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别康桥》优质课教学设计(人教版高一必修一)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再别康桥演讲 《再别康桥》优质课教学设计(人教版高一必修一)

《再别康桥》优质课教学设计(人教版高一必修一)

2023-12-15 05:56|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1、《再别康桥》优质课教学设计(人教版高一必修一)

  再别康桥(一课时)

  设计

  思想《再别康桥》是新诗中的名作,特别适宜朗诵,所以课堂上应少作分析,多多朗诵,进而把握诗歌的感情变化流程。

  教材分析:

  《再别康桥》既继承了古典诗歌的传统,又在别离诗中,注入了现代人对自己生长的母校深情厚爱,并超越了一般离别眷的感叹,更具有了现代知识分子崇尚自我的个性色彩和追求自由的谈谈的象征意蕴。语言清新,富于音乐美。这首诗的语言有着突出的浅白流畅的特点,但又深得锤炼功夫,不露雕琢痕迹。诗中各个比喻,新鲜准确,形象生动,宛如流水一样自然淌出,毫无当时新诗欧化的倾向。

  学

  情

  分

  析学生是高一()的学生

  具有好表现、思维活跃等特;以形象思维为主,认识问题的能力还不高;

  他们刚刚了解现代诗的特点、形成等,理解诗歌的形式、内涵有一定难度;

  他们具有自主探究和合作学习的经验和能力

  教

  学

  目

  标1、知识与技能

  感悟徐志摩诗歌华丽轻巧的语言,整齐的章法,和谐柔美的音韵所散发出的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新诗的欣赏方法。

  2.、过程与方法

  通过正确流利地朗读背诵《再别康桥》,领会诗歌的韵律美;体会诗歌的重章叠句。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体会徐志摩感情方式与个人的体验在其诗歌中的融合。

  重点分析抓住关键词语,理解作者的情感和思路。

  难点分析诗歌的意象与内容关系。

  教学方法及

  学法指导

  分析本节课综合运用启发式、自主感悟,以诵读为主,以课件贯穿始终,集音乐、画面、相片、朗诵等视听手段为一体,充分感受诗歌的优美境界诵读入境,欣赏诗意;并联想比较,鉴赏评价的教学方式。

  课前

  准备1、教学环境:多媒体环境。

  2、资源准备:教学PPT、名家朗读资等。

  教

  学

  过

  程

  一、导语

  佛云:人生有七大苦,我们前面通过《雨巷》的学习,品味到了“求而不得之苦。”人生第六苦就是“爱别离”。

  别离是一种执着的苦。人生本来聚少离多,“多情自古伤离别”。冯至《别离》写道

  “我们招一招手,随着别离|我们的世界便分成两个。”

  离别时是痛苦的。待到花落云散,冬雷震震夏雨雪之时,才惊觉昨天的生活已是今天的美梦,所爱的终究像手中的沙一般飘扬而去,午夜梦回之际,这“爱别离”的滋味,怎一个“苦”字了得?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首描写离别的诗歌。看他对别离是一种怎样的描写,和一般的离别诗有什么区别。这就是徐志摩的《再别康桥》。那么现代人是如何理解离别的呢?那么我们现在就来学习徐志摩的《再别康桥》,领略一下现代人笔下的别离之情!

  (板书)再别康桥

  二、题解及作者介绍

  (解释:康桥=剑桥=Gambriage)

  学生交流知道哪些世界名校,学生会说出哈佛大学、牛津大学、剑桥大学,播放大学图片。让学生指出剑桥大学,引出对徐志摩的介绍。

  作者:徐志摩(1896~1931),浙江海宁人,新月派的代表诗人。早年留学英国剑桥大学,回国后写了一些积极向上的诗文。其代表作是《再别康桥》《雪花的快乐》《沙扬那拉》《这是一个怯懦的世界》等。“新月派”的主要人物还有闻一多《一句话》、朱湘《情歌》《关外来的风》等。

  关于徐志摩,胡适有一个概括性的评论。说“他的人生观就是一种‘单纯信仰’,这里面只有三个字:一个是爱,一个是自由,一个是美”他就是为着他单纯的信仰而活。我们来看一看他的三个大字。

  一是自由。徐志摩是一个富有浪漫主义的诗人。推崇自由的生活。

  一是爱。徐志摩一向将爱情奉若神明,他认为是一切动力的源泉,他自己也曾经说过“生命之所在,就是为了爱”。关于他的爱情,我们都知道什么?在他死后三个女人扑倒在了他的墓碑前:这三个人分别是他的原配妻子张幼仪;还有,哪像天上的一片云,偶然投影在他波心的,但转瞬就消失踪迹的,没有结果的才女林徽因,这是他灵魂的伴侣啊,他曾经有一首诗写道“我将于茫茫人海之中,访我惟一灵魂伴侣,得之我幸,失之我命,如是而已”;还有一个就是为了她奢靡的生活,努力兼职都还养不活的交际花陆小曼。他的逝世也为了省钱养家而导致的。我们知道在1931年11月19日,徐志摩要从南京回北平,为了省钱,经朋友介绍而搭坐上了免费的邮班。但不幸的是途中因遇雾在济南附近触山,机坠身亡。终年,34岁。太可惜了,是吧?

  徐志摩的一生是为了爱情而存在的,他最终象划过天边的美丽的流星。

  一个是美:如果说他对爱的追求献给了三个女人,那么他对美的追求就献给了他的诗歌。他的诗歌有三美的追求:音乐美、建筑美和绘画美。尤其是我们今天所学的这首《再别康桥》集中体现了他对美的追求。

  三、整体感知诗歌(播放关于康桥的风光)

  下面我们就来具体学习一下这首诗歌。听老师给大家配乐示范朗诵。(老师朗诵)

  这首诗歌给你们的整体感受怎么样?美吗?大家自己以自己的方式,出声读。老师不提任何要求。开始。

  (学生整体朗读,老师指导。学生再反吟读。)

  四、“三美”分析(学生分析,老师点拨)

  (一)音乐美和建筑美

  这首诗歌特别具有音乐的美感。我们来看:全诗一共七节。每一节诗歌都押韵,而且首节和尾节的韵又相同。这就造成一种跌宕起伏和轻柔舒缓的旋律感。

  形式上看,这首诗歌四行一节,每一届诗行的排列两两错落有致。很有建筑上的美感。

  (二)绘画美

  第一节:连用了三个“轻轻的”。这三个“轻轻的”是否重复与累赘。为什么?——前两个“轻轻的”是指来的轻轻和去的轻轻。只是来到这里,又只身离去。没人相接与相送,都是很寂静与落寞的。第三个“轻轻的”是什么?我们轻轻的挥手,有什么感觉?大家示范一下,挥动你的手臂。如果很重的挥手,“走了,走了”,谁一种什么感觉?很洒脱,很不在乎。而徐志摩的“轻轻的”招手,表现了他的一种什么心情——很不舍得离开。

  第二节里面出现了一个意象。什么啊?“金柳”

  我们看一下作者心中的金柳是一种什么感觉?(夕阳照射下的柳枝,被渡上了一层妩媚的金色。那金色的柳条随风摇摆,影子倒映在水中,像一位美艳的新娘。这美艳的新娘,倩影倒映在康河里,也照映在我的心上。并激起层层的情感涟漪)——像夕阳中的新娘。夕照霞辉,给她镀上了一层金光闪闪的颜色,她的玉树临风、婀娜多姿,作者面对此景此情的感情是怎么样的?(眷爱康桥里的一草一木,如同迎亲娶新一半,深情痴迷。)

  (课文描写了哪些意象,老师举例说明如“金柳”。同学们分析其他的意象。)

  第三节描写了什么意象?“青荇”

  康河里的水草随微波起伏,绿油油的水草在柔波中招摇,仿佛是在向诗人招手示意。在这仙境般的地方,诗人受到感染,情愿做一条水草,承受康河清波的爱抚。作者曾写过一篇文章《我所知道的康桥》在里面写道“康桥的灵性全在一条河上;康河,我敢说是全世界最秀丽的一条水。”一个老村子“有一个果子园,你可以躺在累累的桃李树荫下吃茶,花果会掉入你的茶杯,小雀子会到你桌上来啄食,那真是别有一番天地。”作者甘心做康河里的一条水草。一个甘心可见作者对康河的眷恋,

  第四节,“潭” -—拜伦潭

  作者的视角由岸边的金柳,低头转向了水底油油的青荇。接着他把目光转向了拜伦潭。

  那榆树浓荫覆盖着的清泉倒映着天上的虹,可以让人想象那五彩斑斓的景色充满了多么淳厚的诗意。在这里是天上虹揉碎在浮藻间,沉淀着作者彩虹似得梦,作者过去在康桥的美好的生活,像梦一样的生活。作者曾经写道:“1920年他在康桥度过了一年多真正悠闲自在的日子。据他后来回忆说,这是他一生中最幸福的日子。“康桥,再会吧。我心头盛满了别离的情绪,你是我难得的之际,我当年辞别家乡父母,登上太平洋去,扶桑风色,檀香山芭蕉况味,拼搏大海,开拓我心胸神意。如今都变成了梦里的山河。”

  第五节 作者要去寻梦去了,寻找自己过去的美好的生活。他似乎忘记了,她是要离别康桥的。他撑了一个长篙,向青草更青处漫溯,一直到了星辉斑斓的,从夕阳一直到了星辉斑斓,可见作者在康桥停留的时间之长,这也说明作者不愿意离别康桥了。就在这种无意识中,作者忘记了他的即将的离别。而要在星辉斑斓里放声歌唱了。

  第六节 作者突然从梦中回到现实,意识到我今天就要离开了。心情顿时为之沉默。离绪重重,他不能放歌了,只悄悄地吹奏别离的笙箫,在沉默中体味别离的惆怅。一切都寂然了。连青草丛中的夏虫似乎也体会到了别离之情,也为他保持沉默。往日康桥的欢乐笑语,都将使人的离去而寂寞。

  第七节 呼应开头,云彩本来是不能带走的,然而使人却强调说“不带走一片云彩,”这种夸张的手法,表露出作者不愿惊动他心爱的康桥的一片温柔情意。

  五、情感分析小结(师生共同探讨)

  这首诗歌的感情是一种极平常的离情和那种微波似的轻烟似的别绪。

  感情主线是惆怅的哀惋的离情。第一节奠定了难舍难分的基调,第二、三、四、五节是对康桥美好的回忆,进而由此产生“寻梦”的幻想,第六、七节,又从美丽幻想中回到现实,呼应开头,抒发别离的惆怅与哀思。因此主线是离别之情的“愁——乐——愁”。梦醒了,才知道无路可走的悲痛。

  但我们看他的离别和别的离别诗有什么区别?

  古往今来,离别总给人一种沉重悲伤的感觉。古江淹在《别赋》中感叹:“黯然销魂者,唯别而已矣!”道出了离别让人黯然销魂的特点!所以在古人的作品中,既有“西出阳关无故人”的无奈,又有“天下谁人不识君”的豪迈,还有“相见时难别亦难”的苦。古人在别离的时候,多“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或执手叮咛,或牵衣顿足,其中总有“多情自古伤离别”的味道。离别一般是很感伤的,很沉重的一种感情。那我们来看一下这首诗歌的离别的味道怎么样,有很沉重的感觉吗?为什么?

  (还有许多学生学过的离别诗,老师可根据情况举例)

  这首诗歌只着色绘景而不摹声,没有声音的存在,一切都是静悄悄的,连“夏虫都为我沉默”,“沉默是今晚的康桥”。一点声音也没有,在这种寂然无声的寂静的环境中,没有任何的叮咛执手,就会增加一份飘逸的成分,而少了一份沉重。

  另外,这首诗歌,诗人悬着的独具特色的意象,诗中借以抒情的物象是“云彩”“金柳”“柔波”“青荇”“青草”“星辉”等自然物,这就避开了人间烟火,有一种脱俗的清新感。

  六、再次诵读,伴以轻柔的欧洲田园风格的音乐,同时播放关于康桥的风光片。

  七、分组朗诵,在组内评选出读得最好的组员。

  板书设计

  云彩     ……

  金柳     ……

  青荇     依恋之情…

  潭水

  长篙     ……

  星辉     ……

  (客观物象)+(主观情意)= 意象

  作业布置

  1、每人写一首小诗,借景物抒发某种感情。

  2.试和徐志摩的另两首诗比较赏析:

  沙扬娜拉

  ——赠日本女郎

  最是那一低头的温柔/像一朵水莲花不胜凉风的娇羞,/道一声珍重,道一声珍重,/那一声珍重里有蜜甜的忧愁——/沙场娜拉!

  偶然

  我是天空里的一片云/偶尔投影在你的波心/你无需惊讶,更无需欢喜/转瞬间我便消失了踪影/我们相逢在黑夜的海上/你有你的,我有我的,方向/你记得也好,最好你忘掉/这相互交汇时的光亮

2、让课堂响起朗朗读书声——《再别康桥》学案(教师版)(粤教版高一必修三)

  授课人:张萍备课组:高一授课时间:2014年11月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识记诗歌中的重点字词;明确诗歌主题。

  2、能力目标:掌握朗诵轻重缓急、抑扬顿挫的朗诵技巧。

  3、情感目标:体会作者对母校的热爱和依依不舍之情。

  教学重点:

  掌握诗歌朗诵技巧

  教学难点:

  带着情感朗诵

  教学方法:

  朗诵欣赏法对比赏析法小组合作法教师示范法

  教学课时:

  1课时

  教学步骤

  一、导入

  二、出示目标

  三、学生齐读

  四、字词正音

  河畔(pàn)荡漾(yàng)

  青荇(xìng)榆阴(yú)

  揉碎(róu)浮藻(zǎo)

  长篙(gāo)漫溯(sù)

  斑斓(lán)笙箫(shēngxiāo)

  五、教师范读

  六、朗诵指导

  1、定基调

  (1)知人论世:了解作者,从而更准确地把握本诗的感情基调。

  你对作者的了解有多少,请写下来:

  徐志摩(1897~1931)现代诗人、散文家。笔名云中鹤。浙江海宁人,1921年开始创作新诗。康桥,即剑桥,英国著名剑桥大学所在地.1920年10月-1922年8月,诗人曾游学在此.康桥时期是他一生最美好的时期.他曾说:“我的眼是康河教我睁的,我的求知欲是康河教我拨动的,我的自我意识是康河给我胚胎的”。1928年,诗人故地重游.在归途中,吟成这首传世之作.他的诗歌代表作还有《偶然》《沙扬娜拉》等。

  (2)根据本诗的感情基调,选出适合本诗的配乐。

  2、分节奏

  轻轻的/我/走了,

  正如我/轻轻的/来;

  我/轻轻的/招手,

  作别/西天的/云彩。

  3、入感情

  那/河畔的/金柳,

  是/夕阳中的/新娘;

  波光里的/艳影,

  在/我的心头/荡漾。

  问题探究:为什么作者用金柳不用垂柳,用新娘不用姑娘?

  明确:落日熔金,夕阳给柳树抹上一层金色,而且水波也泛着金光。作者选择了柳树的这一时刻来加以描绘,颜色艳丽,形象新颖,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另外古诗里“柳”谐音“留”,有惜别的意思。柳树就像妩媚娇美的姑娘,而作者把康河边的柳树比作新娘——少女一生中最美最高贵的时刻,连影子都是灿烂的。由此可见康桥在徐志摩心中的地位。他把剑桥视为他的家园。而艳影“在我的心头荡漾”,把牵挂之情表现得非常形象。

  4、辨轻重

  软泥上的/青荇,

  油油的/在水底/招摇;

  在/康河的/柔波里,

  我/甘心/做一条/水草

  问题探究——作者说“我甘心做一条水草”表达了他怎样的情感?

  明确:为了自己喜爱的事物,我们心甘情愿做任何事。哪怕做水草,这样形象生动地写出了作者多母校的热爱之情。

  体会王洛宾《在那遥远的地方》中的歌词:

  我愿抛弃那财产跟她去放羊

  每天看着她粉红的小脸

  和那美丽金边的衣裳

  我愿做一只小羊跟在她身旁

  我愿她拿着细细的皮鞭

  不断轻轻打在我身上

  5、分快慢

  那/榆阴下的/一潭,

  不是/清泉,是/天上虹;

  揉碎在/浮藻间,

  沉淀着/彩虹似的/梦。

  6、技巧小结:

  如何有感情得朗诵诗歌,学完本课你能概括出一些要点吗?

  (1)、读音准确,发音饱满

  (2)、读出节奏,轻重缓急

  (3)、饱含感情,把握基调

  七、小组练习

  八、学生朗诵

  九、归纳主题

  本诗借助金柳、新娘、水草等意象,表达了作者对母校的热爱和依依惜别的情感。

  十、拓展延伸

  请带着感情朗诵本诗:

  偶然

  我是天空里的一片云,

  偶然投影在你的波心。

  你不必讶异,更毋须欢喜,

  在转瞬间消灭了踪影。

  你、我相逢在黑夜的海上,

  你有你的,我有我的,方向。

  你记得也好,

  最好你忘掉,

  在这交会时互放的光亮。

  十一:课外作业:

  课外阅读徐志摩的诗歌,并按照今天所学的朗诵要点进行朗诵练习。

  好诗推荐:《自剖》《想飞》《灰色的人生》《太平景象》《先生!先生!》《雪花的快乐》

3、《再别康桥》(徐志摩)导学案设计(人教版高一必修一)

  【目标择定】

  1.从品读诗歌的意象和语言入手理解诗歌的情感和主题意蕴。

  2.以这首诗为切入点,了解“新月派”诗歌“三美”主张。

  3.通过朗读和品鉴培养良好的诗歌审美趣味。

  第一部分

  【探究一径】

  【主问题】作为“新月派”诗人徐志摩的代表作,这首诗是如何体现诗歌“三美”的?

  1.诗歌的意象是诗人情感的投射,诗人选取了哪些意象?表现了什么情感?

  2.“新月派”倡导的诗歌“三美”,即音乐美、建筑美和绘画美。诵读全诗,试分析这首诗是如何体现“三美”的?

  3.徐志摩作为“新月派”的代表诗人,流传后世的名作颇丰,请你试着再写出一首体现了“三美”的诗作,并作简要赏析。

  【再问再新】

  【助学资料】

  1.新月派简介:新月派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新诗团体,1923年成立,代表人物为徐志摩、闻一多,成员有胡适、梁实秋、陈西滢等。他们不满足于新诗的过于自由,努力追求新的格律,其中卓有成就的闻一多。他主张新格律诗要保持整齐的外形,讲究音节和押韵,讲究诗的词藻,创立了“音乐美、绘画美、建筑美”的“三美”新格律理论,对中国新诗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2.徐志摩经典作品集:诗集《志摩的诗》、《翡冷翠的一夜》、《猛虎集》、《云游》,散文集《落叶》、《巴黎的鳞爪》,小说散文集《轮盘》,戏剧《卞昆冈》(与陆小曼合写),日记《爱眉小札》、《志摩日记》,译著《曼殊斐尔小说集》等。

  3.徐志摩经典语录

  =1*GB3①有时,我们挣扎着喝完一杯苦味的咖啡,直到最后一口才尝到杯底甜蜜的糖味。这就是生活,加了糖,只是未被搅动激活起来。

  =2*GB3②我将于茫茫人海寻找我唯一之灵魂伴侣,得之,我幸;不得,我命。

  =3*GB3③爱是两个人的事,如果你还执着着,纠缠着,原地打滚痛苦的爱着。时过境迁之后,你会发现,是自己挖了个坑,下面埋葬的全部都是青春。

  =4*GB3④生命薄弱的时候,一封信都不易产出,愈是知心的朋友,信愈不易写。

  =5*GB3⑤越走越浅的是爱情;越走越急的是岁月,越走越慢的是希望;越走越多的是年龄,越走越少的是时间;越走越长的是远方,越走越短的是人生;越走越远的是梦想,越走越近的是坟墓;越走越深的是亲情,越走越明白的是道路,越走越糊涂的是方向。

  4、《再别康桥》的诗意美(谢克强)

  《再别康桥》,是诗人徐志摩最重要的代表作。这首使诗人获得巨大声誉的诗作,就其思想内容而言,的确没有什么重要的东西,只不过是表达一种极平常极普通的离情和那种微波似的轻烟似的别绪,并无什么深刻的思想意义,我之所以喜爱这首诗,是这首诗的艺术美、诗意美。

  这首诗的艺术美,表现是多方面的:感情真挚,形象生动、鲜明,语言优美洗练,十分注意诗的结构、形式的美和音乐美。如整首诗诗行长短构成一种参差错落、舒缓有致的声调,而诗的开头和结尾重叠、复沓,加强了诗的节奏感和旋律美,增强了诗的音乐性。这首诗的语言,也是独具特色的。我曾读过徐志摩的散文《我所知道的康桥》,应该说这篇散文的语言是美的、生动的、准确的,但这种语言的生动、准确和美,主要是摹写,而在《再别康桥》里,已没有康桥的真实、具体、完整的图景,而只有从中提取的感觉和想像化了的意象,语言对意象的外部形态,也都是轻轻触及之后马上转化为心灵和情感反应,转化为主观想像和内心独白。同时,这首诗还具有丰富的联想性、意味性,它不仅通过意象来暗示和表现情感,还借助音乐节奏来加强和推动它,因此,这首诗的语言,不仅具有高度情感价值和意义的暗示性,也充满视觉美和节奏感。然而,在构成诗的艺术美的诸因素中,至关重要的却是诗的意境美。如果诗的意境不美,尽管你有美的形式、美的语言、美的旋律,它也不会给人以真正的美感,也不会具有诗的艺术美,从而也就失去了诗意美。

  诗是很讲究意境的。所谓炼句不如炼字,炼字不如炼意,诗贵意境等,就是讲诗的意境的重要性。何谓意境?意境就是诗人对社会现象和自然现象感受以后产生的一种情怀,它的全部奥秘即是外部世界即境的心灵化与内部世界即意的具象化。意境的形成,是诗人的思想感情对客观事物本质的认识不断深化的具体表现;而意境的创造,则是诗人为源于生活的情意寻找一个更为典型的艺术环境的艺术实践。诗人徐志摩在《再别康桥》中对诗的意境是苦心经营和刻意追求的。在诗中,诗人将自己多年对母校的感情,浓缩在凝练的诗句中,融化到一些富有个性特色的形象和想像中间。由于诗人巧妙地把气氛、感情、形象三者融合为一,因而造成一个色彩鲜明、线条清晰、匀称柔和的境界。你看,在诗人眼里,那河畔夕阳中的柳条被镀上了一层富丽而又妩媚的金色,在微风里轻轻摇摆,婀娜多姿的影子倒映水中,仿佛一位艳美绝伦的新嫁娘,这新娘的艳影,在水中荡漾,也在诗人心中荡漾。在诗人眼里,那柳阴下波光潋滟的清泉,沉淀着诗人像彩虹一样绚丽迷人的梦。可谓融情入景,把那如水中月、镜中花一般的“彩虹似的梦”描绘得多么形象、鲜明,仿佛伸手就可以揽到似的。于是,诗人似乎乘着满载星辉的一叶小舟,向着青草萋萋的小河深处,击拍欢歌,去寻他彩虹似的梦……梦能寻到吗?几声浸透着淡淡哀愁的笙箫,沉默的夏虫,沉默的康桥,烘托出一种梦幻般的惆怅气氛,诗人只好挥一挥衣袖,不带走一片云彩,悄悄地来又悄悄地走了。整首诗,情因景生,景因情活,情景交融,物我一体,构成了诗的深邃意境,给读者留下了极为深刻的印象。

  《再别康桥》对应检测

  一、语言积累及应用

  1.下面加点字的字形、注音全部正确的一组是()

  A.浮躁(zào)藻荇(xìn)斑澜(lán)装载(zài)

  B.沉淀(dìàn)笙箫(xiāo)漫溯(sù)穿着(zhuó)

  C.憎恶(zèng)桑榆(yú)揉碎(róu)绿草如阴(yīn)

  D.招摇(zhāo)静谧(mì)揣磨(chuǎi)应届(yìng)

  2.给下面的诗句划分节奏错误的一项是()

  A.轻轻的/我/走了,正如我/轻轻的/来。B.波光里的/艳影,在/我的心头/荡漾。

  C.在/康河的/柔波里,我/甘心/做一条水草!D.满载/一船/星辉,向青草/更青/处漫溯。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A.徐志摩可以说是新诗的诗魂,茅盾说他既是中国的布尔乔亚的“开山诗人”又是“末代诗人”,他以后的继承者未见有能望其项背的。

  B.诗人在乘船离开马赛的归国途中,面对汹涌的大海和辽阔的天空,展纸执笔,信手拈来,记下了这次重返康桥的切身感受。

  C.他完全沉醉在大自然的怀抱里,临到他要离开伦敦的前夕,在一个美丽的黄昏,他漫步于康桥,举步维艰,写下了这首诗。

  D.夕阳下流淌的康河,波光潋滟,栩栩如生,河畔的金柳姿态婀娜如妩媚的新娘,动人心弦。

  二、课文探究检测

  4.对《再别康桥》一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康桥”,现在通译“剑桥”,即著名的剑桥大学所在地,是一个风景秀丽的地方。徐志摩年轻时曾在此读书、生活过,结识过许多英国朋友,故对此怀有一种特殊的感情。

  B.第二节作者运用比喻的手法,将岸边柳树倒映在剑河里的情景,写得甜蜜而美丽,浸透了诗人无限欢喜和眷恋的感情。

  C.第三节运用拟人的手法,借水草的“招摇”,生动地写出了康桥对他的热情欢迎,同时用“甘心做一条水草”表达了诗人对康桥的刻骨铭心的眷恋之情。

  D.第五节的“满载一船星辉,/在星辉斑斓里放歌”是回忆往昔在剑河上尽兴游览的情景,抒发了诗人对岁月流逝的惆怅之情。

  5.对《再别康桥》分析鉴赏错误的一项是()

  A.“那榆阴下的一潭”明明是清泉,诗人偏说不是,而把它想像成“是天上虹,揉碎在浮藻间,沉淀着彩虹似的梦”。这一方面写出梦之美,梦之虚幻,另一方面,也很自然地过渡到下文寻梦的描写。

  B.诗人用“撑一支长篙,向青草更青处漫溯”把梦具象化,把抽象的诗意化为具体的形象,非常生动。

  C.在充满诗意的地方诗人竟然不能放歌,是不可遏制的离情使诗人陷入沉默。

  D.最后一节将“轻轻”换成“悄悄”,这些叠字的运用增强了诗歌轻盈的节奏,并把浓烈的诗情化为一种潇洒。

  三、课外提升训练

  6.对下面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我爱这土地》 艾青

  假如我是一只鸟,我也应该用嘶哑的喉咙歌唱:这被暴风雨所打击着的土地,这永远汹涌着我们的悲愤的河流,这无止息地吹刮着的激怒的风,和那来自林间的无比温柔的黎明…

  ———然后我死了,连羽毛也腐烂在土地里面。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1938年11月17日)

  A.诗人未用“珠圆玉润”之类词语而用“嘶哑”来形容鸟儿鸣唱的歌喉,使人体味到歌者经历的坎坷、悲酸和执著的爱。

  B.关于“土地”“河流”“风”“黎明”的一组诗句,抒写了大地遭受的苦难、人民的悲愤和激怒、对光明的向往和希冀。

  C.“然后我死了,/连羽毛也腐烂在土地里面。”这两句诗形象而充分地表达了诗人对土地的眷恋,而且隐含献身之意。

  D.“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这两句诗中的“我”,指喻体“鸟”而不是指诗人自己。

  7.阅读曾卓的《悬崖边的树》一诗,选出分析不当的一项是()

  不知是什么奇异的风/将一棵树吹到了那边——/平原的尽头/临近深谷的悬崖上

  它倾听远处森林的喧哗/和深谷中小溪的歌唱/它孤独地站在那里/显得寂寞而又倔强

  它的弯曲的身体/留下了风的形状/它似乎即将倾跌进深谷里/却又像是要展翅飞翔

  A.这首诗借物喻人,写出了坚贞不屈的人格之美。

  B.这首诗实际上写人在毁灭的边缘,顽强奋争,怀抱高远的理想。

  C.这首诗细致地描绘了树的形象,表达了对这棵树的赞叹崇敬之情。

  D.这首诗三节层层深入,节奏整齐,韵律和谐。

  8.请仿照下面一节诗歌格式,在二、三节空线处续写诗句

  在你步入青年、踏上人生旅途的时候,

  你是只求风和日丽、一帆风顺,

  还是不畏艰险、准备走曲折之路?

  在你路途坦荡、志得意满的时候,

  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还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在你功成名就、有口皆碑的时候,

  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还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必修①第一单元第2课《再别康桥》参考答案

  【探究一径】

  1.诗人只身悄悄来到和离开康桥的情景里,着意描写了康河岸边的柳树、康河里的水草、水潭、榆阴等意象,表达的是一种微波轻烟似的淡淡的离情别绪。既表达了诗人对母校的离情,更表现了对逝去的美好往事的无限怀念。

  2.音乐美,是对诗歌的音节而言,朗朗上口,错落有致,都是音乐美的表现,音节和谐,节奏感强,回环复沓,构成回环呼应的结构形式;

  建筑美,是节的匀称和句的整齐。《再别康桥》共七节,每节两句,单行和双行错开一格排列,无论从排列上,还是从字数上看,也都整齐划一,给人以美感;

  绘画美,是指诗的语言多选用有色彩的词语。全诗中选用了“云彩,金柳,夕阳,波光,艳影,青荇,彩虹,青草”等词语,给读者视觉上的色彩想象,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对康桥的一片深情。全诗共七节,几乎每一节都包含一个可以画得出的画面。如向西天的云彩轻轻招手作别,河畔的金柳倒映在康河里摇曳多姿;康河水底的水草在招摇着似乎有话对诗人说……作者通过动作性很强的词语,如“招手”“荡漾”“招摇”“揉碎”“漫溯”“挥一挥”等,使每一幅画都富有流动的画面美,给人以立体感。

  3.(略)学生可作个性化赏析,言之成理即可。

  【对应检测】

  一、语言积累及应用:1.B解析:A项“荇”应为xìng,“斑澜”应为“斑斓”;C项“憎”应读zēng,“绿草如阴”应为“茵”;D项“揣磨”应为“揣摩”,“应届”应读yīng;

  2.D(向/青草更青处/漫溯)

  3.A(B项“信手拈来”指随手拿来,多形容写文章时能得心应手地运用词汇和选用材料,而此处应指思路畅通。C项“举步维艰”形容行动困难或生活艰难,与语境不符。D项“栩栩如生”形容生动逼真,与语境不符。)

  二、课文探究检测:4.D5.A

  三、课外提升训练:6.C(赞叹的非树,而是人)

  7.D项(诗中的'我',指喻体'鸟'也是指诗人自己)8.示例:沾沾自喜 飘然而行 还是谦虚谨慎 为而不争居功自傲 就此止步 甩掉包袱 再立新功

4、《再别康桥》教学设计(人教版高一必修一)

  教材特点和学生情况分析:

  1.教材特点分析:

  《再别康桥》是一首现代新诗,它不同于学生接触、学习最多的古典诗歌,在字数、句数、声韵、节奏等形式上,用词和语言表达上,抒情方式上等方面有较大不同,同时现代新诗对古典诗歌也有继承性,他们有着某些一脉相承的联系。

  《再别康桥》中,诗人描写了康桥柔美的风光,运用想象和联想和暗喻等的修辞手法,把康桥的景物描写的妖娆有情,表达了对康桥的依依不舍、感恩、怀念之情。学生要领会诗人描写的画面的意境,深刻体会作者对康桥的情谊。

  2.学生情况分析:

  从小学到高中,学生在课文中学习的诗歌并不多,且大部分是古典诗歌,对于现代诗歌的特点体会不深,因此在教学中要注意引导学生抓住意象,深入品味诗歌的语言和意境,把握诗人的思想感情。

  高一学生对新鲜事物保持旺盛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因此在教学中设置整体一贯的有价值的问题,对于调动学生积极性,理解现代新诗《再别康桥》具有重要意义。

  教学目标:

  1.感受康桥柔美的风光,领会作者对康桥的热爱、怀念、惜别之情,品读诗人个性特征。

  2.学会运用联想和想象,分析诗歌意象。

  教学重点:

  感受康桥柔美的风光,领会作者对康桥的感恩、怀念之情。

  教学难点:

  运用联想和想象,分析诗歌意象。

  教学课时:一课时

  教学手段:多媒体渲染,小组探讨,反复朗读涵咏

  导入:

  同学们,有一个诗人曾经说过,“我不敢说受了康桥的洗礼,一个人就会变气息,脱凡胎。我敢说的只是——就我个人说,我的眼是康桥教我睁的,我的求知欲是康桥给我拨动的,我的自我意识是康桥给我胚胎的。”同学们能够猜出这个人是谁吗?对,这个人就是徐志摩。今天我们通过徐志摩的《再别康桥》,欣赏一下徐志摩眼中的母校康桥。

  请学生介绍作者

  徐志摩,现代诗人,散文家,1897年1月15日生于浙江海宁,1931年11月19日因飞机失事不幸遇难。著有诗集《志摩的诗》《猛虎集》《翡冷翠的一夜》。

  教师补充:

  我们看,徐志摩一生短暂,但是他在这短短的十多年的文学创作中,给现代文坛留下了宝贵的财富,他在现代文坛上始终是一颗皎皎明星。他的婚姻爱情故事也非常动人,三个女性与他紧密的联系在一起,为人们说道,甚至还被拍成电视剧《人间的四月天》,同学们有兴趣的可以上网搜索一下徐志摩的相关信息和诗歌作品,或者通过购买纸质书籍放在案头时时欣赏,了解一下这位传奇的诗人。

  解析题目:为什么作者说是“再别”?

  徐志摩三次旅行欧洲,在剑桥大学学习两年,也就是诗歌中的康桥,他在剑桥大学接受西方资产阶级教育,受到西方浪漫主义、唯美主义等流派的影响,结识了许多有名的文学家,遇到了自己的爱情,在这里他的诗情得到触发,进入诗歌创作的暴发期,这是他一生的转折点。康桥成为徐志摩一生不可磨灭的记忆。

  在1922年离英前夕,写有长诗《康桥再会吧》。1925年途经英国,没有留下告别康桥的诗篇。1928年7月,徐志摩故地重游,在归国的海上,面对浩瀚的大海,诗人写下了这首传世的经典之作《再别康桥》。

  初次朗读,注重朗读技巧

  我们现在请一位同学朗读一下,大家听听他的朗读并作出评价。

  朗读技巧:重音,快慢,声调高低,欢快或低沉

  金柳(重读)新娘、艳影(欢快愉悦)荡漾(徘徊萦绕延长读)招摇(延长)柔波(轻柔)不是清泉,是天上虹(适当读快一些)彩虹似的梦(梦幻空灵的感觉)

  第一、七节读轻缓调,第五节适当高昂,第六节低沉

  这首诗第二、三、四每节中,两句四行,一三行是一句的前半部分,二四行是后续部分,一三行是主语部分,是一些具有宁静柔美特性的事物,二四行是谓语部分,是对宁静柔美性质的事物的进一步、具体的描绘,因此一三行重读,二四行轻读,使柔者更柔,形成一扬一抑的咏叹效果。

  现在大家再次有感情的朗读一遍吧!

  再次朗读,划分诗歌层次

  同学们通过有感情的朗读诗歌,思考一下,这首诗可以分为几个层次,由哪几节构成,试着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层意。

  本诗四行一节,一共由七节构成,可分为四个部分:

  第一层:告别康桥(1节)

  第二层:康桥风光(2-4节)

  第三层:康桥寻梦(5-6节)

  第四层:再别康桥(7节)

  三次朗读,研读揣摩康桥风光景致

  下面我们来重点分析一下徐志摩为我们呈现的康桥风光,思考作者主要描写了哪些实实在在的景物,运用了哪些手法。

  第二层——康桥风光(2-4节):

  主要意象

  河畔的金柳(色彩)-----新娘(暗喻)-------无情变有情,富有女性的温柔、羞涩、美丽

  波光里的艳影(拟人)---------心头荡漾------康和美景在作者的心头萦绕、摇荡不去,美!

  软泥上的青荇(色彩)------油油招摇甘心(拟人)------水草浓绿生机,富有情趣,向人招手?

  榆阴下的潭水---------------天上虹(暗喻、移情)--------究竟是不是天上虹?为什么这么写?

  移情解释:作者主观感情投射到客观物象上,并发生了移位。“天上虹”是美好的意象,象征着作者的梦想、追求、爱情等美好的回忆,作者认为这榆阴下的潭水承载着自己的梦想、追求、爱情等美好回忆,这潭水就在作者的强烈的感情的催化下,移位成了“天上虹”。例如苏轼《水龙吟·次韵章质夫杨花辞》有“细看来,不是杨花,点点是离人泪。”作者看到漫天飞舞的杨花,引发离别的伤感之情,眼前的杨花在诗人离愁的强烈伤感情绪下,移位成离人的眼泪。

  我们现在看一下,这些景物怎么样,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作者运用了暗喻、拟人、移情、想象、联想等手法,描绘出笔下的这些景物,富有生机活力,充满了人性美,尤其是女性的温柔妩媚的美,表达了作者对康桥的热爱和对旧日梦想的怀念。

  分析讨论诗歌的关键点

  1.作者在第一节连用三次“轻轻的”,有没有累赘重复之嫌?

  三次“轻轻的”是作者对自己离别时动作姿态的描写。作者面对康桥,“轻轻的走”“轻轻的招手”,做出了这样优雅潇洒的姿态,实在是一种离别的乐观的情绪表达。

  这体现了一种什么样的是诗人形象呢?

  乐观,飘逸,洒脱,优雅的绅士形象。

  2.为什么“但我不能放歌,悄悄是别离的笙箫”?

  作者在离别康桥的那天,沿河划船而上,直至夜幕掩映,夏虫也都陷于沉默,康桥的周遭环境是那么安静肃穆,而作者在康桥景色的描绘中,展开想象和联想的翅膀,不时陷入对过去学习、创作、爱情等生活的美好回忆,徐志摩对康桥的怀念是静悄悄的进行着的,是属于个人的独家回忆的,是不可以用歌声表达出来的,是作者洒脱、优雅的性格的写照。

  课堂总结及布置作业

  同学们这堂课,我们在徐志摩的指引下,对康桥进行了一番游览,感受到了康桥的美景和诗人对康桥的热爱和深深的怀念,还从诗歌中感受到了诗人洒脱、优雅的性格特征和诗人的人生理想。那么老师希望你们课下,认真回忆自己曾经学习生活过的校园或者反观我们现在的校园生活,找到自己情感的触发点,写成一篇小诗。

  下课。

  板书设计

  第一层:告别康桥(1节)

  第二层:康桥风光(2-4节)

  第三层:康桥寻梦(5-6节)

  第四层:再别康桥(7节)

5、《再别康桥》优秀教学设计(人教版高一必修一)

  户县职教中心刘会娥

  一、设计思路

  (一)教学指导思想和设计理念

  以素质教育精神和新课程理念为指导,根据本课的特点,注重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重视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本节课紧紧围绕“美”来建构课堂,以诵读贯穿始终,按照从感性认识到理性分析的认知规律,逐层推进教学环节,使学生学会如何感悟美,鉴赏美,理解美,进而表达美。

  (二)教材分析

  《再别康桥》是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第一单元第二课《诗两首》的第二首。

  必修一体现了教材编排中“将审美教育放在极其重要的地位”这一指导思想,第一单元所选的四首现代诗歌无论是从形式还是内容上,都堪称典范。

  “新月派”是现代诗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流派,在新诗创作上提出“三美”(建筑美、音乐美、绘画美)的标准。《再别康桥》正是这一标准的范本,学好这首诗,对于了解新诗的特点,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诗歌的兴趣,提高诗歌鉴赏的能力,培养良好的审美情趣有着重要的示范和推动作用。

  (三)学情分析

  我们的学生是职中综合高中部高一级,基础不太好,甚至有些学生对语文缺乏兴趣,但他们的内心依然有着对美的追求与向往。前面的学习让他们有了一定的诗歌鉴赏基础,需要进一步引导和提高。另外,学生普遍自信心不足,不善于主动表达和交流,也需要老师多鼓励多引导。

  (四)教法和学法

  教法

  1、诵读指导法:教师范读,并指导学生诵读。

  2、讨论与点拨结合法:师生平等对话,共同讨论,有助于培养和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和灵感,有利于关注个体差异,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要,使每个学生得到更充分的发展。老师适当的点拨和引导有利于学生更准确的理解诗歌,掌握方法。

  3、情景创设法:灵活运用多媒体,展示图片、资料、背景音乐,结合老师优美诗意的语言,丰富教学内容,增强教学的吸引力和感染力。

  学法

  1、多样朗读法

  (1)朗读和默读相结合的方法:诗歌贵在吟诵,通过反复的朗读,学生可以集中注意力,体会和领悟诗歌的音乐美;通过默读,通过潜心把玩,学生可以发挥自己的形象思维和逻辑思维,体会和把握诗歌的深层意蕴。

  (2)粗读和精析相结合的方法:采取粗读的方法,整体感知;再通过仔细揣摩、深入探究的精析更好地体会诗的深层意蕴。

  2、分小组讨论合作法:新课标倡导学生要自主、合作、探究,而分组讨论有利于学生发挥个性,合作互补,最后共同完成诗歌的鉴赏。

  (教法和学法我将在后面的教学过程中具

  二、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了解作者生平及其诗歌风格,新月派“三美”的主张

  2、掌握诗歌鉴赏方法,提升鉴赏能力

  方法与途径

  1、通过诵读,体会本诗建筑美、音乐美

  2、点拨指导学生通过联想想象,抓意象、品语言感知诗的绘画美

  3、通过比较、分析意象,体会本诗的情感美,准确把握诗人的感情变化

  情感与评价

  1、让学生体会诗人对母校依依惜别的深情

  2、激发学生热爱自然,热爱生活的美好情感,培养良好的审美趣味。

  现代教学手段的运用

  用歌曲、视频、音乐、图片等多媒体教学手段,渲染课堂氛围,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良好的审美情趣。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品味本诗的“三美”(建筑美、音乐美、绘画美),体会诗人的深厚感情

  (通过诵读、点拨指导、合作讨论等方法让学生掌握重点)

  难点:体会诗歌情感美,准确把握诗人的感情变化

  (指导学生通过鉴赏意象变换,品味诗歌语言,与常见离别诗作比较等方法来突破难点)

  四、教学准备

  1、网上下载背景图片,制作本人的范读视频

  2、利用图片、音乐、资料等制作多媒体课件

  3、准备录像设备

  五、教学过程(一课时,40分钟)

  教学过程分为“课前预习”、“课堂教学”和“板书设计”三大板块

  第一板块:课前预习:

  1、学生课前查阅资料,了解徐志摩的生平简介,主要诗歌,本诗写作背景,康桥概况。

  2、查字典预习生字词,试划出诗句节奏,找出每节诗的韵脚

  (设计意图)为准确理解诗歌打基础,并节约课堂时间,提高效率

  第二板块:课堂教学

  激情导入(3分钟)——赏析诗歌(35分钟)——拓展延伸(2分钟)

  ★激情导入(3分钟)

  创设情境,导入新课(1分钟)(播放《再别康桥》歌曲和图片营造气氛,伴随音乐,教师以诗中名句导入)

  (“轻轻的我走了,正如我轻轻的来”一首带有淡淡哀伤的离别诗牵动了多少文人学者的心。徐志摩,就这么悄悄地来,又这么悄悄地去了。他虽然不曾带走人间的一片云彩,却把传世的《再别康桥》留给了诗坛,也把永远的思念留给了人们。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徐志摩,走进他的《再别康桥》——)

  (设计意图)柔美的音乐营造出淡淡忧愁的氛围,伴随教师恰当的导入语,将学生带入诗歌的情境之中,从而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欲望。

  知人论世,了解渊源(2分钟)

  学生简单介绍作者情况,重点了解康桥对他的深刻影响

  (设计意图)知人论世是学习诗歌的基本方法,便于学生理解作者对康桥的深厚感情。

  ★品析诗歌,鉴赏诗美(35分钟)

  (一)初读感知整体美

  1、教师范读诗歌视频(提前将自己声音录制下来,制成视频)

  (设计意图)多媒体展示背景图,背景音乐,营造气氛,将学生带入到诗歌的情境之中;教师自己的诵读更能拉近师生距离,起到一定的示范作用。

  2、学生自读,引导其初步感悟这首诗的“美”

  3、师:这首诗美不美?美在哪?引出新诗“三美”概念。

  (二)二读,鉴赏艺术美:建筑美、音乐美、绘画美

  1、新月派诗歌创作的“三美”主张

  建筑美诗节匀称,行列整齐,错落有致

  音乐美节奏鲜明,音韵和谐,朗朗上口

  绘画美意象清新,色彩明丽,画面感强

  学生活动:分组分析本诗的建筑美、音乐美、绘画美在本诗怎么表现的。

  教师引导:

  1、引导学生从诗歌结构布局,诗节的分配,各句的排列,体会建筑式的美

  2、引导学生从各句的节拍,二四句的押韵,感悟诗歌音乐之美

  3、从意象的选择,色彩的描绘,画面的想象和联想等方面,总结绘画美这一艺术表现

  明确:

  建筑美:各节均为四行,各行排列整齐,第一节和第七节排列一致,字数相同,构成对称美

  音乐美:每句2到3个节拍,节奏明显,第二和第四行押韵,韵律和谐

  绘画美:“金柳”“夕阳“波光”“艳影”“青荇”“彩虹”“青草”“斑斓”等意象的选择和描绘,给读者以美感。

  点拨:艺术是相通的,启发学生在平时多培养自身的艺术修养,提高审美能力。

  (设计意图)学生能做的,教师不包办,只做点拨、纠正即可。在这个环节学生发言,既锻炼学生的联想和想象能力、准确把握意象、运用语言的能力,也体现出合作互补,相互评价的教学理念

  (三)三读,品情感美(把握感情基调,读出感情的起伏变化)

  1、让学生举若干离别诗的常见意象

  与本诗意象比较,明确本诗有愁绪(沉默的夏虫,康桥),但更多的是爱恋(绚丽的云彩,柔美的杨柳,可爱的水草,梦幻般的清潭,斑斓的星辉)

  明确“依依惜别的深情”和“哀而不伤”的感情基调

  (设计意图)比较阅读,理解本诗特点

  2、探究:情感从前到后是不是毫无变化?

  学生活动:上黑板画出曲线

  教师点拨:通过分析意象的变换,品味语言,分析出诗人感情变化。

  教师逐节指导诵读技巧、示范诵读,并引导学生总结出本诗感情变化的曲线图

  先来看第一节,一开始就连用了三个“轻轻的”,为全诗奠定了“哀而不伤”的感情基调。我们仿佛看到诗人踮着脚尖,犹如一阵清风飘然而至,又飘然而去,字里行间难掩其依依不舍之情。这一节语调要轻柔舒缓,满怀深情。(示范)。

  第二节,作者将柳树比作新娘,大家想想,男子在想到或看到新娘时是一种什么感觉?——对,欣喜,音调要上扬;“荡漾”要顿开且有拖音,表现出在心头久久不能平静的,回味激荡的感觉。(示范)

  第三节,“招摇”是逍遥自在的意思,要读出轻松自由的感觉,所以语调要轻快,“甘心”强调了对康河的依恋之情,要重读。(示范)

  在作者的眼里,清潭已经不再是一潭水,已经幻化成了昔日那美好的愿望与理想,他多么想沉醉其中不再醒来啊。“彩虹似的梦”要顿开,读的轻缓,有一种沉醉的感觉。(示范)

  第五节,面对昔日美好的梦想,诗人的感情再也控制不住,他忍不住要去寻梦了,回来的时候,星辉斑斓,满载而归,整个情绪达到了高潮,这时候声音要响亮,声调要上扬,读出兴奋的感觉。

  第六节,语调该怎么处理呢?对,低沉下来。因为诗人从梦境忽然回到了现实,他的内心充满失落与惆怅。

  现在我们把第五和第六节连起来读一遍,体会这种心理上的落差。(示范)

  第七节的“悄悄的”与第一节的“轻轻的”首尾呼应,再次加深了依依不舍的伤感之情。这一节也要读的低沉舒缓。(示范)

  通过刚才的分析,我们总结出来全诗的一个感情变化的曲线图,(见板书设计二)从开始,依依不舍的伤感到情绪逐渐达到高潮,到最后又回到眼前,再次面对伤感离别的现实。读的时候要适当调整自己的声调和语气,表现出这种变化。现在老师把这七节诗连起来读一遍。示范(音乐)

  请一位学生读一遍,相机指导。

  (四)四读,小结,回味美

  1、小结:用板书形式小结本诗的“美”(见板书设计三)

  总结明确:这节课的学习让我们充分品味了诗作优美的语言,秀美的画面,柔美的情感,掌握了诗歌赏析知人论世的方法,借景抒情的表现手法。最后,我们一起齐声朗读,再次回味这首诗的美。

  2、配上音乐,师生齐读诗歌,回味美

  ★课外延伸,彰显特长(2分钟)

  教师倡导:让我们在以后的学习和生活中,不断提高我们的艺术修养和审美情趣,用美的眼光发现美,美的心灵感悟美,美的语言表现美。

  请选择恰当的景物,制作一段FLASH视频,自己配上抒情性语言,表达对校园或家乡的热爱之情

  (设计意图)帮助学生利用自身的专业优势和能力特长,进行课堂之外的训练,不拘泥于一种形式的作业,以极大激发学生的兴趣,将课堂之内的教学理念延伸到学生的生活中去。

  第三板块板书设计

  三个板书,清新简洁,重点突出

6、《再别康桥》公开课教案设计(人教版高一必修一)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学会意象分析,把握作者蕴含在意象中的情感。

  2.过程与方法目标:学生诵读感受美。教师指导学生讨论诗歌意象蕴含的情感。

  3.能力培养目标:新诗的欣赏方法。

  教学重点:新诗的鉴赏。分析理解诗人独具特色的意象选择。

  教学难点:诗的欣赏方法。

  教学方法:诵读欣赏法问答法

  课时安排:2课时

  一、导入。

  在我们每个人的一生当中,都不可避免地会经历离别。在座的同学们就刚刚经历了与培养你们三年的初中母校的分别,当回忆起母校你们会想起什么呢?有没有写一些离别话语?(采访学生并总结)今天我们就来赏析大才子徐志摩的一首关于离别的诗(题目作者ppt)首先简单了解下作者和写作背景。关于康桥,徐志摩曾这样评价(ppt,分析眼睛,胚胎,求知欲),从中我们可以看出康桥对徐的重要性,没有康桥就没有徐志摩,没有康桥就没有那么多的传世佳作,我们今天就要来看看徐志摩这首关于康桥的离别诗歌能否与大家有心灵的共鸣。

  三、学生朗读。

  1、下面先请同学们边看视频边聆听范读,边听边思考读这首诗歌用什么语速语调比较适合。

  (板书生字词字音)

  明确:轻柔舒缓

  2、是什么内容决定要这么读?(与《沁园春》《雨巷》做比较)

  明确:离别,依依惜别的感情,诗歌记下了诗人1928年秋重到英国、再别康桥的情感体验,表现了一种含着淡淡忧愁的离情别绪

  3、请同学们在配乐声中用轻柔舒缓的语调,带着依依惜别之情齐读一遍,读得时候注意下黑板上的这几个生字词字音。(明显比你们早读课时好多了)

  四、品词析句

  “离别”这个话题,历代诗人写下了许多动人的诗歌。下面请同学们回忆一下,初中时候我们学过哪些关于离别的诗歌?(学生思考,发言。)

  刚才同学们说得很好。老师也搜集了一些,我们一起来分享(ppt)。

  关于“别”的诗歌: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李白《赠汪伦》)依依惜别之情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李白《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充满诗意的离别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王维《送元二使安西》)深情体贴的离别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高适《别董大》)(满怀激情安慰友人的离别)

  如果我们把这些诗歌和徐志摩的这首诗比较一下,在送别的对象上有什么不一样呢?

  明确:一般离别诗离别的是人,这首诗离别的却不是人,是“西天的云彩”。

  3、明明是“再别康桥”为何只说“作别西天的云彩“?

  ——借代指康桥美好的一切。用康桥太直接,这样更诗意。

  启发:设想一下,如果是你们要远行,面对父母亲友,你们眼中所看到会是什么样的情景呢?照一般情况设想,诗人告别康桥时,可能有送行的人,诗人的眼中也会看到、车水马龙。但这一高楼大厦切,诗人都没有写,写入诗中借以寄情的物象是“云彩”。在诗歌中,一切景语皆情语,自然中的山水草木,鸟兽虫鱼,日月星辰等,一旦写进诗歌当中,就渗透着作者的感情,就成了艺术形象了,这就是意象。云的意象自古就受诗人的喜欢。(云的意象的ppt)徐志摩的很多诗作都深深打着“中国传统”的烙印,《再别康桥》一诗中,徐志摩为了押韵将“彩云”改为“云彩”,借这个意象来表达难舍难分之情。

  4、因为是跟云彩告别,所以作者是轻轻的,挥挥手,就好像作者是一位不食人间烟火的神仙,营造出一种清新飘逸之感,所以他的告别有没有沉重之感,没有!而是潇洒洒脱(板书:潇洒)。

  ㈠找出意象。

  1、好。除了“西天的云彩”这个意象,同学们看看,这首诗还有哪些美好的景物?

  ——河畔的金柳,软泥上的青荇,榆荫下的一潭清泉。(板书:金柳新娘青荇潭天上虹等)

  2、这些意象都集中在第2、3、4节,我们先来看第2节。请一位同学朗读。

  ㈡金柳。

  1、这一节写的是柳。那么在诗人的眼里,“柳”是什么柳?其“影”又是什么影?柳是“金柳”,影是“艳影”。我们经常说“花红柳绿”,在作者笔下,河畔的柳树为何是“金”色的?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因在夕阳中。夕阳照射下柳树变成了金色的。作者又把金柳比作了谁?用暗喻把柳树比做新娘。

  2、如果不是“金柳”,而是苍松翠柏,那么还能不能说是“新娘”,为什么?

  ——不能。因为“金柳”才有新娘的那种柔美,而苍松翠柏是阳刚之美。

  3、为什么要选择柳树而不是其他的树?难道是康桥边只有柳树?

  ——不是。柳这种植物是特别的,读一读它的名字:柳——留。柳在中国的传统中的意思等于留。中国古代就有折柳赠别的习俗,在送别诗中柳是常见的意象。比如“客舍轻轻柳色新”(王维《送元二使安西》)而且柳树下垂的枝条,风一吹就像在挥手告别。原来不仅是徐志摩不想离开,河畔的金柳也不愿他离开。

  3、为什么不说朝阳中的新娘?

  ——夕阳中的新娘是带着忧愁的,和离别的气氛吻合,而朝阳中4的新娘太朝气蓬勃了,现在的你们才是这种气质,情调不合,夕阳中的新娘比较温柔(ppt,婚纱照对比),我们都知道新娘是少女最美丽的时候,夕阳下泛着金光的柳树是那么婀娜多姿,那么的美好,有了新娘,新郎是谁?诗人自己!诗人把自己当做了新郎,作者是想透过新郎对新娘的爱来表达什么?对康桥的爱,对康桥自然之美的喜爱之情。(板书爱)

  5、金柳的艳影明明是在波光里荡漾,诗人为什么说“在我的心头荡漾”?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情感?

  ——“在我的心头荡漾”,无非是说康桥已经在诗人的心里扎下了根,难以忘怀,表达了诗人对康桥喜爱之情。

  分析完,再次朗读感受。

  第四节:

  欣赏完美丽的新娘,我们接下来来一起探讨第四节的青荇。

  1、请一位同学朗读。

  2、“青荇另一种叫法是什么,只是河里普通的水草,我们这边河流很常见,诗人竟然说他只想做一条水草,它有什么特别之处吗?

  明确:这个水草长得油油的,说明康桥的环境非常好,让人直觉到它顽强的生命力。“招摇”的意思本来是故意张大声势,引人注意,这个——拟人,什么样的人可以做到招摇,无拘无束,但用拟人的手法用在植物身上就显得很可爱。

  联系诗人在康桥的经历,他曾经在这里求学成长,在这里邂逅他一生的挚爱,所以康桥给他的就是这样自由成长的环境,现在离别之际,康河的流水、水草的那份安闲、自在让诗人无比眷恋。所以才发出甘心做康河中的一条水草,字里行间满满的都是对什么的向往?自由!(板书自由)

  再次朗读感受

  ㈣潭天上虹。

  1、我们接着来看第四节,请同学齐读第四节。这里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就是把清泉比成虹。

  2、这一潭泉水就是拜伦潭。为什么说是彩虹似的梦,他们两者之间是不是有什么相同的地方?

  ——美好的梦容易破碎,而彩虹虽然美丽,却也容易消逝。所以说是彩虹似的梦

  3、那么这个梦到底是什么呢?

  彩虹和梦都是在描写诗人在康桥的生活感受,彩虹代表着风雨过后的美丽,象征着诗意、浪漫、明丽和柔情,这里象征着诗人在康桥的美好生活。梦是全诗理解的核心,整首诗写的都是梦,诗人回忆其实就是一场美好的梦,年轻的时候每个人都有色彩斑斓的梦,意气风发、豪情万丈,徐也是,但好多梦都破碎的,最终他选择了文学的道路,实践了自己的文学梦。

  七、品味五、六节。

  1、请大家看到第五节和第六节。齐读。这两节的感情相同吗?

  ——不同。第五节兴奋欢快,第六节失意低落。(两个词:放歌/沉默)

  2、第五节作者情不自禁“在星辉斑斓里放歌。”在那一瞬间,他忘了自己要离开,他很愉悦。他似乎已经忘记了要离别康桥而去了完全忘情了。诗人对康桥迷恋的感情到了高潮。

  3、但是诗人放歌了吗?(没有。)你怎么看出来的?(但我不能放歌。)

  4、我为什么不能放歌呢?

  ——但是作者突然意识到今晚要和康桥离别。而且是悄悄的离去,他的那种无奈,依恋,使他不能放歌。不是谁阻止,而是他觉得不应该放歌,唯有叹息,唯有悄悄地走。

  5、他为什么要悄悄?为什么要沉默?

  同学们什么时候要悄悄做事情?不想被人知道,或者不想人打扰,面对康河的美景,作者选择默默享受着这一切,独自一人分享着这一切的美好!因此这一节要读得稍微缓慢深沉。

  5、怎么理解“悄悄是别离的笙萧”一语?

  ——“笙萧”是中国传统的用以抒发感情的乐器之一,音质悠远苍凉。这一句把“悄悄”比作“别离的笙箫”,化静为动,化虚为实,化无形为有形,具有很好的审美效果。“沉默是今晚的康桥”一句也有类似的审美效果。

  6、大家再看到“夏虫也为我沉默,沉默是今晚的康桥”这一句,究竟是谁在沉默?这是什么表现手法?

  ——康桥和康桥的夏虫都是无知无识的事物,不可能为他沉默,因此是诗人自己沉默了。这是一种侧面烘托的手法。

  总结:

  上述几节诗,每一节都是一个可以画得出来的画面,比如河畔的金柳在康河里的倒影,康河水底的招摇的水草,榆阴下的长满浮藻的青潭。这些画面具有意境鲜明、色彩绚丽的特点。很美。诗人通过动作性很强的词语,如“荡漾”“招摇”“揉碎”“沉淀”,使每一幅画面变成了动态的画面,给人以立体感。更增添了画面的美感。(板书美)

  师:带着美再次朗读一下。

  胡适曾说,徐志摩的人生观里只有三个大字:一个是爱,一个是自由,一个是美,在这首《再别康桥》里,他通过一个个美丽、可爱的意象让我们沉浸在康桥美丽的画面里,让我们感受到他对康桥的那份眷恋与柔情,这就是我们所说的情景交融(板书:情景交融)。正是因为这样一个个充满情感的意象,才让我们觉得离别也可以这样美,那这首诗不仅意象美,还说传说中经典的“三美”,我们留着下节课来慢慢品味。

  五、作业

  课后欣赏徐志摩的另一首离别诗:《沙扬娜拉》,并用今天我们学习的意象分析的方法去赏析这首诗。

  沙扬娜拉

  ——赠日本女郎

  最是那一低头的温柔

  像一朵水莲花不胜凉风的娇羞,

  道一声珍重,道一声珍重,

  那一声珍重里有蜜甜的忧愁——

  沙场娜拉!

7、《再别康桥》优质课教学设计(人教版高一必修一)

  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在反复朗读的基础上,着重分析意象以及意象的组合,体味诗歌的意象美。

  2.通过品味语言,发挥想象,以感受充溢于诗歌的真情,进而拉近学生与诗的联系。

  教学重难点

  1.把握和分析意象。

  2.感受诗歌的真情。

  教学方法

  诵读、提问、讲解、创设情境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轻轻的我走了,正如我轻轻的来”。一首带有淡淡哀愁的离别诗牵动了多少文人学者的心。徐志摩,他就这样轻轻地来,又这样悄悄地走了。诗人志摩是怎样一个人呢?让我们和志摩一起《再别康桥》,走进诗人内心。

  二、教师朗读课文,并请学生谈谈初步印象。

  1、(1)语速:舒缓(2)语气:低沉(3)情感:不舍

  2、知人论世

  徐志摩(1896—1931),浙江海宁人。1918年赴美学习银行学,1920年赴英国伦敦,他以一个特别生的身份进入剑桥大学,可以随意选科听课,度过了一年多真正悠闲自在的日子。在风景秀丽的康河两岸,他躺在草坪上,或看书,或赏云。有时到碧波荡漾的康河里划船。其间他还邂逅了民国第一才女林徽因,两人度过了一段美好的时光。据他后来回忆,这是他一生中最幸福的日子。在这里也形成了他的人生观。“三个大字:一个是爱,一个是自由,一个是美”。

  诗人1928年秋重回英国,康桥的一切,早年给他留下了美好的印象,如今又要和它告别,千缕柔情、万种感触涌上心头。由于他当时要赶着去见一个英国朋友,故未把这次感情活动记录下来。直到他乘船归国途中才吟成了这首传世之作。

  三、诗歌可以分为叙事诗、抒情诗、哲理诗等,《再别康桥》属于哪一种呢?

  1.抒情诗。

  四、既然是抒情诗,那么它是怎样抒情的呢?

  1.请同学们品味第二小节的“金柳”?

  “金柳”是这一节表现的对象,同学们可能感觉到奇怪,由“金柳”怎么会想到“新娘”呢?我们怎么就想不到呢?我们来推测一下,是不是“金柳”包含了什么东西在里面?是不是与作者的生活有关系?会不会与感情有关系?

  1920年赴英国伦敦,他以一个特别生的资格进入剑桥大学,可以随意选科听课,度过了一年多真正悠闲自在的日子。在风景秀丽的康河两岸,他躺在草坪上,或看书,或赏云。有时到碧波荡漾的康河里划船。其间他还邂逅了民国第一才女林徽因,两人度过了一段美好的时光。据他后来回忆,这是他一生中最幸福的日子。哦,原来徐志摩是爱上了康桥。“金柳”是代指康桥的。由“金柳”联想到“新娘”就可以理解了。不仅本诗如此,其他很多作品,写什么,怎么写都可能与本身的生活经历和情感经历有关系。(比如:都德的《最后一课》就借助一些具体的形象表达了韩麦尔先生对他曾经工作过的地方的难舍难分之情。“用了多年的课桌和椅子,擦光了,磨损了;院子里的胡桃树长高了;他亲手栽的紫藤,如今也绕着窗口一直爬到屋顶了。”)

  2.“金柳”“新娘”就是赋予情感的形象,叫做意象。

  3.接下来,写道“波光里的艳影,在我的心头荡漾。”“艳影”是什么?荡漾是怎么样的一种情愫?

  艳影——美丽的影子;“荡漾”是什么意思?要想象——就是整天萦绕在心头,挥之不去,才下眉头,却上心头。同学们有过“荡漾”的体验吗?(手机)如果你荡漾过,你才能更深刻的感觉到用词之妙。

  4.请一位同学朗诵第二小节。教师指导学生读出“荡——漾”的味道来。

  五、进入第三小节,感情有没有变化?如果有变化,是加强了还是减弱了呢?

  1、请一位同学先朗读,适时引导其回答。(感情有变化,感情更强烈了)

  2、从哪一句可以看出情感变得强烈了?“我甘心变成一条水草!”

  3、“招摇”是什么意思?

  “招摇”:常含贬义,常与“过市”连用;另有“逍遥”一义。用“逍遥”写水草,显现出无拘无束,自由自在的情态。

  3、请同学们想象“青荇”在招摇,与河畔的“金柳”、波光里的“艳影”组合成一幅怎么样的画面?

  “青荇”“招摇”,整天与“金柳”相伴,朝夕相处,你低头看着我,我仰头看着你,诉说彼此的心曲。“相看两不厌,唯有敬亭山。”水草是这一节着意表现的“意象”。在徐志摩的诗歌作品中,经常使用“柔波”一词,我想是有其特殊含义的,同学们读“柔波”能引起你怎样的联想和想象?(就像孩子在妈妈温暖的怀抱,就像恋人含情脉脉的秋波,就像甜美的微笑……)多美呀,真的是“甘心”呀,不用叹号不行呀!感情进一步发展了,更加强烈了。同学们感受到这种强烈的变化了么?请同学们来读一读。“我甘心做一条水草!”一定要大声读么?使劲喊,行么?不行。怎么办?“使劲轻读”?好,使上劲,轻轻地读。

  5、请同学们朗读,指导学生读出“甘心”二字饱含的幸福感。

  六、请学生朗读第四小节,为何说“那榆阴下的一潭,不是清泉”是“天上虹”呢?

  1、“那榆阴下的一潭,不是清泉,是天上虹”,我老是觉得写得不好。怎么不是清泉呢?“那榆阴下的一潭”明明是写清泉嘛,怎么成了彩虹呢?写错了。是不是?哦,彩虹,象征美好的事物,代表了梦。

  2、“彩虹似的梦”实现了吗?

  “揉碎在浮躁间,沉淀着彩虹似的梦”。这个美好的梦怎么了?“揉碎”了,“沉淀”了,就是说,这个梦没有实现。正是因为没有实现,所以才在人的心中深埋多年,不能忘怀,时不时地“荡漾”一下。

  读这样的句子,体会到了什么?似乎有一些伤感。这种写法,我们叫做“移情于物”。古人有这种句子:“细看来,不是杨花,点点是离人泪。”(出自苏轼《水龙吟·似花还似非花》)。“哥抽的是烟,吐出来的是寂寞”

  1918年赴美留学,1920年来到英国,来到剑桥。在这里,遇到了自己诗歌创作的启蒙者,同时也是自己最倾心最仰慕的女子林徽因,并从此走上了诗歌创作的道路。他说:“我的眼睛是剑桥叫我睁开的,剑桥是我的心灵泉源,是我精神的依恋之乡。”所以,在别人眼里是清泉,在诗人眼里就是彩虹,就是梦。

  3、请一位同学朗读,指导学生读出“揉碎”的伤感和“彩虹似的梦”的无奈。

  七、诗人的“梦”让他重回昔日在康桥,这昔日的梦真的美好得像彩虹似的吗?进入第五节。

  1、我们想象一下:长长的竹篙,轻轻地波动着水面。船上只有两个人,划呀划呀,往远处划,为什么?那儿人少呀。来到幽静的地方,心里高兴,那就唱吧:放开喉咙,尽情歌唱。你看,天上的星星闪闪发光,好像在向我们眨眼睛。这就是徐志摩所提倡的“自由与美”。诗人高兴得放声歌唱,他醉了——诗歌到这里可以说达到了高潮。联系上一节,可以说,这里所写的就是那个美好的“梦”。“荡漾”在心头的也就是这梦中的情景。

  2、那么,这一小节如何朗读?谁有过“放歌”的经历,那是多么美好的时刻!同学们展开想象:可以张开双臂,仰起头,闭上眼睛,沉浸在遐想中……“放歌”二字的读法也可以变成“放——歌——”

  3、请一位学生朗读,指导其读出诗人的欣喜之情。

  八、分析第六节

  1、诗人沉浸在梦里面,没有醒来。对吗?

  不对。诗人很快就醒来了。“但我不能放歌”。想唱歌而又不能唱歌,是一种什么滋味?遗憾。

  2、夏虫真的能为我沉默吗?怎么理解?

  “夏虫也为我沉默,沉默是今晚的康桥”。眼看诗人即将离去,受到诗人离情别绪的感染,夏虫也黯然神伤:似乎这时康桥的一切——风也不再刮,树也不再摇,一片沉默——都在“悄悄”地和诗人告别,全都沉浸在眷念惆怅的离情别绪中。这里也是移情于物,赋康桥以“性灵”,使它具备了人的思想和感情。

  3、从诗歌情感的发展脉络看,这就是从高潮一下子滑落下来,形成了一个大的波折。那么,朗读的时候也要有所体现(忧伤)

  九、分析第一节和第七节

  1、开头和结尾两个小节中都突出“沉默”的特点。怎么理解?

  开头写的是“轻轻的我走了”,结尾写的道“悄悄的我走了”。一片寂静。就这样走了。诗歌开头的“轻轻的”和结尾的“悄悄的”,使我们仿佛感受到诗人踮着脚尖,(教师模仿踮着脚尖走路)诗人对康桥的那份怜惜、那份依恋、那份敬仰跃然纸上。

  2、那诗人为何在开头和结尾采取同样的形式呢?有何表达效果?

  回环复沓使诗歌有音乐美,感情浓厚。

  十、请同学们把课文完整地朗读一遍,适当示范指导。在读书声中结束。

8、《再别康桥》名师教学设计(人教版高一必修一)

  设计思路:

  1、“三维”要求,让作为课堂主体的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形成多维互动的教学氛围;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运用多媒体手段辅助教学,创设情境,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2、以读为主线组织教学,注重学生的接受规律;原始体验、基本体验、终极体验。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知人论世,了解除志摩生平、创作及新诗有关知识;分析感受本诗的情感与意境之美,感知本诗所体现的“三美”主张;

  2、过程与方法;

  导入——参读——情读——品读——比读——小结。

  3、情感、态度、价值观;

  品味对母校的眷恋和对逝去的美好的怀念。

  学情分析:

  高一学生有一定的诗歌欣赏能力,但大部分学生对徐志摩及他的《再别康桥》的写作背景不太了解

  教学重点:

  分析品味本诗所体现的意境之美和“三美”艺术主张。

  教学方法:

  诵读法、涵咏法、讨论法。

  教学课时:

  一课时

  教学内容和步骤:

  一、导入新课

  放she的歌曲《再别康桥》(超链接)

  导语;这首歌改编自哪位诗人的哪首诗?歌中唱的“一身中国学袍”的是谁?歌中唱到的“剑桥”也就是指?让我们知人论世走近徐志摩,走近《再别康桥》。

  二、参读:(知人论世)

  徐志摩(1897-1931)现代诗人、散文家。浙江海宁人。追求艺术形式的整齐、华美,为新月派的代表诗人(新月派的三美主张:绘画美、音乐美、建筑美)。

  写作背景:(题板)——同学朗读

  1921年进入剑桥大学学习,1922年学成回国。这一段的留学生活,特别是剑桥美丽的自然景色,给他留下了深刻印象。为此,他在1922年8月10日启程回国前夕,写下了《康桥再会罢》一诗,表达对康桥的眷恋。1928年,徐志摩重游英国。7月的傍晚,他一个人悄悄来到了久别的母校,漫步于寂静的校园,怀念逝去的美好岁月。但斗转星移,物是人非,没有人认识他,满腔的热情和对母校的眷恋之情无以倾诉。诗人怅然若失,乘船归国途中,诗人写下了《再别康桥》。

  让我们直观感受一下诗人和康桥——(题板图片)

  诗人曾深情地说过(见题板)——生读

  我的眼睛是康桥教我睁开的,

  我的求知欲是康桥给我拨动的,

  我的自由意识是康桥给我胚胎的。

  师:中国是诗人的母亲,康桥是诗人的母校,诗人因康桥而华彩,康桥因诗人而绚丽。诗人对康桥有很深的感情,而感情是诗歌的生命,没有感情就没有诗人,没有感情就没有诗歌。郭沫若曾说“诗的本职在于抒情”,惟有诗人是生活的情人,让我们走近情人——徐志摩,情读《再别康桥》。

  三、情读:

  轻轻的/我走了,那/榆荫下的/一潭,悄悄地我走了

  正如我/轻轻的/来;不是/清泉,是/天上虹;正如我悄悄地来

  我/轻轻的/招手,揉碎在/浮藻间,我挥一挥衣袖

  作别/西天的/云彩。沉淀着/彩虹似的/梦不带走一片云彩

  那/河畔的/金柳,寻梦?/撑一支/长蒿

  是/夕阳中的/新娘;向/青草更青处/漫溯

  波光里的/艳影,满载/一船/星辉,

  在我的/心头/荡漾。在/星辉斑澜里/放歌

  软泥上的/青荇,但/我不能/放歌,

  油油的/在水底/招摇悄悄/是别离的/笙箫;

  在康河的/柔波/里,夏虫/也为我/沉默,

  我甘心/做一条/水草!沉默是今晚的康桥

  1、学生自由读,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读出诗中感情,什么感情?

  明确:依依惜别、欢喜留恋。

  2、说出每节诗中最主要的意象,哪些意象侧重表现对母校的依依惜别之情,哪些意象侧重表现对母校的欢喜留恋之情?并注意各意象的特征,读出相对应的感情。

  明确:云彩作别;夏虫沉默;笙箫悄悄;金柳新娘;青荇招摇;潭水虹;星辉斑斓。(以上内容板书)

  3、通过这一个个意象,读出诗中的欢喜、留恋和依依惜别之情,选你喜欢的一节来情读。

  学生读,学生来点评,老师相机辅导。

  4、老师配乐朗读。(使用超链接播放《秋日私语》伴奏音乐)

  5、学生配乐情读。

  四、品读:

  师:有人说,诗者如酒,品诗如品酒,我们应用“品”酒的心情来品味诗歌,品出盎然的诗意,品读出诗歌的美。

  1、体会“绘画美”,抓住具体意象(见题板)

  徐志摩在《我所知道的康桥》一文中,曾这样说:“康桥的灵性,全在一条河上,康河我敢说,它是全世界最美的一条河。”的确,康桥的美是令人向往的。诗中选取了一系列特有的意象,给人以美的享受。

  ①提问:你认为诗中什么意象,最具有绘画美,试举例赏析:

  金析:柳,是古今诗文中觉的吟咏对象,丝丝柳条在千载而下的岁月中飘荡。而今在徐志摩笔下呈现一种特别的绘画美。绿的柳、碧的水与西天的夕阳交融一体。柳树化为金色,色彩对比是那么鲜明和生动,并且柳树又化为“新娘”,她那婷婷的艳影在夕阳与河水的映衬下闪射着迷人的色彩!

  ②想像体悟,请同学闭上眼睛按照老师说的去想像

  第一步:勾勒形态--云彩、柳树、小草、潭水、星辉。第二步---给景物染上色彩。第三步让画面动起来

  请同学张开眼睛看金柳和星辉的图片

  2、体会“音乐美”,分析诗的音韵、节奏和结构(见题板)

  本诗的韵脚分别为:来、彩;娘、漾;摇、草;虹、梦;溯、歌;箫、桥;来、彩。从韵脚看,一方面每节音韵统一,全诗逐节换韵,另一方面取韵又有开有合(开口、半开口和闭口音),有轻有重。

  本诗的节奏:以前三节为例,“轻轻地/我/走了,正如我/轻轻地/来”……一方面每句为三到四个音步,以三个为主;另一方面双多用“轻轻”、“油油“等叠音词,使得诗的节奏明快而又平稳。

  本诗的结构:大家不难发现,首尾是呼应的,有同有异,富于变化,但又反复强化那特定的情绪和格调,尾是首的复沓,但又不是简单重复,是感情经过激荡而又沉淀后的再现,或是另一层面的递升。一如交响音画中的“A—B—A”式的曲式结构,是“呈现——展示——再现”的艺术体式,反复营造那“浓得化不开”的深深情味。

  读着这首诗,音韵和谐而富于变化,节奏明快而显得平衡,并且曲折回环,首尾圆合,气韵浑成,如同康河的涟漪一样轻轻荡漾,令人不禁产生音乐美的感受。

  3、体会“建筑美”,分析段落、句子(见题板)

  美学家:音乐是流动的建筑,建筑则是凝固的音乐,我们从听觉上已深深感受到了本诗的音乐美,那么我们再来欣赏诗的建筑美,分析一下它在外部形式上又有什么特点?

  从段落上看,每节四句,各句又错开,整齐而又划一;从句上看,每句字数6——7字,大致相等。句的整饬和节的匀称,使诗具有了一种建筑美,读着本诗,一种流动的建筑美和凝固的音乐美,令你心旌摇摇,美不胜受。

  打开超链接放令一首歌曲《再别康桥》进一步体会新月派的三美主张

  五、比读:

  35岁的诗人因飞机失事英年早逝,拥抱了云彩。我们应感谢诗人,不但为我们留下这美丽的《再别康桥》,而且还有其他精美的诗篇。让我们透过他的另一首诗《莎扬娜拉》来缅怀这位生活的情人——徐志摩。

  试和诗人的这首离别诗《沙扬娜拉》比较阅读,赏析其三美。

  最是那一低头的温柔/像一朵水莲花不胜凉风的娇羞;/这一声珍重,/这一声珍重里有蜜甜的忧愁。/——莎扬娜拉

  小组合作品味诗中所体现的“三美“(任选其一)讨论交流后推举代表作简要发言。

  六、课堂小结:

  诗歌鉴赏方法:(见题板)

  参读,知人论世参照读;情读,意象情感动情读;

  品读,诗中妙处须品读;比读,延伸拓展比较读。

  七、布置作业:

  1、诵读课文。

  2、赏析《再别康桥>>

  八、后记

  1、本节课中,小组讨论以及师生互动较多,通过小组讨论解决较容易的问题,通过师生互动解决较复杂的问题。教师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文章,既使学生主动学习,又使学生对文章的理解足够深刻。

  2、采用多媒体让学生拥有感性认识,丰富视觉,提高大家对诗歌的兴趣,使课堂生动有趣。

  板书设计

  再别康桥

  情

  ————————

  惜别留恋

  ——————————————

  云笙夏金青清星

  彩萧虫柳荇潭辉

  景

9、《窦娥冤(节选)》优质课教学设计(统编版高一必修下)

  教学目标:

  1、了解元杂剧的基本知识,领会剧中夸张和想象的浪漫主义手法

  2、通过品味人物语言,把握人物性格,理解作品的内涵。

  重点与难点

  1、窦娥的性格分析。

  2、通过品味窦娥唱词的语言特点,欣赏关汉卿“本色当行”的语言风格

  课时:二课时

  第一课时

  一、元曲知识简介

  1、所谓元曲

  曲是由词进一步发展而成的。宋、金时期北方产生了新的乐曲曲词,发展到元代,就形成了与唐诗、宋词并称的元曲。

  元曲=散曲+杂剧

  散曲是诗歌,杂剧是戏曲。都能合乐歌唱,都使用当时的北曲(北方曲调)。

  散曲=小令+套数。

  小令是一支单调的曲,简短精练,只有几句到十几句,必须按曲牌规定的字数、平仄、韵脚填写,常用以抒情写景,如:马致远[双调]《寿阳曲远浦归帆》

  套数又叫“散套”“套曲”,是由两支以上的曲子按照一定的规则联缀起来的组曲,可用于叙述较完整的情节、事迹或夹议论,如:睢景臣[般涉调]《哨遍高祖还乡》,关汉卿[南吕】《一枝花不伏老》。

  2、所谓元杂剧

  元杂剧是用北曲演唱的一种戏曲形式,金末元初产生于中国北方。

  作为一种新型的完整的戏剧形式,元杂剧有其自身的特点和严格的体制,形成了歌唱、说白、舞蹈等有机结合的戏曲艺术形式,并且产生了韵文和散文结合的、结构完整的文学剧本。

  3、元杂剧的结构

  基本结构:四折一楔子

  一本杂剧通常由四折组成。一折相当于一幕或一场,四折一般分别是故事的开端、发展、高潮和结局。

  四折之外可以加一二个楔子,楔子一般放在第一折之前,介绍剧情,类似序幕;也有的放在两折之间,相当于过场戏。

  每本杂剧的末尾有两句对语,用以概括全剧内容,叫做“题目正名”。如《窦娥冤》结尾的“题目”是“秉鉴持衡廉访法”,“正名”是“感天动地窦娥冤”。

  4、杂剧的角色

  大致可分为末、旦、净、杂四类。

  末是男角,男主角叫正末,还有副末、冲末、外末等。

  旦是女角,女主角叫正旦,还有贴旦、花旦、老旦等。

  净多扮刚勇人物或喜剧角色,有净、副净、二净之别。

  杂是杂角,如孤(官员)、孛老(老头)、卜儿(老妇)、徕儿(小孩)、细酸(书生)、邦老(盗贼流氓)等。

  5、杂剧的舞台演出

  杂剧的舞台演出由“唱”“白”“科”三部分组成。

  唱是杂剧的主要部分,除楔子中可由次要角色唱以外,一剧四折通常由主角一人唱到底,其他角色有白无唱。正末主唱的称“末本”,正旦主唱的称“旦本”。

  白又叫宾白,即剧中人物的台词、道白。因杂剧以唱为主,故把道白称为“宾”。

  科又叫科范,指剧本中关于动作、表情、音响效果等的舞台指示。如“笑科”、“把盏科”。

  6、元杂剧的宫调

  在音乐上,杂剧的每折用同一宫调的若干曲牌组成套曲。楔子只能用一二支小令,不能用套曲。宫调,即调式,相当于现代音乐的C调D调等。曲牌,是曲调的名称,每个曲牌都属于一定的宫调。剧本中每套曲子的第一支曲子前面都标明宫调。如《窦娥冤》第三折第一支曲子标示的【正宫】【端正好】,表示这一折自【端正好】以下各曲均属【正宫】。

  7、元曲四大家

  关汉卿:

  《窦娥冤》《救风尘》《单刀会》《拜月亭》

  白朴:

  《墙头马上》《梧桐雨》

  马致远:

  《天净沙秋思》杂剧《汉宫秋》

  郑光祖:

  《倩女离魂》《王粲登楼》

  8、四大悲剧

  《窦娥冤》--关汉卿《汉宫秋》--马致远

  《梧桐雨》--白朴《赵氏孤儿》--纪君祥

  《梧桐雨》唐玄宗和杨玉环,《汉宫秋》王昭君的故事

  《赵氏孤儿》春秋时代发生在晋国的一大悲剧。权臣屠岸贾与上卿赵盾不和,几次设计陷害赵盾,均未得逞,最后竟以欺君之罪,将赵盾满门300余口抄斩,连刚刚出生的婴儿都不放过。赵盾的门客程婴冒险救出孤儿,屠岸贾发觉后,下令搜杀天下半岁之内的婴儿,程婴与退隐山庄的老臣公孙杵臼共谋保孤良策,为救赵氏孤儿,也为天下婴儿免遭杀戮,程婴以亲生子代替,交给公孙杵臼藏匿,然后出头告发。公孙杵臼和程婴的儿子均被害。程婴忍辱负重,含辛茹苦将赵氏孤儿抚养长大,终于得报奇冤大恨。剧本指斥了昏君奸臣的凶残狠毒,对忧国忧民忠正清廉的赵盾寄予同情,歌颂了程婴公孙杵臼舍生忘死、慷慨赴义的牺牲精神。

  王国维《宋元戏曲考》中,把《赵氏孤儿》和《窦娥冤》并列,既列之于世界大悲剧中亦无愧色也。堪与莎士比亚四大悲剧相媲美,是我国最早介绍到西方的戏剧之一。

  9、四大爱情剧

  《拜月亭》--关汉卿《西厢记》--王实甫

  《墙头马上》--白朴《倩女离魂》--郑光祖

  二、关汉卿简介

  生卒年不详。他一生“不屑仕进”,生活在底层人民中间。他是当时杂剧界的领袖人物,既是编剧,又能登台演出。“生而倜傥,博学能文,滑稽多智,蕴藉风流,为一时之冠”;“躬践排场,面敷粉墨。以为我家生活,偶倡优而不辞”;“驱梨园领袖,总编修师首,捻杂剧班头”。

  关汉卿在《南吕一枝花不伏老》中自述“通五音六律滑熟”,“我也会吟诗,会篆籀,会弹丝,会品竹。我也会唱鹧鸪,舞垂手,会打围,会蹴鞠,会围棋,会双陆”,“我是个蒸不烂、煮不熟、捶不扁、炒不爆、响当当一粒铜豌豆”。

  所作杂剧六十余种(今存十八种),数量超过了莎士比亚,被称为中国的莎士比亚。套曲十余套,小令五十余首。1958年,世界和平理事会把关汉卿与达芬奇等同列为世界文化名人。关汉卿的戏剧语言,被称为本色派之首。

  三、《窦娥冤》简介

  《窦娥冤》正名《感天动地窦娥冤》,杂剧在剧本的最后都会出现题目和正名,最后三个字就成为剧本简称。

  《李逵负荆》题目:杏花庄王林告状

  正名:梁山泊李逵负荆

  全剧采用元杂剧标准的结构法“四折一楔子”,写元代一个弱女子窦娥的悲惨一生,如果借用雨果《悲惨世界》的题目也无不可。

  楔子是故事的序幕,写窦娥七岁时的故事,出生在穷苦的读书人家庭,三岁丧母,七岁被父亲窦天章卖给蔡婆婆做童养媳以还债,并供父亲进京赶考的路费。

  第一折是故事的开端,写窦娥长到17岁,与蔡婆婆的儿子结婚,两年后,丈夫病逝,守寡守丧,与婆婆相依为命,但是有一天蔡婆婆去向赛卢医讨债,差点被他勒死,被张驴儿父子救下来,这对坏蛋父子听说蔡婆婆家有个年轻小寡妇,就强行闯入,胁迫婆媳嫁给父子俩,窦娥坚决拒绝。

  第二折是发展,张驴儿为了霸占窦娥,企图毒死蔡婆,不料有毒的羊肚儿汤被他老子喝了,张驴儿乘机威胁窦娥,提出“官了”和“私休”的办法,窦娥为了选择对簿公堂,没想到贪官桃杌不分青红皂白刑讯逼问,窦娥被三次用水泼醒,仍坚强不屈。州官便命打蔡婆婆,窦娥担心蔡婆婆年老,经不起拷打,只得自己认罪服法,押入死牢,第二天问斩。

  窦天章考取功名后,做了提刑肃政廉访使,出使楚州。窦娥阴魂不散,托梦给父亲诉说冤情。窦天章重新复查此案,终于惩罚了凶手,正义得到伸张,邪恶受到惩罚。

  共四折,开头有一个楔子,由蔡婆婆独白开始,四折的内容分别构成故事的开端,发展、高潮和结局,课文节选的是剧本第三折,写窦娥被押赴刑场遭杀害的悲惨情景,是全剧矛盾冲突的高潮。

  四、分角色朗读

  请四位同学分角色朗读念白,其余同学读窦娥唱词。熟悉一下第三折的情节。

  窦娥监斩官刽子手蔡婆婆

  从同学的分角色朗读中,我们也可以感受到戏剧紧张的冲突,在前面两折戏中,窦娥还是一个单纯的普通人家的小媳妇,头脑里充满了贞节孝顺安分守己等传统的伦理道德,她完全信赖官府,希望官府能够秉公执法,将这一个简单的是非分明的案子公正地判决,可是,世道完全是黑白颠倒,她这样一个清白无辜,从来没有害人之心的善良女子,却被判有罪要被押上法场餐刀饮血,所以在这一折里,她的愤怒反抗,全都爆发了。

  我们看到的是一个小人物遭受不公正时反抗的力量,她内心的悲愤凝聚成一股强大的力量,让天地为之变色,也正是她这种永不屈服的刚毅性格,最后化身鬼魂,到做了大官的父亲窦天章那里告状,终于沉冤得雪,尘埃落定。

  五、梳理

  §1端正好—滚绣球

  窦娥衔冤负屈押赴刑场的路上,指天骂地的情景。

  §2倘秀才—鲍老儿

  窦娥请求走后街避开婆婆,却还是相遇,含泪话别

  §3耍孩儿—煞尾

  高潮中的高潮,窦娥临刑前罚下三桩誓愿,血溅白练,六月飞雪,楚州亢旱三年,并且一一应验。

  六、窦娥冤性格初探

  《窦娥冤》是一部悲剧,鲁迅对于悲剧的定义:将有价值的事物毁灭给人看。

  因此悲剧必须符合两条,首先,主人公必须是有价值的,越优秀越完美,越具有悲剧性

  其次,这么美的事物最终被毁灭了,结局越悲惨越残酷,越具有悲剧性。

  《窦娥冤》中女主人窦娥就是这样一个优秀完美却被残酷毁灭的形象。

  1、窦娥的性格

  (1)善良孝顺—对婆婆

  不走前街走后街

  安慰婆婆再不要啼啼哭哭

  △ 为婆婆屈打成招

  △ 平反后,请求父亲收养蔡婆婆

  (2)耿直坚强

  面对流氓父子的逼婚坚强不屈

  面对命案之后的胁迫坚强不屈

  面对严刑逼供“一杖下,一道血,一层皮”,亦是坚强不屈。

  (3)敢于反抗

  指天斥地,三桩誓愿

  2、悲剧命运

  三岁丧母——文人悲苦地位

  七岁离父亲,做童养媳——高利贷

  十九岁守寡

  二十一岁遭遇流氓逼婚——社会治安

  含冤招供,当街斩首示众——官府欺压

  通过写窦娥被押赴刑场斩首的悲惨情景,揭露了元代吏治的腐败残酷,反映了当时社会的黑暗,歌颂了窦娥的善良心灵和反抗精神。

  第二课时

  一、导入(2’)

  前天的课上我们梳理了一下《窦娥冤》的故事情节,了解了窦娥悲剧的一生,看到了这个善良的女子是如何被毁灭的,也看到了这个柔弱的女子是如何反抗的。但是,大家有没有想过,其实窦娥不是真实的,她并不生活在元代的楚州,也不是在诗歌小说里,而是在生活在——戏曲的舞台上。

  不要忘了,我们读的这一课是元杂剧,元杂剧是戏曲,是歌、舞、剧一体的舞台艺术,它是表演给观众看的,所以,希望大家读的时候有舞台表演的概念。

  那么,首先我问一个问题,这出戏的主角当然是正旦窦娥,那么窦娥出场是什么打扮?整一折戏里有几个动作?

  作为贯穿整部戏的最重要的角色,窦娥是披枷带锁,手被固定了,没办法长袖飘飘做大幅度的动作,剧本中的科介也只有少得可怜的三跪,如何才能表达情感呢?

  只能通过她的语言了,而且是语言中的唱词。

  关汉卿给窦娥设置的语言一定是非常精心的,王国维也说:“然元剧最佳之处,不在其思想结构,而在其文章……写情则沁人心脾,写景则在人耳目,述事则如其口出是也。”

  所以,读杂剧,一定要读语言。今天这堂课,我们就来细细地品读窦娥的唱词,感受关汉卿元杂剧的语言魅力。

  二、品味【端正好】的语言特点(16-18’)

  1、齐读【端正好】【滚绣球】1’

  2、句法分析4’

  我们来重点品读【端正好】。第一第二句,“犯王法”和“遭刑宪”具体说的是什么事情?

  生:(“犯王法”)蔡婆婆为流氓张驴儿父子所救,二人借此强行入住她家,并想霸占婆媳二人,窦娥不从,张驴儿想下毒弄死蔡婆,却被其父误食,张驴儿嫁祸窦娥,想要挟她嫁给他,窦娥不从,就成了毒死公公的凶手。

  (“遭刑宪”)窦娥在公堂上据理力争,糊涂的梼杌县令奉行“人是贱虫不打不招”,为了婆婆免遭责打,窦娥屈招,被判死刑。

  师:所以,一、二两句其实是承接前面一、二折窦娥蒙冤受屈的经历,放在开头,可以带着观众一起回顾前述情节。

  师:为什么在犯王法和遭刑宪前面加上“没来由”和“不提防”啊?

  没有任何理由,稀里糊涂,出人意料,六个字令人不禁要替窦娥叫一声?——“屈”,那一声屈到这里就呼之欲出了,所以,承接的第三句窦娥就情不自禁地——“叫声屈动地惊天”。

  这个“屈”和题目中的什么字是呼应的?——“冤”,这两个字奠定了第三折的情感基调,冤屈至极,以致天地都要为之震惊,和全本的题目“感天动地窦娥冤”也是呼应的。

  如果说前三句是承上的,那么“顷刻间游魂先赴森罗殿”就是?——启下,开启了第三折的内容。昨天才审的案,今天就要立刻行刑,此刻窦娥已经走在去往法场的路上,前面的舞台介绍已经把血腥之气渲染出来,而今窦娥一唱,更令人肝肠寸断。

  这种情况下,不由得让人生出无穷的怨恨,所以,最后一句,“怎不将天地也生埋怨”是什么作用?

  生:过渡,引出第二支曲子【滚绣球】对天地的埋怨

  3、音韵特点3’

  关汉卿的开场第一支曲承上启下,过渡自然,非常精心。可是,大家有没有注意到,有个常用的成语被他颠倒了?我们把它倒回去是不是更好一点?

  生:不好。颠倒是为了押韵。第一段句句押韵,第三折也是一韵到底,几乎句句押韵。平声韵的情感绵长悠远,有余韵缭绕之感,平声调更加有利于表达窦娥消不了化不开的恨意。所以关汉卿要把这个成语颠倒过来。表意相同,音韵上却具有了美感。

  这个曲子还有一个句式上的特点,下面我给大家读一遍,注意体会节奏的变化。

  生:这一支曲都断在第三个字后面,前面很整齐,后面长短不一,这就形成了整散结合、长短错落的节奏之美。

  音韵和节奏之美,都是诉诸听觉的,因为曲词是用来唱的,不是用来看的,要让耳朵听得舒服,必须要讲究韵律和节奏,中西戏剧的区别最大的地方也就在这里,西方戏剧是情节的艺术,而中国戏曲是节奏和韵律的艺术。只是很遗憾,我们不能穿越回到元代去聆听。

  4、语言风格5’

  不论是句法还是音律,关汉卿都很精心,可是,有人却对他的语言非常不满,全是大白话,一点都不美,怎么跟唐诗宋词相提并论,别说唐诗宋词,就是和王实甫《西厢记》一比,层次也很低。不信,翻到88页,也是【正宫】也是【端正好】,大家可以读一读,比一比,两者有什么区别?

  生:王实甫用词雅致,文采斐然借景抒情,含蓄蕴藉;关汉卿俗语俗词,直抒胸臆。所以,后来人们就用“文采派”和“本色派”来区分两位剧作家。

  为什么关汉卿不学王实甫的文采派呢?

  生:窦娥是个童养媳,小人物,不像崔莺莺是大家闺秀,相国小姐,高雅的语言不符合她的身份。同时这样入耳即消的语言也能让普通的观众特别是没有文化的观众能够听懂。

  5、请同学带感情地朗读【端正好】【滚绣球】1’

  三、品味【快活三】【鲍老儿】的情感感染力(15’)

  窦娥指天斥地的愤怒最后被一声叹息转入了无奈,接下来就到了婆媳诀别的感人场面,窦娥怕婆婆看见伤心,特意请求刽子手绕道走后街,可是还是被婆婆撞见,两人法场诀别,真是鸟之将亡其鸣也哀。这一段应该是最悲的,下面我们请三位同学来分角色朗读这一段,看看能不能让大家掉下泪来。

  1、分角色朗读3’

  角色:刽子、蔡婆婆、窦娥

  范围:【卜儿:天哪,兀的不是我媳妇儿!——刽子:兀那婆子靠后,时辰到了也。】

  2、小组讨论10’

  《窦娥冤》曾改编成京剧,著名的花旦程砚秋先生主演窦娥,那出戏里窦娥没有被斩,而是冤狱平凡父女团圆,喜剧结局。虽然如此,当年有个叫唐鲁孙的老北京人,回忆说唱到法场诀别这一段,女观众们个个拿出手巾擦眼泪,男观众们也都眼红鼻酸,有一个北大的女生说自己衣服都哭湿了,如果沉冤难雪,殒命法场,回到家里恐怕晚饭都难以下咽了。

  这就是关汉卿的编剧魅力,他是怎么做到如此煽情如此催人泪下的呢?

  大家细读【快活三】和【鲍老儿】两支曲子,体会一下窦娥唱词的字里行间中饱含了哪些情感?注意那些细微的情感变化。可以小组讨论。2’

  (生答)

  引导1:这两段,窦娥表达了几个意思?

  生:交代后事,希望婆婆在她死后能够给她烧点纸钱,供奉点饭菜。劝慰婆婆,希望婆婆想开点,不要为她的死过度伤心。

  引导2:窦娥说了哪些理由,希望婆婆看在那些理由的份上给她祭奠?

  生:先是说自己命苦,希望婆婆看在她可怜的份上。念窦娥葫芦提当罪愆,这是昨天的公堂之苦;身首不完全,这是马上将要发生的刑场之苦;从前以往干家缘,这是前面13年做童养媳的操劳之苦;少爷无娘面,这是再前面3岁开始的身世之苦。虽然这支曲牌叫【快活三】,却一点都不快活,一句一句把窦娥这辈子的苦都道尽了。

  第二层“念窦娥服侍婆婆这几年”,看在自己没有功劳也有苦劳的份上。

  最后还有看在什么的面子上?加上“你死的孩儿、你亡化的孩儿”,看在她的丈夫,蔡婆婆的儿子面上,两人结婚不到两年,蔡婆婆的儿子就死了,窦娥成了可怜的小寡妇,就看在死去儿子的份上吧,就当是祭奠她儿子时多加一点点。这个要求提得真是悲悲切切小心翼翼,不想给婆婆增加任何麻烦,不要吃的倒不了的凉的浆水饭就好,烧不了的纸钱烧一点点就行,卑微的要求映照的是一个弱小而善良的心。

  在表达这层意思的时候,关汉卿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排比。

  一条一条排比罗列的全是悲惨的过往。饱含着窦娥的委屈之情。

  引导3:窦娥认为死后还有另一个世界,还希望婆婆为她烧纸钱,你是否觉得窦娥迷信,关汉卿这样写有损她的形象?

  窦娥是封建时代的一个家庭妇女,没受过多少教育,认为死后还有另一个世界,这是情理之中的,符合她的身份。同时,她希望婆婆能照顾一下死后的自己,还在想另一个世界的生活,可见临死之前的窦娥还对生命饱含着留恋。

  引导4:窦娥说自己没时没运不明不暗,是否有宿命论的消极意味?

  听到婆婆一声又一声地喊着“痛杀我也”,窦娥也很心疼,自己马上要死了,还是忍不住要倒过来安慰婆婆,不要为自己啼哭烦恼,都是她自己命不好。

  一个没受过多少教育的老太太,一般都挺相信命的,一句命不好,也许真的能让她减轻一点痛楚。其实彼此都知道,窦娥是为了保护婆婆才屈招的,造成这个结果,软弱的蔡婆婆也有一点责任,窦娥是牺牲自己保住婆婆的性命,此刻她没有一句怨言,还在怜惜婆婆开解婆婆,窦娥的孝顺善良真是天可怜见。

  但是,这句话不只是开解,还有怨恨。这里用了短句和叠韵,窦娥的恨意在叠韵的短句中显得铿锵有力。一边怜惜,一边怨恨,为什么自己的命这么苦,为什么苍天不开眼,公正的阳光照不到她身上。“再也不要啼啼哭哭,烦烦恼恼,怨气冲天,这都是我做窦娥的没时没运不明不暗负屈衔冤。”说自己没时没运,不明不暗,表面上自认倒霉,其实其中含着无比的悲愤,最后四个字“负屈衔冤”简直是咬牙切齿,一字一顿,到死也不会放下这个恨。这一种顽强的仇恨也是窦娥反抗性格的体现。

  小结:诀别婆婆时窦娥的情感是交织在一起的,有对自己一生命乖运蹇的委屈之情、有对生活的留恋、有对婆婆的不舍和怜惜,也有对自己不白之冤的悲愤,这些情感对于将死之人多么自然而真挚,正是这些真挚而自然的情感打动了观众,使戏院变成泪的海洋。

  在临死之际还一心想着婆婆,孝顺之心天可怜见,这样一个与世无争的小人物,如此善良,而受到的冤屈和刑罚又是如此深重。鲁迅说过,悲剧就是将有价值的事物毁灭给人看,窦娥越善,毁灭得越悲惨,这个悲剧越是感天动地,感动观众。

  能够让观众当场落泪,这就是关汉卿语言的魅力所在,是因为他设计的唱词完全符合人物的情感和性格。而这种自然的情感和美好的性格又能够直击人心,感染人心。

  四、道德教化(5’)

  窦娥和婆婆的愁肠百转啼声泪海被刽子手的一声断喝打断,故事转入了最后的高潮——三桩誓愿一一发下,并一一应验,请同学们齐读这一段窦娥的宾白和唱词。

  至此第三折结束,后面的第四折就是父亲窦天章做了高官,来到楚州,为窦娥平凡冤案,恶人一一受到法律的审判,窦娥的反抗赢得了最后的胜利。

  1、从全文来看,关汉卿用他本色的语言,塑造了一个怎样的人物形象?

  生:善良、孝顺而弱小的小人物,但是她秉性刚强,具有强烈的反抗性,在这个污浊的社会里宁死也要保存自己的清白人格。

  2、关汉卿塑造这样一个人物,目的何在?结合元代社会状况。

  一方面对元代黑暗社会的抨击,每个时代都有恶人都有冤屈,可是元代对恶人和冤屈已经到了见怪不怪的地步,据《元史》载,1303年,一次查勘出贪官污吏18473人,而官吏总数不过2万6千多,一大半的贪官昏官,让小老百姓何以自处?关汉卿借窦娥的嘴骂天骂地骂官府,其实也是帮长期受压迫的老百姓出一口恶气。

  但是在这样的环境下,老百姓是不是就该忍辱偷生放弃尊严,或者像现在的校园屠夫挥刀向更弱者呢?不是,而是应该像窦娥一样,保持善良的本分和坚贞的品行,宁愿牺牲,也要对邪恶势力坚决的反抗。

  你要相信,人善人欺天不欺,举头三尺有神明,最后天地会为你昭雪,世间公道长存。

  所以,关汉卿塑造这个人物,编写这个剧本,其实还有道德教化的作用。关汉卿让窦娥打动观众,走进观众的内心,是希望观众能从窦娥身上感悟到做一个底层百姓的原则,能够造就一批善良本分而坚贞不屈的观众,澄清这浇薄无道的社会风气。也许这样做不会有实质的效果,但这就文人的悲悯情怀和济世理想。

  五、小结(2’)

  今天这堂课我们都在品味关汉卿元杂剧的语言之美,首先是音韵和谐、节奏错落富于变化,这种听觉上的审美是元杂剧共有的,可以让观众听得更享受,走出戏院,也许还能哼唱两句。

  而下面两点就是关汉卿特有的风格,语言通俗易懂,甚至使用日常口语入曲词,这就是本色,这样的语言入耳即消,观众一听就懂,不识字没文化的老百姓也没有理解障碍。而语言符合剧中人物身份地位、性格和当时的情感,就像王国维说的:述事如其口出,像是人物自己心里说出来的,这就是当行。这样的语言可以将观众带入情境,和人物同喜同悲同怒同怨。历来人们都用本色当行来形容关汉卿的语言风格。

  元曲四大家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风格,有人评价关汉卿、王实甫、马致远三人,说关是以剧写剧,王是以诗写剧,马是以剧来写诗。关汉卿写剧一切都考虑实际的舞台演出和观众的接受心理,只有让笔下的人物走进观众内心,才能借助这些形象来表达自己的理想和抱负。

  作业:预习《长亭送别》,尝试分析一下,王实甫的语言是什么风格。

  板书:

  窦娥冤

  【元】关汉卿

  音韵美、节奏美

  本口语化、平实质朴

  色符合剧中人物的身份

  当性格

  行情感

  六、思考

  《窦娥冤》是关汉卿杂剧的代表作,也是元杂剧的杰作,不知道有何感触,无论如何,你们肯定能够发现它和以前所学的唐诗、宋词有很大的不同,至少写一本杂剧比写一首诗填一首词花费的功夫要大。

  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文学,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是否想过,元代为什么会产生杂剧?

  首先,元代城镇经济相对繁荣,为元杂剧的兴盛提供了物质基础条件和群众基础,传统的诗词歌赋已经无法满足人们的文化生活需要,戏剧这种最富于群众观赏性的文艺形式,便迅速兴盛发展起来。

  其次元代思想文化比较宽松,对杂剧比较放任,或者说比较疏忽。

  其三,元代是历史上第一个以少数民族中的上层统治阶级统治全中国的王朝,必然在不同程度上存在着民族歧视和压迫,当时的文人多是汉人,地位低微,入仕非常难,所以将全部的精力投入到文学创作中,所以才有精力写那么长的一部戏。

  元代文人社会地位的低下,从关汉卿身上就可以看出,关汉卿是元朝最伟大的杂剧作家,60余种,不仅对中国,对全世界文化交流都起了巨大作用,被称为“中国的莎士比亚”,1958年被世界和平理事会列为与达芬奇齐名的世界文化名人。可是这样一个巨人,连姓名、籍贯、生卒年份都没有定论。

10、《归园田居(其一)》优质课教学设计(统编版高一必修上)

  一、教学目标

  1.了解陶渊明的生平及其诗歌的基本特征。

  2.学习诗中情景交融的艺术手法。

  3.领悟诗人的田园情怀,追求自由独立的精神品格。

  二、核心素养

  语言建构与运用:

  知识与能力目标抓住重点词句,领会诗歌质朴的语言表达真挚的情感。

  思维发展与提升:

  通过自主、合作、探究,体会作者返朴归真的人生志趣和人生境界,进一步了解其文其人。

  审美鉴赏与创造:提炼表现陶渊明思想志趣的语句进行探究式学习。

  文化传承与理解:

  了解作者辞官归隐的原因,深刻体会诗人鄙弃官场,对田园生活无限热爱欣赏之情

  三、课时安排:1课时

  四、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他曾饮酒而歌“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他曾为世人描绘了“阡陌交通,鸡犬相闻”的世外桃源,他曾如数家珍般描绘了“木欣欣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的乡村美景……他的名字是?(陶渊明),由上可知,他最美的诗情来自田园,下面我们来学习他归隐田园之后的一首诗歌《归园田居(其一)》。

  二、简介作者和写作背景

  陶渊明,又名:潜,字:元亮,东晋著名诗人。谥号“靖节先生”、自号“五柳先生”,他的诗歌开创了田园诗一体,被称为“田园诗人”。

  年轻时曾怀有“大济于苍生”的壮志,又因家境贫寒,二十九岁时走上仕途,历任江州祭酒、镇军参军、彭泽令等下级官职,每次时间都很短。几度出仕,使他逐渐认清了当时官场的污浊与黑暗,四十一岁还家归隐,过起了自由闲适的田园生活。

  公元405年,陶渊明担任彭泽县令时,郡督邮来县巡察,县吏告诉他,应该穿戴得整整齐齐地去恭迎郡督邮。陶渊明叹息说:“我岂能为五斗米折腰向乡里小儿!”即日便辞官归田。归乡后,作《归园田居》组诗,共五首,本课所选为第一首。

  三、朗读课文

  1、教师找一名学生朗读,给予诵读指导。

  2、播放朗诵录音。

  3、学生齐读。

  四、新课讲授

  1、教师强调重点词语,疏通文意。

  2、解题:“归园田居”这个题目的题眼是哪个字?(归)

  追问:标题只告诉我们要回到园田生活,那么在这个明示信息下面还潜藏着哪些隐性信息?

  请同学们再次朗读课文,思考并回答下列问题:

  1、从何而归?2、为何而归?3、归去何处?4、归去如何?

  3、分析、解决问题。

  (1)从何而归?(用诗中原句回答)

  明确: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

  追问:尘网、樊笼比喻什么?

  明确:官场生活

  追问:作者为什么要如此比喻?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明确:表达自己对官场生活的厌恶,“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沉痛悔恨误入仕途的生活。

  (2)为何而归?

  明确: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

  追问:既然“性本爱丘山”,为何还要出仕?(原文诗句回答)

  明确:“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做官,非本性使然,而是一次失误。

  追问:陶渊明一生做官辞官多次,难道仅仅用一个“误”字就能解释吗?

  明确:①矛盾心态:家庭和儒家思想的影响,有“大济苍生”的抱负,仕途不得志,难以施展抱负。

  ②彻底悔悟。③也许,是一种托词。

  追问:“性本爱丘山”也许是陶渊明“归园田”的重要原因之一,那么,它是不是根本原因呢?请在诗中继续寻找答案。(提示:点题的诗句是哪一句?)

  明确:守拙归园田

  追问:归园田的目的是什么?如何理解“守拙”,言外之意是什么?(不归园田就无法守拙?)

  明确:守拙,即守住“正直善良”的本性。东晋末年权力之争剧烈,官员皆是尔虞我诈左右逢源,没有这种本领就无法得意于仕途。所以,正直良善之辈就会感到压抑束缚,为了守住自己的本心,归园田是他最好的归宿。

  所以,诗人“归园田”是为了保持精神上的自由和独立。

  (3)归向何处?

  明确: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归向田园)

  (4)归去如何?

  ①学生齐读:“方宅十余亩”至“复得返自然”。

  ②思考:诗人描写了田园的哪些景物?田园的景色有何特点?体现作者怎样的感情?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呢?

  明确:

  所见:方宅、草屋,榆柳、桃李。(近景,亲切可即,环境幽雅美丽)

  远村、炊烟。(远景,给人以悠长的遐思)

  所闻:狗吠、鸡鸣。(以动衬静,更显宁静、和平)

  景物特点:恬静空阔幽雅朦胧。表达了作者对田园生活的热爱。

  这里,作者所写的都是乡村生活常见的景物,但是在作者的笔下却显得如此美好,令人向往。因为这里远离了尘世的喧嚣,远离了官场的勾心斗角、尔虞我诈。可以说,这里是一方净土,一处充满清幽宁静的心灵家园。

  小结:总之,这几句话,诗人抓住农村中司空见惯的事物,用白描手法勾勒出优美的田园风光,由近到远,声色相调,淡浓相宜,描摹了诗人心中的桃园——朴拙自然、宁静中不失生机的乡村图景。而这一切又与诗人在官场上的生活形成了鲜明的对照。这里诗人用歌颂田园,无言地批判了官场的倾轧、争斗、混乱、险恶,表明了诗人追求恬淡生活和宁静和谐的心境。

  ③简介白描手法:白描原是中国画的一种技法,指描绘人物和花卉时用墨线勾勒物象,不着颜色,称为“单线平涂”法。它源于古代的“白画”。在文学创作上,“白描”作为一种表现方法,是指用最简练的笔墨,不加烘托,描画出鲜明生动的形象。

  问:我们以前学过的使用白描手法的作品有哪些?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马致远《天净沙秋思》)作者只是利用白描手法对景物进行了排列,却达到了一种千古绝唱的效果。

  4、探究、合作

  有人说陶渊明归隐是一种消极避世的态度,你有什么看法?(可从社会责任感、个人追求、当时的社会环境等角度思考)

  明确:(1)我赞成这种说法。因为:“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2)我反对这种说法。a.陶渊明归隐是对污浊的现实社会绝望后作出的一个超脱的选择。他不愿同流合污,坚持高尚的志趣是对黑暗官场的反叛;b.“性本爱丘山”,这是陶渊明的个人追求;c.陶渊明处在乱世之中,纵是文武双全,有济世之才,一介书生,除却不甘之外,也只有悲愤和无奈,既然改变不了现实,还不如独善其身。

  (3)辩证地看,“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若从个人所担负的社会责任感来看,陶渊明似乎是消极避世的。如果人人都因对社会不满而消极避世的话,那么我们的社会如何发展。作为新时代的中学生,我们应该努力学习,积极进取,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不懈奋斗。

  但陶渊明的归隐是坚守节操,是对黑暗官场的一种反叛,具有积极的意义。尤其是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的精神,淡泊名利、不随波逐流,时时刻刻保持自己的人格和尊严的做法,是值得我们去学习的。

  五、课堂小结

  这就是陶渊明,他的归来,他的舍得,在我们心中留下了许多:“不为五斗米折腰”的傲骨,厌弃官场的高洁,他不仅创作了最美丽的诗文,且塑造了最完美的人格。它的独特艺术个性及高尚品格深刻影响着并将继续影响一代又一代的后来人!

  六、学生尝试背诵《归园田居》其一

  七、课后作业

  1、有感情地背诵《归园田居》其一

  2、陶渊明笔下田园风光充满了生活气息,请同学们根据作者写景的顺序和手法,写一篇200字左右的小作文。(要求用散文的笔法,加入适当的想象,注意描写的顺序,运用动静结合的艺术手法。)

  板书设计:

  归园田居(其一)

  晋.陶渊明

  所见:方宅、草屋,榆柳、桃李(亲切可即,环境幽雅美丽) 近景

  远村、炊烟(给人以悠长的遐思)远景

  所闻:狗吠、鸡鸣(以动衬静,更显宁静、和平)

  小结:景物特点恬静空阔幽雅朦胧

  思想感情对田园生活的热爱

11、再别康桥(人教版高一必修)(人教版高一必修教案设计)

  再别康桥(一课时)

  设计

  思想《再别康桥》是新诗中的名作,特别适宜朗诵,所以课堂上应少作分析,多多朗诵,进而把握诗歌的感情变化流程。

  教材分析:

  《再别康桥》既继承了古典诗歌的传统,又在别离诗中,注入了现代人对自己生长的母校深情厚爱,并超越了一般离别眷的感叹,更具有了现代知识分子崇尚自我的个性色彩和追求自由的谈谈的象征意蕴。语言清新,富于音乐美。这首诗的语言有着突出的浅白流畅的特点,但又深得锤炼功夫,不露雕琢痕迹。诗中各个比喻,新鲜准确,形象生动,宛如流水一样自然淌出,毫无当时新诗欧化的倾向。

  学

  情

  分

  析学生是高一()的学生

  具有好表现、思维活跃等特;以形象思维为主,认识问题的能力还不高;

  他们刚刚了解现代诗的特点、形成等,理解诗歌的形式、内涵有一定难度;

  他们具有自主探究和合作学习的经验和能力

  教

  学

  目

  标1、知识与技能

  感悟徐志摩诗歌华丽轻巧的语言,整齐的章法,和谐柔美的音韵所散发出的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新诗的欣赏方法。

  2.、过程与方法

  通过正确流利地朗读背诵《再别康桥》,领会诗歌的韵律美;体会诗歌的重章叠句。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体会徐志摩感情方式与个人的体验在其诗歌中的融合。

  重点分析抓住关键词语,理解作者的情感和思路。

  难点分析诗歌的意象与内容关系。

  教学方法及

  学法指导

  分析本节课综合运用启发式、自主感悟,以诵读为主,以课件贯穿始终,集音乐、画面、相片、朗诵等视听手段为一体,充分感受诗歌的优美境界诵读入境,欣赏诗意;并联想比较,鉴赏评价的教学方式。

  课前

  准备1、教学环境:多媒体环境。

  2、资源准备:教学PPT、名家朗读资等。

  教

  学

  过

  程

  一、导语

  佛云:人生有七大苦,我们前面通过《雨巷》的学习,品味到了“求而不得之苦。”人生第六苦就是“爱别离”。

  别离是一种执着的苦。人生本来聚少离多,“多情自古伤离别”。冯至《别离》写道

  “我们招一招手,随着别离|我们的世界便分成两个。”

  离别时是痛苦的。待到花落云散,冬雷震震夏雨雪之时,才惊觉昨天的生活已是今天的美梦,所爱的终究像手中的沙一般飘扬而去,午夜梦回之际,这“爱别离”的滋味,怎一个“苦”字了得?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首描写离别的诗歌。看他对别离是一种怎样的描写,和一般的离别诗有什么区别。这就是徐志摩的《再别康桥》。那么现代人是如何理解离别的呢?那么我们现在就来学习徐志摩的《再别康桥》,领略一下现代人笔下的别离之情!

  (板书)再别康桥

  二、题解及作者介绍

  (解释:康桥=剑桥=Gambriage)

  学生交流知道哪些世界名校,学生会说出哈佛大学、牛津大学、剑桥大学,播放大学图片。让学生指出剑桥大学,引出对徐志摩的介绍。

  作者:徐志摩(1896~1931),浙江海宁人,新月派的代表诗人。早年留学英国剑桥大学,回国后写了一些积极向上的诗文。其代表作是《再别康桥》《雪花的快乐》《沙扬那拉》《这是一个怯懦的世界》等。“新月派”的主要人物还有闻一多《一句话》、朱湘《情歌》《关外来的风》等。

  关于徐志摩,胡适有一个概括性的评论。说“他的人生观就是一种‘单纯信仰’,这里面只有三个字:一个是爱,一个是自由,一个是美”他就是为着他单纯的信仰而活。我们来看一看他的三个大字。

  一是自由。徐志摩是一个富有浪漫主义的诗人。推崇自由的生活。

  一是爱。徐志摩一向将爱情奉若神明,他认为是一切动力的源泉,他自己也曾经说过“生命之所在,就是为了爱”。关于他的爱情,我们都知道什么?在他死后三个女人扑倒在了他的墓碑前:这三个人分别是他的原配妻子张幼仪;还有,哪像天上的一片云,偶然投影在他波心的,但转瞬就消失踪迹的,没有结果的才女林徽因,这是他灵魂的伴侣啊,他曾经有一首诗写道“我将于茫茫人海之中,访我惟一灵魂伴侣,得之我幸,失之我命,如是而已”;还有一个就是为了她奢靡的生活,努力兼职都还养不活的交际花陆小曼。他的逝世也为了省钱养家而导致的。我们知道在1931年11月19日,徐志摩要从南京回北平,为了省钱,经朋友介绍而搭坐上了免费的邮班。但不幸的是途中因遇雾在济南附近触山,机坠身亡。终年,34岁。太可惜了,是吧?

  徐志摩的一生是为了爱情而存在的,他最终象划过天边的美丽的流星。

  一个是美:如果说他对爱的追求献给了三个女人,那么他对美的追求就献给了他的诗歌。他的诗歌有三美的追求:音乐美、建筑美和绘画美。尤其是我们今天所学的这首《再别康桥》集中体现了他对美的追求。

  三、整体感知诗歌(播放关于康桥的风光)

  下面我们就来具体学习一下这首诗歌。听老师给大家配乐示范朗诵。(老师朗诵)

  这首诗歌给你们的整体感受怎么样?美吗?大家自己以自己的方式,出声读。老师不提任何要求。开始。

  (学生整体朗读,老师指导。学生再反吟读。)

  四、“三美”分析(学生分析,老师点拨)

  (一)音乐美和建筑美

  这首诗歌特别具有音乐的美感。我们来看:全诗一共七节。每一节诗歌都押韵,而且首节和尾节的韵又相同。这就造成一种跌宕起伏和轻柔舒缓的旋律感。

  形式上看,这首诗歌四行一节,每一届诗行的排列两两错落有致。很有建筑上的美感。

  (二)绘画美

  第一节:连用了三个“轻轻的”。这三个“轻轻的”是否重复与累赘。为什么?——前两个“轻轻的”是指来的轻轻和去的轻轻。只是来到这里,又只身离去。没人相接与相送,都是很寂静与落寞的。第三个“轻轻的”是什么?我们轻轻的挥手,有什么感觉?大家示范一下,挥动你的手臂。如果很重的挥手,“走了,走了”,谁一种什么感觉?很洒脱,很不在乎。而徐志摩的“轻轻的”招手,表现了他的一种什么心情——很不舍得离开。

  第二节里面出现了一个意象。什么啊?“金柳”

  我们看一下作者心中的金柳是一种什么感觉?(夕阳照射下的柳枝,被渡上了一层妩媚的金色。那金色的柳条随风摇摆,影子倒映在水中,像一位美艳的新娘。这美艳的新娘,倩影倒映在康河里,也照映在我的心上。并激起层层的情感涟漪)——像夕阳中的新娘。夕照霞辉,给她镀上了一层金光闪闪的颜色,她的玉树临风、婀娜多姿,作者面对此景此情的感情是怎么样的?(眷爱康桥里的一草一木,如同迎亲娶新一半,深情痴迷。)

  (课文描写了哪些意象,老师举例说明如“金柳”。同学们分析其他的意象。)

  第三节描写了什么意象?“青荇”

  康河里的水草随微波起伏,绿油油的水草在柔波中招摇,仿佛是在向诗人招手示意。在这仙境般的地方,诗人受到感染,情愿做一条水草,承受康河清波的爱抚。作者曾写过一篇文章《我所知道的康桥》在里面写道“康桥的灵性全在一条河上;康河,我敢说是全世界最秀丽的一条水。”一个老村子“有一个果子园,你可以躺在累累的桃李树荫下吃茶,花果会掉入你的茶杯,小雀子会到你桌上来啄食,那真是别有一番天地。”作者甘心做康河里的一条水草。一个甘心可见作者对康河的眷恋,

  第四节,“潭” -—拜伦潭

  作者的视角由岸边的金柳,低头转向了水底油油的青荇。接着他把目光转向了拜伦潭。

  那榆树浓荫覆盖着的清泉倒映着天上的虹,可以让人想象那五彩斑斓的景色充满了多么淳厚的诗意。在这里是天上虹揉碎在浮藻间,沉淀着作者彩虹似得梦,作者过去在康桥的美好的生活,像梦一样的生活。作者曾经写道:“1920年他在康桥度过了一年多真正悠闲自在的日子。据他后来回忆说,这是他一生中最幸福的日子。“康桥,再会吧。我心头盛满了别离的情绪,你是我难得的之际,我当年辞别家乡父母,登上太平洋去,扶桑风色,檀香山芭蕉况味,拼搏大海,开拓我心胸神意。如今都变成了梦里的山河。”

  第五节 作者要去寻梦去了,寻找自己过去的美好的生活。他似乎忘记了,她是要离别康桥的。他撑了一个长篙,向青草更青处漫溯,一直到了星辉斑斓的,从夕阳一直到了星辉斑斓,可见作者在康桥停留的时间之长,这也说明作者不愿意离别康桥了。就在这种无意识中,作者忘记了他的即将的离别。而要在星辉斑斓里放声歌唱了。

  第六节 作者突然从梦中回到现实,意识到我今天就要离开了。心情顿时为之沉默。离绪重重,他不能放歌了,只悄悄地吹奏别离的笙箫,在沉默中体味别离的惆怅。一切都寂然了。连青草丛中的夏虫似乎也体会到了别离之情,也为他保持沉默。往日康桥的欢乐笑语,都将使人的离去而寂寞。

  第七节 呼应开头,云彩本来是不能带走的,然而使人却强调说“不带走一片云彩,”这种夸张的手法,表露出作者不愿惊动他心爱的康桥的一片温柔情意。

  五、情感分析小结(师生共同探讨)

  这首诗歌的感情是一种极平常的离情和那种微波似的轻烟似的别绪。

  感情主线是惆怅的哀惋的离情。第一节奠定了难舍难分的基调,第二、三、四、五节是对康桥美好的回忆,进而由此产生“寻梦”的幻想,第六、七节,又从美丽幻想中回到现实,呼应开头,抒发别离的惆怅与哀思。因此主线是离别之情的“愁——乐——愁”。梦醒了,才知道无路可走的悲痛。

  但我们看他的离别和别的离别诗有什么区别?

  古往今来,离别总给人一种沉重悲伤的感觉。古江淹在《别赋》中感叹:“黯然销魂者,唯别而已矣!”道出了离别让人黯然销魂的特点!所以在古人的作品中,既有“西出阳关无故人”的无奈,又有“天下谁人不识君”的豪迈,还有“相见时难别亦难”的苦。古人在别离的时候,多“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或执手叮咛,或牵衣顿足,其中总有“多情自古伤离别”的味道。离别一般是很感伤的,很沉重的一种感情。那我们来看一下这首诗歌的离别的味道怎么样,有很沉重的感觉吗?为什么?

  (还有许多学生学过的离别诗,老师可根据情况举例)

  这首诗歌只着色绘景而不摹声,没有声音的存在,一切都是静悄悄的,连“夏虫都为我沉默”,“沉默是今晚的康桥”。一点声音也没有,在这种寂然无声的寂静的环境中,没有任何的叮咛执手,就会增加一份飘逸的成分,而少了一份沉重。

  另外,这首诗歌,诗人悬着的独具特色的意象,诗中借以抒情的物象是“云彩”“金柳”“柔波”“青荇”“青草”“星辉”等自然物,这就避开了人间烟火,有一种脱俗的清新感。

  六、再次诵读,伴以轻柔的欧洲田园风格的音乐,同时播放关于康桥的风光片。

  七、分组朗诵,在组内评选出读得最好的组员。

  板书设计

  云彩     ……

  金柳     ……

  青荇     依恋之情…

  潭水

  长篙     ……

  星辉     ……

  (客观物象)+(主观情意)= 意象

  作业布置

  1、每人写一首小诗,借景物抒发某种感情。

  2.试和徐志摩的另两首诗比较赏析:

  沙扬娜拉

  ——赠日本女郎

  最是那一低头的温柔/像一朵水莲花不胜凉风的娇羞,/道一声珍重,道一声珍重,/那一声珍重里有蜜甜的忧愁——/沙场娜拉!

  偶然

  我是天空里的一片云/偶尔投影在你的波心/你无需惊讶,更无需欢喜/转瞬间我便消失了踪影/我们相逢在黑夜的海上/你有你的,我有我的,方向/你记得也好,最好你忘掉/这相互交汇时的光亮

12、《荆轲刺秦王》(人教版必修一)教学设计(人教版高一必修教案设计)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目标

  1.积累重要文言实词、虚词、文言句式等。

  2.了解《战国策》及相关知识,把握古代记叙散文的特点。

  3.理解分析荆轲、太子丹、秦武阳等人物形象。

  4.掌握古代记叙散文塑造人物形象的手法。

  过程与方法目标

  1.介绍相关历史背景,让学生在历史大背景中观照荆轲刺秦王的故事。

  2.引导学生提要勾玄地阅读课文,学会抓住关键词语,概述文章的叙事脉络,做到纲张目举,提高其概括能力和表达能力。

  3.设计思考题,引导学生深入领会古代散文简洁、精炼、细节传神的语言魅力和叙事艺术。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理解领会荆轲不畏强暴、不避艰险、舍生忘死、扶弱济困的英雄精神。

  2.引导学生领略英雄的才华与品德,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教学重点

  1.分析重点人物形象。

  2.积累重要文言基础知识。

  教学难点

  1.文章塑造人物形象的技巧和方法。

  2.领会古代记叙散文的语言魅力和叙事艺术。

  教师准备

  1.搜集荆轲刺秦王的相关信息。

  2.准备相关图片,展示给学生以形成直观印象。

  3.指导学生充分预习,预先整理重要文言知识,了解文章大意。

  学生准备

  1.课前充分预习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出节奏,读出气势,思考人物形象并圈点出难理解的词句。

  2.尝试概述故事情节。

  教学过程(2课时)

  明确教学要点

  1.读准字音,疏通文句,把握文意。

  2.品赏精彩片段,分析人物形象及塑造人物形象的手法。

  一、创设情境,导入课文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在诸多风流人物之中,有一位仅有短短两句吟唱,而这两句却成为千古绝唱,这就是荆轲的《易水歌》: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诗中透露出无限的悲凉和对人生的留恋,但荆轲仍然一无反顾,“壮士一去兮不复还”。许多英雄就这样永远地走入历史深处。今天,让我们在前人的记述中再来探寻英雄的足迹,倾听历史的回音。(板书课题)

  二、《战国策》简介

  多媒体展示,学生齐声朗读

  《战国策》又称《国策》,是西汉末年刘向编著,全书共三十三篇,分为东周、西周、秦、齐、楚、赵、魏、韩、燕、宋、卫、中山十二策,反映了战国时期各国政治、军事、外交方面的一些活动和社会面貌,着重记载了谋臣的策略和言论。这部书记事写人十分生动,既有重要的史学价值,又有很高的文学价值。

  三、背景简介

  多媒体展示,教师简述

  •故事发生在战国末期的公元前227年,即秦统一中国之前的六年。

  •当时,秦于公元前230年灭韩,又于公元前228年破赵(灭赵是公元前222年),秦统一六国的大势已定。

  •当初,燕王为了结好于秦国,曾将太子丹交给秦国作人质。而“秦遇之不善”,太子丹于公元前232年逃回燕国。为抵抗强秦的大举进攻,同时也为报“见陵”之仇,太子丹想派刺客去劫持秦王;或者刺杀秦王赢政,使秦“内有大乱”,“君臣相疑”,然后联合诸侯共同破秦。

  •荆轲刺秦王失败之后,秦大举攻燕,于公元前226年破燕,公元前222年灭燕。

  四、扫清阅读障碍

  1.读准字音(多媒体展示,师生齐读)

  淬(cuì)忤(wǔ)徵(zhǐ)陛(bì)卒(cù)提(dǐ)创(chuāng)揕(zhèn)拊(fǔ)髓(suǐ)

  樊於(wū)期箕踞(jījù)亢(kàng)夏无且(jū)

  2.疏通疑难语句(多媒体展示,学生讨论,教师点拨)(疑难语句由学生预习得来)

  ①秦王必说见臣:

  说,同“悦”。说见:高兴地接见

  ②樊将军以穷困来归丹,丹不忍以己之私,而伤长者之意:

  穷:走投无路,犹如“追穷寇”之“穷”。古代缺少衣物钱财一般叫贫,不得志、无出路叫穷。困,困窘。樊将军“父母宗族,皆为戮没”,“秦王购之金千斤,邑万家”,可见“穷困”。私:自己的(事情)。意:情意。

  全句意为。樊将军因为走投无路来投奔我,我不忍心因为自己的事情而伤害了长者的心意

  ③乃今得闻教:

  乃,语气副词,表转折。教:指教。全句意为:而今才听到(您的)指教。

  ④函封之:

  函,盒子。这里名词作状语,表示“用盒子封”。全句意为,用盒子把它(樊於期,之首)封起来。

  ⑤今提一匕首入不测之强秦,仆所以留者,待吾客与俱:

  现在(是)拿着一把匕首进入凶险难测的强暴的秦国,我之所以停留,是因为等待我的外地客人和(他)一同去。

  ⑥愿举国为内臣,比诸侯之列,给贡职如郡县,而得奉守先王之宗庙:

  愿意全国上下做秦国的臣民,(燕王)排在诸侯的行列,供应、贡献、赋税和郡县一样,只要能奉守祖先的宗庙。给(jǐ),供应,供给。职:贡赋,赋税。

  ⑦北之人:北方边远地区的少数民族人。

  蛮夷:古代泛指少数民族。

  鄙:边疆,边远的地区。

  五、复述故事情节,把握课文结构

  1.指名学生复述

  2.快速梳理情节(多媒体展示)

  序幕狼烟四起

  开端义士请缨

  发展求取信物易水诀别

  高潮廷刺秦王

  结局壮士殒命

  尾声秦王目眩

  六、精彩语段赏析

  1.师生共同确定精彩情节

  板书:求取信物易水送别廷刺秦王

  2.感受精彩情节,学生朗读精彩片段

  求取信物分角色朗读

  易水送别全体朗诵

  廷刺秦王单人朗诵

  3.分组讨论:

  (1)分三组,分别讨论三个精彩片段。

  (2)讨论内容,精彩从何而来。任选一个角度,发表自己的看法。

  提示:或人物性格或人物语言、动作、神态等或写作技巧或其他

  三组分别派代表发言,教师点拨

  求取信物

  荆轲与樊於期的对话,动之以情,晓之以理,推心置腹,表现出深谋远虑、心机绵密的个性。

  易水送别

  场面描写

  1抓住特点白衣冠

  2突出重点荆轲

  3顾及全面其他人物

  4结合写景风萧萧兮易水寒

  烘托一种慷慨悲壮的气氛,渲染凄凉悲怆的氛围和同仇敌忾的气势。

  如,白衣冠世皆垂泪涕泣世皆瞋目,发尽上指冠风萧萧兮易水寒

  廷刺秦王

  •顾笑武阳

  沉着机智、镇定自若

  超人的胆略、非凡的气质(神态)

  •图穷匕现

  神勇(动作描写短句)

  •倚柱笑骂

  视死如归(神态)

  4.总结归纳(荆轲这一人物性格及塑造人物的手法)

  反面观点仅作参考,本节课只就文本讨论。

  七、结束语

  八、布置作业

  1.整理文中重要实词、虚词、词类活用、古今异义词、成语等

  2.对于荆轲其人其事,历来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荆轲是奴才还是英雄,应当歌颂还是应当批判”,请结合课文相关信息,联系历史背景,谈谈自己的理解。

  板书:

  荆轲刺秦王

  精彩情节人物性格(荆轲)塑造手法

  求取信物深谋远虑、胸有城府人物对话

  易水送别赴汤蹈火、义无反顾场面烘托

  廷刺秦王机智沉着、视死如归动作、表情



【本文地址】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CopyRight 2018-2019 办公设备维修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502275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