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范怎么写?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写规范字的内容怎么写 规范怎么写?

规范怎么写?

2024-07-16 13:42|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在电信发展过程中,形成了各式各样的规范和标准,这些规范有的名垂青史,有的成为笑柄。规范的编写过程有没有一定之规,大家在编写规范时有很多经验、教训和收获,不妨讨论讨论。运营商如何组织制订规范,我本人有一些经验和体会,先抛出个砖头出来供大家批判。

    规范的定位

    在网上有的网友搞投票,问哪家运营商的规范最好,马上就有人问,什么是好的规范。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我按照字面是这样理解的:规是规定,范是范本,所谓好的规范就好在有可操作性为基础,前瞻性为标准。

    规范的根本目的就是执行时标准统一,所以我觉得,评价规范的首要标准就是它的执行情况,如果系统最后的建设结果与规范大相径庭,就没有达到规定的作用。从 表面来看,这个问题是规划与执行力的关系问题,但实际上,规范编制的时候是否完整地考虑可行性的问题,是非常重要的。实际上,也确实有很多规范没有得到很 好的执行的原因是没有办法执行,而不是大家不想执行。所以说,评价规范的好坏首先应该看规范和最终系统的吻合程度,如果一个规范最终做出来,没有人能够实 现,那么它的价值当然可想而知了。规范和规划不同。规划是讲出来的,给演讲者很大的发挥空间,同一套PPT由不同的人讲,虽然大的方向不至于错,可理解、 内容等方面的差异会导致效果差别非常大。但是规范就不一样了,对于规范的理解必须做到统一。规范中没有定义的是给读者和实施者发挥的空间,但是如果定义了 的,就必须没有歧义。

    如果系统的建设能够和规范一致,规定的目的达到了,那么评价规范的好坏就取决于“范”了,或者说是否当得起“范”的评价。规范应具备的前瞻性是除了统一思 想之外规范的核心价值。应当说,每一份规范的编制都是凝聚了很多专家和业内人士的心血,是技术进步和思想发展的结晶,如果缺乏了前瞻性,不能为发展树立目 标和方向,起到引导的作用,那么这个规范最多只能称为达标,而难以成为未来建设的典范。

    在电信网的规划、设计和建设过程中,很多的规范是“翻译稿”,也就是以国外的标准和建议为主,翻译过来后,经过讨论,逐步形成国家标准、企业标准等。由于 业务支撑网的特殊性,很难在海外找到类似的标准和蓝本,尤其对于中国的运营商来说,业务支撑系统建设就更具难度。因此,在很多情况下,我们只能“独立自 主”地进行业务支撑系统的研发工作。

    写规范也是在完成一个项目,因此应该比照项目管理的方式,组织规范的编制工作。在规范编制初期,明确规范的目的和规范应用的范围是非常必要的。明确规范制 订的目的,就是要明确规范制订工作的时间进度和里程碑,制定规范需要的问题是什么,从而保障在既定的时间内,将所有的资源集中于解决最重要的问题上,避免 规范制订过程中人多嘴杂、主题涣散、言而无物、缺少中心的问题。进一步需要明确的是规范的应用范围以及计划的应用时间周期。系统的建设与升级是一个螺旋式 上升的不断进行不断完善永不停止的一个过程,因此明确定义规范的生命周期,能够让企业计划和财务部门配合IT部门的工作,制订相应的投资规划和资金准备计 划的重要依据,从而加强部门间沟通,减少部门摩擦,避免无米下炊的尴尬。这实际也是IT部门在企业其它强势部门心目中树立权威性的一个重要举措,也是进一 步缩小分歧、明晰主题、尽快得出具有可操作性的成果的必须。

    规范的定位有的时候是在组织规范编制之前,或是说资源到位之前就明确的,往往这样的规范编制的难度要小些;也有很多规范,在编制者到位之前并没有明确,这 就要求规范的组织者和编制者一起讨论规范的定位问题。尤其对于后一种情况,往往是在大型规范的编制过程中,大家最难处理的一个问题:领导只是提了大的框架 和战略目标,但是具体目标是什么呢?怎么理解规范的定位呢?这个时候,如果规范的组织者没有担负起应尽的义务,没有使团队的目标和领导的期望统一起来,那 么就容易出现规范定位不明确、思想不统一,或者定位发生变化的问题,规范的命运也就岌岌可危了。

    罗嗦了半天,总结一下,就是规范的定位非常重要,从宏观来讲,可操作性和前瞻性是规范的基本点;从微观来说,明确规范的目的和规范应用的范围是项目成败的基础。

    规范的制订

    1.学习

    规范编制的第一阶段是学习过程,首先要由组织者明确本次规范的定位和总体工作安排,然后组织大家投入到规范编制工作。大家充分利用条件,当然,组织者也有 义务创造条件让参与规范编写的同志通过学习提高技术和业务能力。学习的方式通常有两种:一是共享文档,就是提供一个共享服务器,要求大家将有关的资料、文 档放上去,供大家学习;另一种是组织交流,无论主讲者是原厂商还是集成商抑或运营商,大家的目的都是将自己的经验和研究成果向项目组宣讲,再通过交流加深 理解。这种学习的机会非常难得,虽然每次规范编写时前后台参与的人员很多,但往往是身在项目组的人员获益最大。

    2.讨论

    接下来的阶段是讨论,也是规范编写过程中最精彩的部分,很多经典的想法、思路和创意都是在这个阶段的碰撞中出现、形成和成熟的。但往往该阶段也是最难控 制,难度有多大?就像我们这个论坛的帖子,往往主题说的是一个意思,可说着说着,就成了另一个话题。这时发挥作用的应该是运营商或者是项目组的组长等核心 成员,要做的事情有两件:一是控制讨论范围,将讨论的焦点始终对准最有价值的目标;二是决断力,是在适当的时候,在听取众多意见的情况下做出判断,为讨论 划上句号。

    这个阶段是最困难的,也是最体现运营商主导能力的时候。中国移动之所以能在系统的规划与发展中占据主动,是因为能在这个阶段控制局面。无论是核心的技术选 择,还是业务问题的定义和解释,都需要我们根据大家的讨论迅速做出判断,做出判断的依据往往就是对系统的把握、对技术的理解和自信;另一方面,其实许多问 题并不一定有绝对的对与错,只不过我们做出判断后,就可以停止大家进行无休止地讨论。

    3.充实内容

    在讨论阶段结束后,内容的充实只不过是体力活,只要编写者文字水平过关,基本不需要操太大的心;但这时要小心的是文字风格的统一。解决这一问题比较有效的办法是交叉检查和总编负责制,作为文字方面的把关非常必要。

    规范最难写的章节是总则,因为许多人在读规范时只看这一章,因此这一章的质量和逻辑思维一定要重点保证。在我主持规范编写时,这个章节基本上是需要各组长讨论,由最优秀的人执笔完成。

    作为其他章节,质量可以要求低一些,但好的规范一定要做到各章节的风格统一。这往往就是需要组长把握,也是体现项目组整体实力的地方。

    4.宣贯

    最后一点就是宣贯。其实最佳的宣贯者是合作伙伴,他们参与了规范的编写,在省级公司交流时,会把核心的思想,加上自己公司的理解和建议,提供给客户;而另 一家公司也会这么做。如果你的合作伙伴都参与了规范的编写,那么在他们的讲义中统一的部分就是你的规范了。这样省公司接受的人员更多、理解更深、角度更全 面,往往比总部组织的宣贯效果好得多。所以对于运营商来说,合作伙伴既是规范的参与者,又是宣传者,对提升执行力有很大的帮助。

    所以对于规范的组织者来说,主要的工作任务是在前期。明确了定位、选定了核心团队、将提纲列好,把总则敲定,剩下的就是就事论事地拍板了。而对于参与规范 编制的团队成员来说,首先要将自己的思想和规范组织者保持一致,然后就是按照团队分工和自身的定位,释放自己的能量和知识,并在释放过程中获得提升。

    规范制订的技巧

    1.沟通

    规范编写的最大难点是保持人员之间的沟通。因为编写者来自集团总部、省公司、集成商、产品厂商、设计院等不同的单位,代表不同的利益,在某种程度上,他们 只是公司的代言人,因为他们后面还有很多人在支持,而且这种协调工作非常复杂。况且在很多时候,规范编写者来自的单位之间曾经出现过矛盾,要使大家的讨论 始终处于对事不对人是非常关键的。如果编写者不能团结一心,其结果可想而知,所以说保持团队的团结是规范顺利完成的重要保障。如果编写工作持续的时间比较 长,这个问题还比较好解决,封闭后朝夕相处,一般关系容易处好;但如果时间很短,就只好靠喝酒解决这个问题了,一顿酒下去,基本上第二天大家就像一家人 了。

    另一个要注意的问题是核心团队的建设,尤其是组长的选拔工作。组长在规范编制过程中起决定作用,他们的技术和组织能力强,工作做得好,质量把关严,通常规 范出来的水平就高。组长的选拔通常是在讨论中冒出来的优秀分子,但一般来说,最佳组合最好是合作伙伴任组长,而副组长是运营商的代表,这样在合作伙伴不方 便说的话、表的态,由运营商来说效果会好些。另外,组长最好选择那些有规范编写经验、平时交流比较多的人员,可以提高沟通效率。平时组长带着组员独立工 作,晚上组长开会讨论大问题,这种工作模式效果非常好,既提高了效率,又保证了规范整体划一。

    2.后勤保障

    制订规范需要有充分的后勤保障,主要包括选拔合适的人员、利于封闭讨论的地点、经费和办公设备与会议室上的保障等。中国移动规范编制的圣地设在了中国移动 的培训中心,主要看中的就是那里绝对封闭的环境和若干规格不同的会议室,利于开展各种方式的沟通,或激烈、或文雅,大家可以根据沟通的需要选择不同的环 境。

    当然,相信在小汤山培训中心编写过规范的同志,应该对实惠而独特的饮食保留了很好的回忆,大家都曾为“再这样下去体重的发展”问题苦恼过;更不要说附近“讲礼村”的野味火锅给大家的印象了。

    我们曾经考虑过为规范的编制建立更加完善的环境,甚至准备专门的计算机,这样可以更好地做到保密。对于这个问题,好像中国电信先做到了。

    3.激励措施

    为了激励和团结参与规范制订的人员,在规范制订完成后,可以向他们发一个小铭牌。这个小铭牌,能够成为他们的一个骄傲和寻找更好的工作机会的一个利器,从 而调度优秀的工程师积极参加规范的制订工作。我们通常会给参与规范编写的人员所在单位发份感谢信,无论是合作伙伴还是省公司,都将会为能获得制定标准以及 得到集团公司的好评而自豪。

    规范的反馈和修订

    没有任何一个规范能够做得天衣无缝,也没有任何一个规范能够把全部情况都考虑清楚,因此,规范从它诞生的第一天起,就要考虑到它的不断更新和完善,直至到 它的生命周期结束,这就需要有相应的技术手段和组织形式来保障。可能比较多的修订方式有两种,一种是评审,根据评审组的意见对规范进行小修小补;另一种是 下发征求意见稿,再根据相关反馈意见对规范进行修订和调整后,下发正式的版本。

    对于业务支撑网规范修订的问题,我们目前没有很好地解决。原因很多,比如规范需要系统建设来验证,但系统建设周期比较长,又难以进行测试验证,等等。但我 觉得有两个主观原因:一是规范编制后大家都在忙着自己的工作,是集成商的人员已经投入到了打单的战斗,无暇顾及,运营商自己要么投入到新的规范编制中,要 么就是将主要精力放在规范的宣贯上,难得会抽出时间和精力放在规范的修订方面;另一个原因是对规范的生命周期管理意识比较薄弱,没有形成闭环管理,往往是 规范出台就完成了任务,结束了相关工作。除非是出现重大的问题,需要以补充文档来修订,否则下去的版本就是“圣旨”,难以改动了。所以说,要想让规范的编 制工作上一个新的台阶,反馈、修订、升级的问题是非常值得大家关注的。

    林林总总说得比较杂,因为很多东西都是我们在开展工作时的一些体会,可能很缺乏条理性和逻辑性。还是那句话,规范的编制没有一定之规,很多经验都是大家自 己摸索出来的,也不一定正确。随着业务支撑网向标准化方向的不断迈进,相信规范的编制问题也将逐步成熟,形成比较固定的模式,到那时,也许我们只需要按照 固定的模式输入信息,规范就自动产生出来了。不过正是因为现在没有框架的束缚,所以大家的创造力都得到了最大限度的发挥。每次编制规范虽然有些缺憾,但是 对那段时光的美好回忆,将永远伴随我们。借此机会,也向曾经与我合作编制过规范的同志们真诚地道谢,中国移动是不会忘记你们的。

本文转自:http://www.cww.net.cn/article/article.asp?id=27091&bid=651



【本文地址】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CopyRight 2018-2019 办公设备维修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502275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