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传播中的“情感错位”现象及规避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关于新闻的标题有哪些内容呢 新闻传播中的“情感错位”现象及规避

新闻传播中的“情感错位”现象及规避

2024-06-17 01:26|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新闻传播中的“情感错位”现象及规避

青年记者

|

2023-10-07 10:42:29

0

 作者:陈阳(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副教授);李宛真(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博士研究生)

来源:《青年记者》2023年第17期

在数字化时代,新闻消费者的偏好和需求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视。这带来的一大重要变化是,新闻生产者将情感元素从“幕后”推至“幕前”。近年来,情感叙事在媒体的新闻报道中所占比例逐步上升,有不少研究证实了这一趋势。但是,媒体的“情感动员”策略未必能收获预期的受众情感反应,而是出现“情感错位”现象。例如,前段时间有媒体发布了励志短视频《靠力气赚钱心里才踏实 是无数平凡人的生活信仰》,初衷是传播社会积极正能量,但视频中出现的争议性画面,不仅消解了报道所传递的积极力量,还引发了网友对部分消极情感的共鸣。新闻情感的日益凸显拉近了媒体与受众之间的距离,但其传播效果所带来的不确定性也成了棘手的问题。考虑到“情感生产”在当下社交媒体时代的重要性,以及传播后出现“情感错位”的风险性,本文将通过分析新闻传播中“情感错位”的相关典型案例,探讨情感在新闻报道传播中的影响机制和相关风险的预防措施。

 新闻传播中出现“情感错位”现象的成因

 (一)新闻主题的属性

具有重大新闻价值的新闻报道更易激发受众的情感反应。有研究发现,有关公共性事务、社会争议性议题等的新闻所产生的情绪更具“社会性”和“传染性”,这也是“社交媒体上的分享充满了情感元素”的原因。

更容易吸引网友评论或讨论的新闻主题的属性有:与用户所属社会群体有关;长期存在、大部分人都有一定了解;具有明确开始和结束时间节点的突发事件;具有潜在破坏性或争议性。

以2023年2月9日某媒体推出的报道《好好干,日子会越来越甜》为例,该报道讲述了普通劳动者的故事,旨在宣扬社会正能量,鼓励公众积极向上,但并未收获读者好评,反而引发众多网友围观吐槽。从这篇报道的报道对象和新闻主题来看,符合以上提到的至少三个特性:报道对象为普通劳动者,与大多数新闻用户的所属社会群体相吻合;主题讲述“如何工作赚钱”的故事,公众的谈论门槛低;新闻标题中指出“好好工作,日子就会越过越好”,与部分受众的现实感知可能存在冲突,符合存在潜在争议性的特点。根据以上分析,不难理解这篇报道所获得的高关注度和强烈的情感反应。

除此之外,《义乌95后夜市夫妻档算起收入笑了》《靠力气赚钱心里才踏实 是无数平凡人的生活信仰》等初衷是传播正能量的新闻报道也引发了网友热议。可以看到,这些报道在新闻主题以及新闻价值方面存在相似性:广泛的社会性话题,议论门槛非常低,且与大多数人的生活紧密相关。

媒体将这些新闻事件定性为正能量报道,虽然新闻中未直接出现消极负面的信息,但定性为正能量报道这一行为本身存在争议。新闻报道者在这些故事中看到了励志和进取精神,在某些受众眼中看到的却是其他负面的信息要素,就是由受众视角多元化导致的。

 (二)新闻传达的情感倾向

新闻报道中传达的情感倾向也与受众的情感参与有密切关联。有研究发现,人们不太可能与传达积极情感的新闻报道进行深层次互动,而更倾向于评论和分享传递消极情感的新闻报道,这是因为消极情感会吸引人们的注意力,而积极情感则会降低人们的注意力。但传递积极情感有助于新闻用户进行浅层次互动,例如点击“喜欢”按钮。

以2023年3月某媒体评“孔乙己文学”事件为例,网友们将“学历”比作“孔乙己脱不下的长衫”,原本只是一种自嘲,实际上表达的是对就业环境的担忧和年轻人自身的焦虑。媒体在此基础上再评“孔乙己文学”,其实是在“年轻人就业处境尴尬”的语境之下鼓励他们突破困境。因此,虽然媒体评论的最后落脚点是积极的,但所讨论的事实具有潜在的消极情感,“年轻人就业面临困境”这一消极事实与大多数年轻用户群体的利益更为接近,更容易被用户捕捉到,而文章本来所传达的积极情感却被忽略了。这与前述研究中的发现相吻合:新闻报道中的消极情感比积极情感更容易吸引读者的注意力。另外,我们也可以发现,新闻报道能够激发受众何种情感反应,不在于新闻生产者的主观意图是表达消极情感还是积极情感,而在于受众如何解读新闻事实的消极面向或积极面向。在新闻报道的情感解读中,显然受众拥有解释权。

新闻报道中负面情感的传达未必是坏事,而更像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能够提升用户高质量的参与行为,例如评论和分享链接;但另一方面,因为吸引了用户的注意力,而面临更多被审视和检验的风险,且用户的评论和分享越多,越会放大其中的“不和谐因素”,导致最终我们所看见的媒体与网友之间出现“情感错位”现象。

 (三)新闻的表达方式

在新闻报道的内容组织和行文风格上也存在容易激化受众情感反应的因素:一是在新闻报道中直接发表对事件的分析和评价更可能引发受众的相反意见,因为不同的新闻用户群体很可能对事件有不同的理解和观点;二是在新闻报道中将社会群体进行“标签化”,用固化的描述方式使得事件和人物扁平化、扭曲化,这种处理方式易催生用户的焦虑、恐惧等负面情绪,导致不同群体之间的偏见加深。

同样以媒体评“孔乙己文学”事例来进行分析,媒体对社会现象发表评论,切合上述第一点激化受众情感反应的特征,新闻评论相比其他新闻事件的报道显然要承担更多有争议的网友声音;此外,以“孔乙己的长衫”形容年轻人的就业困境,对复杂社会现象进行简化分析有“标签化”倾向。

新闻评论相比其他新闻体裁要面对更多的受众情感压力,在论点的表达上应尽量采用更谨慎的阐述方式,预留更开放的表达空间;减少标签化词语的使用,关注受众群体的异质性和多元性;如果预测新闻报道将获得较高的关注度和参与度,在新闻把关环节就应提升对报道的审核标准。

与此同时,网友被激化的情感反应不代表媒体的报道和发声有失误。用户的情感反应程度主要是由报道的新闻事实的价值和情感倾向决定的,而非媒体的报道方式。从网友对新闻报道的评论中可以看出,很多网友其实是在借着社交媒体平台的公共空间宣泄个人情绪,他们的负面情绪并非指向媒体,而是指向“个人遭遇”,通过对个人经历的讲述寻求共鸣。媒体报道为这些社会话题的讨论搭建了框架,提供了公共的话语空间,使得原子化的网络个体能够聚集在一起,共建和共享情感,寻求认同感。情感倾向无论好坏,都有宣泄的必要,因此我们不能将受众的负面情感反应简单等同于负面舆情。

 “情感错位”传播风险的规避

 (一)如何规避“情感错位”

上文探讨了多个会对受众注意力和情感参与产生重要影响的变量。例如虽然用户浏览和点赞“积极”新闻的更多,却更愿意对“消极”新闻进行评论;新闻主题的属性决定了用户对该新闻的注意力和参与度。重大的、暗含消极情感的社会题材新闻,既是用户情感参与的主要聚集地,也是最有可能出现难以预料的舆论反转的地方。新闻报道中是否存在消极情感因素,不以新闻生产者的主观意志为转移,而是取决于受众的情感解读路径,这是有些旨在宣扬正能量的报道却激化了受众的负面情感的原因。愈是具有影响力的媒体,在报道重大社会新闻题材时就愈有可能要承担“情感错位”和舆论风险。

为了规避新闻工作者在新闻报道中可能承载的舆论风险,在新闻生产环节,新闻生产者首先应对报道主题的属性进行判断,面对严肃的、有争议的社会题材,必须全面把握事件脉络、平衡各方观点与立场并准确判断公众诉求;其次,判断新闻报道中的事实信息是否包含潜在的消极因素,对可能包含消极的、负面的情感素材的处理应尤为谨慎;最后,记者应减少在报道中对事件进行主观评价和判断,尤其是在已知新闻价值重大、包含消极情感的情形下,应提前预判文章中出现的哪些观点可能引发读者不满。

在新闻分发环节,媒体机构可以利用数字化技术来规避“情感错位”和舆论风险。一是可以采用“精准传播”的策略加以应对,最大化利用个性化算法推荐的技术优势,在对重要性相对较低、与日常工作生活相关的新闻进行分发时,尽可能避免向用户推送不符合其生活经验判断的信息,以符合用户偏好为主要准则,减少可能引发用户反感的新闻出现的频率。二是通过创新新闻互动功能,增加情感互动模块,纾解用户的负面情感。例如可以在新闻阅读界面中有可能出现争议的节点,为用户提供轻量级的观点互动接口如“喜欢/不喜欢”“支持/不支持”等,轻量级的互动是用户参与频率最高的互动形式,同时也能为用户的情感落差提供宣泄的出口,帮助用户实现情绪平衡。

 (二)如何发挥情感优势

数字媒体技术赋予了用户很大的能动性,基于此有不少学者描绘出用户参与新闻生产的图景,理论上新闻生产者与消费者达成合作是双赢的关系,然而在现实中用户主动与新闻记者合作生产新闻的兴趣相当低,并且用户参与程度还非常依赖阅读新闻的页面所提供的交互功能,因此用户的行动模式更多是一种“被动参与”。有研究发现,新闻用户进行轻量化互动(例如“点赞”等简单点击动作)的频率远远高于“发表评论”等高参与度的互动。

借助“积极/消极”情感对公众注意力影响不同的机制,本文为主流媒体的新闻情感生产提供两个方向的策略:如果媒体的目标是吸引流量和提升新闻报道的点赞数,那么选择提供积极情感价值的效果会更显著;如果希望获得用户更高水平、更高质量的参与,则应该以新闻中的消极情感为突破口,提升公众的讨论参与度。

媒体机构可以根据自身所处的发展阶段选择不同的主导策略。用户规模较小、流量不足的媒体更适合以积极情感生产、轻量级互动的策略来吸引流量和积累粉丝。前文提到,数字新闻用户进行浅层次新闻互动的频率远远大于进行深层次互动的频率,也就是说数字新闻用户更倾向于浏览和点赞新闻,而非评论和转发新闻。采用能够增强用户轻量级互动的情感表达策略,显然对于处在发展初期的媒体而言性价比相当高。数字新闻的积极情感生产所耗费的人力资源和时间成本相对来说较低,这一项数字新闻生产策略也可作为媒体机构数字化运营的常规操作,以日常报道来吸收和巩固用户粉丝群体。

用户规模较大、影响力较高的媒体机构,除了可以采用上述积极情感生产的策略,还应以讨论和解决消极情感、推动深层次互动的策略来提升用户的参与质量和参与深度。如今,国内媒体机构的数字转型和数字创新已经有很大进展,因此大多数机构媒体的目标不再局限于单纯吸引流量,而是更期望用户高度参与关于新闻的讨论,将目标放在推动事件解决、完善社会相关机制的更高层面,同时使媒体自身能够成为舆论场的引领者。显然,用户进行情感参与的主阵地是在更严肃、更具备新闻价值的题材上,因此新闻生产者可以考虑将主要的资源和精力放在生产这种类型的新闻题材上面,能获得较好的传播效果和高质量的用户参与。

 结  语

新闻情感的传播效果和用户的情感反应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被预测和引导,却不可能被完全把握,无论是“被动参与”还是“主动参与”,用户参与新闻实践已是当前的必然趋势。除了在新闻生产活动中不断调整策略以适应受众的情感需求之外,媒体还应尝试利用其他方式疏通受众的“情绪激化”现象,引导用户的良性互动和讨论。

有研究发现,如果用户在使用数字技术的过程中能感受到自己拥有相当大的自主性,有助于疏导他们的情感反应。例如目前许多社交媒体平台支持用户通过点击“不感兴趣”“不喜欢”以实现推送内容的优化,即以类似的方式化解了用户的负面情绪。此外,制作新闻的媒介技术也会对用户的情感反应产生作用,比如用户在观看使用虚拟现实技术制成的沉浸式新闻时,会遗漏更多细节信息,但能感受更深刻的情感强度。因此,关于新闻情感的效果的探讨不仅仅关乎内容层面,同样也涉及技术层面。

数字时代的新闻实践相比传统的新闻实践,强调更强的“介入性”。媒体不仅是权威新闻报道的发布者,还应在公众舆论中起到积极的引导作用,推动事件或议题的协商、解决和完善。有研究提出,读者对新闻报道产生的情感不只是一种瞬时反应,而是基于自身的社会价值观作出的判断,其中包含着对社会规范和道德层面的思考,反映了读者推动社会行动的诉求。因此,新闻媒体可充分利用数字技术并优化新闻参与功能,为用户建言献策搭建有效桥梁,化情感为动力,引导“情感公众”转变为社会议题的积极讨论者、行动者和解决者,从根本上化解“情感错位”等舆论风险。

【本文为北京市社科基金项目“改革开放40周年首都地区新闻从业人员职业权威研究”(编号:18XCA001)阶段性成果】

 本文引用格式参考:

陈阳,李宛真.新闻传播中的“情感错位”现象及规避[J].青年记者,2023(17):39-41.

特别声明:本文为人民日报新媒体平台“人民号”作者上传并发布,仅代表作者观点。人民日报提供信息发布平台。

分享到:

0

写下你的评论

评论 热门评论 {{item.app_user_name}} {{item.news_timestamp}} {{item.like_num}} 赞

{{item.content}}

最新评论 {{item.app_user_name}} {{item.news_timestamp}} {{item.like_num}} 赞 {{++index}} {{cell.app_user_name}} {{cell.news_timestamp}} {{cell.like_num}} 赞

{{cell.content}}

{{item.content}}

已加载全部内容


【本文地址】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CopyRight 2018-2019 办公设备维修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502275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