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孩子”话题隔三差五就会成为热点,“厌童症”厌的到底是什么?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关于性教育的话题 “熊孩子”话题隔三差五就会成为热点,“厌童症”厌的到底是什么?

“熊孩子”话题隔三差五就会成为热点,“厌童症”厌的到底是什么?

2023-07-17 09:19|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不可否认,身处流量至上的舆论空间,一些网民形成或巩固了极化的思维方式。在网络上,盛行“拉踩”“引战”,这一方面容易导致具体事件中的网络暴力,另一方面也造成不少人的思维愈发刻板、固执。受这种思维左右产生的认知就是:孩子一闹,就是家长的错;家长一辩解,就是不负责任。

不过,仅仅因为某些自媒体的渲染和炒作,就能让公众观感里的孩子从“小天使”变成了“小恶魔”了吗?答案必然不是单个维度的,“厌童症”的背后,其实也埋藏着某种带有共性的社会情绪。

不久前,科普作者河森堡认为:“生养孩子是一个超长线的投资,需要付出无数的时间和心力,一个只在乎当下的人,自己不会做生养孩子的选择,也一样难以容忍别人的孩子给自己带来的麻烦。”

“熊孩子”话题隔三差五就会成为热点,“厌童症”厌的到底是什么?

抚养孩子、教育孩子,毫无疑问需要付出大量成本。这个成本,既包括家庭成本,也包括创造友好生育养育环境的社会成本。当然,绝大多数社会成本,已经通过公民纳税、政府提供公共服务等方式支出了,但是,这并不意味着一个不生孩子、不养孩子的社会成员,就能不承担任何支持下一代成长的成本。

比如,在公共交通工具上,为孕妇和孩子让座是乘客的义务;在学校、幼儿园附近,经营主体依法不得从事特定经营项目;载有未成年学生的校车在公共道路上短暂停车时,后方车辆应该耐心等待……对婴幼儿在公共空间的吵闹给予适度的容忍,也是上述社会成本的一种体现。

此外,这种容忍并非无条件的,也不是毫无底线的。像图书馆、剧院、音乐厅等公共文化场所,很多都设置有未成年的专门开放区域,或者谢绝容易吵嚷的未成年人进入,这就是当忍耐儿童天性的成本明显超出公共利益所能承受的范围时,社会规则所做出的必要限制——如果无法防止孩子突然哭闹打断一场音乐会演出,最好的办法就是限制孩子进入。



【本文地址】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CopyRight 2018-2019 办公设备维修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5022753号-3