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山之石】文革时期的绘画·户县农民画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农村墙画手绘画 【他山之石】文革时期的绘画·户县农民画

【他山之石】文革时期的绘画·户县农民画

2024-06-11 17:20|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户县农民画是在工农兵文艺运动中形成的一个引人注目的地域性绘画流派。它诞生于上世纪50年代末,发展于60-70年代,“文革”中因官方推崇而名声大噪,与泥塑《收租院》、油画《毛主席去安源》一起,成为当时美术创作的准“样板”。“文革”结束以后,曾一度陷入困境,80年代中期以后,借助“新潮美术”的大潮而复苏,世纪末在全国农民画展览中以崭新面貌与世人见面,再度引起国内外观众与美术史家的关注。对“文化大革命”期间的户县农民画,近30年来学术界褒贬不一。

T3《户县农民画》6-1·刘志德《老书记》

户县农民画家刘志德作品《老书记》原图

早期的户县农民画,是1958年“大跃进”的产物。当年政府鼓励村民边劳动边创作,积极开展社会主义文化运动。当时在户县,农民创作的积极性非常高,真可谓城乡户户五颜六色,村村落落壁画满墙,一街两行成了天然画廊,景象极为壮观。上世纪50年代到70年代的早期农民画,以反映农村面貌、农民生活为主,如著名的《公社鱼塘》《大队养鸡场》《喜开镰》等作品受当地民间艺术影响,户县农民画基本采用写实手法,画风淳朴生动。画面里的人物、动物、植物构图简洁饱满,想象大胆丰富,色彩以夸张的大红大绿为主,视觉效果强烈。在一幅名为《高原打井》的画作中,画面隐约露出一小片蓝天,刚刚冒出的水用绿色渲染,厚厚的沙土占据了大部分画面,真实反映了农民用水的艰难。《春锄》则展现出男女社员在绿色的田野上锄去禾间杂草的景象,洋溢着浓郁清新的生活气息。这些出自普通农民之手、以农村生活为题材并充满朴素美感的画作,一推出就受到美术界的关注。西安美院教授、著名美术理论家程征曾这样评价早期的户县农民画:它具有原始艺术的粗犷浪漫,民间艺术的朴拙自由,以及漫画的幽默夸张,充分体现了当时农民的朴素情感和愿望,具有很高的审美价值。

展开全文

T3《户县农民画》6-2·李克民《高原打井》

户县农民画家李克民作品《高原打井》局部

T3《户县农民画》6-3·李凤兰《春锄》

户县农民画家李凤兰作品《春锄》原画

T3《户县农民画》6-4·马振龙《科学种田》

户县农民画家马振龙作品《科学种田》原画

T3《户县农民画》6-5·周文德《林茂粮丰》

户县农民画家周文德作品《林茂粮丰》原画

T3《户县农民画》6-6·李顺孝《金山银海》

户县农民画家李顺孝作品《金山银海》原画

户县农民画源于民间,在陕西关中地区的剪纸、壁画、年画、刺绣等民间艺术基础上衍变,以朴实的绘画语言,详尽而生动地记录了农村生产劳动的壮观场面、热烈活泼的节庆场景和绚丽多彩的民风民俗。户县农民画地域特色鲜明,画面简洁而饱满,想象大胆丰富,风格浪漫稚拙,装饰意味强烈,古拙中流露天工。今天的户县农民画更加注重表情达意,农民画家们以自身生活体验和独特的艺术创造力,画出熟悉的生活,透出强烈的时代精神。

来源:方寸邮缘

编辑:中国青州农民画网(微信号:zgqznmhw)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本文地址】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CopyRight 2018-2019 办公设备维修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502275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