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至《十四行诗》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冯志十四行集的文学感悟八百字 冯至《十四行诗》

冯至《十四行诗》

2024-07-11 12:48|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冯至《十四行诗》

背景:

1941年冬天,冯至创作十四行诗,它把作者的主观生活体验升华为客观的理性,理性中又蕴含着身后的感情。冯至接受过擅长哲理思辨的里尔克和歌德等德国文学家和思想家的熏陶,诗歌的神灵又厚爱孤独,《十四行诗》创作时期,正是冯至现实生存中孤独体验最为深刻的时期,因此,他的《十四行诗》特别突出本源的孤独感,一种耀眼的精神性。它不是里尔克的神秘或纯粹的形而上学的理性思考,而是富有中国本土主义特征的孤独,一种骄傲的展示。

冯至是个沉稳的人,他的诗也很沉稳,情诗很受新月派的影响,风格清丽,他最好的作品是20多首十四行。十四行诗,中国人写过不少,其中大多数是新月派诗人写的。当时,打倒旧体诗后,新月派提出新格律诗,十四行诗就是直接从西方拿来的格律。最早的十四行好像是闻一多写的。写得好的,除了新月派一干诗人外,就是梁宗岱,再就是冯至。冯至后出,但青出于蓝而胜于蓝,那二十多首十四行,或咏物,或咏人,几乎没有情诗,显得大气,非同一般。

《十四行集》不仅代表了冯至诗歌创作的新成就,也代表着十四行体在当时中国的最高水平,是中国十四行诗成熟的标志。主要特色有:1、内容上,诗人关注国家、人民和人类,乃至宇宙的根本问题;2、风格上,表现出对诗情哲理化的追求,能从敏锐的感觉出发,注重从细节着眼捕捉诗意,在日常的境界里体味出精微的哲理。3、艺术上,善于进行艺术的节制,内敛有度,不漏锋芒;4、诗体上,利用十四行诗结构的特点,保持语调的自然,堪称十四行诗中国化的成功实践。

诗歌品评:

《十四行集》之十六

我们走过的城市,山川都化成了我们的生命。/

哪条路,哪条水,没有关连,哪阵风,哪片云,没有呼应。/

我们的生长,我们的忧愁是某某山坡的一种松鼠,是某某城上的一片浓雾。

(后者是前者的解释,路、水、风、云之所以有关联有呼应,是由于那儿有着我们的生长,我们的忧愁,充斥着人生经验,万物都是我们经验的投射。)

我们随着风吹、随着水流,化成平原上交错的蹊径,化成蹊径上行人的生命。/

我们并立在高高的山巅化身为一望无边的远景,化成面前的广漠的平原,化成平原上交错的蹊径。

(此处首尾呼应,皆采用排比的修辞手法,既然我们从小到大的人生经验和经历散步在大自然的每处,那么我们整个的精神不就等于这世界的每处,四处皆然。)

具体解析:

第一首

“在漫长的岁月里忽然有

彗星的出现,狂风乍起

从此迷彩的宁静如玻璃粉碎”

世界裸露出原色的混沌

又一个七六年:婴儿一下子变得苍老

动物惶惶然奔走相告——

终于在祈祷中见到了神

唯有使人震惊地发现

人像昆虫或者昆虫像人

竞相以生命兑换一次性升华

匆匆穿过摸得着的刹那

逃向了摸不着的永恒

这一节的关键词是“生命”。将过去的悲欢封存起来,或让他们成为一个履历的纪念,而诗人清醒地看到当下人们的生命正要或正在承受宇宙人生前所未有的巨变,世界呈现出混沌感、衰老感、不定感、蜕变感等。在这巨变的时代里出现了人性的异化。善恶只是一种历史范畴,善恶标准是随历史阶段要求而确立的,人性比善恶更为本初,他几乎是潜意识本能里一种与理性相对的充溢着潜意识的东西。“人像昆虫或者昆虫像人”,卡夫卡笔下的《变形记》揭示人类过几千年的奋斗,并没有是自己从动物中升华出来,人们所创造的升华条件反过来成为束缚人自身的绳索。诗人潜意识中的不安全感和人类忧患意识,凝缩到具体鲜明而又呈现切割型意象的暗示里,这是每一个有良知的种族意识的清醒。

第二首

“歌声从音乐的身上脱落,

归终剩下了音乐的身驱

化作一脉的青山默默。”

那么,迄今瑟缩在

悠远而残破的梦网里的

故乡不知名的黄土坡

也是音乐,也是一只沙哑的小唢呐?

想当年尘埃蔽天,人声鼎沸

忧郁的歌者一路吹着

吹出了无声亦无色的寂寞……

记得吗?你——你枉然追求

赤裸音乐的音乐家?

没人在一生中都离不开同一块“土地”——人类共同生存之所——故乡。海德格尔说过:诗人的天职就是返乡。接近故乡就是接近万乐之源。唯有这样的人方可还乡:他早已而且许久以来一直在他乡流浪,备尝漫游的艰辛,现在又归根返本。因为他在异乡异地已经领悟到求索之物的本性,因而还乡时得到足够丰富的阅历,打破寻找的、流浪的恒久性,其办法是在于人对所求之物的本性的领悟,因为领悟到物之本性,也是接近了物之本源。

诗人的气质是忧郁的,诗歌也是寂寞的,对精神性的故乡有着宗教一样的情感。尽管时间和空间的距离,物我之间的距离日益缩短,但这不等于在时空、物我之间的精神距离的亲近;精神的无限性决定了寻找的无期无止,也决定了流浪的永恒。诗人寂寞地行走在探索世界本源的漫漫征途,“赤裸音乐”纯粹的东西是不存在的,对事物的极限,本真的追求是可期而不可求的。从此,生命故乡里的激情和号角,只是穿越岁月变成一种永恒的记忆。

第五首

“一个寂寞是一座岛

一座座都结成朋友”

真正的朋友并不相识

一辈子从没见过面

甚至不知对方的存在

但他们相亲相爱

在彼此生疏之中

在共同孤独之中

在相互渴慕之中

在自我扬弃之中

反过来又像一座岛屿

诗歌是使人们的交流纽带,诗人的灵魂因为诗意而具有天生的通融,然而又各自独立。杜甫的沉郁冷峻,鲁迅的孤独苍凉,歌德的高瞻远瞩,里尔克的深思玄远,都给诗人深远的影响。绿原感叹:里尔克的时刻“永生到放射着穿透时空的日益高远的光辉”。“你是变化着的形体。/永远寂寞地耸立于命运……”

古今中外的诗歌光芒照亮了他的整个生命,他敏锐地感悟到“诗无古今之分,亦无中外之分,都只是每人诗人独有的,在时间和空间上都不应重复的,会是包括其他是人在内的整个世界是指吃惊的那一点诗意而已”

第十五首

“什么是我们的实在?

从远方什么也带不来,

从面前什么也带不走。”

不想获得什么,没有人会给与

不想馈赠什么,没有人会领取

放弃了占有过的山山水水

我们满足于此时此地的自己

什么都有,唯一的遗憾是——

没有从没有产生的希望

于是把明天的粮食吃光

“实在”是什么?哲学意义上的实在是先于并独立于个体之外的一般或本质。就像真是而又无限的心灵世界,人们是以人类之身相伴随的、先于文明的标示,先于道德善恶存在的心灵之域。而今,我们无法找到生命的“实在”,弗洛姆说过,一切生命的本质在于维护和肯定自己的生存,我们画地为牢,将目光聚在“这一时刻”,即当下进行时,逐渐丧失信仰、没有希望和寄托,甚至透支人类世界维持生命的一切能量。诗人通过诗歌到处我们时代的诟病,刺痛情感的平庸。

第十六首

“我们的生长,我们的忧愁

是某某山坡的一棵松树

是某某城上的一片浓雾”

树下的行人走了把树抛弃了

树老了还在,荫凉的幅员大了些

树的记忆是深刻的

雾中的邂逅短暂,几乎随雾而散

雾散了还聚,能见度更小了

雾的盼望是长远的

世界上的万物都是关联着的,这像是中国诗歌的古老的神思移情说,神与物游,人类赋予自然书写对象以感觉、性情、顿悟、理性,自然记录着人类的情感。

“树”来自于我们民族原型的意象,树木枯荣引起了人们的心灵震动,凝聚着感伤和愉悦的感情模式,树木的悲欢也影响着人类情感的起伏。树木的审美意境指向生命的沉静,而不是生命的死灭,是逃离世俗之后直接获得解放,与大自然的生命律动契合无间,在沉静处吐露生命的辉光。

“花非花,雾非雾,夜半来,天明去。来时春梦几多时,去似朝云无觅处”,在人类的生命中总有一些倾诉如雾来去无踪。诗人的飘然洒脱尽显,生命中几多的暖意和柔情,在“记忆”、“盼望”里渴望,“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望相似”,沧海桑田,自然永远是情感的见证。情感的力量也如自然的天成那样悠远绵长。人性里有些东西像爱、真知会永远地承传下去。

第十八首

“我们常常度过一个亲密的夜

在一间生疏的房里……”

夜亲密得近乎残酷把人们

个个变得残疾:或者暗了

沉坠在深厚的黑暗;或者聋了

迷失在广漠的寂寥里;或者瘫痪

或者小儿麻痹或者老年痴呆症

在一间生疏的房间里……

夜又残酷得近乎仁慈为了缓解

不自觉的苦难它给人们梦一个

无尽的金矿让你们挖掘挖掘

即使一无所获仍然挖掘下去——

里面埋着比黄金更贵重的希望

在一间生疏的房间里……

夜,指向那个疯狂的年代,诗人文革时被单独拘禁,这段记忆在心灵上留下了永久的伤痕。难以磨灭的往事,专制的残酷,禁锢着折磨着人们的精神和肉体。最难以忍受的是对人性的戕害和践踏。“在一间生疏的房间里”,是一个人性隔绝的世界,是与真理隔绝的世界,所以“生疏”如异邦。黑夜是这个世界的唯一主宰,那种由外而内的转换的本身就是一种炼狱般的痛苦。

夜也是激发人深刻思考的时候,磨难往往让生命在痛苦中蜕变,诗人开始由对经验世界的描述专项超验世界的感悟,那“金矿”里,有生有死、有与无、瞬间与永恒、生命与灵魂等永恒的话题,他们开启身陷囹圄的人们的精神之窗,由此精神上的自由和希望才具有真正的生命意义。

第十九首

“一生里有几回春几回冬,

我们只感受时序的轮替

感受不到人间规定的年龄”

冬天过了又是冬天

——雪已是新雪;

春天过了又是春天

——可人还是旧人

是谁潇洒到重燃花烛

不信没有第二次青春

岂是岁月一去不回如逝水

才流连于季节的走马灯

自然事物感受时间的流逝,是以新更旧。人的一生在不断体验时间的同时,也在不断地离开时间。宇宙浩渺,时间无尾,会使人的心灵在重负下受伤。诗歌的奇妙正在与“对时间现实刻度”的不屑乃至废黜,诗歌中的时间是恒久的,它作用于我们的心灵、我们全部的生命。诗人告诉我们人生是有限的,而青春 和希望是无限的,我们每个人都应该期待着美丽的高贵的人性和人生。诗人为自己也为读者赢得了不断轮回的诗性时间,因为是诗歌的美丽,岁月的流逝才多少会令人心安。诗性时间的珍贵,道出了生命的欢乐乃在于“诗意的栖居”。

第二十一首

“铜炉在向往深山的矿苗

瓷壶在向往江边的陶泥”

向日葵在向往虫媒的粉粒

常春藤在向往气根的呼吸

一本日历在向往失落了的一分一秒

一封旧信在向往沉淀了的一声叹息

一集十四行在向往“奔向无穷的心意”

一部《浮士德》在向往儿时的一出傀儡戏

“向往”使物性回归成为唯一的欲求。物性,事物的恢弘质朴的本性,事物所蕴含着的存在的全部奥秘,进入诗人的心灵视野。“一集十四行在向往'奔向无穷的心意”这是本诗的中心意象,以诗解诗,说明十四行的思维方式,也是诗人自己的与时代搏斗的方式,以博大的胸怀,同情穷苦人和普通人;在艰苦的环境中,在黑暗的日子里,在险恶的危机前,向往光明,爱戴奋力前行,不消极悲观,不颓唐退缩,不怨天尤人,他希望人们小小的心田能装下一个大的宇宙。这是一种积极的、健康的、向上的氛围,无形中形成的精神资源。从而将生命引向高蹈轻扬的境界。“一部《浮士德》在向往儿时的一出傀儡戏”,诗人以诗歌为瞳孔解读世界,那一部伟大的诗剧也不过是像儿时的傀儡戏,一切的崇高的背后都是平凡。诗歌也如一场心灵的戏剧,通过有限题材的无限可能性,诗人一路走一路改正着并扩充着自己关于诗的固定观念。

第二十首

“不要觉得一切都已熟悉,

到死时抚摸自己的发肤

生了疑问:这是谁的身体?”

当真,这是谁的身体,天天

和它在一起,至少相对在

镜子里,竟从不认识

它就是自己?而今将永别了

呜呼有如影子“向黑暗里

彷徨于无地”。只剩下熟悉的

生疏和生疏的熟悉,才发现

怠慢了多少平凡的奇迹:悔不该

错过在晴朗的白昼与它合而为一

咦,角落里是谁在嘤嘤哭泣?

死亡是人类唯一的归宿,诗人对死亡的担当,既反映了对自身有限性的深刻清醒,有表现对超越有限性的自觉姿态。对待生命,曾在巨变和否定中显示过生命的优越。在悲剧和死亡的挑战中获得新生,这才是人的真实生命。“哭泣”是一种生命的回声,响彻在人类内心深处,不是来自于某一个,是人类对生命的怜惜。这种表现诗情时的“独语”,是一种“戏剧化”的效果,它构成了人生普遍意义的场景,它传达给我们的是一种真实的震撼,鼓舞人们能在“晴朗的白昼与它合二为一”的姿态才是生命中的完美的一瞬。

第二十七首

“但愿这些诗像一面风旗,

把住一些把不住的事体。”

空看了多少年的草黄叶红

到哪儿去找哪一面风旗?

远方的夜渐向黎明移近

扬臂奔去我只抓住自己的瘦影

远方的光横扫如彗星

逼视一下我便一阵震颤而昏迷……

我是诗人吗?也许是:

经过风旗传说的启示

惭愧我竟不是

“风旗”是诗的真谛,只有诗能从我们曾经的和可能的遗忘中,拯救出“风声”、“草黄叶红”;正是诗,把一切有形的和无形的事物——命名、赋形、安顿,从而成为“存在的家”,使人“诗意地栖居在大地上”,从一种可能性成为一种 不间断的事实。诗人以祈愿的方式寻找“风旗”,也是一切真正的诗人的心事“把住一些把不住的事体”,让不可见的成为可以看见的。

无论时代变迁,每个具体时代都需要神圣和尊严的尺度,抵御特定时代语境对诗歌的摧残和与生俱来的根本性的焦虑和恐惧,是每个诗人不得不考虑的问题。否则人的本真会被一些所谓的尘嚣所迷障。诗意的追寻是永远没有尽头的。而且它始终像彗星的灵光让人眩晕,那“扬臂奔去”的身影正是诗人傲然提供的一份诗意的“守护”的信心。

http://blog.sina.com.cn/s/blog_5d3c7b9d0100bhb1.html



【本文地址】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CopyRight 2018-2019 办公设备维修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502275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