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药导报》杂志社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内外伤辨惑论和脾胃论 《中医药导报》杂志社

《中医药导报》杂志社

2024-04-22 16:06|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脾胃论》治未病思想探讨 发布时间:2021-06-23点击量:1050

引用:陈相宜,吴承艳.《脾胃论》治未病思想探讨[J].中医药导报,2018,24(4):25-27.

《素问·四气调神大论》有云:“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1]。”东汉医圣张仲景亦在《金匮要略·脏腑经络先后病脉证》云:“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当先实脾[2]。”可见,中医治未病思想源远流长。善医者自古重视在疾病还未形成,或虽已成而病未进时即预防和治疗。金元医家李东垣即是典型的代表,其重要著作《脾胃论》更是蕴藏着丰富的治未病思想。

1 《脾胃论》之成书原由

李杲,字明之,晚号东垣老人,为金元四大家之一,“补土派”代表人物。年轻时,其母病,为医杂治而亡,遂从师名医张元素,不数年即精辨药制方。东垣所处时代,战乱频繁,人民流离失所,饥困劳逸。其学术思想也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萌生。《内外伤辨惑论》卷上提及,元壬辰年东垣避兵汴梁,都内患病者十有八九,然当时医家多以风寒外伤论治,妄用解表、寒凉,屡屡无效[3]。东垣观之,认为这些疾病与战乱年代分不开,病因并非伤寒,而为饮食劳倦及忧思所伤者甚多,从而提出从内伤脾胃论治。其施治多验,“所济活者,不可遍举”[4]。后为“免后人之横夭”[3],乃撰《内外伤辨惑论》3卷、《脾胃论》3卷。晚年以所学及著述,传于弟子罗天益,并苦心交代:“此书付汝,非为李明之、罗天益,盖为天下后世,慎勿湮没”[5]。

《脾胃论》可谓东垣学说中理论最集中的部分,其秉《内经》《难经》之旨,并有所发挥,将张元素、张仲景、钱乙等前辈经验与自己的治验相结合,提出土生万物法天地,强调“内伤脾胃,百病由生”[6],由此创立脾胃学说。书中详细论及饮食不节、劳倦内伤、喜怒忧恐太过等均可伤及脾胃,并指出重视饮食起居及顾护脾胃等,其内容折射出治未病、养生、摄生的重要理念,对于中医治未病颇具启发,意义深远。

2 《脾胃论》之治未病思想

2.1 脾土在中,后天之本 在中医治未病体系中,主要包含三方面内容:一者未病先防。强调一种养生理念,“正气存内,邪不可干”[1],平素即预防为先,通过正确的养生保健来防止疾病的发生;二者既病防变。强调正确的医治方式,早诊早治,明确疾病发生、发展及传变规律,及时采取有效的治疗,防止疾病加重;三者病瘥防复。强调疾病痊愈后的调养,病愈不可掉以轻心,需积极扶助正气,以防疾病的复发。

《脾胃论》对于治未病的最大启发在于,无论未病、已病或病瘥,皆重视脾胃,以脾胃为本的思想。东垣于上卷“举经中言病从脾胃所生,及养生当实元气者,条陈之”[6],以《黄帝内经》的理论为支持,援引仲景所说脾胃,重点阐述脾胃的特点及重要性。

脾胃为生化之源。《脾胃论》引《经脉别论》云:“饮入于胃,游溢精气,上输于脾,脾气散精,上归于肺,通调水道,下输膀胱。水精四布,五经并行,合于四时五脏阴阳,揆度以为常也”[6],指出气血化生来源于水谷,而水谷精微的濡养离不开脾胃的运化,胃为水谷之海,脾胃运化正常,则可源源不断地化生气血,以滋养五脏六腑、肌肉关窍。

脾胃为气机之枢纽。脾属太阴主升清,胃属阳明主降浊。“饮食入胃,而精气先输脾归肺,上行春夏之令,以滋养周身,乃清气为天者也。升已而下输膀胱,行秋冬之令,为化糟粕转味而出,乃浊阴为地者也”[6],一升一降,运转四旁,则五脏气机升降正常。故而,东垣尤其重视阳气的升发,强调若清气不升,阳道不行,则四肢不实,九窍为之不利。

脾胃为后天之本。“元气,乃先身生之精气也,非胃气不能滋之”[6],东垣认为此二者是相生相成的关系。肾为先天之本,先天之气充足,则五脏六腑本强,而脾胃之气无所伤,方能滋养元气。某种程度而言,甚至脾胃的功能占有更重要的作用。“若胃气之本弱,饮食自倍,则脾胃之气既伤,而元气亦不能充,而诸病之所由生也”[6],“风寒暑湿燥火,乃温热寒凉之别称也……其虚也,皆由脾胃之弱”[6],指出脾胃功能的强弱决定了元气的盛衰,脾胃虚衰则元气亦衰,风寒暑湿燥火可犯之,百病可由此而生。

因此,重视脾胃、调养胃气应成为治未病的首要原则。

2.1.1 养神从脾胃调 东垣于《安养心神调治脾胃论》一篇中,引《灵兰秘典论》云:“心者君主之官,神明出焉。凡怒、忿、悲、思、恐惧,皆损元气。夫阴火之炽盛,由心生凝滞,七情不安故也”[6],遵内经之解义,情志对元气影响甚大,喜怒忧思恐皆可以损伤元气,然心主神明,为君主之官,故七情与心君密切相关。七情不安缘于阴火炽盛,而阴火则是由于心脉不通,凝滞而化之。东垣认为“经营之气不能颐养于神,乃脉病也”[6],并指出“善治斯疾者,惟在调和脾胃”[6],胃中元气得以舒伸,则生化有源,气血得生,“血生则脉旺”[6],脉中祥和从而心无凝滞,则情志可调。从脾胃出发调养心神,防治情志之疾,可谓东垣从脾胃治未病的一大启发。

2.1.2 方药从脾胃治 东垣创方59首,药味达103味,细审之,其用药倡导补中升阳、调治脾胃等法度,认为“脾胃不足之源,乃阳气不足,阴气有余”[6],不当于五脏中用药法治之,讲究升降浮沉法,随证用药。肝心肺肾有余不足,或补或泻,然脾胃不足,惟益脾胃之药为切。

所立方中,有辛甘温药者,非独用也,有甘苦大寒之剂,亦非独用。东垣之升降浮沉之道,是“以火酒二制为之使,引苦甘寒药至顶,而复如于肾肝之下”[6],再以诸味薄风药升发,以伸阳气,末用辛甘温药接其升药,使火发散于阳分,通过九窍走之。故而阳气得生,阴火得泻。

其升阳喜用升麻,认为升麻乃足阳明、太阴引经药,可行阳道;善用柴胡,生发阴阳之气,“少阳行春令……以滋春之和气也”[6];肺气短促者,加人参、白芍药,提出中焦用白芍,则脾中升阳,使肝胆之气不敢犯。嘱服药后忌冷水及寒凉、淡渗之物及诸果,宜温食及薄滋味,禁渗泄淡味之药等,皆是以防损伤脾阳。

其滋胃主用辛甘之药,在《仲景引内经所说脾胃》篇中,云“脾欲缓,急食甘以缓之,用苦泻之,甘补之”[6],对用药尤重性味。如言治痞,强调能食与不能食之分,能食而心下痞者可用黄连,不能食而心下痞者则忌黄连。恐胃气本虚,而苦寒重伤胃气。

其用药亦强调存胃中津液。如小便少者加猪苓、泽泻,汗多则勿加之,以使津液还于胃中;食少而小便少者,是津液不足,不可利之,应益气补胃。

注重升发阳气、苦寒败胃、谨防损伤脾阳、存胃中津液的用药思想,皆为东垣重视脾胃所蕴含中医治未病思想的体现。

2.2 未病病瘥,养生为先 东垣调理脾胃治未病,十分注重防患于未然,《脾胃论》中多次提及平素的养生之道,不仅有法于四时用药,慎劳役,更于下卷分篇重点提出饮食伤脾、饮酒过伤、摄养、远欲及省言等调养事项。

2.2.1 四时用药 除了重视脾胃用药,在《用药宜禁论》中,东垣尚提出治病用药的四大原则:时禁、经禁、病禁和药禁。其中时禁者,即强调凡用药须法于阴阳,本四时升降之理。顺从春发夏浮,秋收冬闭藏的自然规律,吐、汗、下、补法不可随意轻用。例如“冬不用白虎,夏不用青龙,春夏不服桂枝,秋冬不服麻黄”[6];若是表虚自汗者,“春夏加黄芪,秋冬加桂”[6];若是咳嗽,“春令大温,只加佛耳草,款冬花”[6],“夏月病嗽,加五味子,麦门冬”[6];而腹痛者,春夏可用芍药,冬月慎不可用,“盖大寒之药也,只加干姜或加半夏”[6],如此之类,在书中屡见举例。在《随时用药加减法》一篇中,更有详细论述,治病服药唯有遵循万物浮沉之道,随时用药,才不至于逆其根,伐其本。顾护好人体正气,也才不惧外邪犯病或病瘥往复。

2.2.2 平日防摄 饮食为人体气血之来源,可供养精力也可致病。东垣在《饮食伤脾论》篇曰:“饮食劳倦则伤脾”[6],主张饮食有节,避伤食,适寒温。认为饮食自倍,会伤及肠胃,肠胃既伤则饮食不化,或生痰湿或为飧泻,必须重视之。从而提出病后一二日不可饱食,以免胃气再伤;提倡薄滋味之食,或美食,滋胃气助药力;建议小役形体,使胃与药得转运升发;若胃气不够强壮,还可食果以助谷药。凡阳气不足阴气有余之病,忌湿面、酒之辛热以及生冷、损阳气之硬物;若阴火欲衰而退,当禁咸物,以大咸助火邪而泻肾水真阴;“白粥、粳米、绿豆、小豆、盐豉之类,皆淡渗利小便”[6],可大泻阳气,因而不建议常服。在《论饮酒过伤》篇,尚提出“酒者大热有毒,气味俱阳”[6],认为酒为大热之物,可伤元气而折人长命,忠告世人不可饮酒太过。

对于平素起居细节,东垣在《摄养》一篇中亦提出许多调护方法。如浴后、汗忌当风,认为风寒之邪最易从汗孔入,“须以手摩汗孔合”[6],使汗孔周密而病不可侵;着衣要保暖适度,随天气变化而变,若遇卒风暴寒,衣薄,或“争努周身之气以当之”[6],或添衣;气因寒而短,或久居高屋,可用沸汤一碗熏口鼻,宜食滋味汤饮以调胃气;大热渴喜寒饮,或者冬寒喜欢热物,应求适度,不可多食;因为饥饿无法入睡时,可少少饮食,因为过饱睡眠不安时,则可少少行坐;天气变更宜先避开,保暖避寒。并强调平时应少劳役,以免耗伤元气。如此之细的摄养嘱咐,可见东垣对生活之细致、对养生之讲究、对后人之用心。

2.2.3 精神之道 良好的心态对人体影响不容小觑,安于淡薄,少思寡欲可说是精神摄养最高之道,对于养生保健也极具意义。情志过之不及均可引起人体阴阳失调、气血逆乱,为此,东垣认为一者“远欲”以养神,二者要“省语”以保养精气,三者“不妄作劳以养形”[6],四者“虚心以维神”[6]。气为神之祖,精为气之子。如此则血气谐和,毋庸担忧邪来病增。

2.3 已病防变,从五行治 脾胃病,则五脏六腑为病。“五脏之气上通九窍,五脏禀受气于六腑,六腑受气于胃”[6],东垣在重视脾土的中位意义同时,尤擅长从五行相生相克之道把握疾病的传变。如脾胃弱,心火亢盛可乘脾土,此时脉洪大而烦闷;若心火左迁可入肝木之分,风湿相搏致一身尽痛,此时脉洪大而弦;或者兼夹眩晕战摇,脉可见时缓;若木旺运行北越,助肾水,水得子助,“入脾为痰涎,自入为唾,入肝为泪,入肺为涕”[6],此即肝木反克脾土的道理。告诫医者,已病要把握疾病的传变规律,从五行论治。

其次,处方用药亦从五行治。如《脾胃虚不可妄用吐药论》中,谈及“木郁达之”法,肝属厥阴风木,性条达,木郁于地中,大抵宜用吐法发之,实烦以瓜蒂散,因汗下而致的虚烦用栀子豉汤,但若是胃虚不足浊气在上的胀,反吐之则助风木之邪乘胃,危矣。再如《肺之脾胃虚论》中,秋燥见脾胃虚病,兼见肺病,东垣予升阳益胃汤,用人参、白术、芍药者,何也?答“脾胃虚,则肺最先受病”[6],可谓典型的培土生金法。

3 结   语

《脾胃论》共3卷,仅41,000余字,但其中医学说思想丰富。虽然全书多在讨论脾胃的理法方药,然而以脾胃为后天之本、重视调护胃气无不蕴含着治未病的理念。东垣重视脾胃的学说应其时代背景而生,故对于人体保健本身即具备着极其重要的实用性,将保护脾胃元气置于首位,从脾胃调畅情志、用药顾护胃阳、存胃中津液,主张法于四时、食饮有节、避醉酒、起居有常、慎劳役、省语养神,加强平素防摄,从五行防治疾病等,这些都是预防为先、已病防变、病瘥养生的内容体现。挖掘《脾胃论》的治未病思想,对充实中医治未病之内涵具有不可估量的意义,可更好指导临床养生保健。

参考文献

[1]黄帝内经·素问[M].田代华,整理.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1,4.

[2]张仲景.金匮要略[M].何任,何若苹,整理.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3.

[3]李东垣.内外伤辨惑论[M].李一鸣,整理.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3.

[4]李杲.医学发明[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59:2.

[5]中医人物词典[Z].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88:210-211.

[6]李东垣.脾胃论[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57:9,4,16,37,33,34,29,7,8,25,15,13,6,18,21,45,54,45,55,34,35,10.

(收稿日期:2017-01-05 编辑:蒋凯彪)



【本文地址】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CopyRight 2018-2019 办公设备维修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502275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