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5后坚持不懈写40多封情书,成功牵手“梦中女神”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写情书表白成功几率大吗 95后坚持不懈写40多封情书,成功牵手“梦中女神”

95后坚持不懈写40多封情书,成功牵手“梦中女神”

2024-06-29 12:58|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一对情侣走在闹市街头。青年报记者 常鑫 摄

不同年龄段的青年在追求心仪对象时的表白方式各有不同。    青年报记者 常鑫 摄

古时候的人们用鸿雁传情,寄托相思之苦。在这个哪怕相隔大洋,都能用微信、QQ零障碍互动的年代,情书这一传统的产物还有自己的立足之地吗?

在一年一度的情人节前夕,昨天,青年报记者选取了包括“80后”“85后”“90后”“95后”“00后”在内的不同年龄段的青年样本,意外了解到,情书并没有随着通讯方式的变迁而过时,在传情达意上始终占有一席之地。

有趣的是,不同年龄段的年轻人在追求心仪对象时的含蓄程度、表白方式各有不同,相对而言,“90后”“95后”“00后”在表白时更为直截了当。初恋时间段也提前到了高中阶段。值得一提的是,随着时代的变迁,表白不再是男生的专利,有相当部分的“90后”女生也勇于开口示爱。

青年报首席记者 范彦萍

锲而不舍“每周一信” 40多封情书赢得女神芳心

在华政上大二的男生、1999年出生的小北(化名)有一段维系了不到一年的恋情。刚入学时,有天晚上他陪室友参加十大歌手比赛彩排,恰好听到一位女孩婉转的歌声,顿时有些心动,和室友半开玩笑说,“这歌声太好听了,我都想和这个女生恋爱了。”

性格内敛的他要到了女孩的微信号,却一直没敢和她交流。平时,小北经常在学校邂逅“女神”,被她的气质所吸引。相识6个月后,他鼓起勇气写了一封匿名情书。回忆自己第一次写情书的经历,小北羞涩地说,“这不是一封示爱的情书,这封信措辞委婉,采用了隐喻的方式。我虚构了一个故事,情节较为晦涩,我希望写到一定数量后,再透露出我是谁。”

没想到,小北托女生的室友转交给对方的第一封情书就被识破了身份。小北在托信时千万叮嘱不要透露自己的身份,没想到女生们形成了统一战线。小北的第一次示爱以失败告终,女生在微信上婉拒了这份情意。

小北并没有泄气,每周坚持写一封到两封情书,写了整整一个月后(七八封信),女孩终于有了回应了。两人重启微信聊天模式。但好事多磨,女孩第二次拒绝了小北,指出“经常聊天会产生依赖感,会离不开对方。希望终止聊天”。

去年5月份事情出现了转机,早在去年4月,小北就获得了一个重要的“情报”——5月20日当天,女孩会和好朋友到市区去看演唱会,返校时会比较晚,他提出送她和朋友搭乘地铁回校。5月20日当天,早已将“承诺”忘记的女孩突然接到了小北的电话,原来,小北悄悄地独自守在地铁站,主动请缨当护花使者。这让女孩分外感动,2天后两人的感情升温,小北也因此表白成功。

“可以说,情书是我们两人感情的催化剂。”小北透露说,从去年到今年一月份,他保持一周一封情书的频率,迄今已累计写了40多封情书。每封情书的字数从1000字到1500字不等。一开始是手写的,先在电脑里写好,然后誊抄到信纸上,一旦有错字,就会推翻重写,往往四五个小时写不完一封,后来嫌效率太低开始发email。

“我为她写信的方式有点类似王小波和李银河的交流方式,我会畅所欲言自己对历史和社会事件的看法,写我对她的感情,我的思想,有时候兴致高的时候还会写诗。有的时候我会写一段段故事,角色虽不点名,但其实就是写的我和她。”

正反交锋

仪式感体现真心VS形式太老套和肉麻

原本以为情书是多愁善感的“小北们”的专利,但在调查过程中,不少“90后”“95后”“00后”男生表示,会采取情书的方式追求女孩,而不少女生也表示,收到过或长或短的纸质情书。

“95后”大学生黄子轩(化名)与现任女友是在大二时相识的,在军训时远远地看到对方的倩影心动不已。在追求成功后,他曾尝试给现在的女朋友写过情书。他的想法是,“现在通讯很发达,大家更多的是在微信、QQ上聊天,很多人选择在网上表白,在网上无话不谈。但在现实生活中反而距离比较远。情书是一种很特别的传情达意的方式。”

1997年出生的小施是体院的一名学生,他表示自己会用明信片的方式写情书,相较网络交流,这种方式更淳朴。“我前几天在鼓浪屿旅游刚写了一封。通常,我每到一个景点就写一封明信片情书给女朋友。”

“从前的车马很慢,一生只能爱一个人。”1990年出生的裴云飞(化名)表示,写情书是一种浪漫的表现形式,他给喜欢的女孩写过情书。“我觉得喜欢一个女孩会用不同方式表达,如果简单地发微信、打电话,不足以表达自己满满的爱意,而且我认可的情书必须是手写的,而若是电脑打印的就少了真诚。”

大一新生,2000年出生的小冯(化名)透露说,自己的恋爱史始于高中时期。那个时候,下课后她会收到男友写的一页纸的纸质情书。后来,她和男友考到了不同城市的大学,但男友写情书的传统没有变,回老家的时候,她还是会照例收到男友当面给的情书,觉得特别甜蜜。“我觉得情书的形式挺好的,他会在上面写自己的感想。每次收到觉得挺开心。”

有人追捧当然也有人不屑。在采访中,部分“80后”“85后”甚至“95后”都觉得“写情书的形式有些OUT了”。在1990年出生的白领尹先生眼中,情书很老土。“这种方式比较老套。我记得我初中的时候还有个别情书,有的好事者会恶作剧般写一张纸条,写上谁谁谁喜欢你,放在女孩子的课桌里。我所在的年代情书已经比较少了。

和尹先生持相似的观点,1988年出生的白领张先生也觉得写情书的方式很老土。“个人认为,情书可能存在于手机通讯不是很发达的年代。像我这个年龄的学生高中以后大部分已经有手机了,可以通过短信传达自己的心意,没必要写什么情书。一般和心仪的对方聊天,聊到一定程度会心心相印,感知到与对方是不是一路人。到了一定火候表白即可。写情书的方式太肉麻了。”

“我那个时候恋爱,主要是通过手机短信,那个时候短信可以包月,我自己没收到过情书。这种方式未免有些老套。”就连1983年出生的白领丁小姐也认为,情书已经是小概率事件。

调查

20年来表白方式有差异吗?

情书只是恋人间传情达意的其中一种表白方式,时光变迁,随着通讯方式越来越便捷,恋人间的追求和表白方式发生了什么样潜移默化的变化?记者随机采访了“00后”“95后”和“90后”“85后”“80后”不同年龄段的青年的真实案例,窥得一二。

“80后”小丁

我那时谈恋爱写情书已是小概率事件

学生时期长得比较清秀的“90后”白领尹先生自曝从小到大,好几次都是接受女生的表白。“小学、初中和高中的时候,很多时候是女同学通过中间人来传达情意。初中的时候我和一位女生有好感,就牵手了。高中我在华山美校读书,有一个女生喜欢我,给我发短信表白了,她就成了我的女朋友。每周五下午三点多我们一起放学,结伴回家。”

尹先生透露说,自己大学时,曾担任过学校组织的国际标准舞的志愿者,邂逅了当时的女朋友。在当志愿者的过程中,两人互相心生好感。2个月后就心照不宣地牵手了。而毕业后恋爱的机会就比较少了,工作后他曾担任单位的工会文体委员,牵头开展一些联谊交友活动,还在联谊活动中找到了另一半。

1988年出生的“85后”白领张先生介绍说,他读大学的时候,校内网、人人网比较流行,大家也凭借网络与中学时的老同学取得联系,有好感的就会打招呼,加好友。他的室友就因此追到了高中的校友,经过7年的马拉松式的恋爱,两人修成正果。

“80后”女生丁小姐则是通过相亲找到的男友,让她觉得唏嘘的是,这位“80后”直男几乎没有表白。“相亲结束后介绍人来询问我们彼此的反馈,我就反馈对对方印象还不错,想继续接触,之后就顺理成章地在一起了。”

“我那个时候恋爱,主要是通过手机短信,那个时候短信可以包月,我自己没收到过情书。这种方式未免有些老套。”虽然1983年出生的白领丁小姐已经自认是“老阿姨”了,但她也认为,情书已经是小概率事件。“通过短信表白更快捷,当面表白则更有诚意。用情书未免显得太没有效率。”

“00后”小范

铺垫少看上眼了就开口 套路多表白要不着痕迹

“00后”女孩小冯告诉记者,自己和男友走到一起的故事很简单。高三时玩不了手机,每天晚自习,她的一位同班同学就会主动送她回家。有一天晚自习结束,男生把她叫到一边,说:“我很喜欢你,想和你一块好好学习。”“好呀。”两个字确定了双方的关系。

“95后”小北在苦苦追求心仪女神数月后,经历了一次特别曲折的表白经历。“我和她的感情升温后,原本以为无需表白水到渠成了,没想到我问她周末有空吗?连续问了四个时间段,她都回复我没有。我感觉头顶一片乌鸦飞过,内心特别崩溃。于是,我向她表达了自己崩溃的情绪。她笑着反问我,‘怎么才能让你不崩溃?’我开玩笑地说,‘在一起就不崩溃了’。没想到她说,‘那要不我们就在一起吧’。”

“95后”黄子轩透露说,最初他通过在班级群里找到心仪女生的微信取得联系,然后两人通过微信有一搭没一搭地“尬聊”。直到有一天,他找到了一个突破口,女孩说自己胃疼,他立即自告奋勇提出送药。还有一次,他看到对方发朋友圈希望寻找开学后拼书的同学,抓住了这一机会。

最后一次,当得知女孩计算机考试没及格,他主动提出为对方补课,两人因此擦出火花。在入考场前,女孩主动提出让黄子轩拥抱一下自己,缓解紧张的情绪。当晚黄子轩就忍不住向心仪的女生表白了。没有礼物,没有玫瑰花,没有轰轰烈烈。在黄子轩看来,情投意合就是最好的表白。

“95后”女孩秦芊芊(化名)属于主动表白的那位。她回忆说,男友是高中同年级的同学,也是同一个志愿者社团的。当时,两人经常用QQ聊天,相互表示了好感。有一天在QQ上聊天,她说自己在家第一次做饭,担心搞砸了,很害怕,于是两人一直保持QQ语音。“我当时听着他安慰我,心里很甜。”

“我和男朋友是情投意合,不存在谁追谁。”大二学生姚亿珺(化名)告诉青年报记者,自己和男友都是学生会的,因为工作关系接触比较多。聊得多了后,一起约课、约饭。有一次正好下雨,两人打着伞并肩走在一起。男生无意中说了一句,“我的雨伞那么大,你看我是不是还缺一个女朋友和我一起打?” 姚亿珺不假思索地回复说,“好!”

“00后”女生范筠(化名)透露说,自己的初恋是高中同学。对方的追求水准堪称一流,比如会记住她的喜好、细节,连她喜欢喝什么奶茶,点哪些菜都会牢记在心。“有一次放学的时候,他跑过来,和我肩并肩走,我知道他和我住的不是同一个方向,问他:‘干吗走这边?’他说:‘我要送喜欢的女生回家!’满满的套路。”

观点

不同年代谈恋爱有不同吗?

“80后”和“00后”差了20岁,那么,不同年龄段的年轻人是如何看待同龄人和非同龄人的爱情的呢。记者对此进行了跟踪调查,大家对此众说纷纭。

尹先生(1990年)

我觉得1987年以后出生的年轻人比较能接受非主流恋情,比如年龄差异较大的姐弟恋,我认识一位1988年出生的女生找了一位1994年出生的弟弟。1980年到1987年之间出生的女生恐怕比较保守,不太能接受男生的直接追求,或者对姐弟恋更为排斥。

一线城市的“90后”们在追求心仪的对方时都很直截了当。合适就合适,不会考虑很多因素。在追求时也没有经过太多铺垫。此外,我们不是很喜欢家里人介绍的传统相亲模式。

纪先生(1982年)

年纪越大的人,可能越注重仪式感,比较重视恋人的生日、情人节、圣诞节等纪念日,个人认为现在的“90后”更加注重自由,会觉得这样的重视太做作了。他们可能觉得只要两个人在一起就可以了,没必要礼物,也没必要浪漫。

秦小姐(1999年)

我爸妈是“70后”,他们这代人可能更含蓄一点,不太好意思秀恩爱,我们家连两人结婚的合照都没放,只是放了爸妈恋爱时走在湖边的照片,画面上两人也没牵手。不像我们这代人习惯在朋友圈晒情侣合照。

我的同龄人中有些人的恋爱周期很短,有的恋爱一两个月就分手换人了。我周围人的恋情平均时长为半年到一年,长久的比较少。

丁小姐(2000年)

我感觉现在的年轻人谈恋爱和以前不太一样。以前的人相对单纯,现在的爱情没有以前那种特别单纯的感动,有的男生在网上看了很多套路,情感关系中不再有之前的那种悸动。

以前通讯不发达的时候,男方追女生会绞尽脑汁通过很多方式去接近对方,需要付出很多才能有回应。现在通讯很通畅,人选也多,相处方式也多,很少有男生为了一个女生真的去付出特别多。

还有现在的舆论导向也需要引导,比如经常可以在网上看到一些帖子,诸如“你的男朋友一定要做到哪些,做不到就是不爱你”。这些千篇一律的可能是错误的普世爱情观也许会影响一代年轻人。还是很羡慕以前的爱情。

此外,现在男生追女生的情况变少了,女追男的现象多了起来。男生觉得自己不愁找不到女朋友,挑三拣四的。在爱情中大家都不肯将就,一定要找到最理想的对象,关键是世界上本来就没有理想的完美恋人,我们这代人不太懂得包容。

>>>专家点评

相爱容易相处难

上海市婚姻介绍机构管理协会会长兼秘书长徐天立点评说,随着时代的变迁,大家传情达意的方式与时俱进,比如上世纪70年代的时候,恋人之间主要靠写信、煲电话粥,之后出现了互联网,先是QQ聊天室,后有手机短信、微信。

“我觉得情书在这个时代并没有过时,书信可以体现一种仪式感,和微信的表达感觉不同。虽然实物载体不是人们沟通的主要工具了,但一定不会消失,还是承载着某些功能。”徐天立点评说。

他还认为,相较“80后”,“90后”和“00后”的表达方式越来越直截了当,在表白时没有那么长的铺垫,相对对感情比较看得开。和前者的过分含蓄相比,他们更勇于表达自己的情感。“现在这个时代交流方式很多,但对择偶提出了一个新的挑战,就是相识容易,表白容易,相处难。和以前一样,选择婚姻对象同样并非易事。真正适配的人还是很难找。因为现在的年轻人择偶期望值越来越高,抱着宁缺毋滥的心态。”

青年报首席记者 范彦萍

来源:青年报



【本文地址】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CopyRight 2018-2019 办公设备维修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502275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