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看名家|文坛奇人冯骥才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冯骥才生平简介 编辑看名家|文坛奇人冯骥才

编辑看名家|文坛奇人冯骥才

2023-08-23 18:14|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甬派君有话说

倡导阅读生活,致敬名家大师。

四月中旬起,甬派文艺频道推出“编辑看名家”栏目,特邀原《中国文学》执行主编、资深文学编辑钟振奋女士主持,讲述她多年来与中外名作家们合作带来的精彩故事,再现名作背后大师们的风采。

2016年4月,冯骥才在冯骥才祖居博物馆开馆现场致辞。(陈结生 摄)

冯骥才有“三高”:个高,才高,名高。

首先是个高,1.92的身高,走到哪儿都会有“鹤立鸡群”之感,在平均身高偏矮的文学界,冯骥才是“海拔最高”的作家,每次出国访问都给中国作家“争足了面子”。

其次是才高。冯骥才是个有名的多面手。小说写得出色自不待言,他的中篇、短篇、小小说、散文屡获国家级大奖;他的绘画作品被视为“现代文人画的代表”,曾在国内外举办过十多次画展,不少画作已被国内外博物馆及私人收藏;他的书法别具一格,属于“不拘法矩”的抒写心灵之作。这样的才具在当代作家中是不多见的。

第三是名高。冯先生的鼎鼎大名固然与他所怀有的骐骥之才密切相关,但我觉得还有一个因素也不容忽视,那就是他所具有的古道热肠、以天下为己任的家国情怀。20多年来他在抢救、保护民间文化遗产方面厥功至伟,被称为“传统村落保护第一人”。2018年,冯骥才获誉“中国文联终身成就民间文艺家”,可谓众望所归。

神奇“三级跳”

冯骥才先生的作家之路并非一帆风顺。他是经历了体坛、画坛、文坛的“三级跳”后才安定下来专心从事文学创作的。

1942年2月,冯骥才出生于天津一个殷实的家庭,从7岁开始师从名家习画,潜心学习北宋院体派画家笔法,打下了扎实的美术功底。一心想当画家的他在高中毕业后报考了中央美术学院。他的初试顺利通过,但因家庭出身问题最后没有被录取。这也是他人生经历中遭受的第一次打击。

因为曾经担任过学校篮球队队长,高考失利后他的朋友建议他去打篮球,把他推荐给了篮球教练。他的机敏的反应被教练看中,于是顺利地进入了中国甲级前三名的天津市队,打中锋。一年多后因为在一次投篮时胸骨、腕骨骨折,冯骥才被迫退出了篮球队,他的运动生涯也因此提前结束。

离开了体育赛场,冯骥才回到了自己最初的爱好——绘画,在书画社从事古画临摹。他曾花一年多时间悉心临摹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也曾为生计所迫干过业务推销员、塑料印刷工等工作。1962年,他开始在报刊上发表画作和美术理论文章。1974年冯骥才调入天津工艺美术工人大学,教授中国画和美术史。

70年代末,受时代责任感所驱使,冯骥才暂时与绘画分手,成为第一批“伤痕文学”作家。他在“文革”期间曾秘密写了100多万字,只是想用文字记录那个时代,从没想过发表。因为怕被人发现,他曾把写好的稿子塞在院子的砖块下面、楼板缝里,甚至把稿纸卷成卷儿塞进自行车的横梁里,后来还是感到不安,终于把它们撕碎、烧毁了。写了毁,毁了再写,这样反复的写作训练也为他走上文坛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文革”结束后他的文学才华便喷薄而出,1979年,《铺花的歧路》《啊!》《雕花烟斗》等作品一经发表便引起了文坛高度关注,他本人也于同年调入天津文艺创作评论室,成了一名专业作家。

在从事文学创作的同时,冯骥才并没有放弃画画的爱好。他把绘画视为一种心灵方式,是片段静止的文学。他有两间工作室:一间书房,一间画室,屋门对开。书房和画室桌子上,随时备着稿纸和画纸,那是专门“迎候”他文思泉涌、画兴勃发的时刻的。他自己曾经描述过灵感喷涌时的情形:

“不觉间,画兴随风而至,散锋大笔,连墨带水,夹裹着花青赭石,一并奔突纸上。立扫数笔,万山峥嵘;横抹一片,云烟弥漫……于是我满心涌动的豪气,俱在画中了。”

有了这样两支可供自由挥洒的“凌云健笔”,也就不难理解为什么冯骥才的诗文中常有极强的画面感,而他的画作则深具独特的文学意蕴了。

把岁月变成诗篇、变成画卷,这也是冯先生所做的留驻时光最好的方式。

俗世写传奇

作为一名文学编辑,最快乐的事莫过于读到优秀的作品并与读者们分享了。在作家们的创作处于井喷状态的八十年代,面对随时都会“冒”出来的佳作,编辑们的情绪也常常处于兴奋状态。迅速作推荐,尽快翻译出版,让海外读者了解中国当代作家的最新作品,便是我们英、法文版《中国文学》编辑们的目标。那一时期的状态可以用“工作着是美丽的”来形容。

张洁的《爱,是不能忘记的》、谌容的《人到中年》、古华的《芙蓉镇》等在当时产生过重大社会影响的作品,都是通过《中国文学》这个唯一的对外窗口走向世界的,冯骥才自然也不例外。他的英、法文版小说集《神鞭》,英汉对照版《冯骥才小说选》都是由我社推出的。冯先生一直很支持我们的工作,当我们多次为各种选本向他征询授权意见时,他都是“慨然允诺”。他的“伤痕题材”和“文化反思”作品深受国外读者的欢迎。其中他的短篇小说代表作《高女人和她的矮丈夫》的英译版本还被美国出版的《国际短篇小说选》转载。

1994年,他的“市井人物”小说系列推出,标志着他的创作已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冯先生用白描的手法、精妙的构思,把清末民初这一特殊历史时期发生在天津卫的传奇人物形象刻画得栩栩如生,写出了独特的“天津劲儿”、精气神,令人拍案称奇。当时我一共选了七篇刊登在我们新创办的《中国文学》中文版杂志上,冯骥才先生收到刊物后很高兴,特意给我寄来了一张明信片表示感谢。因为喜欢冯先生的字,便一直珍藏至今(晓钟为我当时用的笔名)。

图为冯先生寄给作者的一张明信片。图片由作者提供

这一系列的传奇人物冯先生共写了54篇,后来以《俗世奇人》为题出版,冯先生也由此达成了“把天津人留在纸上”的心愿。此书获得了2018年全国短篇小说的最高奖项——鲁迅文学奖。

到目前为止,冯骥才已经创作了上千万字的作品,出版的作品集就有200多个版本,摞起来的话早已超出冯先生的个头,已经不是我们常说的“著作等身”一词所能涵盖的了。

能够做到高产与优质二者兼具是不容易的。冯骥才所创作的《珍珠鸟》《挑山工》《刷子李》《花脸》《泥人张》等小说、散文,能以数十篇的规模进入全国各地的中、小学课本,成为文学经典,被亿万青少年诵读,堪称文坛的一则小小传奇。

妙语解难题

冯骥才是个才华横溢的艺术家,在作品中他滔滔不绝,妙笔生花,而在作品之外,他那风趣幽默的口才,同样给大家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在一次作品签售活动时,有读者拿着一本《鲁迅小说选》来请他签名,工作人员觉得不符合规定想阻止,但待人一向宽厚的冯先生不忍心拒绝,他笑着接过,在扉页上写道:“我也喜欢读鲁迅的小说。”既巧妙地化解了矛盾,又满足了读者的愿望。

冯骥才祖居博物馆陈列的书。(大漠 摄)

上个世纪八十年代末冯先生出访法国,在一次欢迎宴会上,外国记者接二连三地向他提问。其中有一位记者别有用心地问道:“贵国改革开放,学习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东西,你们不担心变成资本主义吗?”冯骥才反应很机敏,他微笑着回答说:“不!人吃了猪肉不会变成猪,吃了牛肉不会变成牛,吃了羊肉不会变成羊……”他的机智回答博得了在场所有人的喝彩。

2010年他以开明画院院长的身份访问台湾,在与台湾书画家座谈时,他谈到自己的图书在台湾被盗版的情况,语调中充满了幽默:

“其实,我在80年代就已经‘来’台湾了。不是我本人,是我的小说。我和台湾作家一起参加聂华苓的爱荷华国际写作计划,送了自己的小说给他。不久,有人告诉我,在台湾已经见到‘盗版’了。恰如那个年代两岸间‘执着’的文化交流。”

冯骥才展示由全国政协委员、著名美术家韩美林题写的馆名。(陈结生 摄)

有一次他到美国访问,一位美国朋友带着儿子去看他,儿子比较调皮,爬到他的床上,一刻不停地在上面蹦跳。如果直接说让他停止,可能会让这对父子尴尬,冯骥才想了一会儿,幽默地说:“请你儿子回到地球上来吧!”朋友听了,当即会意:“好,我和他商量商量。”这就是冯骥才,在谈笑间便解决了难题。

慈城牵乡情

“有故土,才记得住乡愁。”这是冯骥才常说的一句话。

令冯骥才先生梦牵魂绕的故土在宁波的慈城——他的祖祖辈辈生活的地方。

慈城的冯氏为当地的名门望族,有着1700余年的历史。始迁祖为冯冕(东汉开国名将、“大树将军”冯异的六世孙),汉末时他从北方南下担任句章县令,因战乱无法返回,便在慈城定居。冯氏家族从唐代开始振兴,到了清末共计出过56位进士,文脉之昌盛由此可见。

冯骥才祖居博物馆。(大漠 摄)

冯骥才的祖父与父亲都是在慈城出生、长大,后来因到北方做生意才离开家乡定居天津的。因此冯骥才在回乡时曾动情地说:

“我的生命基因都来自这片土地,我对这片土地始终怀着莫名的执着和情意。”

1991年冯骥才写过一篇短文《乡魂》寄托自己的思乡之情,也曾写诗表达这份深深的牵挂:“乡情是何物,萦萦绕我心。愈远牵愈紧,深藏自温馨。”正是怀着这样一份浓烈的乡情,1992年冯骥才来到宁波办了一场“敬乡画展”。在画展的邀请函上,他骄傲地写下了“慈城人冯骥才”这几个字。

他笑称:“一般人开画展,是在家里画了拿到外边展示,我是在外边画了拿到家里来展示!”

冯骥才祖居博物馆。(大漠 摄)

正是由于在宁波的一次义举,开启了冯骥才保护民间文化遗产的征程。

在办画展时,冯骥才听陪同他参观的宁波市文联的同志说,政府部门打算将贺秘监祠改造后移交给文联,修缮费用大约为20万元,但文联一时拿不出这笔资金。爱文化深切的他立即与夫人顾同昭商量,决定在展品中挑选出最好的几幅画义卖,筹措20万元用作重修费用。

其中有一幅题为《老夫老妻》的画比较特殊,它的主题缘自冯骥才和夫人几十年相濡以沫的感情经历,描绘的是一对鸟儿在风雪中相依相偎的情形,可谓寄意遥深。为了挽救文物把这样的心血之作捐出,完全属于“割爱”之举了。

择一城终老,遇一人白首。冯先生的深情令人动容,他与夫人急公好义的慷慨之举更是令人感佩。

冯骥才及其好友在祖居合影。(陈结生 摄)

作者简介

钟振奋,浙江鄞县人,毕业于北京大学中文系。曾任《中国文学》(双语版)执行主编。新世界出版社编审。所编辑的图书曾获鲁迅文学奖、优秀外宣图书奖等。曾获中央国家机关青年优秀论文奖等奖项,部分作品被《散文选刊》《读者》《青年文摘》等刊物转载并在北京文艺台播出。译著有长篇小说《星游人》(杰克·伦敦著)等。

一审、二审:龚红雅 三审:汤丹文 终审:王存政



【本文地址】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CopyRight 2018-2019 办公设备维修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502275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