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年级识字教学存在的5个问题和3个应对方法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写字的规律有哪些 低年级识字教学存在的5个问题和3个应对方法

低年级识字教学存在的5个问题和3个应对方法

2024-07-11 20:46|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一、教师文字、文化素养不够,教学中没有做到遵循文字基本规律。

汉字无论是作为一个单独的个体存在,还是与其他生字组成一个整体,他的表意特征基本不会改变,字形与字义之间的联系非常紧密并且有规律可行,很多字表面上看是某一个意思,但真正去考查和探究时又会有不一样的发现。而要想真实有效地去揭示每个字的真实意义,教师在字理上就必须有一个全面的理解,然而在实际教学中却并非如此。很多教师由于自身文字积累不够,文化修养不足,致使在实施识字教学中存在诸多肤浅的讲解,甚至是误讲,把字形与字义之间的紧密关系割离开来。

以"教"为例,在识字教学中,教师分析该字时会说是一个孝字与反文旁的组合,比较注重识字的教师可能会加一句,"教"就是让学生变得更文明,而如果学生问,为什么右边要用反文旁呢?教师就哑口无言了。在甲骨文时代我国学者就明确指出,"教"是由一位长者立于左侧微弓身子亲切地俯视下面应对的右侧,而右侧实则为一孩子双臂张开,欢心雀跃的样子仰视长者。简单一个"教"字,精确的把"教什么""如何教"浓缩到这小小的方块图案中,教师不知道字形与字义的整合,学生就无法领会到学习汉字的趣味性。所以,教师字理知识的欠缺就无法高效、科学地进行识字教学。

二、教师在识字教学中无法可施

《语文课程标准》要求"结合上下文和生活实际了解课文的字词意思,在阅读中积累字词",而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的目光仅仅只关注到课文,对课文中的生字单刀直入的枯燥讲解、简单读写,比如,我在观摩某位教师上《画家与牧童》这篇课文时,课文教学目标要求会认13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生字量相对比较大,教师进入课文前让学生根据拼音读两遍,然后给生字找朋友(组词),花去不到十分钟时间。接着把生字带到课文中去进行阅读。从学生的阅读情况看,并不理想,由于学生对生字的不熟悉,读得很吃力和犹豫,有的同学不明白生字的意思,找的朋友也是错的,授课教师在教学生识字时没有及时指正,以致学生掌握不准确,识字效率就显得非常低。

三、教师对识字的基础教学不重视

众所周知,小学低年级阶段的教学以识字为主,而许多教师由于对识字教学的认识你不充分,在识字环节只是进行简单的一笔代过,反而花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去对文本的讲解,或是补充许多课外的知识,我们常说教育不能局限于课本之内,如果把识字教学这一根本都丢掉了,又谈何培养语感,提高阅读,促进人文素养养成,语文教学将变成无源之水、无本之末。小学低年级阶段主要从简单生字逐渐过渡到复杂生字,或是熟字的加加、减减、换换来学习新的字,大方向虽然没有问题,但落到细节上,我们就会发现存在诸多有待完善的问题,许多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更加注重对笔画的分析,把一个完整的字拆得支离破碎,对于刚识字的孩子注重笔画没错,当他们对汉字有一定量的积累时就形成了一定的识字规律。如果过多的进行笔画教学反而会阻碍学生思维的发展和创新,把学生思维禁锢到低年级阶段。

四、识字目标过多且不明确

小学阶段一节课多以四十分钟为限,生字的学习基本放在第一课时,而根据大多数教参书规定,第一课时至少是两个目标,一个是会写多少生字,会认多少生字,另一个是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对文章有一定的理解。以人教版二年级下册《我不是最弱小的》为例,课文第一课时教学目标要求会认"萨""簇"等14个生字,学写"托""芬"等12个生字,积累识字方法,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在教授课文之前,我要求学生课下自己先预习,课上先进行抽读,生字量大、难记,学生产生厌学心理,预习效果不是很理想。在进行教学中我把生字分成几个小的板块,让学生比赛识字,在正确率达到百分之九十以上的情况下花掉了将近二十分钟时间,对部分易错字进行讲解后让他们去找朋友,然后再检查。为了完成教学任务,整堂课都是满满的,一节课下来,学生显得疲惫不堪。长此以往,学生闹情绪的现象明显,把学习当成一种负担的越来越多,识字效果也越来越差。

五、生字自身所具有的特点影响学生识字效果

中国汉字方方正正,却变化多端,同音字、形近字、音近字等无论在低年级教学还是在高年级教学中,多半都需要进行辨别和理解才能很好地掌握,特别是对低年级的学生来说,要想准确的分辨出那个词该用那个字,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例如同音字(渔)鱼火 、(枫)风叶、工做(作)等,学生由于不了解单个字的意思,组合在一起就不知道该用哪一个,部分学生就随便写一个同音字代替。又如,形近字"季 李 秀"三个字如果不让低年级学生进行区分、对比学习,学生在做题上错误率就非常高。像这种自身所具备的特点,如果教师在教学中不加以重视和引导,就会成为学生识字路上的一块绊脚石。

文字是记录语言的基本符号,语言的发展又以文字为载体,所以,学习汉字是掌握好语言的基本保障,只有掌握了语言文字才能在社会生活实践中进行交流,才能传承和发展人类文化。虽然汉字在识记和写作过程中有它自身的难度,但只要我们遵循汉字的科学规律及学生的认知规律,把识字教学真正落实到低年级教学中去,不仅有利于学生语言的发展,同时还有助于推动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与发展,如何遵循汉字的科学规律和学生认知规律进行识字教学,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改善。

一、在规律中运用多种识字方法进行识字教学

我国常用汉字大约有2500个,虽然每个汉字都有其自身的特点,但字与字之间有诸多相似之处,例如江、河、湖、海、波、滩、浪等都跟水有关,所以这一类的字部首基本是三点水,我们可以把情感相同、思想相似、形象相同等字例为同一类,形成相似块进行教学,这样的相似块就是学生认知过程中的一种组织策略和整合行为。学生通过相似快的分类学习,能够更生动、形象、准确的理解汉字,除了组块教学外识字教学的规律还有很多,例如同音字、形近字、音近字等的对比教学,都是学生乐于接受的教学模式。在实施这些教学方式的同时我们还可以根据学生的喜好变换着方式,如,在进行"跳、趴、跟、踢、跑"等与足或是脚有关的字,我让学生上台表演,一个学生做动作,其他学生猜一猜,游戏中就把有关生字学完了。语言文字是一个长期积累的过程,刚开始教学可能一节课无法完成规定的教学目标,但一段时间的坚持定会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只有学生脑海中的识字量充足了,才能更好地学习语言文字,提高阅读能力,促进人文素养的形成。

二、调动学生各方面的感官,识字中大胆创新

《语文课程标准》认为低年级学生应该"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学习的愿望".如何让学生喜欢并且主动学习汉字,需要教师在授课上多下功夫,汉语的每个字、每个词、每句话都有它丰富的内涵,教得巧妙不仅能让其表达出精准的思想,同时还能从中看出细致的差别,它就像是一种模糊的准确,极富诗情画意。那么汉字如何教才算是巧妙呢?我认为只要是能让学生学起来感觉轻松、快乐的就是巧的办法。以我班教学为例,我在上二年级下语文园地七的第二部分时,我提前告诉学生到自己家厨房认一认各种厨具,课上通过实物对照学习,学生不仅很快记住了八种用具的名字,还顺势把其他用具也学习了,再让学生做一些小标签回家贴在家里的用具上,又起到巩固练习的作用。学生学习积极性特别强,真正做到喜欢学习汉字,主动学习汉字的愿望。

三、联系生活实际和学生自身发展特点进行开放性教学

由于不同阶段发展的不平衡性和同一阶段发展的差异性,以及外在社会、环境、家庭因素的影响,因材施教才是真正做到关注学生个体发展。低年级识字教学在整个教学环节占有主导地位,如何联系生活实际和学生发展特点进行教学,才是取得识字教学的有效方式。联系生活实际我主要从两个方面进行表述,一方面是利用生活中的资源,日用品、标识、广告、说明书、墙上贴画、电视等等,都是学生随时进行识字的工具。我让学生在归纳"单人旁、走之底、宝盖头"等字时,要求学生课下到学校凡是贴有字的各个角落去找,学生们玩得不亦乐乎,为了做找字大王,同学们全身心的投入,这样的识字量完全超乎我的想象,比课标要求识记的量多出了好多。另一方面是让学生学会阅读,我安排了阅读课,评选故事大王课等,比如在评选故事大王前,我把一些基本能读懂的文本发给每位同学,要求他们自己下去读通、读熟,然后在班上进行复述,孩子们都渴望做"故事大王",都会尽力去读懂文本,遇到不会认的字,他们也会自己去想办法解决。而这个解决的过程就是学生自主识字的过程,像这样的识字方式我们随时都在更换,学生自己都觉得与汉字成了形影不离的好朋友。

总之,汉字是语言发展的基础工具,与人的思维息息相关,儿童在学习汉字中的发展潜能是无限的,紧紧抓住低年级汉字教学这一点,从众多方法中寻求适合学生个性的有效方法,遵循汉字发展的客观规律,联系生活实际,相信在未来的识字教学中,学生的识字量完全可以突破教材识字量的规定,实现低年级识字的"高速、高效、高趣味",真正做到学生快乐识字,主动识字的智慧汉字课堂。

贵州教学教研 投稿QQ群:612573886

验证请注明:单位 + 学科 + 姓名

赞是一种肯定 |分享是一种支持

赞是一种肯定 |分享是一种支持

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本文地址】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CopyRight 2018-2019 办公设备维修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502275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