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写作流程和思路(整理篇)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写作几种方法是什么 论文写作流程和思路(整理篇)

论文写作流程和思路(整理篇)

2023-07-07 16:28|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2)结合社会信息化,科技化提出问题,得出结论。

现在社会发展快,针对一些新的手段新的科技运用研究的课题会较少,我们可以适当的增加一些相关内容到自己的论文中。比如研究某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方向存在问题的相关论文中,大部分论文都会提出需要加强人性管理、弹性制度、扁平化管理、宽带薪酬等一些普遍制度手段,我们可以在这些问题上再提出一两个近几年尚未普及化,只有一些大公司运用的手段的问题,如远程管理、业务视角下的HRBP培训制度、数据化人力资源、办公无纸化系统尚未得到普及或存在的问题等作为亮点。这样可以让我们论文结论区别于大部分的论文。

3) 结合当地的特色、热点、政策,在原有的结论上再提出一两个较新的观念。

同样以企业管理研究课题举例,拿广东和山东企业做一个说明。广东作为改革开放的前沿,大中小企业都汇聚一堂,也吸引各个省份的人员前去工作发展,因此,广东的企业可以针对不同员工生活、工作采取差异化管理,以便更好的留住员工。比如,若公司提供食堂,公司行政部管理人员就要考虑到菜单的合理性,不能一味的偏重口味或淡口味,尽量满足员工的不同需求,让员工在生活上感受到舒适。而山东可谓是儒家文化的发源地,当地人的生活节奏相对较慢,当地文化或多或少会影响当地的企业文化,所以对山东企业的研究,还可以结合儒家文化提出相关问题,不但能让本论文区别于其他的研究,还能为论文增添一抹亮色。

(二)定框架

拟思路、定框架实际上就是撰写开题报告的过程。开题报告一般分为研究背景、现状,研究意义/目的、研究内容、研究方法与手段等几大模块。

其中,需要注意的有:

1、研究背景与研究内容的区分

研究背景是指你所研究的课题目前处于什么环境、地位或存在什么未解决的问题,导致你觉得需要去研究这个方向,它可以指现在存在的一种社会现象,也可以指存在的一种问题。比如5G时代的到来,移动通信技术的发展这一现象,可能会影响一些行业产业分布的变化、企业的管理模式等,而具体是否会有影响,有什么影响,社会该如何应对这些变化,这就是引起学者们去研究的社会现象和研究存在的价值;又比如说,手机支付的普及化、“微金融、微理财”的推广下,存在网络安全性这一问题,而如何解决或改善这个问题就需要人们去研究、分析。

论文中可以这样描述:

研究现状则是指你所研究的课题有多少学者已经研究过,都有什么研究成果。通过对国内外研究现状的描述及找出其中存在的不足之处,说明你为什么要选择这个方向进行研究。研究现状的描述一定要有国内和国外的研究成果在,不能只写国内现状。

研究现状如何写好的小技巧:

在知网上搜索研究的相关课题论文,比如研究“网络银行”,在知网上输入“网络银行”关键词,在搜索结果中找几篇硕博论文或期刊浏览,最好是近几年的研究成果,进行概括。

一般格式可以为 “期刊/论文作者在××文章中提出/认为/有××结论/建议”。通过浏览概况既能让自己更了解熟悉自己的研究课题,提升论文格局,还能降低查重率。

研究背景和研究现状不能混为一谈, 研究背景可以包含研究现状的部分,也可以分开撰写。

在写论文的时候,通常第一章节为前言/绪论,第二章节为文献综述/相关概念理论, 建议将研究背景和研究现状分开写, 研究背景放在第一章这一部分来写,研究现状可以放第二章来写。

前言这一章节只是整个论文的概述,浅谈论文的行文思路框架等一些内容,引出下面论文主要内容的描述。而第二章节需要具体展开, 文献综述是构建模型,选取合适研究方法的铺垫,是体现论文的可靠性、逻辑性的重要一部分。研究现状在这一章节撰写,可以使其更为饱满。 文献综述可以根据论文题目来进行展开。

2、研究内容的描述

研究内容其实就是把框架确定定下来的部分。 研究内容描述的一般格式为:本文首先介绍 __________,然后以________为对象,通过__________手段方法,得出_________结论/建议。内容结构安排为:

第一章:......

第二章:......

........ ......

需要注意的是,在开题报告的研究内容部分需要把论文目录完整构思好,列出具体目录,在写目录的过程中要思考自己比较有把握的研究方法和比较容易收集的数据进行列点。

影响因素类(实证研究类论文)(如题《××影响因素研究》) 目录一般可以为:

影响分析类(非实证分析类论文):(论文题目类似“××对××的影响/正面影响/负向影响分析”)

影响分析这一类的论文要注意:

1)影响一般可以分为研究正面影响、研究反面影响或两方面影响都研究的,所以论文中开篇就要说明研究的是哪方面影响,且注意不能太过泛谈,各部分要有数据支撑。本科论文字数要求不多,可以只选择一个方面进行深入研究,使论文更加严谨饱满。

这类题目时效性比较强,需要有国家政策支撑,政策最好比较新,一般在两年内,提纲的话可以有:现状分析、政策提出、产生影响(数据分析支撑)、根据影响提出建议或结论。

目录格式可以如下:

例一:

开题报告中的研究内容部分需要把论文目录具体列出,但在 论文正文的绪论部分中研究内容只需要把框架大致写出来即可,还可以 用框架图表示。

(三)模型构建

在实证分析论文中通常都需要建模,非实证分析论文可以忽略这一步。

模型越简单实证分析部分越容易,模型越复杂实证分析部分越困难。建模除了要考虑研究课题的应用,还要考虑自身统计知识水平,对统计软件知识不太熟悉的建议构建简单的模型。

查阅众多硕博论文,可以发现,论文中构建模型部分一般在相关理论和文献综述之后。可见,大部分论文中的 建模其实亦是在参考现有的模型后进行调整修改成适合论文研究课题的一个非完全创新的模型。

在构建模型前,我们需要先来了解一些名词含义。

维度、因子

维度和因子在不同的情境下可以延伸为不同的含义。

从 广义上来看,两者并无本质上的差别, 具有相同的含义,在论文和量表中,一个维度就是指划分的一个层次,一个方面,通常在影响类论文中,有多少个影响因素亦即有多少个维度或因子。

从 狭义上来看,维度与因子是包含与被包含的关系,维度涵括的范围更大,因子是对维度不同方面的体现。在影响类论文中, 维度是根据相关理论和文献综述提炼出的影响因素,因子则是由统计分析工具在进行量表因子分析时划分得出的。由于受收集的数据影响, 一个维度进行因子分析时还可能提取出若干个因子,出现论文提出的维度与分析得出的因子数不同的现象。在论文实际分析过程中,若出现维度和因子划分不一致,说明量表的设计或数据存在问题,需要修改;若量表划分的维度个数和提取因子数相同,这样的量表数据才是相对可靠准确的。 (注:含义解释仅为个人理解,供参考,若有错误之处,欢迎指正)

自变量、因变量、中介变量、调节变量

自变量(X)是指会引起某件事物发生或改变的原因,在论文中称为影响因素,

因变量(Y)则是自变量引起的结果,即论文中所研究的课题方向。

中介变量是指自变量通过影响了什么条件变化进而导致因变量改变的一个过程,

调节变量是指可以增强或减弱自变量和因变量之间关系变化的变量。

那么什么是模型呢?

例如在研究离职相关的论文中,可先参考该领域内现有的成熟模型。这里节选两个相对参考较多的模型进行解释。

在 “Szilagy离职过程模型”中,工作性质、薪酬、人际等(自变量 )会影响员工的工作满意度(中介变量),若员工对企业的工作满意度差就会促使员工产生离职念头,而员工在外的可替代工作机会越多(调节变量),离职念头就会越强烈,从而导致员工采取离职行为(因变量)。

从“Szilagy离职过程模型”图和“扩展的Mobley中介链模型(1979)”图中可以看出,所谓 模型就是把自变量如何影响因变量的方向和过程用图简单地表达出来,其主要构成部分即为变量。在论文研究中,一般参与研究的变量有自变量、因变量、中介变量、调节变量。

既然模型的主要由变量构成,那么变量越少,传导过程越简洁,则模型越简单,所以,只有自变量和因变量存在的模型是最为简单的,这样的论文数据分析亦是最易把握的。

建模的步骤可以概括为:

第一: 查阅现有文献中关于研究对象的影响因素大致有哪些。在实际写论文过程中,这部分其实在第二章节文献综述的就已经整理出来了。

第二: 选取合适的变量因素研究。

一篇论文的篇幅有限,研究者的精力也有限,我们不可能把所有的可能都进行研究,那么在开始研究这个课题的时候,就要 找准研究方向,选取有研究意义的影响因素变量。

另外还可以结合个人研究兴趣, 增加新的研究变量,展现论文亮点。例如,我想了解同事离职是否会对在职员工对企业的满意度产生影响,从而影响个人的离职倾向,则可以将同事离职作为中介变量,进行论文的研究。

第三:对变量之间的关系用 关系图表示出来,形成模型图。

假设在离职研究论文中,选取薪酬福利和工作自主作为自变量,离职倾向作为因变量,那么最简单的模型构建图如下:

研究假设:

H0:人口统计学变量在各维度(薪酬福利、工作自主、组织认同和离职倾向)上是否存在差异性

H1:企业薪酬福利对离职倾向有显著的负向影响;

H2:工作自主对离职倾向有显著的负向影响。

若在论文中 加入中介变量组织认同,那么含有中介变量的模型图可以如下表示:

研究假设一般可以根据文献综述部分的参考理论或参考模型提出。在实际写论文中,这部分需要进行适当的扩展,参考已被证明成熟的模型和结论,增强逻辑性。

(四)数据收集与分析

一份论文,不管采用什么研究方法,都必须要有数据支撑,所谓“无规矩,不成方圆”,而无数据,则不成论文。所以,框架定下来后,可以开始进行数据收集。数据在论文写作中占据极其重要的作用,一份好的数据可以让写作达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数据收集的常见方法有:

①问卷调研,②网站收集,③实验数据,④院内数据库等。

(一)问卷收集:

设计发放问卷,收集数据。这种方法一般用于实证研究类论文,问卷收集到的数据都是第一手数据,收集到的数据必须通过统计软件(如SPSS、AMOS)进行检验分析,得到的结论才能是可靠准确的。

量表的合理设计是数据得以有效分析的基础。很多使用SPSS分析时出现的问题,如信效度不好,因子分析不合理等等,和量表问题的设计有直接的关系。

关于如何设计一份合理的问卷,在之前发布的“一招教你快速设计论文调查问卷——李克特量表”文中详细说过,小伙伴们可以去看看。

这里需要注意的是问卷样本量的确定

如果大学期间有开设过市场调研或统计学类课程的同学就应该会知道,所需样本量可以通过运用公式估算得出,采用不同的抽样方法计算样本量的公式也会不一样,不过都离不开总体大小、置信水平、误差范围以及标准偏差这些因素。可能在考试题目中,已知置信区间、置信水平,运用公式,我们便能顺利的求出样本量的大小,但在量表研究中,运用公式计算样本量是不太符合实际的,一般 可以直接根据量表题目的数量或采用的统计方法的特征等条件来确定样本量。

确定样本量的具体规则如下:

①样本量为一份量表中的 量表题目数量的5-10倍。这只要是从量表的信效度角度来规定的,样本量太小的量表里,分析的信效度结果往往都会偏低,且误差较大,样本量过大,计算繁杂,不利于分析。所以,样本量为量表题目数量的5-10倍是目前量表分析中公认的且比较可靠的规定。

要注意的是,如果在这次调查中使用多个量表,那么根据量表题数量 最多的那一份量表来确定其5-10倍即可。

②如果量表需要采用 线性回归分析,那么这次调查中样本量必须达到 自变量个数的5-10倍,这样的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才是有效,否则,该量表不能使用线性回归分析。

③同样,如果量表需要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则要求阳性例数(医学问卷数据里阳性病例的个数)是自变量个数的5-10倍。这种确定方法通常在医学研究论文中使用较多,非医学专业的学生一般不需要考虑。

(二)网站收集。

数据收集常用的网站有:

①比较 常用的数据收集网站有:

国家统计局:http://www.stats.gov.cn/

国家数据:http://data.stats.gov.cn/

中国信息通讯研究院:http://www.caict.ac.cn/

艾瑞:https://www.iresearch.cn/

Statista:http://www.199it.com/archives/tag/statista

中国信息产业网:http://www.cnii.com.cn/

②当地的官网

比如研究对象是广东省,则可以去广东省的一些官方网站查找数据。如:

广东省工业和信息网:http://gdii.gd.gov.cn/

广东省建设行业数据开放平台:http://210.76.74.217/Dop/

③ 企业官网,查找收集公布的年度报告等数据。也可以直接在百度上搜索“某企业2019年年度报告”,找到PDF原文进行下载即可。

④ 关注相关公众号,在公众号领取资料。随着微信时代的到来,各种公众号和小程序层出不穷,为了增加粉丝量,很多公众号都会收集资料,要求关注公众号即可“免费领取资料”。例如,如果研究企业员工薪酬、离职因素,“薪智”作为著名的薪酬分析平台,每年都会发布市场年度薪酬白皮书,我们可以关注该公众号,获取相关数据。

⑤在知网检索相关硕博论文中的数据来源网站有哪些,然后直接去来源网站查找。

例如,在参考的论文中有这样一个数据图(图2),可以看到数据来源为“数据来源:CFCA:2017中国电子银行调查报告”。

图 2 参考论文数据图(引用)

由于论文要求的数据比较新,我们在百度时可以输入“CFCA:2019中国电子银行调查报告”进行百度,可以看到百度结果既有报告下载原文,也有报告数据来源——中国电子银行网。如果我们研究对象为银行,则还可以在“中国电子银行网——https://www.cebnet.com.cn/”搜索更多合适的论文数据。

这一种是写非实证研究论文收集数据最方便快捷的方式。直接搜索参考论文的数据来源,不但可以让我们快速准确找到需要的数据,也可以让我们发现更多有用的数据收集网站。

其他两类就不多说,看实验,看专业。

(五)得出结论,撰写论文

一般实证分析论文中,数据分析的结果会与结论一致。因此,研究假设即是论文结论,然后根据论文结论提出相应的建议。

论文写作流程总结

①确定研究方向和课题。

根据个人兴趣、能力,结合社会信息化和目前研究现状,选取有特色的行业和地域,增添亮点。

②定框架(开题报告撰写)

浏览大量与课题相关的论文、期刊,根据思路列出具体的论文目录,区分研究背景和研究现状,明确研究目的、内容。

③ 提出理论假设,构建模型

查阅现有成熟的相关模型,选取合适的变量研究。

变量的选取:增加或减少现有模型的研究变量,变量关系的转换(中介变量是否也可以作为调节变量研究,自变量是否可以改为中介变量影响等等)。

④数据或案例收集与分析

⑤得出结论,撰写论文

用数据分析的论文说好写也不好写,容易的是整个框架很容易填充,即提出假设—获取数据---数据分析---与假设相一致的分析结果----根据结果提出结论;难的是数据的准确获取及如何确保数据分析结果不能太偏离自己的假设思路,所以这种论文一般卡在实证分析这一部分。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本文地址】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CopyRight 2018-2019 办公设备维修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502275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