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乡村旅游重点村丨古单桥续讲新故事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关于献县单桥的传说 走进乡村旅游重点村丨古单桥续讲新故事

走进乡村旅游重点村丨古单桥续讲新故事

2024-07-11 10:42|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献县南河头乡北单桥村,因村南400年历史的明代石桥单桥而得名。拼搏奉献、久久为功的单桥精神,成为北单桥村发展乡村旅游的“潜动力”。村民开农家乐,守着家门口挣钱;村里沿古御路打造民宿,让游客留下享受田园生活;单桥精神被写入村规民约,村民成了单桥的守护者。北单桥村通过发展乡村旅游,把“单桥故事”讲给更多人听。

古单桥魅力新生

冬日,花儿谢幕,树木枯黄。站在献县南河头乡北单桥村村南远望单桥,它弓着“背”,横卧在滹沱河上,更显沧桑。

走上桥,村党支部书记秦友发回忆起童年往事。“小时候家里没有风扇,夏天吃完晚饭,俺就跑到这儿抢桥面儿。桥下是水,周边有树,躺在桥上特凉快,大伙儿聚在这儿有说有笑可热闹了。以前,桥面车辙印没这么深,长时间被风雨冲刷,越来越深了。”秦友发望着凹凸不平的桥面眉头紧蹙。

多年来,在秦友发心中,单桥如一座巍峨的高山令他仰慕。他经常听村里老人讲关于单桥的故事:“这里自古为南北交通要道,最初是一座木桥,由于滹沱河水势汹涌,木桥屡修屡毁,老百姓无法过河。为了建石桥,许多好心人捐资出力,连石料都是他们从千里之外的山区义务运过来的。所以,单桥也叫善人桥。”

下了桥,走在单桥景区中,小桥,流水,古树,你连着我,我连着你,古朴而静谧。秦友发即兴“客串”导游。

走在景区另一座青云桥上,秦友发说,青云桥取意“青云直上”,台阶上刻的“敦厚”二字,寓意若要平步青云,只有敦厚做人才能成功。

登上乐寿山,站在耿橘跪母的雕塑前,秦友发讲起了明朝大孝子耿橘的孝心故事:“传说耿橘的母亲去世后,他十分思念母亲,就用精美的石材雕刻了母亲的坐像,又雕刻了自己端着饺子跪在母亲膝前。他的拳拳孝心一直被流传至今。”

2019年,借沧州市旅发大会的契机,献县依托单桥沿滹沱河故道打造了单桥景区。景区内的20余个历史人文景点,尊重历史文化,保留自然生态,恢复人文景观,让古单桥焕发新魅力。秦友发说:“现今,单桥已经从一座孤零零的桥,变成一座具有丰富历史人文故事的桥。听说匠心集团要在景区基础上打造汉文化小镇,通过丰富多样的形式展现献县的历史文化底蕴。单桥默默地见证着这里的昨天和今天,还要继续见证小镇美好的明天。”

“旅游饭”越吃越香

单桥景区西游客服务中心西侧,一栋二层小楼灰墙黛瓦、古色古香。

“这家饭店是俺村村民开的,干了有10多年了,他是村里最早吃上‘旅游饭’的。”听了秦友发的介绍,记者决定进去看看。

一进门,记者就被墙上几幅装裱精致的画吸引。走到一幅前,一眼就看到了单桥。店主高大清介绍:“这些照片是从不同角度拍的单桥。有俺拍的,也有摄影家拍的。除了大厅,每个房间都有。每幅照片下面都有关于单桥的文字介绍,游客在这儿吃饭之余也能欣赏单桥。”

高大清告诉记者,头些年,单桥附近没有饭店,游客到这儿逛完,一般要跑到县城去吃饭。他家祖辈有蒸驴肉包子的老手艺,他借机翻盖老房子开起了饭店。随着单桥景区的打造,来的游客越来越多,他把平房改建成二层楼,并为饭店取名为“善人居”。今年,他又把家里一处空宅基建成民宿。高大清说:“不能光闷头挣钱,有空俺就把知道的单桥故事给游客讲讲。游客多实在讲不过来的时候,俺就让村里义务守桥的老人过来给大伙儿讲。”

出了善人居,往村里没走多远,一个用茅草装饰的门楼风格别致。走进屋,处处透着农家味儿:门口挂着苇箔帘,玉米槌儿、旧锄头挂在墙上变成了装饰品,连变电箱外框都是旧砖模子做的。

店主秦岑伟正在厨房烧火,“俺家主打柴火炖,鸡、鹅是自家养的,都用柴火慢炖,这样吃着才香。”他起身掀开锅盖,香味儿顿时弥散开来。

除了让游客品尝地道的农家味,他还种了6亩大棚搞采摘。“无花果可以摘到11月底,元旦前开始摘草莓,叶菜常年都有,不用愁销路,游客上门就‘消化’了,守着家门一年收入十万八万不成问题,这旅游饭越吃越香喽!” 秦岑伟笑得合不拢嘴。

“单桥精神”成了村规民约

奉献路、善行街、古御路……走在北单桥村,一个个路牌耐人寻味。

路过一块石碑,秦友发停下说:“上面的字介绍的是古御路的由来。这条南北走向的路,就是以前的古御路,一直通往单桥。相传,乾隆皇帝下江南时,就是从这条路上过的。我们将依托单桥景区发展乡村旅游,古御路两侧的空宅基和旧房将打造民宿,游客逛完单桥,可以住下享受田园生活。”

北单桥是个纯农业村,因临近献县经济开发区,全村2000多亩土地已有1000多亩被开发区征用。全村200多户村民,已有150户村民搬进楼房。待三期新民居建设完工,村民全部上楼后,村里将对现有土地集中进行规划。秦友发说,如今,单桥精神被写入村规民约,人人都是单桥的守护者。

每天,单桥上都有一位老人手持扩音器,从桥头到桥尾,向游客讲述这座石桥的前世今生。

今年70岁的秦植本,是北单桥村第二任护桥员。2006年,村里第一任护桥员秦植恒因病去世后,他接过担子,15年来一直义务守护单桥。每逢有人问起,他总是说:“老祖宗留下来的宝贝,就该好好保护。”

桥上的石雕“石老婆儿”丢失后,迟迟没音信。村民秦友林根据老人们提供的情况,花5万块钱仿制了一件放回原位置。

单桥附近的住户,打扫自家大门口的时候,总要到单桥上看看,哪有脏的地方,赶紧扫干净了。

秦友发说:“如今,村里有啥难事,大伙儿一呼百应。俺村因单桥得名,更要将单桥精神变成村庄振兴的‘潜动力’,通过发展乡村旅游,把‘单桥故事’讲给更多人听。”

来源:沧州日报

记者 祁 洁 通讯员 卢冬金 摄影 陈 雷

原标题:《走进乡村旅游重点村丨古单桥续讲新故事》

阅读原文



【本文地址】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CopyRight 2018-2019 办公设备维修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502275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