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系模式的规范化理论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关系模型进行规范化的主要目的 关系模式的规范化理论

关系模式的规范化理论

2024-07-15 05:16|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关系模式规范化的定义

到目前为止,规范化理论已经提出了六类范式。范式级别可以逐级升高,而升高规范化的过程就是逐步消除关系模式中不合适的数据依赖的过程,使模型中的各个关系模式达到某种程度的分离。一个低一级范式的关系模式,通过模式分解转为若干个高一级范式的关系模式的集合,这种分解过程叫作关系模式的规范化(Normalization)。

 

关系模式规范化的目的和原则

一个关系只要其分量都是不可分的数据项,就可称它为规范化的关系,但这只是最基本规范化。规范化的目的就是使结构合理,消除存储异常,使数据冗余尽量小,便于插入、最除和更新。 规范化的基本原则就是遵循“一事一地”的原则,即一个关系只描述一个实体或者实体间的联系。若多于一个实体,就把它“分离”出来。因此,所谓规范化,实质上是概念的单一化,即个关系表示一个实体。

 

关系模式规范化的步骤

规范化就是对原关系进行投影,消除决定属性不是候选键的任何函数依赖。具体可以分为以下几步。 (1)对1NF关系进行投影,消除原关系中非主属性对键的部分函数依赖,将1NF关系转换成若干个2NF关系。 (2)对2NF关系进行投影,消除原关系中非主属性对键的传递函数依赖,将2NF关系转换成若干个3NF关系。 (3)对3NF关系进行投影,消除原关系中主属性对键的部分函数依赖和传递函数依赖,也就是说,使决定因素都包含一个候选键,得到一组BCNF关系。 (4)对BCNF关系进行投影,消除原关系中的非平凡且非函数依赖的多值依赖,得到一组4NF的关系。

关系规范化的基本步骤如图所示。

 

规范化过程

 

 

一般情况下,我们说没有异常弊病的数据库设计是好的数据库设计,一个不好的关系模式也总是可以通过分解转换成好的关系模式的集合。但是在分解时要全面衡量,综合考虑,视实际情况而定。对于那些只要求查询而不要求插入、删除等操作的系统,几种异常现象的存在并不影响数据库的操作。这时便不宜过度分解,否则当对系统进行整体查询时,需要更多的多表连接操作,这有可能得不偿失。在实际应用中,最有价值的是3NF和BCNF,在进行关系模式的设计时,通常分解到3NF就足够了。

 

关系模式规范化的要求

关系模式的规范化过程是通过对关系模式的投影分解来实现的,但是投影分解方法不是唯的,不同的投影分解会得到不同的结果。在这些分解方法中,只有能够保证分解后的关系模式与原关系模式等价的方法才是有意义的。 判断对关系模式的一个分解是否与原关系模式等价可以有三种不同的标准。 (1)分解要具有无损连接性; (2)分解要具有函数依赖保持性; (3)分解既要具有无损连接性,又要具有函数依赖保持性。

 

 

参考资料:[1]陈志泊,王春玲,许福,范春梅.数据库原理及应用教程(第3版)[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14:159-160.  

 

 



【本文地址】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CopyRight 2018-2019 办公设备维修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502275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