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籍里的中国》为什么说伏生传经“28篇”? 【夜航船】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典籍里的中国为啥停播 《典籍里的中国》为什么说伏生传经“28篇”? 【夜航船】

《典籍里的中国》为什么说伏生传经“28篇”? 【夜航船】

2024-07-15 07:53|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周书:《牧誓》、《洪范》、《金縢(téng)》,《大诰(gào)》、《康诰》、《酒诰》、《梓(zǐ)材》、《召(shào)诰》、《洛诰》、《多士》、《无逸》、《君奭(shì)》、《多方》、《立政》、《顾命》、 《康王之诰》、《吕刑》、《文侯之命》、《费(bì)誓》、《秦誓》。(对此 不同学者有不同看法,此处从略)

按照王充《论衡》的解释,“29” 这个数字,在汉人眼中比较特殊,它上应天数,象征了二十八星宿加一斗。( “ 或说《尚书》二十九篇者,法曰斗〔四〕七宿也。四七二十八篇,其一曰斗矣,故二十九。”)现在29这个篇数可以说是刚刚好。

偏偏“不巧”的是,约在汉武帝末年至汉宣帝初年 民间又发现一篇《泰誓》献予朝廷。 (“武帝末,民有得《泰誓》书于壁内者,献之”;“宣帝本始元年,河内女子有坏老屋得古文《泰誓》三篇。”“汉宣帝本始中,河内女子得《泰誓》一篇,献之。”)

这样的话,《尚书》就变成了30篇?

——于是,一种“解决”办法,是将《康王之诰》这一篇并入它前面的《顾命》中 (本身这二篇的意思就相互贯连:《顾命》讲周成王的去世,《康王之诰》讲周康王的即位。) 于是+1《泰誓》-1《康王之诰》,《尚书》仍然可以保持 “29” 篇的状态。

后来我们便看到,作为伏生弟子后学的欧阳、大小夏侯所传的今文本《顾命》就包含了《康王之诰》在内。“伏生所传《尚书》”29篇,减 少了一个篇题 “康王之诰”,就剩下了 28个篇题。

一言以蔽之,《史记》和央视节目所指的 伏生所传的《尚书》文本“总量”是一样的,区别则在于央视节目中少了“康王之诰”这一篇题。

↑ 由图可见,《顾命》之后没有“康王之诰”。

*此处并非代表本人认同节目的这一处理,只是想指出 节目组并没有犯“连数字都能写错”这种低级错误。 (不知这种处理的背后,是否也潜藏着暗合二十八宿之数 以便观众记忆的考虑呢?……)

————

【夜航船】栏目主要发的是乱七八糟无一定主题小短文。

【夜航船】近来所见之“讲座海报”(贰)(多图)

【夜航船】“我今生最累的一天” 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本文地址】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CopyRight 2018-2019 办公设备维修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502275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