):草场退化和土地荒漠化

③华北平原:土地盐碱化;

④黄土高原:水土流失;

⑤南方山区:水土流失;

⑥西南:地质灾害多、水土流失、土地石漠化等。

⑦青藏高原:土地荒漠化、湿地减少,湖泊荽缩、草场退化、物种减少。

⑧宁夏、河套平原、河西走廊:土壤盐碱化和荒漠化。

44、森林的生态作用

①涵养水源;②保持水土;③防风固沙;④保护农田;⑤吸烟除尘;⑥净化空气;⑦减弱噪音;⑧美化环境;⑨调节气候;⑩保护生态环境。为动物提供栖息地(注意:不同地区的森林作用有所不同)。

45、我国各地国土整治的重点:

①东北:商品粮和林业基地建设;

②华北:中低产田的治理。

③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治理。

④西北:荒漠化的治理;

⑤南方低山丘陵:农业资源的综合开发和生态建设;

⑥西南:交通运输建设。

⑦海岛:恢复和保护热带森林植被;

⑧西部地区(含青藏高原):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

1、丹霞地貌

由巨厚的红色砂岩、砾岩组成的方山、奇峰、峭壁、岩洞和石柱等特殊地貌的总称。岩石地貌类型之一。主要发育于侏罗纪到第三纪,

产状水平或缓倾斜的红色陆相地层中。以中国广东省韶关市仁化县境内的丹霞山为典型。具顶平、坡陡、麓缓的形态特点。丹霞地貌的发育,始于第三纪晚期的喜马拉雅运动,它使部分红层变形,并将盆地抬升。红色地层沿着垂直节理受到流水、重力作用、风力作用等侵蚀,形成深沟、残峰、石墙、石柱、崩积锥以及石芽、溶洞、漏斗、石钟乳等地貌形态。主要山体呈方山状、堡垒状、宝塔状、单斜状峰群等。丹霞地貌区奇峰林立、景色瑰丽,旅游资源丰富,有的早已成为风景区,如丹霞山、金鸡岭、武夷山等。是研究、恢复红色盆地的古地理环境的最佳地区。 谭老师地理工作室综合整理2、喀斯特地貌 karst landform

具有溶蚀力的水对可溶性岩石进行溶蚀等作用所形成的地表和地下形态的总称。又称岩溶地貌。水对可溶性岩石所进行的作用,统称为喀斯特作用。它以溶蚀作用为主,还包括流水的冲蚀、潜蚀,以及坍陷等机械侵蚀过程。这种作用及其产生的现象统称为喀斯特。喀斯特是南斯拉夫西北部伊斯特拉半岛碳酸盐岩高原的地名,当地称为Kras,意为岩石裸露的地方。近代喀斯特研究发轫于该地而得名。

喀斯特地貌分布在世界各地的可溶性岩石地区。可溶性岩石有3类:①碳酸盐类岩石(石灰岩、白云岩、泥灰岩等 )。②硫酸盐类岩石(石膏、硬石膏和芒硝)。③卤盐类岩石(钾、钠、镁盐岩石等)。总面积达 51×106 平方千米,占地球总面积的10%。从热带到寒带、由大陆到海岛都有喀斯特地貌发育。较著名的区域有中国广西、云南和贵州等省(区),越南北部,南斯拉夫狄那里克阿尔卑斯山区,意大利和奥地利交界的阿尔卑斯山区,法国中央高原,俄罗斯乌拉尔山,澳大利亚南部,美国肯塔基和印第安纳州,古巴及牙买加等地。中国喀斯特地貌分布广、面积大。主要分布在碳酸盐岩出露地区,面积约91~130万平方千米。其中以广西、贵州和云南东部所占的面积最大,是世界上最大的喀斯特区之一;西藏和北方一些地区也有分布。

喀斯特可划分许多不同的类型。按出露条件分为:裸露型喀斯特、覆盖型喀斯特、埋藏型喀斯特。按气候带分为:热带喀斯特、亚热带喀斯特、温带喀斯特、寒带喀斯特、干旱区喀斯特。按岩性分为:石灰岩喀斯特、白云岩喀斯特、石膏喀斯特、盐喀斯特。此外,还有按海拔高度、发育程度、水文特征、形成时期等不同的划分等。由其他不同成因而产生形态上类似喀斯特的现象,统称为假喀斯特,包括碎屑喀斯特、黄土和粘土喀斯特、热融喀斯特和火山岩区的熔岩喀斯特等。它们不是由可溶性岩石所构成,在本质上不同于喀斯特。

喀斯特地貌在碳酸盐岩地层分布区最为发育。该区岩石突露、奇峰林立,常见的地表喀斯特地貌有石芽、石林、峰林、喀斯特丘陵等喀斯特正地形,溶沟、落水洞、盲谷、干谷、喀斯特洼地等喀斯特负地形;地下喀斯特地貌有溶洞、地下河、地下湖等;以及与地表和地下密切相关联的竖井、芽洞、天生桥等喀斯特地貌。

喀斯特研究在理论和生产实践上都有重要意义。喀斯特地区有许多不利于生产的因素,需要克服和预防,也有大量有利于生产的因素可以开发利用。喀斯特矿泉、温泉富含有益元素和气体,有医疗价值。喀斯特洞穴和古喀斯特面上各种沉积矿产较为丰富,古喀斯特潜山是良好的储油气构造。喀斯特地区的奇峰异洞、明暗相间的河流、清澈的喀斯特泉等,是很好的旅游资源。

3、海岸地貌 coastal landform

海岸在构造运动、海水动力、生物作用和气候因素等共同作用下所形成的各种地貌的总称。第四纪时期冰期和间冰期的更迭,引起海平面大幅度的升降和海进、海退,导致海岸处于不断的变化之中。距今6000~7000年前,海平面上升到相当于现代海平面的高度,构成现代海岸的基本轮廓,形成了各种海岸地貌。

在海岸地貌的塑造过程中,构造运动奠定了基础。在这基础上,波浪作用、潮汐作用、生物作用及气候因素等塑造出众多复杂的海岸形态。波浪作用是塑造海岸地貌最活跃的动力因素。近岸波浪具有巨大的能量,据理论计算, 1 米波高、8秒周期的波浪,每秒传递在绵延1千米海岸上的能量为8×106焦耳。海岸在海浪作用下不断地被侵蚀,发育着各种海蚀地貌。被海浪侵蚀的碎屑物质由沿岸流携带,输入波能较弱的地段堆积,塑造出多种堆积地貌。潮流是泥沙运移的主要营力。当潮流的实际含沙量低于其挟沙能力时,可对海底继续侵蚀;当实际含沙量超过挟沙能力时,部分泥沙便发生堆积。在热带和亚热带海域,可有珊瑚礁海岸;在盐沼植物广布的海湾和潮滩上,可形成红树林海岸。生物的繁殖和新陈代谢,对海岸岩石有一定的分解和破坏作用。在不同的气候带,温度、降水、蒸发、风速不同,海岸风化作用的形式和强度各异,使海岸地貌具有一定的地带性。

根据海岸地貌的基本特征,可分为海岸侵蚀地貌和海岸堆积地貌两大类。侵蚀地貌是岩石海岸在波浪、潮流等不断侵蚀下所形成的各种地貌,主要有海蚀洞、海蚀崖、海蚀平台、海蚀柱等。这类地貌又因海岸物质的组成不同,被侵蚀的速度及地貌发育的程度也有差异。堆积地貌是近岸物质在波浪、潮流和风的搬运下,沉积形成的各种地貌。按堆积体形态与海岸的关系及其成因,可分为毗连地貌、自由地貌、封闭地貌、环绕地貌和隔岸地貌。按海岸的物质组成及其形态,可分为沙砾质海岸、淤泥质海岸、三角洲海岸、生物海岸等。

世界海岸线长约44万千米。中国海岸线长 1.8万余千米,岛屿岸线 1.4 万余千米。海岸带蕴藏有极为丰富的矿产、生物、能源、土地等自然资源,是人类活动的重要地区,这里遍布工业城市和海港,不仅是国防前哨,而且是海陆交通的枢纽、经济发展的重要基地。进行海岸地貌的研究,掌握海麻斑海豹岸的演变过程,预测海岸的变化趋势,对港口建设围垦、养殖、旅游和海岸能源等自然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4、海底地貌 submarine landform

海水覆盖下的固体地球表面形态的总称。海底有高耸的海山,起伏的海丘,绵延的海岭,深邃的海沟,也有坦荡的深海平原。纵贯大洋中部的大洋中脊,绵延 8 万千米,宽数百至数千千米,总面积堪与全球陆地相比。大洋最深点11034 米,位于太平洋马里亚纳海沟,超过了陆上最高峰珠穆朗玛峰的海拔高度( 8846.27米 )。深海平原坡度小于千分之一,其平坦程度超过大陆平原。整个海底可分为大陆边缘、大洋盆地和大洋中脊三大基本地貌单元,及若干次一级的海底地貌单元。①大陆边缘。为大陆与洋底两大台阶面之间的过渡地带,约占海洋总面积的22%。通常分为大西洋型大陆边缘(又称被动大陆边缘)和太平洋型大陆边缘(又称活动大陆边缘)。前者由大陆架、大陆坡、大陆隆 3 个单元构成,地形宽缓,见于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和南大洋周缘地带。后者陆架狭窄,陆坡陡峭,大陆隆不发育,而被海沟取代,可分为两类:海沟-岛弧-边缘盆地系列和海沟直逼陆缘的安第斯型大陆边缘,主要分布于太平洋周缘地带,也见于印度洋东北缘等地。②大洋盆地。位于大洋中脊与大陆边缘之间,一侧与中脊平缓的坡麓相接,另一侧与大陆隆或海沟相邻,占海洋总面积的45%。大洋盆地被海岭等正向地形分割,构成若干外形略呈等轴状,水深约在4000~5000米左右的海底洼地,称海盆。宽度较大、两坡较缓的长条状海底洼地,叫海槽。海盆底部发育深海平原、深海丘陵等地形。长条状的海底高地称海岭或海脊,宽缓的海底高地称海隆,顶图面平坦、四周边坡较陡的海底高地称海台。③大洋中脊。地球上最长最宽的环球性洋中的山系,占海洋总面积的33%。大洋中脊分脊顶区和脊翼区。脊顶区由多列近于平行的岭脊和谷地相间组成。脊顶为新生洋壳,上覆沉积物极薄或缺失,地形十分崎岖。脊翼区随洋壳年龄增大和沉积层加厚,岭脊和谷地间的高差逐渐减小,有的谷地可被沉积物充填成台阶状,远离脊顶的翼部可出现较平滑的地形。

海底地貌与陆地地貌一样,是内营力和外营力作用的结果。海底大地形通常是内力作用的直接产物,与海底扩张、板块构造活动息息相关。大洋中脊轴部是海底扩张中心。深洋底缺乏陆上那种挤压性的褶皱山系,海岭与海山的形成多与火山、断块作用有关。外营力在塑造海底地貌中也起一定作用。较强盛的沉积作用可改造原先崎岖的火山、构造地形,形成深海平原。海底峡谷则是浊流侵蚀作用最壮观的表现,但除大陆边缘地区外,在塑造洋底地形过程中,侵蚀作用远不如陆上重要。波浪、潮汐和海流对海岸和浅海区地形有深刻的影响。

5、风积地貌 wind-deposition landform

风力堆积作用形成的地表形态。在干旱与半干旱气候及风沙来源丰富的条件下,经风力搬运作用后堆积形成的。

风积地貌的物源多来自于古河流冲积物;现代河流冲积物;冲积-湖积物;洪积-冲积物;冰水堆积物;基岩风化后的残积 - 坡积物。影响风积地貌发育的因素很多,主要是含沙气流结构、风运动的方向和含沙量的多少。如风的类型,有单风向、双风向与多风向;风速度的大小、起沙风的合成方向;地面起伏程度;地面组成物质的粗细与多少;地面的水分与植被分布状况等。

风积地貌的基本类型是沙丘。沙丘的主要类型有新月形沙丘、新月形沙丘链、复合新月形沙丘和沙丘链、抛物线沙丘、纵向沙垄、新月型沙垄、复合型纵向沙垄、金字塔沙丘、蜂窝状沙丘、沙地等。

6、风蚀地貌 wind-erosion landform  风力吹蚀、磨蚀地表物质所形成的地表形态。风蚀地貌的主要类型有:①风蚀石窝。陡峭的迎风岩壁上风蚀形成的圆形或不规则椭圆形的小洞穴和凹坑。大的石窝称为风蚀壁龛。②风蚀蘑菇。孤立突起的岩石经风蚀作用而成的蘑菇状岩体,又称石蘑菇、风蘑菇。③雅丹地形。河湖相土状堆积物地区发育的风蚀土墩和风蚀凹地相间的地貌形态。雅丹是中国维吾尔语,意为陡峭的土丘,因中国新疆孔雀河下游雅丹地区发育最为典型而命名。其发育过程是:挟沙气流磨蚀地面,地面出现风蚀沟槽。磨蚀作用进一步发展,沟槽扩展为风蚀洼地;洼地之间的地面相对高起,成为风蚀土墩。④风蚀城堡。水平岩层经风蚀形成的城堡式山丘,又称为风城。多见于岩性软硬不一(如砂岩与泥岩互层)的地层,中国新疆东部十三间房一带和三堡、哈密一线以南的第三纪地层形成了许多风城。⑤风蚀垅岗。软硬互层的岩层中经风蚀形成的垅岗状细长形态。一般发育在泥岩、粉砂岩和砂岩地区。⑥风蚀谷。风蚀加宽加深冲沟所成的谷地。谷无一定的形状。风蚀谷不断扩大,原始地不断缩小,最后仅残留下一些孤立的小丘,即风蚀残丘。⑦风蚀洼地。松散物质组成的地面经风蚀所形成椭圆形的成排分布的洼地。较深的风蚀洼地如以后有地下水溢出或存储雨水即可成为干燥区的湖泊,如中国呼伦贝尔沙地中的乌兰湖等。7、河流地貌 fluvial landforms

河流作用于地球表面,经侵蚀、搬运和堆积过程所形成的各种侵蚀、堆积地貌的总称。

河流作用是地球表面最经常、最活跃的地貌作用,它贯穿于河流地貌的全过程。无论什么样的河流均有侵蚀、搬运和堆积作用,并形成形态各异的地貌类型。

河流一般可分为上游、中游与下游 3 个部分。由上游向下游侵蚀能力减弱,堆积作用逐渐增强。河流根据平面形态、河型动态和分布区域的不同,有不同的类型。依平面形态可分为顺直型、弯曲型、分汊型和游荡型;按河型动态主要分为相对稳定和游荡型两类。山区与平原的河流地貌各自有着不同的发育演化规律与特点。山区河流谷地多呈V或U形,纵坡降较大,谷底与谷坡间无明显界限,河岸与河底常有基岩出露,多为顺直河型;平原河流的河谷中多厚层冲积物,有完好宽平的河漫滩,河谷横断面为宽U或W形,河床纵剖面较平缓,常为一光滑曲线,比降较小,多为弯曲、分汊与游荡河型。

地貌类型中包括侵蚀与堆积地貌两类,前者有:侵蚀河床、侵蚀阶地、谷地、谷坡;后者含:河漫滩、堆积阶地、冲积平原、河口三角洲等。河流阶地是河流地貌中重要的地貌类型,可以分为:侵蚀阶地、堆积阶地(分上叠与内叠阶地)、基座阶地和埋藏阶地。对河流阶地的类型及其河谷的结构的研究,可以分析河流地貌的过去,了解现在,预测河流发育的未来。

8、冰川地貌 (glacial landform)

由冰川的侵蚀和堆积作用形成的地表形态。地球陆地表面有11%的面积为现代冰川覆盖,主要分布在极地、中低纬的高山和高原地区。第四纪冰期,欧、亚、北美的大陆冰盖连绵分布,曾波及比今日更为宽广的地域,给地表留下了大量冰川遗迹。

冰川是准塑性体,冰川的运动包含内部的运动和底部的滑动两部分,是进行侵蚀、搬运、堆积并塑造各种冰川地貌的动力。但它不是塑造冰川地貌的唯一动力,是与寒冻、雪蚀、雪崩、流水等各种营力共同作用,才形成了冰川地区的地貌景观。

冰川地貌可分为冰川侵蚀地貌和冰川堆积地貌。冰川侵蚀地貌是冰川冰中含有不等量的碎屑岩块,在运动过程中对谷底、谷坡的岩石进行压碎、磨蚀、拔蚀等作用,形成一系列冰蚀地貌形态,如形成冰川擦痕、磨光面、羊背石、冰斗、角峰、槽谷、峡湾、岩盆等。冰川堆积地貌是冰川运动中或者消退后的冰碛物堆积形成的地貌,如终碛垄、侧碛垄、冰碛丘陵、槽碛、鼓丘、蛇形丘、冰砾阜、冰水外冲平原和冰水阶地等。

冰碛地貌冰碛物堆积的各种地形总称冰碛地貌。它是研究古冰川和恢复古地理环境的重要依据。主要的冰碛地貌有冰碛丘陵、侧碛堤、终碛堤、鼓丘等。冰碛丘陵是冰川消融后,原来的表碛、内碛、中碛都沉落到底碛之上,合称基碛。是大陆冰川地区分布最广的冰碛,多成片分布,低洼处沉积较厚,高地很薄,呈波状起伏,相对高度数十米到数百米,洼地往往积水成湖,又称冰碛湖。侧碛堤是由侧碛堆积而成的,侧碛是冰舌两旁表碛不断由冰面滚落到冰川与山坡之间堆积起来的,有一部分则是山坡上的碎屑滚落到冰川边缘堆积而成的。冰川退缩后,在原山岳冰川两侧形成条状高地、即侧碛堤。终碛堤由终碛堆积而成。终碛是冰舌末端较长时期停留在同一位置,即冰川活动处于平衡状态时逐渐堆积起来的。多呈半环状。大陆冰川的终碛堤比较低,高约30—50米,但可长达几百公里,弧形曲率小,山岳冰川的终碛堤比较高,可达数百米,但长度较小。鼓丘是一种主要由冰碛物组成的流线形丘陵,通常高数十米、长数百米长轴与冰流方向平行,迎冰面陡而背冰面缓。

9、冰缘地貌 (periglacial landform)

由寒冻风化和冻融作用形成的地表形态。冰缘原意为冰川边缘地区,今一般指无冰川覆盖的气候严寒地区,范围相当于冻土分布区,部分季节冻土区也发育冰缘地貌。因而冰缘地貌又称冻土地貌。地表由于气温的年、日变化及相态变化所产生的一系列冻结和融化过程称冰缘作用。主要有冻胀作用、热融蠕流作用、热融作用、雪蚀作用、风力作用。冰缘作用形成的主要地貌类型有:石海、石河,多边形土和石环,冰丘和冰锥,热融地貌、雪蚀洼地。

冰川地貌组合有一定的分布规律,从冰川中心到外围由侵蚀地貌过渡到堆积地貌。山岳冰川地貌按海拔高度可分为:雪线以上为冰斗、角峰、刃脊分布的冰川冰缘作用带;雪线以下至终碛垄为冰川侵蚀- 堆积地貌交错带;最下部为终碛垄、冰川槽谷和冰水平原地带。

10、湖泊地貌 lake landform

由湖水作用(包括湖浪侵蚀、搬运和堆积作用)而形成的各种地表形态。湖浪是风力在湖泊表面引起水质点振动的现象。湖浪可以改造河流携带的、湖岸边坡被剥蚀下来的物质,在岸边形成湖泊滨岸地貌。湖浪冲击边岸,形成的激浪流拍击湖岸,形成了以侵蚀作用为主的湖蚀地貌,如湖蚀崖、湖蚀穴、湖蚀阶地等。湖积地貌有:湖积阶地、湖积平原、湖积沙坝等。入湖河流所携带的物质,在湖口地区可形成湖滨三角洲。由于风、气压、山崩、滑坡、地震等可以引起湖水位围绕一定位置发生有节奏垂直升降变化的定振波,从而形成水下崩塌、滑坡、浊流谷地、浊流扇等。当湖泊不断填充淤塞,湖水变浅,逐渐向沼泽方向演化形成沼泽。

11、构造地貌 structural landform

由地质构造作用形成的地貌。包括地质时期的构造和新第三纪以来形成的新构造。构造地貌的主要类型有:板块构造地貌、断层构造地貌、褶曲构造地貌、火山构造地貌、熔岩构造地貌和岩石构造地貌。地质时期形成的各种构造受外力侵蚀作用后形成的地貌。如背斜山、背斜谷;向斜山、向斜谷;断层崖、断层线崖等。由新构造运动形成的褶曲、断层等遗迹,称为新构造。新构造运动可以分为垂直运动和水平运动。地壳垂直运动形成的地貌,如上升的山地、丘陵、台地;下降的平原、盆地;间歇上升的阶地等。大范围的地壳水平运动使地壳产生挤压或拉张,可以形成大规模的大陆褶皱山系高原、大陆裂谷、断陷盆地;大陆边缘的岛弧、海沟、大陆波;洋底中脊、火山等地貌类型。

12、热融地貌 thermokarst landform

地下冰受热融作用形成的地形。又称热喀斯特地貌。热融作用是冻土中的冰融化后土体发生收缩、沉陷的过程。热融地貌可分为2类:①热融沉陷,主要发生在平坦地面,形成沉陷漏斗、洼地、沉陷盆地,积水后成为热融湖。多发育于平原或高原地区。②热融滑塌,多在<16°的缓坡上发育。有新月、长条、围椅、枝*等平面形态。有明显的季节性活动周期。中国大兴安岭北、祁连山东的热融滑塌每年始于春季,夏季达到高峰,秋季逐渐停止。

13、人为地貌 artificial landform

人的作用在地球表面塑造的地貌体的总称。又称人工地貌。人类对地球表面地貌的作用是全面的,既有建设性也有破坏性;既有直接改变地貌过程和地貌类型,也有通过人类各种社会的、生产的、科学的实践活动间接对地貌的改变。随着人类社会经济的发展,对地球表面地貌的作用也日益增强,由此引起的对人类生存环境的反馈和影响也更频繁,这已引起世界各国的关注。例如由于工业革命,城市人口的高度密集等增强了温室效应、全球气候的变暖和海面的上升,危及到人类的生产和生活。

人为地貌可以分为4个方面:①人类活动直接对地表的改造所形成的地貌。它可以有建设性的,如挖渠引水、平坡修田;也可以有破坏性的,如边坡堆放矿渣引起人为崩塌与滑坡。②人类通过农业生产利用与改造土地,促进农业区域各种(优劣)地貌系统的形成,如乱开垦土地引起严重的水土流失,而园林田网化则可减轻沙漠化。③人类通过发展城市,建立新的城市地貌系统。④人类通过大量的工程、技术活动改变了地貌的过程和类型。如大坝的建设改变了河流的侵蚀、搬运、堆积过程,过度的地下水的开采则引起地面下沉等。

14、重力地貌 gravitational landform

坡地上的岩体或土体在自身重力的作用下,发生位移所形成的地表形态。由于坡地重力所移动的物质多为块体形式,故又将这种移动称为块体运动。按运动方式分为:崩落、滑动、蠕动3类。形成的重力地貌类型有:①崩塌,又可分为山崩、塌岸和散落而形成的不同形式的崩塌地貌。②滑坡。③蠕动土屑。④土溜,又分为冻融土溜、热带土溜。有时也将山地沟谷中的泥石流列入重力地貌。实际上,它是重力地貌与流水地貌之间的过渡性地貌类型。

地表风化松动的岩块和碎屑物,主要在重力作用下,通过块体运动过程而产生的各种地貌现象的总称。其过程分两类,一是突发性过程,时常造成灾害;一是非灾变性缓慢过程。产生的地貌现象是:上部山坡物质不断被迁移,使山坡逐渐后退;山麓就近接受缺乏分选的碎屑堆积,减缓坡度;整体山坡形态随二者而不断变化。重力地貌类型分为侵蚀类型和堆积类型,前者以陡崖为主;后者主要有倒石堆、石流坡(岩屑坡)、滑坡台阶、滑坡鼓丘、泥石流扇、泥流阶地和石冰川等。原因包括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自然因素指各种风化作用生成松散的风化层和岩石风化裂隙,岩体结构面发育程度与产状,地形形态,水活动浸润作用降低岩土强度与休止角,侵蚀、潜蚀与溶蚀作用产生临空面而增加岩土剪力、震动等。它们随各地自然条件变化而不同,故重力地貌有一定的区域性。人为因素指各种经济活动破坏斜坡自然稳定态。重力地貌普遍存在,甚至存在于海底。因其具有一定的环境效应,包括突发性灾害地貌过程和地表沙石化,故受到人们的重视。因重力地貌的发生存在变形时间效应,故具有可预测性。中国成功地预报了1985年6月12日湖北秭归新滩大滑坡。

15、黄土地貌 loess landform

发育在黄土地层中的地形。黄土是第四纪陆相黄色粉砂质土状堆积物,占陆地面积的1/10 。典型的黄土地貌有以下特征:①沟谷纵横、地面破碎。中国黄土高原沟谷密度达3000~5000米/平方千米,最大10000米/平方千米。沟谷下切深度为50~100米。沟谷面积占流域面积的30%~50%,有的达60%以上。地面坡度>15°的约占黄土面积的60%~70%,<10°的不超过10%。②侵蚀方式独特、过程迅速。侵蚀营力有水、风、重力和人为作用。作用方式有面状侵蚀、沟蚀、潜蚀、泥流、块体运动和挖掘、运移土体,其中潜蚀作用可造成陷穴、盲沟、天然桥、土柱、碟形洼地等“假喀斯特”地貌。黄土抗蚀力极低,侵蚀速率为1~5厘米/年,个别沟头可达30~40米/年,甚至一次暴雨冲刷成一条数百米长的侵蚀沟。③沟道流域内有多级地面。各流域的最高分水岭为第一级;降低60~80米为第二级;再降低40~60米为第三级。一般第一级地形面的黄土地层层序较完整;第二级地形面离石黄土上部地层较薄,以致消失;第三级地形面多只有马兰黄土堆积。第二、三级地形面分别构成谷地,第三级地形面以下为现代河谷。沟道流域黄土地貌层状结构是黄土地貌发育历史过程的记录。

黄土地貌类型主要有:①黄土沟间地。包括黄土塬、梁、峁、墹地、坪地、洑地等。顶面平坦宽阔的黄土高地称塬。长条状的黄土丘陵为梁。沟谷分割的穹状黄土丘为峁。老沟谷(距今约10万年形成)中由黄土堆积成的平坦谷地称黄土墹。为沟谷分割后的平地称黄土坪。沿沟呈条状分布的破墹地称地(有的称壕地)。②黄土沟谷。有细沟、浅沟、切沟、悬沟、冲沟、坳沟(干沟)、河沟等。③黄土潜蚀地貌。地表水下渗对黄土进行潜蚀,使土粒流失(包括机械与化学作用),引起地面崩塌,形成黄土碟、黄土陷穴(有漏斗状、竖井状、串珠状)、黄土桥、黄土柱等。

黄土地貌是黄土堆积过程中遭受强烈侵蚀的产物。有纯自然过程的侵蚀(即古代侵蚀)和人为因素参与的侵蚀(称现代侵蚀)。如何减少侵蚀,充分利用黄土土地资源,改造黄土地貌是十分重要的任务。目前的主要办法是:控制水土流失;因地制宜地利用与改造;始终注意保持黄土地区生态系统的平衡。

16、雅丹地貌

中国内陆荒漠里,有一种奇特的地理景观,它是一列列断断续续延伸的长条形土墩与凹地沟槽间隔分布的地貌组合,被称为雅丹地貌。上世纪初中外学者进行罗布泊联合考察时,在罗布泊西北部的古楼兰附近,发现这种奇特的地貌,并根据维族人对此的称呼来命名,再译回中文就成了“雅丹”。

雅丹在世界上许多的干旱区都可以找到,在中国也并不仅限于新疆。从青海的鱼卡向西通往南疆的公路沿途非常荒凉,在南八仙到一里平公路道班之间都可以看到“雅丹”,是西北内陆的最大一片“雅丹”分布区;但新疆的雅丹地形分布最多,除了罗布泊和古楼兰一带的雅丹外,克拉玛依的“魔鬼城”、奇台的“风城”等也都是典型的雅丹地貌。

雅丹的形成有两个关键因素。一是发育这种地貌的地质基础,即湖相沉积地层;二是外力侵蚀,即荒漠中强大的定向风的吹蚀和流水的侵蚀。

干旱区的湖泊,在形成历史中往往包括反反复复的水进水退,因而发育了上下叠加的泥岩层和沙土层。风和流水可以带走疏松的沙土层,对坚硬的泥岩层和石膏胶结层却作用有限。不过致密的泥岩层也并非坚不可摧,荒漠区变化剧烈的温差产生的胀缩效应将导致泥岩层最终发生崩裂,暴露出来的沙土层被风和流水带走,演变为凹槽状;依然有泥岩层覆盖的部分相对稳固,形成或大或小的长条形土墩,雅丹地貌的形态逐渐凸现出来。

形成雅丹的外力因素,一般认为是强大的盛行风在起主导作用,但这并不是单一的主导因素。比如在阿奇克谷地东段的三陇沙雅丹,其走向是南偏东,与盛行的西北风向垂直,而与山地洪水流的方向一致,这就说明在这一片雅丹中,洪水起了主导作用;另外有的雅丹,是风和流水共同作用形成的,比如龙城雅丹。

推荐关注防失联纯地理知识公众号——谭老师讲地理

注:本文由谭老师地理工作室综合自各地理公众号等,一并致谢!若引用不当可以随时文末留言联系注明来源或删除,欢迎大家标注来源转载、文末点击分享、收藏、点赞、在看就是我们更新的动力!点击阅读原文,获取更多产品。期待同学们每天在已阅文章下方留言“打卡”。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阅读下一篇/ 返回网易首页 下载网易新闻客户端


【本文地址】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CopyRight 2018-2019 办公设备维修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502275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